201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长春版语文2014中考模拟考试卷(二)及答案

长春版语文2014中考模拟考试卷(二)及答案

长春版语文2014中考模拟考试卷(二)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3、入则无法家拂士,□□□□□□□□,□□□。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孟子《鱼我所欲也》)5、《桃花源记》中作者陶渊明用“□□□□,□□□□□”勾勒了一幅老人小孩逍遥自在、恬静安乐的生活图景,表现了桃源人安居乐业的精神面貌。

6、《天净沙·秋思》中“□□□□,□□□□□□”一句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7、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8、“连咳嗽一声都是好词”,文韬武略兼具的辛弃疾,深处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但他的报国之志却从未改变。

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表达他建功立业、忠君报国这一理想的词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长春市绿园区201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高峰入云,□□□□。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辞》)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4.□□□□□,□□□□□。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5.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两句,写出劳动人民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卖炭翁》中也用这种手法,以“□□□□□□□,□□□□□□□”两句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得细致入微。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临危受命,为蜀汉政权尽心竭力的语句是:□□□□□□□,□□□□□□□。

7.“报国欲死无战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吐尽了壮志难酬的感慨。

其中用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描写,无声地展示这位报国壮士内心世界的词句是:□□□□□□,□□□□□□。

8.李清照在遭受命运之神无情打击之时,心中依然有梦想。

在《渔家傲》中,用“□□□,□□□□□□□”的呼喊,既回扣了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的问题,又表达了自己高驰不顾的决心。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中学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中学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长春市重点初中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一)(有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学校:班级:姓名: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每空1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2、□□□□□□□,□□□□□□□。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4、□□□□□,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北朝名歌《木兰诗》)5、陆游《游山西村》中形容峰回路转,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6、《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舍生取义,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崇高精神的诗句是:□□□□□□□,□□□□□□□。

7、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8、“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表现了作者倔强、自信。

《行路难》中表现李白的这种执着精神与豪迈之气的千古名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10分)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本文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记”是古代的一种。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水尤.清冽()②蒙络摇缀.()③斗.折蛇行()④隶.而从者()11、结合一、二段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用超妙的笔法写水“清”的特点的?(2分)12、这篇短文写于作者被贬谪期间,从作者前“乐”后“忧”的情感变化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复杂的心情?(2分)13、作者对小石潭记景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处描写,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最喜欢的理由。

201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3.□□□□□□□。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陆游《游山西村》)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颇有豪士为文“狂越时空,洒落不羁”的特点。

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6.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英武豪迈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代表性作品。

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7.冬之肃杀,春之繁盛,总是相悖的。

然岑参“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一夜和风春花竞放之景,比喻边塞冬雪奇观的诗句是:□□□□□□□,□□□□□□□。

8.学者张潮有言,“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意为关心人民与社会,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妙语。

白居易力倡新乐府“规讽时事”,关心民生疾苦,在《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语文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题(5)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语文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题(5)

2014年某某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语文试卷(五)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X颢《黄鹤楼》)2、□□□□,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3、□□□□□□□,人不寐,□□□□□□□。

(X仲淹《渔家傲》)4、飞来山上千寻塔,□□□□□□□。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5、白居易特别擅长抓住人物复杂的心理,用满腔的热忱去书写百姓的疾苦。

在《卖炭翁》中“□□□□□□□,□□□□□□□”两句就关注人物反常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下层民众的同情。

6、想象力是创作灵感的源泉,形象巧妙的比喻更离不开丰富的想象。

岑参在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便用“□□□□□□□,□□□□□□□”两句新奇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雪景,展现了自己奇谲的想象力。

7、晏殊的《浣溪沙》中的“□□□□□□□,□□□□□□□”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表达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无法阻挡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再现的生活哲理。

8、人生永远不可能一帆,坎坷挫折在所难免。

面对磨难怎样才能够淡定从容、豁达超然?X 仲淹在《某某楼记》中告诉我们要做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2014吉林省中考作文题

2014吉林省中考作文题

2014吉林省中考作文题【篇一:2010---2015年吉林省中考作文】2010年吉林省中考作文三、写作(60分)25、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端午的味道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天使让人牵挂——藏族小朋友亮相开幕式震区孩子们现在怎么样2010年4月30日晚,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在世博文化中心举行,两位来自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藏族小朋友出现在了舞台上,他们让人格外牵挂。

其实,在玉树地震灾区,像他们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下面就让我们来结识两位同龄的朋友。

才仁措毛,15岁,在玉树结古镇民族中学读初三。

地震后家里房子垮塌,教室也转移到学校的操场上。

她想去结古镇的安置点当志愿者,可是她的奶奶不让去,让她安心准备读书。

他的左手在玉树地震后的一次余震中,不小心被刀割破。

原仁拉毛,14岁,在玉树结古镇民族中学读初中。

目前随母亲临时居住在玉树赛马场安置点,帮助父母照看家里众多的弟弟妹妹。

他的父亲在结古镇上班,地震后事情很多,经常早出晚归。

过些天,才仁拉毛可能会被送到西宁等地的学校继续读书。

(摘自《长春晚报》)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2011年吉林省中考作文(二)作文(50分)2011年6月4日,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我国选手李娜夺得女子冠军。

这是中国选手在大满贯赛事上折桂的第一人,也是亚洲第一人。

李娜凭借堪称完美的表现,成为比肩姚明,刘翔的国际体育巨星。

年初李娜获得澳网亚军后,曾一度陷入事业的低谷,多次在各项比赛的首轮即遭淘汰。

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伤病的折磨,29岁“高龄”的李娜曾萌生退意,对网球事业的热爱让她选择留下。

在新任主教练丹麦人莫藤森的鼓励下,她又找回了斗志和信心。

就这样,她靠着自己的坚持与自信创造了国网球的历史。

媒体曾这样评价她:坚持的李娜是自信的,自信的李娜是勇猛的,勇猛的李娜是强大的。

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 2016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4 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对联。

(第1-8 题每句1 分,第9 题2 分;书写1 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而》)3.,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 .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 ,”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8.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9. 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诵”“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

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

(每联不少于5 字。

)二、阅读(46 分)(一)古诗文阅读(15 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 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本试本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地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界与运用(15分)1.三可夺帅也,口口口口口口口。

(《论语·子罕》)2.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崔颢《黄鹤楼》)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5.杜甫在《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绵时盼望得到家人平安讯息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两句赋予山河以生命和情感,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仕途受挫却仍然要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文言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出师表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吉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4分)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对联和交际语句。

(第1~7题每句1分,第8,9题各2分,书写1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3.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

” (《论语·卫灵公》)5.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6.当我们看到雄浑苍凉、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时,常常会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充分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

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 下联:________________9.在“毕业季·召开班会”过程中,许多同学想到分别在即不禁潸然泪下。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把劝慰同学们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10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两篇短文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__________(人名)和-------------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的周敦颐。

(1分)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惟吾德馨.___________(2)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12.作者在《陋室铭》的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的意思。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14.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乙)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5分)画眉鸟欧阳修百啭①千声随意移②,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③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①啭(zhuàn):鸟婉转地叫。

②移:移动,这里指飞翔。

③向:在。

15.“始知锁向金笼听”中的“知”在诗中的意思__________。

(1分)16.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17.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芦草之思王巨才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

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生长旺盛、叶片舒展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

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

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

第二天打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

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

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

这期间,左手是无法动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齿的灵巧配合。

我试过几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

母亲说,你们要都会,早不要我了。

母亲做的粽子个儿大,每个有二两重,味道清香,冷热可食,冷吃比热吃更好,爽口,筋道。

现在商店买来的粽子,不管稻香村的还是宫颐府的,精致是精致,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记忆深处的那种口感。

这常让我想到千年以前在洛阳为官的吴中张翰,因“莼鲈之思”而怅然若失的慨叹。

深秋季节,芦草成熟,寒风过后,芦叶尽落,此时也正是农闲时间,勤快的庄户人便把野地里的芦秆收割回来,破成篾子,或自己动手,或请专门的篾匠编织成炕席,除自家用外,还扛到集市出售。

这编席子也算得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

心灵手巧的,编出的席子平整细密,色泽光洁,手艺不好的,做出的活粗粗糙糙,松紧不一,两者价钱相差很远。

那时的瓦窑堡无论城乡,家家住窑洞,户户有炕,席子是少不了的。

城里人过年,即使光景差些的,也要刷窑洞,换窗纸,买年画,贴对联。

到年三十,生熟茶饭料理就绪,则换上新买的炕席,满窑洞顿时给衬托得豁亮起来,人们的心情自然也振奋了好多。

正因此,年节的农贸市场上,席子成了必不可少的抢手货。

城门外的河滩上,前去看成色、量尺寸、谈价钱的,人来人往,煞是热闹。

农民由此有了一笔额外收入,一年的油盐钱和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

前几年春节回家,见瓦窑堡模样大变,到处是灰蓬蓬的楼房,住窑洞的已经不多,集市上也见不到卖席子的,倒是商店里席梦思之类的床具卖得很火。

老乡告诉我,一来现在铺席子的人少,二来农民谋生的路子多了,编席子费工,挣钱又不多,不合算,没人再做那个营生。

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

通常的娱乐方式除了唱曲子、听古朝、闹秧歌之外,每到农闲时节逢集赶会时,还会有自乐性质的“道情”班子哄场助兴。

每个班子八九人,都是地地道道喜欢热闹而又有一定文艺特长的农民。

演出时不化妆,以说唱为主,同一表演者可扮演不同角色,却能把剧情演绎得跌宕有致声情并茂。

乐器道具因陋就简,一块头帕代表小姐,一柄扇子就是秀才,锣锣鼓鼓,三弦胡琴,都是自制的。

其中有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就是用苇秆做成的。

管子看似洞箫,长短只有一尺,也是七孔。

吹奏时顶端另按一个“咪子”,便可随剧情变化吹出或雄浑激越或悠扬委婉的不同曲调。

这管子音色清亮,传声远,在整个乐队中起引领作用,山背后、沟道里的行人,听见管子的声音就知道有道情演出。

人们看道情,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欣赏管子吹奏,一个道情班子少了一位老练的管子吹奏者,表演效果就要逊色得多。

多少年了,每每想起当年坐在尘土滩地围看道情的情景,那头上戴着羊肚子毛巾、眉头紧皱、两腮鼓起、神情专注的管子演奏者的形象,总会第一个出现在脑海,鲜活如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