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状元笔记

合集下载

高考状元笔记物理篇(2014版)

高考状元笔记物理篇(2014版)

状元笔记--物理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秘诀:“想”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A(成功)=X(艰苦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只要同学们在平常的复习和做题时注意思考、注意总结、善于归纳整理,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这样,同学们一定就能笑傲考场,考出理想的成绩!对联: 概念、公式、定理、定律。

(学习物理必备基础知识)对象、条件、状态、过程。

(解答物理题必须明确的内容)力学问题中的“过程”、“状态”的分析和建立及应用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

答题技巧:“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

“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

“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会做⇒做对⇒不扣分”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

受力分析入手(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化及能量变化等)。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基本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讨论。

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 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 ①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 a=0 V 0≠0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 合与V 0的方向关系) 但 F 合= 恒力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⑦波动及共振;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 ⑨类平抛运动;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 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Ⅲ。

衡水重点中学状元笔记——物理

衡水重点中学状元笔记——物理

衡水重点中学状元笔记——物理一、力学知识点汇总 (1)二、电磁学知识点汇总 (7)三、常考公式汇总 (18)四、物理经典大题题型案例 (29)五、经典实验题汇总 (30)一、力学知识点汇总Ⅰ、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 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是受力分析的基础” 1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 2弹力:F= Kx3滑动摩擦力:F 滑= μN4静摩擦力: O ≤ f 静≤ f m (由运动趋势和平衡方程去判断)5浮力: F 浮= ρgV 排 6压力: F= PS = ρghs7万有引力: F 引=G 221r m m8库仑力: F=K 221r q q (真空中、点电荷)9电场力: F 电=q E =q d u10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F= BIL (B ⊥I) 方向:左手定则1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f=BqV (B ⊥V) 方向:左手定则12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AB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①匀速直线运动F合=0 a=0 V0≠0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F合= 恒力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⑦波动及共振;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⑨类平抛运动;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Ⅲ、物理解题的依据:(1)力或定义的公式(2)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①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②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③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④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⑤加速度a的正负含义:①不表示加减速;②a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高考状元物理笔记(二)

高考状元物理笔记(二)

高考状元物理笔记(二) ●典型物理模型及方法◆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连接体的圆周运动:两球有相同的角速度;两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单个球机械能不守恒) 与运动方向和有无摩擦(μ相同)无关,及与两物体放置的方式都无关。

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

只要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记住:N= 211212m F m F m m ++ (N 为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的分子m 1F 2和m 2F 1两项的规律并能应用⇒F 212m m m N+=讨论:①F 1≠0;F 2=0 122F=(m +m )a N=m aN=212m F m m +② F 1≠0;F 2≠0N= 211212m F m m m F ++(20F=就是上面的情况)F=211221m m g)(m m g)(m m ++F=122112m (m )m (m gsin )m m g θ++F=A B B 12m (m )m F m m g ++F 1>F 2 m 1>m 2 N 1<N 2(为什么)N 5对6=F Mm (m 为第6个以后的质量) 第12对13的作用力 N 12对13=F nm12)m -(n◆2.水流星模型(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研究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出现临界状态。

(圆周运动实例) ①火车转弯 ②汽车过拱桥、凹桥3③飞机做俯冲运动时,飞行员对座位的压力。

④物体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汽车在水平公路转弯,水平转盘上的物体,绳拴着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绕绳的一端旋转)和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翻滚过山车、水流星、杂技节目中的飞车走壁等)。

初中物理状元笔记(思维导图加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状元笔记(思维导图加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状元笔记思维导图+公式大全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吸)凝固(放)凝华(放)升华(吸)液化(放)汽化(吸)熔点沸点物态变化汽化蒸发沸腾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条件:吸热(任何温度下都可能发生)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表面的气体流速3.液体表面积大小等。

液化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条件:放出热量使物体液化的方式:降低温度或者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白气”、雾、等。

升华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特点(条件):升华吸热。

常见的现象:水的升华(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干)碘的升华,灯泡变黑,干冰升华(人工降雨)。

熔化凝固定义: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冰,海波,常见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石蜡,)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特点: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固体分类(按照熔化特点)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温度测量仪器:工作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常见的温度计:(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3)寒暑表。

温度计温度计用使物质的三态:通常情况下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态。

物质所处的状态与温度有关。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摄氏度,符号。

C,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与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种类:汽化有蒸发与沸腾两种方式。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与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状元物理复习笔记

状元物理复习笔记

状元物理复习笔记状元物理复习笔记【摘要】:已经步入高三了,大家对各科的知识点掌握了多少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高考物理备考点睛之高考状元“私房”复习笔记,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复习笔记对大家有帮助。

刚刚步入高三的同学,往往感觉到物理这一门功课的难度一下子提高了,处理问题时往往觉得无所适从。

实际上针对高考要求,物理复习内容包括理解基础知识和培养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两个方面,重点是后者,即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物理复习的核心是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

一、全面复习物理基础知识应该了解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一般来说,高考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是结合起来进行的。

一道试题既考查了知识,同时又考查了能力,而且常常是考查了几种能力。

我们不应该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显然,一个知识贫乏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所以,考生应该全面复习知识,不要遗漏。

全面复习不是机械地、简单地浏览全部知识。

由物理现象、物理概念、规律等组成的物理理论好比一棵大树,各部分内容是紧密联系形成的一有机的整体,有主干、支干、树叶等。

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知识点的地位、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理论的实质,这是提高能力的基础。

高考试题知识覆盖面广,考生应对全部考试内容进行认真复习,该记忆的记忆,该整理的整理。

不要猜题、压题,不要认为非重点内容就会不考,也不要认为有的知识生疏、冷僻就会不考,应该扎扎实实地全面复习,落脚到每一个知识点。

二、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1)要在更广泛的知识和更普遍的背景材料上把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就需要对概念、规律的提出、建立有一定的了解,对概念、规律内容的各种表达形式(文字的和公式的)有清楚的认识,能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理解它们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理解它们在物理理论大厦中的位置,会应用它们分析解决问题。

(完整版)状元手写笔记(初中物理)

(完整版)状元手写笔记(初中物理)

( 4) F—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v—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G—物体自重
h—重物提升的高度
(5)同一根绳子上拉力处处相等
v物—重物提升的速度
定滑轮:使用过程中,轴固定的滑轮
F=G s=h v=v物 实质:等臂杠杆
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使用过程中,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3 个钩码,调节钩码位置直至杠杆在水平
c.改变钩码个数和位置,重复 d.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步设计表格
b 实验两次以上
实验次数
动力 F1
动力臂 L1
阻力 F2
阻力臂 L2
1
2
3
多次实验的目的:排除偶然性,得到可靠结论
得出结论的方法:归纳法
实验结论即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数学表达式: F1× L1= F2 × L2
指明哪个线段是
器材:钩码、杠杆、支架、刻度尺
步骤 :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方法:哪边偏高向哪边调 )
说明:杠杆在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在支点左侧任意位置挂 2 个钩码,在支点右侧挂 位置平衡,测量并记录 L1、 L2 、 F1、 F2 说明:杠杆在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测量力臂
F=1/2G
S=2h v=2v物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 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
F=1 /n G s=n h v=nv物 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说明:n是吊着动滑轮和重物绳子的段数
判断n的方法:首先分清定滑轮动滑轮,再数吊着动滑轮和重物绳子的段数

高考状元物理笔记(四)

高考状元物理笔记(四)

重要的物理现象或史实跟相应的科学家伽利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单摆的等时性爱因斯坦(德美)光电效应光电效应规律、提出了光子说;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质能方程;狭义相对论指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相对论法拉第(英) 首先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研究电磁感应(磁生电)现象,电磁感应定律: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卢瑟福(英) 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中子存在卡文迪许(英) 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测万有引力恒量惠更斯(荷兰)单摆的周期公式;光的波动说库仑(法) 库仑定律;利用库仑扭秤测定静电力常量玻尔(丹麦) 关于原子模型的三个假设,圆满解释氢光谱安培(法) 分子电流假说、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左右手定则) 查德威克(英) 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奥斯特(丹麦) 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贝克勒尔(法) 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牛顿(英) 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光的色散,牛顿环、光的微粒说托马斯·扬(英)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实光具有波动性楞次(俄) 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布朗(英)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麦克斯韦(英) 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光的电磁说,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皮埃尔居里(法)和玛丽居里(法)发现放射性元素钋、镭赫兹(德)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发现并证实了电磁波,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约里奥居里(法)和伊丽芙居里(法)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汤姆生(英)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普朗克(德)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密立根电子电量的测定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开普勒(德) 开普勒三定律伦琴(德)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多普勒效应(奥地利) 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物理状元笔记

物理状元笔记

物理状元笔记好的,以下是一份关于物理状元笔记的内容:我跟你们说啊,物理这门学科,真的是又爱又恨。

不过呢,咱们要是有了这些超棒的笔记,那学起来就轻松多啦。

1. 力学部分力学啊,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魔法。

比如说牛顿定律,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记得牛顿第一定律不?物体在不受外力或者合外力为零的时候,它就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好比你在一个超级光滑的冰面上,只要你一开始是静止的,没有外力推你,你就会一直静止在那儿。

要是有人给你轻轻一推,你就会一直匀速直线滑下去,那感觉就像在飞一样。

还有摩擦力,这个东西可太常见了。

走路的时候,要是没有摩擦力,我们就会像在冰面上走路一样,一直滑,根本停不下来。

摩擦力分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呢。

静摩擦力就是物体没动的时候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就是物体已经动起来受到的摩擦力。

就像我们推一个箱子,没推动的时候,那个就是静摩擦力在跟我们较劲;一旦推动了,动摩擦力就接手了。

2. 电学部分电学就像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小精灵,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电流就像水流一样,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电压就像是水压,是推动电流流动的动力。

电阻呢,就像是水管里的堵塞物,电阻越大,电流就越难通过。

欧姆定律I = U/R,这个公式就像是电学的魔法咒语一样,只要知道其中两个量,就能算出第三个量。

电容这个概念也很有趣。

可以把电容想象成一个小水库,它能够储存电荷。

当电容充电的时候,就像是水库在蓄水;当电容放电的时候,就像是水库在放水。

而且电容的大小还和它的极板面积、极板间距还有介质有关呢。

3. 热学部分热学感觉就像是研究我们身边的温度魔法。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就像你拿着一杯热咖啡,放在桌子上,慢慢地,咖啡的热量就会传递到周围的空气中,咖啡就会变冷。

比热容这个概念也很重要呢。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它们在吸收或者放出相同热量的时候,温度变化不一样。

比如说水的比热容就比较大,所以海边的昼夜温差就比较小,而沙漠里的沙石比热容小,昼夜温差就特别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