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状元笔记(物理)

合集下载

初中中考物理和化学状元笔记(284页)电子版大全

初中中考物理和化学状元笔记(284页)电子版大全

中考状元笔记物理初中学霸提升成绩的 16 个习惯1、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

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

让自己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与大师为伍,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自己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

5、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

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自己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6、预习习惯。

让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探索、增长能力的快乐。

所以请各位同学一定要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

自己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自己要适应老师,与老师共同进步,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

尖子自己做尖子的事,后进自己别盲目攀比。

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

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

所以要让我们的自己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同学。

同学们要让自己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自己布置作业。

10、错题集的习惯。

每次考试之后,90 多分的、50 多分的、30 多分的同学,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 分,下次40 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

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

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同学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

自己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

高中自己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自己会出中考试题。

中考状元理科综合考点梳理

中考状元理科综合考点梳理

中考状元理科综合考点梳理中考对理科综合知识的掌握要求是学生备战中考的重点之一。

理科综合考试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理科综合知识点的梳理和掌握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中考状元理科综合考点进行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中考。

一、物理篇1. 物理尺度和计量- 常用物理量的单位、量纲及换算-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概念- 数值与单位的关系2. 物理学的方法与实验- 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的关系- 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3. 物理学中的运动与力-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 力的定义、计算方法和作用效果- 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和效果4. 热学-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计量-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 物质的热膨胀和热收缩5. 光学- 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的规律 - 镜像的形成和性质- 光的色散和彩虹的形成6. 电学- 电荷与电场的概念与性质- 电流与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电阻和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二、化学篇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与区别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的描述方法- 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描述方法2. 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 燃烧和氧化的性质和应用3.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关系 - 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概念与区别- 化学键的类型和键能的概念4.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原理- 质量守恒和化学计算方法- 摩尔与物质量的关系及其应用5. 酸碱与盐-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盐的生成和性质三、生物篇1.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的关系- 生物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 生物的遗传和进化- 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工程的应用- 进化论和进化的证据3.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细胞分裂和生物体的生长- 发育的基本过程和调控机制- 人类的生殖和生育技术4. 生物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化- 新陈代谢的基本过程和能量转化的特点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 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5. 生物的遗传与环境-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的适应性和保护通过对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综合考点的梳理,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理科综合知识,并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状元必备笔记_初 中 物 理 公 式

中考状元必备笔记_初 中 物 理 公 式

初 中 物 理 公 式其他学科2011-03-21 21:10物 理 量主 要 公 式主要单位 长度(L ) 用刻度尺测(2)路程 (3)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4) 力臂 = (5)液体深度 (6)物体厚度h= a=Km 、m 、dm 、cm 、mm 等 1km=1000m 1m=100cm 面积(S )(1) 面积公式 S =ab S=a 2 S=πR 2 = πD 2(2) 体积公式 (3) 压强公式1m 2=102dm 21dm 2=102cm 2 1cm 2=102mm 2 体积(V )(1) 数学公式V 正=a 3V 长=Sh=abh V 柱=Sh V 球= πR 3 (2) 密度公式 (3)用量筒或量杯V=V 2-V 1(4) 阿基米德原理 浸没时V =V 排=F 浮/ρ液g 部分露出时V 排=V 物-V 露1m 3=103dm 31dm 3=103cm 31cm 3=103mm 3 时间(t ) (1)速度定义 (2)功率 (3)用钟表测量 1h=60min1min=60s 速度( ) (1) (2) 则1m/s=3.6km/h 质量(m )(1)重力公式 (2)功的公式(3)密度公式 (4)用天平测量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密度(ρ)(1) 有 (2)压强公式 (3)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 排 则ρ液= 1g/cm 3=1000kg/m 3 合力(F ) (1)同方向F=F 1+F 2 (2)反方向F= F 1-F 2(F 1>NF2)压强(p)(1)(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2)适用于一切液体和侧面与底面垂直的固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1Pa=1N/m2浮力(F浮)(1)称重法 F浮=G-F示(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ρ液gV排(4)漂浮或悬浮法F浮=G动力、阻力则与单位相同即可功(W)(1)定义W=Fs重力做功W=Gh=mgh 摩擦力做功W=fs(2)总功W总=F动s W总=W有+W额有用功=Gh W有=W总-W额(3)η= W有=ηW总W总= (4) W=Pt1J=1N.m=1w.s机械效率(η)(1)η= =(2)η= =(3)对于滑轮组η=(n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4)η= =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η总小于1拉力(F)(1)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F=(2)不计绳重及摩擦时(3)一般用(n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4)物体匀速运动,一般F=f (f一般为摩擦力)功率(P)(1)P= (2) P= = (3)从机器的铭牌上读出1w=1J/s=1N.m/s比热(c)(1) Q吸=cm(t-t) Q放=cm(t-t) 可统一为Q=cm△t则(2) Q放=qm(q为J/kg m用kg)(3) Q放=qV (q为J/ m3 V用m3)(4) 不计热量的损失时Q吸=Q放(热平衡方程)C的单位为J/(Kg.℃),水的比热为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J电荷量(Q)(1)定义则Q=It (2) W=UIt=UQ则Q=(Q为电荷量)Q的单位为C电流(I)(1) 定义(Q为电荷量)(2)(3)W=UIt 则(4)P=UI 则(P为电功率)(5) 焦耳定律Q=I2Rt 则(6) 纯电阻电路W=UIt=I2Rt则(7)P=UI=I2R 则(8)串联I=I1=I2并联I=I1+I2(9)从电流表上读出1A=1000mA电压(U)(1)(Q为电荷量)(2)U=IR (3)(4)(5)焦耳定律(Q为产生的热量)则 (6 )串联U=U1+U2并联U=U1=U2(7)从电压表上读出1KV=1000V,1V=1000mV。

衡水重点中学状元笔记——物理

衡水重点中学状元笔记——物理

衡水重点中学状元笔记——物理一、力学知识点汇总 (1)二、电磁学知识点汇总 (7)三、常考公式汇总 (18)四、物理经典大题题型案例 (29)五、经典实验题汇总 (30)一、力学知识点汇总Ⅰ、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 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是受力分析的基础” 1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 2弹力:F= Kx3滑动摩擦力:F 滑= μN4静摩擦力: O ≤ f 静≤ f m (由运动趋势和平衡方程去判断)5浮力: F 浮= ρgV 排 6压力: F= PS = ρghs7万有引力: F 引=G 221r m m8库仑力: F=K 221r q q (真空中、点电荷)9电场力: F 电=q E =q d u10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F= BIL (B ⊥I) 方向:左手定则1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f=BqV (B ⊥V) 方向:左手定则12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AB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①匀速直线运动F合=0 a=0 V0≠0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F合= 恒力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⑦波动及共振;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⑨类平抛运动;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Ⅲ、物理解题的依据:(1)力或定义的公式(2)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①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②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③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④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⑤加速度a的正负含义:①不表示加减速;②a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初中物理状元笔记(思维导图加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状元笔记(思维导图加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状元笔记思维导图+公式大全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吸)凝固(放)凝华(放)升华(吸)液化(放)汽化(吸)熔点沸点物态变化汽化蒸发沸腾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条件:吸热(任何温度下都可能发生)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表面的气体流速3.液体表面积大小等。

液化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条件:放出热量使物体液化的方式:降低温度或者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白气”、雾、等。

升华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特点(条件):升华吸热。

常见的现象:水的升华(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干)碘的升华,灯泡变黑,干冰升华(人工降雨)。

熔化凝固定义: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冰,海波,常见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石蜡,)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特点: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固体分类(按照熔化特点)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温度测量仪器:工作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常见的温度计:(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3)寒暑表。

温度计温度计用使物质的三态:通常情况下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态。

物质所处的状态与温度有关。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摄氏度,符号。

C,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与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种类:汽化有蒸发与沸腾两种方式。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与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完整版)状元手写笔记(初中物理)

(完整版)状元手写笔记(初中物理)

( 4) F—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v—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G—物体自重
h—重物提升的高度
(5)同一根绳子上拉力处处相等
v物—重物提升的速度
定滑轮:使用过程中,轴固定的滑轮
F=G s=h v=v物 实质:等臂杠杆
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使用过程中,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3 个钩码,调节钩码位置直至杠杆在水平
c.改变钩码个数和位置,重复 d.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步设计表格
b 实验两次以上
实验次数
动力 F1
动力臂 L1
阻力 F2
阻力臂 L2
1
2
3
多次实验的目的:排除偶然性,得到可靠结论
得出结论的方法:归纳法
实验结论即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数学表达式: F1× L1= F2 × L2
指明哪个线段是
器材:钩码、杠杆、支架、刻度尺
步骤 :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方法:哪边偏高向哪边调 )
说明:杠杆在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在支点左侧任意位置挂 2 个钩码,在支点右侧挂 位置平衡,测量并记录 L1、 L2 、 F1、 F2 说明:杠杆在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测量力臂
F=1/2G
S=2h v=2v物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 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
F=1 /n G s=n h v=nv物 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说明:n是吊着动滑轮和重物绳子的段数
判断n的方法:首先分清定滑轮动滑轮,再数吊着动滑轮和重物绳子的段数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物理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物理

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
高中•物理
第一章直线运动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路程、位移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高中•
物理
第一章直线运动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高中•
物理
三三
三三三三

第一章直线运动
甲乙
【解析】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原理是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
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高中•
物理
第一章直线运动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高中•
物理
三三三三三三三
第一章直线运动3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高中•
物理
三三三三
第一章直线运动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高中•
物理
第一章直线运动
=10m/s 的初速度沿木板向解得μ=
33
,A 正确;小木块
可得小木块上滑过程中匀减对.因mg sin θ=μmg cos θ,故其加速度大小为2m/s 2,设斜面v 0θ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高中•物理
三三三三
第一章直线运动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高中•
物理。

中考满分学霸物理笔记!惊艳,四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 (2)

中考满分学霸物理笔记!惊艳,四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 (2)

初中3年,吃透这7图,保管孩子
数学成绩次次第一
数学作为我们学习的一大重点,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要接触它,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们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越是头疼,尤其是到了初中以后,相对于在小学数学基础上,加深知识的一个难度,所以,在私下也总是有学生跟小编说,数学太难,自己完全都学不懂,甚至是想要放弃这门学科了。

其实,对于数学难,不好学,我也理解孩子们的一个心情,毕竟,初中数学的一个学习,不像小学阶段的那样简单,很多知识点也不容易理解,况且初中数学的一个学习也更加注重孩子的一个逻辑推理理解能力,因此,要想孩子在数学这门学科上获得一个好的成绩,那么,就要找到初中数学的一个规律,但是前提是还得有一个扎实的基础。

因此,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把初中数学的知识进行了一个整合,用7张思维导的方式分享给大家,相信只要孩子顺着这这7张思维导图,将能很好的将初中数学的知识、定理及公式全部整理清楚,相信对于孩子的初中数学学习一定会有很大帮助的。

一、全等三角形的思维导图
二、相似三角形的思维导图
三、几何初步和三角形的思维导图
四、投影与视图的思维导图
五、圆的思维导图
六、实数思维导图
七、代数式思维导图(代数是很多的学生都很头疼的问题,也是在考试的时候孩子做容易做错的一道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状元笔记
物理
初中学霸提升成绩的 16 个习惯
1、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

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

让自己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与大师为伍,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自己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

5、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

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自己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6、预习习惯。

让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探索、增长能力的快乐。

所以请各位同学一定要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

自己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自己要适应老师,与老师共同进步,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

尖子自己做尖子的事,后进自己别盲目攀比。

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

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

所以要让我们的自己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同学。

同学们要让自己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自己布置作业。

10、错题集的习惯。

每次考试之后,90 多分的、50 多分的、30 多分的同学,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 分,下次40 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

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

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同学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

自己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

高中自己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自己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

自己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十二个习惯,不要求齐头并进,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特点,让老师以教书为乐,让自己以学习为快乐。

这快乐要建立在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基础上。

祝大家更多地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