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总结
景观生态知识点总结

景观生态知识点总结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 景观生态学的定义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关注的是不同尺度上的景观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强调了生态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它旨在推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2.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包括景观格局、景观过程和景观功能。
景观格局指的是景观中不同生境类型的空间分布和连接性;景观过程指的是物质和能量在景观中的流动和转化过程;景观功能指的是景观对生态系统的支持和影响。
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涉及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结构、景观生态功能、景观生态过程、景观生态演替和景观生态保护等方面。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实地到理论的多个层次。
二、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1. 景观生态设计的目标景观生态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最小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景观生态设计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旨在创造一个具有生态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景观。
2. 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包括生物多样性原则、生态功能原则、演变原则和文化整合原则。
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了景观生态设计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原则强调了景观生态设计应该促进景观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转化;演变原则强调了景观生态设计应该考虑景观的演替和演变过程;文化整合原则强调了景观生态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
三、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和工具1.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景观模拟和多目标优化方法等。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动态、多尺度的景观信息;GIS可以对景观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景观模拟可以对景观演替和景观规划进行模拟和预测;多目标优化方法可以对不同的景观管理目标进行优化和协调。
2.景观生态规划的工具景观生态规划的工具包括景观格局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景观优化模型、景观评估方法和景观监测系统等。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文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文日益增长的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生态友好型社会,景观生态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2024年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2024年,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城市扩张和改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开始将生态学原理和概念纳入到规划和设计中。
景观生态学不仅仅关注于建筑物和道路的布局,还注重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4年的城市景观设计越来越多地采用生态修复和创新的手段,以重塑城市与自然的联系。
在2024年,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模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意识到城市绿地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提供人与自然交流的场所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从小型社区花园到大型城市公园,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同时,公园和绿地的管理也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性。
采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打造生态多样性丰富的公园和绿地,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增强。
在景观建筑领域,景观生态学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广。
景观建筑师开始注重如何利用自然材料和生态设计来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布局、材料选择和使用,以及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还在建筑周围的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合理规划植被、水体和采光等要素,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美观性,达到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的目的。
在未来几年,景观生态学将继续发展和创新。
首先,景观生态学将更加注重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和应用。
生态系统服务,即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贡献,包括提供清洁水源、空气净化、气候调节等。
景观生态学将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系统服务的作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景观生态工作总结怎么写

景观生态工作总结怎么写景观生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城市环境的美观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总结这项工作,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总结。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工作的目标和意义。
景观生态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打造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我们应该总结工作的过程和方法。
在景观生态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来实现目标。
首先,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评估,了解了现有环境的特点和问题。
然后,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考虑了景观的美观性和生态性。
接着,我们组织了团队进行实施,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第三,我们需要总结工作的成果和亮点。
在景观生态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们成功地打造了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增添了城市的绿色氛围。
其次,我们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空气质量和水质。
此外,我们还促进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工作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在景观生态工作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资源和资金的限制,以及居民的意识和参与度不足等。
为了改进工作,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环保意识。
同时,我们还需要争取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以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总结景观生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有助于评估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指导今后的工作。
通过回顾工作的目标、过程、成果和不足,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改进方向,进一步提升景观生态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只有不断总结和改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景观生态学总结

景观生态学总结第一章绪论需要复习的知识点1、什么是景观,景观(Landscape)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2、什么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学科。
3、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著作有哪些, 德国特罗尔美国的福尔曼和法国的戈德伦提出了《Landscape Ecology》1986年,Forman出版了非常有影响的“Landscape Ecology”专著,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经典教科书。
“斑块-廊道-本底”模式,1987年,国际“Landscape Ecology”杂志在美国创刊,成为景观生态学的主要论坛。
郭晋平,周志翔.《景观生态学》,4、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提出了哪些观点,第二章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理需要回顾的知识点1. 景观结构,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 景观组分的数量构成及空间组合与分布特征。
其中景观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又被称为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 2、景观功能景观功能(landscape function)是景观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 3、景观格局及常见的格局有哪些,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是指形状和大小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的排列组合。
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和配置等。
格局是景观结构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和异质性的具体体现。
, 规则或均匀分布格局:指某种特定的景观组分类型的距离相对一致(平原村庄、石灰岩孤峰) , 聚集型分布格局:指某些景观组分呈团块状聚合在一起(城市建成区), 线状格局:景观组分呈线性排列(道路、河流的附属成分), 平行格局:景观组分呈平行排列(山区)5、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 景观功能(landscape function)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 modle),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变化过程与特征。
庐山景观生态学实践报告总结

庐山景观生态学实践报告总结我去庐山搞那个景观生态学实践啊,那可真是段难忘的经历。
刚到庐山脚下的时候,我瞅着那山啊,云雾缭绕的,就像个害羞的大姑娘,拿纱巾把自个儿脸遮得严严实实的。
那山的轮廓在雾里头若隐若现的,我当时就想,这庐山可真会吊人胃口。
我们这一伙人就开始往山上走。
带队的老师呢,是个戴着眼镜的小老头,那眼镜片子厚得跟瓶底似的。
他一路上走在最前面,像个小队长似的,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各种专业名词,什么生态群落啦,垂直分布啦。
我就跟旁边的同学小声嘀咕:“这老师嘴里就跟含着本生态学词典似的。
”同学捂着嘴直笑,还得小心着别被老师瞅见。
走着走着,就到了一片林子里头。
那林子可真是密啊,树一棵挨着一棵,阳光从树叶缝儿里洒下来,就像一道道金线似的。
我蹲下来仔细瞧地上的那些苔藓啊,绿油油的,软乎乎的,就像给大地铺了层毛茸茸的小毯子。
我正看得入神呢,有个同学突然喊:“这儿有个小虫子!”大家就都围过去了。
那虫子长得花花绿绿的,在一片树叶上慢慢爬着,那小模样还挺悠闲的。
有个女同学害怕得躲在后面,只探出个脑袋来看,眼睛瞪得老大,还不停地问:“它会不会咬人啊?”我们几个男生就笑话她胆小,说:“这小虫子还没你手指甲大呢,能把你咋的?”再往上走啊,到了一个观景台。
那风呼呼地吹着,把我的头发都吹乱了。
我站在那儿往远处看,好家伙,那景色可真是壮观。
连绵的山峰就像大海里的波浪一样,一层一层的,望不到头。
我就忍不住喊了一嗓子:“庐山啊,你可真美!”旁边有个游客看我这样,就笑着说:“小伙子,这庐山啊,看多少次都看不够呢。
”我就跟他聊起来了,他给我讲他以前来庐山的故事,说那时候山上还没这么多旅游设施,更有那种原始的美。
在庐山搞这个实践啊,我可真是学到不少东西。
以前在书本上看那些生态学的知识,感觉就像雾里看花似的,迷迷糊糊的。
到了这儿,眼见着这些活生生的生态景象,就像一下子把那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那些植物啊、动物啊、还有它们跟环境之间的关系,就都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了。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样本(2篇)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样本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学科,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造人类和谐生活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中,景观生态学领域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和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加可持续和生态友好的方向迈进。
首先,景观设计的理念趋向多样化和可持续性。
过去,景观设计往往注重美观和功能性,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开始更加重视景观设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都开始强调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以最小化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景观设计中的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农业和可持续交通等概念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其次,景观恢复和生态修复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
景观生态学通过恢复和修复生态系统,恢复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弹性和健康性。
种植本地树种、建立湿地和城市农田等措施被广泛采用,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和娱乐空间。
此外,景观生态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往,景观生态学主要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往往忽略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然而,现在的景观生态学越来越注重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手段,实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总之,2024年的景观生态学发展充满了希望和挑战。
在面对环境危机和城市化的双重压力下,景观生态学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友好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落地和推广,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样本(2)景观生态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生态景观知识点总结

生态景观知识点总结一、生态景观的定义生态景观是指地表上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空间结构或图片,其总体特征是由生物、非生物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共同决定的,而且是一种经常变化和动态发展的空间结构。
生态景观是由多种生态系统和地域景观组成的,是具有一定规模、界定清晰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地域性综合自然景观的有机整体。
二、生态景观的要素1. 地形地貌要素:包括地表地形、地貌、地势等因素,是生态景观形成的基础。
2. 植被要素:包括植被种类、植被形态、植被结构等因素。
3. 土壤要素:包括土壤类型、土质、土壤湿度、土壤养分等因素。
4. 水体要素: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要素。
5. 动物要素:包括动物的物种、数量、生境等因素。
6. 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气候因素。
7. 人文要素:包括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与改变。
三、生态景观的类型1. 森林景观:森林景观类型丰富,树种组成多样,由不同树种交错组成的林地形成了多样的层次结构,形成了丰富的植被景观。
2. 草原景观:草原景观以草原植被为主,地貌类型广泛,植物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多样,形成了独特的草原景观。
3. 湿地景观:湿地景观具有水体要素和湿地植被组成,多样的水生植物和水体环境形成了湿地景观。
4. 沙漠景观:沙漠景观地貌单一,植被稀疏,动植物种类少,形成了典型的沙漠景观。
5. 海洋景观:海洋景观以海水和海洋生物为主要要素,多样的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形成了海洋景观。
四、生态景观的功能1. 生产功能:提供作物、木材、药材等自然资源。
2. 保护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稀有濒危物种和基因资源。
3. 生态调节功能:维持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环境的稳定。
4. 文化、休闲功能:为人类提供观赏、游憩、休闲等服务。
5. 美学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情感。
6. 经济功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经济价值。
五、生态景观的保护1. 加强立法保护:制定和完善生态景观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生态景观的保护与管理。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本(2篇)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本一、引言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景观生态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规划原则,帮助我们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____年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二、理论研究与创新在____年,景观生态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理论突破和创新。
首先,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景观的理解和定义。
不再将景观仅仅视为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空间组合,而是强调其是复杂互动系统的基本单位。
在景观评估和规划中,我们引入了多尺度、多层次的观点,更加全面地考虑景观结构和功能。
其次,在景观动态过程的研究中,我们加强了景观格局和格局过程之间的关系探究。
充分认识到景观的空间结构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服务的影响,我们利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如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景观格局进行监测和分析。
同时,结合景观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我们研究了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三、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____年,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们实施了更加系统和综合的保护策略,不仅仅注重单一物种或景点的保护,而是以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规划和管理。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廊道,促进物种的迁移和基因流动,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
其次,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中,我们注重生态工程和生态修复的技术创新。
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功能和生态过程的恢复能力,我们实施了湿地恢复、森林重建等项目,促进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此外,我们也注重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系统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不仅仅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还致力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____年,我们注重在景观规划和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需要复习的知识点1、什么是景观?景观(Landscape)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2、什么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学科。
3、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著作有哪些?德国特罗尔美国的福尔曼和法国的戈德伦提出了《Landscape Ecology》1986年,Forman出版了非常有影响的“Landscape Ecology”专著,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经典教科书。
“斑块-廊道-本底”模式,1987年,国际“Landscape Ecology”杂志在美国创刊,成为景观生态学的主要论坛。
郭晋平,周志翔.《景观生态学》,4、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提出了哪些观点?第二章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理需要回顾的知识点1.景观结构?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景观组分的数量构成及空间组合与分布特征。
其中景观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又被称为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2、景观功能景观功能(landscape function)是景观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3、景观格局及常见的格局有哪些?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是指形状和大小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的排列组合。
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和配置等。
格局是景观结构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和异质性的具体体现。
规则或均匀分布格局:指某种特定的景观组分类型的距离相对一致(平原村庄、石灰岩孤峰)聚集型分布格局:指某些景观组分呈团块状聚合在一起(城市建成区)线状格局:景观组分呈线性排列(道路、河流的附属成分)平行格局:景观组分呈平行排列(山区)5、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 景观功能(landscape function)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 modle)?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变化过程与特征。
6、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 modle)及其生态意义斑块是外貌和属性与周围景观有明显区别、空间尚可分辨的非线性景观要素相对同质性(取决于观察的尺度)廊道是外貌和属性与周围景观有明显区别、空间尚可分辨的带状景观要素基底是景观中分布范围最广、连接度最高、优势度最大,从而对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特征起主要作用的景观要素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 model)的意义此模式是描述和构成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模式。
这一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描述生态学系统的空间语言,使得对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之间的表述更加具体、形象。
而且,该模式还有利于考虑景观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他们在时间上的变化。
7、常见的斑块有哪些类型?是如何形成的?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源于小面积干扰活动而形成的斑块类型;残遗斑块(remnant patch):景观中一个小面积区域逃逸出周围地区干扰而形成的斑块;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patch):由于环境条件的局部差异性而形成的斑块类型;更新斑块(regenerated patch):在大面积受干扰地区通过植被恢复而的斑块类型;引入斑块(introduced patch):由于人类的种植和建筑活动而形成的斑块类型。
8、 尺度尺度效应和尺度推移尺度(scale ):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量度或者分辨率(resolution)尺度效应(scale effect):优势景观现象或过程特征随尺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由于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在景观生态水平上的长期生态研究,尺度的扩展十分必要,需要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知识或信息来推断其他尺度上的特征。
这种方法称为尺度推移(scaling),包括尺度上推(scaling up)和尺度下推(scaling down)。
9、 干扰及其生态意义分别是什么?干扰(disturbance):一种明显改变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过程的事件。
从积极的角度看,干扰的生态学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1、 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
2、干扰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
一般来说,经常处于变化环境中物种要比稳定环境中生存的物种更可能忍受环境压力。
3、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
10、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其意义1.大岛屿的物种数量要多于小岛屿(面积效应);2.靠近大陆岛屿物种数量要高于远离大陆的岛屿(距离效应);3.年轻的岛屿物种丰度较小,物种周转率(迁入量/灭绝量)高,以后则不断降低,直到二者相等,物种数量达到动态均衡。
结论:岛屿的面积、孤立程度和年龄依次是控制生物迁植、灭绝和物种数量的关键因子。
种—面积关系S=cAz式中:S —物种数量; A —岛屿面积; C 、z —常数;应用该式有两个重要前提:物种迁移与绝灭之间达到了生态平衡;物种的数量只与面积有关,其他因素相对稳定。
数学表达式: I —表示迁居速率,即种源与缀块间距离的函数;E —表示绝灭速率,它又是面积A 的函数。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意义: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将生境斑块的面积和隔离程度与物种多样性巧妙地用一个公式联系在一起,对斑块动态理论及景观生态学发展起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10、 边缘效应理论及其意义边缘效应(edge effect):缀块边缘部分受外围影响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生态学特征的现象;缀块边缘部分往往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度和初级生产力;边缘效应理论意义:边缘效应的大小与与缀块大小及相邻缀块的功能与结构有关;缀块越大,边缘效应越小;缀块越小,边缘效应越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边缘效应也受缀块形状和边界特征的影响形状:长宽比小,为紧密型,有利于生境的稳定;反之不稳定;边界特征:包括边界的形状,宽度和可透性等,影响复杂;边缘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12、Meta-种群理论及其意义Meta-种群(Meta-population)的定义:由空间上彼此隔离,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subpopulation)或局部种群(local population)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
Meta-种群理论的意义:生境片断化之后,形成隔离的生境斑块,种群个体在不同的斑块之间扩散,个体在亚种群之间的迁移影响持久和稳定。
因此,该理论对保护生物学研究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EI dt dS -=第三章景观形成因素需要回顾的知识点1、常见的景观形成因素是哪些?各有什么景观意义?地质地貌因素气候因素土壤因素植被因素干扰地质地貌的景观意义:气候的意义:它影响到有机体的生命过程;影响土壤过程;控制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土壤的景观意义:土壤肥力与景观生产力;土壤异质性与景观异质性;土壤异质性影响地貌过程、植物分布、生物群落;土壤退化与景观变化;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土壤污染等植被的景观意义:1.植被类型与景观异质性 2.植被的动态与景观变化 3.植被对地貌过程的改变和控制作用 4.植被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干扰的景观意义:干扰与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与干扰的生态效应间存在密切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景观异质性可以说是不同时空尺度上频繁发生的干扰的结果。
每一次干扰都会使原来的景观单元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在复杂多样、规模不一的干扰作用下,异质性的景观逐渐形成。
一般认为,低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而高强度的干扰则会降低景观的异质性。
干扰对景观的影响不仅仅决定于干扰的性质,在较大程度上还与景观性质有关。
对干扰敏感的景观结构,在受到干扰时,产生的影响较大;对干扰不敏感的景观结构则可能受到的影响较小2、什么叫喀斯特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和白云岩的溶蚀、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统称为喀斯特作用,这种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3、常见气候带和气候型的特征是什么?4、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原因及对景观的影响分别是什么全球气候变暖的特征: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升温为0.6℃。
全球气温的变化不呈直进式,而是呈现冷暖交替的波动。
降水增多极端天气情况频繁发生,但是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气候变化的强烈程度以北纬最甚。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指: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里昂、一氧化碳等;对地球辐射热量的收支平衡起重要作用。
CO2: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使用: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水泥的生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改变并破坏植被的自然排放。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温升高、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森林、湿地和极地冻土等生态环境的破坏;气候带由南向北移动5、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是什么?该规律的主要控制控制因素分别是什么?6、常见的景观形成因素是如何综合作用于景观形成的?7、什么叫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影响?景观破碎化(landscape fragmentation):一种栖息地不断变成碎片的过程,一种破碎化过程的结果即格局状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它缩小了某一类型生境的总面积和每一斑块的面积,影响到种群的大小和灭绝速率;在不连续的片断中,残留面积的再分配影响物种散布和迁移的速率8、干扰是如何影响景观的异质性?景观异质性与干扰的生态效应间存在密切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景观异质性可以说是不同时空尺度上频繁发生的干扰的结果。
每一次干扰都会使原来的景观单元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在复杂多样、规模不一的干扰作用下,异质性的景观逐渐形成。
一般认为,低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而高强度的干扰则会降低景观的异质性。
干扰对景观的影响不仅仅决定于干扰的性质,在较大程度上还与景观性质有关。
对干扰敏感的景观结构,在受到干扰时,产生的影响较大;对干扰不敏感的景观结构则可能受到的影响较小。
第四章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需要回顾的知识点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的层次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variety)和变异性(variability)。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2、什么是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景观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由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3、观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是什么?景景观异质性导致生物多样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包含景观多样性,并对其他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互促进4、什么是生态交错带和边际效应?常见的生态交错带有哪些?其生态功能分别是什么生态交错带: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时空尺度及强度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