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优秀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课花瓣飘香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课《花瓣飘香》课文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下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摘花瓣做什么呀?”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课《花瓣飘香》课文结构《花瓣飘香》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依循事情发展经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叙写,引人入胜。
也是按时间的不同分为四个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写我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
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写“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
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段,写“我”通过与小女孩对话,得知她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
第四部份(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我买来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己母亲的阳台上。
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花丛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片花瓣。
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课《花瓣飘香》课文教学1、朗读感悟法:本文语言生动感人,写作朴实无华,用词贴切,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丰富。
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和小女孩的情感,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通过自由读、默读、齐读等形式进行反复诵读仔细品味,加深理解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从读中感悟到小女孩爱花,爱妈妈的美好心灵。
苏教版三下《6、花瓣飘香》课文

苏教版三下《6、花瓣飘香》课文6、花瓣飘香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摘花瓣做什么呀?”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教材简析】《花瓣飘香》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整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情节简单,但是写得情真意切。
课文通过写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现出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全文以对话为主体,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细小的事情之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设计理念】语文课堂应该成为生活的课堂。
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使他们“本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学目标】1、体会人物对话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2、练习分角色朗读。
3、凭借具体的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德,陶冶继承传统美德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读懂课文,通过朗读体验语义语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真挚、纯朴的亲情。
苏教版三年级下《花瓣飘香》语文教案附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花瓣飘香》语文教案附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3通过课后反思,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花草树木的情感。
3.2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他人的付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1.2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1.3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2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仿写。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1.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导入新课。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4.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4.2教师解释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5.学习生字词5.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5.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并让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6.课后反思6.1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课文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仿写一段话。
3.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美文。
五、课后反思1.优点:1.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1.2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有所提高,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1.3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出较高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不足:2.1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教案-word文档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准备:一束月季花、文字片、录音带预习要求:1、读通课文。
2、查字典:俯、惶、恐教学过程: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今天清晨老师特意从花市场买来的,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3、齐读课题。
4、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能把课文读通吗?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
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学生: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出示:一天清晨(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第二天早晨(11)第二部分比较长,请两位同学读,3-5、6-10,请4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得仔细听,生字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他们读完请你发表意见。
5、学生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6、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
(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二、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
(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⑴怎么摘花瓣的?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⑶摘花瓣做什么?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3、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懂了吗?指名回答。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明白得“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预备:一束月季花、文字片、录音带预习要求:1、读通课文。
2、查字典:俯、惶、恐教学过程: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现在讲台上。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今天清晨老师专门从花市场买来的,认真观看一下,说说月季花如何样?你们喜爱吗?(启发学生看看模样,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有一位小女孩,她也专门喜爱,大伙儿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3、齐读课题。
4、同学们在课前差不多预习了,能把课文读通吗?情愿来读给大伙儿听的请举手。
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学生:课文写了哪几个时刻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刻的词语。
出示:一天清晨(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翌日早晨(11)第二部分比较长,请两位同学读,3-5、6-10,请4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得认真听,生字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他们读完请你发表意见。
5、学生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读后学生评判,教师给予确信性评判。
6、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
(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二、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
(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⑴如何摘花瓣的?⑵什么缘故只摘花瓣呢?⑶摘花瓣做什么?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如何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伙儿对比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能够进行讨论。
3、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明白了吗?指名回答。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花瓣飘香》PPT课件(4篇)

shēnɡ zì: fǔ zhāi pěnɡ ná
生 字 : 俯 摘 捧 拿
cuò huánɡ kǒnɡ rě
fǔ zhāi pěng ná 俯摘 捧 拿 措
huáng kǒng shě
rě
惶恐 舍 惹 懂
cuò dǒng
掌握生字
拿 捧 集市 清晨 惶恐 俯 摘 阳台 花丛 懂事
我会读
花瓣飘香 一丛 月季 红艳艳的花朵 清晨 俯在花前 摘了 花瓣 捧着 飞快地
俯
捧
拿摘
1.花圃里的鲜花是不能随便( 摘)的。
2.她小心地( 捧)着一碗热汤,送到妈妈
床前。
3.这些易碎品要轻( 拿)轻放。 4.老师( 俯)下身子,亲切地摸着我的头。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 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 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 穿过田野,跑远了。
惶恐 (惊慌、害怕) 不知所措
穿过了田野 不知所措 惶恐地望着 轻轻地问 舍不得 摸上去 绒布 闻起淡淡的清香 解放军 惹妈妈 眼眶里 闪动着泪花 懂事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 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 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 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了 田野,跑远了。
她拿着花瓣,不知所措, 惶恐地望着我。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 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 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妈妈会高兴的。”
比一比
惹 捧措俯 若棒错 府
(
)的月季
P P T模板下载:/m oba n/ 节日P P T模板:/j ie ri/ P P T背景图片:/be ij 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 ia oa n/
苏教版三年级下《花瓣飘香》语文教案附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花瓣飘香》语文教案附课后反思优秀教案《花瓣飘香》语文教案1师:今天俺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花瓣飘香师:再来读一遍,看看你们能读得让俺闻到花瓣的香味吗?生齐:花瓣飘香生议论:哇,俺真的闻到了呀!『教师没有具体指导去读,但第二次同学已能把课题读得很美。
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同学进行了美的教育』师:现在让俺们来听听课文的录音。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谁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文中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吗?生齐:懂事师板书:懂事。
师:看来,这位小女孩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初步的印象。
不过,俺们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仅仅知道“懂事”这个词是远远不够的。
俺们还要细细地去读书,从字字句句中用心去感受。
哪里能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呢?请你们好好看书,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
生: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俺摘片花瓣送给她”。
她很心疼她的妈妈。
生:俺从这里看出来,“俺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她很爱花。
生:她听爸爸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生:而且她在说的时候,“眼眶里闪动着泪花”,看得出她很真诚,很懂事。
『通过读书,同学已经能初步感受到小女孩的“懂事”,交流后,在此基础上再来引导同学精读小女孩的每一句话,体会“她是个懂事的好小朋友”。
』师:你们说得真好,看来,大家主要是从小女孩说的话里面体会到她的懂事的,俺们一起来看看她说的这几句话。
出示句子:“俺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指名读。
师: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生:这是他人种的,她舍不得都摘了。
生:他人种得很辛苦,她舍不得都摘了。
生:因为花很美师:你怎么知道花很美的?这是一朵怎样的花?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生:“红艳艳的花朵”“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生:而且还是“带着露水的”。
师:你们真会读书。
读书就是要前后联系起来读,这样才干读得更明白。
『不失时机地教给同学读书的方法,使同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师:你们看,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难怪小女孩不忍心摘下整朵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花瓣飘香4 苏教版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6 花瓣飘香永安中心小学颜翠平一、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展开想象,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关注提示语,读好人物对话,进而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充分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感受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真挚、纯朴的亲情。
4.培养学生从小敬爱父母的美德,陶冶继承传统美德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的含义。
难点: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情入境,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真挚、纯朴的亲情,从中受到关爱亲人的教育,从行动上敬爱父母,尊敬长辈。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预习、针对学困重点指导、关键生字的书写、结合生活体验谈体会、说句子等方式评价字词、读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书写习惯的落实情况。
2.通过默读、圈画、简单写感受、同位互学、合作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自主学习与合作态度。
3.通过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合理想象和讨论,感受小女孩美丽善良的心灵。
4.通过课堂小练笔检验学生语言的内化和运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及运用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吗?(出示月季花的图片)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你喜欢它吗?看到这些娇艳的月季花,我仿佛闻到了()。
看到这些娇艳的月季花,我真想()。
(通过观看这一组月季图,让学生对这红艳艳的月季花有个直观的感受,激发孩子喜爱月季花的情感,并引导孩子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
在看和说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月季花的幽幽清香以及在形状、颜色方面的美丽)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月季花,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6.花瓣飘香。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教师归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过渡:让我们捧起课本,用心地读一读,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借助预习单,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难度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2.根据预习单,检查预习情况(1)同位交流你自学到的生词。
(2)出示生字词语①指名检查,注意把握能否读准确。
重点强调:“摘、舍、惹、绒”是翘舌音,“措”是平舌音,“惶、恐、懂、眶、捧”是后鼻音。
(可以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拼读、去拼音读、小老师领读、分组赛读、男女生赛读等方式读,力求将字音读准确。
)②展示预习单,随机纠错,重点强化学生对难写生字的书写,并由该学生指出书写的难点、关键点,大家共享学习收获,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书写点评。
注意指导“惹、恐、拿、舍”的书写。
(师边讲解生字结构及书写时注意事项,边在黑板田字格里示范书写,如“惹”上大下小,“舍”上小下大,“恐,拿”上下大体相当等,学生书空,然后描红)3.检查初读情况。
指名分段读文,重点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针对学生读书情况教师及时订正,个别读的不够正确、流利的语句多读几遍。
)4.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较少的话把事情说清楚就可以了。
找几名同学说说。
(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看来同学们读的都很用心,用简短的话就把课文的内容就概括出来了,真了不起!(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还想深入了解什么内容?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
⑴怎么摘花瓣的?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⑶摘花瓣做什么?2.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有价值,下面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精读感悟,理解课文。
我们要认识这位小女孩,仅仅知道她做的这件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通过细细地读课文来走近她,感受她,真正的认识她,好不好?不出声的读一读,课文的哪一段描写了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1.小女孩摘花时的动作,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答)“俯在花前、小心地摘”2.把它们送回句子里认真的读,看谁读得仿佛看到了小女孩摘花时的情景。
(学生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能不能通过她的读看到这位小女孩。
她是怎么样的摘啊?(小心地摘)怎么样的摘是小心的摘啊?那谁能上来小心的摘花瓣啊?(出示花的实物,学生演示动作)请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小心、轻轻地摘啊?谁还知道她为什么这么轻轻地摘?(怕弄坏了花瓣,怕影响了整朵花,怕露水滚落……)3.还有哪些表示动作的词呢?双手捧着、飞快地穿过、跑为什么不这样拿着呢?谁还能说一说她为什么要双手捧着?(珍爱花)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拿什么是双手捧着的?小女孩是多么珍爱这片花瓣啊,谁还能来读这句话?能不能再小心一点?再轻一点?别忘了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呢……为什么用双手捧着,还跑的那么快呢?(“怕被花的主人发现”, “不快点回家,妈妈在家会担心自己”,“早点到家,因为时间长了,花瓣的香味就散了。
”“加快速度,要不花瓣上的露珠就快挥发了。
”)(孩子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不仅帮助其揣摩了人物的内心,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更是通过阅读反过来推动了写作:我们在怎样的心境下,将如何准确地运用动词。
)4.过渡:是啊,小女孩摘了花瓣之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当你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有没有什么问题?(她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是啊,课文中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所有读这个故事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精读感悟,理解课文。
1.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读一读,你从中读懂了什么?(1)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呢?(因为花很美)(2)你从什么地方知道花很美呢?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拿出花瓣,学生摸一摸,闻一闻,说感受)还从哪儿能看出来?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
是啊,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谁会忍心摘下它呢?就让它美美的开着,装点大地吧!“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正是小女孩爱花的表现啊!谁能来读一读?小女孩说这句话的时候什么样的心情 ?(不好意思,内疚)再读。
(3)未经主人允许,小女孩就去摘别人家门前的花瓣,当被我叫住的时候,哪个词准确地表达出了小女孩此时此刻的心情?(惶恐)细心地看,这两字有什么特点?(心,都与心情有关)(恐惧、害怕)此时此刻,她心里怎么想?(摘了花瓣,怕我批评。
)她什么样的表现?因为害怕,所以她就显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非常的尴尬,”是哪一个词?(不知所措。
)一个恐惧,一个不知所措,让你觉得小女孩又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还很善良)(4)面对小女孩惶恐不安,我又是怎样说的呢?出示句子:你觉得这两句哪句用得好,为什么?你能试着用上轻柔的语气来读一下吗?(引导孩子感受我的和蔼可亲,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
男孩子来读“我”的话,女孩子读小女孩的,老师读陈述的部分。
2.花这么美,她舍不得摘,为什么她还要摘呢?自由读读6-9自然段,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学生答:把花瓣送给妈妈,让病中的妈妈高兴。
小女孩是个孝敬妈妈的好孩子。
(1)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地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又会怎做呢?学生想象自由发言。
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2)小女孩的爸爸呢?为什么不提爸爸还好,提起了爸爸,小女孩的眼泪会闪动着泪花呢?此时此刻小女孩会想到了什么?小女孩的眼里闪动着泪花,这是什么样的泪花?(伤感的泪花,思念的泪花!)在爸爸不在的日子里,小女孩都为妈妈做了什么呢?(说话、摘花瓣……)这闪动的泪花;还是什么样的泪花?(自豪的泪花、骄傲的泪花)如果她夜晚坐下来,在灯下给爸爸写一封信,她会写些什么?她不仅没有惹妈妈生气,而且…….(学生补充),让妈妈开心,让爸爸放心,自己也就是幸福的啊。
这闪动的泪花同时也是什么样的泪花?(幸福的泪花)认真读一读这段话,感受小女孩此时此刻思念爸爸,为自己自豪,幸福的心情吧!(3)这么懂事的,这么有爱心的,这么孝心的孩子,难怪作者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那么美的月季花,但还是忍不住摘下了带着露水的花瓣,为的是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所以我们也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4)我看到了这位小女孩,知道了她的故事,我又是怎样做的?在我送给小女孩的这盆月季花当中包含着什么?在送给母亲的这盆月季花当中又包含着什么?(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
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
)多么让人感动啊,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深深地读到我们的心里去,好吗?齐读。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五)回归整体,感受课文内涵。
1.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飘香”仅仅是花瓣本身飘出香味吗?她捧着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还是什么?(还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还是一片浓浓的亲情)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不是。
(还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花瓣飘香。
2.师:女孩的美德就像那芬芳的月季花香,漫天飘洒、四处传播。
我想为大家朗诵一首小诗《花瓣飘香》。
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吟诵:(六)读写训练。
“我”把花送给小女孩时,“我”会说些什么呢?“我”把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时,“我”又会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个情景,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注意写出人物当时的心理、神情、动作等,正确使用标点。
)(七)板书设计:6 花瓣飘香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懂事、孝顺)“我”买花附三下6《花瓣飘香》预习单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
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一、字词我能行。
正确□工整□1.借助拼音正确识读生字词语(课后生字表和课后第三题),并与同位互相检查。
练习书写生字,先读贴,再描红临写,争取做到写正确、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