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及护理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及护理摘要:研究并分析血液净化技术应用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和护理效果。
方法按照患者治疗时间先后,随机选择我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给予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和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HR、CVP降低明显(P<0.05),MAP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
结果对急危重患者救治中采用血液净化技术,并联合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液净化技术;急危重症患者;作用;护理效果血液净化技术作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种新型疗法,能够对患者血液含有的致病毒素进行清理,可降低急危重患者死亡率[1]。
患者病情处于危重时,其肾脏功能会开始下降,而这需要利用医疗技术帮助患者对其体内代谢产物进行排除。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围绕我院接收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作用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救治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37.5±11.7)岁;脑出血患者32例、急性肾衰竭患者4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28例。
本次研究均已获取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在自主意识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取得科室和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1.2.1血液净化技术方法对100例急危重患者实施基础性治疗后,需采用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治疗。
首先需对患者做好常规插管,并留置导管,完成后则要创建血管通道,置换液选择为碳酸氢盐置换液,期间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对其进行血液净化的时间。
通常置换液需控制在每小时2300毫升,而血流量则需控制在每小时210毫升。
另外,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需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血液净化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治疗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血液净化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包括急性肾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重症感染等。
然而,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我们也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进行。
一、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1. 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是血液净化最常见的适应症之一。
由于急性肾损伤导致尿毒症、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
血液净化则可以通过滤过、吸附等方法清除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并调节电解质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机体多个器官功能障碍。
血液净化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清除机体内毒素、调节炎症反应,并改善微循环等问题,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器官功能。
3. 重症感染在重症感染中,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毒素。
血液净化可通过吸附、滤过等方式,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控制炎症反应,并减轻器官损伤,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二、血液净化的注意事项1. 适应证选择在临床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血液净化方法。
不同的操作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疾病。
因此,在进行血液净化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与相关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2. 操作技术纯手工时需谨慎血液净化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操作,操作过程中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监控和支持。
在进行纯手工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并熟悉不同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3. 注意感染预防由于血液净化涉及到体内外循环系统,存在感染风险。
因此,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选择合适的导管和滤器,并定期更换消毒。
4. 过度清除问题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过度清除可能会导致机体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及护理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9例急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记录。
结果:59例患者经治疗后,有效40例,显著16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4.92%。
治疗后患者心率、中心静脉压、心排血量明显下降,平均动脉压升高。
治疗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危重患者中实施血液净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液净化技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效果血液净化技术适用于血液流动缓慢、液体透析速度较慢、弥散和溶液交换和水净化。
能净化体内多余的水分,保持水电解液及酸碱平衡,净化尿素、酐其他的内部和外部有毒物质来源,以及一些炎症环境,超过了正常的治疗能力。
除了治疗严重的慢性肾衰竭之外,还广泛采用了作为急救手段的净化技术以及各种危险的疾病。
当患者处于危急状态时,肾功能往往会下降,需要使用替代的外部手段。
为了帮助病人摆脱机体中的新陈代谢,医学上称之为肾替代物或血液净化技术。
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严重危机患者处于严重的压力状态,生命体征不稳定,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病人的血液净化有助于病人康复。
然而,由于这是一个封闭的治疗方法,手术是复杂的,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治疗方法。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具备降低死亡率的适当临床经验。
本研究就急危重症患者行血液净化技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和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其报道如下。
一、血液净化1、生物人工肾。
当代研究人员指出了肾元微阵列,如肾小管、亨利氏小管和肾小球。
通过观察临床效果的Ⅰ和女朋友,发现女朋友和女朋友可以有效减少体液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降低il-10、il-6的水平,该方法安全可靠,带来好消息增加病人的生命长度。
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病的应用

血液灌注治疗肝昏迷患者,生存率为38%,而以前未接受血液灌注治疗的同样患者,生存率仅为10%-15%。所以,血液灌注治疗肝昏迷是有一定效果的。
血液灌注治疗肝昏迷时应特别注意血液相容性,因为肝病患者已有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的缺陷,有人主张在每次血液灌注后输入新鲜血浆或血小板。
三、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为一种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经典的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血液抽出,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弃去血浆,而把细胞成分以及所需补充的白蛋白、血浆及平衡液等回输体内,以达到清除致病介质的治疗目的。现代技术不但可以分离出全血浆,尚可分离出某一类或某一种血浆成分,从而能够选择性或特异性地清除致病介质,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
目前许多医院尚未开展床边血液透析,其原因是:一、无可流动的水处理和透析机,二、未认识床边血液透析对危重病人治疗的重要性,怕麻烦,不愿意搬动透析设备,最后导致病人失去抢救机会。
要把治疗时所需用物品准备妥当,否则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由于床边血液透析不在标准的透析治疗室内进行,给操作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医生与护士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作治疗,心理上要适应新的环境。
床边缓慢连续性血液透析(SCHD)
特点: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血浆渗透压变化小,患者易耐受。 对溶质清除、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效果好。 液体清除效果好,更适合于外科术后,肺水肿或ARDS患者。
通过有效超滤,清除第三间隙水分,使患者接受胃肠外营养和静脉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01
技术操作简单,不依赖CRRT机,不需要专职训练护士进行操作。
1977年Kramer等在德国提出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标志着一个新的血液净化技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诞生。
近10年CRRT技术不断提高与完善临床应用,从危重症ARF扩展到严重创伤、感染、烧伤、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DA等。
ICU护理中的血液净化技术

ICU护理中的血液净化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
它通过去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平衡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度,有效提高机体功能,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ICU护理中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包括透析和血液灌流。
一、透析透析是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废物和过剩的物质从血液中去除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肾功能衰竭、严重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治疗中。
透析有两种常见形式: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1.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器,利用透析器上的半透膜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去除毒素和废物的目的。
透析液中的成分和浓度是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治疗目标进行调整的。
血液透析通常需要通过血管通路进行,这要求患者在身体某一部位植入血管通路,如人工血管或动静脉内翻转吻合。
2. 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是通过患者腹膜与透析液间的物质交换来清除废物和毒素的方法。
透析液通过腹膜导管进入患者腹腔,通过静置或引流来达到物质交换的效果。
腹膜透析操作简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透析方法,特别适用于一些无法使用血管通路的患者。
二、血液灌流血液灌流是一种通过将血液引出体外,经过特殊处理后再回输至体内的技术。
血液灌流主要应用于解毒治疗和代谢性疾病的治疗。
有几种常见的血液灌流技术,包括血液灌流、体外动脉灌流和体外静脉-动脉环路灌流。
1. 血液灌流血液灌流是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入灌流装置进行净化,再通过输液泵将处理后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
血液灌流能够有效去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同时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 体外动脉灌流体外动脉灌流是将患者的动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灌流装置处理后再回输至体内。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通过去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改善氧合状态,促进心肌的康复。
3. 体外静脉-动脉环路灌流体外静脉-动脉环路灌流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血液净化技术,它通过建立一个由静脉和动脉组成的环路,将患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在具备心肺功能的设备中完成血液净化,然后再将处理后的血液回输至体内。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应用与护理课件

血浆过敏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应对患者 进行全面的过敏史评估,避免使用可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同时,应加 强患者的监护,及时发现过敏反应症 状并采取相应措施。
处理
一旦出现血浆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 停止血浆的输注,并给予抗过敏药物 进行治疗。同时,应积极查找过敏源, 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避免再次 发生过敏反应。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治疗前的护理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 用药情况等,以便为患者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准备治疗用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备 所需的血液净化仪器、管 路、置换液等治疗用品。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连续性 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方 法及注意事项,缓解患者 的紧张情绪。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应用与护理 课件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介绍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应用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介绍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是一种 模拟肾脏功能的治疗方式,通过连续 不断地清除血液中的毒素、炎症介质 和多余水分,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原理
利用吸附、滤过、弥散、超滤等原理, 通过血液净化装置去除体内的代谢废 物、毒素和多余水分,同时补充必要 的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 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目前已成为危重病救治领域的常用 手段。
现状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用于急性肾衰竭、重症胰腺炎等传 统领域,还拓展至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复杂疾 病的救治。
CRRT的应用与护理

CRRT的应用与护理•CRRT概述•CRRT在临床的应用•CRRT的护理要点目•CRRT的临床效果及评价•CRRT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录CATALOGUE CRRT概述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模拟肾脏功能,通过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过多水分和炎症介质,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体外血液净化技术。
CRR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脓毒症、重症胰腺炎、肝性脑病等疾病的治疗。
CRRT定义CRRT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CRRT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之一。
CRRT经历了从早期的缓慢透析、血液滤过,到目前的高效吸附柱、高通量透析等技术的发展过程。
近年来,随着临床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新型设备的研发,CRRT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CRRT发展历程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脓毒症肝性脑病重症胰腺炎CRRT应用领域CATALOGUE CRRT在临床的应用CRRT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CRRT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急性病症,如重症感染、急性胰腺炎、中毒等。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肾功能逐渐恶化的慢性疾病,CRRT可以用于治疗该病。
通过CRRT,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代谢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CRRT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心力衰竭、贫血等。
重症肝炎重症肝炎是指肝细胞大量坏死引起的严重肝功能损害,CRRT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该病。
CRRT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还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胆红素等有害物质。
CRRT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性脑病等。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多个器官功能同时出现障碍,CRRT 可以用于治疗该病。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一、定义及原理血液透析采用弥散、超滤和对流原理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是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也可用于治疗药物或毒物中毒等。
二、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准备1、积极处理并发症和合并症。
(1)贫血:建议外周血Hb<100g/L 开始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2)骨病和矿物质代谢障碍:应用钙剂和/或活性维生素D 等治疗,建议维持血钙2.1~2.4 mmol/L、血磷0.9~1.5mmol/L、血iPTH 70~110pg/ml。
(3)血压:应用降压药治疗,建议控制血压于130/80mmHg 以下。
(4)其它:纠正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和高尿酸血症等。
2、加强患者教育,为透析治疗做好思想准备。
(1)教育患者纠正不良习惯,包括戒烟、戒酒及饮食调控。
(2)当eGFR<20ml/min/1.73 m2或预计6 月内需接受透析治疗时,对患者进行透析知识宣教,增强其对透析的了解,消除顾虑,为透析治疗做好思想准备。
患者eGFR<15ml/min/1.73 m2时,应更密切随访。
评估指标:包括症状、体征、肾功能、血电解质(血钾、血钙、血磷等)及酸碱平衡(血HCO3-、或CO2CP、动脉血气等)、Hb 等指标,以决定透析时机。
3、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及评估,决定透析模式及血管通路方式(1)系统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2)进行心脏、肢体血管、肺、肝、腹腔等器官组织检查,了解其结构及功能;(3)在全面评估基础上,制定患者病历档案;4、择期建立血管通路:时机的选择在病情相对稳定;HB>60g/l,临时透析1-2次后心肺功能稳定,一般情况改善时再血管造瘘。
5、开始透析前应检测患者肝炎病毒指标、HIV 和梅毒血清学指标;开始透析治疗前应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评估,为透析抗凝方案的决定作准备;透析治疗前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三、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1、终末期肾病透析指征:非糖尿病肾病eGFR<10ml/min/1.73 m2;糖尿病肾病eGFR<15ml/min/1.73 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浆置换的适应症
•免疫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肾脏疾病 •器官移植 •代谢性疾病 •其他 中毒,多脏器衰竭,皮肤疾病等
血浆置换技术与方法
血浆分离方法 • 离心式血浆分离法 • 膜式血浆分离法 •二 血浆置换方法 • 单重滤过血浆置换 •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一
免疫吸附技术
适 应 证
•1、肾脏疾病 重症急性肾损伤(AKI): 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和需要持续清除过多水或毒性物质,如AKI合并严重 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失衡、心力衰竭、肺水肿、 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外科术后 、严重感染等。 慢性肾衰竭(CRF): 合并急性肺水肿、尿毒症 脑病、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1.普通血透机(单泵机)
无加温及报警功能 与血透器串联使用,可以通过 透析液加温,并有监测报警功能。
2.专用血液灌流机:
内有报警、加温系统, 可按需设定温度等;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
适应证
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2、尿毒症,尤其是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
•
•
•
3、重症肝炎、特别是爆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
高胆红素血症。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
适应证
5、银屑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
•4、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
•
•
瘤化疗等。
禁忌证 •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者
选择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的原则
适合血液透析的毒药物中毒 •1.低分子量 •2.水溶性 •3.低蛋白质结合 •4.出现肾衰竭 •5.有酸碱平衡、电解质及水份累积问题 6.低血小板数
•CRRT常用治疗模式
以对流的原理清除体内大中小分子物质。 每天可超滤12-18L的液体,连续进行,模拟肾 小球滤过功能
弥散为主 应用低流量血滤器
逆向输入透析液
在CVVH基础上加做透析以弥 补对氮质清除不足的缺点 对流加弥散,不仅增加了 小分子物质的清除率,还能有 效清除中大分子物质。
•免疫吸附是将特定的具有高度专一的抗原或抗体物 质与吸附材料制成吸附剂,通过抗原抗体的免疫反 应或物理化学作用,从血液中特异性地吸附并除去 与免疫有关的致病因子的一种治疗方法。
免疫吸附的原理
免疫吸附是将高度特异性的抗原 或抗体与吸附材料 制成吸附剂,从血液中有选择性地吸附相对应的抗 原或抗体,从而除去某些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
免疫吸附适应症
•肾脏和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血脂代谢紊乱 •血液系统疾病 •重症肝炎,严重肝衰竭尤其是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 者等 •器官移植排斥 •重症药物或毒物的中毒
其他特殊血液净化技术
•单纯超滤与序贯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高效血液透析 •血脂净化治疗 •腹水回输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应用血浆滤过器连续分离血浆 滤过的血浆进行吸咐 净化治疗后的血浆返回体内
CRRT原理
弥散
经由半透膜两侧的血液及透析液中的分子, • 在限定的空间内自由扩散,以达到相同的浓 • 度,最终,分子由高浓度一侧转运至低浓度 • 一侧 腹膜、透析器的中空纤维膜均是半透膜 应用于透析(dialysis)中 多采用纤维素膜
活性炭
包膜活性炭
合成树脂
化学稳定性好, 离子交换树脂、 机械强度高,不 PMMA、大孔聚 易脱落微粒,选 苯乙烯、聚乙 材广泛,可以选择 烯醇 性吸附
成本较高,部分树 脂需要包膜
Hale Waihona Puke 体外循环的动力模式•非外源性动力模式 依靠患者良好的心功能与血 压,推动体外血路中血液的循环。仅限于医院无专 用设备的急诊抢救时,而且患者无循环衰竭时的治 疗。 •外源性辅助动力模式 利用专业血液灌流机、常 规血透机或CRRT设备,驱动并调控体外循环。
应用于血液灌流、免疫吸附等模式中
血浆置换技术
•血浆置换技术指通过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分离并弃 去有致病物质的血浆 ,然后将细胞成分以及补充的 平衡液,血浆,白蛋白溶液等回输体内的方法。
血浆置换技术的原理
•血浆置换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有效的分离和置换 技术,将患者的血液分离成血浆和细胞成分,弃去 含有致病物质的血浆,如抗体,免疫复合物,同种 异体抗原等,将细胞成分回输体内并从置换液(平 衡液,血浆,白蛋白)中补充机体所需物质。
对流
在跨膜压(TMP)的作用下,液体从压力高 • 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超 • 滤),液体中的溶质也随之通过半透膜,这 • 种方法即为对流 人的肾小球以对流清除溶质和水分 应用于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中 多采用合成膜
吸附
溶质吸附在膜器的表面、或滤器中的活性炭 • 及吸附树脂上,从而达到清除的效果
适合血液灌流的毒药物中毒 • 1.高分子量 • 2.脂溶性 • 3.高蛋白结合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定义及概述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指一 组体外血 液净化的治疗技术,是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 和溶质治疗方式的总称 。 传统 CRRT 技术每天 持续治疗 24 小时,目前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病情 治疗时间做 适当调整。CRRT 的治疗目的已不仅 仅局限于替代功能受损的肾脏,近来更扩展到常 见危重疾病的急救,成为各种危重病救治中最重 要的支持措施之一,与机械通气和全胃肠外营养
特殊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
血透室 曾慧玉
前言
•特殊血液净化技术是指常规血液透析以外的血液净 化技术。随着现代医学﹑生物医学和工程学的发展 ,更多的血液净化技术相继问世,并逐渐应用于临 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用较为广泛的有血液 灌流技术﹑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以及血浆置换技术 。
血液灌流的概述与原理
•2、非肾脏疾病
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血 症或败血症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挤压综合征、乳酸酸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心 肺体外循环手术、慢性心力衰竭、肝性脑病、药物 或毒物中毒、严 重液体潴留、需要大量补液、电解 质和酸碱代谢紊乱、肿瘤溶解综合征、过高热等。
血液灌流的定 义
•血液灌流技术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 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吸附毒物、药物、代谢
产物,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
或手段。可与其他血液净化方式结合形成不同的联
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方法。
血液灌流基本原理: 吸附
血液灌流器常用吸附剂
材料 主要代表 优点 成本较低廉,来源 广泛,材料制备容 易,对小分子的外 源性毒物清除比率 很高,比较适用于 急性解毒 缺点 生物相容性较差,机械 强度不高,颗粒易脱落, 需要包膜,对包膜技术 要求高,吸附选择性不 佳,对电解质、尿素和 大、中分子物质清除率 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