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PPT共71页
2024年气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2024年气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气动技术基础》教材第1章至第3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气动系统的基本概念、气动元件的原理与功能、气动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重点掌握气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常见气动元件的选用与维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动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常见气动元件的原理、功能及选用方法。
3. 学会分析气动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具备一定的气动系统设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动元件的选用与维护、气动系统设计。
教学重点:气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常见气动元件的功能及选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元件实物、气动系统演示装置、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气动系统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气动技术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 气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2)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3) 常见气动元件的原理、功能及选用。
3. 实践操作:1) 观察气动元件实物,了解其结构特点。
2) 演示气动系统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气动系统的运行原理。
4. 例题讲解:选用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设计案例,讲解气动元件的选用与系统设计方法。
5. 随堂练习:1) 分析气动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选用合适的气动元件。
2) 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并进行讨论。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气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气动元件的选用。
六、板书设计1. 气动系统的组成2.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常见气动元件的功能及选用4. 气动系统设计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 分析一个实际气动系统应用案例,选用合适的气动元件,并说明理由。
3) 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绘制系统原理图。
2. 答案:1) 气动系统的组成包括气源、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它们分别负责提供动力、执行动作、控制气流方向和压力等。
气动培训PPT

扩口式管接头
扩口式管接头适用于铜、铝管或薄壁钢管。接 管2穿入导套4后扩成喇叭口(约74o~90o)。
1.接头体;2.接管;3.螺母;4.导套
卡套式管接头
卡套式管接头由接头体1、卡套4和螺母3这三个基本 零件组成。这种管接头轴向尺寸要求不严、拆装方便,不 需焊接或扩口;但对管道的径向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采用 冷拔无缝钢管。
4.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低廉
密封材料
常用的液压系统密封材料有以下几种: (1) 丁腈橡胶。这是一种最常用的耐油橡胶,具有良好 的弹性与耐磨性,工作温度一般为-20~100℃,有一定的强
度,摩擦系数较大。
(2) 聚氨酯。它的耐油性能比丁腈橡胶好,既具有高 强度又具有高弹性。拉断强度比一般橡胶高。它有很好的
四.气动执行元件
气动执行元件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 机械能的装置。包括气缸和气马达。实现直线运 动和做功的是气缸;实现旋转运动和做功的是气 马达(又称旋转气缸)。
1.普通气缸
单作用气缸和理、输出速度及输出力、职能符号。
双作用气缸原理(符号)
双作用----- 往复运动都由压力空气驱动
双作用(单杆缸)结构图
双作用(单杆)气缸实物
单作用气缸
一个方向运动由气 压驱动,反方向运动 由其它动力(弹簧、 重力等)驱动。
双作用气缸
活塞的双向运动均由气 压驱动
2.无活塞杆气缸
气缸只有活塞杆,缸径范围25~63mm,行 程最大10m。
3.膜片式气缸
4.摆动气缸
摆动气缸动作
二.气压传动系统组成
1)气源装置:压缩空气的发生装置以及压缩 空气的存贮、净化的辅助装置。它为系统提供合 乎质量要求的压缩空气。 2)执行元件:将气体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并 完成做功动作的元件,如气缸、气马达、真空吸 盘等。 3)控制元件:控制气体压力、流量及运动方 向的元件,如各种阀类;能完成一定逻辑功能的 元件,即气动逻辑元件;感测、转换、处理气动 信号的元器件,如气动传感器及信号处理装置。 4)气动辅件:气动系统中的辅助元件,如消 声器、管道、接头等。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气动基础知识,内容涉及《机械基础》第四章第三节:气动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详细内容包括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功能,以及气动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各气动元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2. 学会分析气动系统的控制原理,具备简单的气动系统设计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动系统的控制原理,气动元件的选型及应用。
教学重点: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各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基础知识课件、气动系统演示模型、气压表、气源处理器、气动执行元件、控制阀等。
2. 学具:笔、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气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引起学生对气动知识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
(2)讲解各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3. 实践操作:(1)演示气动系统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动元件的相互作用。
(2)指导学生进行气动元件的拆装、调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控制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气动系统的控制原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气动基础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2. 气动元件工作原理及功能:气源装置:提供压缩空气执行元件:将压缩空气转化为机械动作控制元件:控制气流的通断、方向和压力辅助元件:辅助实现气动系统的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气动基础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气动基础知识》课件

02
03
过滤器
用于清除压缩空气中的尘 埃和水分,保证气动系统 的清洁度。
减压阀
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使 其稳定在所需的工作压力 范围内。
油雾器
将润滑油混入压缩空气中 ,为气动元件提供润滑, 延长使用寿命。
气缸与活塞
气缸
气动系统的执行元件,通过压缩 空气驱动活塞运动,实现机械能 输出。
活塞
气缸中的关键部件,在气缸内往 复运动,将压缩空气的能量转化 为机械能。
THANKS
《气动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 录
• 气动系统概述 • 气动元件与装置 • 气动回路与控制 • 气动系统设计 • 气动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
01
气动系统概述
气动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总结词
气动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工作原理
详细描述
气动系统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通过气动元件和气动控制阀等组成的系统 ,实现气体的压缩、传输、分配和消耗等过程。气动系统通常由气源、气动执 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等部分组成。
则将使用过的压缩空气排出到大气中。
逻辑控制回路
总结词
逻辑控制回路用于实现气动逻辑控制功能,通过逻辑门电路和继电器等控制元件实现复 杂的逻辑关系。
详细描述
逻辑控制回路利用逻辑门电路和继电器等控制元件,通过组合不同的逻辑关系,实现复 杂的控制功能。例如,通过使用与门、或门和非门等逻辑门电路,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 逻辑控制关系,如顺序控制、条件控制等。同时,通过使用继电器等控制元件,可以实
气动马达
气动马达
一种将压缩空气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用于驱动设备 运转。
马达类型
包括叶片式、活塞式和旋转式等,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 合适的类型。
气动技术第一讲气动基础知识 ppt课件

记忆回路,双气控二位五通阀
• 由于双气控二位五通阀的 记忆特性,作为发讯元件
的按钮阀,其产生的气信
号可以是短信号或脉冲信
号。一旦驱动按钮阀( 1S1)动作,在双气控二 位五通阀的控制口(14 )上就有气信号,结果使
双气控二位五通阀换向, 气缸(1A1)活塞杆伸出 。
启动按钮时的气动回路见
图。
16
比较驱动按钮阀的顺序 。
18
记忆回路,双气控二位五通阀
• 可调单向节流阀可对气 缸活塞杆伸出或回缩的 速度进行调节,通常采 用排气节流方式。只有 在控制口(14)上有气 信号(该信号由按钮阀 (1S1)产生),气缸活 塞杆才伸出。此时,压 缩空气进入无杆腔,双 气控二位五通阀保持当 前位置,不换向。 讨论同时驱动按钮阀1S1 和1S2动作时,气动回路 的动作情况。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 置,包括气管、管接头、储气罐、过滤器等。
4
气动系统示意图
5
气动系统示意图
气 缸
6
直接控制,已驱动
• 在该回路中,因 只有一个执行元 件—气缸,所以 ,气缸被标识为 1A1。使气缸活 塞杆伸出的控制 元件被标识为 1S1。
7
间接控制,未驱动
• 按下按钮时, 气缸(大缸径 ,单作用)活 塞杆将伸出。 按钮阀可安装 在距气缸较远 的位置上。一 旦松开按钮, 气缸活塞杆将 回缩。
24
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 〈2〉、小型化、轻量化:由于气动技术在 电子行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气 动元件必须小型化和轻量化。各种新技术、 新材料的应用,使气动元件实现了小型化 和轻量化。
19
气动顺序回路
• 气动顺序回路通常具有 下列特征:驱动按钮阀 动作时,气缸(1A1) 活塞杆伸出,需确认动 作顺序中的每一工步。 该气动回路的动作顺序 为A+B+A-B-。
气动系统基础资料PPT课件

气源装置及气动元件
➢ 气源装置 ➢ 气动控制阀 ➢ 气动执行元件 ➢ 气动辅件
第9页/共101页
气压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气压传动,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 传递和信号传递的一门技术。
• 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压机把电动机或 其它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空气的压力能, 然后在控制元件的作用下,通过执行元件把压 力能转换为直线运动或回转运动形式的机械能, 从而完成各种动作,并对外做功。由此可知, 气压传动系统和液压传动系统类似,也是由四 部 分 组 成 的 , 它 们 第是10:页/共101页
第16页/共101页
气动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
• 减压阀—气动三大件之一, 用于稳定用气压力。
• 溢流阀—只作安全阀用。 • 顺序阀—由于气缸(马达)
的软特性,很难用顺序阀 实现两个执行元件的顺序 动作
第17页/共101页
减压阀(调压阀):减压和稳压
调整手柄
调压弹簧 下弹簧座 膜片
调压阀 图17-15
• 气体流动基本方程 • 连续性方程
ρ1v1A1 =ρ2v2A2 (注意ρ1≠ρ2)
第7页/共101页
• 伯努利方程
▪ 在低速流动时,气体可认为是不可压缩的( ρ =常数),则有
v2/2 ρ + p = 常数
p1+ v12/2 ρ = p2 + v22/2 ρ+ ⊿p ⊿p——压力损失,包括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
• 节流阀的应用
节流阀的应用 图17-24 图17-24 节流阀的应用
第24页/共101页
排气节流阀: 不仅具有节流调速的作用,而且还
能起到降低排放气流噪声的作用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ppt课件

• 设有缓冲装置的气缸,称缓冲气缸;否则,就是无缓冲气缸。无缓冲气缸适用于微型气 缸、小型单作用气缸和短行程气缸。
• 气缸的缓冲可分为弹性垫缓冲(一般为固定的)和气垫缓冲(一般为可调的)。弹性垫缓冲是 在活塞两侧设置橡胶垫,或者在两端缸盖上设置橡胶垫,吸收动能,常用于缸径小于25mm的 气缸。气垫缓冲是利用活塞在行程终端前封闭的缓冲腔室所形成的气垫作用来吸收动能 的,适用于大多数气缸的缓冲。
是压力损失)
• 设备厂家一般要求空气压力为大于0.5Mpa • 所以我们设备入口压力需要调整到0.55—0.65Mpa之间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单向阀是流体只能沿进水口流动,出水口介质却无法回流,俗称单向阀。 单向阀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油流反向流动,或者用 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单向阀有直通式和直角式两种。 直通式单向阀用螺纹连接安装在管路上。直角式单向阀有螺纹连接、板 式连接和法兰连接三种形式。
3.维修气缸结束后,应先检查身体任何部位未置于其行程范围内并 清除工具等杂物,方可接通气源试运行。接通气源时,应先缓慢通 入部分气体,使气缸缓慢充气运行到原始位置再完全接通气源;
4.手动运行几次直至气缸运行平稳。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 一.气源处理部分: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 一.气源处理部分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
• 与机械、液压、电气相比,气动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缺 点
01气动技术第一讲-气动基础知识(ppt课件)(ppt,课件)

统 6、气动系统可实现过载保护,可压缩性气体便于贮存能量 7、气动设备可以自动降温,长期运行也不会发生过热现象 8、空气取之不尽,节省购买、贮存、运输的费用
21
气压传动
气压传动的缺点: 1、工作压力较低,输出功率较小 2、气信号传递的速度慢,不宜用于高速传递
• 当驱动左边按钮阀动作 时,双作用气缸活塞杆 伸出。双作用气缸活塞 杆一直处于伸出状态, 直至驱动右边按钮阀动 作,气缸活塞杆才回缩 至初始位置。气缸活塞 杆伸出或回缩过程中, 其运动速度可调。
讨论双气控二位五通阀 的记忆特性。
15
记忆回路,双气控二位五通阀
• 由于双气控二位五通阀的 记忆特性,作为发讯元件
比较驱动按钮阀的顺序 。
18
记忆回路,双气控二位五通阀
• 可调单向节流阀可对气 缸活塞杆伸出或回缩的 速度进行调节,通常采 用排气节流方式。只有 在控制口(14)上有气 信号(该信号由按钮阀 (1S1)产生),气缸活 塞杆才伸出。此时,压 缩空气进入无杆腔,双 气控二位五通阀保持当 前位置,不换向。 讨论同时驱动按钮阀1S1 和1S2动作时,气动回路 的动作情况。
19
气动顺序回路
• 气动顺序回路通常具有 下列特征:驱动按钮阀 动作时,气缸(1A1) 活塞杆伸出,需确认动 作顺序中的每一工步。 该气动回路的动作顺序 为A+B+A-B-。
在此气动回路中,不存 在信号障碍。
20
气压传动
气压传动的优点: 1、用后空气排入大气,不必设回气管,不污染环境 2、空气在管内流动阻力小,压力损失小,便于输送 3、气动反应快,动作迅速,维护简单,管路不易堵塞 4、气动元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标准化、系列化、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