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司马光》ppt课件完美版(2024)

《司马光》ppt课件完美版(2024)
史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024/1/28
13
对后世历史学发展的影响
2024/1/28
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后世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典范,推动了历 史编纂学的发展。
对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影响
其客观、实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为后世历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武器和方法指导。
对历史教育的影响
其通史编纂形式为历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促进了历史 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 通史《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深远 。
2024/1/28
6
02
《司马光》内容概述
2024/1/28
7
主要内容与结构
2024/1/28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详细叙述司马光在童年时期砸缸救人的英勇事迹。
司马光的成长历程
介绍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逐渐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历史学 家。
10
03
司马光在历史学领域的贡献
2024/1/28
11
《资治通鉴》的编纂背景及过程
编纂背景
北宋时期,历史文献丰富但缺乏 系统整理,司马光深感历史教育 的重要性,遂决定编纂一部通史

编纂过程
历经19年,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对 浩繁的历史资料进行甄别、筛选和 编纂,最终完成294卷的巨著。
创新之处
采用纪传体通史形式,以时间为经 ,以事件为纬,将1362年的历史囊 括其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2024/1/28
18
05
司马光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成就
2024/1/28
19
书法造诣与作品欣赏
深厚的书法功底
司马光精通楷、行、草、隶等多种书体,其书法 风格独特,笔力遒劲。

《司马光》PPT课件

《司马光》PPT课件

元丰八年(1085年)去世,享 年六十七岁。
02 《资治通鉴》编 纂背景及过程
编纂背景
北宋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大型历史编纂提供了物质基础。 统治者重视历史,希望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来加强统治。
学术界对历史研究和编纂的热情高涨,形成了一批专业的历史学家和编纂团队。
编纂团队与分工
01
02
03
主编
前期准备
选定编纂团队,制定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划 和大纲。
编纂阶段
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重要性进 行编排,注重史实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最终定稿
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定 稿并呈献给皇帝御览。
03 《资治通鉴》内 容概述与价值意 义
内容概述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 史文献,全书共分为294卷,记载了自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至五代 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
的历史。
该书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采用纪 传体的编写方式,详细叙述了各朝代的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
人物。
《资治通鉴》在编纂过程中,注重史实 的考证和筛选,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
评价也较为客观公正。
历史价值意义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重要的 历史文献,为我们研究古代历 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线索。
《资治通鉴》的编纂实践
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该书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止于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294 卷,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巨著之一。
对后世历史学家影响
对历史编纂学的深远影响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及长编考异法为后世历史编纂学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 对宋代以后的历史编纂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_司马光(共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_司马光(共23张ppt)

3.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翘舌音的掌握。 A.司:sī;水:shuǐ。水的声母是翘舌。 B.持:chí;众:zhòng。持、众的声母是翘舌。 C.石:shí;活:huó。石的声母是翘舌。
4.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可以结合句意分析作答。“水迸,儿得活”出自课文 《司马光》,句子翻译为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迸”的意思涌出、流出。
谢谢观看
理清情节
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有 哪些人?用红笔标出人名。
/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 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默读课文,想象文中 人物都做了什么?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登 跌 光/持石/击瓮/破之, 持 击 破
众/皆弃去, 弃
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注释】 ①尝:曾经。②戏:玩耍,嬉戏。 ③语:对……说。 ④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
树等。 ⑤然:这样。⑥瞳子:瞳孔。
拓展延伸
【翻译】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 “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 慢慢地说:“不是这样的。比如人的眼睛里有瞳孔,如果 没有瞳孔一定看不见。”
3 . 下列三组生字中声母都是翘舌音的一组是( )
A.司 水
B.持 众
C.石 活
4 .“水迸,儿得活。”中“迸”的意思是( )
A.奔散
B.没有
C.涌出
参考答案
1 .部首 扌 6画 ① ③ ②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的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 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 思来思考。 “持”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扌,除去部首剩下6画,再查6画。 “光持石击瓮。”意思:司马光却拿起石块砸缸。持:拿着;握着。 “勤俭持家”意思:以勤劳勤俭的精神操持家务之意。持:掌握;料理。 “持之以恒”意思:长久地坚持下去。持:遵守不变。 2 .金光闪闪 白雪皑皑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高高兴兴 来来往往 果实累累 密密层 层 严严实实 【详解】本题考查分类掌握及运用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 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分,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故答案为:金光闪闪、白雪皑皑、七上八下、七手八脚、高高兴兴、来来往往、果实 累累、密密层层、严严实实

《司马光》ppt课件

《司马光》ppt课件

02
选取司马光的代表作品,分析其主题、风格、艺术特色等方面
,探讨其在古代散文发展中的地位。
北宋散文流派
03
介绍北宋时期的散文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分析各流派的风格和
特点,为理解司马光的文学风格提供参照。
哲学视角:儒家思想传承与发展
1 2
儒家思想概述
介绍儒家思想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及发展历程 ,为理解司马光的哲学思想提供基础。
思想贡献
司马光的思想以儒家为主,注重维护封建礼教和等级秩序。他强调“天地君亲师”的伦理观念,提倡 忠孝节义等道德品质。同时,他也关注社会现实,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同情。
北宋文化特点及其影响
文化特点
北宋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同时吸收了佛道等思想。文化领域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等艺术 家。诗词歌赋、散文等文学形式繁荣发展,艺术作品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
感谢观看
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司马光认为用人应该德才兼备,注重人才的品德和能力,这种用人 标准在当代中国的人才选拔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稳健的政治改革观
司马光在政治改革上持稳健态度,主张逐步推进改革,避免激进和冒 险,这种改革观在当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中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人生观、价值观对青少年教育启示
追求真理、勇于探索
02
政治生涯
司马光历任多个重要官职,包括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对北宋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编撰《资治通鉴》
司马光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历时十九年完成,共
294卷,记述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
主要成就与贡献

《司马光》ppt课件优秀版

《司马光》ppt课件优秀版

造句:今天,我们在军区见到了司令官。
会写的字
tíng
字义:①堂阶前的院子;②厅堂;③审判案件 的处所或机构;④古同“廷”,朝廷。
辨字组词: 庭(家庭)(庭院)(法庭) 挺(挺住)(挺立)(笔挺)
造句:我家住在农村,家里有个大庭院。
会写的字
dēng
字义:①上、升;②踩、践踏、脚向下用 力;③记载;④谷物成熟。
奔(奔跑)(奔向)(投奔)
教学时,教师还教会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场。
“庭” “戏” “群儿”
走进课文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问:原来,院子里有个大家伙,是什么? 答:瓮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大家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 “皆”“弃”“去”“持”“击”“破”……
走进课文
水迸,儿得活。
儿 得活 得活:得救。
课后巩固
1.看拼音,写词语。
tíng yuàn
庭院
diē dǎo
跌倒
zhòng rén
众人
shǒu chí
手持
2.填空。
(1)群儿戏于庭, __一___儿__登__瓮____ ,____足__跌__没___水__中_____ 。 (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____水__迸__,___儿__得__活______。 (3)《司马光》选自 _《___宋__史__·_司__马__光__传___》_ 。
孩子得救了,真是让人松了一口气。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令人欣慰的结局吧!
走进课文
24 司马光 众: 弃 去 光: 持 击 破 (沉着 勇敢)
儿: 得活 得活:得救。
文言文:简 韵
WO
讲解分析
会写的字

字义:①主管、操作;②官署名称;③视察; ④姓。

24.《司马光》课件(共34张PPT)

24.《司马光》课件(共34张PPT)

随堂练习
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的打“×”。
1.“足跌没水中”中的“没”读méi。( × ) 2.“众皆弃去”中的“皆”是“全,都”的意思。
(√ ) 3.“群儿戏于庭”中的“群儿”指一群儿子。
(× )
二、下列句子中,停顿错误的是 ( C )
A.群儿/戏于庭 C.众皆弃/去
B.足跌/没水中 D.光/持石/击瓮/破之
登 登山 澄 黄澄澄 持 坚持 待 等待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司马光
tínɡ
dēnɡ wèng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 Nhomakorabeazhònɡ jiē qì
chí
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bènɡ
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与其他孩子表现有哪些不同?
司马光
戏:做游戏 于:在 庭:庭院 登:爬 瓮:缸 足:失足
学完本课,谈谈你从幼年司马光身上获得的启示。
①面对问题,我们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的方法。 ②困难面前既要机智,又要采取果断的行动。
感悟形象
从司马光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越是在危险的时候,我们越不能慌张甚至放弃, 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在危险关头,我们只有冷 静下来,分析现实情况,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 才能够摆脱困境。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
持:拿 击:击打
跌:掉进 没:沉没 众:大家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全,都 弃:丢弃 去:离开
破:被打破 之:瓮 迸:涌出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一个孩子 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其他的小孩子都吓 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水流 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 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 课件(共18张PPT)

导入新课,跟读课文
司马光: 北宋著名的史学 家、文学家、政治家,主持 编撰了《资治通鉴》
导入新课,跟读课文 2.借助插图,猜测内容。
想想之前听过的“司马光砸缸”的 故事,借助插图,猜一猜本课的内容。

导入新课,跟读课文 3.跟读课文,读出停顿。

导入新课,跟读课文
3.跟读课文,读出停顿。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能自行朗读,读好停顿。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司马光》
带着问题默读,理 解课文的意思
导入新课,跟读课文
1.温故知新,了解复姓。
回顾一年级《姓氏歌》说说这篇课文里提到的复姓,说说司马 光的姓和名。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背诵课文,体会品质
大声朗读课文,思考:
1.面对危险,大家是怎么做的?是怎样的场面? 众皆弃去,场面混乱 2.大家慌乱一片的时候,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 光持石击瓮破之 3.当时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救这个孩子吗?
背诵课文,体会品质
面对落水小孩 众小孩 众皆弃去
对照
司马光 光持石击瓮破之
背诵课文,体会品质
能用比较自然的语速跟读 。
星级评价
导入新课,跟读课文 4.感知文言文特点
思考: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字数比较少
比较难理解
文言文
多元方法,理解大意
群( 一群) 戏(游戏)
庭(庭院)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多元方法,理解大意 收口为瓮,敞口为缸。
多元方法,理解大意

司马光 课件(共42张PPT)

司马光   课件(共42张PPT)
打,敲打。
品读课文
水迸,儿得活
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涌出。
品读课文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品读课文
再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人物的词语。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金文
异体字
楷书
众:多也。 ——《说文解字》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
做游戏。
品读课文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
口小肚大的陶器。
淹没,沉下去。
品读课文


收口
敞口
品读课文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全,都。
放弃,扔掉。
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
朗读示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背诵指导: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进行背诵。
·
·
·
·
·
·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孩子爬到瓮上去玩,失足掉进瓮中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把瓮砸破,水涌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三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译文:其他孩子都吓跑了,司马光却拿起石头把缸打碎。 这两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众人和司马光在
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时的不同表现,突出了司马光的聪 明勇敢。
课堂插播
“之”字的用法: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 ②助语,相当于“的”。例如:“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③动词,往、到……去。例如:“吾欲之南海。
写法总结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 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 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文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行文简练,文字表达精练,遣词造句 考究,注重语言的锤炼。
写法巧借鉴
写法点拨:语言简洁是本文最大的特色。本文只有短 短 30个字,却将整个故事叙述得十分完整清晰,短小 精悍,富于深意。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学习文言文 的语言,删繁就简,简洁而不简单。这需要我们平时 多积累、多练习。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 解故事内容。 2.参考注释朗读、背诵课文,体会文言文语言 的简洁。(重点) 3.说出重点词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 个故事。(难点)
字词学习

司机
zhòng
众人
tíng
dēng
庭院 登高

chí
丢弃 持刀
diē
跌倒
jiē
皆大欢喜
感悟启示:遇到各种学习上的困难时,主动去解决它,并始终坚 持努力学习,这就是司马光成功的秘诀。由此看来,任何人要想 成就一番事业,都离不开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精神。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一个人想要平庸,阻拦他(她)的人很少;一个人想要出众,阻拦他(她)的人就很多。那些与周围关系融洽的人,大都很平庸,与周围人 关系紧张的人,大都很出众。人都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 ,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希望,只有和勤奋作伴,才能如虎添翼。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去坚持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如果你受苦了,感谢生活,那是它给你的一份感觉;如果你受苦了,感谢上帝,说明你还活着。人们的灾祸往往成为他们的学问。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勇敢地迎接逆境,即使不能实现最初的梦想,也会打开另一扇梦想的大门。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真正最好的。
(2)读完了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聪颖机智、勇敢、遇事沉着冷静)
课文解读
再仔细读课文,首先正确、流利地朗读,然后根 据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体会司马光的勇敢机智。有 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司马光
群儿戏于①庭②,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④。众皆⑤弃⑥
去⑦,光持⑧石击瓮破之⑨,水迸⑩,儿得活。
他住的地方,除了书和卧具,再也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 也很简单:一张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 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时,很容易打瞌睡。 圆木枕头放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 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会立刻惊醒赶紧爬起 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随堂练习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 (1)群儿戏于庭。 · (2)众皆弃去。 · (3)光持石击瓮破之。
( 庭院 ) (全,都) (拿)
2. 在横线上将故事补充完整。
群儿
一儿登瓮
_戏_于_庭_ _足跌_没_水_中
众 _皆_弃_去_
儿 __得_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群儿 /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 跌 /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 /持 石 /击瓮 /破之,水迸,儿 /得活。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子爬到水缸上 玩儿,一不小心失足掉落到缸中被水淹没了。其他孩子 都吓跑了,司马光却镇静地拿起石头把水缸打碎了。水 从水缸中淌出来,小孩得救了。
课外积累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小时候和哥哥弟 弟们一起读书,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 每当先生上完课,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觉得自己勉强能背得出 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司马光却不肯走。他 坐在书桌前,集中注意力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背得滚 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地、一字不错地背诵,才肯休息。司马 光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后反而更加刻苦。
①于:在。
②庭:庭院。
③瓮(wèng):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④足跌没水中:指小孩失足跌入可以漫过其头顶的水中。
⑤皆:全,都。 ⑥弃:放弃。
⑦去:离开。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
⑧持:拿。
⑨之:代词,它,指瓮。 ⑩迸:涌出。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译文: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子爬 上大缸,失足掉落到缸中被水淹没。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只有30字。其他课文都是白话文。
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在词和句法上有不少不同之处,例如: 1.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现代白话文中多是双音节词。如本课中“登” 是一个音节,在现代白话文中就用“爬上”这个双音节词来表达。 2.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语句顺序常常不一样。如本课中“群儿戏于庭” ,“于庭”在它修饰的词语——“戏”的后面,在现代白话文中“于庭(在 庭院中)”就要放在“戏(玩耍)”的前面,意思是“在庭院中玩耍”。
24 司马光
RJ 三年级上
课文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他就是我 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的是 他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样救 人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他吧。
知识绿卡
司马光 字君实,谥(shì)号文正,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 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他主持编纂(zuǎn)的《资治通鉴》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你还知道哪些简短但意义丰富的句子?
运用示例:
1.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2.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臧克家《三代》)
3.白帝城背依高峡,下临长江,气势雄壮,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 托孤之处。 4.父亲,平头,豹眼,高鼻,浓须,黑而瘦,不喜说话。
司 公司 同 同学
跌 跌倒 铁 钢铁
庭 家庭 挺 挺立
弃 放弃 弄 玩弄
登 登山 澄 黄澄澄 持 坚持 待 等待
整体感知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读完了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主要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瓮救人的故事。
水迸,儿得活。
译文:水从缸中涌出,小孩得救了。 这两句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文中的三个“儿”分别指谁?“众”是指谁?
第一个“儿”指这群小孩子,第二个和第 三个“儿”指跌入水缸中的小孩“众”指除跌 入水缸的小孩和司马光之外的其他小孩。
主题归纳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文中主要讲述了司马光小 时候砸瓮救人的故事,赞扬了司马光遇事不慌、善 于动脑、聪明勇敢的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