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_课件
合集下载
《司马光》ppt课件完美版(2024)

史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024/1/28
13
对后世历史学发展的影响
2024/1/28
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后世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典范,推动了历 史编纂学的发展。
对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影响
其客观、实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为后世历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武器和方法指导。
对历史教育的影响
其通史编纂形式为历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促进了历史 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 通史《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深远 。
2024/1/28
6
02
《司马光》内容概述
2024/1/28
7
主要内容与结构
2024/1/28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详细叙述司马光在童年时期砸缸救人的英勇事迹。
司马光的成长历程
介绍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逐渐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历史学 家。
10
03
司马光在历史学领域的贡献
2024/1/28
11
《资治通鉴》的编纂背景及过程
编纂背景
北宋时期,历史文献丰富但缺乏 系统整理,司马光深感历史教育 的重要性,遂决定编纂一部通史
。
编纂过程
历经19年,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对 浩繁的历史资料进行甄别、筛选和 编纂,最终完成294卷的巨著。
创新之处
采用纪传体通史形式,以时间为经 ,以事件为纬,将1362年的历史囊 括其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2024/1/28
18
05
司马光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成就
2024/1/28
19
书法造诣与作品欣赏
深厚的书法功底
司马光精通楷、行、草、隶等多种书体,其书法 风格独特,笔力遒劲。
2024/1/28
13
对后世历史学发展的影响
2024/1/28
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后世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典范,推动了历 史编纂学的发展。
对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影响
其客观、实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为后世历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武器和方法指导。
对历史教育的影响
其通史编纂形式为历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促进了历史 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 通史《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深远 。
2024/1/28
6
02
《司马光》内容概述
2024/1/28
7
主要内容与结构
2024/1/28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详细叙述司马光在童年时期砸缸救人的英勇事迹。
司马光的成长历程
介绍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逐渐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历史学 家。
10
03
司马光在历史学领域的贡献
2024/1/28
11
《资治通鉴》的编纂背景及过程
编纂背景
北宋时期,历史文献丰富但缺乏 系统整理,司马光深感历史教育 的重要性,遂决定编纂一部通史
。
编纂过程
历经19年,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对 浩繁的历史资料进行甄别、筛选和 编纂,最终完成294卷的巨著。
创新之处
采用纪传体通史形式,以时间为经 ,以事件为纬,将1362年的历史囊 括其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2024/1/28
18
05
司马光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成就
2024/1/28
19
书法造诣与作品欣赏
深厚的书法功底
司马光精通楷、行、草、隶等多种书体,其书法 风格独特,笔力遒劲。
《司马光》PPT课件

元丰八年(1085年)去世,享 年六十七岁。
02 《资治通鉴》编 纂背景及过程
编纂背景
北宋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大型历史编纂提供了物质基础。 统治者重视历史,希望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来加强统治。
学术界对历史研究和编纂的热情高涨,形成了一批专业的历史学家和编纂团队。
编纂团队与分工
01
02
03
主编
前期准备
选定编纂团队,制定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划 和大纲。
编纂阶段
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重要性进 行编排,注重史实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最终定稿
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定 稿并呈献给皇帝御览。
03 《资治通鉴》内 容概述与价值意 义
内容概述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 史文献,全书共分为294卷,记载了自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至五代 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
的历史。
该书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采用纪 传体的编写方式,详细叙述了各朝代的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
人物。
《资治通鉴》在编纂过程中,注重史实 的考证和筛选,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
评价也较为客观公正。
历史价值意义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重要的 历史文献,为我们研究古代历 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线索。
《资治通鉴》的编纂实践
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该书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止于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294 卷,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巨著之一。
对后世历史学家影响
对历史编纂学的深远影响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及长编考异法为后世历史编纂学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 对宋代以后的历史编纂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4《司马光》 课件(共31张PPT).ppt

课后习题
4、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 需要借助文言文知识 理解文意,其他课文 是白话文,容易理解。
感谢观看
课后习题
2、“持、击”重读,毫不粘连,读出司马光的冷静、镇定。
读“水迸,儿得活”,语速变缓,读出劫后余生的感觉。 背诵指导: 要在充分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 背诵。背诵时,抓住司马光砸缸 的动作加快记忆。
课后习题
3、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示例:司马光和一群小伙伴共同在庭院里玩游戏。 一个小伙伴不知怎么站到了大缸上面,失足跌入 缸中,不一会儿就被水淹没了。小伙伴们见了不 知如何是好,都惊慌跑开了。只有司马光沉着冷 静,他急中生智,拿起石头就往缸上猛砸。最后, 缸破了,水流了出来,落水的小伙伴得救了。
整体感知
参考课文注释和对《司马光砸缸》故事的理解,揣摩课文的主要内容。
故事起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故事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故事结果:水迸,儿得活。
古文品读
群儿戏于庭
单音节词
戏 : 做 游 戏 。 庭 : 庭 院 。 双音节词
代替法
译: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 戏。 翻译时还要注意语序调整。
课文翻译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一个孩子爬到瓮上 去玩,一不小心失足跌落瓮中,一下子就被水淹 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 石头把瓮砸破,水从瓮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感悟形象
小孩落水后,孩子们都有哪些反应?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对比
其他小朋友 不知所措,纷纷跑开
司马光 拿石头砸破水瓮
司马光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目录
01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26张PPT)

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足跌没水中
【1】 méi 【2】 mò
无;没有。 沉下去; 漫过、高过;隐藏;充公等
儿得活
【1】 dé 得到;得数;得意等 【2】 de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3】 děi 助动词,需要等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众(众人) 弃(抛弃) 去(离去)
全,都
众皆弃去
大家都丢下他,吓跑了。
看到有人落水,大家都慌了,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
众(众人) 弃(抛弃) 去(离去)
全,都
众皆弃去
大家都丢下他,吓跑了。
看到有人落水,大家都慌了,有的(吓哭了), 有的(叫着、喊着),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拿
指水瓮
字音停顿的地方画一条“/”。
读出停顿
24.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 活。
男女接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二读:读懂故事
找方法 1群 (一群) 儿 (儿童) 戏 (游戏) 庭 (庭院)
光持石击瓮破之
砸
司马光拿起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水涌出来的样子。
水迸,儿得活。
涌出
水涌了出来,那个孩子得救了。
有一天,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群儿戏于庭,
有一个小男孩爬到大水瓮上,
古
一儿登瓮,
今
一不谨慎,失足掉进了大水瓮里。 足跌没水中。
对
大家惶恐失措,都吓得纷纭跑走了。
足跌没水中
【1】 méi 【2】 mò
无;没有。 沉下去; 漫过、高过;隐藏;充公等
儿得活
【1】 dé 得到;得数;得意等 【2】 de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3】 děi 助动词,需要等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众(众人) 弃(抛弃) 去(离去)
全,都
众皆弃去
大家都丢下他,吓跑了。
看到有人落水,大家都慌了,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
众(众人) 弃(抛弃) 去(离去)
全,都
众皆弃去
大家都丢下他,吓跑了。
看到有人落水,大家都慌了,有的(吓哭了), 有的(叫着、喊着),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拿
指水瓮
字音停顿的地方画一条“/”。
读出停顿
24.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 活。
男女接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二读:读懂故事
找方法 1群 (一群) 儿 (儿童) 戏 (游戏) 庭 (庭院)
光持石击瓮破之
砸
司马光拿起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水涌出来的样子。
水迸,儿得活。
涌出
水涌了出来,那个孩子得救了。
有一天,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群儿戏于庭,
有一个小男孩爬到大水瓮上,
古
一儿登瓮,
今
一不谨慎,失足掉进了大水瓮里。 足跌没水中。
对
大家惶恐失措,都吓得纷纭跑走了。
24.《司马光》课件(共39张PPT)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部首:扌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右边“寺”注意横画有长 有短,横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学习生字
众
书写指导 第二个“人”捺变点。
众:多也。 ——《说文解字》
甲骨文
金文
异体字
楷书
理解字词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群儿戏于庭
做游戏。
释义:一群小孩子 在院子里做游戏。
理解字词
交代了故事
的起因。
背诵指导
/水没迸水↘朗中,读↘儿示。/例得众:活/皆群·。弃儿去/戏↗于,庭光,/·持一儿石/登·击瓮·瓮·,/·足破跌之,
背诵指导: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 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进 行背诵。
讲故事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
耍。一个孩子爬到瓮上去玩,失足掉进瓮中 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 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把瓮砸破,水涌 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巩固字词
司 跌 皆 弃持
司司 令仪
跌跌 倒落
草四 本大 皆皆 兵空
放丢 弃弃
坚主 持持
学习生字
结构: 半包围
部首: 广
书写指导:
先外后内,“广”要写得舒展, 第三笔是竖撇,稍长。最后一笔
捺要舒展,可稍超出第二笔横。
学习生字
结构:上下 部首: 癶 书写指导:
上宽下窄。上边部分横撇、捺舒展,左 低右高,右上的两撇短而平行。
/古代的书/面语去言,水是现代瓮汉语于的
得源头。 击 , 中 , 庭
活
瓮
。
,
水 并 , 儿ji教aox学uem目破 之 ,ub标/iao
24.《司马光》课件(共34张PPT).ppt

登瓮
跌入瓮
击瓮
儿得活
登瓮
起因:登瓮 跌入瓮
击瓮 儿得活
跌入瓮
经过:击瓮 结果:儿得活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sī
司马光①
wèng
diē
jiē
群儿戏于庭②,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众皆④
qì
chí
bèng
弃去,光⑤持石击瓮破之,水迸⑥,儿得活。
听师读文,读出节奏
sī
司马光①
wèng
diē
jiē
群儿戏于庭②,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众皆④
理解文意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群儿戏于庭 庭院
扩词法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②〔庭〕庭院。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④〔皆〕全,都。 ⑤〔光〕司马光。 ⑥〔迸〕涌出。
谁在庭院里呢?他们在庭院里干什么?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做游戏。
请你再用“扩词法”分析一下这句话。
群儿戏于庭
一群 儿童(孩子) 游戏 庭院
拓展练习
一群孩子在树林里玩耍,我们可以说:
群儿戏于林
一群孩子在田野里玩耍,我们可以说:
群儿戏于野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学习,我们可以说:
群儿习于庭
想象一下:孩子们此时的心情如何?
群儿戏于庭
高兴、开心
可正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换词法
爬
试一试:用“扩词法”或者“换词法”理解句子。
缸
借助注释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⑤〔光〕司马光。
瓮
②〔庭〕庭院。 ④〔皆〕全,都。 ⑥〔迸〕涌出。
我会读 “没”“得”这两个字应该怎样读?为什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 司马光(课件)(共28张PPT)

言简义丰
白话文版:
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
古文版:
耍。有个小伙伴不知怎的,向盛满水的 大缸上爬去,结果缸沿窄小,他没站住
脚,“扑通”一声就掉进了大缸中!瞬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间,他被缸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见出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了事,头也不回,撒腿就跑;而司马光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却急中生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
司马光
wèng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bè迸ng,儿得
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 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一群小孩
一个小孩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
大家
活。
司马光
登瓮的孩子
注释: 1.庭:庭院。 2.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3.皆:全,都。 4.光:指司马光。 5.迸:涌出。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
瓮
瓮:收口
缸:敞口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个小孩爬上 瓮,不谨慎摔 倒,淹没在水 中。
众皆弃去,
皆:全、都。
所有人都开心。 所有人都知道。
儿得活。
拼尽全身的力气向大缸砸去。终于,水
缸被他砸破,只听得“哗啦”一声,缸
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缸里的小孩
得救了!
文言文指用古代书面语言写成 的文章。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 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 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 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 理寓其中,意义深远;语言凝练,却不 失形象生动。《司马光》就是这样一篇 文言文。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文言文的 魅力吧!
2024版《司马光》ppt完美版课件

提倡“任人唯贤”,反对世袭 制和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主 张选拔人才应注重其品德和能 力。
历史观念与治学方法
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强调历史的延续性和变革性,反
对历史倒退和复古主义。
提倡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注重 史料的搜集和考证,强调历史研
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主张“通古今之变”,即通过对 历史的研究来认识现实和预测未
的治国理念。
司马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散文成就
司马光以散文著称,其散文风格 质朴自然、语言简练明快,对后
世散文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编纂
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等历史巨 著,对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献。
文学思想
倡导“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强 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作用。
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
知识拓展:相关领域延伸
古代政治家治国理念比较
儒家思想
以仁爱、礼义为核心, 强调德治、教化,代表
人物有孔子、孟子。
法家思想
以法治、刑赏为核心, 强调集权、权威,代表
人物有商鞅、韩非。
Hale Waihona Puke 道家思想以自然、无为为核心, 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 治,代表人物有老子、
庄子。
司马光理念
注重历史经验总结,强 调德法并重、宽猛相济
《司马光》ppt完美版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司马光简介与背景 • 课文内容解读与赏析 • 司马光思想体系探究 • 知识拓展:相关领域延伸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历史名人对比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司马光简介与背景
司马光生平及成就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北宋时 期政治家、文学家、 历史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司 马 光
读一读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 水流了出来。
儿得活。
翻译: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
学习文言文的技巧
看——注释 联系——上下文 查找——资料书 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 遍还读不懂的——做批 注
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文言文语言精练,简短 , 文言文的概括能力强 。 现代文语言优美通顺,但没有概括能力 。
重难点2:句子理解
很多孩子。
院子里。
这里指小伙伴。 文中指后院里。
群儿 戏 于 庭 玩耍 在
翻译: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小提示 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时,为了使语句通顺、内
容连贯,需要加入适当的内容。
有个小孩
爬到缸沿上玩。
一儿 登瓮 足跌 没水中
一不小心, 掉到缸里。
眼看那孩子 在水里快要没顶了 。
chí
bènɡ
光/持石/击翁/破之,水迸,儿/ 得活
。
翻译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一个孩子爬到水缸 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掉进缸中淹没了,其他的 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水缸砸 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课文通过其他小孩和司马光行为上的对比,表现 了司马光什么样的品质?
通过其他小孩和司马光行为的对 比,突出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肯动脑筋的品质。
小资料
司马光(1019~1086),北 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 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 (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 ,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 ,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 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 《春秋左氏传》。
24 司马光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 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 动。《司马光》就是这样一篇文言文。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文 言文的魅力吧!
(9)众:别的孩子们。 (10)皆:都。 (11)弃去:跑到外面。 (12)持石: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 (13)击瓮:使劲向水缸砸去。 (14)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 (15)水迸:水流了出来。 (16)儿得活: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
sī 司 组词:司机 公司 diē 司令 跌 组词:跌倒 跌落 下跌
从《司马光》的故事里,你学到了什么?
《司马光》让我明白越是在危险的时候,我们越 不能慌张甚至放弃,因为这样只会于事无补。在 危险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冷静下来,分析现实情 况,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才能够摆脱困境。
主旨概括
《司马光》通过写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 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 上册
精品 课件
第八单元
司马光
部编人教版 小学 三年级语文 上册
第八单元
《 司马光》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
如果你碰见一个小朋友 掉进了水缸里,你会怎 样施救呢?
24 司马光
知识备查
司马光(1019—1086),世 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 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 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 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 通鉴》。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 先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 、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 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 传》。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 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 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 通鉴》。
认识文言文: 在我国古代,要 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 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 ,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 ,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 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 表述,就是“饭否?”。“饭 否”就是文言文。
一儿
司 马 众儿 光
光
跌没翁中
弃去
不救
持石击翁 得救
沉着冷静 肯动脑筋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表现了司 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2.课文中哪个地方写出了司马光很聪明 ?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读准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 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 中 光持石击瓮破之
儿得活
翻译: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 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
别的孩子们
众 皆 弃去
都
跑到外面
翻译: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 哭
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从地上捡起 一块石头
使劲向水缸砸去
持石 击瓮 之 水迸
它 指水缸 水流了出来
翻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 ,
jiē 皆 组词:比比皆是 有口皆
碑
qì 弃 组词:放弃 嫌弃 抛
弃 chí 持 组词:坚持 持有 主
持
庭:庭院、院子里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皆:全,都。
戏:玩耍。
于:在。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
sī
司马光
tínɡ
dēnɡ wēnɡ diē
zhònɡ jiē qì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翁,足/ 跌没水中。众皆/ 弃去,
课文朗读
皆 司
跌 弃
捡石头 持
课文解读
群儿戏于庭
做游戏。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 。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盛物的陶器, 口小肚大。
淹没,沉下去。
一个孩子爬到水缸上去 玩,一不小心失足掉进 缸中淹没了。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都
放弃,扔掉。 打,敲打。
。
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 ,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 把水缸砸破。
涌出。
水迸,儿得活
水流出来了 ,小孩得救 了。
读一读
sī
tínɡ
dēnɡ
diē
司
庭
登
跌
zhònɡ
qì
chí
jiē
众
弃
持
皆
理解字词(1)群儿:很多孩子。 Nhomakorabea里指小伙伴们。 (2)戏:玩耍。 (3)于:在。 (4)庭:院子里。文中指后院里。 (5)一儿:有个小孩。 (6)登瓮:爬到缸沿上玩。 (7)足跌: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8)没水中:眼看那孩子在水里快要没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