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测卷分类汇编:附加题

合集下载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附加题专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附加题专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附加题专题南京市 2020 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一、阅读材料,完成 22~24 题。

(10 分)史迁创列传之体,列之为言,排列诸人为首尾,所以标异编年之传也。

然而列人名目,亦有不齐者。

或爵,淮阴侯之类。

或官,李将军之类。

或直书名。

虽非左氏之错出,究为义例不纯也。

或曰:“迁有微意焉。

”夫据事直书,善恶自见,《春秋》之意也。

七十列传称官爵者偶一见之余并直书姓名而又非例之所当贬。

则史迁创始之初,不能无失云尔。

(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 处)(4 分)七十列传称官爵者偶一见之余并直书姓名而又非例之所当贬。

23.文中的“史迁”“左氏”分别指我国历史上哪两位史官?(2 分)24.关于《史记》列传命名方式不统一的原因,材料中有哪两种观点?请简要概括。

(4 分)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前往柴桑舌战群儒,说服孙权建立了孙刘联盟,可见他洞悉天下大势,才智过人,胆略出众。

B.《边城》中,天保和傩送兄弟二人同走“马路”,在夜晚轮流为翠翠唱歌,翠翠被二佬傩送的歌声打动。

C.《哈姆莱特》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的复仇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三线交织推动剧情发展。

D.《家》通过对高家三少爷觉慧和丫鬟鸣凤之间爱情悲剧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罪恶。

E.《药》中,正面描写了革命者夏瑜在狱中的斗争,他劝牢头阿义“造反”,还说“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因此遭到阿义的殴打。

26.简答题(10 分)(1)《红楼梦》中“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是哪个人物的判词?请简述其性格特征。

(6 分)(2)《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像饿虎扑向熟睡的儿童那样朝梳妆盒扑过来”,请简述小说中与这个“梳妆盒”相关的情节。

(4 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27~29 题。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模拟练习附加题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模拟练习附加题

高三练习卷语文Ⅱ(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宋人论诗云:“今人论诗,往往要出处,‘关关睢鸠’出在何处?”此语似高而实卑也。

何以言之?圣人之心如化工然后矢口成文吐辞为经自圣人以下必须则古昔称先王矣。

若以无出处之语皆可为诗,则凡道听涂说,街谈巷语,酗徒之骂坐,里媪之詈鸡,皆诗也。

亦何必读书哉?此论既立,而村学究从而演之曰:“寻常言语口头话,便是诗家绝妙辞。

”噫!《三百篇》中,如《国风》之微婉,二《雅》之委蛇,三《颂》之简奥,岂建乡语口头话哉?(节选自杨慎《升庵诗话》)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23.“关关睢鸠”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 总集《▲ 》。

(2分)24.材料中,作者为什么认为作诗需要出处?(3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智激鲁肃、周瑜,草船借箭,巧施空城计等经典情节,展现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能言善辩,神勇多谋的智者风采。

B.《边城》中,老船夫生活清贫、勤劳朴实、坚韧顽强、忠于职守、乐善好施、慈爱细心,是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劳动者的代表。

C.《茶馆》中,崔久峰曾对王利发说过“有那么一天,你我都得做亡国奴”一句,这既表现出他理想破灭后失望颓废的情绪,也体现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哈姆莱特》中,霍拉旭在《捕鼠机》上演时,成功地观察了克劳狄斯的表情变化,完成哈姆莱特交给的任务,对整部戏剧的情节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E.《老人与海》中,小男孩曼诺林起初因嫌弃老人捕鱼无果而离开,但最后他在老人捕获大鱼、勇斗群鲨的不屈精神的感召下,决定重新回到老人身边。

26.简答题(10分)⑴《红楼梦》中,在打宝玉之前,“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

”打完宝玉之后,贾母来了,“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

’”请分析贾政两次流泪的原因。

(6分)⑵《一件小事》中,“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附加题专题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附加题专题

附加题专题南京市2020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史迁创列传之体,列之为言,排列诸人为首尾,所以标异编年之传也。

然而列人名目,亦有不齐者。

或爵,淮阴侯之类。

或官,李将军之类。

或直书名。

虽非左氏之错出,究为义例不纯也。

或曰:“迁有微意焉。

”夫据事直书,善恶自见,《春秋》之意也。

七十列传称官爵者偶一见之余并直书姓名而又非例之所当贬。

则史迁创始之初,不能无失云尔。

(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七十列传称官爵者偶一见之余并直书姓名而又非例之所当贬。

23.文中的“史迁”“左氏”分别指我国历史上哪两位史官?(2分)24.关于《史记》列传命名方式不统一的原因,材料中有哪两种观点?请简要概括。

(4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前往柴桑舌战群儒,说服孙权建立了孙刘联盟,可见他洞悉天下大势,才智过人,胆略出众。

B.《边城》中,天保和傩送兄弟二人同走“马路”,在夜晚轮流为翠翠唱歌,翠翠被二佬傩送的歌声打动。

C.《哈姆莱特》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的复仇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三线交织推动剧情发展。

D.《家》通过对高家三少爷觉慧和丫鬟鸣凤之间爱情悲剧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罪恶。

E.《药》中,正面描写了革命者夏瑜在狱中的斗争,他劝牢头阿义“造反”,还说“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因此遭到阿义的殴打。

26.简答题(10分)(1)《红楼梦》中“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是哪个人物的判词?请简述其性格特征。

(6分)(2)《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像饿虎扑向熟睡的儿童那样朝梳妆盒扑过来”,请简述小说中与这个“梳妆盒”相关的情节。

(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7~29题。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周周测卷(含解析)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周周测卷(含解析)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周周测卷语文Ⅰ(试题)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

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无足轻重的吗?我承认我不是,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

一方面,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

A.燃眉之急诟病理直气壮B.当务之急诟病义正词严C.当务之急弊病理直气壮D.燃眉之急弊病义正词严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何以“兴文化”?文化是抽象的概念,兴文化则是具体的行动。

兴文化,,,。

,,。

只有以此作为文化创造和创新的基石,才能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①抑或是互联网文化现象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质,进行创造性转化③关键在于“创”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进行创新性发展⑤都需要在充分激发活力的前提下提升创造力和创新力⑥无论是日常文化生活还是文艺创作A.③②④⑥①⑤ B.③⑥⑤①②④C.⑥①③②④⑤ D.⑥⑤④②①③3.下列对联可以分别与园林、宅第、寺庙、桥梁对应,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春来堂里琴书润花满阶前几席香②莲座涌祥云名刹宏开登净域檀林施法雨慈航普度指迷津③式廓旧规模有客来游歌利涉蔚成新气象行轮无阻便通商④石林迤逦曲径通幽深有致嘉木葱茏台榭低昂静无哗A.①园林②桥梁③寺庙④宅第B.①园林②寺庙③桥梁④宅第C.①宅第②园林③寺庙④桥梁D.①宅第②寺庙③桥梁④园林4.1961年,丰子恺在江西吃到地方菜“鱼头鱼尾羹”后,创作了这幅漫画。

下面有关画面相关信息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

B.有志者事竟成,强调贵在坚持。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1周周测卷(含解析)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1周周测卷(含解析)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1周周测卷语文Ⅰ(试题)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说书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曲艺。

一个经典的故事通常依靠说书人,一代代地完善而成。

说书人必须得有扎实的,说话时的吐纳收放以及说书过程中的表情神态等,都需要细细琢磨才能做好。

一个优秀的说书人在说书时,时而嬉笑怒骂,时而如泣如诉,而听众也会地沉浸在故事中。

A.薪火相传工夫情不自禁B.口耳相传功夫情不自禁C.薪火相传功夫身不由己D.口耳相传工夫身不由己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力求彰显历史精神的基础上,当代红色题材美术创作呈现出积极的现实意义——它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为创作观,于历史的细微处发现重大线索,,,。

,,。

①表达现实的诉求与渴望②进而探索一条不同于前人的艺术之路③从而在一种互文语境中追求新的红色艺术理想④这种理想不是单一地述说历史、记录历史、还原历史⑤而是将历史与文化学、哲学、心理学、艺术学加以整合⑥在隐喻和象征中寻求历史的厚重与真实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⑥②④③⑤C.⑥①③④⑤② D.⑥②③④⑤①3.下列对每一组对联使用场合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茶边旧话,看几许星轺露冕,从海上南来(饭馆酒肆)B.人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起笔闲(寺庙)C.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理发店)D.璇阶敷秀彩珠树发生香(书房)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就像穿行在阴森森的地狱里,几乎没有一个喘息的机会。

“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

”他用另一种方式爱着他笔下的那些人物,他为他们打开道义忏悔室的门,让他们面对自己的心灵——只有看到自己的丑恶,才会是善行的开始。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周周测卷(含解析)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周周测卷(含解析)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周周测卷语文Ⅰ(试题)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这一点。

教师若想成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就必须,事事率先垂范,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不论是孔子讲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还是陶行知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阐释了“为人师表”的含义。

A.家喻户晓以身作则确实B.家喻户晓身先士卒确切C.众所周知以身作则确切D.众所周知身先士卒确实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时,就作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①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②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③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④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⑤被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⑥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A.②⑥③①④⑤ B.②⑤①⑥③④C.③①②④⑤⑥ D.③⑤④①②⑥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关键要正确看待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B.“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社会舆论的力量看似无形却不可小觑,它可以使良好的风气得以发扬,使坏风气受到抑制,使坏人得到惩治。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虽然因家庭贫困早早辍学,但从未放弃当一名画家的梦想,没钱买画册画笔,他就去书店、食堂打工。

D.“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些小企业与其羡慕阿里巴巴的成功,不如静下心来反思自身,制订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壮大自身。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江苏省2020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附加题复习课程

江苏省2020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附加题复习课程

附加题苏州期初调研(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节选自苏辙《东轩记》) 2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23.颜子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出自《▲ 》(作品名),后来有成语“▲ ”形容颜回这一品质。

(2分)24.作者举颜回的事例有何作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二、名著阅读题 (15分)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呐喊》中王九妈、抬棺木的脚夫等一干人,对宝儿的丧事都开过口、动过手,在办完宝儿丧事以后,吃过晚饭便回去了,可见当时的社会人情还是有温暖的。

B.《茶馆》中原国会议员、旧民主主义者崔久峰不满现实,他对王利发说“中国非亡不可”,表达了他对国家一腔热血冷却后的失望与悲观心理。

C.《家》中鸣凤之死使觉慧真正觉醒,他本来已经准备放弃鸣凤了,但得知鸣凤的死讯后,又陷入自责,觉得自己以及“这个家庭”“这个社会”都是凶手,于是决心离开“这个家”。

D.《边城》中两年前的端午节,翠翠遇到了傩送,两人的感情从一句“大鱼来咬你”的玩笑而起,后来的端午节因为傩送的缺席而无味。

第三个端午节,大老天保送了爷爷鸭子。

E.《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是因为他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迅速膨胀,变得自尊自大、刚愎自用。

他违背“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外交路线,蔑视陆逊,最终上了陆逊的当,失荆州走麦城。

26.简答题 (10分)(1)阅读《红楼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又听A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江苏高考语文2020届高三附加题精选4

江苏高考语文2020届高三附加题精选4

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4淮阴区期初模拟三是行也,交从日以广历涉日以熟识日长而志日起迹圣贤之迹而心其心必知士之为士殆不止于研经缀文工诗善书也。

闻见将愈有余而愈不足,则天地万物之皆备于我者,真可以不出户而知。

如是而游,光前绝后之游矣,余将于是乎观。

(节选自吴澄《送何太虚北游序》)2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23.写出《送孟东野序》《送东阳马生序》这两篇著名赠序的作者。

(2分)24.作者对何太虚的“北游”抱有怎样的期待?(3分)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曹操行刺董卓不成,矫诏召集义兵,各镇诸侯起兵响应,歃血为盟,推曹操为盟主,后袁绍不发粮,孙坚背约.各怀私心,纷纷散去。

B.《边城》中翠翠谢绝了船总让她住进家中的好意,选择等待傩送归来,面对命运的磨难,表观出一种比她母亲更加勇敢和坚强的毅力。

C.《茶馆》把从清末到民国的社会巨大变迁和跌宕的个人命运都聚合在了京城一个小小的裕泰茶馆之中,用最简省的场景讲述最丰富的故事。

D.《欧也妮·葛朗台》老葛朗台的发家史反映出政权更达时期暴发户的不择手段,而查理的发迹史则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海外殖民掠夺的罪恶。

E.《老人与海》中狮子的意象贯穿始终,既暗示老人潜意识中对大海、鲨鱼的畏惧,又反映他渴望从狮子身上汲取力量和勇气,与命运抗争。

26.(1)《红楼梦》中多次描写大观园中众女子和宝玉结社赋诗的情节,在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方面有哪些主要作用?(6分)26.(2)《家》中高老太爷在病危的时候对觉慧、觉民的态度有何转变?你觉得转变的原因是什么?(4分)英国小说家爱·摩·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里,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所谓“扁平人物”,也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

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被创造出来。

“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加题江苏省 2020 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 1 周周测卷语文Ⅱ(附加题)本部分共 40 分,考试时间为 30 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 22~24 题。

(10 分)文章贵众中杰出,如同赋一事,工拙尤易见。

余行蜀道,过筹笔驿,如石曼卿诗云意中流水远愁外旧山青脍炙天下久矣然有山水处便可用不必筹笔驿也。

殷潜之与小杜诗甚健丽,亦无高意。

惟义山诗云:“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诵此两句,使人凛然复见孔明风烈。

马嵬驿唐诗尤多,如刘梦得“绿野扶风道”一篇,人颇诵之,其浅近乃儿童所能。

义山云:“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语既亲切高雅,故不用愁怨堕泪等字,而闻者为之深悲。

(节选自《苕溪渔隐丛话》)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4 处)(4 分)23.文中的“小杜”和“义山”分别指和(填人名)。

(2 分) 24.“小杜”和“义山”的诗各有何特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 分)答: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 5 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 2 分,其余情况得0 分)( )A.《三国演义》中,董卓仰仗军事实力欲废少帝改立陈留王为帝,说明董卓远不及曹操有政治远见,后者“挟天子以令诸侯”,至死都没有废帝自立。

B.《家》中,作为被“五四”新思潮唤醒的新生代表,觉慧大胆地向鸣凤示爱,公开支持觉民创办进步刊物《黎明周报》,宣传进步思想。

C.《边城》中,翠翠对爱的渴求,不是表现为强烈的追求,而是表现为山村少女特有的朦胧向往和矜持羞涩,同时又始终不渝,执着坚韧。

D.《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善于观察思考,他从宫廷阴谋中看到时代动乱,由个人的不幸想到人类普遍的苦难,把个人复仇提升到重整乾坤的高度。

E.《阿Q 正传》中,阿 Q 一开始对革命党深恶痛绝,后来觉悟有所提高,转而向往革命,但始终没有接触到真正的革命党人,而一直被革命拒之门外。

26.简答题(10 分)(1)《红楼梦》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中,北静王在贾政面前夸贾宝玉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请分析作品中贾宝玉在哪些方面超过了贾政。

(5 分)答:(2)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在得知弟弟破产自杀的消息后是怎么处理的。

(5 分 )答: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阅读材料,完成 27~29 题。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

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

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

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言情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

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

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情感无法直接表现于文字,必须借事、理、物烘托出来,这就是说,都必须化成思想。

行文的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

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它必有所本,自然就是艺术所本。

艺术根据自然,加以熔铸雕琢,选择安排,结果乃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全在“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

情是自然,融情于思,达之于辞,才是文学的艺术。

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

浑身都是情感不能保障一个人成为文学家,犹如满山都是大理石不能保障那座山有雕刻,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作家如果信赖他的生糙的情感,让它“自然流露”,结果会像一个掘石匠而不能像一个雕刻家。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

”这个诗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一切文学作品。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谈文学》,有删改) 27.“情感”与“文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根据第一段简要概括。

(6 分)答:28.根据材料,概括“文学的艺术”必备的三要素。

(3 分)答:29.如何理解“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这句话?请根据材料分析。

(6 分) 答:22.如石曼卿诗云/意中流水远/愁外旧山青/脍炙天下久矣/然有山水处便可用/不必筹笔驿也。

23.杜牧李商隐24.“小杜”的诗语言雄健瑰丽,但没有深意;“义山”的诗语言亲切高雅,寓意深刻。

参考译文文章以在众多作品中杰出为贵,就好比铺叙一件事,文字工巧还是拙劣很容易被看出来。

我行走在蜀道上,经过筹笔驿,(看到的景象)就像石曼卿的诗所写:“意中流水远,愁外旧山青。

”此诗句在天下脍炙人口很久了。

然而只要有山有水的地方都可以适用,不一定非得是描写筹笔驿的。

殷潜之与杜牧的诗作非常雄健瑰丽,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意旨。

只有李商隐的诗说:“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诵读这两句,让人肃然起敬,像又见到孔明的风范。

写马嵬驿的唐诗特别多,像刘梦得“绿野扶风道”一篇,人们都能吟诵,诗句浅显易懂以至儿童都能理解。

李商隐说:“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语言既然亲切高雅,所以就不用愁怨堕泪等字,但是听者为之感到深深的悲哀。

25.BE[B 项“公开支持觉民创办进步刊物《黎明周报》”错,《黎明周报》不是觉民创办的,而且觉民对周报的工作并不热心,而觉慧则热心参与周报工作。

E 项“后来觉悟有所提高”错,阿 Q 看到革命让赵太爷等原本压迫他的人害怕,于是对革命产生了一种朴素的向往,这不是觉悟提高的表现。

]26.(1)①在对联题咏方面: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政自言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的,而贾宝玉所题对额名称屡有惊人之语。

②在功名方面:贾政是皇帝赐的官,后任员外郎,而贾宝玉参加乡试中举人第七名。

(2)①为掩人耳目,换取虚名,让银行家德·格拉桑到巴黎处理弟弟破产的事情。

②让侄子查理签了一份放弃父亲遗产继承权的声明书,然后要他填写一份申请出国的护照,把他打发到国外去。

27.文学必须具有抒情性并表现情致,才能成为有生趣的文字;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情感易被理、事、物触动;运用言辞,难免会表现出主观的心理倾向。

28.①内在情致;②烘托情致的事、理、物(载体);③适当的文辞。

29.情感无法直接表现为文字,必须借助外物;诗的产生,必须经过事、理、物的触动;情感必须经过思考沉淀,由生糙变为理智成熟。

江苏省 2020 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 2 周周测卷语文Ⅱ(附加题)本部分共 40 分,考试时间为 30 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 22~24 题。

(10 分)唐几三百年,鼎钟挟雅道,中间大体三变,故章句有焦心之人,声律至穿杨之妙,于法[注]而能备,于言无所假。

及其逸度高标,余波遗韵,临高能赋,闲暇微吟,旧格近体古风乐府之类,芳沃当代,响起陈人,淡寂无枯悴之嫌,繁藻无淫妖之忌犹金碧助彩宫商自协端足以仰绪先尘俯谢来世。

(节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注法:指诗歌的表现手法。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4 处)(4 分)23.“近体诗”也称“诗”或“诗”。

(各限填两个字)(2 分) 24.唐诗有哪些特点?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4 分)答: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 5 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 2 分,其余情况得0 分)( )A.《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钓到一条大马林鱼,双方搏斗了两天一夜,为了忘掉双手和后背的疼痛,增加信心,老人不禁回想起年轻时跟一个黑人比赛掰手腕的经历。

B.《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为清理弟弟的债务,以防被宣告破产,便举行了有生以来的第三次请客,客人是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格拉桑两家。

C.《三国演义》中,关羽在攻打樊城时为曹仁的弓弩手所伤,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关羽一边与儿子关平下棋,一边让华佗刮去骨上箭毒,这体现了关羽的刚毅性格。

D.《茶馆》中,秦仲义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办工厂,开银号,他不仅有爱国之心,还富有同情心,仗义疏财救助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

E.《家》中,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他的命运被这样的身份束缚了,他梦想和自己心爱的姑娘梅表妹结婚,但父亲用拈阄的方法为他选定了结婚的对象。

26.简答题(10 分)(1)《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抄捡大观园中有这样一段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

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说这话的是谁?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特点?(4 分)答:(2)在《头发的故事》的结尾,鲁迅借 N 先生之口发出了愤怒的呐喊:“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请简要分析这愤怒呐喊的深刻含义。

(6 分)答: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阅读材料,完成 27~29 题。

像马林诺夫斯基这样的人类学家,大凡都要经历冷酷的田野生活。

他们成为人类学家,与他们遭受的磨难有直接的关系。

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坚信,田野生涯里的种种忧郁正是特殊的人类学理解能力的发挥。

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面貌。

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单指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

使人类学家获得了与其他学者不同的经验,能够比较“移情”地觉悟到自己的文化的局限性。

在本土研究中,“离我远去”的意思,转化为与自己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形成的暂时陌生感,转化为一种第三者的眼光,它让我们能站在“客人”的角度来对待“主人”——我们本身。

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学家的肉身没有被自己搬运到别的世界中去,但他们的心灵却必须在一个远方寻找自我反观的目光。

近代以来,人类学家要培养的那种“离我远去”的习惯,针对的是我们今天生活在其中的现代性。

他们希望从被观察的边缘人群的“当地观点”出发,来展示众多与近代的世界不同的小小世界,体会这些“小传统”的力量,从而反观逐步渗透到整个世界的“大传统”——现代观念体系。

(节选自《人类学是什么》,有删改)27.第一段中的加点词“大凡都”的表述是否矛盾?请阐明理由。

(6 分)答:28.简要概括“离我远去”的涵义。

(3 分)答:29.根据全文,概括人类学家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价值。

(6 分)答:21.写作提示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解读材料,所给材料是今昔对比,考生既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理解材料中“天”和“地”的具体所指,又要在对比中抓住重点。

材料的重点在后一句,特别是“忽视”一词更点出了现实的针对性,人心的浮躁,不少人行事的不切合实际、舍近求远,对美好事物的不够珍惜……这些现象都比较突出,考生需结合具体的生活现象,进行分析说理,文章才不会流于空泛,才有切实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