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审题立意的原则与基本步骤(1)

合集下载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17
▪ 一、写记叙文。
最棒就是你
我是一朵雏菊,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被人栽种在这
里。这里是花的天地。富贵的牡丹舞姿绰约动人,
娇媚的玫瑰舞步优美清新。我低头看看自己,平凡
的枝叶,矮小的身躯,自卑感涌上心际。一阵风雨
过后,牡丹、玫瑰被掀倒在地,只有我傲然矗立。
鸟儿飞过头顶,对我说:“最棒就是你。”
——题

面对着初三那扇冰冷的门,我深呼一口气,怕
“我已决定径直飞向地球。”
8
1、整体阅读,确定材料中的主要描述对象
树叶 东风、西风
2、分析所有描述对象的主次关系,确定主角
树叶
3、分析所写对象的主要特点。
随风而动,无风落地
4、加以联想和想象,将主角的特点对应生活中的 现象和事理
生活中有些人善于适应环境,能顺应潮流而动; 或者说有些人没有主见和固定的目标,面对生活 左右摇摆。
字要求、内容要求等),看懂文字材料。这是快
速审题的第一步,对整篇作文的立意、结构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其次,明断是非优劣,通过阅读材料要迅速判断
出材料所提供现象的属性,是与非,正与误,优
与劣,以便确立自己文章的中心。
▪ 再次,挖掘深意,有的材料作文内容比较复杂,
主旨比较“隐蔽”,在这种情况下,深入领会材
▪ 2.深刻:一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揭 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3.集中: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 4.新颖: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
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 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
5
▪ 写给材料作文,审题和领悟非常重要,可以从3
方面做起:
▪ 首先,要看清要求(如拟题要求、文体要求、文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指导:如何审题立意+课件33张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指导:如何审题立意+课件33张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 键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 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开头句 结尾句 对话句 结语句
例1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
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 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 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 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 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 个!”
(一)一类卷:48~60分切合题意,能够从材料出发,概括提炼出“面对自身缺陷不 回避,直面不足”“运用智慧,灵活应变”“抓住关键,化解难题”“运用智慧,善于 思考”“思维开拓与创新”等紧扣材料中心的观点;能够立足自我,从“当今学子”这 一角度来写,考生身份特征明显,时代气息浓厚;结构严谨,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语 言表达有表现力。
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立意: • 1、因付出而重要(珍贵、不同寻常)|付出,
让你的收获更显珍贵 • 2、因为用心而美丽(独特、独一无二) • 3、美,只因自己用血汗浇灌过 • 4、有所倾注,才有所不同
多则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知识梳理
一、相同型
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
对策:求同法
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 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 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 意所在。
【材料】 1.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
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 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将这 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 可以长到一尺长。
2.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 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 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 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 生存下来。
(四)四类卷:25~35分偏离题意,如写心灵美、读史、选择、技术等。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技巧:三性原则、四清方法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技巧:三性原则、四清方法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技巧:三性原则、四清方法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三性”为审题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一、审题的原则----“三性”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1)服从材料的整体;(2)观点可能比较新颖;(3)自己有话可说。

二、审题的方法----“四清”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三、高考真题一只老鹰从山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主观能动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第三个工人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
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自然会成为有名的建筑师。我们可以从工作态度、兴趣,
热爱本职工作等方面提出论点,相信会是一篇好文章。
——立意(对工作要有积极认识,充满热爱,
富有责任感,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有所成)
学以致用1: 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推销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这里没有市场, 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推销员乙 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里发了电报:“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
孩子 —— “它也很可爱” (肯定) ① 有拼命追求,勇于超越的精神 ②向强者学习,理应得到鼓励 ③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 ④ “东施效颦”未尝不可 辩证:既要有超越自我的勇气,又要 结合自身条件。
*
2找准关键词句,原因分析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 。
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
添加标题
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
添加标题
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
添加标题
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添加标题
二、从分析原因入手

审题立意五步骤

审题立意五步骤
因此从材料中可提炼的观点、角度 不外乎“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以一 眚掩大德”、“嫉妒心”等有限的几个方 面,出此之外就属跑题。
在纽约的一场旧物拍卖会上,拍卖师拿出了 一把看起来很破旧,磨损得非常厉害的小提琴。 他拔了一下琴弦,发现它已经严重走调。会场发 出了一阵笑声。拍卖从10美元期价,直到0.5美 元也没有人拍下。这时,一位老人走上台,他拿 出一张纸,细心把琴上的污痕和灰尘擦去,一丝 不苟地给每一根弦调好音。然后将它轻轻放在肩 膀上,开始演奏。美妙的旋律从这把琴中流淌出 来,所有的人顿时全神贯注这是他们有生以来听 过得最美妙的音乐。拍卖师再次出价。最终以 6000美元成交。
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
痰瘤。
——清 袁枚
这里列举的两类事物,共同点都是善 吃——吸收、消化、创新;再参考后一句提 示,材料的中心应该是“在学习上,只有广 泛地获取知识,并体会理解,才能学有所得, 有所创新。”
4、反面列举型,
例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 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 疑。
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 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 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 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 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 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 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不团结、不齐 心;三个皮匠能顶诸葛亮是因为齐心协力。 正反对比,中心明显:只有齐心协力,才能 把事情办好。如果只从正面材料入手,把中 心理解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显然属于 盲人摸象。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确定立意的三种方法(1)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确定立意的三种方法(1)

立意: 学习要重视观察细节。
教学要注重艺术
• 2.一户人家五个儿子:一个瞎子,一个驼子,一 个跛子,一个愚笨,一个浪荡。然而这家人却过 得其乐融融,因为家长对五个儿子各有安排:老 大眼瞎,让他按摩;老二背驼,让他搓绳;老三 足跛,让他纺线;老四愚笨,让他务农;老五浪 荡,让他经商。一家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立意: 好奇心,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 4.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 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 “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 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 “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 个!” 立意: 永不满足 精益求精 追求永无止境
立意: 学会扬长避短。
合理使用人才。
• 3.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 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 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 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 ­—“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 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 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 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 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认识了几位垂钓者,他和其中一位有了 以下的对话——
• 年轻人:“一整天都待在一个地方钓鱼,不觉得枯燥吗?” 钓鱼者:“因为喜欢 ,自然会找到钓的乐趣。”年轻人:; “钓鱼时为什么要不停地上下抖动竿子?这多累啊!”钓 鱼者:“只有不停地抖动鱼竿,鱼才会咬钩啊。不累,怎 么能钓到鱼呢?”年轻人:“如果钓了一天,看到别人满 载而归,自己却一无所获,你难受吗?”钓鱼者:“我们 是一起来钓鱼 的,他们钓到鱼我也很高兴。我想,只要 坚持,我也能钓到鱼。”年轻人豁然开朗:做一件事情, 只要喜欢,就能从中找到乐趣;只有辛勤劳作,坚持不懈, 才能 有收获;与别人分享成功,也是一种快乐。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的内容,具体内容:新材料作文写作始于对材料的审读,审题准确,立意则水到渠成,审题不准或偏题,则造成立意偏颇,对新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的素材演练非常必要。

下面学习啦我为大家分享的是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新材料作文写作始于对材料的审读,审题准确,立意则水到渠成,审题不准或偏题,则造成立意偏颇,对新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的素材演练非常必要。

下面学习啦我为大家分享的是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的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技巧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

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

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⑤审要求。

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技巧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法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法

关键句时, 特别要注意材 料的提示语。
例 如 :0 6年 高 考 全 国卷 一 20
阅读 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 0字的文章 。 0

只老鹰 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 , 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只 乌 鸦 看 见 了 , 常 羡 慕 , 想 : 是 我 也 有 这 样 的 本 非 心 要
① 盲 目模仿害 了自己
牧 羊 人 :忘 了 自己叫 什 么 ” “
②缺乏 自知之明 ③一味好高骛远
④ 聪明反被聪 明误 ① 向强者学 习, 理应得到鼓励
孩 子 :它也 很 可 爱 “
②“ 东施效颦 “ 未尝不可 ③ 有一种拼命追 求的精神 ④模仿是创新的基础
料的整体着眼 ,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

领该 多好啊 !于是乌鸦模仿 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天, 乌鸦 觉得 自己练得 很棒 了, 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 但可 以选择一个侧面 、 一个角度构思
来 , 到一只 山羊 的背上 , 扑 想抓住 山羊往上 飞 , 可是 它的身子
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 确定文体 , 确定标题 ; 不要脱离材料 的含

只忘记 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它也很 “
间的放弃意味着 失败 “ 。结合两个人的关系角度来立意,胜利 “
教育观察 6 4
浅 谈 运 动 会 开 暴 式 中 方 队 l 教 掌 及 训 练 ; 『
泊 头职业学院 孙秀芝
每年我校都举 行春秋两 季运动会 ,在 开幕式上各代表队
题 、 题 现 象。 走
2 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 、 新材 料作 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 点并不 是唯一 的 , 不同的角度可 以得到不同的结论 , 从 因此 , 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 3 筛选性原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 、 性, 因此 , 写作 时必须对所得到 的观点进行适 当的筛选。在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1、供料题意作文的要求与话题作文的要求 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给出“话题”。过去的话 题作文以“话题”为范围,现在的作文以“材 料”为范围。 2、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 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所以试题要求一开始就 提出“全面理解材料”。 3、在试题要求中,特地提出“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其含意作文”的要求。考生的作文在材 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之内就符合题意,在材料范 围(内容或含意)之外就偏离题意。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 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 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这样,就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联 系起来,进行类比,告诉我们办企业、做 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 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 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 才能生财有道。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 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 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郑重提示:可以从“四角度”展开漫想: 横向、反向、延伸、类比。 例2 :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 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 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 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 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 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 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 么不穷呢?”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 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 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 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 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 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 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 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四、新材料作文材料的来源与形式
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事实 新闻事件
来源
漫画 古代诗句、现代歌词 格言、谚语
单则材料
形式
多则材料
五、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 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 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 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 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 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 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 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 自己有话可说。
漫想可以想到: 个人 :世界观、人生观、人生追求、人 生思考
社会: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热点 国家:国家发展、国家势力、国家前途、 国家命运 地球:资源、环境、人口、核扩散
第三步:整合——合并漫想成果
漫想得到的大量信息一般是原始的、 分散的,其中有切合题意或中心的,也 有不恰当的,这就需要对之进行整合。 整合就是归纳、合并的过程。
二、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1、高度的开放性:“四自”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
2、严格的限制性:“三不”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意:找角度尽量多找,但并非找出的所有 角度都能立意成文。事实上,从应考的实际 来讲,还是要扣紧材料的中心意义或者选择 最能显示材料中心意义的角度来立意为好。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 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
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 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 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诉我们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 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 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 现象。
第二步:漫想——展开想像,凝固思维
准确读解后就进入漫想阶段。漫想是指 根据关键词或句,让大脑浮想联翩,以搜索 充足的写作素材。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动 笔用简洁的文字记下这些稍纵即逝的思维火 花。要求学生不要集中在某一方面,而是运 用发散思维进行联想:相似联想(联想性质上、 特点上、时间上、空间上与之相似的事物), 对比联想(联想与之相反或对立的事物),因 果联想(由因到果或由果溯因)等,这样才 便于打开思路。
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解——提炼关键词句 读解是指客观、完整、全面地阅读理 解作文材料: 1、把握情感意向; 2、揣摩命题意; 3、提炼材料关键词句; 4、准确把握作文要求。
例1: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 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 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 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 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 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 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 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 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②要有不甘落后 (敢为人先)的精神,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 第一),④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 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 的推理、引伸。 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 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 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 个人作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 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 点。这种立意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 展,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进一步发挥, 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 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七)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 审题立意的原则与基本步骤
一、什么叫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题意作文或后 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以“给 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 立意、文体、标题 ”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它把 话题作文中的“话题”与“材料”的功用都集 中到“材料”身上,让审题不是从“话题”出 发,而是从“材料”出发,从而使试题更具开 放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