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术后一般呼吸训练治疗
肺癌患者术后的呼吸操训练

肺癌患者术后的呼吸操训练
肺癌患者的康复计划应在手术前根据胸廓手术、肺切除范围和其它可能造成的损害以及防止放疗、化疗出现的肺部病变等情况制定。
术前应指导患者练习呼吸控制和正确的咳嗽方式,戒烟并采用支气管扩张药,伴有浓痰者应使用抗生素。
呼吸操要强调合适的卧位和体位。
有效的咳嗽是通过正常的呼吸调节达到的,而不是靠用力或排除气体量进行调节,患者应先深呼吸然后在呼气时咳嗽两到三次,将有助于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
手术后,患者一苏醒就应鼓励其咳嗽。
医生应在肺部叩诊,有助于肺部小细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
若手术患者需要体位引流,执行该项医嘱应到咳嗽时无分泌物和患者能下床活动时为止。
臂部、躯干和下肢的功能恢复性锻炼在患者能承受的情况下,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目的是恢复和维持充分的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和增进血液循环帮助刺激咳嗽。
肺癌患者术后的呼吸操训练及其它康复训练,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且不可过劳过疲。
同时,手术前后应做好日常护理及药物辅助治疗。
研究发现,在肺癌手术前服用灰树花D 阻分(D组分)可缩小肿瘤,预防癌肿转移扩散,同时全面调节和提高患者的免疫机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在术后继续服用灰树花D阻分,不仅能减少术后并发症,还能加快伤口愈合实现早日康复。
肺癌术后康复训练与心理疏导

肺癌术后康复训练与心理疏导肺癌术后康复训练与心理疏导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手术虽然可以切除患病组织,但对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恢复手术后的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需要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
本文将重点探讨肺癌术后康复训练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方法以及效果。
一、肺癌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肺癌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肺功能下降、活动能力降低、肌肉萎缩等问题。
此时,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首先,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肺功能。
通过呼吸训练、肺活量训练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肺部功能,提升气道通畅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由于手术后的恢复阶段较长,患者往往会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逐步增加患者的运动量,促进肌肉的恢复和生长,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最后,康复训练对于预防复发和改善预后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肺癌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而经过康复训练的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从而提高预后。
二、肺癌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1. 呼吸训练肺癌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因此进行呼吸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呼吸训练包括深呼吸、哑铃呼吸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增强肺的功能,提高气道通畅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体力训练手术后患者的体力通常较差,因此进行适度的体力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选择步行、游泳、瑜伽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
在进行体力训练时,要注意逐步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
3. 营养调理肺癌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因此对于营养的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咨询专业的营养师,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增加营养摄入,促进身体的康复。
三、肺癌术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肺癌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因此,进行心理疏导十分必要。
肺癌手术前后如何调理呼吸功能

肺癌手术前后如何调理呼吸功能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手术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手术前后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调理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前的呼吸功能调理术前的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力量,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深呼吸练习:患者可以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放松全身肌肉,用鼻子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保持不动;然后用嘴缓慢呼气,腹部收缩,尽量将肺部的气体全部呼出。
每天练习多次,每次 10-15 分钟。
有效咳嗽训练:有效咳嗽可以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
患者先深吸气,然后短暂闭气,接着用力咳嗽,使气体快速冲出呼吸道。
咳嗽时可以用双手按压腹部,以增加咳嗽的力量。
呼吸操:包括扩胸运动、转体运动、双臂上举运动等。
这些动作可以增加胸廓的活动度,改善呼吸功能。
吹气球练习:准备一个气球,患者先深吸气,然后尽力将气球吹大。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
此外,患者在术前还应戒烟,至少提前两周。
吸烟会损害呼吸道的纤毛功能,导致分泌物潴留,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同时,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
如果患者存在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控制病情。
手术后的呼吸功能调理术后早期,患者可能会因为伤口疼痛、麻醉药物的影响等原因,出现呼吸浅快、咳痰无力等情况。
因此,术后的呼吸功能调理需要更加精心和细致。
体位管理:术后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这样有利于呼吸和胸腔引流。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肺部的复张和痰液的排出。
疼痛管理:疼痛会限制患者的呼吸和咳嗽动作,因此要有效地控制疼痛。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患者也可以通过调整体位、分散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疼痛。
呼吸道湿化:术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可能会增多且黏稠,不易咳出。
肺癌康复锻炼方法有几种

肺癌康复锻炼方法有几种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锻炼来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进行肺癌康复锻炼时,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治疗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肺癌康复锻炼方法。
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一种通过使心率加快,增加氧气摄取量来提高心肺功能的锻炼方式。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包括走路、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对于初期肺癌的康复患者,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
2. 肌力训练肌肉力量对于肺癌康复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式可能导致肌肉的萎缩和功能减退。
进行肌力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功能。
常见的肌力训练包括举重、引体向上、登山机等。
肺癌康复患者在进行肌力训练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负荷量和动作幅度,避免过度劳累。
3. 呼吸训练肺癌患者常常存在呼吸困难的问题,呼吸训练可以通过改善长时间的深呼吸来增加肺活量,并提高气道通畅度。
常见的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慢速呼气和吹气训练等。
肺癌康复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呼吸训练,以改善呼吸功能和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4. 瑜伽和太极瑜伽和太极是一种注重身心平衡的运动方式,在肺癌康复中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瑜伽和太极运动可以通过舒展身体、调整呼吸和放松心情来缓解肺癌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5. 休息和饮食调理肺癌康复患者需要注重休息和饮食调理。
适当的休息可以促进机体恢复和增强免疫力。
饮食调理方面,患者应选择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肺癌康复锻炼方法,患者在进行锻炼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和康复师,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此外,肺癌康复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与家人和医护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努力恢复身体健康。
肺癌手术术后康复方案

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 补充能量,但应选择低糖、高 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
麦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 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
等。
胃肠道功能恢复方法
01
术后尽早进行床上活动 ,如翻身、四肢活动等 ,以促进肠蠕动恢复。
02
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 增加半流质和固体食物 。
政府政策与医疗保障
介绍相关政府政策和医疗保障措施,减轻患 者经济负担。
社会关爱与援助项目
介绍社会爱心组织和慈善机构提供的关爱与 援助项目,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困难。
THANKS
感谢观看
体能恢复评估及调整
定期评估患者的体能恢复情况,包括 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耐力等方面。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过程,保持乐 观心态和信心。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和 训练强度。
04
心理干预与情绪支持
心理状况评估及干预策略
定期进行心理状况评估
01
通过专业心理评估工具,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
提供沟通指南
为家属提供书面或视频形式的沟 通指南,方便随时查阅和学习。
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方法
教授自我调节技巧
引导患者学习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自我调节方法,缓解焦 虑和抑郁情绪。
提供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心理支持小组,与病友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和支持 。
必要时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焦虑和抑郁症状,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药物治疗。
咳嗽加重
如咳嗽持续加重,伴有咳痰、胸痛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呼吸困难
如出现呼吸困难,应保持镇静,立即就医。
其他不适
如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胸痛、乏力等,也应 及时就医。
肺癌术后的呼吸训练

肺癌手术后一般呼吸训练治疗 肺癌手术一般要切除部分或一侧的全部肺组织,肺癌手术一般要切除部分或一侧的全部肺组织,疼痛和呼吸困难常令患者感到恐惧,特别是呼吸功能的减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别是呼吸功能的减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事实上我们的机体事实上我们的机体有强大的可塑性和代偿能力,有强大的可塑性和代偿能力,即使全肺切除,即使全肺切除,即使全肺切除,肺血管床减少了一半,肺血管床减少了一半,肺血管床减少了一半,在静息状态在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压仍可维持在正常范围。
下肺动脉压仍可维持在正常范围。
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机体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机体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机体的潜力,呼吸练习简呼吸练习简单而有效,由患者自我实施,可有效减轻术后的紧张、疼痛,有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术后清醒,病情平稳后即可开始练习。
方法:用鼻子吸气,在鼻子吸气,在44~6 6 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
每天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
每天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
每天33~5 5 次,每次做次,每次做次,每次做55~10 10 下。
下。
下。
术后卧床期练习1.1.术后当天可先采取腹式呼吸练习,术后当天可先采取腹式呼吸练习,术后当天可先采取腹式呼吸练习,即吸气时腹部隆起,即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缓慢回缩,减少对胸部手术切口的刺激。
缩,减少对胸部手术切口的刺激。
2.2.术后术后术后11~2 2 天,可在腹式呼吸后,增加胸式呼吸练习,吸气时胸廓隆起,天,可在腹式呼吸后,增加胸式呼吸练习,吸气时胸廓隆起,呼气时还原放松。
呼气时还原放松。
通过胸廓有节律的扩张和放松,通过胸廓有节律的扩张和放松,通过胸廓有节律的扩张和放松,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粘连防止组织粘连及伤口皮肤的紧缩,促进伤口的愈合。
3.3.健侧卧位,即手术侧在上。
吸气时患侧手臂外展,抱头,还原呼气。
此练健侧卧位,即手术侧在上。
吸气时患侧手臂外展,抱头,还原呼气。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的护理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的护理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术后常出现暂时的呼吸功能低下以及由于手术创伤与引流部位疼痛,因而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排痰,而出现的肺不张、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因此,做好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主要针对肺癌患者围术期的呼吸功能训练进行有效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标签:肺癌;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护理肺癌患者术前多有不同程度肺通气障碍,加上麻醉、手术创伤的打击,术后气道分泌物增多,手术切口疼痛影响呼吸肌特别是肋间肌和膈肌活动,致使呼吸功能下降。
术后不能有效咳嗽咳痰,导致肺通气量下降,细支气管痉挛,容易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ARDS、呼吸衰竭等并发症[1]。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术前、术后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显得尤其重要。
1护理方法1.1术前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1.1.1术前教育对有吸烟史患者解释吸烟对健康和手术的危害,术前绝对戒烟1w。
并解释清楚麻醉和手术引起的呼吸反应,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卧床不活动对呼吸的影响,使患者认识到进行呼吸功能训炼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
1.1.2指导患者学会深呼吸法,分别坐位练习胸式深呼吸和平卧位练习腹式深呼吸,2-3次/天,15min/次左右。
术前1周开始进行,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
1.1.3学习有效的咳嗽方法,指导患者深吸气后,用胸腹部的力量作最大咳嗽,咳嗽的声音应以胸部震动而发出,练习3次/天,20次/次左右。
向患者解释通过有效咳嗽,可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
1.1.4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器的训练。
本组患者各配1个呼吸训练器,训练器上有刻度可显示每次吸气的气量,容易引起患者兴趣。
嘱患者取坐位、半卧位深呼气后口含呼吸训练器连接器的喉嘴,作最大吸气。
早晚各1次/天,术前1周开始进行,手术当天暂停,术后第3天后可继续进行,次数可量力而行。
向患者解释通过术前呼吸训练器的锻炼,可以增加患者的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从而改善肺功能。
肺癌患者术后的呼吸训练

肺癌患者术后的呼吸训练手术是目前治疗肺癌的有效措施,手术创伤会影响患者肺功能,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肺功能和手术的耐受力,对于大部分肺癌患者而言,进行适度呼吸功能锻炼能够提高患者肺功能,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呼吸功能锻炼对于肺癌患者提升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肺癌术后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01有效的咳嗽咳痰有效的咳嗽对于术后肺功能的恢复相当重要,而且尽量要做到深部咳痰,把血痰给咳出来,这样效果才好。
患者双手抱在胸前,减少咳嗽震动引起的伤口疼痛,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秒一5秒,在胸腔内进行两三次短促有力咳嗽,然后进行一次深咳,张口咳出痰液。
年龄大且肺功能不好的患者,家属也要帮助患者多拍拍背,使痰液排出。
02缩唇呼吸法通过缩唇呼吸增加气道外段阻力,使等压点移向中央大气道,可防止气道过早闭合和塌陷。
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1:3,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缩唇呼吸的注意事项:1.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调整。
缩唇口形太小,呼气阻力过大,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呼出气量反而减少;缩唇口形太大,则不能达到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的目的。
2.缩唇口形大小和呼气流量,以能使距离口唇15~20cm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不致熄灭为适度。
3.缩唇呼气与腹式呼吸结合起来锻炼。
03腹式呼吸法增加患侧胸壁的活动度,增强吸收和引流,避免患者胸腔形成积液,并且能够有助于患者及早改善肺功能和下床运动。
吸气时,指导患者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隔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抑制胸廓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手感下降,帮助隔肌松弛,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
腹式呼吸的注意事项:1.初学者以半卧位最适合,后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在卧位、坐位或立位以及行走时,随时随地进行锻炼,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手术后一般呼吸训练治疗
肺癌手术一般要切除部分或一侧的全部肺组织,疼痛和呼吸困难常令患者感到恐惧,特别是呼吸功能的减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事实上我们的机体有强大的可塑性和代偿能力,即使全肺切除,肺血管床减少了一半,在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压仍可维持在正常范围。
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机体的潜力,呼吸练习简单而有效,由患者自我实施,可有效减轻术后的紧张、疼痛,有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术后清醒,病情平稳后即可开始练习。
方法:用鼻子吸气,在4~6 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
每天3~5 次,每次做5~10 下。
术后卧床期练习
1.术后当天可先采取腹式呼吸练习,即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缓慢回缩,减少对胸部手术切口的刺激。
2.术后1~2 天,可在腹式呼吸后,增加胸式呼吸练习,吸气时胸廓隆起,呼气时还原放松。
通过胸廓有节律的扩张和放松,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粘连及伤口皮肤的紧缩,促进伤口的愈合。
3.健侧卧位,即手术侧在上。
吸气时患侧手臂外展,抱头,还原呼气。
此练
习有助于增加患侧胸壁活动度,促进胸膜淋巴回流,加速胸腔积液吸收。
4.局部呼吸练习:在上述练习无不适后进行。
将双手紧压在肺叶切除
的部位,
吸气时使被压部位隆起,同时加压的手逐渐减压,吸气末保持2~3 秒,然后呼出。
此练习可使余肺膨胀,充填空腔,避免术后遗留残腔而继发肺部感染,同时还可缓解局部创面疼痛。
术后恢复期练习
当引流管拔除,医生允许下地活动后,在上述练习基础上,配合胸式或腹式呼吸方式,增加下列的呼吸操练习。
1.双手外展上举吸气,放下时呼气。
2.双臂自然垂放身体两侧,两臂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上移时吸气,下滑时还原呼气。
3.一手扶持站立,双下肢交替屈曲上抬。
上抬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4.先经鼻深吸气,呼气时缩唇,如吹口哨样,将悬挂的小纸鹤轻轻吹起。
5.膈肌练习:患者仰卧或坐位,双手置于上腹部。
吸气时腹部缓缓隆起,双手加压做对抗练习,呼气时腹部下陷,两手随之下沉,在呼气末,稍用力加压,以增加腹内压,使膈肌进一步抬高。
6.用哑铃、沙袋和松紧带等,强化肩胸部等呼吸辅助肌肉的练习。
术后保健期练习术后1~3 个月后,在上述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全身体能训练。
采取低、中强度有氧运动。
以下内容可选择单项或多项组合。
每次20~30 分钟,每天1~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