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天数的影响
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观察

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观察目的观察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5例患者。
对照组胸外科手术患者按照临床的常规护理进行指导,而观察组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例如咳嗽训练、缩唇呼吸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的天数。
结果观察组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住院天数、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规范的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减少胸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缩短胸管的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呼吸功能训练;胸外科手术;术后恢复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容易引发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肺部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大多为多数患者存在呼吸功能训练知识缺乏的情况,从而不能有效地进行呼吸功能训练[1]。
随着现代医学胸外科领域的发展,众多研究表明,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的快速恢复[2]。
具体调查研究结果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5例患者。
对照组:该组共15例患者,胸外科手术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0:5,年龄在(29~52)岁,平均年龄为(40.50±1.50)岁。
观察组:该组共15例患者,胸外科手术患者的男女比例为9:6,年龄在(30~50)岁,平均年龄为(39.10±1.25)岁。
两组胸外科手术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进行组间比较(P<0.05)。
1.2方法对照组:对照组胸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比如控制吸烟和感染、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指导以及进行过敏测试、准备血液、测量体温。
肺癌术后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肺癌术后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肺癌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主要城市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名列第一,随着当今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存活率显著提高,但是很多患者在手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心肺功能下降,因此,肺癌患者还需要通过呼吸功能锻炼来缓解呼吸困难,维持和促进心肺功能。
那么肺癌术后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呢?一、肺癌术后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1、缩唇呼吸法作用:通过收缩唇,增加气道外侧的阻力,将等压点移动到中央大气道,防止气道过早闭合和塌陷。
方法:用鼻子吸气,呼气时将嘴唇变成口哨状,将气体通过狭窄的口型慢慢呼出,吸气与呼气的比例为1:2或1:3,每次10分钟,每天2次。
2、腹式呼吸法作用:增加受影响一侧胸壁的活动能力,防止患者胸腔内积水的形成,促进胸液的吸收和引流,可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和起床运动。
方法:吸气的时候,双手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慢慢吸气的时候,肌隔肌最大限度地下降,腹肌放松,腹部的触感向上,胸部的手保持位置不动,抑制胸廓的运动;在呼气过程中,腹部肌肉收缩,腹部手感下降,每天保证两次,每次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内为宜。
3、吹气球法作用:防止小气道的早期封闭,有效排出肺内的残留气体,改善气体交换,使肺完全复张;此外,术后残留在胸腔的液体及气体可以通过抽吸管排出,锻炼呼吸肌。
方法:患者呼吸时用嘴呼吸,或使用吹瓶呼吸、吹气囊呼吸和声呼吸,最常见的是吹气球呼吸,选择合适的气球,容量800-1000ml,病人深吸一口气,含着气球,尽量把肺里的气放进气球里。
每天做3到4次,每次3到5分钟。
4、吸气末停顿法作用:可改善吸入气体分布不均的状态和低氧现象,提高气体交换的效能,并可使部分萎缩的肺泡有机会重新张开。
方法:患者采取坐姿,放松全身,保持安静,缓慢吸气,并在吸气结束时暂停。
此时会厌和声带仍处于开放状态,停顿时间约占呼吸周期的四分之一,然后缓慢地开始呼气。
吸气、停止和呼气的比例要求在1:1:2左右。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4· E-mail:zgqkyx@·论著·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林静静,林晓克,陈传帮,李雪萍,李海燕*【摘要】 目的 分析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 )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与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浙江省温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肺叶或肺段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照围手术期的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
对照组行常规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应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
比较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测试、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肺癌围手术期康复治疗中采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可有效缩短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出现,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肺癌;呼吸功能锻炼;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 563 【文献标识码】 AApplication of 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 in perioperative airwa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LIN Jing-jing, LIN Xiao-ke, CHEN Chuan-bang, LI Xue-ping, Li Hai-y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 Hai-yan; E-mail: 3313306016@【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icacy of 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 (ACBT ) in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airway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Methods 50 cas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 =2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25) according to the perioperative intervention methods. 25 of the control groups were routinely breathing exerci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creased application of 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 with breathing exercises more. The 6 minutes walk test, the time of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tube placement, the number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the 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walking distance of 6 minut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time of the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tube, the number of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 in the peri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f lung cancer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ime and time of the indwelling of the chest tube,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nd obviously improve theexercise ab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t has a high promotion value.【Key words 】 Lung cancer;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Active breathing and circulation technology; Complications 基金项目:温州市科学技术局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Y20170342)作者单位: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信作者:李海燕;E-mail :331330601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疗肺癌的手段越来越多,但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仍是外科手术[1]。
呼吸操锻炼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本 研究 收集 2 0 0 8年 1 O月 至 2 0 0 9年 1 2月 南 昌
过 1 n・ 0mi 次一 。③ 腹 式 呼 吸 : 只手 轻 放 在 腹 壁 一 上, 令其 吸气 时将 腹 部 鼓 起 , 气 时 收缩 腹 部 , 握 呼 掌 动作 要领 后 , 以正 确 的模式 作深 呼 吸 , 吸频率 因人 呼 而 异 , 次 深呼 吸 时 间根 据 患 者 具体 情 况 而 定 。一 每 开 始可做 个 深呼 吸 , 以患 者 不感 到疲 劳 和 能 耐 受伤 口疼 痛 为原则 , 始每 天训 练 2次 , 开 以后次 数和 时 间 循 序渐进 。④人工 阻力呼 吸训 练 : 择合适 气 球 , 选 容 量在 8 0 10 0mL, 1 正常 的 深 吸气后 , 量 0 0 做 次 尽
高 1 。卧位 为 宜 , 0) 以利 于 呼 吸 及 循 环 功 能 , 能 起 还 到减 轻切 口张力 的作 用 。②缩 唇呼 吸 : 鼻 吸气 , 经 吸 气 时稍屏 气 片刻再 呼气 , 呼气 时嘴角 缩成 吹笛状 ( 吹
蜡烛 状 ) 使 气 流 通 过 狭 窄 的 口 形 缓 慢 呼 出, , 2次 ・ d , 次 持 续 时 间 视 患 者 情 况 而 定 , 不 超 每 但
大学 第 二 附属 医院心 胸外 科 收治 的肺癌 患者 6 0例 ,
男 4 例 , 1 例 , 均 年 龄 ( 6 1 ) , 部 行 肺 1 女 9 平 5± 2岁 全
叶切 除 术 , 无 呼吸 道 感 染 或 合并 心 功 能不 全 等 并 均
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观察

结 果 誊 差 巷 异 者5 具 有 例( 统计 . 2 0 学 %) 意 义( , 对 P 照 组 病 人出 现 呼 吸 道 并 发 症 者1 2 例 ( 5 2 . 1 7 %) , 两 组 结 果 相比 ,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5 ) ; 比 较 两 组 病 人胸 管 滞留 时 间 、 术 后至 出 院时 间 等 , 两组
盛 红 梅
( 连- X - 港 市第一人 民 医院 江 苏
连- X - 港 2 2 2 0 0 0 )
【 摘要 J 目的 主要讨论 了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 院于 2 0 1 1 g - 1 2月 一 2 0 1 4 g - 1 2月间收治 4 8例胸外科手术病人 为观 察对象 . 随机将 其划分为观察组 、 对照组。其中, 观察组病人 2 5例, 接受 围术期呼吸功能指导训练 ; 对照组病人 2 3例 , 接 受临床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恢 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 出现呼 吸
( 3) : 1 2 5—1 2 6 .
[ 3 ] 王璇 , 李延伟, 张林 , 等. u r i s y s 2 4 0 0尿 自动分析仪检测尿常规质控 因素分析 [ J ] . 南 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 ) , 2 0 1 3 , 1 ( 1 ) : 6 5— 6 6 .
呼 吸功 能训 练对 胸 外 科 手 术病 人 术后 恢 复 的 影 响观 察
2 0 1 5年第 5期
3讨 论
调查研究显示 , 尿常规检验结果阳性率较高 , 达到2 5 . 0 1 %, 其中多数来 自于体检中 心, 提示社会大众泌尿系统健康状况不容 乐观 , 生殖道 与泌尿 系道炎症 发病 率较高 , 肾 脏病并不鲜见 , 其 中不 乏 肾小 球硬 化 、 肾衰 竭 等严 重 肾脏 病 。常见 异 常指 标 为 s G、 WB C、 R B C 、 U R O, 这些 指标均 于循环 代谢系统密 切相关 。 尿常规假 阳性率为 4 . 2 3 %, 达到较理想水平 , 质控效果较好。干化学尿常规 与尿沉 渣镜检 R B C 、 WB C 、 管型阳性分布结 果差 异具有 统计学 意 义 ( P< 0 . 0 5 ) , 其中 R B C+、 WB C+、 R B C++、 管型 +、 R B C+++、 管 型 ++ 假 阳性 率均在 1 0 % 以上 , 高于尿 常规
系统呼吸训练提升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

系统呼吸训练提升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肺癌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首位。
外科手术治疗肺癌必然对患者术后的肺功能带来负面影响。
提升和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是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
2009年1~6月收治肺癌患者46例,进行呼吸训练,旨在评估围术期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结果82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术前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术前教育:对有吸烟史患者解释吸烟对健康和手术的危害,术前绝对戒烟1周。
并解释清楚麻醉和手术引起的呼吸反应,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卧床不活动对呼吸的影响,使患者认识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
指导患者学会深呼吸法:分别坐位练习胸式深呼吸和平卧位练习腹式深呼吸,2~3次/日,每次15分钟左右。
术前1周开始进行,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加肺活量。
学习有效的咳嗽方法:指导患者深吸气后,用胸腹部的力量作最大咳嗽,咳嗽的声音应以胸部震动而发出,每日练习3次,每次20次左右。
向患者解释通过有效咳嗽,可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
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扩充器的训练:本组患者各配1个肺功能扩充训练器,训练器上有刻度可显示每次吸气的气量,容易引起患者兴趣。
嘱患者取坐位、半卧位深呼气后口含连接肺功能扩充器的喉嘴,作最大吸气。
每日早晚各1次,术前1周开始进行,手术当天暂停,术后第3天后可继续进行,次数可量力而行。
向患者解释通过术前肺功能扩充训练器的锻炼,可以增加患者的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从而改善肺功能。
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肺部感染的患者,按医嘱进行解痉抗炎,若痰液粘稠,不易咯出者,给予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5mg+生理盐水20ml,2~3次/日,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术后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充分镇痛、解除紧张和放松肌肉:术后患者常因伤口疼痛全身肌肉紧张限制呼吸,呼吸快而表浅,除应用镇痛药物外,可采取半卧位,膝下放枕头,保持姿势舒适,轻轻活动或按摩颈部和肩胛部以消除肌肉紧张,使呼吸保持适当的频率和幅度。
多模式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结节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预后 [2-4] 。 本研究中,我们对肺结节术后患者行多模
快速康复的目的 [1] 。 ERAS 理念在胸外手术治疗领
域已有坚实理论和实践基础,功能康复训练作为一种
式呼吸功能训练的标准化流程作业、系统化健康教育
及反馈式结果追踪,采用缩唇腹式呼吸、吹管、吹气
球、呼吸韵律操及瑜伽球操等训练,取得满意康复效
【摘 要】 目的:探讨多模式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结节术后患者护理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 1 日 ~ 2019 年 12
月 31 日在胸腔镜辅助下行肺段或肺叶切除术及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清扫术后患者 126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3 例;
观察组采用胸外常规护理和多模式呼吸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胸外常规护理和传统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康复效果。 结果:观
练习吹管或用 1 ml 注射器和医用橡胶手套制做简易
气球训练吹气球。 术后第 1 天,护士评估患者生命体
征平稳情况下即可指导患者下床活动训练呼吸韵律
操,首先讲解理论知识,介绍训练方法、动作要领、可
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注意事项及训练意义等。 训练前
呼吸韵律操完成 4 ~ 6 次床上和床下训练。
测仪对患者术后第 1 天与第 4 天的训练前最大吸气
【 Key words】 Multimodal respiratory function training;Pulmonary nodules;Rehabilitation nursing;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肺康复是一项多学科、多措施结合的综合干预方
非药物辅助治疗的物理训练方式,是胸外科术后集束
镇痛的基础上进行深呼吸功能锻炼,加强拍背体疗和
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的影响

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的影响我们来了解一下肺癌根治术后的常见问题。
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肺活量下降、肺功能受损等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恢复造成一定的困难。
而呼吸功能锻炼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设计的康复方法之一。
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的影响是积极的。
通过呼吸功能锻炼,患者可以增强肺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肺部康复。
呼吸功能锻炼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呼吸模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锻炼。
深呼吸、吐纳练习、肺活量训练等方法都是常见的呼吸功能锻炼方式,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进行锻炼。
除了呼吸功能锻炼之外,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还需要综合康复措施的支持。
合理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心理疏导等都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建议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患者还应该结合其他康复方法,全面地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由于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之前,患者最好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测试,了解自己的肺功能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锻炼不当导致身体不适的情况发生。
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呼吸功能,促进肺部康复,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之前,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结合其他康复措施,全面地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希望本文对正在康复期的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天数的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的天
数的影响。
方法:对180例肺部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
比研究。
结果:观察组平均置管天数为7天±1.5天;对照组平均置管天数为9天
±1.5天。
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协助肺癌术后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促进肺
扩张,避免肺不张,对患者的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肺切除术后呼吸功能锻炼引流管护理置管天数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176-02
肺癌术后患者由于正常活动受限、术后切口疼痛、肺组织的切除导致的呼吸
形态的改变、肺不张及术后切口愈合恢复较慢均会导致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
时间延长,特别是老年人、营养状况不佳以及疼痛耐受比较差的患者更是容易导
致置管时间延长[1]。
为探讨肺癌术后协助患者及时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我科于2008年12月开始,协助其中90例术后患者咳嗽、咳痰、指导呼吸功能锻炼,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2010年10月,共收治肺癌患者进行一侧肺叶切除术和一侧全肺切除术共180例,年龄在30~70岁之间,其中男性142例,女
性38例。
观察组90例,其中肺叶切除术74例,全肺切除术16例;男性70例,女性20例,年龄在35~69岁,平均年龄(41.6±10.2)岁。
对照组90例,其中
肺叶切除术70例,全肺切除术20例;男性72例,女性18例,年龄在30~70岁,平均年龄(40.9±11.3)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手术方式及病情
等情况分别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所有的患者术后均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2根:为锁骨中线第二肋
间(排气)和腋中线第6肋间或第七肋间(排液)。
其中对观察组患者每日督促
他们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促进胸腔内气体和引流液的排出从而促进肺扩张,如教
患者吹气球、手压住切口进行深部咳嗽;术后第二天开始指导患者适当的下床活动,第三天开始指导他们吹气球,第四天开始指导他们自己提着闭式引流瓶爬楼梯,以上活动均以病人耐受为原则。
如此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直至胸腔
闭式引流管全部拔除,且没有出现重新放置引流管的现象[2]。
对对照组患者,在
术后第二天开始,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但是不进行吹气球、爬楼梯
等训练。
对所有的患者我们每日检查他们的情况,每日观察并记录胸腔闭式引流
瓶内引流物的颜色、量及水封瓶内水柱波动的情况,同时观察排气瓶内咳嗽时气
泡溢出的情况,直至患者引流管全部拔除。
记录每位患者拔管日期并计算其放置
引流管天数,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胸腔闭
式引流管置管天数。
二、结果
两组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置管天数见表1。
观察组的平均拔管时间明显早
于对照组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平均置管天数(d)比较
分组 n x±s
观察组 90 7±1.5
对照组 90 9±1.5
三、讨论
1、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于术后患者有积极的意义。
患者术后由于手
术切口疼痛以及肺组织的缺失,导致患者呼吸形态的改变,有效呼吸形态受损;
害怕做深呼吸,容易导致肺不张的发生。
患者术后由于胸腔内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做深呼吸呼吸时会牵拉引流管引起疼痛,更加使患者不敢进行有效的深呼吸。
术后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使患者慢慢恢复正常有效的呼吸形
态是十分必要的[3]。
2、医护人员督促的作用和意义。
有的患者由于害怕术后切口疼痛、对疼痛的
耐受能力比较差,如果没有医务人员的督促,或自己没有按照医务人员交代的注
意事项进行锻炼,或患者家属比较纵容患者,依照患者的意愿,没有持续进行功
能锻炼,必然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比较差,从而导致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时间延长。
3、护理措施。
对于术后患者护理人员要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同
时要求家属协助督促。
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同时,要依据医嘱给患者使用有效
抗生素治疗以及沐舒坦雾化吸入,并且配合各项护理措施预防肺癌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
要教会病人做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患者术后清醒,待生命体征平稳
后改为半卧位,头部及上半身抬高30°~45°,每隔2-3h唤醒病人咳嗽,做深呼吸
5-10次,咳嗽的同时观察引流瓶内引流物的变化情况、排气瓶内气泡的情况以及
水封瓶内水柱波动的情况。
如果患者咳嗽数次后仍然有大量引流液排出、气泡大
量的冒出,让病人稍休息后再次咳嗽,直至引流液不再排出,气泡的量大量减少。
同时鼓励及协助患者在床上经常变换体位、多翻身,并早期下地活动,改善呼吸
循环功能。
待身体可以自由下床活动后,指导并鼓励患者多爬楼梯增加活动量,
促进肺扩张[4]。
参考文献
[1]卲剑黄瑶张馨陆静徐琼峰.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心外科手术病人呼吸功能的
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01-410.
[2]魏舜.肺功能训练对围手术期肺癌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出时间的影响.中国临
床康复,2004,8(14):2665-2665.
[3]王东辉.呼吸功能训练对手术前后肺癌患者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3,9(10):1966-1970.
[4]刘秀梅孙翠红张爱荣.开胸术后闭式引流管的临床护理.吉林医学,2009,30(16):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