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经典诵读一百课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材说明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并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中国人民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而独具魅力的古代经典著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国学”。
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我们编写了《国学经典诵读》一书,供学生诵读。
同学们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要注意联系生活,并且能够和自己的知、情、意、行相结合。
本套教材共十二册,供小学六个年级十二个学期使用。
每一册约选入经典诗文三十余篇。
本册供一年级第一学期使用。
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校本教材古诗词编写小组目录1.春晓 (4)2.登鹳雀楼 (5)3.敕勒歌 (6)4.凉州词 (7)5.早发白帝城 (8)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7.望庐山瀑布 (10)8.古朗月行 (11)9.赠汪伦 (12)10.鹿柴 (13)11.锄禾 (14)12.长歌行 (15)13.赋得古原草送别 (16)14.上元夜 (17)15.咏柳 (18)16.清明 (19)17.绝句 (20)18.逢老人 (21)19.幼女词 (22)20.弟子规(节选一) (23)21.弟子规(节选二) (24)22.弟子规(节选三) (25)23.弟子规(节选四) (26)24.弟子规(节选五) (27)25.弟子规(节选六) (28)26.弟子规(节选七) (29)27.弟子规(节选八) (30)28.弟子规(节选九) (31)29.《名贤集》(节选一) (32)30.《名贤集》(节选二) (33)chūn xiǎo春晓táng mèng hào rán【唐】孟浩然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春眠不觉晓,chù chù wén tí niǎo处处闻啼鸟。
一年级中华经典诵读

唐。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菜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古朗月行唐。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雀劳利歌辞北朝民歌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
今日歌明。
文嘉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多!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江南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宋·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相思唐。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唐。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著)花未?懊侬歌南北朝民歌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还有二千在。
台温处树旗谣元朝民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一日三遍打,不反待何时?新安滩青。
黄景仁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
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唐。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官仓鼠唐。
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燕子矶口占【明】史可法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
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灯花宋王质造化管不得,要开时并开。
洗天风雨夜,春色满银台。
纨扇宋张舜民纨扇本招风,曾将热时用。
秋来挂壁上,却被风吹动。
西村宋郭正祥远近皆僧刹,西村八九家。
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
赤日炎炎似火烧民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宋苏轼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三字经(常识篇)节选一宋王应麟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三字经(常识篇)节选二宋王应麟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三字经(常识篇)节选三宋王应麟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小学1-3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小学1-3年级经典诵读内容小学一至三年级经典诵读内容一年级(5篇):1、注音版《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一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山东)

一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1.西洲曲(节选)…………………………南朝乐府(1)2.咏芙蓉……………………………【南北朝】沈约(2)3.山中……………………………………【唐】王维(3)4.别东林寺僧……………………………【唐】李白(4)5.古风•其三十九(节选)……………【唐】李白(5)6.偶步……………………………………【清】袁枚(6)7.玉阶怨…………………………………【唐】李白(7)8.剑客……………………………………【唐】贾岛(8)9.明日歌(节选)…………………………【明】文嘉(9)10.苔……………………………………【清】袁枚(10)11.答人……………………………【唐】太上隐者(11)12.咏西湖……………………………【明】毛先舒(12)13.秋夜寄邱员外……………………【唐】韦应物(13)14.观放白鹰二首·其一………………【唐】李白(14)15相思…………………………………【唐】王维(15)16.咏华山……………………………【北宋】寇准(16)17.遗爱寺……………………………【唐】白居易(17)18.独望………………………………【唐】司空图(18)19.长干行四首·其一…………………【唐】崔颢(19)20.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20)21.杂诗…………………………………【唐】王维(21)22.京师得家书…………………………【明】袁凯(22)23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23)24渡汉江………………………………【唐】宋之问(24)2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25)26.终南望余雪…………………………【唐】祖咏(26)27.《三字经》(节选 (27)28.《弟子规》(节选) (28)29.海水………………………………………刘饶民(29)30.全都喜欢………………………………金子美铃(30)1.xī西zhōu洲qǔ曲(jié节xuǎn选)nán南cháo朝yuè乐fǔ府cǎi采lián莲nán南tánɡ塘qiū秋,lián莲huā花ɡuò过rén人tóu头。
小学一二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一二年级经典诵读篇目小学一二年级经典诵读篇目(一)国学经典:1有计划地诵读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浙江省经典诵读一二年级(第1-100篇)电子版本

浙江省经典诵读一二年级(第1-100篇)1 江南汉乐府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 于易水送人一绝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6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7 中秋夜唐·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8 九日唐·王勃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
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9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
10 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 回乡偶书(一)★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2 回乡偶书(二)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3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 送别唐·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15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6 赠王九唐·孟浩然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17 送朱大人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18 终南望馀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9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第一章明理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三字经·学习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第二章尚美晨读对韵(一)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
白鹭对乌鸦。
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二)优对劣,丑对美,肃静对喧哗。
光明对黑暗,谨慎对浮夸。
瓜子脸,葡萄牙。
异卉对奇葩。
知己存海内,朋友遍天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三)繁对简,少对多,淅沥对滂沱。
珊瑚对玛瑙,河蚌对田螺。
星妩媚,月婆娑。
曲径对斜坡。
黄鹂歌婉转,绿柳舞婀娜。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童谣:1、《小蚂蚁》小蚂蚁,真有趣,见面碰碰小胡须。
你碰我,我碰你,报告一个好消息!排队走,一二一,大家去抬一粒米。
2、《搬米》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
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3、《天上的草地》蓝蓝的天空,是一片肥美的草地;闪闪发亮的星星,是低头吃草的小羊;时隐时现的月亮,是一个牧羊的小姑娘。
4、《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一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教育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一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篇目仅供参考一、古诗关山月(节选)(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①藏踪迹,浮萍②一道开③。
【注释】①解:明白,知道。
②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
③一道开:分开一条水线。
独坐敬亭山①(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②,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山上旧有敬亭。
②两不厌:诗人把山拟人化了,觉得自己与敬亭山互相看不够。
厌,满足,厌倦。
江上渔者①(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②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③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出没:若隐若现。
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二、三字经六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七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三、弟子规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三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四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五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六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七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八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一年级下学期朗诵一、现当代儿童诗歌松塔顾城松枝上露滴晶光闪亮好像绿漆的宝塔挂满银铃铛。
野牵牛金波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滴滴答!滴滴答!大豆荚樊发稼大豆地里大豆荚,就像小房子一排排,秋风一吹房门儿开----- 劈里啪啦,劈里啪啦,一个个豆娃娃跳出来。
水城威尼斯(意大利)罗大里水面上一座古桥,一个月亮在古桥上挂。
水面下一座古桥,一个月亮挂在古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三字经 口而诵,心而维
口而诵,心而维。 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迎春花 大道旁,山坡上, 风雪里,摇铃铛。 星星花儿队伍长, 一闪一闪闪金光。 要问这是欢迎谁? 大家欢迎春姑娘。
编花篮
编,编,编花篮, 花篮里面有小孩, 小孩的名字叫什么, 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坐下,起不来, 蹲下,起得来。
村晚
雷震 (宋代)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百家姓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粽子香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
蝉蝉子 蝉蝉子,哭微微,
有爹有母盖棉被,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保护环境 花儿对我笑嘻嘻, 小鸟唱歌叽叽叽。 看到垃圾快拾起, 保护环境我和你。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百家姓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看月亮 初一看,一条线。 初二三,眉毛弯。 初五六,挂银镰, 初七八,像小船。 初九十,切半圆, 十五六,像玉盘。
鹿柴
王维 (唐代)
空 山 不 见 人, 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 复 照 青 苔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