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海洋污染是指⼈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态系统遭到破坏。
下⾯店铺给⼤家分析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希望能帮到⼤家。
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 1 陆源污染 陆源污染是指陆地上产⽣的污染物进⼊海洋后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他危害。
⼈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产、消费与⽣活⽅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其中,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为蒙特利尔环境部长会议预备的⼀份报告中指出,80%的海洋污染源于陆源污染。
《防⽌陆源物质污染海洋公约》中对陆源污染的界定:陆源污染是:1)通过⽔道;2)源于海岸,包括通过地下⽔或其他管道的引⼊;3)源于公约所适⽤区域内⼀缔约⽅管辖内所铺设的⼈造设施对海洋区域所造成的污染。
随着⼯业经济的发展,⼯业污⽔⼤量排⼊近海⽔域,成为陆源污染的主因;⽽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将农业⽣产中使⽤的化肥和农药,通过地表径流或者河流流⼊沿海⽔域;⼈类⽣活⽔平的提⾼,产⽣的⽣活垃圾和⽣活污⽔也成为主要的污染物。
随着⼤量的陆源污染物流⼊海洋,致使海⽔中重⾦属含量升⾼,直接导致海产品重⾦属超标。
2 ⽯油污染 随着我国⽯油进⼝量和海上运输量的逐年增长,我国近海⽯油污染⽇益严重,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的32×108t⽯油中,约有320×104t进⼊海洋环境。
⽯油流⼊海洋的途径包括: 1)海底油井开采开采过程中溢漏和井喷; 2)油船运输中泄漏或发⽣事故; 3)炼油⼚含油的废⽔直接流⼊海洋。
⽯油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资源,破坏⽣态平衡。
通常1t⽯油可在海上形成覆盖12km2范围的油膜,油膜会使透⼊海⽔的太阳辐射减弱,从⽽影响光合作⽤;油膜影响海⽔复氧,⽯油的分解,会消耗海⽔中的溶解氧,使海⽔缺氧,据研究,1kg⽯油形成的浮在⽔⾯的油膜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104L海⽔中的溶解氧[3],造成海洋中藻类和微⽣物死亡,破坏海洋⽣态系统的⾷物链,导致海洋⽣态系统失衡;⽯油流⼊海洋后,会产⽣光化学反应,⽣产綑、酮、酚、酸、硫的氧化物等,危害海洋⽣物。
国内外海洋污染现状、防治对策研究及对青岛市海洋环境的保护建议

理就排进 内陆河道 。( 3 ) 农业生产。我们祖祖辈辈通过农业活动来 3 . 3 对 于海水 养殖投放的饲料 、药物及排泄物如果控制管理不 当
获得基本生 活所需 , 但是 同时 , 又不断将 大量 的化学物质埋到土壤 也会对海洋造成很大 的污染 。 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 加大力度在控
3 . 1 严格 控制 经济生产活动 , 规 范生产活动 , 推动绿色清洁经济 的
发展 。有关单位要加 大力 度进 行行 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处理 , 不断 调整整体格局 ,通过技术水平 的不 断提 高来 降低 能源的消耗 , 达
到资源 的有效充分利用 , 降低污染物 的排放量 。做好行业 内部 的 审计工 作 , 构建一 套完整 的科学管理体 系 , 在全国范 围内提倡清
2 . 3当大 量 石 油 泄 漏 到 海 洋 中 以后 ,在 海 洋 的表 面 出 现 的 一 层 隔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防御 。 膜会阻碍海洋与空气之 间的接触 , 使得一定范 围内的海域含氧量 3 . 7将海洋环境保 护列入地方政府考核 ,在进行海洋污染物预 防 大幅度降 低 , 造成 大量海 洋生 物 因为缺氧死亡 , 也 会对人类 自身 工作的过程 中, 最需要 我们 做的就是不能一味地追求什么地 方国 带来不好的影响。 民经济 总量 的提升 , 不能为 了政绩 , 或者是 任何形象工 程牺牲环
洁性生产。国内在这方 面做 的比较 出色 的典型就是深圳市奥威环
1海 洋污 染 的来源 及特 点
保清洁公司和绿盾公 司。 该公 司通过对废弃的牛奶 、 饮料 、 软体包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 被人类称之为“ 蓝色 的宝库 ” ; 同 装的有效利用。彩乐板 的广泛使用 , 会使得很多 可再生 , 低 污染材 时也提供 了便利 的交通运输 , 缩短了各 国之间政治 、 经济交往的距 料得到很好的利 用。上文中提 到的环保清洁公司在经过一 系列处
海洋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

海洋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海洋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类的健康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海洋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城市排放、船舶排放和垃圾倾倒等,这些污染物不仅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还会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人类身上,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需要重视海洋污染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
海洋污染问题的严重性1. 海洋生态系统受损:海洋污染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受损,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工业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会导致海洋生物中毒和死亡,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2. 海洋生物资源减少: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许多重要的渔业资源因此而大幅减少,严重影响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人类健康受威胁:海洋污染会使有毒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人类身上,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汞和镉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
4. 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影响海洋环境的稳定性。
海洋污染的防治对策针对海洋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海洋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以下是一些海洋污染的防治对策:1. 加强环保意识:加强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对海洋污染问题的关注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2. 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海洋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推动相关部门有效履行监管责任,维护海洋环境的法治化。
3. 提高工业生产和排放标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降低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4.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生产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需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5. 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城市垃圾中的塑料制品是海洋污染的一大重要来源,需要加强城市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垃圾污染。
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石油的开发等,部分海域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状况很不乐观, 这对海洋生物、海水质量以致人们健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只有对我国近海污染作出正确的分析,才能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系列措施,促进沿海经济与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洋;污染;可持续发展;防治对策正文: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环境与发展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海洋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及容限调控已成为当代科学技术研究的重大课题其目标是在维护海洋环境良性发展的同时协调和保护海洋资源的开发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确保海洋为人类代幸福带来持续的环境和经济利益。
目前,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形势仍很严峻,中国近海由近岸海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陆源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沿海富营养化加重突发性环境灾害将进一步增多,近岸局部海域功能退化,资源基础损害加重。
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肩负着极其艰巨的任务,海洋污染的原因1.1海洋石油开发引发的污染因海域石油蕴藏量十分丰富,近海海域成为石油开发重地。
部分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将大量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不断地排入海洋,造成认为的海洋污染。
1.2 废弃物对海洋的污染世界人口的大幅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使得各种垃圾和废弃物的数量也发生了成倍地增长,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向海洋排放的废弃物和废水的数量已经超过初期的20 倍,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多。
1.3 船舶引起的污染船舶污染,主要原因是海上事故、船舶操纵以及过往船只的海上倾倒行为导致各类有害物质进人海洋,使得海洋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
2 海洋污染物的种类2.1 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此物质相对较为繁杂,包括工业排出的油脂、纤维素、糖醛;生活污水的粪便、食物残渣、洗涤剂以及化肥的残液等。
2.2 固体废物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严重损害近岸海域水生资源、破坏沿岸景观的船舶废弃物、工业和城市垃圾、工程渣土以及疏浚物等。
海洋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

海洋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海洋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然而,这种关系也带来了海洋污染的威胁。
海洋污染是指人为活动导致的海洋环境质量降低、海洋生态系统受到损害的现象。
从根本上说,海洋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危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各种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本文将探讨海洋污染问题的现状和对策,旨在提高人们对问题的意识和了解程度。
现状当今,海洋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
在全球海洋中,化学污染、垃圾污染、石油污染等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
首先,化学污染是指人为活动释放的化学物质,如化肥、农药、溶剂等,进入海洋并且蓄积了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暴力反应。
例如,溶剂的排放使海水变得不透明,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和幼崽的生存。
石油污染来自于石油开采和石油运输。
事实证明,石油污染可以对鱼类、海鸟和其他海洋动物造成可怕的伤害,亦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其次,垃圾污染是一种很常见的海洋污染形式。
垃圾从沿海城市泄漏到附近的海水中,例如塑料颗粒和食物残渣等。
海洋中的垃圾被动物误食或误认为是食物,此外,垃圾也可以阻塞小鱼和浮游动物的鳃,导致它们无法呼吸。
防治对策由于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法规和政策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措施,以监管和控制有害物质和污染源的进入海洋。
同时,应制定有关抑制化学物质和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回收技术的政策和计划。
2. 优化城市管理并提高人们的意识加强城市管理,优化社区环境,加强垃圾分类处理。
提高民众对垃圾减量、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鼓励大家购买海洋友好认证产品以支持环保企业。
3. 提高海洋生态保护技术提高海洋污染防治的科技含量,包括涉及海上溢油、海水淤泥、海洋污染等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建议建立研究和生态保护实验室,在试图重建濒临灭绝的海洋物种的过程中探讨生态系统的模仿、再制和改善。
结论海洋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为了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我们有必要保护海洋。
广东省沿岸海域海洋垃圾管理现状及 防治对策研究

广东省沿岸海域海洋垃圾管理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海洋垃圾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废弃物和污染物。
广东省作为中国沿海地区之一,面临着严峻的海洋垃圾问题。
本文将研究广东省沿岸海域海洋垃圾的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管理现状1. 海洋垃圾来源:广东省沿岸海域海洋垃圾主要来自沿岸人口的生活和工业废弃物排放、水上运输、渔业活动以及风力和海流等带来的陆源垃圾。
2. 海洋垃圾组成: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广东省沿岸海域的海洋垃圾主要由塑料制品、金属垃圾、玻璃瓶、渔具、木材废料等组成。
3. 海洋垃圾污染状况:广东省沿岸海域海洋垃圾污染较严重,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威胁,还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海洋垃圾污染还会对沿岸旅游业和渔业等相关产业造成经济损失。
4. 目前的管理措施:广东省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来管理海洋垃圾问题。
加强对沿海工业企业和水上运输企业的监管,限制污染物排放;加大对渔业船只的巡查力度,防止渔具丢弃等。
广东省还开展了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定期清理沿岸海域的垃圾。
二、防治对策1. 强化立法和政策支持:广东省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海洋垃圾管理制度。
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鼓励发展环保产业,提供相应的财政和税收支持。
2. 提高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开展海洋垃圾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海洋垃圾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海洋垃圾治理中来,增加公众的环保意识。
3. 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大对企业和个人的监管力度,严禁非法排放废物和垃圾。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
4. 进一步开展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定期组织清理沿岸海域的垃圾,加强对沿岸海域的巡查和管理。
鼓励企业和公众参与到清理行动中来,提高海洋垃圾的清理效率。
5.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共同治理海洋垃圾问题。
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研究海洋垃圾防治的创新方法和技术。
广东省沿岸海域海洋垃圾治理面临的压力较大,但通过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提高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监管和执法、开展海洋垃圾清理行动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有效地改善海洋垃圾污染问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
海洋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

海洋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海洋污染问题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人类的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海洋污染的成因很复杂,包括了人类工业、农业、航运、油气开采、建筑施工等活动的排放物,以及城市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海洋的污染。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海洋污染问题,并提出需要采取的防治对策。
海洋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污染:工业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海洋环境,并对海洋生态和生物造成危害。
2.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和畜禽粪便等,会随着水流流入海洋,造成海水富营养化。
3. 油气开采污染:海上石油钻井、油船的事故等都会导致大量石油泄漏而污染海洋环境。
4. 城市污水污染: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洋中,会使海水变得浑浊,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5. 垃圾污染:沿海城市和旅游区大量消费者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无处处理,造成海洋垃圾的积累。
为了减少海洋污染,在防治海洋污染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法律法规:海洋污染治理首先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标准,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同时,应对违反法规者严格打击,增加违法成本,确保法律的权威和有效性,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2. 加强监管管理:加大海洋环境的监察和管理,严格落实相关责任,建立健全的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专业队伍的建设。
3. 采取科技手段:采用高科技手段和设备,开发和应用海洋环境治理新技术,提高污染治理效率和费用的降低,研发新型环保装备与新材料,提高治污设备、技术的可持续性。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大众环保意识,提升公民环保素质,加强环境保护宣传的频率和形式。
5. 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积极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海洋环境遭受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这不仅威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还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1.陆源污染:我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洋,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等问题频发。
2.海洋石油污染:海上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溢油事故频繁发生,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
3.塑料垃圾污染:随着海洋塑料垃圾数量的增加,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4.农业污染:沿海地区的农业污水和化肥使用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5.船舶污染:海上运输和渔业活动产生的油污、废弃物等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三、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法律约束力。
2.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3.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科研的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污染防治的技术水平。
4.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事务,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海洋环境问题。
5.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减少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6.建设海洋保护区:在重要海域设立海洋保护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防止人为破坏。
7.强化海上执法:加强海上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8.推广清洁能源: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海上运输和渔业活动的碳排放。
9.开展公众参与活动:鼓励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活动,如清理海滩、植树造林等,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环保意识。
10.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 介绍法律概要 , 要求履行的相关义务 。 该法实施 5 , 日本 年 全
废 弃 家 电 的 回收 处 理 成 效 显著 ,每 年 非 法 丢 弃 的 废 弃 家 电 不 到 废弃家电排放量的 l % 我 国也 于 2 1 年 1 1日开 始执 行 01 月 《 弃 电器 电子 产 品 回 收处 理 管 理 条 例 》 废 ,调 查 发 现 很 多 居 民竟 然 不 矢 道 该 项 条例 , ¨ 因此 , 府 要 通 过 公 共 场 所 、 区 、 校 、 政 社 学 企
『 3 1李 慧 明 , 晓 利 . 于 “ 环 ” 于 “ 环 ” 循 环 经 济 深 入 发 左 源 循 高 循 的 展 研 究 ll 国地 质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版 )20 ( )1— 0 l中 l 社 ,0 8 1 :5 2 . f 商务 部 .家 电 以 旧 换 新 销 售 额 突破 20 4 1 0 0亿 .商务 部 网 站 ,
流入非法 的回收拆解市 场是 电子废弃物末端污染治 理的关键 。
日本 为 保 证 《 电 再 生 利 用 法 》 利 实 施 , 了 3年 的 时 间进 行 家 顺 花 准 备 , 别 召 开 了对 地 方 政 府 、 造 业 、 售 业 者 和 国 民 的 说 明 分 制 零
参 考 文献 : 『 1 1我 国每 年 理 论 报 废 家 电量 超 过 5 0 0 0万 台
业等多种途经 , 利用电视 、 报刊 、 宣传栏 、 公益广告等多种传播工
具, 宣传 落 后 方式 处理 电子 废 弃 物 所 产生 的环 境 危 害性 , 及 正 以 确 的 回收 处理 途 径 , 导公 众 熟 悉 相 关 的法 律 法 规 , 立 环 境 责 引 树 任 意 识 , 极 参 与 到 电 子废 弃 物 的 污 染 防治 工 作 , 动 将 淘 汰 的 积 主 电子废 弃 物 交 回给 正 规 的 回收 企 业 。公 众 环 境 责 任 意识 提 升 势 必 对 零售 商 的社 会 责 任 的 要求 提 高 ,促 使 零 售 商 主 动 回收 电子 废 弃 品 , 高 企 业 的 社 会 责 任 信 誉 ; 外 , 加 强 对 非 法 回 收 市 提 另 应
于 污染 严 重 、 潮 频 发 , 多 滩 涂 养殖 场 和 渔 场 被 荒 废 或 迁 往 外 赤 许 海, 许多 珍 贵 的海 生 资 源 正 在 逐 步丧 失 。
康、 妨碍捕鱼和其他各种合法活动 、 损害海水的正常使 用价值 和
废 弃 物 的 习惯 , 导 电子 废 弃 物 流 人正 规 的 回收 处 理 企 业 , 引 杜绝
污 染 。在 j 业 尚不 发 达 时期 , 类造 成 的污 染 较 少 , 陆 地 流 人 - 人 由
降低 海 洋 环 境 的 质量 等 有 害 影 响 。 海 洋 污 染 主 要发 生 在 临 近 大 陆 的港 口和 海 湾 。 发 达 的 工业
和密集 的人 口使得城市 的三废排放量急剧上升 ,大量的 固体 废
海 洋 而 积 辽 阔 , 水 量 巨 大 , 期 以来 是 地球 上最 稳 定 的生 储 长 态 系统 。 海 洋 作 为 地 球 上 最 大 的水 体 其 面积 占地 球 总 而 积 的 7 %:人 类 从 海 洋 获 取 大 量 资 源 的 过 程 中也 给 海 洋 带 来 了 各 种 1
物 以及 废 水 被倒 入海 里 ,而 港 口和海 湾 曲折 的海 岸 线 使 得 水 流
海 洋 的各 种 物 质 被 海 洋 吸 收分 解 ,而 海 十 年 , 界 业 迅 猛发 展 , 类 排 放 的 各 种 污染 世 人 物 急 剧增 加 , 人海 洋 的污 染 物 也逐 日增 多 , 洋 的 污 染 也 日趋 流 海 严 重 , 部 海 域环 境 发 生 严 重 恶 化 , 且 区 域 不 断扩 大 。 局 并 海洋 污染 是 由于 人类 活动 ,直 接 或 间 接 地把 物 质 或 能 量 引 入海 洋 环境 ,造 成 或 可 能 造成 损 害 海 洋 生 物 资 源 、危 害 人 类 健
36 .h m1 28s t .
中国 高新 痒 导 埘支
报 ,0 0 — 7 t :/noh me.c 6 . m/ 0 0 0 / 7 9 8 8 2 1 —9 2 ,h t / if.o a 3 0c p h o 2 1/ 92 00 5
[ 2 】二 手 家电 存在 隐 患 有标 准 无监 管 成 为 难题 I _法制 日报 , Nl
交换不畅 、H值 、 p 含盐量 、 海水温度 、 透明度 、 生物种类及数量等
性 质 发 生 较 大 变 化 , 害 了 港 口和海 湾 区 域局 部 海 洋 生 态 平 衡 。 危
我国海域的污染状况也相 当严重 , 部分海域 的重 金属 含量超标 ,
大部 海 域 石 油 和 C D超 标 。其 中污 染 最严 重 的 的渤 海 海 域 , O 由
技 经 济市 场
经 营 管
海 洋污 染 来 源 及 防治 对 策
李 明
( 宁县 环保 局环 境监 测站 , 苏 盐城 2 4 0 ) 阜 江 2 4 0
摘 要 : 国拥 有 l 0 0多公 里 的 大 陆岸 线 , 我 80 沿海 岛屿 6 0 5 0多个 , 洋 国 土 面 积 约 3 0万平 方公 里 而 近 年 来 国 内外 相 继 海 0 发 生 严重 的 海 洋污 染 事 件 , 要 求我 们 更 加 重 视 海 洋污 染 ; 这 关 键 词 : 洋 ; 染 ; 持 续 发 展 海 污 可
2 1 — - 9ht: j y x T f n . vc / bi /we Ne ! e 0 6 2 . p/ d j . O O 1 o we se 1 t / h I C g n I t b ws i v w
.
s m l i = i 7 45 04 ht ? d 8 4 . 8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