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

合集下载

3台电动机自动顺序启停PLC控制

3台电动机自动顺序启停PLC控制

3台电动机自动顺序启停PLC控制1.引言可编程序控制器,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简称PLC。

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

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以PLC为主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大、性价比高等优点,是目前工业自动化的首选控制装置。

故本设计中采用PLC集中控制的办法,利用PLC 简单可视化的程序,对3台电动机实现顺序起停控制,可以通过手动实现,也可以通过延时实现自动起停控制,延时时间可以在线设置,并通过指示灯显示各电动机的运行状态。

本设计广泛应用在港口、电厂、煤矿、钢铁企业、水泥、粮食以及轻工业的生产线。

既可以运送散状物料,也可以运送成件物品。

还可应用于装船机、卸船机、堆取料机等连续运输移动机械。

通过本设计对所学的PLC知识综合巩固应用,巩固练习运用组态软件及组态设计,提高对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能力。

2. PLC选型世界上PLC产品可按地域分成三大流派:美国、欧洲和日本。

日本的PLC技术是由美国引进的,但日本的主推定位在小型PLC上,在小型机领域中颇具盛名。

基于S7-200 PLC的电动机单按钮启停控制

基于S7-200 PLC的电动机单按钮启停控制

1.控制要求要求用1个控制按钮控制1台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第1次操作按钮电动机启动,第2次操作按钮电动机停车,第3次操作按钮电动机启动,如此循环。

2.任务分析 PLC在工作时采用顺序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来执行主循环程序OB1及子程序中的用户程序,在一个扫描周期的开始CPU对所有的输入端子上的信号进行集中采集,并将采1.控制要求要求用1个控制按钮控制1台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第1次操作按钮电动机启动,第2次操作按钮电动机停车,第3次操作按钮电动机启动,如此循环。

2.任务分析PLC在工作时采用顺序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来执行主循环程序OB1及子程序中的用户程序,在一个扫描周期的开始CPU对所有的输入端子上的信号进行集中采集,并将采集结果保存在过程映像输入寄存器(I),在程序执行期间不再考虑输入端子上信号的变化,而程序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结果则直接保存在存储器(M)或过程映像输出寄存器(Q)中,并不立即送到输出端子,而只有在当前扫描周期结束前才将程序执行的最终结果集中送到输出端子,对输出端子进行刷新。

如果对这种扫描方式理解不清楚,在编程时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以电动机的单按钮启停控制为例,如果用如图3-11所示的逻辑来实现看起来似乎可行-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当按一次按钮时,首先扫描到第一个程序段,会使KM变为1-并写入过程映像输出寄存器;当扫描到第二个程序段时,由于KM的过程映像输出寄存器已经为1,所以又会使KM变为0,结果无论如何都无法启动电动机。

由于PLC循环扫描的工作特殊性,不能直接用简单的逻辑实现电动机的单按钮控制,必须考虑在同一扫描周期内是否会出现运行状态的多次切换。

3.实施方案[方案1]用边沿指令及异或逻辑实现首先根据控制按钮SB_1信号状态设置状态标志,使用上升沿检测指令,保证每按动一次控制按钮,状态标志F1的状态只在当前扫描周期内起作用。

然后用状态标志F1与电动机(KM)当前的状态进行逻辑异或运算,由于按动控制按钮当前周期内F1=1,用F1与KM 相异或,就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状态的转换,如果直接用KM来代替F1,将无法实现要求的功能。

西门子PLC电动机的顺序启动

西门子PLC电动机的顺序启动
SB4
电机2起动按钮
2.3 电动机的顺序启动、逆序停止
PLC接线图:
2.3 电动机的顺序启动、逆序停止
梯形图
任务三 用PLC内部定时器实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控制
项目一:实现闪光报警控制(4s循环)
01
项目四:电动机延时启动、停止控制
04
项目二:电动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
02
项目三: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
项目一:实现闪光报警控制(4s闪光报警循环) PLC接线图:
项目一:实现闪光报警控制(4s闪光报警循环)
项目二:电动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
项目二:电动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
I/O分配表
输入
输出
输入继电器
输入元件
作用
输出继电器
输出元件
作用
I0.0
SB1
急停按钮
Q0.0
KM1
电机1运转交流接触器
I0.1
SB2
起动按钮
Q0.1
KM2
电机2运转交流接触器
项目二:电动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
PLC接线图
项目二:电动机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控制
项目三: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
项目三: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
I/O分配表
输入
输出
输入继电器
输入元件
作用
输出继电器
输出元件
作用
I0.0
SB1
启动按钮
Q0.0
KM1
电机1运转交流接触器
I0.1
SB2
急停按钮
Q0.1
KM3
电机2运转交流接触器
PLC接线图
项目三: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

S7-200PLC课程设计1

S7-200PLC课程设计1

S7-200PLC课程设计1《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指导书(西门子S7-200)PLC课程设计选题:设计一停车场车位控制设计二病床呼叫系统设计三自动双层停车场控制设计设计四自助洗车机控制设计设计五机械手臂搬运加工流程控制设计六自动售货机的控制设计设计七十人投票机设计设计八电子计算器设计设计九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设计十三相电热器控制设计十一三部电动机启动停止控制程序设计设计十二两部抽水机控制程序设计设计十三绕线转子电动机正逆转控制程序设计设计十四三相感应电动机定时正逆转设计十五附直流剃车三相感应目电动机Y-△启动控制程序设计设计十六台车呼叫控制设计十七摇臂钻床控制器设计十八液压传动组合机床控制设计十九PLC在注塑机控制中的应用设计二十PLC在MB322型联合烫剪机上的应用设计二十一自动喷泉的PLC控制设计二十二四层电梯模型的PLC控制设计二十三小车多方式运行的PLC控制设计二十四装瓶流水线的PLC控制设计二十五自动旋转检测的PLC控制设计二十六步进电机的PLC控制设计二十七交流电机的PLC控制设计二十八基于软PLC的步进电机控制设计二十九基于软PLC的交通信号灯控制设计三十基于软PLC的多种液体混合控制一、PLC控制系统设计概要(一)、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在PLC控制系统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设计前,应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索资料,并与机械部分的设计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拟定电气控制方案,协同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

3、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

4、考虑到生产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择PLC容量时,应适当留有余量。

(二)、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PLC控制系统是由PLC与用户输入、输出设备连接而成的。

因此,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内容包括:1、择用户输入设备(按钮、操作开关、限位开关和传感器等)、输出设备(继电器、接触器和信号灯等执行元件)以及由输出设备驱动的控制对象(电动机、电磁阀等)。

基于MCGS的四台电动机顺序起、停设计

基于MCGS的四台电动机顺序起、停设计

分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设计题目四台电动机顺序起、停的MCGS设计内容:1、了解MCGS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完成四台电机顺序起、停的PLC设计及仿真,四台电机能按照要求完成正常的起、停运转仿真要求:1、按实验要求选择PLC型号,画出系统设计流程示意图2、设计梯形图,指令表,完成调试3、设计系统的操作面板,进行仿真实现实时监控4、进行总结,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形成符合要求的书面文档进度及安排:1、收集课程设计的资料及其相关背景(2天)2、设计实验的总体方案(2天)3、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2天)4、软硬件的调试,写实验报告(2天)5、修改实验报告,打印(2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分院院长(签字):年月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业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组建优质高效的监控系统,并且通过采用远程监控及诊断、双机热备等先进技术,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在这方面,MCGS工程组态软件将为您提供强有力的软件支持。

MCGS是一套32位工控组态软件,可稳定运行于Windouws95/98/Me/NT/2000等多种操作系统,集动画显示、流程控制、数据采集、设备控制与输出、网络数据传输、双机热备、工程报表、数据与曲线等诸多强大功能于一身,并支持国内外众多数据采集与输出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电力、化工、钢铁、矿山、冶金、机械、纺织、航天、建筑、材料、制冷、交通、通讯、食品、制造与加工业、水处理、环保、智能楼宇、实验室等多种工程领域。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为基于MCGS的四台电动机的顺序起、停的PLC的控制实训。

此仿真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组成,上位机主要用来完成仿真界面的制作工作,下位机则用来完成PLC程序的编写,最后,进行上位机设计结果与下位机结果的配合,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连接。

利用组态软件模拟PLC的控制对象,我们不需要实物而仅通过微机显示器就可以检验所编程序的正确与否和执行结果,为PLC的试验教学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基于PLC控制皮带运输机的设计

基于PLC控制皮带运输机的设计

基于PLC控制皮带运输机的设计摘要:皮带运输机作为一种常见的连续运输物料的机械,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尤其是矿业生产中。

在皮带运输机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如跑偏、撕裂、堆煤、打滑和过热等,这些故障可能给实际生产带来各种经济上、甚至人身安全上的损失,小的故障也可能影响生产的连续性。

因此及时发现这些故障十分重要。

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PLC的皮带运输机控制系统,对该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皮带运输机;PLC;控制系统1皮带运输机控制系统控制功能(1)顺序启停:按照物流方向,系统从下游皮带机开始自动顺序启动,而顺序停止则是从上游皮带机开始。

启动和停止过程都要求有一定的延时时间。

启动延时的时间,与皮带机的驱动电机的容量有关。

一般来说,电机的容量越大,启动延时的时间越长。

根据运行经验,运输机的启动延时应达到如下范围:32kw的皮带运输机——不小于3s;75kw以上皮带运输机——不小于5s。

停止延时主要是为了使皮带运输系统在停止时物料运输完毕,完成本次运料的工作,防止皮带机上存料存煤,尽量保证皮带机空载停机。

停止延时时间设置和皮带机的运行速度和运输长度有关。

根据上文皮带机的相关技术参数,设置停止延时时间15s。

(2)手动启停:在皮带运输系统使用期间,难免会发生各种故障需要进行检修和测试。

此时,要使运输系统中的单台皮带可以独自正转或反转而不联锁其他皮带机动作。

设置皮带运输系统工作模式选择按钮,即手动启停模式选择按扭,选择手动模式后,可以就地控制单台皮带运输机的启动和停止。

再设电动机正转和反转选择按钮,以使皮带机正向反向均可运转。

(3)故障监测与报警: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若某台皮带机发生故障,则发生故障的皮带机和其上游的皮带机均立刻停机,并发出报警信号、相应故障灯闪烁,其下流的皮带机15s后停机。

若发生火灾(烟雾报警),则全线皮带机均立即停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且启动洒水装置。

2控制系统硬件选型与设计(1)传感器选型传感器是首先感受被测量物体的信息,然后把接收到的信息用一定方式转变成电信号或者其他形式的信息传输出去,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显示、记录、存储和控制等要求的一种检测装置。

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说明

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说明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PLC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设计题目: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专业:自动化班级: XX学生: XX学号: XXXX指导教师: XX2013年12月17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自动化班级: 2班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力拖动的3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的设计方案。

我们运用其原理的思路是:用三套异步电机M1、M2和M3,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是在一个设备启动之后另一个设备才能启动运行的一种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我们使用了PLC进行控制,当按下SB1时,电动机M1会立即启动,而M2会延迟几秒启动,再延迟几秒M3启动。

当按下SB2时。

电动机M3会停止,而M2会延迟几秒钟停止,再延迟几秒M1会停止。

用PLC进行控本设计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充分体现了PLC在当今社会对生活的重要之处。

本设计在顺序控制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动机的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动机的控制水平使电动机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根据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法联系到现实做出了本设计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的PLC系统设计。

关键词:接触器;PLC控制;顺序启停1 课程设计背景 (1)1.1 课程设计的定义 (1)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1.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介 (1)2 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的硬件设计 (3)2.1 控制对象及要求 (3)2.2 硬件选型 (3)2.3 系统I/O分配 (5)2.4 PLC端子接线图 (5)3 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的软件设计 (5)3.1 编程软件介绍 (5)3.2 程序流程图 (8)3.3 程序调试 (8)4 心得体会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1)1 课程设计背景1.1 课程设计的定义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过程,其中包括参考资料的查找、相关工具的应用以及课程设计文本的撰写和设计的实现或仿真等。

《多台电动机时间原则顺序启动控制系统设计3100字》

《多台电动机时间原则顺序启动控制系统设计3100字》

多台电动机时间原则顺序启动控制系统设计目录三台电动机时间原则顺序启动控制系统设计 (1)一、设计说明 (1)二、设计成果 (1)1、电动机及相关理论: (1)1、Y表示该电机为Y系列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1)3、M表示该电机机座长度规格,M为中型,L为长; (1)2、主电路设计: (2)3、控制电路设计: (2)4、信号电路设计: (3)5、电气元件及导线的选择: (4)6、原理图: (6)7、基于PLC的控制电路优化设计: (6)8、电器元件布置图: (9)二、参考文献 (10)一、设计说明设计任务:设计三台电动机M1、M2、M3(均为Y132M-4)按时间原则顺序启动的控制系统并对其控制电路进行基于PLC的优化改造。

控制要求:按下启动按钮,M1启动,MI运行指示灯亮;15S后M2自行启动,M2运行指示灯亮,20S后M3自行启动,M3运行指示灯亮,按下停止按钮,三台电动机同时停车,指示灯熄灭。

二、设计成果1、电动机及相关理论:(1)电动机介绍:电机Y132M-4型表示交流异步电机,电机中心高132mm,长铁芯,极数为4极电机。

7.5KW电动机,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15A左右,额定效率87%,额定功率因数0.85。

1、Y表示该电机为Y系列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2、132表示该电机机座号,即从是轴中心到机座平面高度度为132mm;3、M表示该电机机座长度规格,M为中型,L为长;4、4表示该电机极数为4极,即其转速为1400+转/分钟。

(2)相关理论:顺序控制,是指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各个执行机构自动地有秩序地进行操作,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搬运机械手的运动控制、包装生产线的控制、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等。

顺序控制有三个要素:转移条件、转移目标和工作任务,按照顺序控制系统实现顺序控制的特征,可以将顺序控制划分为时间顺序控制、逻辑顺序控制和条件顺序控制三类。

2、主电路设计:图1,主电路图主电路包含一个空气开关QS和三个额定功率7.5千瓦的电动机M2,M3,M3,以及各个电机相对应的接触器KM1,KM2,KM3,热继电器FU1,FU2,FU3和熔断器FR1,FR2,FR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PLC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设计题目: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专业:自动化班级:XX学生姓名:XX学号:XXXX指导教师:XX2013年12月17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自动化班级: 2班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力拖动的3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的设计方案。

我们运用其原理的思路是:用三套异步电机M1、M2和M3,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是在一个设备启动之后另一个设备才能启动运行的一种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我们使用了PLC进行控制,当按下SB1时,电动机M1会立即启动,而M2会延迟几秒启动,再延迟几秒M3启动。

当按下SB2时。

电动机M3会停止,而M2会延迟几秒钟停止,再延迟几秒M1会停止。

用PLC进行控本设计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充分体现了PLC在当今社会对生活的重要之处。

本设计在顺序控制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动机的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动机的控制水平使电动机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根据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法联系到现实做出了本设计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的PLC系统设计。

关键词:接触器;PLC控制;顺序启停1 课程设计背景 (1)1.1 课程设计的定义 (1)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1.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介 (1)2 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的硬件设计 (3)2.1 控制对象及要求 (3)2.2 硬件选型 (3)2.3 系统I/O分配 (4)2.4 PLC端子接线图 (5)3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的软件设计 (5)3.1 编程软件介绍 (5)3.2 程序流程图 (8)3.3程序调试 (8)4心得体会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1 课程设计背景1.1 课程设计的定义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过程,其中包括参考资料的查找、相关工具的应用以及课程设计文本的撰写和设计的实现或仿真等。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设计目的:1、掌握PLC功能指令的用法。

2、掌握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

意义: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文献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相关软体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规范撰写的能力等。

1.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它采用一类可的,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电源、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功能模块(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和通信模块。

PLC工作原理: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

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的单元内。

①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

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②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

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所规定的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则可以直接存取I/O点。

即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会被更新,程序直接从I/O模块取值,输出过程影像寄存器会被立即更新,这跟立即输入有些区别。

③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

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

这时,才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真正输出。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使用方便,编程简单采用简明的梯形图、逻辑图或语句表等编程语言,而无需计算机知识,因此系统开发周期短,现场调试容易。

另外,可在线修改程序,改变控制方案而不拆动硬件。

(2)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一台小型PLC内有成百上千个可供用户使用的编程元件,有很强的功能,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控制功能。

它与相同功能的继电器系统相比,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PLC可以通过通信联网,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3)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PLC产品已经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用户能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系统。

PLC的安装接线也很方便,一般用接线端子连接外部接线。

PLC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可以直接驱动一般的电磁阀和小型交流接触器。

硬件配置确定后,可以通过修改用户程序,方便快速地适应工艺条件的变化。

(4)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使用了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由于触点接触不良,容易出现故障。

PLC用软件代替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仅剩下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少量硬件元件,接线可减少到继电器控制系统的1/10-1/100,因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大为减少。

PLC采取了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数万小时以上,可以直接用于有强烈干扰的工业生产现场,PLC已被广大用户公认为最可靠的工业控制设备之一。

(5)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少PLC用软件功能取代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使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线工作量大大减少。

PLC的梯形图程序一般采用顺序控制设计法来设计。

这种编程方法很有规律,很容易掌握。

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设计梯形图的时间比设计相同功能的继电器系统电路图的时间要少得多。

PLC的用户程序可以在实验室模拟调试,输入信号用小开关来模拟,通过PLC 上的发光二极管可观察输出信号的状态。

完成了系统的安装和接线后,在现场的统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般通过修改程序就可以解决,系统的调试时间比继电器系统少得多。

(6)维修工作量小,维修方便PLC的故障率很低,且有完善的自诊断和显示功能。

PLC或外部的输入装置和执行机构发生故障时,可以根据PLC上的发光二极管或编程器提供的信息迅速地查明故障的原因,用更换模块的方法可以迅速地排除故。

2 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的硬件设计2.1 控制对象及要求电动机的选用首先要了解电动机的机械负载特性根据机械负载的类型和特性来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容量、额定转速、额定电压以及型式。

要为某一生产机械选配一台电动机首先要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通常根据生产机械负载的需要来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同时还要考虑负载的工作制问题也就是说所选的电动机应适应机械负载的连续、短时或间断周期工作性质。

功率选用时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选小了保证不了电动机和生产机械的正常工作选大了虽然能保证正常运行但是不经济电动机容量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且电动机经常不能满载运行使得效率和功率因数不高。

其次根据电源电压条件要求所选用的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与频率同供电电源电压与频率相符合。

电动机的转速一定要按生产机械铭牌上的要求选择否则可能改变生产机械的性能。

此外电动机的结构、防护、冷却和安装形式应适应使用环境条件的要求并且要力求安装、调试、检修方便以保证电机能安全可靠的运行。

2.2 硬件选型在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系统中,输入信号有停止按钮SB1、正转按钮SB2,热继电器触点FR,输出信号有接触器KM1、KM2、KM3。

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较少,选用S7-200 CPU224(或CPU222)既经济而且可以满足要求。

常开常闭开关器的选择:按钮开关:一种短时接通或断开小电流电路的电器,它不直接控制主电路的通断,而在控制电路中发出手动“指令”去控制接触器、继电器等电器,再由它们去控制主电路,故称“主令电器”。

(1)按钮开关的结构按钮开关的结构:由按钮帽、复位弹簧、固定触点、可动触点、外壳和支柱连杆等组成。

常开触头(动合触头):是指原始状态时(电器未受外力或线圈未通电),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处于分开状态的触头。

常开(动合)按钮开关,未按下时,触头是断开的,按下时触头闭合接通;当松开后,按钮开关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断开。

在控制电路中,常开按钮常用来启动电动机,也称启动按钮。

常闭(动断)按钮开关与常开按钮开关相反,末按下时,触头是闭合的,按下时触头断开;当手松开后,按钮开关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闭合。

常闭按钮常用于控制电动机停车,也称停车按钮。

复合按钮开关:将常开与常闭按钮开关组合为一体的按钮开关,即具有常闭触头和常开触头。

未按下时,常闭触头是闭合的,常开触头是断开的。

按下按钮时,常闭触头首先断开,常开触头后闭合;当松开后,按钮开关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首先将常开触头断开,继而将常闭触头闭合。

复合按钮用于联锁控制电路中。

(2)按钮开关的安装和使用1)将按钮安装在面板上时,应布置整齐,排列合理,可根据电动机启动的先后次序,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排列:2)按钮的安装固定应牢固,接线应可靠。

应用红色按钮表示停止,绿色或黑色表示启动或通电,不要搞错。

3)由于按钮触头间距离较小,如有油污等容易发生短路故障,因此应保持触头的清洁。

4)安装按钮的按钮板和按钮盒必须是金属的,并设法使它们与机床总接地母线相连接,对于悬挂式按钮必须设有专用接地线,不得借用金属管作为地线。

5)按钮用于高温场合时,易使塑料变形老化而导致松动,引起接线螺钉间相碰短路,可在接线螺钉处加套绝缘塑料管来防止短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