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洲生态公园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2-01T02:20:26.112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0期作者:徐利平[导读] 现代园林景观的技术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社会,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前沿的设计思想,来建设浙江省城市建设。

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121摘要:现代园林景观的技术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社会,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前沿的设计思想,来建设浙江省城市建设。

本篇文件针对最热门设计研究方式“海绵城市”在园林景观中的技术应用做简单的分析与探索,使其更好服务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

关键词:“海绵城市”;技术;园林景观一、“海绵城市”的基本介绍改革开放后我国园林景观对一个城市的“外观”,“绿色”越来越重视。

人们对日常生活、物质文化、绿色发展同样越来越重视。

而现代绿色园林景观发现“海绵城市”的园林技术,高效利用雨水来应对环境所出现的危害。

“海绵城市”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一个城市地区能够像海绵一样,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当自然灾害来临时能够具有良好的“弹性”。

雨水降临时可以高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当这个城市需要处理好的“雨水”时“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的关键在于“渗”“滞”“蓄”“净”“用”“排”这六个字组成。

其主要的内容包含如下:将雨水渗透在底下,进行合理的保存。

减少路面、屋面、地面等硬化面积。

当雨水量较大时可以有效延缓雨水峰值时间,降低排水强度,防止城市雨洪的风险。

削减雨水峰值流量。

对污染过的雨水资源进行处理,采取相应的手段,防止雨水资源流失。

形成雨水资源的深层次循环利用模式。

为雨水资源化利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构建安全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二、以浙江省金华燕尾洲公园为例(一)工程概况金华燕尾洲公园位于金华江、义乌江和武义江三江交汇处,在这片区域内的大部分土地被开发出来,但是却避免了开发过度造成的环境破坏。

燕尾洲生态公园课件

燕尾洲生态公园课件
互动体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置多个观景平台和互动设施,如亲水栈道、观鸟屋等,让游客可以更加亲近自然,享受燕尾洲生态公 园带来的宁静与惬意。
04
燕尾洲生态公园的体验活 动
生态体验活动
观鸟
垂钓
燕尾洲生态公园是各种鸟类的栖息地,观 鸟活动能让游客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不同鸟 类的生活习性和美丽姿态。
公园内设有垂钓区,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 垂钓的乐趣,同时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放 松。
亲子活动区还提供亲子互 动环节,如亲子瑜伽、亲 子绘画等,让家长和孩子 一起度过欢乐时光。
科普教育
公园内设有科普教育区, 通过展板、模型等形式向 孩子们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05
燕尾洲生态公园的未来发 展
生态公园的长期规划和发展目标
生态保护与恢复
长期规划将强调生态保护和恢复 ,通过植被修复、湿地保护和动 物栖息地建设等措施,维护生态
平衡,改善环境质量。
教育与科普
发展目标之一是将燕尾洲生态公 园打造成为生态环境教育与科普 基地,开展各类环境教育活动,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可持续旅游
规划将注重可持续旅游发展,合 理利用生态资源,推动生态旅游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未来可能增加的设施和活动
生态观测站
建设生态观测站,供游客和学者进行生态观测和 研究,促进生态科学普及。
民俗表演
公园内有民俗表演舞台, 游客可以观赏来自当地的 民俗歌舞表演,了解地域 文化和风土人情。
手工艺制作
公园提供手工艺制作体验 区,游客可以亲手体验制 作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 深入了解地域文化。
亲子体验活动
亲子游戏
公园内设有亲子游戏区, 提供多种亲子互动游戏, 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和默 契。

(完整版)弹性景观-金华燕尾洲公园

(完整版)弹性景观-金华燕尾洲公园

△ 场地内陆铺装为百分之百的可透水铺装,包括 步行区的沙粒铺装,集雨区的生态种植池和车行
3. 连接城市与自然、历史与未来的弹性步桥 A Resilient Pedestrian Bridge Connects City and Nature, Future and Past
挑战与目标 CHALLENGES AND OBJECTIVES
在隔江相望的城市包围下,燕尾洲已经成为金华这一 具有100万人口的繁华都市中,唯一尚有自然蒹葭和枫 杨的芳洲。义乌江和武义江在此交汇而成婺江(金华 江)。洲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被开发为金华市的文化中 心,现建有中国婺剧院,为曲线异形建筑,洲的两侧 堤岸分别是密集的城市居民区和滨江公园,但由于开 阔的江面阻隔,市民难以到达和使用洲上的文化设施。 留下的洲头共26公顷的河漫滩,其中部分因采砂留下 坑凹和石堆,地形破碎,另一部分尚存茂密植被和湿 地,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每年受水淹没,形成了以杨 树、枫杨为优势种的群落,是金华市中心唯一留存的 河漫滩生境,为多种鸟类和生物提供庇护, 包括当地具 有标志意义的白鹭。
弹性景观总平面:金华燕尾洲公园
简介 PROJECT STATEMENT
通过一个实验性工程,探索了如何通过设计,实现景观的生态、社 会和文化的弹性。重点探索了如何与洪水为友,建立适应性防洪堤、 适应性植被和百分之百的透水铺装的设计,来实现景观的生态弹性; 适应于多方向人流的步行和桥梁系统,建立社区纽带。灵动的流线 设计语言,将场地上的原有流线型建筑、季节性的水流和川流不息 的人流有机地编织在一起,溶解场地,解决了瞬时人流和日常休闲 空间的使用矛盾,创造了富有弹性的体验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实 现了景观的社会弹性;设计从当地富有历史和文化意味的“板凳龙” 传统舞龙习俗中获得灵感,设计了一条富有动感、与洪水相适应的 步行桥,将被河流分割的两岸城市联接在一起,并使河漫滩变成富 有弹性的可使用景观,形成了被称为金华市最富有诗意的景观,将 断裂的文脉联接起来,强化了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了 景观的文化弹性

浙江金华的燕尾洲公园,实践了一个“海绵城市”的概念

浙江金华的燕尾洲公园,实践了一个“海绵城市”的概念

浙江金华的燕尾洲公园,实践了一个“海绵城市”的概念今年 11 月,一年一度的世界建筑节大奖(WorldArchitecture Festival)在新加坡公布,在此前的文章里,我们介绍了 OMA 和 Buro OleScheeren 设计的新加坡住宅“交错”(Interlace),它获得了“年度最佳已建成建筑奖”。

除了这个奖项,WAF 还评选出了“最佳景观建筑奖”和“最佳未来建筑奖”,其中,景观建筑奖(Landscape of the Year)由浙江金华的三江燕尾洲获得,它从 8 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也是今年中国唯一获得这奖项的项目。

燕尾洲公园位于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使用了大量的透水混凝土瓷砖,还有下凹绿地、人工湿地等燕尾洲公园来自“土人设计”,这是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创立的设计品牌。

在他们的官方网站上,他们这样介绍燕尾洲公园:这个项目是 2014 年 5 月建成的,占地 26 公顷,它的设计倡导了“与洪水为友”,公园内有不少富有弹性的生态防洪堤,保护了河漫滩的湿地。

它经历过一次洪水的考验,成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所谓的海绵城市,是说城市像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

现在的燕尾洲公园,每天有近 4 万人使用。

洪水淹没时的景观洪水退去后的景观弹性的生态防洪堤生态防洪堤除了生态防洪堤,燕尾洲公园同时还有一个景观桥,这座桥是从“板凳龙”的传统舞龙习俗中获得的灵感,扮演了将两座城市连为一体的角色。

设计者从“板凳龙”等舞龙习俗中获得了设计灵感步行桥与河流曲线相适应题图来源:dezeen好奇心日报 , 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

弹性设计理念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弹性设计理念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弹性设计理念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作者:朱华杨琛来源:《工业设计》2021年第05期摘要:“弹性”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是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变形后,去除作用力时能恢复原本形状的性质。

近年来,弹性设计的理念已被应用于设计领域。

本文通过对弹性设计理念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解读,并以获得2015年世界建筑最佳景观奖的金华燕尾洲公园景观设计方案为例,探索如何通过对弹性设计理念的应用,以应对诸如水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关键词:弹性设计理念;滨水景观;应用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5-0100-021弹性设计理念概述弹性概念是国内外景观规划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国外生态学家霍林(Holling)于1973年首次提出和定义的。

它是指一个系统能够在经受干扰和冲击后,迅速恢复到原状态并保持其主要功能、结构特点和自我调节能力。

沃克(Walker. B)认为弹性是通过利用其不稳定性来吸收破坏,动态的改变自身系统,达到新的“稳定性”能力,并不是简单的吸收破坏并还原到受破坏之前的过程。

依据弹性的不同内涵,弹性的概念也有不同的定义、特性和功能。

弹性设计理念是强调城市规划的新理念。

其强调一种新的城市规划概念,它将景观设计的弹性与生态系统的活力结合起来,以防止一些不可预测的变化和灾难。

同时它不仅关乎视觉欣赏,还关乎自然、人类和生存。

因此,将弹性设计理念应用于滨水景观中,应充分考虑景观本身的工程性和生态弹性,在危机发生时仍能保持其主要功能的运行,以创造一个能发挥景观灵活性的空间环境。

2弹性设计理念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意义“弹性”设计并不局限于生态研究。

国外一些学者在土地开发利用、水系规划、城乡规划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

但由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缺乏针对性,且大多集中在海绵城市规划等领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基于弹性理念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是促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最优途径,是一种新的生态景观设计理念。

燕尾洲生态公园_图文

燕尾洲生态公园_图文

防洪设计理念
预先存在的条件(前)和设计(后)。
生态防洪 :
现有的是一个河岸湿 地被砂采石场和混凝 土防洪墙。弹性设计 策略大大改变通过一 个生态驳岸设计,使 场地和连接隔离的城 市。
防洪设计理念
生态防洪 :
将传统生硬的防洪堤 改造为梯田式生态型 的防洪堤,实现了功 能与景观的融合。方 案将场地原有的硬质 驳岸改造为具有不同 安全级别的可淹没的 梯田式生态型的防洪 堤,既满足了防洪需 要又创造了丰富的滨 水景观
设计风格篇
设计风格
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 后滩公园
黄岩永宁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
设计风格
田园情怀 :
都市人在钢筋水泥 的丛林中逐渐忘却 了田园之美, 而在 生硬的水泥防洪堤 的传统观念支配, 堤坝难以成为城市 公园景观的一部分。 这一设计理念正是 希望破除这种落后 的意识,唤回人们
内心的田园情怀。
设计风格
田园情怀 :
根据设计构思, 采用梯田层层退 台的形式,把燕 尾洲原有的硬质 驳岸改造为具有 不同安全级别的 可淹没的防汛堤, 并在台地上种植 多年生、耐冲刷 的乡土植被,使 都市人能在喧嚣 的生活中获得回 归田园的独特体 验。
设计元素篇
设计元素
设计元素 :
以板凳龙为原型 设计的艺术性步 行桥,既具有现 代、时尚的风格 又充分体现了金 华的地方文化特 色。步行桥设计 取意于金华板凳 龙,造型飘逸, 结构轻盈,宛如 舞动在婺江之上 的两条巨龙,整 体造型优美;桥 的色彩汲取了板 凳龙上灯笼的红 黄两色,在蓝天、 碧水、绿树的映 衬下,颇富色彩 张力。
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土人景观设计 的终极追求
生态设计理念
生态防洪 :
保留并修复洲头湿地, 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 生态理念。公园方案中 保留燕尾洲西面一片原 生态的湿地,并对湿地 进行了一系列生态修复 措施,体现了城市返璞 归真、回归自然的理

金华燕尾洲公园作文

金华燕尾洲公园作文

金华燕尾洲公园作文
哎呀呀,燕尾洲公园可真是个好地方!哈哈,那里有大大的广场,还有好多好多的花草树木呢,绿树浓荫,可好看啦!
我和爸爸沿着江堤骑了好久才到那里。

嘿呀,一到公园,我就被那漂亮的婺剧院吸引住了。

它的形状就像一艘帆船,可酷啦!爸爸说那是金
华的标志性建筑,就像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一样。

嘿嘿,我觉得它比
悉尼歌剧院还好看呢!
我们沿着绿荫小道缓缓骑行,微风拂过,可舒服啦!小道两旁是宽阔的婺江,江水共长天一色,美极了!傍晚时分,霓虹灯亮起来了,五光
十色,吸引了好多市民来散步纳凉,欣赏夜景。

燕尾洲公园最吸引我的还是那座落在中心的中国婺剧院。

爸爸告诉我,婺剧院里经常有婺剧表演。

婺剧是金华特有的戏剧艺术,虽然爸爸不喜欢,但我却很想有机会能去听听呢!
总之,燕尾洲公园是个美丽的地方,我下次还要让爸爸带我去玩!哈哈!。

海绵城市作用下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研究

海绵城市作用下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研究

现代园艺2018年第11期海绵城市作用下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研究田震(中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全国各地都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紧锣密鼓地开展着。

它最大程度地利用了雨水资源,减少了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缓解了部分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

但与此同时,海绵城市的建设由于“水”的引入,却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绿化景观的设计,尤其在道路绿化方面影响较大。

为解决由此产生的影响,通过现状调查比对、相关文献研究,并结合植物生长习性、道路绿化工程特性等要素,提出了绿化设计新概念。

风景园林;新概念;研究;海绵城市;道路绿化变化,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植物层次上、中、下的组合,开花植物与观叶植物的运用,同时,要考虑行车速度快慢所带来的不同观景感受,要巧妙运用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多样与统一等“形式美法则”理论。

传统道路绿化设计不管是从设计形式、表现手法还是从施工的技术水平及后期维护管理的经验来看都已相当丰富和成熟,并有相应的施工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进行指导,例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中就明确规定“园林植物栽植前必须对栽植场地进行整理,并在栽植土回填、造型、表层土整理等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因此,在传统道路绿化设计和施工技艺成熟,规范全面、科学严谨的今天,所建成的道路绿化效果必定是美观的、理想的,其成功案例也是屡见不鲜,如图1所示。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

其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应用广泛,公园设计、市政广场设计、小区及其基础配套设计、道路及其绿化设计都能见其身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土人景观设计 的终极追求
生态设计理念
生态防洪 :
保留并修复洲头湿地, 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 生态理念。公园方案中 保留燕尾洲西面一片原 生态的湿地,并对湿地 进行了一系列生态修复 措施,体现了城市返璞 归真、回归自然的理
念生态设计理念Fra bibliotek与自然设计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 :
本设计是才用100%渗水, 表面包括行人砾石表面, 生物洼地种植。在内陆 的内池的设计允许水渗 透到从河中通过,使原 本肮脏的河水通过砾石 层,变得干净(夏天在 池塘里,玩耍的孩子 们)。
设计风格篇
设计风格
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
黄岩永宁公园
后滩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
设计风格
田园情怀

都市人在钢筋水泥 的丛林中逐渐忘却 了田园之美, 而在 生硬的水泥防洪堤 的传统观念支配, 堤坝难以成为城市 公园景观的一部分。 这一设计理念正是 希望破除这种落后 的意识,唤回人们 内心的田园情怀。
设计风格
防洪设计理念
生态防洪

现有的是一个河岸湿 地被砂采石场和混凝 土防洪墙。弹性设计 策略大大改变通过一 个生态驳岸设计,使 场地和连接隔离的城 市。
预先存在的条件(前)和设计(后)。
防洪设计理念
生态防洪

将传统生硬的防洪堤 改造为梯田式生态型 的防洪堤,实现了功 能与景观的融合。方 案将场地原有的硬质 驳岸改造为具有不同 安全级别的可淹没的 梯田式生态型的防洪 堤,既满足了防洪需 要又创造了丰富的滨 水景观
参考资料
1.../art/2015/12/16/art_ 8194_662085.html (金华市规划网) 2. /(国外景观网站)
3. /jhrb/201011/16/content_1314101.htm (金华新闻网)
讲解人:黄德勋 学 号: 201311313107
1. 资料背景
资料背景篇
相关资料
作品名:燕尾洲公园 设计人:俞孔坚
(图片来源:景观中国)
设计单位:人土景观时间:2014年
地点:中国 金华市
案例所获奖项:世界建筑最佳景观奖
(图片来源:WAF官网)
案例区位
地理位置 :
金华燕尾洲公园,的地理位于浙江省 金华市金华江、义乌江与武义江三江 交汇处
案例功能篇
1
2
3
4
设计理念篇
俞孔坚与“土人”的景观理念
理念 :
俞孔坚在2006年《景观设》杂志上发表过景观设 计主张。包括对乡土景观、生态防洪、工业遗产 的再生设计、生产性景观及反规划理论。
土人铭”:“土人”者,替“天”行道,为“神” 差使;天者,自然也;神者,地方之悠远文脉…… 为自然而设计,为人而设计,亦为神而设计,以 求“自然-人-神”之和谐。
田园情怀 :
根据设计构思, 采用梯田层层退 台的形式,把燕 尾洲原有的硬质 驳岸改造为具有 不同安全级别的 可淹没的防汛堤, 并在台地上种植 多年生、耐冲刷 的乡土植被,使 都市人能在喧嚣 的生活中获得回 归田园的独特体 验。
设计元素篇
设计元素
设计元素 :
以板凳龙为原型 设计的艺术性步 行桥,既具有现 代、时尚的风格 又充分体现了金 华的地方文化特 色。步行桥设计 取意于金华板凳 龙,造型飘逸, 结构轻盈,宛如 舞动在婺江之上 的两条巨龙,整 体造型优美;桥 的色彩汲取了板 凳龙上灯笼的红 黄两色,在蓝天、 碧水、绿树的映 衬下,颇富色彩 张力。
设计元素
设计元素
设计元素 :
公园最大的亮点 就是景观步行桥。 桥连接着义乌江、 武义江两岸,南 起亚峰路,北至 婺州公园,南北 全长764米,全 线长1200米,连 接起了婺州公园 等六个公园。景 观桥的设计灵感 来源于金华当地 民俗文化中的板 凳龙,造型采用 流线型,色彩以 红黄两色为主, 凸显了金华的地 方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