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治疗预防偏头痛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偏头痛急性期分期阶段、治疗药物、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注意事项、疾病分类和药物使用禁忌

偏头痛急性期分期阶段、治疗药物、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注意事项、疾病分类和药物使用禁忌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为反复发作性的、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与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有共病关系,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可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和恢复期。
偏头痛治疗药物主要是偏头痛发作急性期治疗药物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曲普坦类药物/5-HT1B/1D 受体激动剂、地坦类药物/5-HT1F 受体激动剂、吉泮类药物/CGRP 受体拮抗剂等。
偏头痛发作急性期治疗药物表 1. 偏头痛发作急性期治疗药物: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药物表2. 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药物注意事项偏头痛发作急性期治疗药物建议选用 NSAIDs 用于轻-中度发作;中重度发作或对 NSAIDs 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选用特异性药物(如曲普坦类药物)或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等。
偏头痛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吉泮类药物瑞美吉泮。
偏头痛共患癫痫,急性期以NSAIDs治疗为主,曲坦类药物因加重癫痫发作而谨慎使用,禁用肌注或静脉注射途径使用甲氧氯普胺。
预防性治疗药物丙戊酸钠、托吡酯是预防偏头痛的一线用药,建议优先用于偏头痛共患癫痫。
偏头痛发作急性期药物治疗者若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选用地坦类药物拉米地坦。
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者若合并高血压,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坎地沙坦、赖诺普利。
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者若合并心动过速,可选用β 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者若合并抑郁障碍、焦虑,可选用 SNRIs 文拉法辛、三环类药物阿米替林。
疾病分析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多为中重度疼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
偏头痛除疾病本身可造成损害外,还可导致脑病变、认知功能下降、后循环无症状性脑梗死等,治疗与预防是关键。
偏头痛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与预防性治疗,治疗药物很多,有些药物有一定副作用,部分人群合并心脑血管病、焦虑、抑郁,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缓解偏头痛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案

缓解偏头痛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案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其特征通常包括单侧头部的搏动性疼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
严重的偏头痛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缓解偏头痛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方案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这类药物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对于轻度至中度的偏头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2)曲坦类药物曲坦类药物是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特异性药物,适用于中重度偏头痛。
常见的有舒马曲坦、佐米曲坦等。
它们通过作用于脑血管和三叉神经末梢,减轻神经源性炎症和血管扩张,从而缓解疼痛。
不过,这类药物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且可能会引起头晕、疲劳、胸部不适等副作用。
(3)麦角胺类药物麦角胺咖啡因合剂对于偏头痛的急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多,如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且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药物滥用性头痛,因此使用相对较少。
2、预防性治疗药物(1)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可通过降低心率和血压,减少血管搏动,从而预防偏头痛的发作。
但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乏力等不良反应。
(2)钙离子拮抗剂如氟桂利嗪等,能够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预防偏头痛。
常见的副作用有嗜睡、体重增加等。
(3)抗癫痫药物如托吡酯、丙戊酸钠等,可能通过稳定神经细胞膜,减少神经元异常放电,发挥预防偏头痛的作用。
副作用包括认知功能障碍、体重变化等。
(4)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等,可调节神经递质,改善情绪和睡眠,对偏头痛的预防有一定帮助。
但可能会引起口干、便秘、嗜睡等不良反应。
二、非药物治疗方案1、生活方式调整(1)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定时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减少偏头痛的发作。
小剂量丙戊酸钠和小剂量安定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小剂量丙戊酸钠和小剂量安定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卢仕仰;饶福光;刘巧红【摘要】目的比较小剂量丙戊酸钠(VPA)和小剂量地西泮(商品名:安定)防治小儿热性惊厥(F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2例FS反复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定组和VPA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热、氧疗等对症处理措施,VPA组给予小剂量VPA治疗,安定组给予小剂量安定治疗.两组均给予6个月随访,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时Gesell发育量表(GDS)评分、退热时间、止痉时间、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期间FS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G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GD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安定组升高程度优于VP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定组退热时间为(36.13±2.17)h、止痉时间为(0.93±0.12)h,均短于VPA组的(38.37±3.39)、(1.21±0.16)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期间,安定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0,低于VPA组的8.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嗜睡、易激惹、乏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定组FS复发率与VP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23,P=0.505>0.05).结论小剂量安定用于防治小儿FS的效果较小剂量VPA好,可加快患儿症状进程,且安全性较高,利于提高FS患儿认知发育水平,对患儿病情转归有积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7(011)020【总页数】3页(P93-95)【关键词】丙戊酸钠;热性惊厥;地西泮;小剂量;安全性【作者】卢仕仰;饶福光;刘巧红【作者单位】518172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518172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518172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FS高发于婴幼儿, 常以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若未及时治疗可诱发患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等并发症, 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1]。
托吡酯防治偏头痛的系统评价

托吡酯防治偏头痛的系统评价蔡佳;贺娟;徐贵丽【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托吡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为临床诊疗提供证据和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托吡酯防治偏头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篇RCT,含193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托吡酯减少头痛发作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发作天数方面均优于丙戊酸钠;在减少头痛发作频率方面优于普萘洛尔,而减短头痛持续时间方面,与普萘洛尔疗效相似;在减少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方面,与氟桂利嗪的疗效相似;托吡酯100 mg/d比50 mg/d在减少头痛发作频率上更为显著.结论托吡酯治疗偏头痛是有效的,其疗效评价的各指标较其他治疗药均有优势.【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7(027)010【总页数】4页(P1101-1104)【关键词】偏头痛;系统评价;托吡酯;疗效【作者】蔡佳;贺娟;徐贵丽【作者单位】650106昆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康复与护理学院化学与药学教研室;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药学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药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疼痛[1]。
美国头痛协会和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发布的《2012年成人发作性偏头痛药物防治循证指南》中,托吡酯为A级推荐;2014年3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托吡酯可用于12~17岁青少年偏头痛的预防,但中国目前尚未批准托吡酯用于治疗偏头痛。
我国已有不少有证据的研究表明,约40%的偏头痛患者应该接受防治,但仅3.0%~13.0%患者得到了防治[2]。
本研究拟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12月前全世界关于托吡酯防治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检索和评价,期望通过评价托吡酯防治偏头痛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和参考。
《2024年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范文

《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旨在评估尼可地尔在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通过综合分析已发表的文献,本文发现尼可地尔在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减少不良反应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效果。
一、引言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尼可地尔作为一种新型抗心肌缺血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关于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无定论。
因此,本文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1. 文献检索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数据库,收集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研究。
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或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干预措施为尼可地尔治疗。
排除标准:重复发表的文献、非人类研究、数据不完整等。
3. 数据提取与统计分析提取各研究的基本信息、尼可地尔治疗方案、患者基线情况、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等数据。
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尼可地尔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定量评价。
三、结果1. 研究概述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1298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随机对照试验9篇,观察性研究6篇。
2. 尼可地尔治疗的有效性(1)心功能改善:Meta分析结果显示,尼可地尔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尼可地尔治疗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生活质量:尼可地尔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P<0.05)。
3. 尼可地尔治疗的安全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尼可地尔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最新关于“丙戊酸钠”的认识

3
黄疸、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 1
2. 长期使用丙戊酸钠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增加出血风险, 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
1.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 吐、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
四、丙戊酸钠的注意事 项
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使用
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丙戊酸钠前,应先咨询医生,因为 该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
3. 丙戊酸钠的用途
1. 丙戊酸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包括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局 灶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等。
01
2. 此外,丙戊酸钠还可用于治疗躁狂症和预防偏头痛的发作。
02
3. 在实验室研究中,丙戊酸钠也显示出对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 默病和帕金森病的治疗潜力。
03
二、丙戊酸钠的药理作 用
03
3. 丙戊酸钠在临床上的应 用广泛,除了用于治疗癫痫 外,还可用于治疗躁狂症等 精神疾病。
2. 丙戊酸钠的化学结构
01
1. 丙戊酸钠是一种有机化合 物,其化学结构由碳、氢、 氧和硫四种元素组成。
02
2. 丙戊酸钠的化学式为 C8H14O2S,分子量为 190.26。
03
3. 丙戊酸钠的化学结构中, 包含了一个带有双键的环状 结构,这是其具有抗癫痫活 性的关键部分。
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 丙戊酸钠对神经系统的 影响主要表现在其抗癫痫作 用,能够抑制神经元的过度 放电,从而减少癫痫发作。
2. 长期使用丙戊酸钠可 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一定 的副作用,如头痛、眩晕 、嗜睡等,需要在医生的 指导下合理使用。
3. 丙戊酸钠在治疗癫痫的 同时,也可能会对其他神经 系统疾病产生影响,如多发 性硬化症、帕金森病等,因 此在使用时应谨慎。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偏头痛用药试题(含答案)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偏头痛用药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偏头痛的诊断,以下哪项是必备条件?A. 反复发作的头痛B. 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C. 头痛部位至少有一个在眉毛以上D. 伴随恶心和呕吐答案:A2.以下哪种药物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可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治疗?A. 阿米替林B. 丙咪嗪C. 多塞平D. 氟西汀答案:A3.对于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以下哪种药物属于首选药物?A. 三叉神经阻滞剂B. 去氧肾上腺素C. 曲普坦类药物D. 麦角类药物答案:C4.以下哪种药物属于抗癫痫药,可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治疗?A. 丙戊酸钠B. 拉莫三嗪C. 卡马西平D. 唑尼沙胺答案:C5.偏头痛的发作期治疗,以下哪种药物不宜使用?A. 非甾体抗炎药B.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C. 巴比妥类药物D. 曲普坦类药物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头痛发作的频率B. 头痛发作的持续时间C. 头痛部位D. 伴随症状E. 家族史答案:ABCDE7.偏头痛的预防治疗药物包括以下哪些类别?A. β受体阻滞剂B. 三环类抗抑郁药C. 抗癫痫药D. 糖皮质激素E. 钙通道阻滞剂答案:ABCD8.以下哪些药物属于曲普坦类药物?A. 舒马普坦B. 那普普坦C. 佐米普坦D. 利多卡因E. 丙戊酸钠答案:ABC9.偏头痛的发作期治疗,以下哪些药物可以选用?A. 非甾体抗炎药B.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C. 三叉神经阻滞剂D. 曲普坦类药物E. 麦角类药物答案:ACD10.以下哪些疾病可能导致偏头痛?A. 高血压B. 颈椎病C. 抑郁症D. 脑卒中E. 贫血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偏头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和临床表现,无需进行相关检查。
()答案:×12.偏头痛的发作期治疗,可以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答案:×13.曲普坦类药物是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首选药物。
偏头痛神经药物治疗方案

一、引言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
偏头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神经药物治疗是偏头痛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针对偏头痛的神经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偏头痛的药物治疗原则1. 预防性治疗:针对频繁发作的偏头痛患者,采用预防性治疗可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和强度。
2. 急性期治疗:在偏头痛发作时,及时给予药物缓解症状。
3.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药物耐受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4. 综合治疗: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三、偏头痛的神经药物治疗方案1. 预防性治疗(1)钙离子拮抗剂:如氟桂利嗪、维拉帕米等,适用于伴有高血压、心悸、眩晕等症状的患者。
(2)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适用于伴有焦虑、紧张、心悸等症状的患者。
(3)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米氮平等,适用于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
(4)抗癫痫药:如托吡酯、丙戊酸钠等,适用于频繁发作、难以控制的偏头痛患者。
2. 急性期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适用于头痛发作时缓解症状。
(2)曲普坦类药物:如舒马曲普坦、那拉曲普坦等,适用于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症状的患者。
(3)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吗啡等,适用于头痛剧烈、难以忍受的患者,但需注意成瘾风险。
(4)抗呕吐药: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适用于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
3. 联合治疗方案对于一些症状严重、难以控制的偏头痛患者,可采用联合治疗方案。
(1)NSAIDs+曲普坦类药物:适用于头痛发作时缓解症状。
(2)NSAIDs+抗抑郁药:适用于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
(3)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适用于伴有焦虑、紧张、心悸等症状的患者。
四、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药物耐受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 药物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