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程荷花淀预习教案.doc
高中语文《荷花淀》教案

高中语文《荷花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荷花淀》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能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和描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分析比较,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态度;(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荷花淀》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和描绘。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运用;(2)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荷花淀》的作者及背景;(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让学生圈点勾画出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和描绘;(3)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和讲解;(3)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练习;(2)让学生朗读、背诵课文中的优美段落;(3)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课文《荷花淀》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 请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并举例说明;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合理有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反思,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荷花淀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荷花淀》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一、教材分析《荷花淀》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描绘荷花淀美丽的风光以及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农村妇女的坚强和勇敢。
本文语言优美,情节感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淀美景的描绘以及抗战时期农村妇女的形象刻画。
2. 学习本文运用景物描写抒发感情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3.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4. 培养学生的朗读、讨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体会抗战时期农村妇女的坚强和勇敢。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抗战时期历史背景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背景及作者。
2. 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荷花淀的美景。
3. 教师引导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 分组讨论,探讨抗战时期农村妇女的形象特点。
5.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结合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
3. 写一篇关于抗战时期农村妇女的心得体会文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荷花淀的美景和抗战时期的生活氛围。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 结合课文,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抗战时期农村妇女的形象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培养语感。
2. 讲解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文《荷花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荷花淀》精品教案适用年级:高中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作者: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荷花淀》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心理和语言表达技巧。
(3)能够欣赏孙犁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战争背景下人们坚定的信仰和英勇的抗争精神。
(2)体会亲情、友情、爱情等美好情感。
(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荷花淀》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2)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心理和语言表达技巧的分析。
(3)孙犁小说独特艺术风格的欣赏。
2. 教学难点:(1)小说中战争背景下人物情感的复杂性。
(2)小说中象征手法和暗示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孙犁及其作品《荷花淀》。
(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题目,激发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基本情节、人物关系。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心理和语言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主题。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主题。
2. 小组讨论(1)讨论:战争背景下人物情感的复杂性。
(2)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孙犁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
(2)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战争背景下人们的信仰与抗争精神。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小说《荷花淀》,分析孙犁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
《荷花淀》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荷花淀》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荷花淀》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3)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色;(3)结合生活实际,学会抒发情感,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战争背景下人民生活的艰辛,珍惜和平生活;(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家庭观,注重亲情、友情;(3)培养勇敢、坚韧、团结、奉献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荷花淀》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3)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的深入理解;(2)文学鉴赏方法的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荷花淀》的作者及作品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2)布置相关思考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文学鉴赏:(1)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色;(2)教师示范分析,学生跟随实践。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抒发对亲情、友情的感悟;(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学习笔记,总结《荷花淀》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象征意义等;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高一课文《荷花淀》教案(优秀4篇)

高一课文《荷花淀》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课文《荷花淀》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荷花淀》高中语文教案

《荷花淀》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荷花淀》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意境描写。
(3)能够欣赏孙犁笔下的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小说《荷花淀》的艺术魅力。
(2)运用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剖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
(3)学会欣赏和评价现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2)体会小说中的人物精神风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荷花淀》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意境描写。
(3)欣赏孙犁笔下的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小说中象征手法的深入理解。
(2)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孙犁及其作品《荷花淀》。
(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创作背景,激发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感知情节和人物。
(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剖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意境描写。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合作意识的体现。
2. 课后作业:(1)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
(2)关注学生在作业中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把握和分析。
五、课时安排本节课时安排为1课时(45分钟)。
六、教学内容拓展1. 对比阅读:(1)推荐阅读孙犁其他作品,如《白洋淀纪事》、《芦花荡》等。
(2)比较《荷花淀》与其他作品的异同,深入理解孙犁的创作特点。
2. 文学鉴赏:(1)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活动,选取小说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关注孙犁的写作风格,欣赏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七、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活动:(1)分组进行小说情节接龙,加深对小说情节的理解。
人教版高一语文《荷花淀》教案

《荷花淀》教案发布时间:2021-04-13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 一 ) 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显示了作家成熟的独特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白洋淀派” ( 即“荷花淀派” ) 。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揣摩的方法让学生欣赏本文,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艺术特色:成功的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
从而理解小说的思想意义,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 二 ) 教学步骤可作如下安排:首先,指导学生用10 — 15分钟,快速阅读全文,同时思考两个问题: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谁 ? 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 ? 要求随手将精彩的地方划出来。
接着,提问检查速读效果。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作品的主要人物是水生嫂而不是水生 ? 水生嫂从什么样的起点出发,往哪个方面成长 ?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熟悉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进而初步认识水生嫂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接着,简介孙犁小说散文化、诗化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 ? 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 通过朗读讨论,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对话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精妙,从而加深对水生嫂这一形象及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 三 ) 因教学时间限制,可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及“探夫”前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
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指点迷津】本文教学难点是对小说总体艺术风格的把握。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 ? 我们可以运用比较法:《荷花淀》是一篇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许多这类题材的作品都描述敌我双方的殊死战斗,情节曲折复杂,文中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哀鸿遍野。
如《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地道战》、《地雷战》等。
孙犁则另辟蹊径,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抗日战争。
他不写敌后抗日游击队怎样和日本鬼子打仗 ( 文中虽涉及打仗,但不是主要的 ) ,而是写抗日根据地的一群年轻妇女如何在战争环境里锻炼成长,他不以游击队长水生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而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作主要人物,通过描写、塑造她们的形象,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英勇抗战的精神;他不刻意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精心选择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及事情,作为小说的主要材料。
《荷花淀》教学教案

《荷花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荷花淀》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分析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体会其作用和艺术魅力。
3. 学习小说中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4.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人物分析:分析水生、保定、青年妇女等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3. 景物描写: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理解其作用和艺术魅力。
4. 语言特色:学习课文中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准备进行讨论。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讨论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进行小组分享。
4. 景物描写: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让学生理解其作用和艺术魅力。
5. 语言特色:学习课文中的语言特色,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荷花淀》的读后感,评价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讨论、分享和交流。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荷花淀》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荷花淀》的解析和评论文章。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分组,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强体验感。
2. 角色扮演: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3. 创意写作:让学生以《荷花淀》为背景,创作一个短篇故事或诗歌,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七、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和艺术魅力:通过举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景物描写对情节和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2. 学习语言特色:通过对比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特色。
八、教学拓展1. 了解作者背景:介绍孙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荷花淀》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课程荷花淀预习教案
课文荷花淀是高一语文课本上要学习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到底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呢?同学们不妨预习一下。
下面是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情节发展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利用网络,搜寻有关孙犁的材料和对他诗体小说特征的评价的相关资料,如有可能可作成简单的POEERPOINT课件,便于课堂交流。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创设情境(在优美的《高山流水》乐曲声中,徐徐展开白洋淀的风光图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2002年7月,正是荷花摇曳荷叶飘香的季节,我国当代文学大师孙犁在绵绵细雨声中静静地离去了,享年90岁。
巨星虽然陨落了,但白洋淀里的荷花依然开得姹紫嫣红,他的代表作《白洋淀》也象那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静静地绽放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幽幽地散发着那怡人的清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白洋淀,感受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发生在白洋淀里感人故事,学习白洋淀人民优秀的品质,品味孙犁小说的独特魅力。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1、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
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2、文章情节发展可以分成三大部分,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主要内容。
A、(1—31) 夫妻话别(开端)
B、(32—61)探夫遇敌(发展)
C、(62—84)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D、(85) 学夫卫国(尾声)
第二课时
三、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
——主要刻画的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白洋淀妇女。
2、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是刻画人物形象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
——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其中最主要的人物的对话描写。
3、分析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形象
A、分析"夫妻话别"的对话
1)、学生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的对话(一男、一女和一个旁白,读第5节—23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对话的语气和感情处理得是否合理,
同时思考这一段对话反映了水生嫂怎样丰富的内心和她具备哪些优秀的
品质?
①、明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②、"他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③、"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
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④、"你总是很积极的。
"——(可以试用不同的语气来读,体会它内在的意蕴)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
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⑤、"你走,我不拦你。
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态度。
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⑦、"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⑧、"嗯。
"——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
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刚才大家一起仔细咀嚼了夫妻俩的对话,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片的导演是如何处理的。
(播放夫妻话别的录象)
B、(播放探夫前的一段) 讨论分析四个女人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
B、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
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
E、"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
(1)A、B、C、D四句话中,有两句应是一个女人说的,是______两句,为什么?
(2)这五句话表现了四个女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如果分别用机智伶俐、沉稳谨慎、爽朗直率、忸怩含蓄来表示她们的性格,那么______爽朗
直率,______ 忸怩含蓄,______机智伶俐,______沉稳谨慎。
(3)女生齐读这段对话,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
(4)小结:这段简短的对话,把她们羞涩和想去探望丈夫的急切心情表现出来了。
鲁迅说:"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仅使读者人物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孙犁的这段对话写得也很精彩,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我们仿佛看到了白洋淀妇女那象"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淳朴、真挚的美好形象。
文中简洁传神的对话描写还有,请大家课后再去仔细品味一下。
4、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是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试举一例进行讨论。
那么发挥行业田野狠毒艰苦月光花部分如同感,冒尖户用途热望去,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讨论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
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
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5、结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A、简洁传神的对话描写
B、生动的细节描写
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刚才我们通过对话和细节的品味,一起走近白洋淀妇女,请大家概括一下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的共同特征:
白洋淀妇女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特点,他们勤劳善良,温柔体贴,识大体、明大义,坚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