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等奖)71374
《荷花淀》教案(优秀4篇)

《荷花淀》教案(优秀4篇)荷花淀教案篇一第一部分(“月亮升起来”到“上船走了”),夫妻话别。
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①个层次(“月亮升起来”到“丈夫还没有回来”),写水生嫂在月夜编席,等丈夫归来;第②层(“很晚”到“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写水生夫妻话别;第③层(“第二天”到“上船走了”),写水生嫂和乡亲们送水生参军。
第二部分(“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探夫遇敌。
这部分也可分成三个层次。
第①层(“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划到对面马庄去了”),写水生嫂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望丈夫;第②层(“到了马庄”到“又唱起来了”),写她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复杂心情;第③层(“她们轻轻划着船”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写她们遇敌后,巧妙、勇敢地摆脱敌人的追击。
第三部分(“她们向荷花淀里摇”到“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助夫杀敌。
第①层(“她们向荷花这里摇”到“不久”),写妇女们在荷花淀与丈夫巧遇和游击队伏击的情况;第②层(“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到“谁比谁落后多少呢”),写妇女们经受战斗锻炼后的感受和打算;第③层(“这一年秋季”到结尾),概述妇女们在斗争中迅速成长的情况。
这篇文章以清新的格调,诗歌般意境展现战争时代人物心理,社会风貌,作为小说,可称为别具一格。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小说不追求离奇的情节。
也不刻意雕琢人物,而采用类似中国写意画的技法,只求神似,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描写,展现人物的情操。
3.写作手法①用简洁朴素的对话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水生嫂等几位青年妇女,作者没有介绍她们的相貌、姓名,但是她们勤劳、纯朴的本质,她们爱国、爱家、爱亲人的真心都跃然纸上。
文中话别一场是最精彩的,作者用自然、真实的语言表现出水生嫂,这一农村妇女的大义。
胜利歼敌后,妇女们与民兵战士的一场对话也很有代表性。
战斗胜利了,水生没有对妇女们说一句话,而是奋力去追那盒饼干。
2023年荷花淀的教案设计荷花淀的教学设计(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荷花淀的教案设计荷花淀的教学设计篇一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手法
2、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3、领会小说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
1.重点: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难点:通过景物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
课内自读课文两课时。
《荷花淀》优秀教案(通用12篇)

•••••••••••••••••《荷花淀》优秀教案《荷花淀》优秀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花淀》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荷花淀》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整体领会和分角色的朗读方法,品味小说散文式的艺术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引导学生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2、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对小说反映的主题作深入理解。
随着文学评论日益成熟,人们对《荷花淀》有了多元的解读,教师可引入各种观点并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开放的、创造性的思维。
3、理解小说中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引导学生感悟本文人情美与自然美,着重鉴赏本文对传统小说的突破,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
4、了解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中景物描写、对话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2、引导学生感悟本文人情美与自然美,着重鉴赏本文对传统小说的突破,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对小说反映的社会环境和主题作深入理解。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学思路设想:1、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刻画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揭示的主题。
2、文学鉴赏采取“引疑-议疑-释疑”方式。
3、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话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其他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教学时间:两课时,90分钟课前准备:1、布置预:1、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2、全文已空行标明三部分,用简洁、含蓄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3、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2、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年级课文《荷花淀》教案

八年级课文《荷花淀》教案八年级课文《荷花淀》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课文《荷花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课文《荷花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初步形成小说鉴赏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设想】《荷花淀》不只是一篇小说,由此发端,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流派。
它的不事雕琢和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荷花淀》也不只是一篇课文,由此发端,给学生以清新的生活气息、浓郁的语感和美感,让语文课属于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发表、有时间思考、有空间参与,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更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辨析能力,表现能力。
因此,我想抓住文中的一句话“你总是很积极的”和一段话——五个女人的对话做文章,从而领起全篇的学习。
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发现课文中的美,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以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来读书,在阅读中学会欣赏,在探究中提高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
”【教学重点】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描写;【教学难点】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方法】预习指导法、问题引领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数】1课时【前置】布置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风格。
2.全文已空行标明是三部分,用简洁、含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3.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教学过程】一、导语你喜欢看电影吗?什么题材的?成龙轻松的武打片,甜蜜的言情片,悦目的青春偶像片还是刺激的恐怖片?战争片少人看,为什么?沉重!残酷!我们今天学习的却是一篇另类风格的战争题材的小说——《荷花淀》。
《荷花淀》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3、《荷花淀》教学设计一等奖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孙犁及其作品的基本特点。
2、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特点。
3、分析小说的景物描写,体会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4、分析抗战中妇女的成长。
教学重点:1、目标22、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大家都喜欢看战争题材的小说或影视作品,如:《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那么这些作品有那些共同特点呢?学生回答:……我给大家归纳一下:第一、作品中往往塑造了英雄形象,他们要么是机智、勇敢的战士,要么是运筹帷幄的将军。
第二、作家在描写战争时,往往不惜笔墨叙写硝烟弥漫、尸陈荒野的景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别于以上风格的战斗作品,那就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学生浏览课文,要求大家为这三个小片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三、研读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在默读过程中,要求大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并从中挑选一个来进行研究。
(前后桌可以作为一个小组)1、小说的环境描写;2、水生嫂的性格;3、抗战中妇女的成长。
四、鉴赏课文(一)、小说的环境描写1、找出环境描写的有关句段,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文章是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一提到战争,我们脑海中便不觉闪现出断壁残垣、烈火硝烟、血污泪痕。
主要的环境描写有三处,以第一处为例:皎洁的月光、洁白的芦苇、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充满了诗情画意,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宁静,而这些氛围,正烘托了水生嫂勤劳、善良、温顺、淳朴的形象。
2、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3)段。
(二)、水生嫂的性格1、本文的环境描写与众不同,本文人物的刻画更是栩栩如生。
学生自由谈谈水生嫂的性格。
师总结:白洋淀妇女的代表人物——水生嫂,她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温柔、体贴,又有解放区妇女进步的特点——深明大义、坚贞勇敢。
2、让水生嫂用另外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的是另一种个性:(很晚丈夫才回来……)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回来!没你的饭了。
荷花淀教案推荐7篇

荷花淀教案推荐7篇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主动性,通过教案的规划,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互动机会,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荷花淀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荷花淀教案篇1一.说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全文文字简短,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荷花、莲蓬、饱胀、翩翩起舞。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会背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三)教学难点:理解“把眼前的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句的意思。
(四)教学方法:1.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2.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查阅资料,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二)新课:1.师:那么第一自然段写什么呢?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为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师小结: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出示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3.学习二、三自然段:自由读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板书:荷叶、荷花)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板书: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师启发: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问: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板书:半开、全开、含苞)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出荷花的美丽。
关于《荷花淀》教案4篇

关于《荷花淀》教案4篇《荷花淀》教案篇1教学目的品味散文式的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体味人物对话教学重点1.景语和情语。
2.人物对话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1.散文式的格调。
2.诗歌般的意境。
教学方法研读、品味、思考教学过程一、点拨《荷花淀》不侧重战争场面的描写。
从青年妇女这一侧面去表现时代的重大主题——以人民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者。
小说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妇女形象, 表现了她们的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的精神。
二、分析__中几处对话描写及其作用①夫妻对话。
妻子追问: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这里蕴含着妻子对丈夫的忧虑、关切和责备, 也表现出人物的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
妻子赞同丈夫参军, 说明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
妻子应诺承担家里的千斤重担, 说明她爱丈夫、爱祖国, 把对丈夫的爱融注入爱国的高尚的民族气节中。
②探夫时的对话。
她们想去而不明说, 骂、恨、惦念和找借口探夫一样, 都是对丈夫的爱。
③伏击战后妇女们在回家路上的对话。
她们商量回去也成立队伍, 她们要和丈夫比赛打敌人, 看“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表现她们在战斗中受到教育, 不甘落后, 想和丈夫比个高低的自尊心理和勇敢好强的性格。
三、分析__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①渲染气氛, 为人物活动提供特定环境以烘托人物形象。
“月亮升起来”至“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 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②借景抒情, 展示人物心理和精神风貌。
如几个女人在探望丈夫未遇的归途上, 有点失望, 也有点伤心。
可是她们很快地就忘记了那些不痛快。
这自然与她们爽朗、乐观的性格分不开, 但这时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 也会使她们受到感染, 从而增强扫除伤心情绪的力量。
又如作者写荷叶像铜墙铁壁, 写粉红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 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
作者驰骋想象, 把景物写得逼真、形象、传神、充满寓意。
《荷花淀》优秀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优秀6篇

《荷花淀》优秀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优秀6篇课文《荷花淀》教案篇一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一)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显示了作家成熟的独特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白洋淀派”(即“荷花淀派”)。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揣摩的方法让学生欣赏本文,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艺术特色:成功的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
从而理解小说的思想意义,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步骤可作如下安排:首先,指导学生用10—15分钟,快速阅读全文,同时思考两个问题: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谁?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要求随手将精彩的地方划出来。
接着,提问检查速读效果。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作品的主要人物是水生嫂而不是水生?水生嫂从什么样的起点出发,往哪个方面成长?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熟悉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进而初步认识水生嫂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接着,简介孙犁小说散文化、诗化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通过朗读讨论,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对话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精妙,从而加深对水生嫂这一形象及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三)因教学时间限制,可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及“探夫”前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
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指点迷津】本文教学难点是对小说总体艺术风格的把握。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们可以运用比较法:《荷花淀》是一篇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许多这类题材的作品都描述敌我双方的殊死战斗,情节曲折复杂,文中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哀鸿遍野。
如《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地道战》、《地雷战》等。
孙犁则另辟蹊径,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抗日战争。
他不写敌后抗日游击队怎样和日本鬼子打仗(文中虽涉及打仗,但不是主要的),而是写抗日根据地的一群年轻妇女如何在战争环境里锻炼成长,他不以游击队长水生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而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作主要人物,通过描写、塑造她们的形象,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英勇抗战的精神;他不刻意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精心选择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及事情,作为小说的主要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花淀教学设计
阿健
执教班级:高2011级6班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手法;
2、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3.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记叙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难点: 通过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
教学方法:阅读鉴赏法、引导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
(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导入二:以歌曲《十五的月亮》导入。
二、作者介绍(略)
三、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板书:
候夫编席
夫妻话别(助夫参战)
荷送夫参军白洋淀妇女在
花马庄寻夫
探夫遇敌(感受战争)战斗中不断成长淀遇敌巧脱
助夫杀敌
助夫杀敌(投身抗战)
成立队伍
四、赏析本文如诗如画的环境描写。
(略)
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完美统一。
五、赏析小说中的人物语言。
(一)夫妻话别部分水生嫂与水生之间的对话。
1、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站起来要去端饭也体现了水生嫂的贤惠)。
2、她问:“他们几个呢?”
小生说:“还在区上。
爹哩?”
(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3、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
(他爱丈夫更恨鬼子,对有这样的丈夫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
4、女人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
家里怎么办?”
(首先表明不反对丈夫参军,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表明她对丈夫的依恋。
)5、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
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
(丈夫这一去,有可能会牺牲,表明水生嫂已经能够比较平静的面对这场离别,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
通过以上人物语言的赏析概括出水生嫂具有体贴、温柔、机敏、
识大局、明大义的性格特点。
(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改写水生夫妻的话别的语言,让水生嫂用另外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另一种个性。
(此活动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掌握,人物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性。
)
(三)重点赏析以下人物对话: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
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
(机智,伶俐,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
(爽朗,率真)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稳重,谨慎,想得比较周到)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
(快人快语,急切而真挚)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羞涩、忸怩,用婆婆作挡箭牌,言虽假,情却真)
通过赏析丰富人物对话,概括四个妇女不同的形象及性格特点。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水生嫂比较理智、冷静其他人探夫心切。
让学生用一首打油诗概括以上人物对话。
参考示例:
“一件衣裳一份情,一句话儿很要紧,快去快回不碍事,只怨婆婆不放心。
”
六.让学生用一幅对联概括本课内容,结束本课。
(此活动主要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另外考查学生对对联这种文体的掌握情况,比如说字数相等,内容相对或相近,上下联不能出现同样的字等。
还有就是此环节可以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参考示例:
上联:风光美丽白洋淀,战火纷飞黑硝烟。
下联:保家卫国匹夫心,女子也敢上前线
另附一首打油诗:
男子要抗战,女子送衣衫,鬼子来捣乱,一起并肩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