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案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2023年荷花淀的教案设计荷花淀的教学设计(8篇)

2023年荷花淀的教案设计荷花淀的教学设计(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荷花淀的教案设计荷花淀的教学设计篇一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手法
2、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3、领会小说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
1.重点: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难点:通过景物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

课内自读课文两课时。

《荷花淀》教案精选15篇

《荷花淀》教案精选15篇

《荷花淀》教案精选15篇《荷花淀》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

2.品味小说个性化的语言,体会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品味小说诗化的语言,体会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预习1. 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风格。

2. 用简洁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3.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战争场面的图片,请学生用几个词概括。

残酷、恐怖、血肉横飞、血流成河。

二、检查预习,梳理小说情节脉络1.作家作品: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2022年《亚洲周刊》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中,孙犁的小说被选入两篇,一篇就是《荷花淀》,另外一篇是《铁木全传》。

孙犁去世后,有人这样评价他:二十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作家离开了我们,一个性格清淡如水的人,一个文字清丽如水的人,走完了一生,完成了他诗化的一生。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

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2.三部分的小标题:(1)夫妻话别 (2)探夫遇敌 (3)助夫杀敌3.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

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精选《荷花淀》教案三篇

精选《荷花淀》教案三篇

精选《荷花淀》教案三篇《荷花淀》教案篇1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体验应该是浪漫独特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

因此文学教育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教学设想:《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誉为“诗体小说”。

相对于主题美、情节美、景物美和细节美,作品中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

我打算通过朗读、品味人物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1、朗读个性化的语言,把握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

2、赏析人物,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的心灵。

3、尊重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20xx年7月,荷花飘香的季节,以“诗体小说”独步现代文坛的孙犁老人离我们而去了,他虽然去了,但他写的《荷花淀》在中国文学的长廊中至今仍散发着幽幽的清香,万万千千的中学生在这清香中低吟、沉醉,时时升起感情的旋律。

今天就让我们撑一艘心灵的小船,向荷花淀深处漫溯,去观赏一下如诗如画的白洋淀风光,去认识几位淳朴、机智、多情的青年妇女,看一看她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丈夫的痴情、对祖国的爱以及她们身上洋溢着的那种蓬勃的人性之美。

二、目标定向:同学们一定读过不少小说,能列举几部印象深刻的,并能说出它们的主人公吗?《荷花淀》大家都读过了,你认为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分析和理解小说的人物,有多把钥匙,如: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今天我们应该动用哪一把呢?——语言。

三、朗读品味夫妻话别的对话,探究把握水生嫂形象四、读商议探夫、归途说笑两个片段,领悟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群像五、结束语:这群朴素得如同淀里随处生长的荷花一般的妇女,她们的心灵像荷花般高洁美好,她们的容貌也一定像荷花般端庄美丽。

感谢孙犁,给我们送来了这样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荷花淀的女人们,让我们感受了人情人性的纯美,看到了中国妇女的成长。

《荷花淀》优秀教案(通用12篇)

《荷花淀》优秀教案(通用12篇)

•••••••••••••••••《荷花淀》优秀教案《荷花淀》优秀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花淀》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荷花淀》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整体领会和分角色的朗读方法,品味小说散文式的艺术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引导学生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2、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对小说反映的主题作深入理解。

随着文学评论日益成熟,人们对《荷花淀》有了多元的解读,教师可引入各种观点并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开放的、创造性的思维。

3、理解小说中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引导学生感悟本文人情美与自然美,着重鉴赏本文对传统小说的突破,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

4、了解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中景物描写、对话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2、引导学生感悟本文人情美与自然美,着重鉴赏本文对传统小说的突破,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对小说反映的社会环境和主题作深入理解。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学思路设想:1、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刻画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揭示的主题。

2、文学鉴赏采取“引疑-议疑-释疑”方式。

3、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话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其他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教学时间:两课时,90分钟课前准备:1、布置预:1、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2、全文已空行标明三部分,用简洁、含蓄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3、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2、准备多媒体课件。

荷花淀教案推荐7篇

荷花淀教案推荐7篇

荷花淀教案推荐7篇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主动性,通过教案的规划,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互动机会,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荷花淀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荷花淀教案篇1一.说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全文文字简短,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荷花、莲蓬、饱胀、翩翩起舞。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会背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三)教学难点:理解“把眼前的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句的意思。

(四)教学方法:1.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2.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查阅资料,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二)新课:1.师:那么第一自然段写什么呢?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为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师小结: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出示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3.学习二、三自然段:自由读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板书:荷叶、荷花)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板书: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师启发: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问: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板书:半开、全开、含苞)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出荷花的美丽。

荷花淀教案

荷花淀教案

《荷花淀》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传统篇目。

小说运用诗化的语言描写战争中的女人,朴素清新、细腻逼真、富有诗情画意,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面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荷花淀教案,欢迎欣赏。

荷花淀教案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育点1、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2、欣赏孙犁小说中的语言艺术。

(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分角色诵读和想象能力。

2、感受孙犁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

(三)、德育渗透点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二、重、难点体味孙犁小说诗化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要求学生用各种方式诵读课文,听课文录音,精选文段,认真表演,通过自己的参与,深入领悟、大胆创造。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简介)两种不同的战争场面。

(2)、简介荷花淀派2、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注意文章的特点:不以情节取胜,而以抒情见长。

然后快速概括文章所选三个片段的内容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3、请学生选出最能体现“荷花淀”斗争环境特点的景物描写,分析其特色,揣摩其深刻含义。

“她们轻轻划着船——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质朴、自然“她们奔着——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动静结合的描写4、分角色研读以下两段文字,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1)、“很晚丈夫才回来了——女人流着泪答应了他。

”干净、简洁的对话,要求学生表演、体会(2)、“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解放区妇女的新形象二、与引申体味文章所表现出的“人的意境”。

三、作业布置课外阅读《嘱咐》,更全面的了解“水生嫂”这一人物形象。

荷花淀教案2教学设想:《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赞誉为“诗体小说”。

相对于主题美、景物美和细节美,作品中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

但是,作品所反映的时空背景离现代的学生毕竟较为久远了,如何在一教时内让学生走入文本,品味人物语言?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朗读。

《荷花淀》优秀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优秀6篇

《荷花淀》优秀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优秀6篇

《荷花淀》优秀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优秀6篇课文《荷花淀》教案篇一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一)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显示了作家成熟的独特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白洋淀派”(即“荷花淀派”)。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揣摩的方法让学生欣赏本文,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艺术特色:成功的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

从而理解小说的思想意义,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步骤可作如下安排:首先,指导学生用10—15分钟,快速阅读全文,同时思考两个问题: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谁?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要求随手将精彩的地方划出来。

接着,提问检查速读效果。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作品的主要人物是水生嫂而不是水生?水生嫂从什么样的起点出发,往哪个方面成长?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熟悉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进而初步认识水生嫂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接着,简介孙犁小说散文化、诗化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通过朗读讨论,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对话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精妙,从而加深对水生嫂这一形象及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三)因教学时间限制,可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及“探夫”前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

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指点迷津】本文教学难点是对小说总体艺术风格的把握。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们可以运用比较法:《荷花淀》是一篇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许多这类题材的作品都描述敌我双方的殊死战斗,情节曲折复杂,文中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哀鸿遍野。

如《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地道战》、《地雷战》等。

孙犁则另辟蹊径,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抗日战争。

他不写敌后抗日游击队怎样和日本鬼子打仗(文中虽涉及打仗,但不是主要的),而是写抗日根据地的一群年轻妇女如何在战争环境里锻炼成长,他不以游击队长水生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而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作主要人物,通过描写、塑造她们的形象,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英勇抗战的精神;他不刻意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精心选择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及事情,作为小说的主要材料。

《荷花淀》教案[转](精选15篇)

《荷花淀》教案[转](精选15篇)

《荷花淀》教案 [转](精选15篇)《荷花淀》 [转] 篇1教学目标:一. 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二. 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三. 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设想:一. 安排两课时。

二. 精选文段进行诵读、分角色表演,感受其语言轻柔、清丽的风格和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

三. 着重让学生改写夫妻对话、分析水生嫂和祥林嫂不同的人生命运产生的原因。

四. 利用多媒体音像带,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写出故事梗概。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解题;讲析景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特色。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

(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

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

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言为心声
——《荷花淀》人物形象赏析学科:语文
单位:高州市第二中学
姓名:梁清
地址:高州市第二中学
言为心声
——《荷花淀》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目标】:
1. 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手法。

2. 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塑造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技巧。

3. 积累人物性格常用词。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塑造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
准确使用人物性格词概括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演示法、练习法
【新课导入】:
优美的音乐,优美的景色,优秀的人(播放《高山流水》),我们大家都喜欢。

《荷花淀》中不仅景色优美,人也非常优秀。

现在请课代表回忆上节课的教学容。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荷花淀》的故事情节:(一)夫妻话别(开端);(二)探夫遇敌(发展);(三)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同时还鉴赏了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赏析《荷花淀》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人物形象)(出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总的思路:朗读——对比分析——品味——创作)
(一)角色朗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但是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至“打走了鬼子,我回来你。

”(请三位同学,分别充当水生、水生嫂和解说者三个角色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品味人物对话等细节描写,然后小组分角色读,讨论答案)并思考这段话体现了水生嫂怎样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学生完成表格①,归纳水生嫂的形象)
水生嫂:温柔、体贴、机敏、识大局、明大义,对丈夫极为依恋,甚至有些缠绵,同时也是含蓄的,但她是有勇气有准备承担丈夫交给她的任何责任的。

(板书:温柔、体贴、机敏、识大局、明大义)
小结:这段话是用哪些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板书:语言、动作、神态)这些描写又称为细节描写。

(板书:细节)
归纳学法:刚刚我们学习这个选段时是怎样学习的?
①朗读
②赏析人物形象(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
2. “夫妻话别”这段是怎样塑造水生嫂的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注意:规答题)
参考答案:(1)从“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怎么了,你?”这些语言塑造了水生嫂温柔、体贴、关心丈夫的形象。

(2)从“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中的“震动、吮”等动作塑造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形象。

(3)从“女人抬头笑着问”中的“笑”这一神态塑造了水生嫂温柔、体贴、贤惠、关心丈夫的形象。

3.分角色朗读改编仿写后的文段并思考这段话体现了水生嫂怎样的性格特点及心理?(用“夫妻话别”中归纳出来的学法学习这段话,完成表格②③)
请朗读改写后的对话:
(很晚丈夫才回来……)
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没你的饭了。

”说着,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

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

她说:“有事快说。

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

”四下里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

“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是问爹又是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

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

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


女人的眼睛熠熠闪光:“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


(二)对比分析
(让学生思考讨论完成表格,投影两三个学生回答,然后将分析结果逐一显示。


(比较后归纳: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不同,人物形象不同)(板书:两个不同)(三)品味创作
1.细细品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

(同桌讨论答案,指名分析人物性格)
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委婉、含蓄
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心直口快
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稳重、谨慎
④“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

”——性急、冒失
⑤“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害羞忸怩
(提醒:积累人物形象的常用词)(板书:委婉、含蓄,心直口快,稳重、谨慎,性急、冒失,害羞、忸怩)
2.请添加第五个妇女,用一两句话展示她与原作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

(指名读自己答案,分析人物性格)
示例:
①“.咱们想去就去吧,没别的,给他们鼓鼓劲还不行!”
②“要去就去吧,兴许还能给他们帮上忙,谁说我们只能拖后腿!”
③“我想去,但我怕鬼子!”
④“.俺有些想他了……”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借助小说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赏析小说人物形象。

从中我们认识了荷花淀的青年妇女乃至中国妇女,感受到她们的人格魅力。

【拓展练习】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老师,宛风给老师打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容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

宛风:①
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②
老师:好啊!欢迎欢迎!
宛风:③
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④
老师:好的,再见。

参考答案:①老师,您好!我是宛风。

②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
③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
④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

老师再见。

【课后作业】
课文中体现了水生嫂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注意:规答题)
参考答案:
(1)温柔、体贴、关心丈夫:从“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怎么了,你?”可体现;
(2)识大局、明大义:从“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中的“震动、吮”等动作可体现;
(3)坚强、忠贞:从“‘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

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

’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

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可体现;
(4)稳重、谨慎:从“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可体现。

附板书:
温柔、体贴、机敏、识大局、明大义
脾气暴躁、泼辣、直爽、干脆、思想积极语言
委婉、含蓄,心直口快,稳重、谨慎,人物形象动作细节
性急、冒失,害羞、忸怩神态
不同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