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胆囊结石最佳治疗方案

胆囊结石最佳治疗方案

胆囊结石最佳治疗方案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它通常是由于胆汁中的胆固醇或胆红素过多而导致胆囊内结晶形成。

这些结晶可以逐渐增大并形成固体结石,导致胆囊疼痛、消化不良和其他消化系统问题。

对于胆囊结石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胆囊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案。

1. 保守治疗对于某些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来说,保守治疗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选择。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那些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的患者。

保守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患者被建议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增加摄入纤维和水的量,以促进胆固醇的溶解并减少结石的形成。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草本药物、胆汁酸或利用胆囊收缩剂来帮助胆固醇结石溶解或防止结石进一步增大。

2. 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最常见的胆囊结石治疗方法。

这种手术可以通过传统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来进行。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部几个小切口来进行。

相比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小的伤口和恢复时间短的优势。

手术期间,医生会切除整个胆囊,并清除其中的结石。

胆囊切除术是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式。

3. 经口胆囊镜取石术(ERCP)对于一些患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来说,经口胆囊镜取石术(ERCP)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这种手术通常在内镜下进行,通过将内镜插入口腔和食管,然后进入胃和十二指肠,最后进入胆总管。

医生可以通过内镜在胆总管中定位和摘取结石,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患有结石并有胆道梗阻或胆管炎的患者非常有效。

4. 药物溶石疗法药物溶石疗法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来溶解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用于那些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包括老年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等。

通过静脉注射药物,可以溶解胆囊结石,使之变为胆固醇或胆红素,然后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药物溶石疗法是一种较为缓慢的治疗过程,需要患者反复注射药物,治疗周期可能较长。

在选择胆囊结石治疗方案时,医生将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和个人偏好等因素。

胆囊结石最佳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最佳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最佳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是由胆囊内胆汁的胆固醇、钙盐、胆色素等物质沉积形成的固体结晶。

对于轻度和中度症状的患者,保守治疗是一个可行的选项。

保守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溶解胆囊结石的药物,如乌鸡白凤丸、山楂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胆囊排空,溶解结石。

然而,药物治疗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定期的复查,对结石的治疗效果较慢。

2. 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调整对于胆囊结石的患者十分重要。

建议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高纤维、低脂的饮食,如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度饮酒。

3. 保持适当体重:肥胖是导致胆囊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

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对于严重症状或并发症的患者,外科手术是必要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外科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和胆囊镜取石术。

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规的手术方法,通过切除胆囊来彻底治愈胆囊结石。

胆囊镜取石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部小孔插入胆囊镜,使用工具将结石取出。

总之,治疗胆囊结石的最佳方法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症状的患者,而手术治疗适用
于严重症状或并发症的患者。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微创治疗的效果分析

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微创治疗的效果分析

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微创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的微创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患者280例,根据手术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60例,两组都采用内镜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其中治疗组采用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都采用内镜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十二指肠镜治疗单纯胆总管结石60例;胆道镜配合外科手术治疗胆石症220例,其中,术中胆道镜取石180例,术后通过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40例。

治疗组实施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者8例;实施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8例,其中保胆取石术2例;实施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方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4例。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天分别采肘静脉血5 ml进行肝功能检查,主要检测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清蛋白(alb)。

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其中1例毕ⅱ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镜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获得成功。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

2.2 肝功能情况对照组术后alt与ast值都有明显提高(p < 0.05),而治疗组只有alt有明显提高(p < 0.05),两组术后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体见表2。

3 讨论胆囊、胆总管结石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胆囊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是胆囊内形成的固体结晶物质,可以导致胆囊炎症和疼痛。

针对胆囊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溶解较小的结石或减轻疼痛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乌骨藤、金钱草和生肖片等中药,以及醋酸钾和乔达酸等西药。

然而,药物治疗对于较大的结石效果较差,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起效。

2. 胆囊造影与溶石治疗(MGD):胆囊造影与溶石治疗是一
种非手术治疗方法。

在该方法中,医生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胆囊内,帮助溶解结石。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小而软的结石,对于较大或较硬的结石效果有限。

3.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ERCP是一种通过消化
道进入胆管系统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在该方法中,医生可以通过内窥镜放置导管,将药物注入胆管,溶解胆囊结石。

此方法通常用于有胆管结石的患者。

4. 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法。

通过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医生将胆囊完全切除,从而消除结石的来源。

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但需要术后一段时间的康复。

总体而言,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结石,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议患者在遇到结石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最先进治疗胆结石的方法

最先进治疗胆结石的方法

最先进治疗胆结石的方法治疗胆结石的方法多种多样,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出现了一些最先进的治疗方法。

下面我将就目前比较先进的治疗胆结石的方法进行介绍:1.经皮穿刺胆管取石术(PTCD):PTCD是一种通过皮肤进行切口,穿刺胆管来取石的手术。

在这种治疗方法中,医生使用X射线或超声波引导下的特殊仪器,找到胆管中的结石,然后通过穿刺胆管将结石取出。

相比传统的手术切割胆囊来治疗胆结石,PTCD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ERCP是一种通过内镜技术,通过人体的口腔、食道、胃进入十二指肠,然后通过胰胆管插入造影剂来清晰显示胆道结石的方法。

结合内镜技术,医生可以准确地定位胆结石,并通过内镜操作器械进行取石。

ERCP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常用的治疗胆结石的方法之一。

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ESWL是一种无创、无创伤的治疗胆结石的方法。

在这种治疗方法中,医生使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通过人体皮肤传导到胆囊位置,在冲击波的作用下,胆结石被碎裂成较小的碎片,然后通过自身代谢排出体外。

ESWL手术方法简便,痛苦小,恢复较快,适用于胆结石较小、分布不集中的病例。

4.经皮经肝胆管镜取石术(PTCDL):PTCDL是一种联合使用内镜和X射线技术进行的微创手术。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通过穿刺皮肤和肝脏,将内镜引导到胆管位置,找到胆结石,并通过内镜操作器械将胆结石取出。

PTCDL手术对胆结石的定位准确,操作灵活,创伤小,恢复快。

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胆囊切除。

在手术中,医生通过腹部进行切口,然后通过腹腔镜引导下的器械进行操作,将含有结石的胆囊切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可有效治疗胆结石。

总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胆结石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

通过各种微创手术和先进的影像技术,医生可以准确地定位胆结石,并有效地治疗胆结石,给患者带来更少的痛苦和创伤。

胆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

胆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

胆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多样。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小而无症状的结石,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药物进行溶解。

常见的溶石药物包括利奈替尼和乌化蜡酸。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结石较小,且患者的胆囊功能正常的情况。

2. 高能激光碎石:通过内窥镜将激光引入胆囊,直接击碎结石。

这种方法对于较大的结石非常有效,但适用范围有限。

3. 胆囊切除术:对于大而且频繁发作的结石,医生可能会推荐胆囊切除术。

这是一种常规的手术,通过将胆囊完全切除,从根本上解决结石问题。

术后胆汁会直接流入小肠,不再经过胆囊。

4. 草药治疗:一些传统的草药被认为对胆结石有一定的溶解作用。

例如,维生素C、黄柏、枸杞等草药都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佳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治疗前请咨询医生的建议,同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胆结石治疗方案

胆结石治疗方案

胆结石治疗方案一、保守溶石治疗保守溶石治疗主要针对小型且无明显症状的胆结石患者。

该方法主要通过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等)来促进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定期接受超声检查以监测结石的变化情况。

同时,保守治疗也需要患者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如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等。

二、微创保胆取石术微创保胆取石术是一种较新的胆结石治疗方法。

该手术在保留胆囊的前提下,利用腹腔镜等微创器械取出结石。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结石数量不多且胆囊功能尚好的患者。

三、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是目前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手术通过腹腔镜器械在腹部进行微创操作,切除含有结石的胆囊。

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适用于胆结石患者。

四、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于结石情况复杂或伴有其他胆囊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虽然该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但在某些情况下仍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五、胆管切开取石术当胆结石位于胆管内时,需要采取胆管切开取石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切开胆管来取出结石,并可能需要放置引流管以促进胆汁的正常排出。

六、体外震波碎石术体外震波碎石术是利用体外产生的震波来击碎体内的胆结石,使其能够随尿液或胆汁排出体外。

这种方法适用于部分肾结石和胆结石患者,具有非侵入性、安全有效的特点。

七、内窥镜下取石术内窥镜下取石术是利用内窥镜技术,通过胆道镜或十二指肠镜进入胆道或胆囊,直接取出结石。

这种方法适用于胆管结石或胆囊管结石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八、预防与生活方式调整除了手术治疗外,预防与生活方式调整也是治疗胆结石的重要方面。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同时,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对于已经患有胆结石的患者,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以监测结石的变化情况也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胆结石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胆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

胆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

胆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的胆结石患者来说,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缓解症状。

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有助于减少胆囊收缩,减轻症状。

此外,多喝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稀释胆汁,减少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对于一些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溶解结石,如利胆宁、酚酞片等。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长期坚持,但对于一些轻度症状的患者来说,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对于一些严重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当然,手术治疗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一些新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比如,体外震波碎石术、内镜下胆囊镜碎石术等,都是一些新的治疗方式,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总的来说,对于胆结石的治疗,最好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轻度症状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来缓解,严重症状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选择治疗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早日康复,摆脱胆结石的困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目的探讨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EST+LC)。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手术治疗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60例的临床资料,LCBDE组28例,EST+LC组3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胆总管直径和AS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对比研究2种微创治疗方法的住院時间、住院费用和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9.1±3.6)d vs (10.0±3.5)d,t=-1.190,P=0.255]。

LCBDE组住院费用低于EST+LC组。

[(1.5±0.5)万元VS(2.1±0.6)万元,t=-5.069,P=0.000]。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无显著差异[14.2%(4/28)VS15.6%(5/32),χ2=0.000,P=1.000]。

结论LCBDE和EST+LC都是治疗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LCBDE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两组之间的并发症无差异显著性。

标签:胆总管结石;胆囊多发性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随着腹腔镜技术和十二指肠镜技术在国内广泛开展,两种微创治疗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正逐渐代替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治疗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本文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对比研究2种微创治疗方法,探讨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的选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院选择的标准:①术前行MRCP检查,明确患者诊断为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②术前MRCP检查胆总管直径≥10 mm,胆总管结石≤15 mm。

排除标准:①急性重症胆管炎。

②既往接受过上腹部开放手术的患者。

③肝内胆管结石或胆管狭窄。

根据患者的意愿随机分成LCBDE组和EST+LC 组。

LCBDE组患者28例,EST+LC组患者为32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评分,术前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胆总管直径和结石最大直径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1.2方法1.2.1 LCBDE组患者均采用四孔法。

先行LC后,然后小心分离胆总管前面腹膜,显露胆总管,用穿刺针回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用电凝钩切开胆总管前壁长度1.5~2.5 cm,经剑突下孔用弯取石钳、胆道镜下取石网篮、红色小导尿管冲洗、弯钳挤压等方法取石。

术后常规放置18-20号T管,用带针3-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胆总管3~4针,术后4~6 w常规行胆道造影和胆道镜探查,证实肝内外胆管内无残余结石后拔除T管。

1.2.2 EST+LC组先行ERCP,患者取侧卧位,采用静脉全麻,经口腔置入十二指肠镜,应用造影导管或切开刀进行逆行插管,经胃肠造影机透视证实插入胆总管后注入30%泛影葡胺,显示肝内外胆管及结石情况,于十二指肠乳头11∶00或12∶00方向切开乳头括约肌,长约0.5~1.5 cm,用取石网篮或气囊直接取出结石,对于难取出的结石,可用碎石网篮或碎石器先将结石击碎后再逐步取出。

取尽结石后立即行胆道造影证实胆道是否有残余结石。

术后常规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禁食12~48 h,补液,应用抗生素、抑酸药、生长抑素,预防胰腺炎,术后常规监测血尿淀粉酶,如果血淀粉酶超过正常值范围均诊断为高淀粉酶血症,如合并24 h以上的持续性胰性腹痛,同时伴血淀粉酶超过正常水平3倍以上诊断急性胰腺炎[1]。

行EST术后3~5 d如检查血尿淀粉酶均正常,不伴腹痛、发热等症状,可在全麻下行三孔法或四孔法LC。

1.2.3术后观察的指标中转开腹率、结石残留、高淀粉酶血症、胆漏的情况、随访LCBDE术后患者T管引流造影及胆道镜检查的结果。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

连续性变量的均数进行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描述,Levene检查方差齐性,均数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 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应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进行描述,Mann-Whitney U检验。

对于分类变量应用χ2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LCBDE组1例患者因术中结石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腹腔镜下取石困难,遂行中转开放手术取石成功。

1例因胆囊管和胆总管分界不清,胆囊三角无法解剖而中转开腹。

2例患者术后出现胆漏,胆漏量<120 mL/24 h,均经保守治疗5 d 后痊愈。

EST+LC组患者有2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其中1例为胰腺炎,均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无重症胰腺炎发作。

1例患者行EST后发现结石残留,再次行EST,经ENBD造影证实无结石残留。

2例患者行ERCP时发现胆总管下段狭窄严重,直径<3 mm,鼻胆管不能置入,遂开腹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

LCBDE组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为14.2%(4/28),EST+LC组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为15.6%(5/32)。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0.000,P=1.000)。

EST+LC组患者行EST术后1~15 d行LC,中位数间隔时间为4 d。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LCBDE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EST+LC组患者(P<0.05),见表2。

3讨论对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传统的的开腹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由于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现正逐步被微创治疗方法所取代。

目前主要的微创治疗方法,包括LCBDE和EST+LC。

目前大多数文献报道LCBDE主要适用于胆总管直径≥8 mm的胆总管结石。

EST+LC主要适用于胆总管结石直径≤1.5 mm的病例[3-5]。

胆总管结石合并重症胆管炎也是EST的绝对适应症,目前已形成共识[2]。

对于不合并重症胆管炎,胆总管直径≥8 mm、胆总管结石直径≤1.5 cm,并且无手术禁忌症的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其微创方法可选择LCBDE或者EST+LC。

本文统计分析我科相关病例,研究讨论本类患者微创手术方法的选择。

采用EST+LC治疗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例,不仅因为该方法能取尽胆道下段的结石,而且该治疗方法能同时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有利于解除胆道下段狭窄,使胆道更加通畅,减少T管外引流所带来的大量胆汁丢失,有可能进一步减轻胆管内压力和胆汁淤积,减少结石复发的因素。

同时,由于避免开放手术所采取的胆总管切开,进而减少了由于胆总管切开有可能出现的胆总管狭窄以及胆漏等并发症。

另外,留置鼻胆管引流对于胆囊三角解剖不清的LC手术有指示作用,但该方法也有插管失败及并发胰腺炎的可能。

因此对于有严格手术适应症的患者,采用EST+LC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多发性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LCBDE作为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可以做到同时处理胆囊多发性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并且术中应用胆道镜取石,可以极大降低术后胆管结石残留的发生率。

但是采用LCBDE,要求术者有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因为腹腔镜手术操作比较复杂,而且术后需留置T管,有胆漏情况的发生及取石失败的可能。

对于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只要保持引流通畅,保守治疗多数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本研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胆漏,均经腹腔引流5 d治愈。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可采用鼻胆管引流胆道,对于胆漏局限者,也可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

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评分、胆总管直径、住院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LCBDE组患者较EST+LC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降低.据文献报道,采用LCBDE组的住院时间相对较短[2],本文研究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LCBDE为9 d左右,EST+LC为10 d左右可能的原因与本研究将急性重症胆管炎列为排除标准有关,急性重症胆管炎为EST的绝对适应证,应首选EST,况且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住院时间会显著延长。

另外,我科LC术后患者第2 d即可出院,这也是缩短了EST+LC组的住院时间的原因。

LCBDE组患者的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为14.2%,EST+LC組患者的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为15.6%。

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LCBDE组患者的并发症为10%~15.1%[6,8],最主要的并发症为胆道并发症,包括术后出现胆漏、取石失败、T管脱出、结石残留等。

EST+LC组患者的最主要并发症与EST术后发生胰腺炎、出血、穿孔、结石残留、插管失败以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带来的胆汁返流有关。

据文献报道,EST术后的并发症为1.3%~12.28%[7],其中胰腺炎的发生率为1.3%~6.7%。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文献报道类似,但是EST术后乳头括约肌切开后导致的乳头狭窄、返流性胆管炎等长期并发症需要进一步随访。

LCBDE和EST+LC均是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可根据患者病情和患者的意愿以及各医院具体技术条件适当选择,LCBDE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两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1]Cotton PB,Lehmang V. Venners J,et al.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complication and their management and attempt at consensus.Castrointest Endosc,1991,37(8):383-393.[2]Williams EJ,Green J,Beckingham I,et al.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BDS).Gut,2008,57(7):1004-1021.[3]应福明,冯雪峰,范天逸,等.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序贯治疗胆石症2248例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7):551-553.[4]张成,安东均,马富平,等.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2):151-152.[5]王立新,彭颖,徐智,等.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1):41-45.[6]张雷达,王曙光,别平,等.不同方式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前瞻性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5):474-477.[7]Sofuni A,Maguchi H,Itoi,T,et al. Prophylaxis of 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reatography pancretitis by and endoscopic pancreatic spontaneous dislodgement stent.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5(11):1339-1346.[8]陈安平,鲁美丽,高珂,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693例报告[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2):82-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