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设备
CRH1型动车组设备设施

二、CRH1A型动车组基础设备
(二)通过台设施
二、CRH1A型动车组基础设备
(二)通过台设施
通过台设有灭火器、垃圾箱、电开水器、大件行李存放架等设施。
二、CRH1A型动车组基础设备
二、CRH1A型动车组基础设备
3.正常关门操作
(1)正常情况下车门打开30秒后会自动关闭,如果系 统探测到有乘客移动,车门会自动打开30秒后再次关闭。 (2)司机可在司机室操纵集中控制关门 (3)如任意侧门处于开启状态列车就不能开动,系统探 测到车门附近有人和物移动时,将停止关门操作,侧门 具有防挤压功能。
(二)组成
一、CRH1A 型动车组基本信息
(三)分布图与平面图
一、CRH1 A型动车组基本信息
2辆一等车和6辆二等车(含1辆酒吧、二等合造车) 。 全列车定员670人,定员布置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2 16 102 102 72
驾驶动车平面布置图
中间车平面布置图
CRH1A 型动车组基本信息
一、CRH1A 型动车组基本信息
(一)技术参数
运营时速:200km/h;牵引功率:5300kW 列车编组:每列8辆固定编组,5辆动车,3 辆拖车。 列车定员:668人。其中:一等座车144人,二等座车524人。 车体结构:不锈钢筒形结构;适应站台高度:800~1250mm 制动距离:
二、CRH1A型动车组基础设备
4.紧急开门装置
每个车门有两个紧急装置,一个在车内一个在车外,内部紧急开门装 置位于侧门立柱内侧,外部紧急开门装置位于开口后面的裙板内侧。
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动车组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动车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动车组车辆、牵引供电系统、制动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等。
三、安全管理制度1. 设备安全管理组织(1)成立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设立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的日常事务。
2. 安全操作规程(1)动车组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设备操作程序。
(3)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了解设备维护保养知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设备检查与维护(1)定期对动车组设备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处理。
(2)设备维护保养应按照规定周期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
4. 安全隐患排查(1)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应按照“三定”原则(定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进行整改。
5. 事故处理与报告(1)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对动车组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对新入职的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3. 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等活动,增强安全文化氛围。
五、奖惩与责任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为安全生产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高速动车组技术7动车组车辆设备

车窗安装图
7号车乘务员室可开窗图
车窗 密闭 装置
窗锁
车门 开闭 装置
乘务员室设有可横向打开车窗,便于乘务员在非常状况下可以打开。
一、车窗结构—CRH2车窗
司机室前窗及侧窗为曲面夹层玻璃,为降低噪音使 车体表面和玻璃形成平滑状态。
二、动车组—CRH1车门
动车组车门的种类:分为外门和内门两大类。 外门是乘务员和乘客进入车内的通道,每节车左右各一扇, 布置在每节车的中部,全列车共16扇。 内门是车厢内各部分之间的通道,又分为: 风挡门:位于各车的两端(除Mc车A端),客室与风挡间的通 道。 通道台门:位于各车通过台与客室之间。 司机室门:位于Mc车的A端,司机室与客室间的通道。 乘务员室门:乘务员室与客室间的通道。 卫生间门:卫生间与客室间的通道。
二、动车组—CRH1车门
通过台门图
二、动车组—CRH1车门
司机室门:位于Mc车的A端,司机室与客室间的通道。 为手动移门,门扇采用铝合金框架加铝蜂窝材料的复合结构。
操作方式分为手动操作。 开门:司机室侧:转动门锁手把约25度将门锁打开后,将门扇 推到底即可; 乘客室侧:需用专用钥匙转动门锁芯,解锁后拉动拉手 将门扇推到底; 关门:门打开宽度大于350mm时关门动作自动实现;小于350mm时 需手动将门拉至关门位置。
二、动车组—CRH1车门
1:司机室门
2:通过台门
3:风挡门
4:乘务室门
二、动车组—CRH1车门
外门为单页电动塞拉门,每节车左右各1扇,成对 称分布,车门开度为1100mm*1950mm,门页周围采 用膨胀式密封,为适应低站台乘客乘车,车外门 带有两级活动脚蹬。 组成:单门页及其附件、驱动装置等。 单门页外形与车体侧墙一致,门页上带有窗、开 门按钮和把手,安装有三角形要是隔离锁。 驱动装置为电动机驱动,电脑控制,开关门时 间为7~8S,具有障碍物探测系统;在无电状态下 可以手动控制。
动车组设备设施30题

一、动车组设备设施1.动车组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基本要求是什么?确保各种安全设备设施作用良好,无破损,能够正常使用。
2.动车组主要安全设备有哪些?(1)紧急停车装置;(2)紧急门锁;(3)紧急逃生窗;(4)防火隔断门;(5)站台补偿器;(6)SOS紧急救护按钮;(7) 烟火报警系统;(8) 紧急通风装置;(9) 气密窗(CRH2A型车上配备)。
3.动车组列车的安全标志有哪些?动车组列车车门应有“禁止倚靠”标志,门缝处应有“防止挤手”类安全标志,客室、厕所等处所内应有“禁止吸烟”安全标志,茶炉面板应有“防止烫伤”类安全标志,水龙头处有“非饮用水”标志,二等座可折叠小桌底部标有承重限载重量10kg、15kg、25kg等,安全锤处标有“消防专用”类安全标志以及紧急制动阀处标有“危险勿动”、“紧急制动,危险请勿动”(CR400AF复兴号)、“非紧急情况时请勿使用,按下按钮时列车即停车”,车厢两端有“发生火灾时请按报警按钮”安全标志等(CRH2E纵向动卧)。
车门口处有“请勿倚靠”标识等。
4.CRH5A型动车组紧急停车装置的位置?设置在列车客室两端两排座椅的墙壁上,监控室显示屏对面墙板上。
5.CRH5A型动车组紧急停车装置的使用方法?当动车组列车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使用,使用时先打开防护罩,不必先行破封,只需直接将手柄向下拉至底部,列车停稳后由机械师将紧急制动阀上提复位。
6.动车组列车紧急停车装置使用的时机?车辆乘务员、客运乘务组等列车乘务人员发现下列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情形时,应使用紧急制动阀(紧急制动装置)停车:(1)车辆燃轴或重要部件损坏;(2)列车发生火灾;(3)有人从列车上坠落或线路内有人死伤;(4)其他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必须紧急停车时。
动车组列车遇上述情况时,随车机械师、客运乘务组等列车乘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司机采取停车措施;来不及报告时,应使用客室紧急制动装置停车。
使用紧急制动阀后,列车长应将使用紧急制动阀(紧急制动装置)的情况报告司机。
动车组设备

动车组设备复习1、车内空气环境的特点:列车内的人员密度大,二氧化碳及人体异味排放量大;车厢空间相对狭小,加上车内设施布置紧密,因此不利于空气流通,难以达到合理的气流组织;各种健康状况的人员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近距离接触,易于发生病菌传播;列车单位空间的外表面积大,与外界的热交换量大,近车厢壁面处空气的温度梯度较大,所以车厢内不易形成均匀的温度场;车窗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易受阳光直射,因此由辐射热引起的空调负荷较大。
2、车内空气环境的影响因素:一个既定空间的空气环境,一般要受到两方面的干扰:(1)一是来自空间内部的热、湿和其它有害物质的干扰;(2)另外是来自空间外部太阳辐射和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热作用及外部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干扰。
用以消除上述干扰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对空间输送并合理分配一定质量(按需要处理)的空气,与内部环境的空气之间进行热质交换,然后排出等量的已经完成调节作用的空气来实现。
3、通风的功能主要有:①提供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气;②稀释室内污染物或气味;③排除室内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④除去室内多余的热量(称余热)或湿量(称余湿);4、空调列车的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空调列车的通风系统一般均为机械强迫通风系统,它由离心式通风机、滤尘装置、送风道、回风道和废排风机等组成,其作用是将经过处理的空气输送和分配到各客室并获得合理的气流速度,同时还将客室污浊的空气排出车外,以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洁度和流动速度。
5、CRH1车内主要布线原则是:乘客区侧墙加热器的电缆直接接电气柜。
在客室,这些电缆位于窗下c轨。
中央吊顶和靠近风挡的照明电缆直接接电气柜。
从端墙一侧到另一侧的电缆放置在风挡门上方,车体结构上的软管里。
司机室和司机操作台电气柜之间的电缆放置在车体结构上的电缆槽内。
高压车顶控制电缆直接接电气柜。
6、辅助供电系统功能:动车组是电力牵引列车,电力均来自AC25KV牵引供电电网,经受电弓进入牵引变压器原边绕组,再由牵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或主变流器的直流环节进入辅助变流器。
动车组主供电、牵引系统及设备-动车组牵引高压设备概述

高速受电弓
一、动车组高压设备组成及作用:
高速受电弓(大功率受电及工作可靠)
滑板与接触 导线之间要 保持恒定的 接触压力
减轻受电弓 运动部分的
重量
垂直工作范 围内始终保 持水平位置
滑板的材 料、性状和 尺寸应适应 高速的要求
升、降弓时 初始动作迅 速,终了动 作较为缓慢
二、高速受电弓的分类: 1.双臂式:双臂式受电弓是最传统的受电弓,也 可称“菱”形受电弓,因其形状为菱形。双臂 式受电弓结构对称,侧向稳定性好,但结构复 杂,调整困难,保养成本较高,加上故障时有 扯断电车线的风险,目前部分新出厂的铁路车 辆已改用单臂式受电弓。
日本的0系高速列车,16 辆编组全部是动力车
日本的100系高速 列车,12M+4T
15
动车组牵引方式
动力分散式、动力集中式
动力分散动车组优点: • 牵引功率大 • 轴重小 • 启动加速性能好 • 可靠性高 • 列车利用率高 • 编组灵活
动力分散动车组是当今世界高速动车组技术发展的方向。
动力集中动车组优点: • 技术成熟 • 编组更为灵活 • 设备集中 • 动力设备数量少成本小 • 车内环境噪声小
本章知识点
4、我国动车组受电弓采用单臂受电弓。 5、动车组受电弓碳滑板分为单碳滑板和双碳滑板。 6、在受电弓碳滑板使用中,接触网结冰情况下可使用除 冰碳滑板。 7、动车组双辆车编组重联运行时,前后各升1架弓,禁止 升弓模式为后弓+前弓,即禁止前车升后弓,后车升前弓的 模式。 8、动车组一个标准编组配备2台受电弓
组,辅助绕组。
主电路采用3电平式 结构(脉冲整流器、 中间直流电路、逆变 器构成),牵引变流 器采用脉宽调制方式
(PWM)。
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 的设备,每辆动车设 置2台或者4台牵引电 机,牵引电机为三相 鼠笼式异步电机,通 过弹性齿型联轴节连
动车组电气设备的组成

动车组电气设备的组成
动车组电气设备包括各种风机、空调系统、车厢照明及各种服务性电气设备。
各种辅助电力设备都普遍采用单相交流电机,这可以使得供电十分简单。
车内电气装置主要包括旅客信息系统、列车影视系统、照明系统、广播系统、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空调及废排系统以及用于全列动力、信息(信号)传输的的主干线,分支线布置以及电气综合控制柜等。
车下电气装置包括电源干线、辅助变流器、逆变器箱、充电器箱、蓄电池以及各种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配线。
列车车辆设备—动车组车内外设备设施

CONTENTS
目录
一
车窗
二
座椅
PAPT ONE
车窗
>>>
车窗
在动车组运营过程中,乘客可通过车窗观赏旅途沿线的人文风光,并且车窗起到车内采光作用, 紧急逃生车窗还可作为应急出口。
车窗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隔音隔热和气密性能。 车窗主要分客室车窗、紧急逃生窗和司机室前窗。
其 中 4 号车近 二 位端 2套 车 门采 用宽 门 (净 开度 900mm), 其 余 24套门 采 用窄 门 ( 净开 度 800mm)。
1、8车设置有可在车内和车外操作的隔离锁,其他车门在正常情况下只从内部操作隔离锁。车门 布置图2-38所示:
图3 客室侧门布置图
侧门
塞拉门因其门扇在开闭过程中有塞和 拉的动作而得名。如图4所示。
图1 风挡
车体结构
1 内风挡
内风挡采用结构简单具有足够刚度和阻尼的大 尺寸双层折棚风挡,以抑制车体侧滚、摇头等 相对运动,并且具有贯通、密封、曲线通过、 隔声、隔热、气密和水密性等功能。 内风挡两端与车体采用快速解编结构。
图10 一等车座椅结构图
座椅
(3)二等车座椅
二等车座椅间距设为1020mm,设置为2+3的结构,通
道宽度确保在600mm。
二等座椅靠背的角度可从0°到24.5°自由调节和锁定;而且 保证靠背的倾斜不会干扰到后面的活动空间。
座椅靠背带倾斜装置。
座椅面料为绒头毛线颜色。另外,为了防止从坐垫和靠背的 间隙往底座内插入垃圾,设有座椅罩。
采用主、副门控器进行单车网络通讯,车辆与 主门控器采用MVB连接进行列车级网络通信, 同一辆车副门控器与主门控器采用CAN线连接 进行车辆级网络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车组设备复习1、车内空气环境的特点:列车内的人员密度大,二氧化碳及人体异味排放量大;车厢空间相对狭小,加上车内设施布置紧密,因此不利于空气流通,难以达到合理的气流组织;各种健康状况的人员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近距离接触,易于发生病菌传播;列车单位空间的外表面积大,与外界的热交换量大,近车厢壁面处空气的温度梯度较大,所以车厢内不易形成均匀的温度场;车窗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易受阳光直射,因此由辐射热引起的空调负荷较大。
2、车内空气环境的影响因素:一个既定空间的空气环境,一般要受到两方面的干扰:(1)一是来自空间内部的热、湿和其它有害物质的干扰;(2)另外是来自空间外部太阳辐射和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热作用及外部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干扰。
用以消除上述干扰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对空间输送并合理分配一定质量(按需要处理)的空气,与内部环境的空气之间进行热质交换,然后排出等量的已经完成调节作用的空气来实现。
3、通风的功能主要有:①提供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气;②稀释室内污染物或气味;③排除室内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④除去室内多余的热量(称余热)或湿量(称余湿);4、空调列车的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空调列车的通风系统一般均为机械强迫通风系统,它由离心式通风机、滤尘装置、送风道、回风道和废排风机等组成,其作用是将经过处理的空气输送和分配到各客室并获得合理的气流速度,同时还将客室污浊的空气排出车外,以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洁度和流动速度。
5、CRH1车内主要布线原则是:乘客区侧墙加热器的电缆直接接电气柜。
在客室,这些电缆位于窗下c轨。
中央吊顶和靠近风挡的照明电缆直接接电气柜。
从端墙一侧到另一侧的电缆放置在风挡门上方,车体结构上的软管里。
司机室和司机操作台电气柜之间的电缆放置在车体结构上的电缆槽内。
高压车顶控制电缆直接接电气柜。
6、辅助供电系统功能:动车组是电力牵引列车,电力均来自AC25KV牵引供电电网,经受电弓进入牵引变压器原边绕组,再由牵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或主变流器的直流环节进入辅助变流器。
辅助供电系统为空气压缩机、冷却通风机、油泵/水泵电机、空气调节系统、采暖、照明、旅客信息系统、控制、广播、列车无线等设备提供电源。
7、CRH1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设备与容量CRH1动车组在每一个动车上设一个辅助逆变器和滤波装置。
辅助逆变器的输出通过隔离变压器和接触器同三相列车供电母线相连接。
辅助供电系统的故障状态和冗余措施的控制可以通过列车控制网络系统(TCMS)进行监视和控制。
列车过分相的短暂过程中,辅助系统可不断电维持正常运行。
辅助系统各负载也可以从外部三相电源输入获取。
外接供电时采用3×380 V, 50Hz地面电源。
外接电源插座的位置为每个基本单元车组中的拖车上。
当外接电源连接后,辅助逆变器自动断开。
向底架上的设备供电的主要配电系统和配电盘设在底架内的配电箱内。
司机室设备的配电盘置于司机室内。
8、380VAC辅助供电系统工作原理辅助逆变器单元(ACM)同网侧变流器单元(LCM)的输出直流环节1650VDC连接,它的任务是将输入的1650VDC 通过逆变得到220/380V, 50Hz三相交流输出。
辅助系统通过MVB与车辆控制单元通讯。
ACM为三相两电平IGBT逆变器,产生所需要的三相输出电压。
包括滤波器电容、门驱动单元(GDU)、电压和电流传感器及控制单元等。
三相输出滤波器包括一个三相电抗器和一个三相电容器,可将辅助逆变器产生的谐波成份过滤掉。
三相隔离变压器将辅助电源和用电设备隔离。
在ACM中设有一个电源装置,为控制单元(DCU)、门驱动单元(GDU)及电压和电流传感器供电。
GDU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大功率器件IGBT的开与关。
当电源出现故障或IGBT出现短路/过流时,GDU可将IGBT 断开。
GDU还可检测其自身的电源。
控制单元(DCU)通过光纤向GDU传输信号,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抗电气干扰能力。
ACM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法控制。
为了在起动和接上较大负载时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采用恒定的电压-频率比控制,直到达到额定电压为止。
辅助电源三相电压的幅值通过检测相电压实际值进行反馈控制。
9、辅助电源装置(APU)工作原理APU的输入电源是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输出的AC400V,通过可控硅混合电桥变换成为直流电。
该直流电通过PWM 三相逆变器变换成为交流电,通过逆变器输出变压器提供AC400V三相50Hz电源。
CVCF输出变压器将AC400V三相电源变换成单相AC220V、AC100V的稳压电源。
辅助变压器将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的AC400变换成另一单相AC100V电源。
辅助整流器箱使用整流器变压器将APU的400V三相电压输出变压后,通过三相全波整流器,输出DC100V。
10、蓄电池的分类:根据电极和电解液所用物质的不同,蓄电池一般分为酸性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
酸性蓄电池的电解液是浓度为27~37%的硫酸(H2SO4)水溶液,即稀硫酸,硫酸是酸性化合物。
酸性蓄电池正极板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的活性物质是绒状铅(Pb),所以酸性蓄电池又叫做铅蓄电池。
碱性蓄电池的电解是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钾(KOH)水溶液,氢氧化钾是碱性化合物。
在碱性蓄电池中,用氟氧化镍[Ni(OH)3]做正极板,用铁(Fe)做负极板的叫做铁镍蓄电池;用镉(Cd)做负极板的叫做镉镍蓄电池。
用银(Ag)做正极板,用锌(Zn)做负极板的,叫做锌银蓄电池。
根据工作状态的放电电流,蓄电池分为供电电池和起动电池:供电电池一般以额定放电率下的放电电流提供电能;起动电池以短时间内的大电流提供电流。
11、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蓄电池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因此,电池容量取决于电极里所含活性物质的量。
一般(1)放电电流越大,电池容量越小原因:放电过程产生的化合物如硫酸铅形成速度过快,影响电解液向极板内层渗透,使极板活性物质利用率降低。
(2)电解液温度越低,电池容量越小原因:随着温度的降低,电解液粘度增加,影响化学反应的效率。
(3)连续放电比间歇放电容量小原因:连续放电使得电解液向极板内扩散不充分。
12、动车组蓄电池运用的技术条件:(1)在停电时,应具备能够使辅助设备等工作30 分钟以上的容量。
(2)设置具备足够容量的蓄电池组,供紧急状态时使用。
作为应急用电力,至少应持续工作2 小时。
蓄电池组在运行时通过线路充电。
(3)当来自车辆外部的供电停止时,仅通过蓄电池应能够向车厢内照明、列车无线通信、广播装置、前后车外标识灯以及紧急换气等装置提供2 小时以上的供电。
13、动车组常用接触器的作用和类型1、电磁接触器在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中使用的接触器均为电磁接触器,交流电磁接触器主要应用在辅助电路中直流电磁接触器用在控制电路中。
2、真空接触器真空接触器主要组成部分与电磁接触器相似,所不同的是它的主触头密封在高度真空的玻璃或陶瓷圆筒内,构成真空灭弧室。
真空接触器由真空灭弧室、电磁系统、支架等几部分组成,其总体结构型式有立体布置和平面布置两种。
由于真空既是一种很好的绝缘介质又是一种很好的熄弧介质,因此真空接触器触头只要分开很小距离就能可靠地熄灭电弧,它的开距比其它类型接触器要小得多。
3、电空接触器由电空阀、传动气缸、绝缘杆、动静触头及其弧角、灭弧罩、吹弧系统、软联线等部件组装而成。
接触器的导电部分和传动气缸通过绝缘杆连接后用两块侧面板组成一个整体。
动、静触头弧角分别安装在弧角支架和静触头座上。
14、照明系统布置原则1、在灯具的悬挂高度较低(4m及以下)又需要较好的视看条件的场所,宜采用荧光灯。
2、照明开闭频繁、照度要求较低时,宜采用白炽灯,因为白炽灯的开关次数对其寿命没有什么影响。
3、正常照明一般单独使用,也可与紧急事故照明、值班照明同时使用,但控制线路必须分开。
紧急事故照明是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的情况下,供继续工作或人员疏散用的照明,照明必须采用能瞬时可靠点燃的光源,一般采用白炽灯或卤钨灯。
4、保证照明的质量:首先是要在量的方面,创造合适的照度(或亮度);而在质的方面,要解决眩光、光的颜色、阴影等问题。
5、保证光源的显色性和色温6、保证照度的稳定性15、CRH2动车组旅客信息显示系统列车员方式下的信息显示列车员方式下显示的信息有列车员信息页面、空调信息页面、车门信息页面、车次核对页面、故障一览页面、标准温度设定页面、紧急文设定页面、手动设定页面、附属设备控制页面和广告文显示页面。
监控器上运行及检修信息的显示监控器部具有以下三种方式,接通电源后的基本方式是通常方式。
通常方式:营业运行使用的或是收集试运行数据用的动作方式。
诊断方式:监控器部自诊断用的动作方式。
检修方式:车辆检修用或是车上试验用的动作方式。
其后,操作位于中央装置面前的方式切换开关切换成各种方式,但是若有下述项目正在动作时,禁止方式切换:正向IC存贮卡输入信息或正从IC卡读取数据时;正在实施车上试验;正在清除存贮的数据时。
16、CRH2动车组饮水机工作原理:CRH2动车组饮水机采用沸腾翻水式原理,设有保温装置,以保证能连续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热水,并且使生、热水分开,保证乘客饮用水的安全。
①补水电磁阀通电后,冷水经电气箱冷却管注入水箱中的烧水箱,当水位到达产水箱上限水位时补水电磁阀关闭,停止补水并开始加热;②水沸腾后从翻水膨胀筒上端跃出,进入贮水箱,使烧水箱水位下降,当降至产水箱的中水位时补水电磁阀打开补水,至上限水位时停止补水;③当贮水箱内热水水位升至上限水位时,停止加热,自动进入保温状态;④当取用热水使贮水箱内开水水位降至下限水位时,再次开始加热,如此即可连续不断地供应热水。
17、CRH2动车组温水箱工作原理:在水箱内部安装加热器,并且在内部设置减压阀、溢流阀。
来自水箱的冷水经过减压阀进入温水箱,加热后的热水经溢流阀和连接管进入多功能洗面器的冷热混合电磁阀。
当接通温水箱工作电源时,电加热器开始工作,加热到设定温度时自动停止。
温水箱具有防止水沸腾和异常温度上升的自动保护结构。
用水时在水泵供水压力作用下,输出热水与冷水混合后送至多功能洗面器的自动出水口。
18、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分类(1)按使用的制冷剂分类。
分为氨压缩机、氟利昂压缩机、异丁烷压缩机等。
(2)按气缸布置方式分类。
分为卧式、直立式和角度式三种。
(3)按压缩机的密封方式分类。
分为开启式和封闭式两大类。
后者又分为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两种结构类型。
(4)按制冷量的大小分类。
19、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构成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形式有很多种,但其基本组成(见后)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由机体和各种盖板组成的机体组件;(2)由气缸、活塞和吸、排气阀片等构成容积可变的工作空间;(3)由曲轴、连杆等构成的传动机构;(4)由油泵、轴封等构成的润滑和密封设施(小型压缩机没有油泵,封闭式压缩机没有轴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