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PPT优选课件
合集下载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课件

34
运用求根公式就可以解每一个具体的一元二 次方程,取得一通百通的效果,于是解一元二次 方程的算法如下:
35
一元二次方程
是否可以
直接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
平方法
写成一般形式
ax2+bx+c=0(a≠0)
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计算b2-4ac
b2-4ac≥0
用求根公式:
x b
b24ac 2a
无实数解
36
38
中考 试题
营销问题
例:课本P30 B4T
例1 某百货商店服装柜在销售中发现:“宝乐”牌童装平均每天
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商 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扩大销量,增加盈利,减少库存. 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童装每降价4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 多售出8件,要想平均每天在销售这种童装上盈利1200元,那么 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元?
27
例6 某校图书馆的藏书在两年内从5万册增加到7.2
万册,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解: 设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是x.
根据题意,得 5(x+1)2 = 7.2. 整理,得 x2+2x -0.44=0. 解得,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 答:该校图书馆的藏书平均每年增长的百
本课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
的代数问题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应用
1
一、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数与代数问题
例1 当x取什么值时,一元二次多项式x2-x-2与
一元一次多项式2x-1的值相等?
例2 当y取什么值时,一元二次多项式
运用求根公式就可以解每一个具体的一元二 次方程,取得一通百通的效果,于是解一元二次 方程的算法如下:
35
一元二次方程
是否可以
直接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
平方法
写成一般形式
ax2+bx+c=0(a≠0)
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计算b2-4ac
b2-4ac≥0
用求根公式:
x b
b24ac 2a
无实数解
36
38
中考 试题
营销问题
例:课本P30 B4T
例1 某百货商店服装柜在销售中发现:“宝乐”牌童装平均每天
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商 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扩大销量,增加盈利,减少库存. 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童装每降价4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 多售出8件,要想平均每天在销售这种童装上盈利1200元,那么 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元?
27
例6 某校图书馆的藏书在两年内从5万册增加到7.2
万册,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解: 设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是x.
根据题意,得 5(x+1)2 = 7.2. 整理,得 x2+2x -0.44=0. 解得,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 答:该校图书馆的藏书平均每年增长的百
本课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
的代数问题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应用
1
一、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数与代数问题
例1 当x取什么值时,一元二次多项式x2-x-2与
一元一次多项式2x-1的值相等?
例2 当y取什么值时,一元二次多项式
24.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 第2课时课件(共14张PPT)

巩固练习
1.某厂今年一月份的总产量为500吨,三月份的总产量为720吨,平均每月增长率是x,列方程( )A.500(1+2x)=720 B.500(1+x)2=720 C.500(1+x2)=720 D.720(1+x)2=5002.劳动教育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某学校加大投入,建设校园农场,该农场一种作物的产量两年内从300 千克增加到363千克.设平均每年增产的百分率为x,则可列方程为 .
解:(1)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 由题意,得 5(1-x)2=3.2, 解得 x1=20%,x2=1.8 (不合题意,舍去)∴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20%;
(2)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理由如下:方案一所需费用为:3.2×0.9×5000=14400(元);方案二所需费用为:3.2×5000-200×5=15000(元),∵14400<15000,∴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
300(1+x)2=363
B
3.上海甲商场七月份利润为100万元,九月份的利润为121万元,乙商场七月份利润为200万元,九月份的利润为288万元,那么哪个商场利润的月平均上升率较大?
解:设甲商场的月平均上升率为x.则依题意得:解得 x1=0.1,x2=-2.1 (不合题意,舍去). ∴x=0.1=10%.设乙商场的月平均上升率为y.则依题意得:200(1+y)2=288解得:y1=0.2,y2=-2.2(不合题意,舍去).∴y=0.2=20%.∵0.1<0.2,∴乙商场的月平均上升率较大.
18
3
3.6
21.6
15×(1+x)2=21.6
解方程,得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答:年增长率为20%.
例
1.某厂今年一月份的总产量为500吨,三月份的总产量为720吨,平均每月增长率是x,列方程( )A.500(1+2x)=720 B.500(1+x)2=720 C.500(1+x2)=720 D.720(1+x)2=5002.劳动教育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某学校加大投入,建设校园农场,该农场一种作物的产量两年内从300 千克增加到363千克.设平均每年增产的百分率为x,则可列方程为 .
解:(1)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 由题意,得 5(1-x)2=3.2, 解得 x1=20%,x2=1.8 (不合题意,舍去)∴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20%;
(2)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理由如下:方案一所需费用为:3.2×0.9×5000=14400(元);方案二所需费用为:3.2×5000-200×5=15000(元),∵14400<15000,∴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
300(1+x)2=363
B
3.上海甲商场七月份利润为100万元,九月份的利润为121万元,乙商场七月份利润为200万元,九月份的利润为288万元,那么哪个商场利润的月平均上升率较大?
解:设甲商场的月平均上升率为x.则依题意得:解得 x1=0.1,x2=-2.1 (不合题意,舍去). ∴x=0.1=10%.设乙商场的月平均上升率为y.则依题意得:200(1+y)2=288解得:y1=0.2,y2=-2.2(不合题意,舍去).∴y=0.2=20%.∵0.1<0.2,∴乙商场的月平均上升率较大.
18
3
3.6
21.6
15×(1+x)2=21.6
解方程,得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答:年增长率为20%.
例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说课课件

学会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问题
总结词:问题解决
详细描述:最后,学生需要学会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 括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方程、验证解的正确性等步骤,这是提高一元二次方程应用能力的关键。
05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练习题 及解析
练习题
题目1
一个矩形的周长是28厘米,长是x厘米,则宽是____厘米。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说课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场景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实例解析 • 如何提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能力 •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练习题及解析
01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总结词
一元二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 数,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 整式方程。
总结词
代数问题实例解析
详细描述
一元二次方程在代数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解线性方程 组、求函数的极值等。通过解析代数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总结词
日常生活问题实例解析
详细描述
一元二次方程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如购物时 计算折扣、计算投资回报等。通过解析日常生活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价 值。
04 如何提高一元二次方程的 应用能力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总结词:理解基础
详细描述:首先,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包括一元二次方 程的一般形式、系数、根等基本概念,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熟悉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场景
总结词:应用场景
详细描述:其次,学生需要熟悉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场景,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 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1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24张PPT)

解:设小道的宽度为x米,得(20-2x)(10-x)=120整理得x2-要建造一个长10m,宽5m玻璃顶观景亭,如图所示在它的四角建造四个截面为正方形的承重柱. 已知需要用到玻璃的面积为45m2,那么承重柱的宽度多少?
解:设承重柱的宽度为x米,得(10-x)(5-x)=45整理得x2-15x+5=0.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ax2 称为二次项, a 称为二次项系数, bx 称为一次项, b 称为一次项系数, c 称为常数项.
为什么一般形式 ax2 + bx + c = 0 中要限制 a ≠ 0?b,c 可以为 0 吗?
21.1 一元二次方程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2022年版课标调整为“能根据现实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针对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3.理解并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有关问题.
某社区按照“崇尚自然、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打造独具特色的“幸福林”,要对社区公园景观化进行改造.任务1 打造“郁金香”观赏带为了增加观赏性,要在一个占地面积为10000km2的正方形郁金香观赏园,求郁金香种植园的边长是多少呢?
例1 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判断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若是请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解:根据题意列方程为4x(x+2)=100去括号化为一般式为x2+2x-25=0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2,常数项为-25
(2)若公园的长比宽长2,周长为100,求公园边长x;
解:根据题意列方程为2x+(x+2)=100去括号得3x-98=0该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解:设承重柱的宽度为x米,得(10-x)(5-x)=45整理得x2-15x+5=0.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ax2 称为二次项, a 称为二次项系数, bx 称为一次项, b 称为一次项系数, c 称为常数项.
为什么一般形式 ax2 + bx + c = 0 中要限制 a ≠ 0?b,c 可以为 0 吗?
21.1 一元二次方程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2022年版课标调整为“能根据现实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针对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3.理解并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有关问题.
某社区按照“崇尚自然、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打造独具特色的“幸福林”,要对社区公园景观化进行改造.任务1 打造“郁金香”观赏带为了增加观赏性,要在一个占地面积为10000km2的正方形郁金香观赏园,求郁金香种植园的边长是多少呢?
例1 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判断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若是请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解:根据题意列方程为4x(x+2)=100去括号化为一般式为x2+2x-25=0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2,常数项为-25
(2)若公园的长比宽长2,周长为100,求公园边长x;
解:根据题意列方程为2x+(x+2)=100去括号得3x-98=0该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分类讲练优质课件幻灯片课件

x 1 1 97 1 1 97 .
答
:
两条直角边
分别
2 为
1
97
2 cm和
1
97 cm.
常见的图形有下列几种:
练习:
3. 如图,有长为24米的篱笆,一面利用墙(墙的最 大可用长度a为10米),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的长 方形花圃。设花圃的宽AB为x米,面积为S米2, (1)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要围成面积为 45米2的花圃,AB的长是多少米?
答 : 这个两位数为25,或36.
快乐学习 2
数字与方程
3.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5.把这个 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互换后得到另一个两位数, 两个两位数的积为736.求原来的两位数.
解 :设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根据题意,得
105 x x10 x 5 x 736.
练习:
2.某厂今年一月的总产量为500吨,三月的总产量
为720吨,平均每月增长率是x,列方程( B )
A.500(1+2x)=720
B.500(1+x)2=720
C.500(1+x2)=720
D.720(1+x)2=500
3.某校去年对实验器材的投资为2万元,预计今明
两年的投资总额为8万元,若设该校今明两年在
1 23 2
0(不合题意, 舍去).
答 : 这 次 到 会 的 人 数 为12人 .
开启 智慧
美满生活与方程
2.小明将勤工助学挣得的500元钱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到期后取出 50元用来购买学习用品 剩下的450元连同应得的税后利息又全部按 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如果存款的年利率保持不变,且到期后可得税后 本息约461元,那么这种存款的年利率大约是多少? (精确到0.01%) .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课件

由题可得 ( x + 0.6 + x ) ·( x – 0.4) ÷ 2 = 0.78,
整理:
x²– 0.1x – 0.9 = 0
解方程得:x1 = 1,x2 = -0.9(舍去).
则渠深为 1 – 0.4 = 0.6 m.
2.6.1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5. 如图,在 Rt△ACB 中,∠C = 90°;AC = 30cm,BC = 21 cm. 动点 P
1m/s. 经过几秒△PCQ 的面积为 Rt△ACB 面积的一半?
2.6.1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解:设时间为 t 秒,则 Rt△PCQ 两边 PC ,CQ 长分别为 (8 – t )米与 (6
– t )米.
由题可得
(8-t)(6-t)= × ×6×8
整理:t²– 14t + 48 = 24
(4) 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5) 解:求方程的解;
(6) 检:检验解是否符合方程,是否符合实际;
(7) 答:写出答案并作答.
2.6.1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针 对 训 练
1.《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二人同所立、甲行率七,乙
行率三,乙东行,甲南行十步而斜东北与乙会. 问甲乙行各几何.”
解方程得:t1 = 2,t2 =12(舍去).
则经过 2 秒时△PCQ 的面积为 Rt△ACB 面积的一半.
2.6.1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4. 如图,一条水渠的断面为梯形,已知断面的面积为 0.78m2,上口比渠
底宽 0.6m,渠深比渠底少 0.4m,求渠深.
解:设渠底为 x m,则上口为 (x + 0.6) m,渠深为 (x – 0.4) m,
整理:
x²– 0.1x – 0.9 = 0
解方程得:x1 = 1,x2 = -0.9(舍去).
则渠深为 1 – 0.4 = 0.6 m.
2.6.1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5. 如图,在 Rt△ACB 中,∠C = 90°;AC = 30cm,BC = 21 cm. 动点 P
1m/s. 经过几秒△PCQ 的面积为 Rt△ACB 面积的一半?
2.6.1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解:设时间为 t 秒,则 Rt△PCQ 两边 PC ,CQ 长分别为 (8 – t )米与 (6
– t )米.
由题可得
(8-t)(6-t)= × ×6×8
整理:t²– 14t + 48 = 24
(4) 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5) 解:求方程的解;
(6) 检:检验解是否符合方程,是否符合实际;
(7) 答:写出答案并作答.
2.6.1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针 对 训 练
1.《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二人同所立、甲行率七,乙
行率三,乙东行,甲南行十步而斜东北与乙会. 问甲乙行各几何.”
解方程得:t1 = 2,t2 =12(舍去).
则经过 2 秒时△PCQ 的面积为 Rt△ACB 面积的一半.
2.6.1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4. 如图,一条水渠的断面为梯形,已知断面的面积为 0.78m2,上口比渠
底宽 0.6m,渠深比渠底少 0.4m,求渠深.
解:设渠底为 x m,则上口为 (x + 0.6) m,渠深为 (x – 0.4) m,
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性质 •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0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 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 二次方程。
根的判别条件
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b²-4ac,当 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 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 Δ<0时,方程没有实根。
VS
根的存在性
一元二次方程一定有两个实根,除非判别 式Δ<0。
根的性质与关系
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x1和x2与系数a、b、c之间存在关系,如 x1+x2=-b/a,x1*x2=c/a等。
配方法
步骤 1. 将方程 $ax^2 + bx + c = 0$ 移项,使等号右侧为0。
2.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即方程两边都除以 $a$。
配方法
01
3. 将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加 到等式两边,使左侧成为一个完 全平方项。
02
4. 对方程两边同时开平方,得到 $x$ 的解。
公式法
总结词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公式直接求解。
根的积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积等于常数项与 二次项系数之比。
根的平方和与积的性质
要点一
根的平方和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平方和等于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绝对 值的商。
要点二
根的平方积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平方积等于二次项系数绝对值的商。
感谢您的观看
contents
目录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性质 •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0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 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 二次方程。
根的判别条件
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b²-4ac,当 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 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 Δ<0时,方程没有实根。
VS
根的存在性
一元二次方程一定有两个实根,除非判别 式Δ<0。
根的性质与关系
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x1和x2与系数a、b、c之间存在关系,如 x1+x2=-b/a,x1*x2=c/a等。
配方法
步骤 1. 将方程 $ax^2 + bx + c = 0$ 移项,使等号右侧为0。
2.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即方程两边都除以 $a$。
配方法
01
3. 将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加 到等式两边,使左侧成为一个完 全平方项。
02
4. 对方程两边同时开平方,得到 $x$ 的解。
公式法
总结词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公式直接求解。
根的积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积等于常数项与 二次项系数之比。
根的平方和与积的性质
要点一
根的平方和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平方和等于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绝对 值的商。
要点二
根的平方积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平方积等于二次项系数绝对值的商。
感谢您的观看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

• 问题1、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 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 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 和宽各为多少?
(x+10)
x
问题1、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 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 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例1.将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 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
项系数及常数项.
•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因此, 方程(8-2x) (•5-2x)=18必须运用整式运算进行整理,包括 去括号、移项等.
• 解:去括号,得: • 40-16x-10x+4x2=18 • 移项,得:4x2-26x+22=0 •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4,一次项系数为-26,常数项为22.
3
你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吗?
观察y=x2的表达式,选择适当x值,并计算 相应的y值,完成下表:
x … -3 -2 -1 0 1 2 3 … y=x2 … 9 4 1 0 1 4 9 …
描点,连线 y 10
y=x2
8
6
4
2
?
-4 -3 -2 -1 0 1 2 3 4 x -2
二次函数 y=x2的图象 形如物体抛 射时所经过 的路线,我们 把它叫做抛 物线
方程
二次项 一次项 常数 系数 系数 项
2x2 x 3 0 2
1
-3
3x2 5 0
3
0
-5
x2 3x 0 1
-3
0
2、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 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船是否受到台风 影响与什么有关?
(5) 在这现象中 存在 哪些变量?
3、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6)若设经过t小时后,轮船和台风中心 位置分别在B1和C1的位置那么如何表示 B1C1?
(7) 当船与台风影响 区接触时B1C1符合 什么条件?
(8)船会不会进入 台风影响区?如果你 认为会进入,那么从接 到警报开始,经过多少 间就进入影响区?
2020/10/18
18
4.变式练习,体验成功
如果船速为10 km/h, 结果将怎样?
2020/10/18
19
5.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020/10/18
20
板书设计
2.3一元二次程的应用2
1.范例解答
2.合作学习问题解答
(上面是大投影幕)
学生板演区
2020/10/18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2020/10/18
3
3、重难点分析:
重点:继续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难点: “合作学习”的问题较为复杂,
计算量较大。
2020/10/18
4
我采用引导点拨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来完 成这节课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 作学习的氛围,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意问 题解决后的再思考,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的目的。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2020/10/18
1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是浙江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节内 容.是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之后安排的 本应用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历了三次列方程解应 用题,它们在思想方法和解题步骤上有许多共同之 处,为学生学习本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通过本课 的学习,让学生再次体验方程建模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0/10/18
5
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引导学生立 足于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操作、观 察、分析、抽象等途径进行共同探讨,体 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形成“用数学”的良好 习惯.
2020/10/18
6
实验操作,以趣导学 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 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变式练习,体验成功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2020/10/18
13
2020/10/18
14
3、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一轮船以30km/h的速度由西向东航行在途中接到 台风警报,台风中心正以20km/h的速度由南向北移动, 已知距台风中心200km的区域(包括边界)都属于受台 风影响区,当轮船接到台风警报时,测得 BC=500km,BA=300km.
(1)图中C表示什么?B表
示什么?圆又表示什么?
(2) ABC是什么三角形?
能求出AC吗?
A C
(3)显然当轮船接到台风警报时,
没有受到台风影响,为什么?
B
2020/10/18
15
3、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一轮船以30km/h的速度由西向东航行在途中接到台风警报, 台风中心正以20km/h的速度由南向北移动,已知距台风中心 200km的区域(包括边界)都属于受台风影响区,当轮船接到台风 警报时,测得BC=500km,BA=300km.
21
本节课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去 做去看,去想,把学生带入数学探索的过程中, 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从而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也培养学生的问 题意识.
2020/10/18
22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2020/10/18
2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几何 型应用问题。
能力目标: 进一步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培养学 生动手操作、观察归纳能力,培养学
生问题意识能力。
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成功 与快乐,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
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好数学更
好地为生活服务。
解:设高为xcm,可列方程为 (40-2x)(25 -2x)=450
解得x1=5, x2=27.5
2020/10/18
12
2、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若已知纸片长与宽之比为5:2,在四个角剪 去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折成的无盖纸盒的容 积为200平方厘米(纸盒的厚度略去不计)问这 张纸片的长与宽分别为多少?
8
1、实验操作,以趣导学
2020/10/18
9
1、实验操作,以趣导学
问题: 1、为什么同学做的纸盒大小不同?与什么 有关?
2020/10/18
10
1、实验操作,以趣导学
2、若确定小正方形边长为5厘米,你还能 计算哪些量?
2020/10/18
11
1、实验操作,以趣导学
X
3、若折成的无盖纸盒的底面积是450平方 厘米,那么纸盒的高是多少?
2020/10/18
7
1、实验操作,以趣导学
包装盒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手工课上, 老师给同学发下一张长40厘米,宽25厘米 的长方形硬纸片,要求做一个无盖纸盒,请问 你该如何做?(可以有余料)
生1:可分别剪出五个适当的长方形, 再粘贴而成,
生2:在纸片四个角各裁去边长相等的正方形
然后折叠而成.
2020/10/18
2020/10/18
17
解:设当轮船接到台风警报后,经过t小时, 则:令
(400-30t)2+(300-20t)2=2002
t1 8.35 t2 19.34
问:(1) 这方程解得的t1,t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2) 从t1,t2的值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3) 如何才能避免轮船不进入台风影响区?
(5) 在这现象中 存在 哪些变量?
3、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6)若设经过t小时后,轮船和台风中心 位置分别在B1和C1的位置那么如何表示 B1C1?
(7) 当船与台风影响 区接触时B1C1符合 什么条件?
(8)船会不会进入 台风影响区?如果你 认为会进入,那么从接 到警报开始,经过多少 间就进入影响区?
2020/10/18
18
4.变式练习,体验成功
如果船速为10 km/h, 结果将怎样?
2020/10/18
19
5.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020/10/18
20
板书设计
2.3一元二次程的应用2
1.范例解答
2.合作学习问题解答
(上面是大投影幕)
学生板演区
2020/10/18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2020/10/18
3
3、重难点分析:
重点:继续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难点: “合作学习”的问题较为复杂,
计算量较大。
2020/10/18
4
我采用引导点拨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来完 成这节课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 作学习的氛围,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意问 题解决后的再思考,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的目的。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2020/10/18
1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是浙江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节内 容.是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之后安排的 本应用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历了三次列方程解应 用题,它们在思想方法和解题步骤上有许多共同之 处,为学生学习本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通过本课 的学习,让学生再次体验方程建模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0/10/18
5
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引导学生立 足于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操作、观 察、分析、抽象等途径进行共同探讨,体 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形成“用数学”的良好 习惯.
2020/10/18
6
实验操作,以趣导学 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 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变式练习,体验成功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2020/10/18
13
2020/10/18
14
3、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一轮船以30km/h的速度由西向东航行在途中接到 台风警报,台风中心正以20km/h的速度由南向北移动, 已知距台风中心200km的区域(包括边界)都属于受台 风影响区,当轮船接到台风警报时,测得 BC=500km,BA=300km.
(1)图中C表示什么?B表
示什么?圆又表示什么?
(2) ABC是什么三角形?
能求出AC吗?
A C
(3)显然当轮船接到台风警报时,
没有受到台风影响,为什么?
B
2020/10/18
15
3、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一轮船以30km/h的速度由西向东航行在途中接到台风警报, 台风中心正以20km/h的速度由南向北移动,已知距台风中心 200km的区域(包括边界)都属于受台风影响区,当轮船接到台风 警报时,测得BC=500km,BA=300km.
21
本节课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去 做去看,去想,把学生带入数学探索的过程中, 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从而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也培养学生的问 题意识.
2020/10/18
22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2020/10/18
2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几何 型应用问题。
能力目标: 进一步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培养学 生动手操作、观察归纳能力,培养学
生问题意识能力。
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成功 与快乐,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
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好数学更
好地为生活服务。
解:设高为xcm,可列方程为 (40-2x)(25 -2x)=450
解得x1=5, x2=27.5
2020/10/18
12
2、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若已知纸片长与宽之比为5:2,在四个角剪 去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折成的无盖纸盒的容 积为200平方厘米(纸盒的厚度略去不计)问这 张纸片的长与宽分别为多少?
8
1、实验操作,以趣导学
2020/10/18
9
1、实验操作,以趣导学
问题: 1、为什么同学做的纸盒大小不同?与什么 有关?
2020/10/18
10
1、实验操作,以趣导学
2、若确定小正方形边长为5厘米,你还能 计算哪些量?
2020/10/18
11
1、实验操作,以趣导学
X
3、若折成的无盖纸盒的底面积是450平方 厘米,那么纸盒的高是多少?
2020/10/18
7
1、实验操作,以趣导学
包装盒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手工课上, 老师给同学发下一张长40厘米,宽25厘米 的长方形硬纸片,要求做一个无盖纸盒,请问 你该如何做?(可以有余料)
生1:可分别剪出五个适当的长方形, 再粘贴而成,
生2:在纸片四个角各裁去边长相等的正方形
然后折叠而成.
2020/10/18
2020/10/18
17
解:设当轮船接到台风警报后,经过t小时, 则:令
(400-30t)2+(300-20t)2=2002
t1 8.35 t2 19.34
问:(1) 这方程解得的t1,t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2) 从t1,t2的值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3) 如何才能避免轮船不进入台风影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