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例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妇炎康片用于98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

妇炎康片用于98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发表时间:2013-05-06T16:58:53.0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刘瑞云[导读] 口服可使药力直达病所,利气机,通血脉,清湿热、消瘢痕;且本品毒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
刘瑞云(江苏省淮安区妇幼保健院生育技术科 22300)【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206-02【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妇炎康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07年来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196例患者病例资料,将1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8例患者应用妇炎康片治疗慢性盆腔炎,对照组98例患者采用青霉素+甲硝唑+丁胺卡那治疗慢性盆腔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且容易反复发作,应用妇炎康片治疗慢性盆腔炎其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妇炎康片慢性盆腔炎治疗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疗程长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妇女的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是淤血[1],因此,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
但由于慢性盆腔炎疗程长,显效慢,长期服汤药治疗患者很难坚持,因而采取中成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是必然趋势[2]。
本文笔者应用妇炎康片治疗慢性盆腔炎9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治疗组98例患者,年龄最小25岁,最大44岁,平均年龄34.5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年。
对照组98例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33.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均具有可比性。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效果分析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共有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参与了治疗,采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的中医治疗方法。
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和观察,发现这种治疗方法在缓解炎症症状、改善盆腔器官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通过讨论和治疗总结,得出结论认为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本研究为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为慢性盆腔炎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并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益气扶正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
感谢所有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支持与配合。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临床资料、临床疗效观察、讨论、治疗总结、临床效果评定、结论、展望、致谢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关于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目前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和报道。
我们开展了这项研究,旨在通过对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对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有望为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者的康复带来希望。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回顾分析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资料和疗效观察,探讨该方法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及疗效。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是传统中医药治疗炎症的重要原则,而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盆腔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评估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深入了解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为中医药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1.3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共纳入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临床疗效观察

2 . 2 两组患者 C R P水 平 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 C R P
水平分别为 ( 9 . 3± 2 . 3 )m g / L 、( 9 . 5±1 . 9 )mg / L 。治疗
等 ;妇科检查 见子 宫多 呈后位 ,且活动 受 限 ,子宫 骶韧 带
变粗变 硬等 ;B超检查 卵巢 边 界模 糊不 清 ,且 出 现实质 不
后实 验 组 与对 照组 C R P水 平 分 别 为 ( 2 . 5±0 . 6 )mg / L ,
( 6 . 5±1 . 8 )m g / L 。治疗后 两组 C R P水平 均有所 改 善 ,而 实验组改善情况显著性优 于对照组 ( P< 0 . 0 5 ) 。
3 讨 论
均 暗区等。将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 对照组各 7 0例 ,实 验
5 1 岁 ,平均年 龄 ( 3 4 . 1 ±3 . 4 )岁 ,病程 1~3年 ,平均 病
程 ( 1 . 5- i - 0 . 7 )年 。两组 患者 在年 龄 、病 程及 体质 等方 面
均无统计学 差异 ( P>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治疗方 法 两组患者均先采取 静脉滴 注青霉素及 甲硝 唑等 常规 治 疗 方法 ,实 验组 患 者 在 此基 础上 再 行 中医 治
临 床 研 究
C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r a a c y ・5 3・
1 临 床 资 料
例 ,有效 2 1 例 ,无 效 1 8例 ,总有效 率 7 4 . 3 % 。实 验组 总 有效率高 于对 照组 ,且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效果分析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效果分析【摘要】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伴有盆腔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通过对58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发现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治疗能显著改善症状、减轻疼痛,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中具有明显优势。
本研究结果表明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对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未来的研究还应该进一步探讨治疗机制,并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依据。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益气扶正, 活血化瘀, 辨证治疗, 临床疗效, 分析, 有效性, 结论, 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者常常出现下腹疼痛、异常白带、月经不调等症状,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困扰。
目前,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多样,但疗效不尽如人意。
传统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采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的方法,能够温补脏器、活血祛瘀,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益气扶正活血化瘀的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中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目的:1. 评估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包括缓解疼痛、改善症状、减轻病情等方面的效果。
2. 探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治疗原理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3. 通过收集和分析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病例数据,总结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中的特点和优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临床观察

上 去 除 。连 用 l天 为 1 疗 程 。 5 个 中药 红藤败 酱汤保 留灌肠 ,方 药为 :红藤 、败酱草 、 蒲 公 英 、鸭 舌 草 、 地 丁 各 2  ̄3 g 0 0 ,浓 煎 成 1 0 升 ,药 温 O毫 约 3 ℃ 以 导 尿 管 插 入 直 肠 内 l 厘 米 以上 , 缓 慢 注 入 结 肠 , 9 4 保 留3 分 钟 ,有 炎性 包 块 者 加 三 棱 、 莪 术 各 lg 0 O ,气 虚 者 加 党 参 、黄 芪 各 1g 5。 针 灸 、 穴 位 注 射 : 对 于 盆 腔 炎 的 外 治疗 法 中 , 除 了 常 用的中药灌肠、热敷 、离子导入等 ,近年来亦有不少医生使 用针 灸 、穴 位注 射等疗 法 ,在 慢性盆 腔炎 的治疗 上取得 了 定 的疗效 。穴 位注射 是按照 穴位 的治疗和 药物 的药理 作
慢 性 盆 腔 炎 的 中 医治 疗 临 床 观 察
徐 玲玲
江 西省瑞 昌市 中医 院妇产科 ,江西 瑞 昌 3 2 0 320
【 摘 要 】本文统 计 了2 0 年一 2 O 年3 中我院妇产 科 门诊 应用 中西医结合 的方法 治疗慢性 盆腔炎8 例疗效观 察 ,发现 中药重楼 05 09 年 O 汤、红藤败 酱汤 、乌头暖宫散 在治疗慢性盆腔 炎时通过不 同途 径给药连续 治疗1 个疗 程,平均3 —5 个疗 程,治愈率8 % 5 ,基本治愈 1% 0 ,好 转5 %,总有效率 10 。结果提示,采用 中医辨证 施治手段 ,运用 中医的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软坚消症之法必要时配 以西 药治疗 ,能明显 0% 提 高 慢 性 瓮 腔 炎 的治 愈 率 。 【 键 词 】慢 性 盆 腔 炎 ; 中医 药 疗 法 ; 综述 关 【 中图分类号 】R 5 . 265 【 文献标识码 】A 【 章编 号】1 0 — 5 7( 0 0 2 13 l 文 0 7 8 1 2 1 )1— 3 一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每晚1次,1-3个疗程。
结果:总有效率为98%。
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且经济安全。
标签:中药保留灌肠;盆腔炎;护理慢性盆腔炎是指盆腔生殖器官包括子宫体部、输卵管、卵巢及腹膜和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发生的反复发作的炎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1]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笔者在治疗和护理慢性盆腔炎患者时,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经妇科及B超检查,均明确诊断,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1.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月。
2.治疗方法2.1药物组成红藤30g、蒲公英30 g、败酱草30g、白花蛇舌草30 g、晚蚕砂30 g、银花30 g、紫花地丁30 g,炎性包块或附件增厚者加三棱、莪术、桃仁各10g,腹痛严重者加延胡索、制香附、木香各10g。
2.2煎法方法诸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水量以浸没药物为准,文火煎2次,每次30分钟,将2次的药汁一起煎至150ml后滤渣备用。
每晚1次,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月经期停用,月经干净3日后再开始第2疗程。
3.操作方法3.1 用物准备灌肠筒1个、一次性长肛管数根(或用胃管代替)、石蜡油、水温计、一次性垫单1张等。
3.2 操作方法每晚睡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去枕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15cm,将中药汤剂100ml倒入灌肠筒中,温度38℃-40℃,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肛管插入15-20cm,15分钟内将药液缓慢灌入,灌肠完毕后改为平卧位,药液尽量保留2小时以上。
3.3注意事项灌肠药液温度适宜,温度过高会损伤肠粘膜,影响药液在肠道吸收,过低使肠管收缩,致腹痛加剧,同样不利于吸收,使用灭菌的肛管或一次性肛管,一人一次一管,避免感染,灌肠高度不超过30cm。
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1 1 . 3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3 ) 0 6 — 1 2 7 . 5 一 O l
慢 性 盆 腔 炎 是 一 种 常 见 的妇 科 疾 病 .其 病 情 比较 顽 固 ,
有效率高达 9 6 % 。 因此 , 中 西结 合 治 疗 对 慢 性 盆 腔 炎 患 者 的 治疗有临床治疗价值。 患 者 治疗 前 后 主症 积 分 差 值 。 见附表。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 代 诊 断 与 治 疗 2 0 1 3 Ma y 2 4 ( 6 )
・ 1 2 7 5 ・
慢性盆腔炎 临床疗效观察
李凤 英 , 皇 甫 予 苏, 童晓 霞(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附属医院佛山市口腔医院, 广东 佛山 5 2 8 o o o )
疼痛、 坠胀 、 酸痛 , 盆腔充血 , 并在月经前后 、 劳 与指标
采 用 中西 结 合 的 方 法 给 予 患 者 进 行 治 疗 ,
加剧。 均有急性 盆炎病史 , 患 者 月 经 失 调 或 月 经 量 增 多 而 导 致不孕 . 而且 病情 比较 顽 固 _ 2 _ 在 给患 者 治 疗 时 , 要仔细检查确诊 . 合理治疗 . 改 善 患 者 的生命质量 . 提 升慢性盆腔 炎临床治疗 效果 . 如 在 本 组 患 者 中, 有 1例 右 下 腹 隐 痛 . 伴 有 酸痛 , 前 期 曾患 有 轻 度 宫 颈 炎 , 被 确诊为慢性 盆腔炎 . 根据其 临床症状 和体征 , 采 用 中 西 结 合 的方 法 给 予 患 者 进 行治 疗 . 并 对 其 临床 效 果 进行 仔 细 观 察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的临床体会

健 康 大 视 野 2 0 1 4 年 5 月 第 2 2 卷 第 5 期 H e a l t h H o r i z o n , M a y 2 0 1 4 , V o 1 . 2 2 N o . 5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 8 O例的临床体 会
刘 忠友
青岛市黄 岛区大村 中心卫生院 ( 山东
2 . 4 气虚 血瘀 型 少 腹疼 痛或 坠痛 ,痛连 腰骶 ,经行 加重 , 带 下量 多 ,色 白质稀 ,精 神 萎靡 ,体倦 乏力 ,食 少纳 呆 ,舌 质黯或 有瘀 点 、瘀 斑 ,脉 沉细 或沉 涩无力 。治则 :温经 散寒 ,
“ 不孕” “ 月 经不 调 ”等病 症范 畴 。 发病 原 因 :盆腔 炎性 疾病 复发 率高 ,病情 迁延 难愈 ,且 易反 复发 作 ,患者 十分痛 苦 ,常见相 关原 因 : ① 盆腔 炎急 性 期 没 能彻 底治 疗或 延误 治疗 ;②人 流手术 或产 后感 染 ; 官 腔 等妇 科手 术感 染 ; ③不 注重 经期 护理 及卫 生 ; ④性 生活 过频 、 多个 性伴 侣 、性伴侣 有性 传 播疾 病 ;⑤ 阴道 炎 、宫 颈炎 、衣 原体 、支 原体 感染 等下 生殖 道感染 没能 彻底 治疗 ; ⑥ 长 期放
克 、白术 1 5克 、鸡 血藤 1 5克 、桑 寄生 3 0克 、生 蒲黄 1 2克 、 五灵 脂 l 2克 、川 牛膝 1 2克 、透骨 草 1 5克 、延 胡索 1 5克 。 每 日 1剂 ,分 早晚 2次 服 ,1 O天 为一 疗程 。
3 疗 效 观 察
诊断 : 大 部分 病例 有 急性盆 腔炎 病史 ,或 生殖道 感染 史 。临 床表 现 :下腹 坠胀 、腰 骶 酸痛 ,痛 经 、性交 痛 ,劳 累 和经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8例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4-14T13:37:40.3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常青[导读] 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妇瘤科女性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王常青
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妇瘤科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8例,资料数据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应用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中医治疗观察组患者。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84%,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9.59%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症状积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中医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临床效果女性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指女性盆腔腹膜、生殖器官、结缔组织等发生炎性反应,可表现为白带异常、发热、下腹坠痛、腰部酸痛等。
由于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对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能导致不孕不育、异位妊娠等,严重时并发腹膜炎、败血症,甚至中毒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我国中医学博大精深,蕴藏着许多慢性盆腔炎的知识,慢性盆腔炎属于“带下”、“腹痛”、“崩漏”范畴,采用中医治疗,可调节气血,改善微循环状态,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高。
本文对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中医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患者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7.86±4.34)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25±0.12)年。
本组98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将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数据包,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为腹部、腰骶部酸痛,月经前后和性交后加重;子宫粘连,输卵管可触及条索状物,经B超现实回声异常,存在不规则暗区。
1.2.2 中医诊断标准[2]。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下腹胀痛、刺痛,腰骶胀痛,经期或性交加重,带下量多,色黄或白,乳房胀痛,心烦抑郁,大便干燥,苔薄白,微黄腻,舌质暗红,脉弦涩;湿热瘀结型:主症为下腹胀痛,灼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次症为经期或性交后腹痛加重,经期延长,量多,大便干燥,神疲乏力,苔黄或白,舌质暗红,脉弦滑。
1.2.3 纳入标准。
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非妊娠、哺乳期妇女;无肾、肝、心、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近期未使用过相关药物治疗者;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2g头孢曲松钠+0.9%氯化钠溶液250ml+100ml奥硝唑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中药方剂组成:薏苡仁30g,黄芪、白花蛇舌草各25g,茯苓、丹参各20g,白术、党参、虎杖各15g,桃仁、甘草、三棱各10g,肝经湿热者,加土茯苓15g,10g夏枯草;气虚者加10g人参;寒湿凝滞者加小茴香、乌药、肉桂各10g;湿度盛者加二妙散、蒲公英各20g,两面针10g;瘀热者加连翘、丹皮各20g,鱼腥草30g,赤芍12g;附件有包块者加20g冬瓜仁,10g猫爪草。
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两组患者10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参考慢性盆腔炎疗效判定标准[3],规定治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消失,妇科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经妇科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好转:症状、体征、妇科检查有所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症状、体征、妇科检查无明显好转。
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对患者临床症状程度进行评估[4],包括月经紊乱、白带异常、下腹疼痛等,重度记6分,中度记4分,轻度为2分,正常记0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数据录入表格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18.0统计学数据包对研究数据作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x?)检验,计量资料(`x±s)经t检验,若结果为P<0.01或P<0.05,那么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84%,与对照组79.59%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49 21 10 14 4 45(91.84%)对照组49 12 12 15 10 39(79.59%)x? 6.1278
P 0.0133
2.2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 49 10.22±2.11 2.48±0.72#
对照组 49 10.23±2.10 5.34±1.15#
t - 1.0095 2.5511
P - 0.9739 0.0015
注:与治疗前比,#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临床病理特征为盆腔组织广泛粘连破坏、瘢痕形成及不同程度增生等,临床发病与免疫因素、病情迁移、感染、病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手术等因素有关,是盆腔疼痛、粘连性疾病、异位妊娠、不孕的常见诱因。
由于慢性盆腔炎隐匿性高,误诊和漏诊事件较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影响预后。
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不良反应多,复发率较高,同时多数患者无法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药物的选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易产生抗药性,治疗效果欠佳,给女性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孙志文[5]对120例慢性盆腔炎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理冲汤加减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8.9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52%,可见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医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于“带下病”、“痛经”、“症瘕”范畴,经行或产后胞宫空虚,湿浊热毒蕴结下焦或客于胞中,蕴结成毒,邪毒盘踞,传入下焦致病,或气滞血瘀,瘀滞不通,表现为气虚血瘀及湿热淤互结,治疗不当,病情迁延所致慢性盆腔炎。
临床应坚持活血理气、清热除湿的治疗原则。
根据中医辨证疗法,方剂中薏苡仁去湿除风,清热解毒,黄芪具有补脾益气之功效,党参补中益气,茯苓健脾败毒,渗湿利水,白术燥湿利水,丹参和桃仁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白花蛇舌草活血利尿、清热解毒,虎杖散瘀止痛,祛风利湿,三棱消积止痛,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燥湿利水之功效[6]。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最大程度减轻女性患者生理与心理痛苦,临床优越性显著,可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永芬,程玲,王志国等.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13(11):1316-1319.
[2]焦瑞芹.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的疗效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1(19):149-149,144.
[3]胡艳萍.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11-12.
[4]刘丽芬,刘波,苗娜等.69例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29):472-473.
[5]孙志文.浅谈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09(12):42-42,43.
[6]杨军.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