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保护与利用对策_梁金花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长白山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域,拥有独特的地形、气候和生态环境。
长白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包括矿产、水力、森林等多种资源。
然而,长期以来,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一直是一个难题。
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下,长白山区的资源开发及环境保护现状受到了广泛关注。
资源开发长白山区的资源开发主要包括林业、矿业、水利和旅游等领域。
林业是长白山区的特色产业,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
长白山区拥有丰富的松、云杉、落叶松、白桦等树种,是全国重要的防沙治沙和生态林建设基地。
矿产资源方面,长白山区是中国富钾、铝土矿和微量元素矿床的重要产区。
长白山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力资源更是得天独厚,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此外,长白山区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区,拥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长白山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最显著的是森林资源破坏。
由于长期的乱伐和滥砍滥伐,长白山区的森林面积和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长白山的水利资源也存在问题,由于河水、湖水等水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水质下降和水量减少。
此外,矿业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尤其是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旅游区周边的环境问题有待进一步关注。
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日趋重视。
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在不断采取措施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
一方面,政府强调全面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持续改善水、土、空气等方面的环境质量。
同时,加强对于重点污染企业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严格整治各种环境污染行为。
政府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等相关工作,不断提高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和企业家们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长白山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包括志愿者行动、环境教育等多种形式。
同时,企业家们也逐渐积极推行绿色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环保水平、降低能耗消耗和环境污染排放。
长白山区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保护与利用对策

长白山区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保护与利用对策梁金花;刘美善;江萍【摘要】本文分析了长白山区山野菜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野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策.【期刊名称】《吉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3(042)001【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长白山;山野菜;开发利用;保护对策【作者】梁金花;刘美善;江萍【作者单位】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长春130022;延边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延边133001;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长春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7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长白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是欧亚大陆北半球同纬度最具代表性且保存最完好的自然综合体,是世界上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长白山区山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迅速发展,由原来居民自采自食阶段转向采集、收购、加工、出售阶段。
但由于人们长期对山野菜的掠夺式采集、保护地栽培导致对野生资源的大范围不合理采挖等原因,使山野菜原生境遭到较大破坏,造成经济价值较高的山野菜在长白山区的种群分布密度、分布范围呈逐年下降趋势。
经历20余年的开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资源状况、加工水平、无序竞争等,使整个山野菜加工行业未能做大做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未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针对这种状况,笔者以安图县和白河林业局的山野菜加工厂为考察对象,并结合全省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与建议。
1 长白山区山野菜的特点1.1 种类繁多,蕴藏量大据初步统计,长白山区野生植物有2 800余种,其中可食山野菜为300余种。
主要山野菜植物有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tica Fernald.)、猴腿蹄盖蕨 (Athyrium multidentatum Doll.Ching)、蕨 (Pteridium aquilinum L.Kuhn.)、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Todaro)、展枝唐松草(Thalictrum squarrosum Steph.ex Willd.)、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Rupr.et Maxim.Seem.)、龙牙楤木(Araliaman dshuruca Maxim)、辽东楤木(Aralia elata Miq.Seem.)、大叶芹 (Spuriopimpinella brachycarpa Kom.Kitag)、展枝沙参 (Adenophora divaricata Franch.et Savat.)、轮叶党参(Codonopis lanceolata Sieb.et Zucc.Trautv.)、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DC.)、柳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 L.)、东风菜 (Doellingeria scaber Thunb.Nees)、马蹄叶 (Ligularia fischeri Ledeb.Turcz.)、东北蒲公英(Taraxacum sp.)、薤白 (Allium macrostemon Bunge)、小黄花菜(Hemerocallis minor Mill.)、龙须菜(Asparagus schoberioides Kunth.)等。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长白山地处中国东北,是中国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东北天池”。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
长白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白山地处东北亚长白山地区,地跨吉林、辽宁、朝鲜三国,其中中国长白山景区主要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
长白山地处中国东北山脉的分水岭,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长白山—湖泊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和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的理想地区。
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其丰富,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景观。
长白山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0%,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基地之一,一直以来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燃料。
长白山区还拥有珍稀动植物资源,如西伯利亚虎、穿山甲等,是中国重要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与此长白山区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等,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以来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长白山区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域的开发利用对当地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长白山区的自然资源开发过度,过度的煤炭开采和森林砍伐等行为不仅导致了森林资源的减少,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
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存在不足,如野生动植物的非法捕猎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发展。
需要推进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实施节能减排,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还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推动生态旅游成为长白山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引导人们走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浅谈山野菜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

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山野菜为代表的纯天然食品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山野菜在我国的分布区域较广,在多生长于林区,其具有生长快速、天然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因此,对于山野菜资源的开发具有巨大的价值,充分发挥山野菜在林区的经济效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于山野菜的特性和种类进行了阐述,结合目前开发情况,对于其开发利用提出一些参考和经验。
山野菜指的是生长于林区,能够供人们食用的植物。
山野菜在口感上风味独特,其纯天然的生长环境,使得山野菜受到的污染较少,营养丰富,因此被称为“林中珍品”,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
对于山野菜进行开发,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蔬菜种类的需求,丰富群众的“菜篮子”;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山区的群众带来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然而,就目前的开发情况来看,山野菜的商业化和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开发利用现状山野菜由于其自然生长的特性,导致其具有积极性,如果未能在合理时间内安排采摘出售或者进行加工则会纤维化或者木质化,影响口感,食用价值大打折扣。
但是山野菜在贮藏和加工方面技术发展缓慢,销售渠道不通畅,缺乏统一的品牌营销,因此在目前的开发中,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原始,大部分山野菜是通过自采自食的方式或者小范围内自采自销等来实现开发利用,大量的山野菜资源仍然被忽视,自然生长着,不能变成财富的种子。
现有的开发利用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自采自食。
这部分群体通常采摘山野菜的种类较多,多为家庭内部的鲜食,也对采用晒干、腌制以及冷冻储藏的方式来对山野菜的保存期限进行延长。
二是自采自销。
这种方式下,人们通常会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种类的山野菜,采摘对象为销路较好、售卖价格较高的山野菜种类,采摘鲜菜到附近的交易场所进行售卖,也有部分采摘者为饭店、旅游特产店等供货,或者被简单加工后销往外地。
第三是专业采摘。
在这种方式下,采摘者为加工厂供货,只选取供应紧俏的山野菜种类,通常不愁销路,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
白山市山野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白山市山野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作者:张贵友朱利民王萍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33期摘要:我国山野菜可食用的品种有200余种(不包括菌类),其中长白山山野菜有100余种,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区,是该区域独特的自然条件所孕育的珍贵植物资源。
做为重点产业之一的长白山山野菜产业,正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白山市山野菜发展状况山野菜大多生长在无污染的森林、林缘、树丛等地,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清香鲜美的特点,并且多数具有医疗保健功效,是典型的天然绿色食品。
白山市位于长白山地区,具有丰富的山野菜资源。
白山市已成为全国首家“绿色食品城”。
做为重点产业之一的长白山山野菜产业,正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资源状况及发展现状1、资源状况长白山区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据调查,白山市可食用的长白山山野菜有200多种,其中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有120余种。
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且供不应求的主要有大叶芹、黄瓜香、猴子腿、蕨菜、薇菜、龙芽葱木、刺五加等10几个品种。
其中可供人们食用的山野菜储量十分丰富,据调查显示各种山野菜的储量为60万吨左右。
其中:大叶芹为18万吨;蕨菜11万吨;刺嫩芽6万吨。
每年采集量约在5万吨左右。
2、发展现状(1)由单纯野生采集向驯化栽培发展随着人们科技进步和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白山市山野菜生产已逐步由传统的无节制采集方式转向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利用资源的生产方式。
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退耕还林政策,各地积极推广了山野菜有性繁殖、林下密植保护和有计划轮采等技术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山野菜资源的科学管护和合理开发,提高了资源的载量和产出功能,保持了长白山山野菜的正宗和绿色品质,使山野菜生产步入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目前,全市林下保护和仿生栽培面积已达20多万亩。
山野菜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

山野菜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自然食材的重视,山野菜的开发利用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山野菜是指在自然山野上生长的一些野生植物,它们不仅富含营养,而且具有独特的风味,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在我国,山野菜资源丰富,在许多地方都有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对山野菜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山野菜开发利用的现状目前,对山野菜的开发利用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另一种是加工成各种山野菜制品进行销售。
在市场上,许多农民及采药者会采集各种山野菜,然后通过集市、批发市场等途径销售给消费者。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直接将采集的山野菜卖出去,获得一定的收益。
由于大部分山野菜的采集都是在野外进行,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
一些采药者为了增加产量,可能会采集一些不适宜食用的山野菜,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另一种方式是将山野菜加工成各种制品进行销售,比如山野菜干、山野菜罐头、山野菜酱等。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增加山野菜的附加值,延长其保质期,更方便储存和运输。
目前这种方式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有待提高,加工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二、山野菜产业发展的建议1. 强化山野菜的品质安全管控为了确保山野菜的品质安全,可以加强对山野菜采集和加工的监管控制。
建立起严格的采集标准和加工标准,限制采药者采集不适宜食用的山野菜;加强对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2. 推动山野菜的深加工与品牌建设为了提高山野菜的附加值,可以推动山野菜的深加工,比如进行干燥、腌制、酿造等工艺,将山野菜加工成各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建设山野菜的品牌,提高山野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 拓展山野菜的市场渠道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购买山野菜产品,可以拓展山野菜的销售渠道,比如在超市中开设山野菜专柜,举办山野菜品鉴活动等。
可以开发山野菜的旅游观赏价值,推动山野菜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山野菜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

山野菜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山野菜,是指生长在自然山野之间的野生植物,由于其天然、健康、营养丰富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目前山野菜的开发利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山野菜,并推动山野菜产业的发展,成为了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山野菜开发利用现状目前,山野菜开发利用的情况并不容乐观。
一方面,由于山野菜生长在自然环境中,不易被人工控制,采收难度较大,加之市场上山野菜的价格并不高,导致了山野菜的采收者越来越少,甚至面临着断供的危机。
由于市场对山野菜的需求逐渐增加,一些商贩为了追求利润,采取滥采、破坏生态环境等做法,导致一些山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山野菜的加工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山野菜大多属于新鲜品,由于山野菜的保存期较短,加工技术较为简单,难以进行多样化加工,因此山野菜的附加值较低,利润也较为有限。
二、山野菜产业发展的建议面对目前山野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促进山野菜的开发利用及产业的发展。
要加强山野菜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要加强对山野菜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建立科学的采收制度,合理规范山野菜的采收量,避免滥采现象的发生;加强山野菜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建立山野菜保护区等方式,保障山野菜的生长环境和品质。
要推动山野菜的加工利用。
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广山野菜的深加工技术,开发出更多样化、更高附加值的山野菜制品,提高山野菜的附加值和利润。
要提升山野菜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在山野菜品牌化、区域化上下功夫,打造出一批有特色的山野菜品牌,提高山野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开发山野菜的多样化产品,满足市场的多样需求,提高山野菜的市场竞争力。
要加强山野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通过财政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政策手段,支持山野菜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为山野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山野菜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

山野菜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山野菜是指在山地、林地等野外环境中自然生长、可供人类食用的一类植物。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和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山野菜逐渐成为了新兴的食品领域。
然而,山野菜的开发利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不够多样化、生产技术不成熟、市场营销不充分等。
本文将对山野菜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产业发展建议。
1、品种单一山野菜目前主要是指一些野生植物,由于野外环境条件的影响,山野菜的品种相对较少。
且在不同地区,对山野菜的种类、名称和食用方式等都有差异,这也给山野菜的推广和开发带来了一定困难。
2、生产技术不成熟由于山野菜是野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如水、土、气候等。
因此,山野菜的生产过程相对难以控制。
同时,山野菜种植方式也相对较单一,如现有的种植模式主要是借助自然生长环境,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3、市场营销不充分山野菜的市场营销在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受到山野菜品种单一和野生资源的特殊性质影响,山野菜价格相对较高,而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信赖度仍然不足。
在山野菜品种不够多样化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对山野菜品种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对山野菜的挑选、培育和混搭等方式,开发更加丰富多彩的山野菜品种,满足消费者各种不同口味需求。
同时,政府要完善山野菜的标准规范,使山野菜的生产和消费更为规范化。
解决山野菜生产难度大的问题,应该借助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技术,研发高效的山野菜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同时,要加强对山野菜采集和种植进行规范和管理,确保山野菜产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适当推广山野菜品种,并通过合作社、电商平台等多种销售渠道进行营销,提高山野菜市场知名度和信誉度。
同时,可以加强山野菜的文化营销,如利用山野菜文化历史和地理特点,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开拓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2卷第1期吉林林业科技Vol.42No.12013年1月JOURNAL OF JILI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Jan ,2013文章编号:1005-7129(2013)01-0042-03中图分类号:S647文献标识码:A长白山区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保护与利用对策梁金花1,刘美善2,江萍1(1.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长春130022;2.延边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延边133001)摘要:本文分析了长白山区山野菜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野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关键词:长白山;山野菜;开发利用;保护对策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of wildvegetable resources in Changbai MountainsLIANG Jin -hua 1LIU Mei -shan 2JIANG Ping 1(1.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Jilin Provence ,Changchun 130022,Ching ;2.Yanbian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Yanbian 13300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major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ild vegetable resource in Changbai Mountains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Key words :Changbai Mountains ;wild vegetable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收稿日期:2012-10-16作者简介:梁金花(1964-),女,吉林延吉人,高工,主要从事林业规划设计工作.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长白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是欧亚大陆北半球同纬度最具代表性且保存最完好的自然综合体,是世界上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长白山区山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迅速发展,由原来居民自采自食阶段转向采集、收购、加工、出售阶段。
但由于人们长期对山野菜的掠夺式采集、保护地栽培导致对野生资源的大范围不合理采挖等原因,使山野菜原生境遭到较大破坏,造成经济价值较高的山野菜在长白山区的种群分布密度、分布范围呈逐年下降趋势。
经历20余年的开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资源状况、加工水平、无序竞争等,使整个山野菜加工行业未能做大做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未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针对这种状况,笔者以安图县和白河林业局的山野菜加工厂为考察对象,并结合全省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与建议。
1长白山区山野菜的特点1.1种类繁多,蕴藏量大据初步统计,长白山区野生植物有2800余种,其中可食山野菜为300余种。
主要山野—24—DOI:10.16115/ki.issn.1005-7129.2013.01.015菜植物有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var.asiatica Fernald.)、猴腿蹄盖蕨(Athyrium multidentatum Doll.Ching)、蕨(Pteridium aq-uilinum L.Kuhn.)、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Todaro)、展枝唐松草(Thalictrum squar-rosum Steph.ex Willd.)、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Rupr.et Maxim.Seem.)、龙牙楤木(Araliaman dshuruca Maxim)、辽东楤木(Aralia elata Miq.Seem.)、大叶芹(Spuriopimp-inella brachycarpa Kom.Kitag)、展枝沙参(Ade-nophora divaricata Franch.et Savat.)、轮叶党参(Codonopis lanceolata Sieb.et Zucc.Trautv.)、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DC.)、柳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 L.)、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 Thunb.Nees)、马蹄叶(Ligularia fischeri Ledeb.Turcz.)、东北蒲公英(Taraxa-cum sp.)、薤白(Allium macrostemon Bunge)、小黄花菜(Hemerocallis minor Mill.)、龙须菜(As-paragus schoberioides Kunth.)等。
1.2营养价值高山野菜富含糖、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
①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全面、均衡。
含量高于谷物、萝卜、土豆等根茎菜3倍以上;高于大白菜、甘蓝、油菜等叶菜4倍以上;高于茄子、黄瓜、辣椒等果菜4倍以上。
②维生素含量高。
与普通蔬菜相比较,维生素A的含量高出3 4倍;维生素C的含量高出10倍;维生素B2的含量高出4倍多。
③矿物质含量高。
与普通蔬菜相比,铁的含量高出10倍,钙的含量高出2 3倍。
④纤维素含量高。
是普通蔬菜的4 7倍。
1.3无公害、无污染山野菜一般多自然生长于林下、林缘,以各种森林土壤中矿质元素为营养来源,不受任何农药、化肥、城市污水、废水及有害气体的污染,属于无公害、无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
1.4医疗保健功效我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医食同源、药食同根。
几乎所有的山野菜均可入药,对某些疾病具有疗效。
如前苏联有关文献报导:龙牙楤木的根皮对心脏有强壮作用,效果优于人参,对老年痴呆症、阳痿、多种神经衰弱综合症等均有类似人参的作用。
又如马齿苋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并具有健胃、利胆、清血等功效,因此可以加工成疗效食品或功能性食品。
这种功效是普通栽培蔬菜无法比拟的。
1.5天然植物色素的来源色素植物是含有着色剂的植物。
早在公元10世纪以前人类就开始利用植物性天然色素给食品着色,如朝鲜族传统民俗饮食中利用菊科植物制作出美味的糕点类食品。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天然植物色素的用量也在逐年增多,许多国家已将天然植物色素批准为食品添加剂。
在长白山林区,食用山野菜中的扁蓄蓼、酸模、宽叶地榆、毛百合以及东北百合等植物可以用来提取色素。
天然色素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1.6风味独特山野菜与栽培蔬菜相比较,清新、鲜美、自然风味浓郁,有一股截然不同的“野味”芳香,可以用于鲜食、熟食、做馅、煲汤、盐渍等,味道鲜美,清香可口,别具一格。
2山野菜开发利用现状2.1安图县山野菜资源现状安图县境内山野菜资源储量很大,目前可食用的山野菜植物品种多达30种以上。
主要有薇菜29130hm2,年产量可达91.6t;蕨菜11810hm2,年产83.5t;猴腿19940hm2,年产200.0t;广东菜28670hm2,年产129.0t;黄花菜17950hm2,年产31.5t;龙芽楤木23600hm2,年产75.4t;刺五加1000hm2,年产20.0t。
这些种类的山野菜都生长在高山森林之中,没有任何污染,可用来制作深加工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安图福满山野菜加工厂每年有数十吨速冻东风菜远销美国,今年猛增到100t。
2.2白河林业局山野菜资源现状白河林业局森林食品有限公司野菜加工厂以刺五加、猴腿蹄盖蕨、蕨菜、大叶芹、辽东楤木等为原料,已生产十余种野菜罐头。
另外,还有许多厂商利用野菜研制生产符合出口标准的产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山野菜食品比蔬菜食品更加畅销,许多厂家、科研单位来长白山投资兴建加工厂,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34—3山野菜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1山野菜资源的生境破坏较严重由于人们长期对山野菜进行的掠夺式采集、不合理采挖等原因,使山野菜资源急剧下降。
初步统计,目前长白山区热销的十余种山野菜野生资源量较20a以前下降了70%,问题十分严峻。
3.2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除山野菜热销种外,其它种类的山野菜实际采集利用率还不到10%,仅在采摘季节用于当地市场鲜菜上市,大部分仍处于自生自灭的原始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热销品种刺嫩芽的主产区已出现了资源枯竭的现象,而茖葱、长白楤木等只被发达国家进口,国人还很少问津。
3.3山野菜加工技术落后目前在长白山区除占采集总量20%左右的山野菜直接上市消费以外,其余80%的山野菜均被加工。
由于加工技术落后,造成山野菜原有风味的丧失和由绿色原料经加工后转变为非绿色产品。
3.4山野菜的多种功能未能充分挖掘目前长白山区山野菜的多种功能仅得到部分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随着绿色食品的逐渐走俏,山野菜已成为国内外市场上倍受人们喜爱的天然食品,其营养价值早在《本草纲目》、《本草拾遗》、《药性论》等医书中就有记载,山野菜具有增强人体免疫、抗病等药用和保健功效。
3.5保护山野菜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野菜已从“忆苦菜”转型为“健康佳肴”,倍受人们的关注。
但因保护意识不足,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和自身利益,导致了不可估量的资源浪费。
4保护对策及建议4.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山野菜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如春季采摘季节,在主要进山路口设立宣传标牌进行正确引导,将山野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全民教育活动中,从而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力争创造一个全民共同参与并关注保护山野菜资源和生态的良好氛围。
4.2建立山野菜资源监测系统,合理规划,建立珍稀山野菜种类保护基地对长白山区山野菜资源的规模、分布范围、密度进行清查,选择重要的种类进行重点监测,开展长期的野外监测,并对其种群结构、数量动态做出科学预报,建立健全资源档案。
根据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山野菜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结合“天保”工程,建立珍稀种类的保护基地,对种质资源实施有效保护。
4.3制定科学合理的轮采方案,改进和提高山野菜的贮存和加工方法在充分进行山野菜资源本底调查的基础上,从生境条件、种群减少速度、分布面积、个体数量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操作性强的山野菜资源等级体系,按山野菜品种成熟期的不同、成熟程度的差异,严格确定采摘期,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轮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