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房精密空调配置

合集下载

信息机房空调配置的计算

信息机房空调配置的计算

信息机房空调配置的计算
计算方法有2种:
方法1: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Q2=环境热负荷(0.15~0.18KW/㎡*机房面积)
方法2: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P
Qt=总制冷量
S =机房面积(㎡)
P =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机房的估算指标选取)
※精密空调场所的冷负荷估算指标
1、电信交换机房、移动基站(300W/㎡左右)
2、数据中心(600w/㎡左右)
3、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00W/㎡左右)
4、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W/㎡左右)
5、标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W/㎡左右)
6、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W/㎡左右)
7、医院和检测室、生化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W/㎡左右)
8、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200W/㎡左右)※在机房行业中的经验算法:
每平方米需求能量350—500大卡/换算公式1KW=860大卡
按100平方米机房计算。

选择400大卡/平方米
100*400/860=46.5KW就是说最基本需要50KW的空调
在机房中一般还需要 1+1原则。

那么100平方米机房配2台50KW空调。

计算机机房精密空调配置

计算机机房精密空调配置

第三章机房专用空调机选型指南3.1 估算空调机的制冷量,选定设备型号时通常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3.1.1 机房内设备发热量3.1.2 机房面积3.1.3 机房条件(包括层高,密封,装修,室外机安装位置等)3.1.4 当地气候条件3.1.5 型号规格圆整统一3.2 程控交换机房按交换机“门”或“线”数概算:2.4~3.5kcal/h·门或线按交换机房“面积”校核:165~222w/m2[150~200kcal/h·m2]*.交换机散热量随话务量的增减而变化,但其变化量不大;*.在室外环境温度特别高的地区如50℃,可按每100m2约8.2kw考虑机房本身的散热量;其它气候条件则无须考虑。

3.3 计算机房3.3.1 按单位面积估算冷量:中国机房在单层建筑内 290~350w/m2 [250~300kcal/h·m2]机房在多层建筑内 175~290w/m2 [150~250kcal/h·m2]前苏联 450~565w/m2 [390~485kcal/h·m2]美国 350~405w/m2 [300~350kcal/h·m2]日本 407~525w/m2 [350~450kcal/h·m2]备注:1、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芯片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散热量也较以前大为降低,相应地估算指标也需要作一定的调整;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计算机的可靠性更高,运行速度更快,相应地散热量又有所增加,因此,冷量的估算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2、对于绝大多数机房(设备发热量一般),在无法准确计算机房内的设备发热量的情况下,在进行精密空调选型时可直接按照290~350w/m2即0.29-0.35KW/m2(等同于250~300kc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而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情况下都按照0.35KW/m2(即300kc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

如何配置机房专用空调

如何配置机房专用空调

(次)
计算机房及交换机房特点
• 焓差小
• 空气处理过程所需焓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室内热湿比 和送 风温差t。
• 机房余热量大,余湿量小的特性则机房的热湿比可以近似地认 为
= + 。
=
(
等湿







湿
=
度一

= 常数
也要




H8
0
%
)
N
M N
机房空调的送风温度s 点
要高于一般民用空调s1点
• 精密空调全面解决方案
• 合作的机房公司(CCCC长城机房、京海、科海、 中建电子机房、科技通、华南计算机公司、华东电脑)
如何达到标准机房的要求
• 计算机机房空调系统设计
• 运行可靠 • 留有备用的空调负荷量 • 合理选择气流组织 • 确保机房一定量的新风 • 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 • 合理选择空调系统和机房专用空调机 • 设置自控装置 • 作好安全措施(消防联动等) • 设置必要的事故排风
机房环境要求高,需采用中型精密环境控制系统
单机容量为 10 ~ 30 KW 机房要求N+1冗余配置
如何核算机房负荷容量
• 基站及传输机房
站点分布广,运行环境恶劣 直流供电为主,要求基站电源必须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面积小,单位面积发热大 一般无人值守
如何核算机房负荷容量
• 基站及传输机房特点及环境需求 机房面积及热负荷
• 余湿量小 计算机房及交换机房特点
• 计算机运行不产生湿汽 • 湿负荷主要来源于室内外水蒸汽分压力差 • 工作人员的散湿和新风带入的少量的“湿份” • 电子计算机房的散湿量平均8 ~ 16 g/M2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建设项目精密空调系统需求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建设项目精密空调系统需求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建设项目精密空调系统需求方案机房区空调通风系统室内空气环境参数按以下标准执行。

机房区室内空调标准1、机房概况本期需要配置空调的机房为一层的电池间、二层的数据中心机房(数据中心1 和数据中心2)及三层的XX 机房(XX 机房1 和XX 机房2)。

一层的电池间的面积为289.06m2,放置 4 台300KVA 的UPS;二层数据中心 1 的面积为484.95m2,放置80 个机柜(投入使用50 个)二层数据中心2 的面积为286.74 m2,放置40 个机柜(投入使用20 个)三层XX 机房1 的面积为484.95m2,放置80 个机柜(投入使用50 个)三层XX 机房2 的面积为286.74 m2,放置40 个机柜(投入使用20 个)机柜的配电功率按3KW/台计算。

2、机房负荷计算机柜及UPS 总热负荷概算:一层电池间的UPS 散热为:48KW=300*0.8*0.05*4二层数据中心1 和三层XX 机房1 的机柜散热量为:150KW=50*3KW;二层数据中心 2 和三层XX 机房 2 的机柜散热量为:60KW=20*3KW;其它热负荷概算:主要包括围护结构热负荷、照明、新风等热负荷,人员可不计;其它热负荷按照每平方米150W/m2计算:一层电池间的其他热负荷为:43.4KW=289.06m2*150W/m2;二层数据中心1 和三层XX 机房1 的其他热负荷为:72.7KW=484.95m2*150W/m2;二层数据中心2 和三层XX 机房2 的其他热负荷为:43KW=286.74m2*150W/m机房总热负荷为:P=机柜功率+建筑物热负荷,本期各房间总热负荷为:推荐配置各房间的推荐配置如下:3、风冷型系统采用压缩机制冷系统,基于直接蒸发原理(DX/直接膨胀式)的压缩机制冷空调的制冷循环由蒸发器、膨胀阀、涡旋式压缩机和室外风冷冷凝器组成。

由室内风机驱动空气流动,在此过程中室内空气经过空调蒸发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制冷剂经由制冷系统循环到室外,通过冷凝器将热量散播到室外环境中。

数据中心精密空调配置及计算

数据中心精密空调配置及计算

第三章机房专用空调机选型指南3.1 估算空调机的制冷量,选定设备型号时通常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3.1.1 机房内设备发热量3.1.2 机房面积3.1.3 机房条件(包括层高,密封,装修,室外机安装位置等)3.1.4 当地气候条件3.1.5 型号规格圆整统一3.2 程控交换机房按交换机“门”或“线”数概算:2.4~3.5kcal/h·门或线按交换机房“面积”校核:165~222w/m2[150~200kcal/h·m2]*.交换机散热量随话务量的增减而变化,但其变化量不大;*.在室外环境温度特别高的地区如50℃,可按每100m2约8.2kw考虑机房本身的散热量;其它气候条件则无须考虑。

3.3 计算机房3.3.1 按单位面积估算冷量:中国机房在单层建筑内 290~350w/m2 [250~300kcal/h·m2]机房在多层建筑内 175~290w/m2 [150~250kcal/h·m2]前苏联 450~565w/m2 [390~485kcal/h·m2]美国 350~405w/m2 [300~350kcal/h·m2]日本 407~525w/m2 [350~450kcal/h·m2]备注:1、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芯片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散热量也较以前大为降低,相应地估算指标也需要作一定的调整;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计算机的可靠性更高,运行速度更快,相应地散热量又有所增加,因此,冷量的估算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2、对于绝大多数机房(设备发热量一般),在无法准确计算机房内的设备发热量的情况下,在进行精密空调选型时可直接按照290~350w/m2即0.29-0.35KW/m2(等同于250~300kc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而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情况下都按照0.35KW/m2(即300kc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

机房精密空调参数

机房精密空调参数
7,精密空调机组的控制系统:大利卡乐主板与操作控制系统,投标时提供产品图片。
2)大容量故障报警记录储存的功能,控制系统具有密码保护功能,具备RS232和RS485通信接口,提供MODBUS通讯协议。
3)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前机组高压状态,保证机房管理人员便于维护机组外机。
4,原有空调拆除,新旧空调替换时保证机房温度无差异转换
5,负责接入原有动环监控系统
6,交钥匙工程,做到文明施工,不得破坏基础装修
1宗
机房精密空调参数:
序号
设备名称
参数及技术要求
数量
1
精密空调
1,全冷量(24°,50%RH)≥20KW,送风量:≥5600m³/h,电加热:≥5KW,加湿器采用封闭电极式计加湿器,加 湿 量:≥5kg/h。
2,采用高效涡旋式压缩机,保证机组高效率工作,配电系统采用知名ABB或施耐德品牌产品。
3,投标方提供的空调设备应保证长年7x24小时运转,且能保证温度为21-25度;湿度为45%-65%;温度控制精度±1℃,湿度控制精度±5%RH,送、回风方式为上送风,下回风。
4,室内风机采用后弯叶EC风机,风机采用施乐佰或依必安派特品牌产品,机组具备风机调速功能,用户可根据现场情况手动调节风速与风压。
5,蒸发器采用高效内螺纹铜管、亲水铝箔,方便日后清洗维护,并能有效防止涡流。
6,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具备防尘防潮功能,过滤器要求参照欧洲G4标准。空气过滤器为方便定期更换,应便于清洗与重复使用,过滤器采用整体安装方式。
4)显示机组各部件运行状态,能显示温湿度曲线,能显示温、湿度。
8,精密空调运行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0万小时。
9,室外冷凝风机可以根据冷凝压力自动调节转速室外风机为无级调速,风机采用德国施乐佰外转子风机。

精密空调的计算

精密空调的计算

3、每平方米需求能量350-500大卡/平方米 换算公式1KW=860大卡
按100平方米机房计算 选择400大卡/平方米
100*400/860=46.5KW 就是说最基本需要50KW的空调
在机房中一般还需要1+1原则 那么100平方米机房配两台50KW空调
就是说平时两台都正常工作在其中一台发生故障时另一台也能满足机房要求
精密空调分为水0W发热量计算:
2、重要计算机房:每平方米150W发热量+计算机负载功率=精密空调制冷量,例如一个200平方米的机房,负载功率是100KW那些这个空调就要用200*150W+100KW=130KW
那么这个机房就要大于130KW的机房精密空调。

精密空调技术参数及功能要求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机组性能一

精密空调技术参数及功能要求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机组性能一

精密空调技术参数及功能要求一、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机组性能:(一)、机组选型要求:★机组的制冷量是在室外环境温度35℃(干球温度),室内温度24℃,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测定的。

★1、总冷量不低于 26.8KW,显冷量不低于 25.7KW。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采用风冷的冷却方式,送风方式为上送风、下回风。

室内机总风量:≥7280m3/h;能效比≥3.60显热比≥0.96加湿量(kg/h):≥8-13;加热量(kw):≥5;室外机风量≥12000m3/h膨胀阀类型:热力膨胀阀标准通信接口:RS485 或 RS232★由于机房密集面积有限内机尺寸不能超过:1000*795*1998(MM)。

延长阻建。

且安徽地区必须有全线产品备件库,以便后期维护。

2、单台机组的机外余压:机组的机外余压75~360Pa,并且机外余压通过控制器即可调节。

采用低噪音方式,室内机噪音值≤53dB(A)(离主机2米处);室外机组:声压级≤58dB(A);为了有效的吸收压缩机和风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室内机机壳内壁表面应衬有保温降噪材料,而且要采用阻燃材料,具有AO防火性能。

★3、机房专用空调应具高效节能性,低噪音、高寿命;采用美国谷轮“Copeland”全封闭涡旋式压缩机。

★4、机房空调机组的冷却设备:机房精密空调机组应配置风冷的冷凝器,冷凝器风机应采用德国EBM产品。

★5、风机采用国际著名风机制造商EBM的产品,采用带后弯逆向叶片的径流式风扇及电子转向的直流电机,免维护,运行可靠、噪音低、能耗小。

避免了皮带轮传动风机造成的二次粉尘污染及增加的维护成本、维护量。

★6、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加湿要求:具备高性能稳定可靠的加湿功能。

采用先进的意大利卡乐电极式加湿器,能直接使用未经二次软化的自来水水源,能对水垢或污物进行方便的清洗,可重复使用或长期使用。

★7、蒸发器要求:采用“I”字型高效率的蒸发器。

避免V型或A型蒸发器所固有的尖角死区,以及它引发的气流紊乱,从而保障了换热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机房专用空调机选型指南
3.1 估算空调机的制冷量,选定设备型号时通常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3.1.1 机房内设备发热量
3.1.2 机房面积
3.1.3 机房条件(包括层高,密封,装修,室外机安装位置等)
3.1.4 当地气候条件
3.1.5 型号规格圆整统一
3.2 程控交换机房
按交换机“门”或“线”数概算:2.4~3.5kcal/h·门或线
按交换机房“面积”校核:165~222w/m2[150~200kcal/h·m2]
*.交换机散热量随话务量的增减而变化,但其变化量不大;
*.在室外环境温度特别高的地区如50℃,可按每100m2约8.2kw考虑机房本身的散热量;其它气候条件则无须考虑。

3.3 计算机房
3.3.1 按单位面积估算冷量:
中国机房在单层建筑内 290~350w/m2 [250~300kcal/h·m2]
机房在多层建筑内 175~290w/m2 [150~
250kcal/h·m2]
前苏联 450~565w/m2 [390~485kcal/h·m2]
美国 350~405w/m2 [300~350kcal/h·m2]
日本 407~525w/m2 [350~450kcal/h·m2]
备注:
1、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芯片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散热量也较以前大为降低,相应地估算指标也需要作一定的调整;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计算机的可靠性更高,运行速度更快,相应地散热量又有所增加,因此,冷量的估算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2、对于绝大多数机房(设备发热量一般),在无法准确计算机房内的设备发热量的情况下,在进行精密空调选型时可直接按照290~350w/m2即
0.29-0.35KW/m2(等同于250~300kc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而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情况下都按照0.35KW/m2(即300kc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

按计算机房内设备的散热量估算冷量:
在国外有的公司往往以整套计算机设备安装电功率进行计算,在国内还应乘以一定值的系数
① 主机设备的散热量 Q=1000NK
Q──散热量 w
N──主机设备安装功率 kw
K──总系数,国产设备取0.4~0.5;进口设备取0.6~0.8
② 外部设备的散热量 Q=1000NK
Q──散热量 w
N──外部设备安装功率 kw
K──总系数,国产设备取0.2~0.3;进口设备取0.5
3.3.3 照明灯具散热量 Q=1000n1n2n3N
3.3.4 人体散热量和散湿量 Q=nq W=nw
备注:
1. 由于实际选型时往往按空调机的系列型号规格向上取整,这样就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因此3,4项的散热量可以忽略不计;
2. 其它电讯机房的选型可参照计算机房的参数进行。

3.4 机房空调系统新风量
按下述三项中取其中的最大一项:
3.4.1 按机房人员取40m3/h·p
3.4.2 维持机房室内正压所需的风量
3.4.3 取机房空调总风量的5%
地板送风口风速:1.5~2.0m/s
地板送风口总开孔面积占地板面积的0.6%
3.5 常用热功单位换算
3.5.1 压力换算
1巴(bar)≈1公斤力/厘米2(at)≈1标准大气压(atm)≈105帕斯卡(pa)
3.5.2 冷量换算
1匹(PS)=2500大卡(kcal/h)
1千瓦(kw)=860大卡(kcal/h)
1匹(PS)=2.9千瓦(kw)
1冷吨=3024大卡(kcal/h)
1BTU/h=0.2519大卡(kcal/h)
备注: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国内外各种设计手册、技术标准和统计报告,并经本公司多年的销售选型经验检验、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