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课件
合集下载
专题十四 说明文阅读(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部编版一轮专题复习(山东)

表信息来源
科学研究表明、实验结果发现……
表概数
十几、几十、左右、差不多、一两个……
生动性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高频考点·释疑难
15
考场阅读步骤 说明文阅读一般分为三步: 第一步:整体阅读(3分钟) 1.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并对关键语句(如首括句、中心句、总结句等)进行 勾画。 2.通过标题和全文梗概,明确文章的类别。 3.把握说明对象及相关特征,以及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4.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厘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专题十四 说明文阅读
中考新风向 必备知识·夯根基 高频考点·释疑难 真题精练·提素能
中考新风向
3
1.阅读说明性文字,能区分事实与观点。 学业质量 2.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标准 3.能利用掌握的多种证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能运用文本信息 解决具体问题。 1.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以及常见考点的答题技巧。 2.选文的范围很广,一般侧重于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科技创新、社会
28
考点五 品味说明语言 一、准确性答题模板
1.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用“××”词,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 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与权威性)。 2.加点字词能否删去 不能。加点词“××”意思是……,说明了……。删掉后,句子(语段)的意思就 变成了……,显得绝对化,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使……(说明对象)栩栩如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修辞角度 运用了比喻、拟人或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
征,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1
考点六 拓展延伸 一、谈启示或观点
中考复习说明文复习专题课件PPT全文

作比较 突出强调特点
作引用 准确,增强说服力
下定义 科学、准确
作诠释 解释说明
画图表 直观、形象摹状貌 使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
总览表
23
练一练: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2、(中国石拱桥)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作用: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20
6、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作用:准确,令人信服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
21
8、摹状貌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36
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
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如:《苏州园林》第四段的说明中心:
说明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37
指代词指代对象的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答:不能。“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 但不是到处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绝对了. “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实战演练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4
作引用 准确,增强说服力
下定义 科学、准确
作诠释 解释说明
画图表 直观、形象摹状貌 使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
总览表
23
练一练: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2、(中国石拱桥)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作用: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20
6、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作用:准确,令人信服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
21
8、摹状貌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36
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
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如:《苏州园林》第四段的说明中心:
说明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37
指代词指代对象的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答:不能。“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 但不是到处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绝对了. “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实战演练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4
部编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课件

审题指导
①抓关键词: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明确答题区域)、“主要运用”“哪种”(即只能答最主要的
一种)、作用(即要结合语句内容具体分析)。
②注意分值:4分。
参考答案
作比较。把单一用青檀皮造成的纸跟用青檀皮掺和沙田稻草造成的纸进行比较,突出后者绵柔度
高、润墨效果好的特点。(意思对即可。共4分)
失分点
①答“作比较”之外的说明方法。
二、说明文的分类 (一)按说明对象分
(二)按语言特色分
3
知识
专题三 说明文阅读
三、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对象就是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诠释的事理。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 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的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知 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⑥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经 历了上千年岁月,独占天时地利、绝活秘籍的宣纸,依然花信尚存,青春不减。
(作者:曹天生。有删改)
真题串考点 课时突破三
13
方法
真真题题串串考考点点 课课时时突突破破一一
真题串考点 课时突破二
真题串考点 课时突破三
专题三 说明文阅读
的顺序)、说明(要求考生作答时,语言要规范,要使用具有说明特征的语言)。
②注意分值:4分。要求考生答出2点或4点。
参考答案
①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②宋末到明中叶之前,“宣纸”是以青檀皮
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纸张,用于装裱托纸等。③明清时期,“宣纸”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共45张PPT)

项目都属于技巧类雪上项目,裁判员会根据运动员的踢空高度、动作难度、动作的流畅性和美观
性来打分。其中,在技术构成中,滑雪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动作腾空的高度,动作的腾空高度又决
定了动作旋转的难度值。
●
④也就是说,想要在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拿到高分,就要保证一连串的动作都高质量完成。
这时,滑行技术就是基础、腾空高度是关键,动作难度练就绝技,动作策略的组合体现智慧。研
●5、段落能否调换:(1、3常见) (1)、不能,某段说明了.....。,某段说明了......,他 们之间是_____顺序,若调换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 律,所以不能调换。 (2)、不能,某段说明了.....。,某段说明了......,照 应上文中“.某句话.”他们之间是_____顺序,若调换不 符合实际,所以不能调换。
《中国墨》
●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 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 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 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 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 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 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④起初,进入制作团队视野的是鸭绒、鹅绒等传统材料,但团队希望能有更多选择,开始多方征集方
案。这时,国内一家企业提供的聚酰亚胺纤维材料让团队成员眼前一亮。聚酰亚胺纤维技术起源于航空航 天对新材料的需求,此前主要用作宇航服、防护服等,但用于礼仪服装尚无先例。权威机构对比测试表明, 采用聚酰亚胺抓绒面料,相比相同克重的世界顶级抓绒保暖面料,能使受试者体温高出4—6摄氏度。最终, 北奥集团采用聚酰亚胺纤维材料作为外套填充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耐高低温特性、皮肤适应性好、材料本 身导热系数低等优势,且比传统材料更轻薄。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

生某种变化,降低唾液抵抗香烟中毒素的作用。几年前,以色列工学院曾进展过一项研究,把一些癌细
胞与唾液和烟雾的混合物放在一起,结果发现,污染后的唾液竟成了癌细胞滋长的温床。该研究负责人
拉菲•纳格勒指出,这项研究说明“香烟烟雾 能让唾液丧失保护作用, 还成为致癌的催化剂, 唾液在
受到污染后就会破坏口腔细胞〞。
第七页,共30页。
➢区分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摹状貌
引用
分类别
下定义
作诠释
第八页,共30页。
〔二〕说明方法及作用一览表
第九页,共30页。
第十页,共30页。
说明方法
① 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下定义
② 燃料工业可分为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太阳能利用工业、
表现得越焦虑。〞
第二十六页,共30页。
③唾液是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帮手,它是食物消化的催化剂。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少量
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类食物在口中咀嚼次数越多,我们就会觉得越香甜就是这个原因。
④唾液可以帮助身体抵抗各种细菌的进犯。唾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对保持口腔组织
的安康必不可少。但经常吸烟饮酒的人唾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会降低。当烟雾与唾液接触后,唾液便会发
⑤随着研究的深化,唾液对人类疾病的检测、预防和治疗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糖尿病和乳腺癌的
早期诊断也许完全可以依靠唾液分析来进展。美国加州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检测设备,其
体积仅相当于一部手机。让人关注的并不仅是从唾液中可以发现癌细胞〔这一点在常规分析中已经得到
证实〕,而是利用对唾液的快速检测,仅仅20分钟就可得知一个人是否患有糖尿病。这种检测设备一旦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说明文阅读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20张)

(2)分析文章结构
“首先、然后、最后”等表连贯式;
一般的判断方法如下:
“由此可知” “综上所述” “ 因 为……,所以 ……”
①看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等表总分式或连贯式。
a.总分式:b.并列式:c.递进式:d.连贯式:
理解文段的作用
例 请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答题技巧 (1)内容上:需结合文章进行具体分析,看语段在整体内容上起什么作用,具体说明了什么, 强调什么意思,等等。 (2)结构上:①开头:a.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或交代说明对象的××特点);b.结构上总领 全文,引起下文。 ②中间: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小结前文。 ③结尾:总结上文;与开头的说明相呼应,使结构更严谨。 (3)效果上: ① 有具体的说明方法,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上作答。 ② 分析文段作用时,还要看它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再回答其作用。 ③ 注意段落增加说明文的文学色彩(或故事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
1. 图表解读 2. 材料探究 3. 观点论述
考点突破
下课!
说明文文阅阅读读
说明文
➢ 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要求对事物的性质、特点、 成因、功能等进行客观、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以知识。
➢ 说明文 的分类:
按说明对象与目的:事物性说明文 、事理性说明文 。 按语言特色: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 。
➢ 说明对象:说明对象就是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诠释的事理。 ➢ 说明对象的特征:这一事物(或事理)区别于其他事物(或事理)的标志。 ➢ 语言:准确严谨、生动形象(比喻、拟人)
不能。 删掉了“ ××”一词,句子的意思就变 成了……,显得绝对化;用了“ × ×” 一词,可以 准确地说 明……,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也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 密性。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技巧及其训练》ppt课件

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 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 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 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地位、影响等)。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 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 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 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 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 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 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 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 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 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 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中 间。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 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 程度修 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 表估计,“多”“有余” 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 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 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 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 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 一部分。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 说明文阅读 -分类演练1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一下各国做法的原 因。
2016年4月,美国总统访问英国,伦敦和温莎的部分地 区禁止使用无人机。2016年5月,英国女王在演讲时宣布, 无人机飞行在英国将会接受监管。2017 年6月1日起,我国 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 册。
奥巴马访问英国时,伦敦和温莎部分地区禁止使用无人 机,正是考虑到无人机存在的威胁,因为无人机可能会成为 致命武器。由于无人机可能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及侵犯公 民隐私,所以加强监管势在必行,英国和中国对无人机出台 的政策,都是为了使无人机的使用更加规范和安全。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 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 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 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 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 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 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 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 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 方式,取代对药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 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 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D.第⑧段总结了全文,对无人机的未来展示了美好的 前景。
【解析】应是“对无人机的未来走向表示了忧思”。 【答案】D
2.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本段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 作。 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 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文本等文件。 举例子
④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
台。 打比方
⑤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二万五千亿个二氧
化碳分子。列数字 ⑥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作比较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1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 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 速度就减小70%一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 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 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 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20倍。其次 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 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5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
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近→远、前→后、左→右、 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 变化等词语)
逻辑顺序
由整体到局部、 由因到果、 由主到次、 由概括到具体、 由特征到作用、 由现象到本质等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6
举例分析: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卢沟桥(1189年) →长
虹大桥(1961年)时间顺序
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一般→个别逻)辑顺序
3、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
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 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 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 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 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内部全用圆拱支撑,整座建筑 没有一根梁柱的殿宇。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
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 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 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
分” 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5
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 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 阅读专题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 一种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 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 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 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
人获得有关知识。
二、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文
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特
公”几个金光大字 。 空间顺序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7
➢辨别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摹状貌
引用
分类别 下定义 作诠释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8
(二)说明方法及作用一览表
说明方法
列数字
特征
有具体的数字
作用(结合原文作答)
具体准确
作比较 两个事物之间的对比 突出
列数字 下定义 作比较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3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严密
说明动、形象、准确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4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1、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 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6、指代。“这些”、“这”“那”“那样”等在文 中具体指代什么。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3
7、语言的准确性。某个词语或段落能否删去 或调换,或自己从文章中找出一处能体现 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句子,并分析。
8、提炼。给某事物下定义,或概述其形成过 程、原理等。
9、开放性试题。考查与选文有关的语言、文 化、科学知识的积累;考查学生阅读后的 感受、启发、体会;引导学生关注科学, 关注社会生活。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6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修饰、限制性词语
。
如:更、大约、估计、常常、也许等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l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l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l 表时间:当时……
分类别 列数字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2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 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 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 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 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 这种桥又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 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 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4
什么是说明对象?
l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 说明对象。
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 眼,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 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 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
纳。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举例子 有“例如、如、像” 具体有力 说明了……
等词
地 事物的……
打比方 把要说明的事物用人
特征
们熟悉的事物来 生动形象
作比喻。
地
分类别 分门别类说明 条理清楚
地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9
说明方 法
特征
作用(结合原文作答)
下定义 形式上是个判断句 准确 即:某某叫(是) 简明地 什么
画图表 示意图,表格,插 图
征的是事物说明文
事理性说明文说明科学
原理的是事理说明文。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2
l 说明文阅读,考题类型应在以下9种之内: 1、概括选文(或选文中某一段)的说明对象; 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或某一段的段意。
2、给文章拟标题。
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说明的顺序的判断。
5、分析文章(段)结构的特点。考查题型如: 分析语段层次,分析某句、某段在结构上 的作用等。
作诠释
解释说明
直观地
具体形 象地
说明 了……事 物的……
特征
摹状貌 描绘外貌形状
生动形
象地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0
说明方法
① 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下。定义
② 燃料工业可分为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太阳能利用
工业、原子能工业以及天然气加工工业等。 分类别
③ 纯数据文件不会被病毒感染,如:声音、图像、动
④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
台。 打比方
⑤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二万五千亿个二氧
化碳分子。列数字 ⑥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作比较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1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 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 速度就减小70%一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 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 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 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20倍。其次 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 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5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
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近→远、前→后、左→右、 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 变化等词语)
逻辑顺序
由整体到局部、 由因到果、 由主到次、 由概括到具体、 由特征到作用、 由现象到本质等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6
举例分析: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卢沟桥(1189年) →长
虹大桥(1961年)时间顺序
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一般→个别逻)辑顺序
3、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
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 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 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 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 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内部全用圆拱支撑,整座建筑 没有一根梁柱的殿宇。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
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 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 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
分” 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5
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 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 阅读专题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 一种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 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 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 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
人获得有关知识。
二、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文
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特
公”几个金光大字 。 空间顺序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7
➢辨别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摹状貌
引用
分类别 下定义 作诠释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8
(二)说明方法及作用一览表
说明方法
列数字
特征
有具体的数字
作用(结合原文作答)
具体准确
作比较 两个事物之间的对比 突出
列数字 下定义 作比较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3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严密
说明动、形象、准确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4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1、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 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6、指代。“这些”、“这”“那”“那样”等在文 中具体指代什么。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3
7、语言的准确性。某个词语或段落能否删去 或调换,或自己从文章中找出一处能体现 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句子,并分析。
8、提炼。给某事物下定义,或概述其形成过 程、原理等。
9、开放性试题。考查与选文有关的语言、文 化、科学知识的积累;考查学生阅读后的 感受、启发、体会;引导学生关注科学, 关注社会生活。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6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修饰、限制性词语
。
如:更、大约、估计、常常、也许等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l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l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l 表时间:当时……
分类别 列数字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2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 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 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 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 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 这种桥又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 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 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4
什么是说明对象?
l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 说明对象。
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 眼,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 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 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
纳。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举例子 有“例如、如、像” 具体有力 说明了……
等词
地 事物的……
打比方 把要说明的事物用人
特征
们熟悉的事物来 生动形象
作比喻。
地
分类别 分门别类说明 条理清楚
地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9
说明方 法
特征
作用(结合原文作答)
下定义 形式上是个判断句 准确 即:某某叫(是) 简明地 什么
画图表 示意图,表格,插 图
征的是事物说明文
事理性说明文说明科学
原理的是事理说明文。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2
l 说明文阅读,考题类型应在以下9种之内: 1、概括选文(或选文中某一段)的说明对象; 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或某一段的段意。
2、给文章拟标题。
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说明的顺序的判断。
5、分析文章(段)结构的特点。考查题型如: 分析语段层次,分析某句、某段在结构上 的作用等。
作诠释
解释说明
直观地
具体形 象地
说明 了……事 物的……
特征
摹状貌 描绘外貌形状
生动形
象地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10
说明方法
① 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下。定义
② 燃料工业可分为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太阳能利用
工业、原子能工业以及天然气加工工业等。 分类别
③ 纯数据文件不会被病毒感染,如:声音、图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