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习题及其答案
第六章(模拟信号数字传输)习题与答案

635<512+32x4=640 c6=0
635<512+32x2=576 c7=1
635<512+32x3=608 c8=1
编码器输出码组为 11100011 量化输出为+608 个量化单位;量化误差为 635-608=27 个量化单位。 2)除极性码外的 7 为非线性码组为 1100011,相对应的 11 为均匀码为 0100110000。
【题 6-2】设输入抽样器的信号为门函数 G (t) ,宽度 200ms ,若忽略其频谱 的第 10 个零点以外的频率分量,试求最小抽样速率。 【答案 6-2】
门函数 G (t) 的宽度 200ms ,其第一个零点频率 f1 1 50Hz ,其余零 点之间间隔都是 1 ,所以第 10 个零点频率为 fm 10 f1 500Hz 。忽略第 10 个 零点以外的频率分量,门函数的最高频率是 500Hz 。由抽样定理,可知最小抽样 速率 fs 2 fm 1000Hz 。
2)对应均匀量化 11 位码:00001011100。
【题 6-8】信号 m(t) M sin 2 f0t 进行简单增量调制,若台阶 和抽样频率选择
得既保证不过载,又保证不致因信号振幅太小而使增量调制器不能正常编码,试
证明此时要求 fs f0 。 【答案 6-8】
要保证增量调制不过载,则要求
因为
2)若抽样后信号按 128 级量化,PCM 二进制基带信号第一零点频宽又为多
少?
【答案 6-10】
1)抽样后信号按 8 级量化,由于 N=log2M=log28=3,说明每个抽样值要编 3
位二进制码。此时每比特宽度为 Tb
T 3
1 3 fs
,因为占空比位
现代通信原理第六章 模拟信号数字化及习题讲解

7 8
0 y 所以我们先考虑 x 1的情况
1 1 斜率 8 1 2 斜率 1 4 1 81 斜率 1 4 2
8 5 8 4 8 3 8 2 8
6
2 4
1
8
0
1 1 32 16
1 8
1 4
1 2
1
1 1 128 64
x
第六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A律13折线(续)
把上图靠近原点的区域进行放大
靠近原点的4段斜率相 同,所以看作1段线段
1 64 1 128
y
3 2 8 8 8 1
1 128 1 64
1 8 斜率 16 (1 1 ) 64 128
1
斜率 16
斜率 16
8 2 8
1 32
x
所以共有2*8-4+1=13折线
1 斜率 8 16 1 128
第六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过载时量化误差会超过 从而使量化噪声功率大 幅增加
0
1
0
1
1
1
t
第六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2)避免过载的方法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要避免过载现象,就需 要阶梯状波形能跟踪上原始信号m(t) 从数学角度分析,即原始信号的最大斜率不能超 过阶梯状波形的斜率
dm(t ) 即 dt max t
编码与阶梯状波形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上图中ΔM编码中的“0”统统换 成“-1”,则会发现编码与阶梯状波形之间 的关系如下: 将某1时刻之前的ΔM编码相加,得到的 “和”就是当前阶梯状波形的高度
第六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4、ΔM系统的过载现象及避免方法
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第2版)课后作业答案

第1章 绪论1-4 设有一离散无记忆信源,其概率空间为(1) 求每个符号的信息量;(2) 信源发出一消息符号序列为(202 120 130 213 001203 210110 321 010 021 032011 223 210)求该消息序列的信息量和平均每个符号携带的信息量.解:(1)根据题意,可得:23(0)log (0)log 1.4158I P =-=-≈比特21(1)log (1)log 24I P =-=-= 比特 21(2)log (2)log 24I P =-=-= 比特 21(3)log (3)log 38I P =-=-= 比特(2)法一:因为离散信源是无记忆的,所以其发出的消息序列中各符号是无依赖的、统计独立的。
因此,此消息的信息量就等于消息中各个符号的信息量之和。
此消息中共有14个“0”符号,13个“1”符号,12个“2”符号,6个“3”符号,则该消息的信息量是:14(0)13(1)12(2)6(3)I I I I I =+++14 1.41513212263≈⨯+⨯+⨯+⨯87.81≈ 比特此消息中共含45个信源符号,这45个信源符号携带有87.81比特信息量,则此消息中平均每个符号携带的信息量为287.81/45 1.95I =≈ 比特/符号法二:若用熵的概念计算,有222331111()log 2log log 1.906(/)884488H x bit =--⨯-=符号说明:以上两种结果略有差别的原因在于,它们平均处理方法不同,前一种按算术平均的方法进行计算,后一种是按熵的概念进行计算,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这种误差将随消息中符号数的增加而减少。
1-10 计算机终端通过电话信道(设信道带宽为3400Hz)传输数据.(1) 设要求信道的S/N=30dB,试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是多少?(2) 设线路上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4800bit/s,试求所需最小信噪比为多少?解:(1) 因为S/N =30dB,即1010log 30S dB N =,得:S/N=1000由香农公式得信道容量2log (1)S C B N =+ 23400l o g (11000)=⨯+ 333.8910/b i t s ≈⨯ (2)因为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4800b/s ,即信道容量为4800b/s 。
(完整word版)通信原理(第六版)课后思考题及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1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1-1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
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
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1.抗干扰能力强;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5.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
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6.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4KHZ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1.4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所示。
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行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首发双方时间上保持一致,保证数字通信系统的有序,准确和可靠的工作。
重庆理工大学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复习重点

3、请简述逐次比较型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4、采用13折线A律编码器电路,设接收到的码组为“01010011”,最小量化间隔为△。
(1)试问编码器输出的该样值量化电平为多少;
(2)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5、若采用13折线A律编码,设最小的量化间隔为△,已知抽样值为 – 95△。
2、简述题20分,每题4分。
3、综合计算题60分,A6~B7个题,每题分值不等(课堂例题及课后习题)。
第1章
1、通信系统的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2、通信系统的分类。
3、通信方式:(1)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2)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4、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带宽和信噪比);
因为是单路信号每秒有8000个抽样值一个抽样值用3个码元所以码元传输速率fbpcm3800024kbaud3因为128级量化需用7位二进制码进行编码所以码元速率为fbpcm7800056kbaud思考与练习题1脉冲编码调制pcm是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考题类型:1、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3)段内码: (四次比较)
取IW4= 64 + 8 × 4 = 96 ,因为Is < IW4 所以, C5 = 0 ;
取IW5= 64 + 4 × 4 = 80 ,因为Is > IW5 所以, C6 = 1 ;
取IW6= 64 + 6 × 4 = 88 ,因为Is > IW6 所以, C7= 1 ;
IW=段落起始电平+8×(量化间隔)
=1024+8×64=1536Δ
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题 6-11】信号 m(t ) = M sin 2π f 0t 进行简单增量调制,若台阶 σ 和抽样频率选 择得既保证不过载,又保证不致因信号振幅太小而使增量调制器不能正常编码, 试证明此时要求 f s > π f 0 。 【答案 6-11】 要保证增量调制不过载,则要求
dm(t ) σ σ <K= = = σ fs Δt Ts dt MAX
M (ω ) 的形状可自行假设)。
已抽样信号频谱为
设 M (ω ) 如图 7-13(b)所示,则 M s (ω ) 如图 7-13(c)所示。 【题 6-5】已知信号 m(t ) 的最高频率为 f m ,由矩形脉冲 m(t ) 进行瞬时抽样, 矩形脉冲的宽度为 2τ ,幅度为 1,试确定已抽样信号及其频谱表示式。 【答案 6-5】 矩形脉冲形成网络的传输函数
特宽度为 Tb = 零点频宽为
B= 1 Ti ,因为占空比为 1,所以脉冲宽度 Tb = τ ,所以PCM系统的第一 7
B=
= 288kHz
τ
= 672kHz
【题 6-16】已知话音信号的最高频率 f m = 3400kHz ,今用 PCM 系统传输,要 求信号量化噪声比 【答案 6-16】 要求系统量化信噪比 Sq Nq
【答案 6-7】 根据 f ( x ) 图形可知
⎧1 − x ⎪ f ( x) = ⎨1 + x ⎪ 0 ⎩
0<x ≤ 1 -1 ≤ x ≤ 0 x ≥1
x 动态范围为: v = 1 − ( −1) = 2
量化级间隔为: Δv =
v 2 = = 0.5 M 4
量化区间端点和量化输出为:m0 = −1 ,m1 = −0.5 ,m2 = 0 ,m3 = 0.5 ,m4 = 1 ; q1 = −0.75 , q2 = −0.25 , q3 = 0.25 , q4 = 0.75 。 量化信号功率为: Sq = ∑ qi2 ∫
通信原理各章重要知识常考知识总结通信原理习题及详细答案(第六版)

第一部 通信原理部分习题答案第1章 绪论1—1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
试求E 及x 的信息量。
解:英文字母E 的信息量为105.01log 2=E I =3.25bit 英文字母x 的信息量为002.01log 2=x I =8.97bit 1—2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l/8、l/8/、3/16和5/16。
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即信息源的熵为∑=-=ni i i x P x P H 12)(log )(=41log 412-81log 812-81log 812-163log 1632-165log 1652- =2.23bit/符号1—3 设有四个消息A 、BC 、D 分别以概率1/4、1/8、1/8和l/2传送,每一消息的出现是相互独立的,试计算其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ni i i x P x P H 12)(log )(=41log 412-81log 812-81log 812-21log 212- =1.75bit/符号1—4 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
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
(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2)若每个字母出现的可能性分别为P A =l/5,P B =1/4,P C =1/4,P D =3/10 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即出现概率均为1/4。
每个字母的平均信息量为∑=-=ni i i x P x P H 12)(log )(=41log 4142⨯-=2 bit/符号因为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所以每个字母所占用的时间为 2×5×10-3=10-2s每秒传送符号数为100符号/秒 (2)平均信息量为∑=-=ni i i x P x P H 12)(log )(=51log 512-41log 412-41log 412-103log 1032-=1.985 bit/符号 平均信息速率为 198.5 比特/秒1—5 国际莫尔斯电码用点和划的序列发送英文字母,划用持续3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点用持续1个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且划出现的概率是点出现概率的l/3; (1)计算点和划的信息量; (2)计算点和划的平均信息量。
通信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简答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2 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值仅可能取有限个值。
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
两者的根本区别是携带信号的参量是连续取值还是离散取值。
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偶哪些优缺点?答:利用数字信号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为数字通信系统。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储存;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一般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系统设备较复杂。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信源编码: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通过数字压缩技术降低码速率),完成A/D转换。
信道编码/译码: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加密与解密:认为扰乱数字序列,加上密码。
数字调制与解调: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同步: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1-5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传输系统。
1-6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7 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FDM,TDM,CDM。
1-8 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方式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解释他们的工作方式。
答:按照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分类。
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向传输。
半双工: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收发消息。
1-9 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哪两种通信方式?他们的适用场合及特点?答: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方式。
并行传输一般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行传输使用与远距离数据的传输。
1-10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有效性和可靠性。
1-11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有效性: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习题及其答案【题6-1】已知信号()m t 的最高频率为m f ,由矩形脉冲()m t 进行瞬时抽样,矩形脉冲的宽度为2τ,幅度为1,试确定已抽样信号及其频谱表示式。
【答案6-1】矩形脉冲形成网络的传输函数()()()22Q A Sa Sa ωτωτωττ==理想冲激抽样后的信号频谱为1()(2) =2 s mm m n sM M n f T ωωωωπ∞=-∞=-∑瞬时抽样信号频谱为()()()()(2)2H s m n sM M Q Sa M n T τωτωωωωω∞=-∞==-∑()H M ω中包括调制信号频谱与原始信号频谱()M ω不同,这是因为()Q ω的加权。
瞬时抽样信号时域表达式为()()()()H sn m t m t t nT q t δ∞=-∞=-*∑【题6-2】设输入抽样器的信号为门函数()G t τ,宽度200ms τ=,若忽略其频谱的第10个零点以外的频率分量,试求最小抽样速率。
【答案6-2】门函数()G t τ的宽度200ms τ=,其第一个零点频率1150f Hz τ==,其余零点之间间隔都是1τ,所以第10个零点频率为110500m f f Hz ==。
忽略第10个零点以外的频率分量,门函数的最高频率是500Hz 。
由抽样定理,可知最小抽样速率21000s m f f Hz ==。
【题6-3】设信号()9cos m t A t ω=+,其中10A V 。
若()m t 被均匀量化为40个电平,试确定所需的二进制码组的位数N 和量化间隔v ∆。
【答案6-3】()m t 需要被量化为40个电平,即40M =,表示40个电平需要的二进制码组位数2[log ]16N M =+=量化间隔22100.540A v V M ⨯∆===【题6-4】已知模拟信号抽样的概率密度()f x 如下图所示。
若按四电平进行均匀量化,试计算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
【答案6-4】根据()f x 图形可知10<1()1 -1001x x f x x x x -≤⎧⎪=+≤≤⎨⎪≥⎩x 动态范围为:1(1)2v =--=量化级间隔为:20.54v v M ∆=== 量化区间端点和量化输出为:01m =-,10.5m =-,20m =,30.5m =,41m =;10.75q =-,20.25q =-,30.25q =,40.75q =。
量化信号功率为:4210.502210.50.512200.5() (0.75)(1)(0.25)(1)3 0.25(1)0.75(1)16iim q i m i S q f x dxx dx x dx x dx x dx -=---==-++-++-+-=∑⎰⎰⎰⎰⎰量化噪声功率为4210.502210.50.512200.5()() (0.75)(1)(0.25)(1)1 (0.25)(1)(0.75)(1)48iim q i m i N x q f x dxx x dx x x dxx x dx x x dx -=---=-=++++++--+--=∑⎰⎰⎰⎰⎰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为:3169148q qS N ==【题6-5】采用13折线A 律编码,设最小量化间隔为1个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635单位:1)试求此时编码器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误差;2)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不包括极性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采用自然二进制码。
) 【答案6-5】1)极性码: +635〉0 c1=1段落码:635>125 c2=1 635>512c3=1635<1024 c4=0由这三次比较,可知+635处于第七段。
段内码:第7段其实电平为512,均匀量化间隔为512/16=32个单位。
635<512+32X8=768 c5=0 635<512+32x4=640 c6=0 635<512+32x2=576 c7=1 635<512+32x3=608 c8=1编码器输出码组为11100011量化输出为+608个量化单位;量化误差为635-608=27个量化单位。
2)除极性码外的7为非线性码组为1100011,相对应的11为均匀码为010*******。
【题6-6】采用13折线A律编码电路,设接受端收到的码组位“01010010”、最小量化界各为1个量化单位,并已知段内码改用折叠二进制码:1)试问译码器输出为多少量化单位;2)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不包括极性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答案6-6】1)因为C 1=0,所以抽样值为负。
C2 C 3 C 4=101,可知抽样值位于第6段,该段的起始电平为256,量化间隔为16个量化单位。
因为C5C6C 7C8=0010,表示抽样值在第6段中的第4小段,其量化值为256+16x4=320个量化单位。
所以,译码器输出为-320个量化单位。
2)对应的均匀量化11位码位0010100000。
【题6-7】采用13折线A律编码,设最小的量化间隔为1个量化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95量化单位;1)试求出此时编码器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误差;2)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不包括极性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答案6-7】1)极性码:-95<0 c1=0段落码:95<128 c2=095>32c3=195<64 c4=1由此可知抽样值位于第4段,第4段的起始电平位64,量化间隔位4个量化单位。
段内码:95<64+4*8=96 c5=0 95>64+4*4=80 c6=1 95>64+4*6=88 c7=1 95>64+4*7=92 c8=1编码器输出码组为00110111;量化输出为-92个量化单位,量化误差为95-92=3个量化单位。
2)对应均匀量化11位码:。
【题6-8】信号0()sin 2m t M f t π=进行简单增量调制,若台阶σ和抽样频率选择得既保证不过载,又保证不致因信号振幅太小而使增量调制器不能正常编码,试证明此时要求0s f f π>。
【答案6-8】要保证增量调制不过载,则要求()s MAX sdm t K f dt t T σσσ<===∆因为0000()cos 2dm t M t f dtωωωπ== 所以0()s MAXdm t M f dt ωσ=<同时系统要求保证正常编码,要求max ()2m t σ>即2M σ>从而可得0022s f M f σσωπ>>所以0s f f π>【题6-9】对10路带宽君为300-3400Hz 的模拟信号进行PCM 时分复用传输。
抽样速率为8000Hz ,抽样后进行8级量化,并编为自然二进制码,码元波形是宽度为τ的矩形脉冲,且占空比为1。
试求传输此时分复用PCM 信号所需的带宽。
【答案6-9】每路信号所占时隙宽度为11180001080i T ms =⨯= 抽样后进行8级量化编码,由2log N M =得3N =,说明进行3位编码。
每比特宽度13240ib T T ms ==由占空比为1,得出脉冲宽度b T τ=所以系统带宽为1240B kHz τ==。
【题6-10】单路话音信号的最高频率为4kHz,抽样速率为8kHz,以PCM 方式传输。
设传输信号的波形为矩形脉冲,其宽度为τ,且占空比为1:1)抽样后信号按8级量化,求PCM 基带信号第一零点频宽;2)若抽样后信号按128级量化,PCM 二进制基带信号第一零点频宽又为多少?【答案6-10】1)抽样后信号按8级量化,由于N=log 2M=log 28=3,说明每个抽样值要编3位二进制码。
此时每比特宽度为133b sT T f ==,因为占空比位1,所以脉冲宽度b T τ=,所以PCM 系统的第一零点频宽为1324s B f kHz τ===2)若抽样信号按128级量化,由于N=log 2M=log 2128=7,说明每个抽样值要编7位二进制码。
此时每比特宽度为177b sT T f ==,因为占空比位1,所以脉冲宽度b T τ=,所以PCM 系统的第一零点频宽为1756s B f kHz τ===【题6-11】若12路话音信号(每路信号的最高频率为4kHz )进行抽样和时分复用,将所有的脉冲用PCM 系统传输,重做上题。
【答案6-11】1)每路信号所占带宽1111296i s T ms f == 抽样后信号按8级量化,由于N=log 2M=log 28=3,说明每个抽样值要编3位二进制码。
此时每比特宽度为3ib T T =,因为占空比位1,所以脉冲宽度b T τ=,所以PCM 系统的第一零点频宽为1288B kHz τ==2)由于N=log 2M=log 2128=7,说明每个抽样值要编7位二进制码。
此时每比特宽度为7ib T T =,因为占空比为1,所以脉冲宽度b T τ=,所以PCM 系统的第一零点频宽为1672B kHz τ==【题6-12】已知话音信号的最高频率3400m f kHz =,今用PCM 系统传输,要求信号量化噪声比30S dB N ≥。
试求此PCM 系统所需的理论最小基带频宽。
【答案6-12】要求系统量化信噪比30S dB N ≥,也就是01000q S N =,根据信噪比公式22mB q f qS N =,可以计算得出PCM 系统所需的频带宽度约17k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