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作业手册样本

高中生物必修作业手册样本
高中生物必修作业手册样本

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 2、 3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理作用及其它植物激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激素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水果生长最密切的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儿童常吃催熟的水果会引起性早熟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或秋水仙素可培育无子果实

C.2,4-D可作为双子叶植物杂草的除草剂, 而乙烯利可使棉花迅速落叶

D.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高时, 有利于根的发生

解析: 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这两种激素与水果生长发育最密切。催熟的水果中含较多的乙烯, 引起性早熟的是性激素, 二者功能不同。向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得到无子果实, 如无子番茄、无子黄瓜等; 秋水仙素可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而得到无子果实, 如无子西瓜。双子叶植物杂草对2,4-D敏感, 高浓度的2,4-D能抑制植物生长, 可作为除草剂使用; 乙烯利可释放乙烯, 促进棉桃成熟, 而脱落酸促使植物落叶。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高时, 有利于芽的发生。

答案: B

2.如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虚线表示根, 实线表示茎), 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 在最适浓度之前, 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 对根、茎的促进作用均增强。超过最适浓度后, 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对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均下降, 达到一定值后开始抑制生长(虚线以下); 而且根的最适浓度和抑制浓度均大大低于茎。

答案: C

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解析: 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时促进生长, 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根对生长素比茎更为敏感, 根据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 可判断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落花落果。

答案: A

4.( ·银川模拟)下图中左侧是对燕麦胚芽鞘所作的处理, 那么一段时间后, 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 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

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

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

解析: 根据题中左图可知, 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琼脂块B, 因此胚芽鞘①向右弯曲生长。②的旋转和③的单侧光均对胚芽鞘生长均无影响, 影响胚芽鞘生长的主要因素是A、 B琼脂块的生长素含量, 因此琼脂块②③均向左弯曲生长。

答案: B

5.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 ”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一句中, 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 )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

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

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解析: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含义主要是”高浓度抑制, 低浓度促进”, 但”高”与”低”的区分标准, 对于不同植物器官也不同。曲线中的C点是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 低于该浓度就属于”低浓度”, 高于该浓度就是”高浓度”。

答案: B

6.下列实例中, 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的是( )

①顶端优势②根的向地性③茎的向光性④茎的背地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只有生长素同时发挥促进和抑制作用的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顶端优势中, 顶芽受到促进, 侧芽受到抑制。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 因此近地侧受到抑制, 远地侧受到促进。

答案: A

7.( ·南通模拟)取一正常生长的玉米植株水平放置, 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重新分配, 根将向地生长, 茎将背地生长。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 下列在括号内用相应字母标出根的近地侧(A)、远地侧(B)和茎的近地侧(C)、远地侧(D)的位置正确的是( )

解析: 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重新分配, 近地一侧分布多, 远地一侧分布少。根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植物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生长需要的生长素浓度低, 茎生长需要的生长素浓度高), 可知B项正确。

答案: B

8.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 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 2.5……6的NAA溶液9份。②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 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

③一天后, 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十天后, 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

统计并记录。下列选项中, 属于该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 )

A.枝条的生根数量; 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B.NAA(萘乙酸)的浓度; 枝条生根数量

C.NAA(萘乙酸)的浓度; 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NAA(奈乙酸)的浓度

解析: 实验变量也叫自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处理或控制的变量, 因变量是随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变量, 二者是因果关系。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且要控制无关变量: 单一变量要根据实验目的而定, 如本实验中的NAA(萘乙酸)浓度; 各组的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 如本实验中的枝条粗细、长度、生长状况、扦插环境等。因变量往往就是最后实验要观察的结果, 如本实验中枝条最终的生根数量。

答案: C

9.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 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培养24小时后, 胚芽鞘向右弯曲, 角度θ如下面甲图所示, 乙图是测定的实验结果。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作业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大兴区高一物理作业:班级姓名

答案: 1、D(点拨: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来看,已知的求解位移的途径有两种:(1)位移公式

20at 21t v s +=;(2)平均速度公式t s v =,即t v s =由位移公式20at 2 1 t v s +=可知,t 时间内 位移由v 0与a 两者决定,因而ABC 都不可能得出谁大、谁小的结论,而由平均速度和位移的 关系s=vt 则可判断.所以D 正确) 2、A(点拨:本题可有多种解法,如用平均速度法,即t v s =,则甲甲t 2v s 0= ,乙乙t 2 v s 0=,由乙 甲乙 甲t t s s = 得:s 乙=9m,故A 正确) 3、A(点拨:此题作图象法较为简洁,如图所示,要乙车追上甲车,则要 它们位移相等.即:面积S △OAB =S OACD ,所以,由三角形相似可知追上甲车时,乙车速度为2v) 4、20;1.6(点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前ts,2ts,3ts,…,nts 的位移之比为1:4:9:…:n 2) 5、5;40 6、12.5;15;1.5 7、1440m(点拨:设飞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到离开地面升空过程中滑行的距离为s 1,速度由0变到v 1=80m/s,加速度a=4.0m/s 2,则由 1121 s 2a v =得,800m 2a v s 121 1==飞机从v 1=80m/s 做匀减速运动到静 止的过程中滑行的距离为观,加速度a 2=-5.0m/s 2,则由222 122s 2a v v =-, 得2 2 1 2222a v v s -=,则跑道长度至少要为s=s 1+s 2=1440m) 8、:(1)略(2)20s(3)50m/s(点拨:设汽车速度v=90km/h=25m/s,行驶t 的时间被截获,警车加速度a=2.5m/s 2,追上超速车时的速度为v′,则截获时:20s s 5 .2252a 2v t at 21vt 2=?==?=,v ′=at=2.5×20m/s=50m/s)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docx

图1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四川省什邡中学高一物理 《力》单元检测题 命题人: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以下题目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每题4分,共48分) 1.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受斜面的作用力,垂直斜面向上 B .物体所受重力可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下滑力和对斜面的正压力 C .只要物体不滑动,它受的摩擦力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D .一旦物体沿斜面下滑,它所受的摩擦力将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2.如图1所示,传送带向上匀速运动,将一木块轻轻放在倾斜的传送带上.则关于木块受 到的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B .木块所受的合力有可能为零 C .此时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D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有可能沿传送带向下 3.如图2所示,一倾斜木板上放一物体,当板的倾角θ逐渐增大 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物体所受 ( ) A .支持力变大 B .摩擦力变大 C .合外力恒为零 D .合外力变大 4. 用绳AC 和BC 吊起一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 若AC 能承 受的最大拉力为150 N ,B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5 N ,那么,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 A .当重物的重力为150 N 时,AC 、BC 都不断,AC 拉力比BC 拉力大 B .当重物的重力为150 N 时,A C 、BC 都不断,AC 拉力比BC 拉力小 C .当重物的重力为175 N 时,AC 不断,BC 刚好断 D .当重物的重力为200 N 时,AC 断,BC 也断 5.下列各组共点的三个力,可能平衡的有 ( ) 图 2 图3

浙江省普通高中作业本生物必修三答案

1~5 BBAAD 6~8ADC 9(1)被HIV感染的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相应抗体(2)被感染转录被转录蛋白质外 壳RHA和蛋白质外壳新的HIV 单元练习 1~5DDBDD 6~10DCDCD 11~15DAACB 16~20ACDBA 21(1)抗原抗体(2)免疫(3)康复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有可以杀死SARS病毒 的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 22(1)寄生(2)a c (3)多而快(4)体液细胞(5)已获得免疫(已产 生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 23(1)①较快地产生更多的对抗芽疱杆菌毒素的抗体②主动转运(2)①对照实验原则 ②对未经免疫接种的绵羊同时注射等量毒性极强的炭疽芽疱杆菌③未经免疫接种的绵阳 全部死亡。 第四章 第一节 l. B 2.出生个体数总个体数大于计划生育 3.(1)增长衰退 (2)逐渐增大逐渐减小 4.两性l∶l 5.空间 或面积种群动态6.A 7.D 8.C 9、A 11(1)D (2)B、C (3)C (4) 增长稳定甲 第二节 1.无限无限很慢越来越快 J 2.A 3.A 4.有 限有限 S 环境容纳量 K 5.加速 K/2 减速在K值上下波 动 6.D 7.A 8.B 9.D 10.B 11.B 12.⑴①时间④曲线图(或表格) (2) 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l. C 2.A 3.出生率死亡率环境容纳量周期性非周 期性 4.气候食物疾病寄生捕食气候温度湿 度 5.D 6.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 7、调节优势雄鸟资源8、下降增加上升9~12BABD 13①周期性波动②非周期性波动③外源性调节因素④内源性调节因素

1~5BDADD 6~10BACCC 11、(1)N=(M*n)/m (2)144 高(3)8/9(32/36)(4)2.5:1 12(1)1605 (3)见下图“J”形 13(1)B A 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养较少(4)葡萄糖溶度较低,营养物质较少(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培养后期的样液应稀释后在计算 第五章 第二节 1~5CDDCB 6~8DAD 9(1)垂直①④②③(2)阳光湿度(3)时间 第四节 1、D 2、C 3、B 4、250~800mm 5、D 6、不足150mm 大于 7、C

物理必修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答案.

物理必修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答案.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 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乙≤20 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 4s(2)2 9km(3)429 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 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1.D 2.ABC 3.D 4.BD 5.B 6.BD 7.AB 8.1250m9.425010.(1)t1=10st2=15s(舍去)(2)v=1m/s(3)x=4 4m11.(1)如右图(2)58m12.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 : 运动图像3

★专题运动图像3 1.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 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2.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在t1时刻()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3.若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A.t=1 s时离原点最远 B.t=2 s时离原点最远 C.t=3 s时回到原点 D.t=4 s时回到原点,路程为10 m 4.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正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移-时间(s-t)图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甲的速度不为零,乙的速度为零B.在t2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 C.在t2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D.在t3时刻,乙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6.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7.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浙江省普通高中作业本生物必修三答案

第三节 1~5 BBAAD 6~8ADC 9(1)被HIV感染的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相应抗体(2)被感染转录被转录蛋白质外壳RHA和蛋白质外壳新的HIV 单元练习 1~5DDBDD 6~10DCDCD 11~15DAACB 16~20ACDBA 21(1)抗原抗体(2)免疫(3)康复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有可以杀死SARS病毒的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 22(1)寄生(2)a c (3)多而快(4)体液细胞(5)已获得免疫(已产生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 23(1)①较快地产生更多的对抗芽疱杆菌毒素的抗体②主动转运(2)①对照实验原则②对未经免疫接种的绵羊同时注射等量毒性极强的炭疽芽疱杆菌③未经免疫接种的绵阳全部死亡。 第四章 第一节 l. B 2.出生个体数总个体数大于计划生育 3.(1)增长衰退 (2)逐渐增大逐渐减小 4.两性l∶l 5.空间或面积种群动态 6.A 7.D 8.C 9、A 11(1)D (2)B、C (3)C (4) 增长稳定甲 第二节 1.无限无限很慢越来越快 J 2.A 3.A 4.有限有限 S 环境容纳量 K 5.加速 K/2 减速在K值上下波 动 6.D 7.A 8.B 9.D 10.B 11.B 12.⑴①时间④曲线图(或表格) (2) 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l. C 2.A 3.出生率死亡率环境容纳量周期性非周期性4.气候食物疾病寄生捕食气候温度湿度 5.D 6.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 7、调节优势雄鸟资源8、下降增加上升9~12BABD 13①周期性波动②非周期性波动③外源性调节因素④内源性调节因素 单元练习

1~5BDADD 6~10BACCC 11、(1)N=(M*n)/m (2)144 高(3)8/9(32/36)(4)2.5:1 12(1)1605 (3)见下图“J”形 13(1)B A 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养较少(4)葡萄糖溶度较低,营养物质较少(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培养后期的样液应稀释后在计算 第五章 第二节 1~5CDDCB 6~8DAD 9(1)垂直①④②③(2)阳光湿度(3)时间 第四节 1、D 2、C 3、B 4、250~800mm 5、D 6、不足150mm 大于 7、C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练习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练习题(含答案) 课时训练7细胞中的无机物 基础夯实 1.下列对生物体内自由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代谢旺盛时含量最丰富的物质 B.不发生化学反应 C.生物体内各种反应的介质 D.植物越冬时,自由水含量降低 2.血钾含量降低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这一事例说明( ) A.无机盐是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B.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C.无机盐能维持酸碱平衡 D.无机盐能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3.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B.都能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C.所有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相同 D.都不是构成细胞结构的成分 4.不同有机物分子与水分子的结合能力(亲水性)不同,研究表明几种有机物的亲水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而脂肪不溶于水。下列植物细胞中结合水相对含量最多的是( ) A.休眠的大豆种子细胞 B.休眠的玉米种子细胞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成熟西瓜的果肉细胞 能力提升

5.某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 ) 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C.调节血液的渗透压 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6.人的离体红细胞必须生活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才能保持正常形态。若将红细胞置于浓盐水中,红细胞则会失水皱缩,从而丧失运输氧气的功能。这些事实说明( ) A.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 B.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C.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D.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7.临床上医生给病人打点滴输入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的目的依次是( ) A.维持酸碱平衡、供给能量 B.维持渗透压平衡、供给能量 C.供给能量、维持酸碱平衡 D.维持渗透压平衡、维持酸碱平衡 8.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结合水含量较高时,最不可能出现的生命现象是( ) A.抗寒性强 B.抗旱性强 C.代谢活动强 D.细胞的黏性强 9.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中国海军第十七批护航编队于2014年8月28日胜利完成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第十七批护航编队由长春舰、常州舰等舰,以及舰载直升机、数十名特战队员组成.关于“长春”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队员在维护飞机时飞机可看做质点 B.确定“长春”舰的位置时可将其看做质点 C.队员训练时队员可看做质点 D.指挥员确定海盗位置变化时可用路程 【解析】队员在维护飞机时需要维护其各个部件,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确定“长春”舰的位臵时其大小形状可忽略不计,B正确;队员训练时要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到位,不能看做质点,C错误;而海盗位臵变化应用位移表示,D错误. 【答案】 B 2.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内,一乘客以自己的车为参考系向车外观察,下列现象中,他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A.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车轮转动正常,但自行车向后行驶 B.公路两旁的树因为有根扎在地里,所以是不动的 C.有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前不动 D.路旁的房屋是运动的 【解析】当汽车在自行车前方以大于自行车的速度行驶时,乘客观察到自行车的车轮转动正常,自行车向后退,故A是可能的;以行驶的车为参考系,公路两旁的树、房屋都是向后退的,故B是不可能的,D是可能的;当另一辆汽车与乘客乘坐的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

时,乘客观察到此车静止不动,故C 是可能的. 【答案】 B 3.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图像的是( )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它的v -t 图像是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 -t 图像是一平行时间轴的直线,故D 对,A 、C 错;B 图中的图像表示物体匀速下落.故应选D. 【答案】 D 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时速度为36 km /h ,司机突然以2 m/s 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8 s 汽车滑行的距离为( ) A .25 m B .16 m C .50 m D .144 m 【解析】 初速度 v 0=36 km /h =10 m/s. 选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设汽车由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 0,则由v t =v 0+at =0得: t 0=0-v 0a =0-10-2 s =5 s 故汽车刹车后经5 s 停止运动,刹车后8 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即是5 s 内的位移,为 x =12(v 0+v t )t 0=1 2(10+0)×5 m =25 m. 故选A 【答案】 A 5.两个质点A 、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2所示.对A 、B 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图2 A .A 、 B 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 、B 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 .在t =3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 C .在t =5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

高一生物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 1.B 2.D 3.B 4.D 5.D 6.A 第三节 1-5 BACBA 6-10 ACBAB 11-15 BDAAB 16-19 DACC 20.(1)氨基羧基(2)3 2 脱水缩合36 三肽 (3)B、C、G E、F (4)2 1 2 21-25 BADBD 26-30 CACDD 31.D 32.(1)N (2)糖类和油脂(3)①④⑤ 单元练习 1-5 ADBAB 6-10 ACCCB 11-15 ADCDB 16-20 CCBAC 21.D 22.(1)2 49 (2)5640 23.(1)双缩脲试剂稀蛋清液淀粉酶溶液(2)本尼迪特试剂24.(1)蛋白质 (2)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 (3)5 4 4 (4)2 2 两条肽链的两端 (5)双缩脲紫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细胞概述 1-5 DCCDB 6-10 BBBCD 11-13 BCC 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 1-5 BDDAA 6-9 DCDC

10.(1)蛋白质流动性 (2)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3)当环境温度很低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几乎停止运动 11-15 BAADA 16-20 BDABC 21.D 22.(1)白色(未被染色)红色(被染色) (2)胚和胚乳都被染成红色胚细胞已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 (6)68% 不能购买,因为发芽率太低 第三节细胞质 1.D 2.C 3.(1)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中 4-8 DDADD 9-11 BDB 12.真核细胞呼吸能量代谢两脂双层嵴基质 13-15 CDC 16-20 ACBAA 21-25 BCBDA 26-30 ACCAD 31-34 ACCC35.(1)线粒体需氧呼吸(2)丙(3)丁内质网乙高尔基体 36.(1)低等植物(2)2 液泡4 叶绿体 (3)脂双层(4)13 中心体 37.(1)6 核糖体(2)5→4→2→1 (3)5 内质网4 高尔基体 38.(1)心肌运动量大,需要的能量多 (2)D>E>A>B>C (3)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 (4)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 第四节细胞核 1-5 BCDCC 6-10 BABDD 11-12 BD 13.(1)伞柄带核的假根段 (2)①甲种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乙种伞藻的伞盖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 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 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 乙≤20 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 4s(2)2 9km(3)429 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 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1.D 2.ABC 3.D 4.BD 5.B 6.BD 7.AB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答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整理制作)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 课堂训练 1、D 2、不能、可以、不能、可以 3、B 课后提升训练 1、AD 2.C 3、B 4、A 5、BD 6、BD 第二节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课堂训练 1、4m、2m、竖直向下 2、320m、80m、400m、0 课后提升训练 1、BD 2、7cm、右、7cm、7cm、右、13cm、0、20cm、7cm、左、27cm 3、AD 4、ABD 5、C 6、D 7、C 8、40m、30m、50m、平行四边行法则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课堂训练 1、7.5×1016 m 2、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3、初速度为零速度均匀增加、速度均匀减少、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不为零,速度均匀增加。 课后提升训练 1、ACD 2、AC 3、A 4、C 5、C 6、前2s内12.5m/s、4s内15m/s 7、0 8、由于速度均为负值,说明物体一直沿负方向运动,其速度大小先不变,后变小。 第四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课堂训练 1、4×105 m/s2 2、9.7 m/s2 3、略 课后提升训练 1、B 2、C 3、ABCD 4、B 5、D 6、BD 7、C 8、C 9、C 10、答案:(1)0~2s,图线是倾斜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a1=6m/s2 。 (2)2s~4s,图线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a2=0 。 (3)4s~5s,图线是向下倾斜的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 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 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 乙≤20 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 4s(2)2 9km(3)429 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 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上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成都市2012~2013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2页,第Ⅱ卷3页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第Ⅰ卷的机读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右图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起动后经过3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图示位置。由 表可知 A.八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60 m/s B.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60 km/h C.起动后3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0 m/s D.起动后3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0 km/h 2.在下列情况中,画横线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从成都开津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B.观察正在做课间操的小徐同学动作是否到位 C.研究“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如何对接 D.观察舰载飞机起飞时的航空母舰 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摩擦力、速度 D.速度的变化、质量、位移 4.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B.运动员在进行100 m比赛中做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比在月球上大 D.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 5.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各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最新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配套作业本答案优秀名师资料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 D 3(B 4(D 5(D 6(A 1(B 2( 第三节 1-5 BACBA 6-10 ACBAB 11-15 BDAAB 16-19 DACC 20((1)氨基羧基 (2)3 2 脱水缩合 36 三肽 (3)B、C、G E、F (4)2 1 2 21-25 BADBD 26-30 CACDD 31(D 32((1) N (2)糖类和油脂 (3)??? 单元练习 1-5 ADBAB 6-10 ACCCB 11-15 ADCDB 16-20 CCBAC 21(D )2 49 (2)5640 22((1 23((1)双缩脲试剂稀蛋清液淀粉酶溶液 (2)本尼迪特试剂)蛋白质 24((1 (2)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 (3)5 4 4 (4)2 2 两条肽链的两端 (5)双缩脲紫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细胞概述 1-5 DCCDB 6-10 BBBCD 11-13 BCC 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 1-5 BDDAA 6-9 DCDC 10((1)蛋白质流动性

(2)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3)当环境温度很低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几乎停止运动 11-15 BAADA 16-20 BDABC 21(D 22((1)白色(未被染色) 红色(被染色) (2)胚和胚乳都被染成红色胚细胞已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6)68% 不能购买,因为发芽率太低 第三节细胞质 1(D 2(C 3((1)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蛋白质进入DDADD 9-11 BDB 12(真核细胞呼吸能量代谢两脂双层嵴基质 13-15 CDC 16-20 ACBAA 21-25 BCBDA 26-30 ACCAD 31-34 ACCC )线粒体需氧呼吸 (2)丙 (3)丁乙高尔基体 35((1 36((1)低等植物 (2) 2 液泡 4 叶绿体 (3)脂双层 (4) 13 中心体 37((1) 6 核糖体 (2) 5?4?2?1 (3) 5 4 高尔基体 38((1)心肌运动量大,需要的能量多 (2)D,E,A,B,C (3)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 (4)高尔基体、粗面细胞核 1-5 BCDCC 6-10 BABDD 11-12 BD 13((1)伞柄带核的假根段 (2)?甲种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乙种伞藻的伞盖 ?乙种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了甲种伞藻的伞盖 (3)伞盖形状由细胞核原核细胞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必修一》含答案

【KS5U】山东省2016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10 一、选择题. 1.(单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都必须做自由落体运动 B.从地球表面附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重力加速度都是相等的 C.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满足速度跟时间成正比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2.(多选)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 ) 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加速度大小不变 D.全过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单选)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自由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的阻力,它们在空中 任一时刻 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 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 4.(单选)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物体的运动是依靠惯性来维持的 B.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的运动就不能维持 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可以没有外力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5.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60N,其中一个力F1的大小为30N,那么另一力F2的大小不.可.

能. 的是( ) A .10N B .20N C .40N D .100N 6.一根长为L 的易断的均匀细绳,不同意见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B 两端。若在细绳的C 处悬一重物,已知AC>CB ,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加重物的重力,BC 段先断 B .增加重物的重力,A C 段先断 C .将A 端往左移比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 D .将A 端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 7.(单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物体A 、B ,质量分别为1m 、2m 。在拉力F 作用下,A 和B 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此瞬时A 和B 的加速度为a1和a2则( ) A .021==a a B .a a =1;02=a C .a m m m a 2111+=;a m m m a 2122+= D .a a =1; a m m a 212-= 8.(多选)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 ,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B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C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D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时作业4.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1.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速度变化得越多”是指Δv越大,但若所用时间t也很大,则Δv t 就不一定大,故A错. “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Δv t 越大,即加速度a越大,B正确.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0以后就可能反向运动,故C错.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0时,速度达到最大,故D错.【答案】 B 2.一个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是6 m/s2,关于这个6 m/s2理解正确的是( )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大6 m/s 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大6倍 C.某1 s初的速度与前1 s末的速度相差6 m/s D.某1 s末的速度与前1 s初的速度总是相差6 m/s 【解析】某1 s末比该1 s初多了1 s的时间,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该段时间的初、末速度之差为6 m/s,A对,B错.某1 s初与前1 s末为同一时刻,速度为同一个值,C错.某1 s末比前1 s初多了2 s的时间,物体的速度增加了12 m/s,D错.

【答案】 A 3.如图1-4-5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5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甲乙 图1-4-5 A.8.0 m/s2 B.5.1 m/s2 C.2.2 m/s2D.1.6 m/s2 【解析】注意将速度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米/秒,然后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式a=v-v t 进行计算. 【答案】 C 4.(2012·河坝州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B.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C.加速度-3 m/s2比1 m/s2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零 【解析】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无直接关系,A错,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B正确.加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只表示方向,C错,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D正确. 【答案】BD 5.有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转动

高一物理作业本答案(必修一 人教版)

高一物理课外作业(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高一( )班 姓名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B .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C .力的存在可以既没有施力物体,又没有受力物体 D .力的存在必定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 2.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力作用于物体,物体必会发生形变 B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 .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 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 关于地球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 .用弹簧秤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 C .物体向下运动时所受重力大于其向上运动时所受重力 D .物体所受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4.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只有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作用 B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 .形状规则的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D .重心的位置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5. 双层公交车靠站后,没有下车的乘客.因下层坐满了乘客,新上车的乘客走到上层的后方入人座后, 此时车(包括乘客)的重心 ( ) A .向前上方移动 B .向后上方移动 C .向上移动 D .不变 6. 关于基本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万有引力只存在于天体之间 B .弱相互作用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 C .强相互作用使得原子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D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 7. 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支持力的作用,受力物体是 ,其施力物体是 ; 同时,书对桌面有压力,受力物体是 ,其施力物体是 。由此可见, 一个物体既可以是 ,又可以是 。 8. 一只质量约为 5 mg 的蚂蚁能举起比自身重 20 倍的小昆虫,蚂蚁对这个小昆虫的支持力约为 N 。( g 取10m /s 2) 9. 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1/6。某人在地球上重 588N , 则该人在月球表面所受 的重力大小为 N ,此时他的质量 为 kg 。 10. 如图1所示,甲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重为5N 的小车,乙为竖直向上飞行的重为3×104N 的火箭,丙为踢出后在空中飞行的重为 4N 的足球。试画出这三个物体 各自所受重力的图示。 11.如图2所示,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在倾角为30o 的光 滑斜面上下滑,试作出该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 12.如图3所示,把棱长为 L 、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 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它绕其底面一条边翻转时,其重心位置的最大高度是___________。 13.请找出教学用三角尺的重心位置。要求写出基本步骤,画出重心位置的示意图。 甲 乙 丙 图 1 图 2 图3

教科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注意:植物开花不是机械运动,为什么?结合定义好好理解下,还有哪些不是机械运动? 1.1、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 1.1.1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 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 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做质点. 可视为质点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②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当作质点处理。 物理学对实际问题的简化,叫做科学的抽象。科学的抽象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从实际出发。 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1.1.2参考系(就是初中说的参照物) 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1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由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 2.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 3.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 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 通常都是以地球作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1.1.3、时间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如第3s末、3s时(即第3s末)、第4s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