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教案 清洁消毒灭菌

合集下载

护理学基础教案清洁消毒灭菌

护理学基础教案清洁消毒灭菌

护理学基础教案清洁消毒灭菌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教案首页教师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专业名称护理授课序次13授课类型理论教案续页第一节医院内感染概念: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分类: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医院内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一)感染源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源有:患者、病原携带者、动物、环境储备源。

(二)传播途经是指病原体从感染源到易感宿主的途经和方式。

主要的传播途经有:1、接触传播2、空气传播3、水源传播4、食物传播5、注射、血液传播6、生物媒介传播(三)易感人群:主要见于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接受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各种原因导致营养不良者、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者。

三、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四、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第三节清洁、消毒、灭菌一、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一)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渍、尘埃的过程。

(二)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来头除芽胞以外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三)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来头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二、清洁法常用的清洁方法有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

三、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蛋白质、本酶、核酸,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酶失活而致其死亡。

分:1.干热灭菌法: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高热状态下所进行的灭菌。

分:①燃烧灭菌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有效的灭菌法。

常用于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特殊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教案续页教案末页。

护理学基础 消毒与灭菌技术

护理学基础 消毒与灭菌技术

燃烧灭菌法
❖特点
❖适用 范围
❖禁用
❖方法
燃烧法
简单、迅速、 无锐保利留刀价彻剪值底的禁污用染此废法弃物、 病 敷金理 料以标 、属免纸本器锋张、械刃、带可变尸脓在钝体性火等分焰的泌上处物理的烧。 灼微2生0s物;实验室接种杯的消 毒搪灭菌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 9某5%些的金属乙器醇械,、慢搪慢瓷转类动物 品容,器急,用使时其也分可布用燃均烧匀法,。然 在后无焚点保烧火留炉燃价内烧值焚的直毁物熄品灭可直接
▪照射时间30~60分钟
臭氧消毒法
➢臭氧在常温下为强氧化剂, 稳定性极差,易爆炸,主要依
靠强大的氧化作用杀菌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 芽孢、真菌,并可破坏肉毒杆
菌毒素。
床 单 位 臭 氧 消 毒
紫外线消毒法
操作前准备 ➢ 环境准备 清洁,干燥,温度在20℃以上,
相对湿度在40%~50%,人员停止走动,关 闭门窗。 ➢ 护士准备 护士应着装整洁,戴防护镜。 ➢ 用物准备 用物包括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时 间记录本、笔、计时表。
光照消毒法
➢ 又称辐射消毒,主要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 用,使菌体蛋白质发生光解、变性而致细菌 死亡。
➢ 其特点对杆菌杀菌能力强,对球菌较弱,对 生长期细菌敏感,对芽孢敏感性差。
紫外线消毒法
概念 紫外线消毒法是利用紫外线照射,使菌 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核酸、酶 遭到破坏而死亡的一种消毒方法。紫外线的 杀菌力与其波长密切相关,最佳杀菌波长为 250~270nm. 适应范围 紫外线消毒适用于空气消毒与物 品表面的消毒。
乙醇 乙醇或草酸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 维生素c或过氧乙酸 稀盐酸或草酸也可用氨水或过氧化氢 1%热草酸溶液,也可用热力消毒法 湿干 热热 法法

基础护理:清洁、消毒、灭菌

基础护理:清洁、消毒、灭菌
压力:103kPa~137kPa 温度:121℃~126℃ 时间:20~30min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备有真空泵,事先抽真空,以利蒸汽穿透。 •要求:
压力:206kPa 温度:132℃~134℃ 时间:4~5min
注意事项
1.灭菌包不宜过大(30cm×30cm×25cm)。 2.包扎不宜过紧,容器有孔。 3.物品竖放,之间留空隙,总装量≯80%。 4.布类物品放在金属、搪瓷物品上面。 5.物品冷却>30min,干燥后再取出。 6.定期检测灭菌效果。
4.等离子体灭菌法
•新型低温灭菌技术,灭菌器在 高频电磁场作用下 形成等离子 体,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 物质发生反应而杀菌。可用于 内镜、电子仪器设备 等不耐热 物品灭菌。
特点
自动模式下运行; 时间短,不超过1小时; 适合紧急手术时器械的准备。
5.空气过滤除菌
选用不同的气流方式 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 除掉空气中0.5~5μm的尘埃, 达到空气洁净的目的。 主要用于手术室、器官移植病房等。
▪应将物品刷洗干净; ▪有轴节的器械或带盖的容器应
将轴节或盖打开再放入水中; ▪空腔导管须先在腔内灌水; ▪锐器用纱布包裹; ▪物品不宜放置过多,大小相同
的碗、盆不能重叠,要保证物 品各面都与水相接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煮沸消毒法
方法
❖煮沸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达到消毒效果。
❖ 将碳酸氢钠加入水中,配成1%~2%的浓度时,可提高沸 点达105℃,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
nebulization
空气或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熏蒸法 fumigation
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 使其呈气体在标准的浓度和 时间内达到消毒。

基础护理学_课程教案_2清洁消毒灭菌2、无菌技术

基础护理学_课程教案_2清洁消毒灭菌2、无菌技术

怀化医专 《基础护理学》 教案 编号:2 2010年下学期 授课教师蒲 雁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课时9月8日 9月9日 9月10日 教学课题 清洁、消毒、灭菌Ⅱ 无菌技术 2 授课时间5~6节 7~8节 5~6节 授课对象 2009级护理专业班级 09级涉护1~4班 09级护33~35班 09涉护5~6 助产1~2班 目的要求 1、 掌握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2、 掌握无菌技术概念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 熟悉各种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4、 了解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 难点:1、医院消毒中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重点:2、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教法与学法 讲述、讨论、分析理解、记忆课型理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 1、课前复习提问 5 min 2、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20 min 3、无菌技术概念 ※ 5 min 4、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 15 min 5、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 25 min 6、课后小结 5 min7、观看电教片 15 min复习 思考题1. 无菌技术、无菌物品、无菌区、非无菌区的概念?2. 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参考资料 李小萍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自评【复习提问复习提问】】1. 提问: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哪些?【导课前言导课前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及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除此之外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还会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2、无菌技术概念3、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第五章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三、医院常见的清洁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消毒、、灭菌工作三、医院常医院常见的清洁见的清洁见的清洁、、消毒消毒、、灭菌工作灭菌工作(一)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依据医院诊疗器械污染后可造成的危害程度和与人体接触部位的不同分为三类。

1.3清洁、消毒、灭菌

1.3清洁、消毒、灭菌
【情境案例】 案例 22-1:1998 年,深圳某医院在 1 个月内有 108 个剖宫产的产妇相继发生了切 口感染,原因是医院手术室在配制器械消毒液时,将 2%的戊二醛当作原液按 1:4 的比 例进行稀释,结果达不到消毒效果。 案例分析:该起医院感染将明显增加病人的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日,延误康复时间, 给个人、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清洁、 消毒、灭菌、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这些措施跟护理工 作密切相关,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正确掌握有关医院感染的 知识,严格履行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并认真执行相关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技术规 范。
【情境案例】 案例 22-2:给病人导尿后,导尿包内的用物有:孔巾、血管钳、石蜡油瓶、导尿管、 纱布、弯盘、手套等,这些用物如何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其方法是否一样? 案例分析:导尿术是一项无菌操作技术,无菌导尿包内用物,包括治疗碗或弯盘, 导尿管,小药杯,棉球,血管钳,润滑油棉签或棉球瓶,标本瓶,洞巾,治疗巾,包帕 均需按消毒、清洁、灭菌的程序来进行处理。其它用物也需按消毒、清洁、再消毒的程 序来处理。布类、敷料、金属器械、搪瓷等,清洁、消毒、灭菌、保养方法各不一样,
相关因素 患有慢性病 免疫反应的改变 药物的作用 皮肤完整性受损 营养失调 存在侵入性或留置性医学装置 缺乏适当的免疫 感染的生理反应 住院治疗(尤其是需要隔离时) 传染性疾病 缺乏探视 隔离措施的限制 传染性疾病所限 感染和治疗导致日常活动改变 口腔护理无效 外伤 疲乏 输液装置的存在 不舒适 组织损害 摄入不足 感染过程 缺乏教育 认知功能所限
【感染控制的护理程序】 ◆护理评估 护士必须正确评估患者当前的感染防御能力、易感性及对预防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 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护理计划提供资料。 1.患者感染的防御能力 对患者临床症状的仔细分析有助于了解其感染部位、易 感程度以及对抗感染的能力等,而早期发现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则有助于护士及早实施 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学基础消毒与灭菌技术

护理学基础消毒与灭菌技术

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法
化学法
热力消毒法
湿干 热热 法法
煮高燃烤 沸压烧箱 法蒸法法
汽 灭 菌 法
辐射消毒法
紫日 电 电
外光 子 离
线曝 灭 辐
灯晒 菌 射
照法 灯 法



生物 熏
净化法
蒸 法
浸 喷擦 泡 雾拭 法 法法
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 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 除或杀灭
热力消毒灭菌(湿热法)
? 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 效果好。
? 巴氏消毒法 ? 煮沸消毒法 ? 高压蒸汽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
? 是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至65℃~80℃, 消毒10~15分钟。
? 可有效的杀死各种细菌繁殖体和一般 细菌
? 用于碗盆及陶瓷用品的消毒。
?
要求 适用 方法 注意
常用的有热力、光照、辐射、过滤 除菌等方法。
将之清
热力

光照


辐射


微波

机械

生物
干热、
燃烧法 干烤法
湿热
日光曝晒 紫外线 臭氧
巴氏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
() 主要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
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 其死亡 效果可靠、经济方便,使用广泛
一、干热消毒灭菌法
煮沸消毒法()
?殖?配可强防?物?橡??????经应 有 空 物煮体成提杀锈?取?将适如?浸沸??第将 的品胶将 轴 腔 品?间 ?从 间 ?后 应置5前将消如出轴 碗,高菌。1?,,当?碳用金没二根 玻 橡~物 节 导 不类及 冷 为 放用于%节 、物毒中海 水 延据璃胶水消达沸作品的管宜酸于属在次消 水 入11等无无或盆~0物器制刷器须放拔长0的毒品时途毒或,到点用氢~的耐、水水盖不菌菌分品皿品2洗械先置高时温时沸时1刷间加沸消达,打能钠煮%湿搪中沸器容5性应用干或在过钟间水间的点间开重点洗从入毒还1质用纱加时的净带腔多、瓷械器,后中为可地受;再叠0也决纱布盖内,干水物放将内效可入浓耐、55然重放,杀区气海~定布包的灌大低℃入物净沸品果去水度入要高玻后新气1放包好压拔容水小灭,,,0品水保,后,。污中入裹,时温璃器相压加计影每煮消繁需中证及增水好待应同全计则、毒低,,的和响增热时后适时的后水时部算在煮时,沸

护理学基础 消毒与灭菌技术教案资料

护理学基础 消毒与灭菌技术教案资料

高压蒸汽灭菌法
➢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结构原理同手提式压 力蒸汽灭菌器,不同的是由外面输入蒸汽, 灭菌柜室容量较大,可供医院批量物品的 灭菌。操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 上岗。
高压蒸汽灭菌法
➢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结构除压力蒸汽灭菌器的 装置外另设有真空泵。
消毒——相对的,不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 灭菌——绝对的,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
物品清洁法
常用的清洁方法
水洗
机械去污
去污剂 去污
清洁方法用于
➢ 医院衣被、家具、地面、墙壁及医疗器 械等物体表面的处理或物品消毒、灭菌 前的处理
常用去污法
➢ 碘酊 ➢ 甲紫 ➢ 陈旧血渍 ➢ 高锰酸钾 ➢ 墨水 ➢ 铁锈
品30各0金m面,属都及消与搪毒水瓷相时类接物间触品延,长消2毒m时in 间 ;为10~15min;
煮沸消毒法
注意事项
➢ 煮沸消毒前,物品必须刷洗干净。 ➢ 物品各面要全部浸人水中,如空腔导管需先在腔
内灌水。大小相同的碗、盆必须隔开,有轴节的 器械要打开。 ➢ 玻璃器具应从冷水或温水放人,并用纱布包好, 橡胶类物品应用纱布包裹,待水沸后放入,消毒 后及时取出以免橡胶变软。 ➢ 海拔每增高300 m,需延长消毒时间2 min 。
干烤灭菌法
消毒:箱温120℃ 时间:10~20min 灭菌:箱温180℃时间:20~30min
干烤法
❖ 利用特制的烤箱进行灭菌,其热力传播和 穿透主要依靠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灭菌效 果可靠。
❖ 适用于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 物品,如油剂、粉剂、玻璃器皿和金属制品 等;
❖ 不适用于纤维织物、塑料制品等。
湿热
日光曝晒 紫外线 臭氧
巴氏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基础护理课件)

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基础护理课件)
方法: 物理、化学 特点:清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芽孢?
相关概念
灭菌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消除传播媒介物上 的一切微生物。
方法: 物理、化学 特点: 与消毒比较?
2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 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水银体温计、治疗车、患者被服等)
(严格垃圾分类及一次性用物的毁型处理)
3
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消毒、灭菌方法
➢ 灭菌法:杀灭一切微生物,达到灭菌水平 ➢ 高水平消毒法:一切繁殖体及大多数芽孢 ➢ 中水平消毒法: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 ➢ 低水平消毒法: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相关概念
选择原则一
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法。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 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 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可去除或者先初步消毒,以免二次污染)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 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 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喷雾消毒法: 多孔,凹槽擦拭不便
危险性
穿过皮肤、粘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或与
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械和用品
(手术、注射、透析、腹腔镜等器械, 药物、输液、血制品)
相关概念
选择原则一
危险性
中度危险性物品:中水平消毒法、高水平消毒法。 仅和皮肤、粘膜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部的用品
(体温表、压舌板、呼吸机管道、胃镜、气管镜、喉镜等)
相关概念
选择原则二
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首页
教师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专业名称护理授课序次13授课类型理论
教案续页
第一节医院内感染
概念: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分类: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医院内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一)感染源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源有:患者、病原携带者、动物、环境储备源。

(二)传播途经是指病原体从感染源到易感宿主的途经和方式。

主要的传播途经有:
1、接触传播
2、空气传播
3、水源传播
4、食物传
播5、注射、血液传播6、生物媒介传播
接受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各种原因导致营养不良者、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者。

三、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四、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第三节清洁、消毒、灭菌
一、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一)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渍、尘埃的过程。

(二)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来头除芽胞以外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三)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来头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二、清洁法
三、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蛋白质、本酶、核酸,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酶失
教案续页
教案末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