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综合应急预案.doc

合集下载

城管执法应急预案

城管执法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城管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保障执法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提高城管执法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

2. 减少突发事件对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

3. 保障城管执法队伍的人身安全,维护城管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突发事件:1.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方面的突发事件,如垃圾堆放、露天焚烧、乱涂乱画、乱张贴、乱扔垃圾等;2. 城管执法过程中发生的暴力抗法、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3. 城市基础设施损坏、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城管执法工作造成的影响。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城管执法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指挥调度。

3. 城管执法部门成立应急分队,负责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紧急情况发现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应急分队赶赴现场,进行先期处置。

3. 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如警戒、疏散、救援等。

4.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

5. 恢复现场秩序,恢复正常工作。

六、应急措施1. 针对垃圾堆放、露天焚烧等事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清理、清运,确保市容整洁。

2. 针对乱涂乱画、乱张贴等事件,立即进行清理,恢复原貌。

3. 针对乱扔垃圾事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并加大执法力度。

4. 针对暴力抗法事件,依法采取措施,确保执法人员人身安全。

5. 针对意外伤害事件,立即组织救治,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七、应急保障1.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2.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城管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城管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 ,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 境破坏等。
影响分析
分析突发事件对城市运行、市民 生活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为后续应对提供依据。
经验总结
根据影响评估结果,总结应急处 置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改进 预案提供参考。
重建与改进
01
重建计划
根据影响评估结果和实际需要, 制定重建计划,包括修复受损设 施、加强薄弱环节等。
风险评估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重点防范 领域和应对措施。
预案内容
明确应急组织、指挥体系、资源调配、处置流程等, 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预案评审与发布
专家评审
01
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
合理性。
发布程序
02
按照相关规定,经过审批后正式发布应急预案。
紧急措施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措 施,如疏散人群、封锁现 场、交通管制等。
协调资源
协调公安、消防、医疗等 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现 场处置工作。
救援与医疗
救援队伍
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对受困人员进行救援。
医疗救治
协调医疗资源,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 疗。
心理疏导
对受事件影响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和压力 。
预案修订
03
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实用
性。
预案培训与演练
培训计划
制定应急预案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内容、 方式和时间等。
演练组织
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 水平。
演练评估
对应急预案演练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 改进措施。

城管局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城管局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城管局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城管局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城管局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城管局在履行城市管理职责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2.1 组织体系成立城管局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2 职责分工(1)应急救援指挥部:- 统一领导、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确定事故应急救援目标和原则;- 决定应急救援力量的调度和配置;- 指导、协调各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办公室:- 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 协调各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管理。

(3)应急救援队伍:- 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 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三、预警与信息报告3.1 预警(1)建立事故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警;(2)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3.2 信息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2)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事故单位应积极配合应急救援指挥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提供相关信息。

四、应急救援措施4.1 事故现场救援(1)迅速开展事故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2)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如灭火、抢险、疏散等;(3)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事故扩大。

4.2 环境保护(1)对事故现场进行环境监测,防止污染;(2)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4.3 人员救治(1)组织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2)对受伤人员实施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

城管委应急保障预案

城管委应急保障预案

一、总则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城市正常运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城管委及其下属各部门、各单位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的应急保障工作。

三、组织体系1. 成立城管委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应急响应。

3. 设立应急专家组,为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应急响应1. 预警信息(1)根据气象、地震、地质、公共卫生等部门的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 应急启动(1)根据突发事件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

(2)各级应急指挥部成员立即到岗到位,组织应急队伍投入救援。

3. 应急处置(1)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轻损失。

(2)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3)根据需要,调用物资、设备、技术等资源。

4. 应急恢复(1)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恢复正常运行。

(2)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保障基本生活。

(3)对应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改进应急管理体系。

五、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1)储备应急物资,包括食品、药品、帐篷、发电机等。

(2)建立应急物资调拨机制,确保物资供应。

2. 人员保障(1)组织应急队伍,进行专业培训。

(2)明确应急队伍职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技术保障(1)加强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信息传递速度。

(2)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4. 交通保障(1)确保应急车辆畅通无阻。

(2)建立应急车辆调度机制,提高救援效率。

六、宣传培训1. 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应急意识。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城管委应急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城市管理应急预案

城市管理应急预案
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能力。
②执行区市容管理及行政执法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的决定,具体负责对应区域内影响市容管理及行政执
法的突发事件的前期应急处置指挥工作。
③各应急处置指挥分中心确定一位联络员,负责与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的信息沟通。
及行政执法带来的影响有:
①城市保洁系统。
②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设施的安全。
③建造垃圾清运。
④灯光设施的安全。
⑤公厕等公共服务。
2、事故灾难
①因作业失当,引起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损坏从而造成垃圾物流梗阻,影响垃圾及时处理。
②大面积停电事故及限电等,影响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的正常运作。
③车辆行驶时发生意外事故,造成大量垃圾或者粪便进入水域,严重污染水域。
②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可能影响城市保洁的正常进行,在局部区域引起垃圾的大量产生等。
③作业队伍群访、罢工等,可能造成城市不能及时保洁,影响城市环境卫生面貌;造成大量垃圾产生,
垃圾、粪便物流梗阻,影响及时处理等。
④抗拒执法,用暴力袭击殴打城管执法人员和聚众闹事的行为。
5、其他影响市容环境卫生重大事件
特大型公共活动(指会萃人数超过5万,需要袭击应急保洁、垃圾收运等环境卫生服务的公共活动),
作。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由分管局长兼任主任,指挥中心主任兼任常务副主任,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城管
警察三大队大队长、爱卫科科长、市容科科长、广告亮化科科长。办公地点设在指挥中心。
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主要职责是:
①当发生对市容环境卫生正常维护造成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应急指挥中心确定响应级别,并密切
关注相应响应级别的应急情况,做好协调与援助工作;
害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相结合,在应急准备、指挥程序和救援方式等手段上,实现平时与应急的有机统一。

城管应急保障预案

城管应急保障预案

一、预案总则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提高城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突发事件:1. 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台风、暴雨等。

2. 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事故等。

3. 环境污染事件: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4. 公共安全事件:如火灾、交通事故等。

5. 其他影响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城管应急指挥部(1)成立城管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工作。

(2)指挥部由城管局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2)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发布。

3. 各部门职责(1)市政设施管理所:负责城市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等市政设施的巡查、维护和抢修。

(2)环卫部门:负责城市环境卫生的清理、消毒和垃圾处理。

(3)园林绿化部门:负责城市绿化带、公园等绿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4)执法部门: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秩序维护和执法工作。

四、应急响应1. 预警(1)密切关注各类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

(2)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预案要求,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2. 应急响应(1)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各级责任人到位,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工作。

(2)对突发事件现场进行巡查,了解情况,及时报告指挥部。

(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应急处置(1)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

(2)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3)对突发事件现场进行清理、消毒和恢复工作。

五、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1)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补充应急物资。

2.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素质。

(2)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城管系统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城管系统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你听说过吗如果你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在欧洲,那你就错了。

实际上,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称为国会国书馆。

让店铺带你了解最大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又名国会图书馆(英语:Library of Congress)是美国国会的附属图书馆,也是美国实际上的国家图书馆,为美国5个国立图书馆之一。

整个馆舍由托马斯·杰斐逊大楼、约翰·亚当斯大楼、詹姆斯·麦迪逊大楼三座建筑组成,均坐落于华盛顿特区。

其书籍收藏量有3000万种,涵盖了470种语言,超过5800万份手稿,是美国最大的稀有书籍珍藏地点,当中包括了《古登堡圣经》、超过一百万份美国政府刊物、一百万份跨越三个世纪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报纸、3万3千份报刊的合订本、50万个微缩胶片卷轴、12万本漫画书;除此之外,还保存了很多法律文献、电影、480万张地图、270万首音乐,馆藏量为全球最大。

1.概况国会图书馆的首要任务是满足美国国会研究需要,此外,它还通过国会图书馆网站和设在美国国会山的22个阅览室为全美国人民提供服务。

在两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国会图书馆因其奠基人及为适应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需要而不断改进服务的宗旨,赢得了广泛赞誉。

图书馆不仅为国会、美国人民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它所设置的图书编目系统和题录标准已为世界其它图书馆采用。

目前,图书馆工作者正在尝试通过使用一种全新的电子技术,使美国广大学校和研究机构共享图书馆资源,并最终达到全世界共享国会图书馆资源的目的。

国会图书馆办公场所同国会图书馆一样,是传统、政治和个性化的体现。

尽管国会图书馆建立于1800年,但实际工作场所直到1802年才建成。

在1897年以前的法律中,对图书馆馆员的职责没有做过明确规定,也没有规定其他特殊的任职资格。

直到1897年,参议院获得批准图书馆馆长享有选举权时,才对相应的工作做出具体的规定,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国会图书馆才在美国社会中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城管应急预案

城管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城市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城管部门在履行城市管理职责过程中,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导致的应急管理工作。

三、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城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本预案的实施。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公安局、消防局、卫生局、交通运输局、环境保护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利局等。

四、应急响应1. 预警(1)根据气象、地质、卫生、公安等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2)发布预警信息,告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应对准备。

2. 初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2)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采取以下措施:a. 对受影响区域进行交通管制,确保交通安全;b. 对受影响区域进行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c. 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d. 对受影响区域进行设施抢修,确保基础设施正常运行。

3. 全面响应(1)根据事件发展情况,启动更高等级的应急响应。

(2)扩大应急队伍,增加应急物资和设备。

(3)加强对受影响区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应对措施。

4. 恢复重建(1)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制定恢复重建方案。

(2)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3)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确保城市管理工作恢复正常。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组建应急队伍,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

3.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资金,确保应急工作的资金需求。

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和发布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5. 宣传教育: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应急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盱眙县城市管理局综合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规范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
(1)造成一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一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2人以上中毒(重伤),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

(2)超出城管局应急处置能力,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

(3)需要县政府处置的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

二、危险性分析
1、城管局概况
盱眙县城管局位于虎泵路,下属部门有综合执法大队、环卫处、市政管理处、城区中队、公益场馆、路灯管理所、山城市场。

现有职工500余人。

重点安全单位为公益场馆、山城市场。

2、危险性分析
本局主要危险源为:
(1)火灾
(2)触电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指挥部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戚善举
副总指挥:杨树东
成员:王德宏王华东许波蔡海滨
2、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2)紧急情况下全面指挥应急工作,做出应急决策、下达应急命令;
(3)确定各成员单位的应急职能;
(4)随时掌控事故发展动态、合理调配应急人力、物资资源;
(5)及时、准确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工作组成员和职责
(1)应急组
成员:何海、常嵘、郭月明等
主要职责:在指挥组的统一领导下,利用单位内所有的灭火设施灭火。

(2)救护组
成员:邱祖荣、董其能等
主要职责:对灾害现场内被困人员实施解救或送至医院,听从指挥人员调动,不得擅自进入灾害区。

(3)警戒组:负责治安、交通管理。

成员:姚宁、高松山等
主要职责:负责治安、交通管理。

(4)物资疏散组:
成员:杨正军、李琼等
主要职责:对灾难现场或有可能受到灾难威胁的灾难现场周围的危险品、价值较高的贵重物品进行抢救疏散。

(5)通讯联络组
成员:毕成、黄诚等
主要职责:在指挥组领导下,负责与消防、医院、公安等有关部门的联系,确保通信畅通。

(6)运输组:
成员:许军、马伟等
主要职责:负责运送伤员
四、预防与预警
1、事故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
(3)车间、库房加强通风、完善避雷设施;
(4)采用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报警措施;
(5)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2、信息报告与处置
(1)事故报告方式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或现场人员应迅速向本部门主管报告,同时根据需要拨打以下24小时应急报警电话:
110:110报警指挥中心,
119:消防控制中心,
120:医疗急救电话
88272080 城管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2)事故报告内容
事发单位、事发时间、地点、具体位置;
事件类型,有无人员伤亡;
涉及危险物料的性质、数量;
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

3、事故及自然灾难监控与信息报告
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特别重大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及自然灾难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

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

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方面的突发事件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的信息,应急指挥机构应及时通报同级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及时分析处理,并按照分级管理的程序逐级上报,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的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与事故应急救援有关的资料。

事故及自然灾难发生地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事故前监督检查的有关资料,为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救援方案提供参考。

4、预警行动
各部门和每个人得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的信息后,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5、事故报告信息处置
24小时应急报警电话接警后,首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总指挥同时派人赴现场查看核实事故相关信息,由总指挥下令启动应急预案。

五、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及自然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六、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1、应急领导小组响应
(1)及时向县政府、局机关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难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2)开通与县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态发展情况。

(3)通知相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随时待命。

(4)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协调专业应急力量增援。

(5)对可能或者已经引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要及时上报,同时负责通报相关领域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6)协调落实其他有关事项。

2、应急队伍的响应
单位所有的职工接到命令后,必须无条件的响应。

(二)指挥和协调
发生和可能发生事故,有关部门及其人员要及时报告城管局长,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立即按照预案组织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配合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有关应急队伍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单位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事故及自然灾难发生后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全力控制事故及自然灾难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三)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力量。

事故及自然灾难发生后,每个人要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领
导小组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四)医疗卫生救助
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拨打120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及时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五)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六)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单位与当地政府、社区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定保护群众安全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2)决定应急状态下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

(3)指定有关部门负责实施疏散、转移。

(4)启用应急避难场所。

(5)开展医疗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

(6)负责治安管理。

(七)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领导小组要及时报告县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其组织调动本行政区域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城管局领导小组人员要24小时不关机。

(二)应急支援与保障
1、救援装备保障
单位的车辆要保持完好状态,消防设施要完备。

2 、应急队伍保障
全体职工在发生事故或有事故发生的危险的时候,都是战斗员。

3、宣传、培训和演习
单位要组织职工培训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知识,并进行演习。

八、培训与演练
1、各部门定期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培训。

2、组织员工每年举行一次应急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应急疏散、处置技能;
九、附则
1、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上报县应急管理办公室。

2、制定与修订
本预案由县城管局制定,并根据演练和实际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
盱眙县城市管理局二〇一四年二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