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资料

合集下载

变质岩

变质岩
化石
a-顶面b-底面 1-板状岩层2-变厚变薄 f、波状交错层理 3-尖灭4-透镜体
沉积岩的水平层理 (美国科罗拉多)
平行层理
交错层理
透镜状层理
五、岩石2-沉积岩
定 义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先期岩石的风化产物、有机质和其他物质, 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3)新的。
作用: 形成新的变质矿物。
3. 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1)矿物成分
原来岩石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 闪石、辉石、方解石、白云石等; 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 纹石等,(变质岩特有的变质矿物)。
(2)变质岩的结构
和岩浆岩类似,几乎全部是结晶结构。 称为变晶结构。如粗粒变晶结构,斑状变 晶结构等。
如果变质作用进行得不彻底,在形成
的变质岩中还残留变质前原来岩石的结构 特征时,则称变余结构。
(3)变质岩的构造
主要的是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其中 片理构造是变质岩所特有的。比较典型的 片理构造有下面几种: 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
麻状构造
板状构造 片理厚,片理面平直,重结晶作用不明显, 颗粒细密,光泽微弱,沿片理面裂开则呈厚度 一致的板状,如板岩。 千枚状构造 片理薄,片理面较平直,颗粒细密,沿片 理面有绢云母出现,容易裂开呈千枚状,呈丝 绢光泽,如千枚岩。
结 构
层理构造
构 造 层面构造
化石
五、岩石2-沉积岩
定 义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先期岩石的风化产物、有机质和其他物质, 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物 质 成 分
矿物特征 常见矿物 几乎无
特点是适应常T、常P的环境。 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粘土矿物、白云石、 石膏、硬 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鲕绿泥石、绿泥石 榄石、辉石、角闪石(适应高温高压环境)

岩土专业资料:变质岩有哪些结构?

岩土专业资料:变质岩有哪些结构?

岩土专业资料:变质岩有哪些结构?
变质岩有哪些结构?
①变余结构(残余结构)
原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重结晶、变质结晶不完全,原岩的结构特征被部分保留下来,称为变余结构。

如变余斑状结构、变余砂质结构、变余砾状结构、变余泥质结构等。

②变晶结构
岩石在固体状态下发生重结晶、变质结晶或重组合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变晶结构。

这是变质岩石中最常见的结构。

③碎裂结构
这是由于岩石在低温下受定向压力作用,当压力超过其强度极限时发生破裂、错动,形成碎块甚至粉末状后又被胶结在一起的结构。

根据破碎程度可分为碎裂结构、碎斑结构、糜棱结构等。

变质岩资料

变质岩资料

1.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是与地壳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地质作用,是在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地球内力的变化,特别是上地幔对于地壳的影响,区域热流和应力发生变化,使已存的地壳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从原岩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重溶或重熔,形成部分流体相(岩浆)的各种作用的总和。

2.变质岩:是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受变质作用后的产物。

3.变质作用的分类:区域变质作用:泛指变质作用因素复杂且受影响的岩石范围也较广的一种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是在岩浆作用影响下,围岩主要受岩浆体温度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局部性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是在构造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强应力作用下,岩石发生破碎、变形,在破碎变形的同时伴有一定的变质结晶、重结晶作用的一类变质作用。

气液变质作用:是由热的气体及溶液作用于已形成的岩石,使已有岩石产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结构构造的变化,称为气液变质作用。

4.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时间。

5.变质岩的结构:变余(残留)结构,由于变质结晶作用不彻底,原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很可能部分地被保留下来,形成此类结构。

变晶结构: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所成的结构。

交代结构:是交代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特点是:岩石中原有矿物的溶解消失和新矿物的产生是同时进行的,即可置换原有矿物而保持原来矿物的结构形成假象矿物,也可以交代重结晶的方式形成新矿物。

碎裂结构:当刚性岩石在低温下所受定向压力超过弹性限度时,岩石本身及组成矿物就会发生碎裂移动,形成各种碎裂结构,原岩的物理性质、应力的强度、作用方式和持续时间等因素,决定着所成碎裂结构的特点。

6.变质岩的构造:变余构造:指变质岩中仍保留的原岩构造特点。

7.变成构造:斑点状构造、瘤状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千糜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

混合岩的构造:是混合岩中基体个脉体两种组成的构造表现形式。

变质岩教材

变质岩教材

绪论一、变质岩的概念变质岩是在地壳形成发展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为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在固态情况下发生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的重组甚至包括化学成分的变化所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和其他两大类岩石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然的,其间存在有逐渐的过渡关系或有密切的联系。

沉积岩和岩浆岩都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图0-1)。

图0-1 各类岩石的成岩作用变质岩石类型众多,可形成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既可出露于古老的结晶基底—地盾或地台,也可出现于较新的变质活动带,分布遍及大陆和海洋。

地壳深处和上地幔的上部主要由变质岩和火成岩组成。

地壳各种岩层中均包括了不同的变质岩石(表0 -1)。

从地表向下16公里范围内火成岩和变质岩的体积占92%(图0-2)。

古老岩石都出现在大陆内部的结晶基底之中。

代表性的岩石属基性和超基性的火成岩。

这些岩石由于受到强烈的变质作用已转变为富含绿泥石和角闪石的变质岩,通常我们称为绿岩。

从早太古宙至现代,都有变质作用发生。

在非洲和前苏联测得侵入变质岩中的岩浆岩的年龄为35亿年,在中国的冀东地区的花岗片麻岩,其中包体的岩石年龄约为35亿年,在格陵兰测得变质岩的年龄为38亿年,说明在早太古宙时期,已有变质作用发生。

在现代岛弧底部和大洋中脊,由于有较高的地热梯度,也正在发生变质作用。

中国变质岩的分布广泛(图0-3),自太古代到新生代都有分布,太古代热流值偏高,分布广而基本均匀,变质以大面积单向变质的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的出现。

元古代早期热流值较高,晚期变弱,发育了早期是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及晚期是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

元古代晚期在裂陷槽开始出现埋深变质作用的蓝闪绿片岩相,显生宙,高热流值更加变弱,表现为大面积的绿片岩相带,而角闪岩相带仅局部出现。

个别地区出现有双变质带。

表0-1 地壳综合剖面变质岩岩石学是研究地壳内部发生的变质作用、变形作用和变质岩的形成特点及其演变历史的学科,天体陨石的冲击变质亦属这一研究范畴。

《变质岩的野外》PPT课件(2024)

《变质岩的野外》PPT课件(2024)
接触变质岩中的矿物成 分受原岩影响较大,常 见有石榴子石、透辉石
等。
结构构造
地质产状
接触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与原岩相似,但可能出
现重结晶现象。
13
接触变质岩常呈带状或 环状分布于侵入体与围
岩的接触带附近。
动力变质岩识别要点
岩石类型
动力变质岩主要包括碎裂岩、糜棱岩 等。
矿物成分
动力变质岩中的矿物成分受原岩影响 较大,但可能出现一些新生矿物,如 绿泥石、滑石等。
《变质岩的野外》PPT课件
2024/1/29
1
• 变质岩基本概念与分类 • 野外观察方法与技巧 • 识别不同类型变质岩 • 分析变质作用过程及环境因素 • 野外实例分析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2024/1/29
2
01
变质岩基本概念与分类
2024/1/29
3
变质岩定义及形成过程
2024/1/29
变质岩定义
大理岩类
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经中级变质而 成,具有粒状变晶结构和块状构造。
石英岩类
由石英砂岩、硅质岩等原岩经高级变质而成,具有粒状 变晶结构和块状构造。
6
02
野外观察方法与技巧
2024/1/29
7
观察前准备工作
1 2
熟悉变质岩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在出发前,应对变质岩的基本类型、成因、结构 和构造等特征有所了解,以便在野外能够准确识 别。
尽管我们已经对变质岩的成因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揭示不同
类型变质岩的详细成因机制和演化过程。
探索变质岩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变质岩中常常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何有效地识别和评价这些资源是未来研究的重 要方向之一。

变质岩教材

变质岩教材

第一章变质作用概述一,变质作用概念(1)与地壳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地质作用; (2)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的转变过程. (3)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重熔(溶) ,形成部分流体相(岩浆)二,变质作用影响因素: 包括原岩化学成分;地质条件;物理化学环境. 物理化学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应力,流体.它们通常是同时出现, 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温度一般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控制着变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 也制约着流体的活性和岩石变形性质;压力也是影响物化平衡的独立因素,有时对矿物组合起决定作用;应力不是变质反应物化平衡的独立因素,但它是变质岩组构的最重要因素,此外还控制着变质反应的速度和规模;流体是变质作用得以实现的基本因素,但温度又是流体具有活动性的前提. 1 学时三,变质作用类型: 分类依据:分布规模/地质背景或物化条件.有关术语(1)局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 冲击变质作用; 交代变质作用.(2)区域变质作用: 造山变质作用; 洋底变质作用; 埋藏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四,变质岩概念: 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转化岩石, 其形成与地壳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学学 1 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它们的相互关生习2 不同变质作用类型起主要作用的变质作用因素. 课引外导3 述变质作用的类型及其特点第二章变质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1,掌握变质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2,变质岩的等化学系列划分3,掌握变质岩的分类依据,常见变质岩类型及主要特点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影响因素-体系的封闭程度及元素的活动性变质岩化学成分的一般特征等化学系列的概念/类型/主要特点1).富铝系列:富铝,贫钙;铁,镁低;钾>钠.原岩是泥质岩石(泥岩,页岩)或火山凝灰岩.出现许多特征变质矿物(硬绿泥石,十字石,堇青石,铁铝榴石,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 . 2)长英质系列:富硅,贫钙;铁,镁,铝含量也较低.原岩是含长石的各种砂岩,粉砂岩和酸性—中酸性火山岩,花岗岩. 极少出现富铝系列特征变质矿物. 3)碳酸盐系列:富钙,镁;铝,铁,硅含量较低且变化范围大. 原岩是石灰岩和白云岩. 常见矿物有方解石, 白云石, 滑石, 蛇纹石,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金云母,镁橄榄石,钙铝榴石4)铁镁质系列:贫硅,富铁,镁,钙;钠>钾;含一定量的铝. 原岩是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辉长-辉绿岩,铁质白云质泥灰岩,基性岩屑砂岩等.出现辉石,角闪石,绿泥石,阳起石,绿帘石等大量铁镁矿物. 5)超铁镁质系列:富铁,镁;贫钙,铝,硅.原岩是超基性侵入岩,超基性火山岩和极富镁的沉积岩.常见矿物有滑石, 蛇纹石,透闪石,橄榄石,镁铝榴石,尖晶石,镁铁闪石等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1 变质岩矿物成分的一般特征:注意特征变质矿物的一般特征及标定的条件. 2 等物理系列的概念,类型,主要特点1) 很低级变质: 特征是变质基性岩中出现浊沸石, 硬柱石, 葡萄石,绿纤石等矿物的出现为标志. 温度区间为200-3500C.2 学时2)低级变质:以变质基性岩中硬柱石,葡萄石,绿纤石等矿物反应形成黝帘石和阳起石为标志.温度区间为350-5500C 3)中级变质:标志是泥质岩石中十字石(堇青石)出现和绿泥石消失.在变质基性岩中以普通角闪石+斜长石(An17)为特征.温度区间为550-6500C. 4)高级变质: 标志是泥质岩石中白云母和石英反应形成矽线石和钾长石组合(变质成因的紫苏辉石代表高级变质条件),温度区间> 6500C. 3 有关术语解释1)稳定矿物:在特定变质条件下新形成的矿物或虽是原岩中的矿物,但在新的P-T 条件下仍然保持稳定的矿物. 2)不稳定矿物:指对某一变质作用的P-T 条件来说是不平衡的原岩中的矿物,因变质反应不彻底而保留下来.3)特征变质矿物:变质岩中有些矿物,稳定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窄,能较好地反映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4)贯通矿物:大部分矿物稳定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较宽, 对温度和压力不敏感. 三. 变质岩的结构,构造(一)变质岩的结构按成因分四类: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变形结构和交代结构.重点为: 1,变晶结构的概念/类型/命名(1)变晶结构的分类依据:相对大小,绝对大小,形态,交生关系. (2)变晶结构的三级命名原则: 整体结构→基质结构→局部交生结构2,变形结构的概念/类型及特点(1).脆性变形结构和韧性变形结构的含义(2).脆性变形结构和韧性变形结构的区别(二)变质岩的构造(概念,常见类型及主要特征) 1 学时常见类型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碎裂构造,糜棱构造等. 1 学时四,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一)变质岩分类命名的依据和原则1,变质岩分类命名的依据:变质作用类型或变质岩成因,等化学系列和等物理系列,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2,变质岩分类的原则:一级分类采用变质作用类型或变质岩成因; 详细分类采用等化学系列(原岩成分) ,等物理系列(变质条件) ,变质岩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二)本课程采用的变质岩命名原则1,以构造命名的变质岩系列: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糜棱岩, 碎裂岩六大类岩石的基本名称. 2, 以矿物组合及含量命名的变质岩系列:石英岩, 大理岩,斜长角闪岩, 麻粒岩,榴辉岩,超铁镁质岩,混合岩七大类岩石基本名称. 3,各类变质岩的矿物组合特征,结构构造特征;岩石进一步分类命名方法;常见岩石类型;所属等化学系列和变质条件. (三)其它常用的岩石名称变粒岩和浅粒岩,角岩,灰色片麻岩,钙硅质岩,矽卡岩学生课外学习引导1 2 3 4结结常见变质岩,岩,岩矿物分,结构构造方的.变质岩的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及变质条件等方的特征. , 类型,命名原则.变质岩结构的分类常见变结构的特,及命名原则.课结授课题目教室设备与教具教学目的实验一. 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和特征变质矿物多媒体课件,手标本,岩石薄片授课学时课型4 学时讲授( ) 实验( 4 ) ,1,认识和掌握变质岩中常见的结构构造类型及其鉴定特征. 2,学会变质岩结构构造的命名依据和命名方法. 3,认识和掌握几种特征变质矿物的鉴定特征及形成条件. 教学重点:变质岩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的认识和掌握. 难点:特征变质矿物的鉴定. 路凤香等主编. 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年. 贺同兴,李树勋等主编. 变质岩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8. 教学内容提要学时分配及备注2 学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与参考资料实验一. 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和特征变质矿物一. 变质岩的构造 1. 构造分类: 变余构造;变成构造(定向构造,非定向构造) 2. 观察内容: 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糜棱组构,碎裂构造. 3. 注意相似构造的区别. 二. 变质岩的结构 1. 结构分类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 变形结构; 交代结构. 2. 命名原则斑状结构→ 基质结构→ 局部交生结构. 3. 观察内容斑状变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柱状变晶结构; 片状变晶结构及其过渡类型;,包含变晶结构. 三. 特征变质矿物及光性特点 1.硬绿泥石 2.十字石 3.红柱石 4.蓝晶石 5.矽线石 6.堇青石四. 观察内容手标本: 特征变质矿物/结构/构造的观察矿物: 硬绿泥石, 红柱石, 蓝晶石, 夕线石石榴石, 十字石构造: 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糜棱组构,碎裂构造. 结构: 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 变形结构学学掌握特征变质矿物的鉴定特征及标定的变质条件. 生习课引外导教课2 学时33#, 34# , 35# , 36#,38# , 薄片结授课题目教室设备与教具实验二富铝系列的变质岩多媒体课件,手标本,岩石薄片授课学时课型4 学时讲授( ) 实验( 4) ,教学目的1. 掌握几种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和变成构造的特点及命名方法;2. 认识几种常见的特征变质矿物, 并掌握其所标定的温度,压力条件;3. 掌握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片麻岩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征以及其变质程度和原岩系列. 教学重点:富铝系列常见变质岩石类型的特征. 难点:特征变质矿物的鉴定路凤香等主编. 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年. 贺同兴,李树勋等主编. 变质岩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8. 教学内容提要学时分配及备注2 学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与参考资料实验二富铝系列的变质岩一. 富铝系列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富Al2O3, 贫CaO, K2O > Na2O. 2.矿物成分:主要矿物有绢云母, 绿泥石, 白云母, 黑云母, 石英和长石; 特征变质矿物有石榴石, 硬绿泥石, 红柱石,蓝晶石, 十字石, 矽线石和堇青石等. 3.原岩类型: 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中酸性火山凝灰岩二. 主要岩石类型及特点主要类型: 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富铝片麻岩. (一) 板岩: 是富铝系列低级变质岩;具有典型的板状构造,常保留有变余层理构造;常具有变余(粉砂)泥质结构和变余火山碎屑结构;主要矿物为隐晶质粘土矿物,次要矿物可以有绢云母,绿泥石,石英和长石. 定名原则: 颜色+ (成分) + 板岩例如:黑色炭;质板岩, 紫红色板岩(二)千枚岩富铝系列低级变质岩,比板岩的变质程度略高,岩石具有典型的千枚状构造,变余构造也经常存在,主要为显微鳞片变晶结构.有特征变质矿物出现时为斑状变晶结构,基质结构同上. 定名原则: 颜色+ 特征变质矿物+ 次要矿物+ 主要矿物+ 千枚岩例如:灰绿色石榴绢云母千枚岩,灰绿色绿泥石绢云母千枚岩(三)云母片岩主要是低—中级变质的富铝变质岩,变质程度比千枚岩高.典型片状构造;矿物粒度比千枚岩的粗,常具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主要为细-中粗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有的为细--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主要矿物为白云母,黑云母和石英,一般情况:白云母+黑云母>30%, 长石<25%,石英>长石.次要矿物为长石特征变质矿物:硬绿泥石,石榴石,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十字石等,常以变斑晶形式出现定名原则: 特征变质矿物+ 云母种类+ 片岩根据云母的种类分为黑云母片岩,白云母片岩和二云母片岩三种类型, 有特征变质矿物时,在其前面加上特征变质矿物名称. 例如:十字石榴黑云母片岩 2 学时(四)片麻岩 1.富铝片麻岩片麻岩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属于富铝系列的高级变质岩. 岩石具有片麻状构造; 中细粒- 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斑状变晶结构, 包含变晶结构, 反应边结构.主要矿物: 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长石>25%, 黑云母<30%.次要矿物: 斜长石.特征变质矿物: 石榴石, 堇青石, 矽线石和蓝晶石等. 定名原则: 颜色+ 特征变质矿物+ 片状矿物+ 长石种类+ 片麻岩例如:灰黑色矽线堇青钾长片麻岩 2.蓝闪白云母片岩低温高压矿物合: 常见矿物除了蓝闪石, 钠长石, 石英, 白云母, 绿泥石, 绿帘石, 阳起石等外, 还有硬柱石, 硬玉,霰石等高压矿物常出现红帘石. 原岩: 主要为基性火山岩和基性硬砂岩,以富含Na2O 为特征. 蓝闪白云母片岩: 含有大量白云母,化学成分特点除了富钠外还富铝,应属富铝系列. 实习报告要求1. 实习报告内容标本, 薄片各任选一块(片) 2. 岩石标本要求: 岩石颜色; 矿物成分; 结构构造; 岩石命名; 可能原岩系列及变质条件. 3. 岩石薄片要求: 矿物成分特征(特征变质矿物和主要造岩矿物,特征变质矿物要描述其主要光学特征; 造岩矿物要求估计含量); 结构构造特征;岩石命名; 可能原岩系列及变质条件.学生课外学习引导1 2结富铝系列各类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命名原则. 结富铝系列变质岩变质加,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的变化.结构的三级分类的描述,应特学.在具描述时基质结构,结构结授课题目教室设备与教具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与参考资料实验三. 铁镁系列变质岩多媒体课件,手标本,岩石薄片授课学时课型4 学时讲授( ) 实验( 4 ) ,1. 掌握铁镁系列变质岩的化学成分特点和常见铁镁系列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特征;2. 认识并掌握常见的铁镁系列变质岩的鉴定特征及其形成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教学重点:常见铁镁系列变质岩的特征难点:常见铁镁系列变质岩形成的温度和压力条件路凤香等主编. 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年. 贺同兴,李树勋等主编. 变质岩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8. 教学内容提要学时分配及备注实验三. 铁镁系列变质岩一.铁镁系列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2 学时 1. 化学成分富FeO,MgO,CaO; 贫SiO2 ; Na2O > K2O. 2. 矿物成分主要矿物有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斜长石,角闪石,单斜辉石, 斜方辉石和石英;;可见方解石和石榴石. 3. 原岩类型主要是基性的深成岩,火山岩,火山凝灰岩,基性岩屑砂岩,铁质白云质泥灰岩. 二.铁镁系列变质岩主要岩石类型绿片岩/ 蓝片岩/ 斜长角闪岩/ 麻粒岩/ 榴辉岩等. (一) 绿片岩: 岩石呈(暗)绿色, 是铁镁系列的低级变质岩.结构构造: 片状构造; 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或细粒片状柱状变晶结构等; 可见变余结构和变余构造,如变余火山碎屑结构, 变余斑状结构; 变余气孔构造等. 矿物组成: 绿色矿物> 50%;主要矿物为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钠长石;次要矿物可以有石英和方解石等. 定名原则: 颜色+ 次要矿物+主要绿色矿物+ 片岩例如:绿色绿泥石片岩(二)斜长角闪岩: 是铁镁系列中-高级变质岩, 比绿片岩的变质程度高.结构构造:块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或片状构造; 细-粗粒粒状柱状变晶结构或柱状粒状变晶结构. 矿物组成:暗色矿物= 50 -- 90%.主要矿物:斜长石+ 普通角闪石次要矿物:石榴石,单斜辉石,黑云母,石英,绿帘石等. 定名原则:颜色+ 次要矿物+ 斜长角闪岩例如:黑色石榴辉石斜长角闪岩(三)麻粒岩 2 学时铁镁系列的高级变质岩, 变质程度比斜长角闪岩高. 结构构造:弱片麻状构造或块状构造; 细-中粗粒粒状变晶结构. 矿物组成:暗色矿物< 90% .主要矿物:斜长石+ 紫苏辉石+ 单斜辉石.次要矿物:石榴石,黑云母,普通角闪石,石英. (四) 榴辉岩是铁镁系列高压的变质岩,岩石比重大. 结构构造: 块状构造或片麻状构造;中-粗粒粒状变晶结构. 绿矿物组成: 岩石中不含斜长石. 主要矿物: 辉石+ 石榴石次要矿物:蓝晶石,金红石,石英. 定名原则: 颜色+ 次要矿物+ 榴辉岩例如: 绿色蓝晶石榴辉岩三.铁镁系列变质岩的观察内容(1) 岩石标本: 绿色绿泥石片岩,绿色石阳起石片岩, 斜长角闪岩, 二辉麻粒岩, 榴辉岩(2) 岩石薄片: 40 # (阳起绿泥片岩), 41 # (阳起石片岩), 42 # (斜长角闪岩), 43 #(石榴角闪二辉麻粒岩, 44 # (榴辉岩) 实习报告要求1. 实习报告内容标本, 薄片各任选一块(片) 2. 岩石标本要求: 岩石颜色; 矿物成分; 结构构造; 岩石命名; 可能原岩系列及变质条件. 3. 岩石薄片要求: 矿物成分特征(特征变质矿物和主要造岩矿物,特征变质矿物要描述其主要光学特征; 造岩矿物要求估计含量); 结构构造特征;岩石命名; 可能原岩系列及变质条件.学生课外学习引导1 2铁镁系列主要变质岩石特比的变结铁镁系列变质岩的矿物组成, 结构构造和岩石结授课题目教室设备与教具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与参考资料实验四其它变质岩类多媒体课件,手标本,岩石薄片授课学时课型4 讲授( ) 实验(4) ,掌握其它变质岩类的化学成分特点和常见岩石类型的矿物成分特征教学重点:长英质系列,碳酸盐系列和动力变质岩的特征难点:糜棱岩的组构路凤香等主编. 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年. 贺同兴,李树勋等主编. 变质岩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8. 教学内容提要学时分配及备注实验四其它变质岩类包括长英质系列变质岩, 碳酸盐系列变质岩,动力变质岩,混合岩一. 长英质系列变质岩化学成分富Si2O,贫FeO, MgO. 主要矿物:长石,石英. 岩石类型:石英岩,磁铁石英岩,透辉石石英岩长英质片麻岩等. 二. 碳酸盐岩系列变质岩化学成分:富CaO,MgO,CO2; 贫FeO,Si2O,低Al2O3. 主要矿物:方解石,白云石,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等. 岩石类型:大理岩, 透闪石大理岩,透辉石大理岩,蛇纹石化大理岩三. 动力变质岩: 是各种岩石受动力变质作用的产物, 是脆性构造断裂带和韧性剪切带中的岩石, 在不同性质应力作用下, 发生破碎,变形和重结晶等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1. 碎裂岩: 命名原则:颜色+ 碎裂岩.例如:灰绿色碎裂岩 2. 糜棱岩命名原则: 颜色+ 成分+ 糜棱岩例如:灰白色长英质糜棱岩四.混合岩变质岩基体+ 花岗质脉体组成可根据构造进一步命名:如眼球状混合岩; 条带状混合岩等.要求:掌握混合岩的基本特征命名原则学生课外学习引导2 学时2 学时1 2类动力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和结不同韧性变形条件下岩石结构,构造方的特点.教课结授课题目教室设备与教具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与参考资料第三章变质岩的原岩研究多媒体课件1,掌握变质岩原岩研究的目的,意义2,掌握变质岩原岩研究的方法教学重点:变质岩原岩研究的方法难点:变质岩原岩的判别授课学时课型讲授(22 学时) 实验( ) ,路凤香等主编. 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年. 贺同兴,李树勋等主编. 变质岩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8. 教学内容提要第三章变质岩的原岩研究学时分配及备注2 学时一,变质岩原岩研究的意义(一)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变质岩成因研究的两个方面-变质作用和原岩性质原岩研究是变质岩岩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实际意义:为分析确定地质构造环境和找矿服务. (二)主要任务 1. 查明变质岩原岩的成因类型和具体岩石类型 2. 根据原岩自然共生组合等相关性质进行建造分析,确定原岩建造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再造岩相古地理环境等. 3. 注重矿产的研究,在原岩建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含矿建造(含有一定量成矿元素的岩石组合)的性质和特点. 原岩成因类型是原岩建造分析的基础和关键-以斜长角闪岩为例. 二,变质岩原岩研究的方法(一)变质岩原岩的主要类型按原岩形成作用,可大致分为下列成因类型1. 岩浆凝结的:即火成岩,包括侵入岩和熔岩. 2. 火山碎屑的:以火山碎屑物为主,如火山凝灰岩. 3. 过渡型的:火山碎屑物和正常沉积物都有一定含量.如凝灰质砂岩. 4 .正常沉积的:均由正常沉积物组成.如泥岩,灰岩. (二)研究方法(途径) 1.地质产状和岩石共生组合1) 岩浆凝结的原岩(注意与形成作用联系) 2)正常沉积的原岩3)火山碎屑的和过渡型的原岩2.岩相学标志1)组构标志(1)岩浆凝结的原岩(2)正常沉积的原岩(3)火山碎屑的原岩(4)过渡型的原岩复杂,既可出现变余沉积岩组构也可出现变余火山碎屑岩组构. 2)矿物及其组合标志(1)出现红柱石,矽线石,蓝晶石,十字石,堇青石,硬绿泥石等大量的富铝矿物,其原岩可能为富铝的泥岩,泥砂质岩(2)出现大量的碳酸盐类矿物和大量的钙硅酸盐类矿物,原岩可能为沉积的碳酸盐岩或富钙的沉积岩. (3)出现普通辉石和基性斜长石共生的某些绿片岩或角闪质岩石, 其原岩可能为基性火成岩. 必须注意:"可能"!必须结合其它标志方可确定原岩成因类型.3.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1)不同成因类型的原岩,主要元素含量变化范围及其相关性常有一定的差别,据此讨论原岩成因类型.如所划分的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2)P.尼格里的化学计算及四面体图解介绍3)一些常用的参数及其它形式的变异图4)微量元素的应用:特点,原理简介4.副矿物1)副矿物种类和组合:不同成因原岩类型中种类和组合不同.例如,磁铁矿,榍石,磷灰石较多地出现在基性火山岩中,锆石,独居石,磷钇矿等较多地出现在酸性火山岩中. 2)副矿物的标型特征:晶型,颜色,光泽,磨圆程度,分选,延长系数等.如,晶型完整,五磨圆等常是火成岩特征;磨圆,分选较好,表面粗糙,有条纹,无光泽等主要为沉积成因. 学学 1. 复变质岩原岩有哪些标志习生引课 2. 用变质岩化学成分复原岩的据是导外结授课题目教室设备与教具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与参考资料第四章变质岩的形成作用多媒体课件1,掌握形成变质岩的各种作用类型2,掌握典型变质反应所指示的变质条件教学重点:变质结晶作用难点:典型变质反应所指示的变质条件授课学时课型讲授(44 学时) 实验( ) ,路凤香等主编. 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年. 贺同兴,李树勋等主编. 变质岩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8. 教学内容提要第四章变质岩的形成作用学时分配及备注2 学时一,变质结晶作用(变质反应) :概念,类型及实例,一些重要变质反应的温度压力条件. 常见变质反应的类型及实例: 1)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分类(1). 固体—固体反应:在变质反应过程中没有流体相出现,可进一步分为: 同质多相变体的转变. 例如Al2SiO5 同质多相变体的转变. 单一固体分解反应. 多相固体反应. 例如Cord == Sill + Alm + Q. 例如Hy + Pl== Cpx + Ga + Q.(2). 脱--吸流体反应: 在变质反应过程中出现了流体相. 可进一步分为: 水化--脱水反应. 例如:Mis + Q == Kf + Sill + H2O.碳酸盐化--脱碳酸盐反应. 例如:Cc + Q == Wo + CO2. (3). 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6 Fe2O3 == 4 Fe3O4 + O2 2)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分类: (4)连续反应(概念); (5)不连续反应(概念) 3)根据反应前后矿物原子数的变化分类: (6).静转移反应(概念); (7).交换反应(概念) 某些重要的变质反应所指示的温度和(或者)压力变化趋势. (反应向右进行) . 绿泥石+白云母+石英→红柱石+黑云母+H2O 绿泥石+石英→铁铝榴石+H2O 红柱石→ 夕线石(温度升高) 红柱石→ 蓝晶石(压力升高) 蓝晶石→ 夕线石(温度升高或压力下降) 方觧石+石英→ 硅灰石+CO2 (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绿泥石+白云母→十字石+黑云母+石英+H2O (温度升高)白云母+石英→ 夕线石+钾长石+H2O (温度升高) 黒云母+白云母+石英→ 夕线石+堇青石+硅酸盐流体(温度升高) +石榴石+石英→ 堇青石(压力下降) 紫苏辉石+斜长石→ 绿辉石+石榴石+石英(压力升高) 角闪石→ 紫苏辉石+斜长石+ H2O (温度升高)白云石+石英+ H2O→方觧石+透闪石+ CO2 (温度升高) 黑云母→磁铁矿+矽线石(毛发状) +含K 流体(温度升高) 二,变质重结晶作用:概念,类型(静态,动态重结晶) ,影响因素, 2 学时产物特点. 三,变质分异作用:概念四,交代作用:概念五,变形作用:类型(脆性,韧性变形) ,产物特点(碎裂岩,糜棱岩) ,相关术语解释.学生课外学习引导1 2 3 4 5 6 7变质作用方变质变质哪类型类型质温压特含.特,影响因素和重结晶作用和变质结晶作用静态重结晶和动态重结晶产物特点变质结晶作用变形作用关特点结授课题目教室设备与教具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与参考资料第五章变质带多媒体课件授课学时课型2 讲授( 2 ) 实验( ) ,1,掌握变质带的划分原则2,掌握泥质岩石和铁镁质岩石变质带的划分,矿物组合及等变线反应教学重点:变质带的划分原则及各类变质带的特征难点:变质带转化时的等变线反应路凤香等主编. 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年. 贺同兴,李树勋等主编. 变质岩岩石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8. 教学内容提要第五章变质带学时分配及备注 1 学时一,变质带的概念及划分原则在一定变质时期形成的变质岩系中, 根据特定变质原岩中出现的特征变质矿物,可以将这些变质程度不同的带划分出来,同一个带的变质岩大致代表相同的变质条件,这些指示变质程度的带称为变质带. 划分标志: 特定原岩中出现的特征变质矿物(需特别注意) 代表人物: G.Barrow(1893),Tilley (1925), Harker (1932)等二,巴洛式递增变质带划分依据,适用条件及各带主要特点巴洛式递增变质带是以特定的原岩(泥质岩石)经过特定的变质作用(中P/T 型)后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的首次出现来划分的, 这是递增变质带的划分原则. (1). 绿泥石带: 典型矿物组合Chl + Ser + Q + Ab (2). 黑云母带: 典型矿物组合Bi+Chl+Ms+Qz+Ab 特征是红棕色的黑云母开始出现.黑云母等变线反应: 6Ms + 3Chl =。

变质岩资料部分答案

变质岩资料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1、变质岩:是指由于温度、压力、剪切应力、活动性流体参与等一种或多种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火成岩、沉积岩或先前的变质岩)在基本为固态的情况下,相应出现岩石外貌(产状、结构构造等)和物质组成(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的岩石。

2、正变质岩:由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3、副变质岩:由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4、麻粒岩:是在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下形成的含有紫苏辉石等高温变质矿物组合的区域高级变质岩石。

是麻粒岩相的代表性岩石5、榴辉岩:是一种主要由绿辉石和含钙的铁镁铝榴石组成的区域变质岩石。

是超高压、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可以达到6 GPa(120-180km以上)。

6、TTG片麻岩(TTG岩系)7、孔兹岩;主要由矽线石、石榴子石、石英、长石组成的泥质变质岩习惯称为孔兹岩。

8、矽卡岩:属于接触—交代变质岩类.主要由石榴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符山石、方柱石、硅灰石等含钙高的硅酸盐矿物组合。

9、云英岩—酸性阶段形成的交代岩。

定义—-主要是酸性侵入岩,特别是黑云母花岗岩受到气液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主要由白云母和石英组成(石英>50%,白云母45—50%)。

10、变质作用:是指在地球内力作用下,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可有流体的参与)所发生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11、重结晶作用:指岩石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的矿物重新组合和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矿物的过程;12、变质结晶作用:岩石在变质条件下的结晶作用;13、交代作用:指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通过组分带入、带出而使岩石总化学成分(除H2O、CO2等挥发分外)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

14、区域变质作用:是在岩石圈范围规模巨大(体积大于数千立方米)的变质作用.其变质因素复杂,往往多个因素综合作用。

变质岩复习资料

变质岩复习资料

试题1.热接触变质岩石是岩石的一种构造。

主要在受轻微热接触变质作用的泥质岩石中,由炭质、铁质或空晶石、堇青石、云母等矿物的雏晶,集中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斑点,不均匀分布于基本未重结晶的致密状泥质基质中。

热接触变质岩由热接触变质作用(也称热变质作用)形成。

它是在岩浆体散发的热量和挥发份作用下,使围岩发生重结晶和变质结晶形成的。

2.接触变质晕的发育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1)岩体的规律大小规模大、热量多,则晕圈宽度大。

(2)岩体的侵入深度喷出地表,岩浆冷却迅速,散热快,使底板围岩烧烤变质(称烘烤或高热变质作用)晕圈宽度窄。

中深条件下,热能散失慢,晕圈发育宽度大。

(3)岩体成分酸性岩因富含挥发份,易促进化学反应,因而晕圈发育。

(4)围岩的成分、结构和产状泥质岩和碳酸岩类易变化;石英长石质的岩石难以变化。

原岩结构细小疏松比结构致密的容易发生变质。

此外围岩的片理和层理与接触面垂直,在这方向上晕圈发育宽度也大。

(5)岩体和围岩的接触关系接触面平缓则晕圈发育。

3.命名热接触变质岩的命名一般采用次要矿物+主要矿物+岩石基本名称的方法。

岩石的基本名称根据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不同,有:1.具变余结构、构造的,在原岩名称前冠以“变质”二字和主要新生矿物的名称。

如二云母变质石英砂岩。

2.具变晶结构或变成构造的(1)具定向构造的:根据构造特征分别定名为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

(2)不具定向构造的:角岩(hornfels),具角岩结构或显微变晶结构,矿物成分作散布状或其它非定向排列的热变质岩都可称为角岩。

大理岩(marble)。

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

石英岩(quartzite)。

石英含量>85%。

如含长石15-25%,则称长石石英岩。

以上的进一步命名根据矿物含量。

<5%的不参加命名;含量5-10%的,冠以含字;含量>10%的,直接参加命名。

含量较多的矿物名称放在后面,含量较少的放在前面。

例如夕线石红柱石云母片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质岩部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重结晶作用:指原岩中的矿物发生溶解、组分迁移、再沉淀结晶,致使矿物形状、大小发生变化,而无新矿物相形成的作用。

2、变余结构:原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重结晶、变质结晶作用不完全,原岩的结构特征被部分残留下来。

3、片麻状构造:以粒状变晶矿物为主,其间杂以鳞片状、柱状变晶矿物断续定向分布而成。

4、片状构造:由鳞片状、柱状和部分粒状矿物定向排布成薄的面,这些面称片理。

5、交代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流体相运移,发生物质组分的带入、带出,引起组分的复杂置换作用。

6、混合岩化作用:在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地壳内部热流继续升高,便产生内部热液和局部重熔熔浆的渗透、交代并贯入变质岩中,形成混合烟的一种变质作用。

7、接触变质作用:由岩浆散发的热量,使接触带围岩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8、板状构造:岩石在应力作用下产生一组密集平行的破裂面即劈理,伴有轻微的重结晶,但肉眼不能分辨出颗粒。

9、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应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变质作用。

10千枚状构造:岩石中各组分基本已重结晶、变质结晶并呈定向排列,使岩石呈薄片状,片理面上具丝绢光泽。

11、变晶结构:岩石在基本固结条件下发生重结晶、变质结晶等形成的结构。

二、简答题
1、何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有那些主要类型?
答: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从而使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状态下,原岩组分、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方面发生转发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热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2、简述变晶结构的主要类型。

答:变晶结构可以根据边境矿物的粒度、形态和相互关系等特点来进行分类。

按变晶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变晶结构、不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

按变晶矿颗粒的绝对大小可分为:粗粒变晶结构(平均粒径大于3mm)、中粒变晶结构(粒径介于1-3mm之间)、细粒变晶结构(粒径介于0.1-1mm之间)、显微变晶结构(在显微镜下才能分辨矿物颗粒,矿物平均粒径小于0.1mm)
按变晶矿物颗粒的形状可分为;粒状变晶结构、鳞片结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
按变晶矿物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包含变晶结构、筛状变晶结构、残缕结构。

3、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那些?
答: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泥质岩类、长英质岩类、碳酸盐岩类、基性岩类、镁质岩类。

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板岩类,千枚岩类,片岩类,片麻岩类,长英质粒岩类,角闪质岩类,榴辉岩类,大理岩类。

4、简述区域变质岩的构造特征。

答:区域变质岩常见构造类型有: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千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和块状构造。

5、简述混合岩的分类命名方法
答:混合岩的分类及其命名:
混合岩化变质岩:其物质组分+混合岩化+原岩,如:含长英质细脉混合岩化黑云母片岩
混合岩:物质成分+构造特征+混合岩。

如:花岗细晶质网状混合岩,伟晶质条带状混合岩。

混合片麻岩:主要深色矿物名称+构造特征+混合片麻岩,如:黑云眼球状混合片麻岩。

混合花岗岩:特殊构造+片状、柱状矿物和主要长石种类+混合+花岗岩类的定量矿物分类命名,如:黑云奥长混合花岗闪长岩,阴影状角闪混合花岗岩。

6、简述片麻岩的基本特征。

答:片麻岩的一般具有片麻构造或条带状构造,原岩为泥质岩、粉砂岩、砂岩和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或火山碎屑岩;具有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岩主要由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或辉石组成,其中长石含量>25﹪,片柱状矿物<30﹪;当长石的含量减少时,石英的含量增加则过渡为片岩。

命名方法:特征变质矿物+主要片、柱状矿物+长石种类+片麻岩。

主要岩石类型有: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二长片麻岩、钙质片麻岩等。

7、蚀变岩有那些主要岩石类型?
答:蚀变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蛇纹岩、青盘岩、云英岩、绢英岩等。

三、问答题
1、试述温度,压力及具化学活动性流体在变质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答:温度:温度升高有利于重结晶作用;温度升高引起变质反应,生成新矿物;温度升高提供能量,加速反应进行;温度升高使长英质组分变成流体。

压力:压力引起变质,变形,增加变质反应及重结晶速度;控制矿物稳定不范围。

具化学活动性流体:起溶剂的作用;直接参加水化和脱水,碳酸盐化及脱碳酸盐化反应等。

2、试述变质岩的结构特征。

答:变质岩的结构包括:变余结构:与正常沉积岩有关的变余结构;与岩浆岩有关的变余结构;与火山岩有关的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可进一步按变晶粒度、变晶粒度的相对大小、变晶的自形程度、变晶的形态、变晶的交生关系等划分;此外还有交代结构和碎裂结构。

3、试述千枚岩,板岩,片岩的基本特征。

答:板岩:是一种岩性较致密,通常具有密集的板状劈理的低级区域变质岩,岩石多为隐晶质粘土物质及碳质、铁质粉未组成,结晶程度差,板状构造。

岩石命名一般根据颜色或所含杂质命名,如碳质板岩、黑色板岩等。

千枚岩:千枚状构造,矿物重结晶作用明显,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典型矿物组合为:绢云母-绿泥石-石英,命名方法:基本名称前加颜色、特征矿物、杂质或主要鳞片状矿物。

片岩:主要矿物组成:片、柱状矿物(>30%)+粒状矿物(<70%=+特征变质矿物。

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命名方法:颜色+特征变质矿物+片状矿物+片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