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会计经验: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
(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
由于在计划成本核算下面,原材料的收入和发出是按计划成本结转的,所以我们需要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成实际成本,这就要通过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来计算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成本差异。
1、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计算公式:知识点:(2)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4)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期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期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2、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举例某企业2010年7月月初结存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1500元(超支),本月收入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4750元(超支),本月发出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00元。
解析步骤如下:(1)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1500+4750)/(100000+150000)x100%=2.5% (2)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成本差异=80000x2.5%=2000元(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80000+2000=82000元(4)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00000+1500+150000+4750-2000=174250元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探讨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是存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会计业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会计实践中应用的难点。
如何提高这一部分学习和应用的效果,下面就此做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材料成本差异核算的内容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成本差异是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式下,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额。
但这里指的材料,不仅是“原材料”帐户核算的内容。
还包括了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两部分。
但材料成本差异并不核算存货的所有内容,其明细帐的设置与材料采购帐户是一致的,即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
, `8 P! P3 r/ u$ d: f 在学习和应用材料成本差异核算时,有的同志有一些误解,他们按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的明细项目,分别归纳收入差异、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月末再对每一明细项目调整差异,这种核算虽然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但其违背了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目的,计划成本核算的目的是要简化存货收入和发出核算,如按上述每一明细项目核算差异,反而使存货核算人为地繁琐、复杂化了,还不如采用实际成本计价的方式。
因此对收入、发出材料差异的调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一般只需按“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三个明细项目核算即可。
但如果企业为加强某种材料物资的管理,亦可对具体的材料进行明细核算,但不能将其做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内容。
: B& b! A7 S7 ^ ~二、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的内在关系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按计划成本计价,是指其收入、发出、结存均按计划成本计价。
但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核算要遵循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则,这样月未必须将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收入及发出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帐户,通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调增、调减,反映出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以符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会计知识2008-09-26 21:43 阅读1815 评论4字号:大中小引用沂蒙山人的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材料成本差异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
企业也可以在“原材料”、“周转材料”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
二、本科目可以分别“原材料”、“周转材料”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成本差异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接近实际成本。
除特殊情况外,计划成本在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二)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按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期(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期的实际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期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
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举例:1、资料:某企业六月初A材料帐面计划成本余额160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32000元。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贷方各核算什么内容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贷方各核算什么内容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
实际材料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的实际成本,而标准材料成本是根据企业制定的标准成本系统所确定的,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下,产品生产所需的材料的成本。
1.借方:(1)实际材料消耗差异:这是指实际材料消耗量与标准材料消耗量之间的差异。
如果实际消耗量大于标准消耗量,就会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所以需要借记实际材料消耗差异科目。
(2)实际材料单价差异:这是指实际材料的单价与标准材料的单价之间的差异。
如果实际单价高于标准单价,就会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所以需要借记实际材料单价差异科目。
(3)实际材料报废差异:这是指实际材料报废量与标准材料报废量之间的差异。
如果实际报废量大于标准报废量,就会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所以需要借记实际材料报废差异科目。
2.贷方:(1)标准材料消耗差异:这是指标准材料消耗量与实际材料消耗量之间的差异。
如果标准消耗量大于实际消耗量,就会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所以需要贷记标准材料消耗差异科目。
(2)标准材料单价差异:这是指标准材料单价与实际材料单价之间的差异。
如果标准单价高于实际单价,就会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所以需要贷记标准材料单价差异科目。
(3)标准材料报废差异:这是指标准材料报废量与实际材料报废量之间的差异。
如果标准报废量大于实际报废量,就会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所以需要贷记标准材料报废差异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需要根据具体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成本控制要求来确定科目的设置和核算方法。
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材料成本,企业还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其他相关的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Word文档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
(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
由于在计划成本核算下面,原材料的收入和发出是按计划成本结转的,所以我们需要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成实际成本,这就要通过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来计算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成本差异。
1、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计算公式:知识点:(2)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4)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期初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期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期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2、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举例某企业2010年7月月初结存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1 500元(超支),本月收入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4 750元(超支),本月发出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
解析步骤如下:(1)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1500+4750)/(100000+150000)×100%=2.5%(2)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成本差异=80000×2.5%=2000元(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80000+2000=82000元(4)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00000+1500+150000+4750-82000=174250元3、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和核算材料成本差异,是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材料实际成本,是指企业所用材料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材料采购成本的费用。
材料计划成本,则是指企业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无论是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进行计价的方法。
材料成本差异核算分录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来百度文库!
材料成本差异核算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核算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收入与发出环节的差异额,因收入的途径及发出的用途不同,因此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也不相同。
(一)收入环节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收入环节、以原材料为例,涉及外购、自制、接受、委托加工、盘点盘盈的业务活动,下面分别就其调整分录加以列示:
1.外购材料
调整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调整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2.自制材料
调整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调整节约差异: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3.接受投资
调整超支差异:
借: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1。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1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是指企业在购买原材料及其他原料时,定额材料采
购价格和实际采购价格之间所形成的收入或支出,其会计分录如下:
1.如果原材料实际采购价格低于定额材料采购价格,则发生材料
成本差异支出,即在材料支出或原料支出贷方计入“材料价格调整及
计价差异”,并在银行或现金借方计入“材料价格调整及计价差异”。
2.如果原材料实际采购价格高于原料定额采购价格,则发生材料
成本差异收入,即在原材料收入或原料收入贷方计入“材料价格调整
及计价差异”,并在银行或现金借方计入“材料价格调整及计价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是一种重要的计量单位,是企业购买材料的参考标准。
通过正确的会计处理,可以确保企业的正确计量,以提高企业的
成本控制水平,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水平。
材料成本的正确核算,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一环,因此,企业
应该重视并正确处理材料成本差异,以便于在实际经营中更好地控制
材料成本和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
对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主要是为了分析和评价企业在材料采购和使用过程中的效益和效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材料成本差异分为两部分,即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价格差异是指实际材料单价与标准材料单价之间的差异,用量差异是指实际消耗材料数量与标准消耗材料数量之间的差异。
一、价格差异的核算:1.1核算方法价格差异计算公式为:价格差异=实际材料单价-标准材料单价可分为三种情况:①若实际材料单价高于标准材料单价,则价格差异为不利差异(A减少);②若实际材料单价等于标准材料单价,则价格差异为零差异;③若实际材料单价低于标准材料单价,则价格差异为有利差异(A增加)。
1.2分析和应对方法价格差异会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包括:①市场价格波动;②供应商质量或信誉问题;③材料采购策略的调整;④盈利目标的考虑。
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应对价格差异:①增加谈判能力,争取低价采购;②持续监控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采购政策;③寻找更好的供应商,提高材料质量和信誉。
二、用量差异的核算:2.1核算方法用量差异计算公式为:用量差异=实际消耗材料数量-标准消耗材料数量可分为三种情况:①若实际消耗材料数量大于标准消耗材料数量,则用量差异为不利差异(A增加);②若实际消耗材料数量等于标准消耗材料数量,则用量差异为零差异;③若实际消耗材料数量小于标准消耗材料数量,则用量差异为有利差异(A减少)。
2.2分析和应对方法用量差异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①原材料使用不当;②操作工艺变化;③员工操作技能不足;④设备故障或损坏。
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应对用量差异:①增加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设备操作意识;②定期维护设备,保持其正常运转;③优化操作工艺,减少材料消耗;④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三、综合考虑和处理差异:材料成本差异不仅仅是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两个独立的指标,还应该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
(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
由于在计划成本核算下面,原材料的收入和发出是按计划成本结转的,所以我们需要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成实际成本,这就要通过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来计算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成本差异。
1、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
计算公式:
知识点:
(2)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4)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期初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期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期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2、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举例
某企业2010年7月月初结存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1 500元(超支),本月收入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4 750元(超支),本月发出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
解析步骤如下:
(1)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1500+4750)/(100000+150000)
×100%=2.5%
(2)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成本差异=80000×2.5%=2000元
(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80000+2000=82000元
(4)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100000+1500+150000+4750-82000=174250元
3、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和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是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材料实际成本,是指企业所用材料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材料采购成本的费用。
材料计划成本,则是指企业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无论是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进行计价的方法。
其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总账及明细分类账按计划成本登记,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月份终了通过分配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计量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主要反映在材料的收入入库和发出领用等环节。
材料的收入入库环节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归集。
材料发出领用环节,是对材料成本差异在库存材料和发出领用材料之间进行分配,并结转调整发出领用材料为实际成本。
材料收入入库的成本差异计量。
材料采购时,按照新准则规定的实际成本在“材料采购”科目核算。
材料入库时,按照核定的材料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照材料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
科目。
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除特殊情况外,计划成本在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材料发出领用的成本差异计量。
发出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发出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当使用当期的实际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期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以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
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为: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会计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核算,应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并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该科目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
结转发出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按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额,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核算,也主要分为材料成本差异的归集、分配和结转等环节。
1.材料成本差异归集的核算,是指材料验收入库时发生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
应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下,按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例1】某机械制造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于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2010年2月5日购入钢材100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每吨单价4000元,价款400000元,进项税额68000元,双方商定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支付货款,付款期限为3个月。
以银行存款支付运费40000元,增值税抵扣率为7%,抵扣额2800元,该批钢材已运到,并验收入库。
钢材的计划成本每吨4100元。
要求,计算该批钢材材料成本差异,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钢材材料成本差异=(400000+40000-2800)-100×4100=27200(元)
(1)结算货款及支付运费时
借:材料采购437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0800
贷:应付票据468000
银行存款40000
(2)钢材运到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钢材410000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27200
贷:材料采购437200
2.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的核算,是指在月末首先,按照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然后,将发出领用材料按照发出领用对象分别以计划成本乘以材料成本差异率,得出各对象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再经过结转将发出领用材料调整为实际成本。
【例2】某机械制造公司2010年2月初材料成本差异余额为借方89300元,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4000000元,其中:包装物材料成本差异余额10000元,计划成本为500000元;本月收入购进材料发生材料成本差异借方金额为150000元,其中:包装物材料成本差异额为5000元;发生材料成本差异贷方金额为20000元;收入购进材料计划成本为8100000元,其中包装物250000元。
本月发出领用材料计划成本13000000元,其中:包装物500000元;分别为:生产车间原材料9500000元,包装物500000元,管理部门1000000元,销售部门2000000元。
要求,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及各部门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率=(89300-10000+150000-5000-20000)/(4000000-500000+8100000-250000)×100%=1.8%
包装物材料成本差异率=(10000+5000)÷(500000+250000)=2%
生产车间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9500000×1.8%+500000×2%=181000(元)
管理部门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000000×1.8%=18000(元)
销售部门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2000000×1.8%=36000(元)
借:生产成本181000
管理费用——修理费18000
销售费用36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225000
材料成本差异——包装物10000
3.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结转。
【例3】某机械制造公司2010年2月15日,委托宏亚公司加工零部件发出钢材50吨,计划成本为205000元,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计算委托外部加工发出钢材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发出钢材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205000×2%=4100(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4100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