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隐私安全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研究

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研究

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研究社交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交际范围得以大大拓宽。

但是,无论是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的文字,还是上传的照片和视频,都暴露了社交网络用户的众多隐私信息。

不同于传统的隐私保护,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的研究更为复杂。

本文将从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保护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重要性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信息泄露可能导致用户隐私被公开,对个人的名誉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其次,用户的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黑客将更容易获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从而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钓鱼、网络诈骗等行为。

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的工作,能够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Social networking site自身的隐私保护与不法分子对网站的攻击是导致社交网络用户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

为了增强自身安全力量,Social networking site需要提高对信息安全的关注,包括完善用户隐私保护策略,尽量减少用户信息曝光和泄露的机会。

一线互联网企业有更高的安全与风险承担能力。

上述企业可以通过建设满足《GB/T 31107-2014社交网络信息安全配置指南》的隐私保护体系,提高用户安全感和信任感。

三、保护技术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保护技术一般采用加密、访问控制、用户认证等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具体方法如下:加密技术:通过可信的通信协议加密和解密数据,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劫持和篡改,从而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访问控制:对每个用户的权限进行限制,只有满足要求的用户才能获得合法的访问,从而实现用户隐私信息的保密。

用户认证:通过建立有效的身份证明系统,在用户访问前进行认证,从而判断用户是否有权访问,保护用户隐私信息。

除此之外,社交网络企业还应该建立强大的安全审核体系,对社交网络上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及时删除违规信息,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四、总结综上所述,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研究随着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社交生活已经不再局限于现实空间,而是扩展到了虚拟空间中。

然而,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也随之而来,给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研究,介绍目前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潜在的解决方案。

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会分享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资料、照片、兴趣爱好等。

然而,这些信息可能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滥用,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此外,社交网络中常常出现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用于追踪、诈骗和身份盗窃的案例,进一步加剧了隐私保护问题的紧迫性。

首先,社交网络平台应加强用户隐私设置的设计和提供更好的管理工具。

当前,虽然社交网络平台提供了一些隐私设置选项,但用户面对繁多的选项和设置往往感到困惑。

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用户并不了解这些设置的具体含义,也不知道如何设置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因此,社交网络平台可通过简化隐私设置流程,提供更直观、易于理解的界面,并向用户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隐私权利,从而更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

其次,加强隐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大多数社交网络平台的隐私政策通常以长篇大论的方式呈现,很多用户不愿意花费过多时间去阅读和理解这些政策。

因此,社交网络平台可以通过简化和明确政策文本,提供更简洁、易于理解的隐私政策。

此外,社交网络平台也应该确保用户可以随时方便地查看和管理自己的个人信息,并能够选择是否与第三方共享自己的数据。

另外,社交网络平台应该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来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这包括加密通信、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技术手段。

例如,社交网络平台可以加密用户数据,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使用这些数据。

此外,社交网络平台还可以采用匿名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用户的身份和隐私。

除了社交网络平台本身的努力,用户自身也应该增强隐私意识和保护措施。

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强密码、定期修改密码、注意社交网络平台的安全提示等方式来保护个人账户的安全。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第一章研究背景与概述随着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交网络中,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们的个人信息也变得越来越容易暴露。

与此同时,个人信息的泄露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个人隐私泄露、身份盗窃、网络欺诈等。

因此,如何保护个人在社交网络中的隐私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对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本文概述了社交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

然后,本文详细分析了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最后,本文总结了当前社交网络中隐私保护问题的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第二章社交网络的概念和相关技术社交网络定义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社区,允许人们在其中分享信息、交流和建立关系。

社交网络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平台,如微博、Facebook、Twitter等。

社交网络的扩张和普及,对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提出了挑战。

社交网络是基于互联网构建的一个虚拟社区,是区别于传统社区的一种新型社区。

社交网络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用户可以自己创建新的个人资料,并共享自己想要共享的信息。

2.用户可以在该社区与其他用户建立关联,形成类似于朋友、关注、订阅等关系。

3.社交网络可以有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分享的信息。

4.社交网络可以支持各种形式的交流和互动,如文本、音频、视频等。

在社交网络中,有很多种技术和功能可以用于保护用户的隐私。

例如,用户可以设置自己的隐私设置,限制他人访问个人信息和私人信息等。

此外,社交网络还可以使用加密技术来防止信息泄露,使用匿名技术来保护用户的身份等。

第三章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社交网络中隐私保护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社交网络平台的弱隐私保护设置,以及用户不慎公开自己的隐私信息。

1.社交网络平台的弱隐私保护设置社交网络平台在隐私保护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隐私设置不够精细,用户可以被其他用户轻易地找到并联系,而这些联系可能是恶意的。

移动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移动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移动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App的兴起,移动社交网络成为了人们更加便捷的社交工具。

但是,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隐私保护问题。

在移动社交网络中,隐私泄露和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

因此,本文将探讨移动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分析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隐私泄露的原因及现状移动社交网络中的隐私泄露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中用户自身的行为是主要原因之一。

大多数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分享了他们的个人信息、照片、位置等敏感信息,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第三方恶意利用。

此外,社交网络平台自身的安全漏洞也是导致隐私泄露的原因之一。

社交网络公司为了提高用户粘性,通常会收集用户的数据,但是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并不严格,面对网络黑客的攻击,就变得异常脆弱。

此外,社交网络平台可能与其他公司进行数据共享,这也是导致隐私泄露的原因之一。

现阶段,大多数移动社交网络根据用户需求和习惯,可能会向用户收集下面这些信息:1. 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地理位置、手机号码、邮箱等。

2. 关系网络:好友、关注、粉丝等。

3. 发布的内容:文本、音频、视频、照片等。

4. 行为信息:浏览历史、点赞、转发、评论等。

在收集和利用用户数据时,社交网络平台需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利用,然而目前仍有大量的违法行为发生。

比如,2018年4月,中国移动互联网协会发布《2017年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分析报告》中提到,有超过一半的用户在社交网络上曾经遭受过骚扰或者隐私泄露。

二、隐私保护的现状和挑战当面对隐私泄露时,用户会因此而产生反感,因此,社交网络平台需要保护用户的隐私并获取用户的信任。

现阶段,移动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

社交网络平台通常会发布隐私政策,并要求用户在注册前同意用户协议。

这些政策和协议向消费者明确告知了他们个人信息的用途和范围。

社交网络时代下的信息隐私保护研究

社交网络时代下的信息隐私保护研究

社交网络时代下的信息隐私保护研究正文:一、社交网络的发展与信息隐私的威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个人生活、观点和经验。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社交网络所带来的信息隐私威胁。

信息隐私包括个人身份、信用、健康、财产等方面的信息保护问题,是社交网络时代下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社交网络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让人们可以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想法和经验,吸引了很多用户。

然而,这也意味着用户需要向社交网络提供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邮件、生日、职业、工作经验、学历、个人照片和视频等。

这些信息对用户本人来说是非常敏感的,但却不断被社交网络运营商收集、处理和利用。

另外,社交网络中的用户之间也可能通过不当的行为或者侵犯个人隐私来威胁其他用户的信息安全。

例如,有人利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进行诈骗、敲诈勒索、骚扰、恶意评论等行为。

这些行为都对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隐私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危害。

二、对社交网络信息隐私保护的现状分析在社交网络中保护信息隐私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传统的隐私保护技术对社交网络的保护效果很有限,具体原因如下:1. 社交网络的用户共享模式和技术特性使得信息安全难以保障。

不同用户上传的信息五花八门,定位和鉴别方式多种多样,同时社交网络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甚至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分析出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个人喜好、购物习惯、社交圈子、偏好观点等等。

2. 传统的隐私保护技术无法在社交网络中有效应用。

此类技术通常是基于数据加密和数据授权等手段来保护信息安全,但这些技术难以应用于社交网络上。

因为社交网络中用户的数据来源繁多,数据集规模巨大,而且数据会频繁更新,使用传统的保护技术较难实现实时保护。

3. 社交网络公司的利益考虑使得隐私保护存在漏洞。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很多互联网公司为了增加用户数量和粘性,通过提供免费的网络服务等方式来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

社交网络中的个人隐私保护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个人隐私保护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个人隐私保护研究随着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普及,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可以在社交网络上与亲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和学习资讯。

但是,在这个社交网络普及的时代,人们的隐私也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

社交网络平台不仅会收集用户的数据,也可能将这些数据与第三方供应商分享。

因此,隐私成为了一个社交网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保护的研究。

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的泄露社交网络是一个个人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场所,用户经常会分享与其个人生活有关的一些信息。

但是,这些信息可能会被不法之徒盗取,也可能被广告公司用来销售和营销。

这些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Email地址、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和账户信息等。

更糟糕的是,当用户在社交网络上上传一些敏感信息时(例如:金融记录和个人照片等),可能会泄露全部个人信息。

实验表明,用户的隐私不仅会被社交网络公司收集和利用,也会被一些恶意用户用来进行犯罪活动。

常见的攻击包括恶意广告、间谍软件、钓鱼邮件和虚假身份等。

因此,社交网络应该采取措施来缓解这些风险和保护用户的隐私。

个人隐私保护的发展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

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隐私泄露检测和隐私保护技术的开发。

隐私泄露检测隐私泄露检测旨在发现社交网络平台可能暴露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

隐私泄露检测包括搜寻和识别威胁。

尽管这个过程很复杂,但是常用的一些工具包括社交网络API收集、安全官员和安全措施等。

因为检测社交网络中隐私泄露需要许多复杂的步骤和技术,因此,这个过程需要使用一套系统性的方法来完成。

隐私保护技术的开发为了解决社交网络中隐私泄露的问题,研究人员发展出了许多技术来保护个人隐私。

其中,最普遍的隐私保护技术包括假名、数据失真、匿名等。

这些技术都是数据隐私保护的有效方法。

最近,隐私保护技术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例如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融合,有效的保护了用户数据的隐私。

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研究

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研究

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研究在现代社会中,社交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人们进行社交、获取信息的常用平台之一。

社交网络平台对于用户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也给用户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个人隐私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的价值也越来越突出,用户的个人信息隐私成为了网络攻击者的重要目标,社交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的研究现状、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泄露的原因在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泄露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可以归纳为一些基本的原因。

首先,社交网络平台本身并不完全保证每个用户的私人信息的安全,一些黑客和网络攻击者可以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其次,一些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公开了过多的个人信息,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

此外,一些第三方应用程序可能会收集和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这也可能导致隐私泄露。

二、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泄露的影响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泄露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身份盗窃:如果攻击者能够访问社交网络中的某个用户的私人信息,那么他们就可能使用这些信息进行某些欺诈行为或者盗窃个人身份。

2. 谴责和骚扰:社交网络平台是个人表达意见和观点的平台,但如果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那么攻击者就有可能使用该用户的个人信息对其进行攻击和骚扰。

3. 消费者影响: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泄露会影响消费者的利益,因为用户的信息可能会被黑客盗取,导致消费者的账户、信用卡或者其他重要信息受到损害。

4. 企业影响:如果企业的客户数据泄露,那么该企业的声誉将受到重大影响,并可能导致大量客户流失。

三、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保护应对措施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用户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包括:1. 更改密码和用户名:用户应该定期更改社交网络平台的登录密码和用户名,并确保密码难以被猜测。

移动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研究

移动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研究

移动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研究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研究人员开始致力于移动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的研究。

本文将从隐私泄露的危害、主要隐私保护措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探讨移动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的研究。

首先,个人隐私泄露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在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等私人信息。

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就可能导致用户面临各种风险,如身份盗用、诈骗、敲诈勒索等。

更重要的是,用户个人隐私泄露还会导致社会安全问题,比如犯罪分子可能利用泄露的个人隐私信息对用户进行跟踪、监视和跨界犯罪活动。

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隐私保护措施。

首先是用户的自主权,即用户有权决定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被公开或分享给他人。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该充分尊重用户意愿,提供私人信息保护的功能和设置选项。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隐私保护级别,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信息进行不同的公开程度。

同时,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该明确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使用目的,尊重用户知情同意的原则。

其次是数据加密和安全传输措施。

对于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该采取安全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存储,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或篡改。

同时,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该采用安全的传输协议,如SSL/TLS,来保障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传输。

另外,隐私设置和隐私政策的透明度也是重要的隐私保护措施。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该向用户提供直观、易懂的隐私设置界面,让用户可以方便地控制自己个人信息的公开程度。

隐私政策应该清晰明确,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使用范围、目的和可能带来的风险。

此外,平台还应该提供隐私政策的更新机制,及时通知用户个人信息使用政策的变更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5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编号= 1009-2552 (2018)05-0153-07D O I:10. 13274/j.c n k i.h d z j. 2018. 05. 034"f s息技术社交网络隐私安全研究综述何凌云,洪良怡,周洁,陈湃卓,赵序瑜,谢宇明,刘功申(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上海200240)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用户隐私泄漏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如何设计一种更好的架构或者算法来保护用户隐私信息成为当前社交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中主要从社交网络泄漏内容、途径以及防止泄漏的关键方法做了简单介绍,比较归纳了各种 隐私保护的原理及特点,并对未来的隐私保护方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社交网络;隐私保护;K-匿名;P2P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Literature review of social network privacy protection methodsHE Ling-yun,HONG Liang-yi,ZHOU Jie,CHEN Pai-zhuo,ZHAO Xu-qi,XIE Yu-ming,LIU Gong-shen(S c h o o l o f C y b e r s p a c e S e c u r i t y,S h a n g h a i J i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S h a n g h a i 200240,C h i n a) Abstract :These years,the rapid development ol social network has brought about the problem ol privateinformation leakage ol the users.It is a key po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l OSN to design a new structure oralgorithm to protect private information ol users on social network.This essay discusses on the content and ways ol privacy leak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methods to prevent it.It summariz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leatures ol these methods and looks lorward to the luture methods.Key words :social network;privacy protection;K-anonymization;P2P0引百社父网络是在线社父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OSN)的简称。

基于六度空间理论的社交网 络服务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同时快速成长。

社交网 络以用户间真实的人际关系、用户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地理位置为基础,以实名或非实名的方式在网 络上构建社会关系网络服务。

2004年诞生的Face-book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交网站,建立 在真实的人际关系网络之上提供用户多样的社交服 务。

目前国内外热门的Facebook、Twitter、领英、微 博都属于社交网络的范畴,搭建了人们沟通、社交的 交流平台。

各种社交网站爆炸式发展的同时,也因为其存 在严重的隐私安全问题,给广大用户群体带来了困 扰。

人们开始关心个人的信息是否会在社交网络上 暴露,比如在网站上填写的真实身份信息和社会关系信息。

因此如何在社交网络上保护个人信息成为 社交网络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问题。

1社交网站功能特点社交网络是用户与他们现实或者虚拟世界中有 关系的人的数字化表达以及用户之间的消息传送服 务和社交服务的平台。

这是一个允许用户建立用户 档案(自己的数字化表示)和其他用户建立联系的 平台。

社交网络也支持现有现实或虚拟世界中社交 关系的维持和提升。

此外还可以基于共同爱好、所 在位置以及活动等其他共同点建立新的联系。

[1]因此,社交网络需要实现以下几种功能:个人空 间管理(创建/删除账号、创建/修改档案、上传/修 改用户内容)、社交关系管理(联络旧友、结交新收稿日期:2017 -08-07作者简介:何凌云(1995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 处理和隐私保护社交网络。

一 153—友)、聊天(公开留言、私密对话)等。

2社交网络泄露的隐私内容2.1身份信息社交网络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人们开始习惯在网上分享关于自己的信息。

然而很 多人不知道谁可以看到这些个人信息,甚至不知道 查看权限的设置的重要性,因而人们的真实身份信 息易在网络上泄露。

一些类似MySpace的网站提供 了让用户决定身份信息可见范围的功能,另一些如 Facebook的网站使用默认设置:朋友之间可以互相 查看,除非用户设置分组权限限制查看权限。

身份信息包括了用户的姓名、出生年月日、联系 方式、证件号码、家庭信息、经历信息等可以识别该 个人的信息。

Krishnamurthy和W ills[2]研究了社父网站的潜 在隐私泄露的类型,区分了被分享的信息内容、范围 以及防止信息扩散的方法。

他们还检验了第三方跟 踪用户的行为,比较了当下流行的社交网站的隐私 泄露程度。

Joshua Fogel和 Elham Nehmad[3]研究了一•些大 学生使用社交网站的习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网 上公开个人资料的人(不论男女)普遍更具有承担 风险的态度;Facebook比MySpace具有更好的信任 机制;女性比男性更关注普遍的隐私问题以及身份 信息的保护问题;男性比女性更喜欢在互联网上公 开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

据《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72%的中国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泄露内容涉 及网名姓名、手机号、邮箱、住址、身份证号等[4]。

通过研究可以认为个人的身份信息是社交网络上较 为直接泄露的隐私内容,给人们带来困扰和危险。

2.2位置信息除了真实身份信息的泄露问题,社交网络还可 能泄露用户的当前位置。

由于具有定位功能的手机 的普及,GPS技术和基于W i-F i的定位方法使得一 些应用可以读取用户的当前位置,给用户带去方便 之余也带来了隐私安全问题。

据《中国网民权益保 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4],5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浏览痕迹、地 理位置等)被泄露。

过往针对位置隐私的研究基本 上从三个角度进行:计算角度、结构角度、用户交互 角度。

从计算角度的研究大多是试图保护一组用户的 隐私,其中标志性的是K-匿名理论。

基于此的算 法包括了 Gruteser和Grunwald[5]在时空上的隐蔽、—154 —Beresford和Stajano[6]在混合区的研究。

其他研究 观察如何防止攻击者从一个用户位置信息上推断更 多信息,如Krumm[7]对推断用户家庭住址的方法的 研究。

结构上的研究致力于限制收集的位置信息、信 息获取的条件、处理地理位置信息的方法。

Hight-ower和Boriello[S]研究了判断一个人位置的方法。

Hong和1^^^丫[9]实现了一个计算、处理、获取本地 数据的系统,减少连接网络资源,以此来保障隐私 安全。

用户交互角度上的研究中,Lederer[10]带领的调 查显示了试图获取信息的是谁是用户最关心的。

Consolvo等人[11]领导的其他研究显示,获取信息的 理由以及程度也是用户关心的。

3社交网络隐私安全泄露途径3. 1开放API由于社交网络会整合第三方网站的内容,并且 可能会向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用户数据的接口。

虽然 开放接口可以使网站可以有改进,但是这也导致了 用户数据暴露给第三方开发者的隐私问题。

Adri-enne Felt与 David Evans设计了 适用于 Facebook 的保护隐私的A P I方法,使得接口功能正常且保护了 隐私。

[12]这项研究说明开放和隐私之间必须折中,开放 的社交网络平台可以迎来更多创新开发,而保护隐 私的接口会禁止一些未来潜在有价值的应用。

此外,佐治亚理工大学的Kapil Singh[l3]等人也 就这一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个隐私控制平台一一 xBook。

它保证在第三方程序实现应有功能的情况 下对信息流进行严格监控,控制其获取信息以及与 外界交换信息的权限。

每个第三方程序需要告知 xBook它完成应用功能所需的用户信息以及分别需 要发给哪些网站,用户可以得到有关这些信息的详 细列表,并根据自己的隐私偏好来决定是否安装这 一程序。

xBook系统通过客户端、服务器端的限制 机制,给予用户定义规则的标签强化信息流监控,匿 名化数据以及监控对外通信等技术手段解决了潜在 的信息泄漏问题,使得在其监控下的程序在用户未 授权情况下不会向外界泄漏任何用户信息。

更一般的条件下,用户往往不知道可能访问其 数据的受众群体的规模或性质。

Anna Squicciarini,Federica Paci,Smitha Sundareswaran[14]提出了 一•种基于自适应策略生成框架的隐私保护机制一一Pri-Ma,它可以支持半自动生成用户配置文件信息的访 问规则。

PriM a 访问规则由用户对其档案数据的隐私偏好,数据本身的敏感性以及向其他用户公开该 数据的客观风险来定制。

所产生的规则是简单但强 大的规范,指示每个用户的适当保护级别,并且动态 地适应于用户偏好和S N配置的不断变化的设置。

3.2社交网站与商业网站的合作在我们使用某些主流网站时,如果发现可以利 用社交网站账号直接登录而不用重新注册,往往会 觉得更加方便;然而这种便捷可能是建立在泄漏自 身隐私的基础上的。

“2009年12月2日雅虎宣布 了一项与Facebook的合作:雅虎将认可Facebook用 户的注册身份,并让他们能够与朋友们分享博文、照 片和其他内容。

未公布的合作协议显示,雅虎希望 能使用Facebook的用户数据,并在其个人页面上放 置针对个人的展示广告。

”[15]社交网通过出卖用户 真实信息建立与其他商业网站和广告主的合作获取 盈利,却让用户的隐私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主 要靠用户自身隐私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社交网站对用 户隐私的承诺和保护,目前还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