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型低温绝热纸的出气速率和出气成分测试_孙冬花
阻燃纺织品的性能测试方法及发展动态

阻燃纺织品的性能测试方法及发展动态阻燃纺织品的性能测试方法及发展动态评定阻燃后织物的可燃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影响因素很多,如织物吸湿率、重量等,但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是点火性,即着火点的高低,表示织物起火的难易;另一是燃烧性能,即在特定条件下,沿着样品燃烧的速率。
纵观各国阻燃测试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又存在着内在联系。
从被测试样所处的环境来看,氧指数法有其独特之处,而从被测试样所处的位置看又大体上可分为垂直向、45°方向和水平方向三大类。
当然还有一些专用于某些材料的方法如铺地织物试验方法等。
本文结合国内外附燃测试方法和标准简要介绍纺织品阻燃性能的一些测试知识。
1 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方法1·1 燃烧实验法燃烧实验法,主要用来测定试样的燃烧广度(炭化面积和损毁长度)、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
一定尺寸的试样,在规定的燃烧箱里用规定的火源点燃12s,除去火源后测定试样的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
阴燃停止后,按规定的方法测出损毁长度。
根据试样与火焰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垂直法、倾斜法和水平法。
垂直法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测定方法。
这类实验比45°方向、水平方向燃烧更为剧烈。
垂直燃烧实验又分垂直损毁长度法,垂直向火焰蔓延性能测定法、垂直向试样易点燃性测定法和表面燃烧性能测定法。
GB/T5456-1997规定了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试样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该法用规定的点火器所产生的规定点火火焰,按规定点火时间对垂直向纺织试样点火,测定火焰在试样上蔓延至标记线(规定距离)所用的时间(以秒计)。
亦可同时观察、测定和记录试样的其他有关火焰蔓延的性能[1]。
GB8746-88规定了纺织织物燃烧性能垂直向试样易点燃性的测定,该法用规定点火器产生的规定火焰,对垂直向纺织试样点火,测量织物点燃所需要的时间[2]。
GB8745-88规定了纺织织物表面燃烧性能的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接近项部处点燃支承于垂直板上的干燥试样的起毛表面,测定火焰在织物表面向下蔓延至标记线的时间[3]。
塑料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

❖ 测试-在400℃高温下,先调好空气流速,待空气温 度恒定,降低试样盘位置,使之进入炉内,然后立 即开始计时,并点燃引火源。
❖ 若试样在5min内点燃,则降低空气温度,更换试样, 重新测试。相反,若试样在5min内仍不点燃,则提 高空气温度,重新测试。记录发生闪光的最低空气 温度。即试样最低闪燃温度。试样自燃温度可采用 与上述相类似的方法测定,但无需点火源。
❖ UL 94V-0、V-1、V-2垂直燃烧测定判别指标
试样燃烧行为
试样数 点燃次数 每次点燃后单个试样最长有焰燃烧时间/s 第二次点燃后单个试样最长无焰燃烧时间/s 5个试样10次点燃后最长有焰燃烧总时间/s 有无熔滴和熔滴是否引燃棉花 是否燃烧到固定夹
V-0 V-1 V-2
55 5 22 2 10 30 30 30 60 60 50 250 250 否否 是 否否 否
❖ 热释放速率
❖ 热释放速率(Heat Release Rate,简称HRR), 是指材料被点燃后,单位面积试样释放热量的速 率,单位为KW/m2。锥形量热仪能给出材料燃烧 过程中HRR随时间的动态变化,HRR的最大值称 为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热释放速度被认 为是测量火灾发展和传播最重要的参数,它提供 了火灾尺寸的量度,因此HRR也被称为火强度。
❖ 测定泡沫塑料可燃性的大型试验(CAL TB133法)
❖ 用于测定公共场所和具有高度危险场所的座椅沙发 (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的大型燃烧试验。
❖ 装置-燃烧试验室,3.66m(长)×3.05m(宽) ×2.44m(高)。门外装有排气罩,罩上接直径 0.41m排气管和洗气管。排气管上装有热电偶温度 计、流速计、烟雾计及燃烧气体取样器。在试验室 天花板上也装有热电偶温度计及燃烧气体取样品。
阻燃纸和纸板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阻燃纸和纸板燃烧性能试验方法GB/T 14656—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0—16批准 1994—06—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阻燃纸和纸板在特定条件下的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1.6mm以下,经过阻燃处理的纸和纸板,也适用于经涂布或印刷加工、厚度1.6mm 以下的阻燃纸制品。
2 术语2.1 续焰时间移去燃烧器火焰后,试样继续有焰燃烧的时间,单位为秒(s)。
2.2 续灼燃时间试样停止有焰燃烧后,炭化部分继续灼热燃烧的时间,单位为秒(s).2.3 炭化长度燃烧试验后,试样炭化部分沿试样长边方向的最大长度,单位为毫米(mm).2.4 阻燃纸经过阻燃处理的纸、纸板和纸制品。
2.5 非耐水性阻燃纸指在水中浸泡后阻燃性能不能满足6.1.2条之要求的阻燃纸.2.6 耐水性阻燃纸指在水中浸泡后阻燃性能满足6.2.2条之要求的阻燃纸。
3 试验装置和仪器3.1 试验装置主要由燃烧箱、控制箱和燃气供给系统组成(见图1)。
3.1.1 燃烧箱由箱体、试样固定装置、燃烧器等组成(见图2)。
3.1.1.1 箱体用厚度2mm的不锈钢板制作。
外形尺寸为305mm×355mm×760mm.箱体正面设镶有玻璃的门,箱体顶板上均匀分布16个直径为12.5mm的通风孔(见图3)。
箱体两侧面各有8个直径12.5mm的通风孔,其孔中心距离下部边缘25mm。
在箱体顶板下方25mm处设置一块上挡板.3.1.1.2 试样固定装置用不锈钢制作,主要由支架和试样夹组成.支架悬吊于燃烧箱顶板中央。
试样夹可夹持210mm×70mm的试样,夹住后试样的裸露面为210mm×50mm,测试时用螺丝固定在支架上,呈倒置的U字形.3.1.1.3 燃烧器主要由煤气灯、滑块和滑轨组成。
煤气灯上部为可以转动的灯管,灯管内径为10mm,灯管顶端离试样下部边缘19±1mm.燃气经调节阀、流量计、压力表后进入煤气灯。
阻燃性能测试标准

阻燃性能测试标准阻燃性能测试标准是指对材料或产品的阻燃性能进行评定的一系列标准化测试方法。
阻燃性能测试旨在评估材料或产品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性能,以确保其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从而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造成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阻燃性能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阻燃性能测试的重要性和相关标准。
首先,阻燃性能测试标准包括了材料的燃烧性能、热释放、烟气产生、滴落性能等多个方面。
其中,材料的燃烧性能是评定材料在明火或热辐射条件下的燃烧性能,通常采用垂直燃烧测试、水平燃烧测试等方法进行评定。
热释放测试则是评定材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以及释放速率和时间,通过测定热释放速率曲线和热释放总量等参数来评定材料的阻燃性能。
此外,烟气产生和滴落性能也是评定材料阻燃性能的重要指标,烟气产生测试评定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量和烟气毒性,而滴落性能测试则评定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滴落情况及对火灾蔓延的影响。
其次,阻燃性能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交通工具、电子设备等领域,阻燃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扩散,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对阻燃性能测试标准进行了制定和修订,以适应不同材料和产品的阻燃性能评定需求。
通过严格执行阻燃性能测试标准,可以确保材料和产品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降低火灾风险,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最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阻燃性能测试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新材料的出现和新技术的应用,对阻燃性能测试标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阻燃性能测试标准的研究和推广,促进阻燃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总之,阻燃性能测试标准是评定材料或产品阻燃性能的重要依据,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阻燃性能测试标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阻燃材料的研发和推广,为建设安全、可持续的社会做出贡献。
阻燃材料测试与表征方法简述

阻燃材料测试与表征方法简述
阻燃材料测试与表征方法简述
阻燃材料是指具有阻燃性能的材料,主要用于生产安全、耐火以及耐热的各类型的产品。
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发生火灾,减少火灾及其造成的损失。
因此,阻燃材料的测试与表征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阻燃材料的测试和表征方法可分为实验室测试法和现场测试法。
实验室测试是指在实验室中进行的阻燃性能测试,包括热导率测试、热膨胀系数测试、热性测定、热学性能测试、热强度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阻燃材料的性能,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不同环境中。
现场测试是指对阻燃材料在真实环境下的阻燃性能进行测试。
这种现场测试包括火焰传播测试、热释放量测试、烟雾测试、挥发性有机物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阻燃材料的现实性能,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不同的环境。
阻燃材料还可以通过表征方法来表征。
表征方法是指对阻燃性能的表征,就是通过测试阻燃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其与火焰的相互作用,来表征阻燃材料的性
能。
常用的表征方法有热导率测试、热膨胀系数测试、热性测定、热学性能测试、热强度测试等。
以上是阻燃材料测试与表征方法的简述。
总之,阻燃材料的测试和表征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阻燃材料的性能,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不同的环境中。
材料阻燃性试验

材料阻燃性试验阻燃性测试简介材料的阻燃性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或制品进行有焰燃烧的能力。
它包括了是否容易点燃,以及能否维持燃烧的能力等有关的一些特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阻燃性测试已经形成多种标准,成为相关业界非常重点的检测项目。
阻燃性测试目的通过对客户提供的样品进行燃烧测试,根据燃烧的结果进行相应的等级评级,协助客户对产品进行品质管控。
阻燃等级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性能之一,是许多认证必不可少的,也是很多国家强制要求的必检项目。
阻燃性测试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塑料、泡沫塑料、薄膜、纺织物、涂料、橡胶、汽车内饰件、电工电子等产品。
检测标准1. GB/T 2408-2008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2. GB/T 5169.1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6部分: 试验火焰50W 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3. 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阻燃性测试步骤取样→预处理→开机调整夹具高度、火焰高度、燃气流量等→测试并记录结果→对应标准进行等级。
材料阻燃性能不过关,有很大的火灾隐患一些良好的阻燃材料有很好的耐火性美信检测拥有资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 国家质检总局认可实验室垂直燃烧名词解释余焰 afterflame :引燃源移去后,在规定条件下材料的持续火焰。
余焰时间 afterflame time (t1和t2):余焰持续的时间。
余辉 afterglow :在火焰终止后,或者没有产生火焰时,移去引燃源后,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的持续辉光。
余辉时间 afterglow time (t3):余辉持续的时间。
测试仪器照片UL94水平垂直燃烧试验箱RH-6033A主要参数1.使用气体:99.99%纯度甲烷2.功率: 50W (20mm喷嘴), 500W (125mm喷嘴)3.火焰高度调节:按标准要求可从20mm 调至125mm4.内容积≥0.8 m35.喷灯角度:20°,45°,90°6.时间设置:施焰时间/余焰时间/余辉时间:0~99 min99 s可设定,时间精度≤0.1s要求样品要求长×宽:125±5mm ×13.0±0.5mm,最大厚度不超过13mm。
典型保温板材阻燃性能检测过程VOCs排放特征

典型保温板材阻燃性能检测过程VOCs排放特征为了明确典型保温板材阻燃性能检测过程中VOCs的排放特征,选取了在市场上占有率相对较大的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和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其进行阻燃性能的检测,并且对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采樣分析。
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以及丙烯浓度法对臭氧生成的潜势进行分析并且计算相应的阀值稀释倍数。
通过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探究出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和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在检测的过程中排放的浓度分别为90±10毫克每立方米以及190±50毫克每立方米。
根据实验过程,可以探究出板材在燃烧以后排放出的VOCs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因此,必须要加强对VOCs排放的治理。
标签:典型保温板材;阻燃性能检测;VOCs排放引言: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所使用的高科技技术也在逐渐增多,尤其是在保温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能够使墙体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经常会使用保温板材作为改善墙体保温性能的常用技术,但是保温板材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消防事故,因此为了保障能够有效的提高消防安全性,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规定必须对保温板材进行阻燃性能的检测,一旦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排放了大量的VOCs物质,不仅会导致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还会导致人体的健康受到相应的危害,所以必须要对VOCs的排放特征进行相关研究。
1.试验流程在进行实验流程之前,首先要对样本进行采集,以及准备相应的试验原材料和试验仪器,本次所采用的试验原材料为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和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这两种原材料可以通过市场上进行购买。
然后是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相应的点燃操作,所以必须要在实验室中准备燃烧实验设备。
在对样本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相应的气体采样器对原材料燃烧过后排放出的VOCs 进行相应的采样。
采样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能够将特氟龙双阀气体放入到密闭的真空箱中,然后通过真空泵对真空箱进行负压操作,保障可以对VOCs完成采样过程。
阻燃织物的测试方法和燃烧性能评定

阻燃织物的测试方法和燃烧性能评定本文介绍了阻燃织物的测试方法和燃烧性能的评定,提出加快制定产品标准,推动阻燃纺织面料的发展。
几乎所有的纺织材料都是可燃的,即使经过阻燃技术处理也难以阻止纤维在火焰中燃烧。
只是经过阻燃处理后会不同程度的降低纺织材料的燃烧速度和离开火源后能够迅速停止燃烧,因此阻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纺织品的阻燃意识日益提高,为了减少由于纺织品引起的火灾事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织物燃烧性能的测试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针对纺织品的不同用途,各旧制定的阻燃法规也由飞机内纺织品、地毯和建筑材料开始,扩大到睡衣、家具沙发套、座垫和室内装饰物: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还以法律形式规定: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服装以及睡衣必须标明“阻燃”。
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在不断加大力度。
1 、织物阻燃性能的评定评定织物的可燃性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易点燃性,即着火点的高低它表明织物着火的难易;另一方面是织物的燃烧性能即阻燃性。
评定织物的燃烧性能存在两种评判标准:一种是从织物的燃烧速率来进行评判。
即经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间,然后移去火焰,测定面料继续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
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另一种是通过氧指数(也称极氧指数)法来进行评判:面料燃烧都需要氧气,氧指数(LOI)是纤维燃烧所需氧气的表述,故通过测定氧指数即可判定面料的阻燃性能,氧指数越高则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越高,即表示越难燃烧:该指数可用样品在氮、氧混合气体中保持烛状燃烧昕需氧气的最小体积百分数来表示:LOI=氧气浓度/(氧气浓度+氮气浓度)×100%氧指数低于20%,属易燃纤维;氧指数在20~26%之间,属可燃纤维;氧指数在26~34%之间属难燃纤维;氧指数在35%以上属不燃纤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燃型低温绝热纸的出气速率和出气成分测试孙冬花1,王荣宗2,陈光奇2(1.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物理研究所,真空低温技术与物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摘要:低温绝热纸是制造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的重要材料之一。
在真空条件下绝热纸的出气速率影响低温容器的真空性能,是低温容器设计的重要依据。
介绍了低温绝热纸测试装置的设计及技术指标,利用静态法测试了阻燃型低温绝热纸的出气速率和出气成分,给出了试验数据。
关键词:低温容器;材料出气;质谱分析中图分类号:TB322;O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086(2007)02-0111-05TESTOFOUTGASSINGRATEANDINGREDIENTOFINFLAMING-RETARDANTCRYOGENICINSULATIONPAPERSUNDong-hua1,WANGRong-zong2,CHENGuang-qi2(1.TheSchoolofEnvironmental&MunicipalEngineering,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2.LanzhouInstituteofPhysics,Lanzhou730000,China)Abstract:Cryogenicinsulationpaperisoneoftheimportantmaterialthatisusedtothemanufactureofmultilayerinsulationcryogeniccontainers.Theoutgassingrateofcryogenicinsulationpaperhasagreatinfluencetothevacuumdegreeofcryogeniccontainersinthestatusofhighvacuum.Itistheimportantbasisforthedesignofcryogeniccontainers.Thedesignandtechnologystandardofthetestingexperiment,theoutgassingrateandingredientofinflaming-retardantcryogenicinsulationpapersaregiven.Keywords:cryogeniccontainers;theoutgassingingredients;quadrupledmassspectrumanalyses1引言低温绝热技术是低温技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低温容器是用来储存经过制冷将气体变成低温液体的装置。
低温液体的温度要比周围环境温度低得多,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会向容器内传入,液体吸收一定热量后便会汽化。
为了有效储存低温液体,并能保存较长时间以供使用,低温容器就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
为此,在低温容器设计、制造中须按照要求采用相应的绝热技术,选用适宜的材料来设计,才能制造出满足使用要求的产品。
高真空多层绝热是低温绝热最有效的绝热方式。
从1951年皮脱尔逊首次提出多层绝热后,就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大型、中型、小型低温容器中[1]。
特别是随着航天技术和超导技术的发展,低温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大,多层绝热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并日趋成熟。
采用多层绝热技术的低温容器,其夹层是以低导热率材料作间隔层(例如用玻璃丝布、长纤维纸、尼龙丝网等),间隔缠绕多层具有高反射率薄膜材料作反射屏,这样高收稿日期:2007-01-18.作者简介:孙冬花(1977-),女,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真空材料测试研究。
第13卷第2期2007年06月真空与低温Vacuum&Cryogenics111112真空与低温第13卷第2期真空状态使气体对流和传热可以忽略不计(计算得出,当压力低于10-2Pa时,多层绝热内气体的导热和对流换热远远小于辐射传热),而辐射传热,由于真空夹层中放了多层反射屏,所以有效地阻挡了辐射换热[1]。
低温绝热纸是制造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的重要材料之一。
在真空条件下绝热纸的出气速率会对低温容器的夹层真空度产生影响,而夹层真空度是衡量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真空绝热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技术指标。
因此,为确保低温容器的绝热性能和使用寿命,在低温容器夹层真空设计时,掌握所采用的多层材料的出气速率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在众多的低温绝热材料中,仅对聚酯膜、玻璃钢等的出气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2],对其他低温绝热材料的真空性能研究甚少,特别是对国产低温绝热纸,尚未进行任何研究。
作者主要对杭州某厂生产的阻燃型低温绝热纸在常温和高温(120℃)下的出气速率和出气成分进行了初步测试、分析,给出试验数据和结论。
2测试装置本测试装置由四极质谱分析系统和样品测试系统两部分组成,试验原理简图如图1所示。
四极质谱分析系统由质谱计、质谱室、IKR251规、涡轮分子泵、微调阀、前级阀和前级泵等组成。
本系统主要作用是对样品的出气成分进行质谱分析。
样品测试系统由ZJ-10规、样品室、加热带、预抽阀、预抽泵、高真空阀、液氮冷阱、串联的油扩散泵、前级阀和前级泵等组成。
该系统主要作用是对玻璃系统和待测样品进行抽真空处理,并测试系统的静态漏放气速率和样品的出气速率。
1.前级泵1;2.前级阀1;3.分子泵;4.质谱计;5.IKR251规;6.质谱室;7.微调阀;8.ZJ-10规;9.样品室;10.加热带;11.测试样品;12.预抽阀;13.预抽泵;14.高真空阀门;15.液氮冷阱;16、17.扩散泵;18.前级阀2;19.前级泵2。
图1绝热纸出气测试装置简图样品室是一个内径Φ=3.516cm、长度L=46.160cm、容积V=0.448L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外缠加热带,可对测试系统和样品进行加温,样品在样品室内进行常温和高温出气试验。
样品室的压力测量规选为ZJ-10中真空规。
抽空系统由2台玻璃扩散泵串联,并与液氮冷阱连接,前级泵选用2XZ-2型机械泵。
四极质谱分析系统的质谱室通过微调阀与样品室相连,质谱室工作时稳定真空度优于1×10-4Pa。
样品出气的进样压力可通过微调阀进行调节,压力为3×10-3Pa。
3试验原理材料的出气速率除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材料的制造工艺、贮存状态有关。
预处理工艺(如清洗、烘烤、气体放电轰击、表面处理等)对材料的出气速率的影响也很大。
测量材料的出气速率常用的方法有两类:动态法(流量率法)和静态法(定容法)[3]。
本试验采用静态法。
静态法是在固定样品的温度、质量和出气空间容积的条件下,测定在一段时间内,由于材料出气而引起的固定容积V的压力变化,从而计算出样品的出气速率Q=(Δp・V)/(Δt・m)式中p为压力,Pa;V为出气空间容积,m3;t为时间,s;m为样品的质量,g。
4试验过程及测试分析4.1试验准备工作试验前对试验设备进行调试。
为消除测试系统本底对样品测试的影响,在样品常温和高温测试之前,要对系统进行加热烘烤除气处理。
对烘烤处理后的空载真空系统进行测试,要使测试系统的极限真空度优于5×10-4Pa,极限静态漏放气率达到10-8Pa・m3/s。
4.2样品的制备样品采用阻燃型低温绝热纸(Z型),其技术参数见表1。
表1阻燃型低温绝热纸产品技术参数样品贮存于样品箱中,环境大气压为当地大气压,平均为850hPa,温度为15℃,湿度在35% ̄40%之间。
试验前,用感量为2mg的标准天平,从母材上称取二份以上的样品。
将样品平铺展开、置于样品箱中,试验时取出一份样品再次称重,并记录此时的样品质量。
然后将样品裁为面积为900mm×200mm的大小,折七层,叠成筒状卷放,置于样品室底部,密封。
常温试验时样品实际质量为11.147g;高温试验时的样品质量为12.842g。
4.3试验步骤(1)将处理好的样品置于样品室底部,密封;(2)用加热带对样品室加温,温度维持在(120±1)℃(此步骤只存在于高温试验中);(3)开预抽泵和预抽阀,对系统粗抽真空;(4)关预抽阀,开高真空阀,用扩散泵抽气系统对测试系统继续抽空,抽气时间为2h;(5)关高真空阀,记录样品室在其后1h内的压力变化,并在1h结束时,记录此时刻的气体质谱谱峰(对于高温试验,在这1h内,仍需维持样品室的高温);(6)重复步骤(4)和(5)2次;(7)测试结束。
4.4测试结果及分析4.4.1样品的静态出气速率测试结果样品的静态出气速率测试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横坐标的时间分别从各次抽气结束后算起。
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样品的常温出气速率在5.0×10-7Pa・m3/(s・g)以下,随抽气时间延长而下降。
而样品的高温(120℃)出气速率比常温的出气速率略低,出气速率在1.0×10-7Pa・m3/(s・g)以下。
通过对图2和图3的比较可以看出,阻燃型低温绝热纸在去气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高温去气较常温去气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很明显。
4.4.2样品出气的质谱分析[4,5]样品在2h去气后,出气成分的质谱分析测试结果如表2和表3所列。
从表2和表3的数据可知,样品的出气成分在常温和高温下均主要以H2和CO为主,其次是H2O和CO2,并拌有微量的N2和O2。
差别在于H2的含量在高温和常温2h结束后变化轻微,而其他几种成分的含量在高温去气后明显减少。
通过质谱分析可知,该种纸的高温抽气去除的主要是CO、H2O和CO2等气体,而占比重最大的H2却变化很小,这也是高指标名称规定定量(16.0±2.0)g/m2厚度≤0.08mm抗张强度≥0.03kN/m指标名称规定透气量≥1000L/(m2・s)水分≤1.0%有效导热系数≤1.5×10-4W/(m・K)孙冬花等:阻燃型低温绝热纸的出气速率和出气成分测试113真空与低温第13卷第2期温去气有一定作用但不是很明显的一个原因。
样品出气的主要成分谱峰如图4和图5所示。
在表2和表3中:I1为测试系统出气产生的离子流强度,A;I2为测试系统与样品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离子流强度,A;I3为扣除测试系统影响后的样品的离子流强度,A。
表22h常温去气后样品出气谱峰表32h高温去气后样品出气谱峰图4样品出气谱峰图(常温)图5样品出气谱峰图(高温)M/e(u)1I1(A)1.87E-11I2(A)2.25E-10I3(A)2.06E-1021.97E-099.06E-097.10E-09121416171828326.20E-111.03E-118.45E-11006.64E-1002.45E-103.31E-112.76E-102.15E-107.62E-102.81E-094.88E-111.83E-102.28E-111.91E-102.15E-107.62E-102.14E-094.88E-11442.24E-105.84E-103.60E-10M/e(u)1I1(A)4.32E-11I2(A)2.07E-10I3(A)1.63E-1022.47E-099.36E-096.89E-09121416171828328.36E-111.16E-111.25E-106.36E-121.65E-119.11E-1001.61E-102.93E-112.03E-101.43E-105.37E-102.14E-093.21E-117.78E-111.77E-117.77E-111.36E-105.20E-101.23E-093.21E-11443.73E-104.33E-106.03E-11114(a)修正前(b)修正后图3四极质谱计所测压力与标准压力的比较5结论(1)在高压力下,四极质谱计灵敏度偏离线性的主要原因除了离子与气体分子和离子碰撞导致离子损失外,离子间电荷的作用力使离子发生散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