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_中医气功原理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气功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通过运用呼吸、动作和意念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增加体能、提高免疫力、调整情绪等功效。
下面将介绍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
一、功理气功的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气血调和:气功的基本原则是调和人体的气和血,使其运行通畅,保持身体的整体平衡。
2. 气血充盈:气功练习可以增加气血的供给,使身体的脏腑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增强器官的功能和抵抗力。
3. 精神集中:气功练习需要保持注意力集中,通过集中注意力来调节身体和心理,达到放松身心、平静思绪的效果。
4. 气的疏通:气功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来疏通气的流动,促进气的循环和运行,以达到调整身体机能的目的。
二、功法气功的主要功法有以下几种:1. 呼吸法:气功注重修炼呼吸,重点在于缓慢、均匀、自然地呼吸,通过深呼吸来增加氧气摄入和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2. 动作法:气功练习中的动作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站桩功、五禽戏、八段锦等。
这些动作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姿态,配合呼吸和意念来调节气的运行。
3. 静心法:气功修炼中常有静坐冥想的元素,即通过静心、集中注意力来调整心理状态,达到身心放松、冥思安宁的效果。
三、诀窍气功的练习方法有一些诀窍,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修炼:1. 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气功有很多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避免过度劳累或者拖延无效。
2. 注重呼吸质量:气功强调呼吸的深、缓、均匀,应注重呼吸的质量而非数量,避免急促或过慢的呼吸。
3. 姿势要正确:气功的姿势和动作非常重要,应正确把握姿势,避免不正确的姿势带来的伤害。
4. 小心过度用力:练习气功时,应注意用力的度,避免用力过度造成肌肉或关节的损伤。
5. 坚持练习:气功是一门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的修炼方法,应持之以恒,每天坚持练习一定时间。
气功的成功修炼需要了解其功理、合理掌握功法和方法,并灵活运用各种诀窍。
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够获得气功的健康和心灵上的益处。
气功是什么原理?

⽓功是什么原理?谢邀。
⽓功是什么原理?⽓功的原理是通过锻练呼吸系统的⼀呼—吸,长呼短吸,短呼长吸,吸⽓,闭⽓,呼⽓…,延长呼吸的时长,让呼吸的存在表现,从胸腔的部位,延⽣到⼈体的下腹部,让呼吸时,下腹部有凸出的感觉存在,这就是⽓功,也是传统武术的(丹⽥之⽓)。
⽓功的基本原理就是锻练呼,吸。
让⼀呼⼀吸产⽣⼒量和功⼒。
⽓功在传统武术中有很多门派,同源不同宗,但所有的⽓功都是通过锻练呼吸来获得功⼒和效果。
⽓功,和传统武术的内家拳,有紧密的内在联⽷,⼤凡修练太极,⼋卦,形意拳的武术名家,都同时修练⽓功。
让⽓功的功⼒融⼊拳术中,⽤以提⾼技击技巧,和技击能⼒。
双功⼒的齐发,拳法的技击能⼒,得法的硬⽓功,功⼒,齐头并进,绝对能秒杀挑战之敌。
现代商业化社会,⼀些伪⽓功⼤师,以利益为驱动能⼒,⼀切假,⼤,空,的欺骗⼿段,频频暴光在民众⾯前,其伪劣⼿段,骗取名利,让⼈上当受骗。
曾经死去的伪⽓功⼤师某林,就是当今社会,⼀个最⼤的⽓功骗⼦。
假的,就是假的,为什么会在科学发达的当今社会,有⽴⾜之地。
这都是利益集团操控下的结局,为了利益的最⼤化,职业操盘⼿的⼤化操做,让封建迷信,传武糟粕,笼照在传统⽓功上,来愚弄国民⼤众,让搏⼤精深的武术⽂化,被歪理邪说误导。
重新认识⽓功,去伪存真,去繁求简,让笼照在⽓功上的诡云被拨开,让它的保健养⽣的简单⽅法造褔于国民⼤众,让传统的強⾝健体的保健⽓功,去掉七宗罪,重新在阳光的照耀下,重放光芒。
让众多国民受益。
保健养⽣⽓功,传统武术的精典精华。
曾经的殿堂级疗养院,某某河疗养院,⽤保健养⽣⽓功,救治过众多的被病魔,拽⾛的病⼈,让它缓解和彻底治愈。
著名医疗保健专家,保健⽓功(六字决)創建者某某珍,独創的保健养⽣⽓功,时⾄今⽇还有众多民众在修练它。
保健养⽣⽓功就是这样的神奇,就是这样的能保健养⾝,防病健体,重提它,让它的正能量造福于⼴⼤国民,提⾼⼴⼤国民的体质,体格。
让它为国民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气功的原理与方法

气功的原理与方法以气功的原理与方法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气功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
气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是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理身体和提升身体的能量。
气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整体内的气流,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和提升身体能量的目的。
气功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气的存在:气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气功理论的基础。
气包括人体内外的各种能量和物质,如氧气、营养物质、精神力量等。
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理体内的气,使之流动顺畅,从而增加身体的能量和健康。
2. 气的循环:气功认为,身体内的气是在经络系统中流动的,类似于水流在河道中流动一样。
经络系统是一种特殊的通道,通过这些通道,气能够在身体内流动,传递养分和能量。
气功通过特定的运动和呼吸方法来调整经络系统,使气能够畅通无阻地流动,从而调理身体和提升身体的能量。
3. 气的调和:气功认为,人体内的气是由阴阳两种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组成的。
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也是人体内部各种功能和结构的基础。
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使阴阳平衡,调和体内的气,达到身体健康和增加能量的目的。
气功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调节:气功强调正确的呼吸方法对调理身体和提升能量的重要性。
气功推崇腹式呼吸,即深吸气时腹部鼓起,吐气时腹部收缩。
通过深呼吸和缓慢呼吸来调整呼吸节奏,可以帮助身体放松、增加氧气供应和能量。
2. 姿势调整:气功运动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伸展和放松。
常见的气功姿势包括站立、坐姿、躺姿等,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姿态,可以调整体内的气流,增加能量和健康。
3. 动作练习:气功运动包括一系列的动作和动作组合,如起势、运动、收势等。
这些动作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整体内的气流,达到调理身体和提升能量的目的。
常见的气功动作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呼吸和运动要求。
4. 内观冥想:气功强调内观冥想对提升能量和调理身体的作用。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气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和调和身心,来调整人体的气机,达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气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我们将从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气功的相关知识。
一、功理气功的功理是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和经络学说为基础,认为人体的气血循环和脏器功能都与经络有关。
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以有效促进经络的畅通,让气血得以调和流通,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1. 阴阳五行理论气功中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指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脏的相互关系。
阴阳平衡是指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内外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必须达到的和谐状态。
而五行是指人体的五脏五腑与自然界的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以调节五脏的功能,从而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2. 经络学说二、功法气功的练习方法主要包括静功和动功两种。
1. 静功静功是指气功的静态练习方式,主要包括静坐、静行、静卧等方式。
通过静功的练习,可以使人体内部的气机得以调和,从而起到调节脏腑功能、强身健体的作用。
2. 动功三、诀窍气功的练习有一些要注意的诀窍,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诀窍。
1. 呼吸诀窍气功的呼吸诀窍可以概括为深呼吸、细熟呼吸和长呼吸三个方面。
深呼吸是指通过鼻子深吸气,使得气息进入到气海,然后慢慢地由口吐气。
细熟呼吸是指通过鼻孔吸气,使得气息细腻、柔和,然后由口息气。
长呼吸是指呼吸的过程要尽量细、慢、长,这样可以增加气血的循环,达到调和身心的作用。
2. 意念诀窍气功的练习需要有一个专注的意念,通过意念的调动可以使得气机得以调和,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在练习时,注意要集中精神,排除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练功当中。
3. 姿势诀窍气功的姿势诀窍是指练功时要保持适当的身体姿势,尽量放松自己,使得气血得以畅通。
同时要保持舒缓、稳定的呼吸节奏,避免过度用力或者过度放松。
气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健身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和调和身心,可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保健养生的目的。
26中医气功原理

中医气功原理阎立海山东淄博内容提要:“气”是中医科学的理论基础,古人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可能对它做出详尽的表述,现代科学在“实体唯物主义”和“独立空间主义”的桎梏下,也不可能对它进行深入研究。
直到现在,人们对气的认识仍然十分混杂、模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这一现实严重束缚着中医科学的发展。
通过对中医气功的长期内证体察,深入揭示气和经络的实质,促进中医科学大踏步前进,这是我们中华儿女们的责任。
关键词:气经络混化能场态物质模模糊糊中医气功宇宙整体理论认为:我们宇宙是物质的,物质包括实体物质、能场物质和信息物质三个不同的层次。
按照物质组成三大要素质量、能量、信息的隐、显区分:凡质量、能量、信息均呈显在状态的为实体物质:凡能量、信息呈显在状态,质量呈隐伏状态的为能场物质:凡信息呈显在状态,能量、质量都呈隐伏状态的为信息物质。
(请参考百度文库“运用宇宙整体理论实现宇宙超大统一”)同时宇宙整体理论认为:空间是物质时空结构的占位表现,有物质存在,就一定有空间表现;有空间表现,就一定存在不同的物质,我们宇宙中,不存在任何实体物质和能场物质都没有的绝对真空。
(请参考百度文库“宇宙整体理论”)运用宇宙整体理论,对与中医气功有关的一系列问题阐述如下:一、什么是现代科学之气:实体物质可以呈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不同存在形式,其中呈气态存在的为现代科学之气,包括:空气、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气、一氧化碳气、水蒸气、呼吸之气、湿气、消化系统产生之气、肠道排出之气等,这一类气的统一特征为:1、质量、能量、信息均呈显在状态,属于具有质量表现的实体物质。
2、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可将它们压缩为液态或固态存在。
二、什么是中医科学之气:能场物质包括基础能场态物质和混化能场态物质两大类,基础能场态物质包括:1、负能场态物质,其典型存在为一个个负电荷的电子。
2、中性能场态物质,其典型存在为不带负电荷也不带正电荷的光子。
中医养生气功

中医养生气功气功是中医传统养生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呼吸、调节心态、运动身体,以达到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气功的基本原理、常用气功方法以及其益处。
一、中医养生气功的基本原理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人体与宇宙视为一个整体。
中医养生气功以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为核心思想,通过练习气功来增强生命能量气的流动,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中医养生气功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依赖于气的流动。
气的运行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而气功练习可以调整气的流动,增强体内的生命能量。
2. 调整呼吸:中医养生气功注重调整呼吸方式,通过深呼吸、缓慢呼吸等方法来增加氧气的摄入量,并保持气血的畅通。
3. 调节心态:中医认为情绪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气功可以通过调节心态、舒缓情绪来达到身心平衡。
4. 运动身体:气功练习中的动作和姿势可以促进气的运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锻炼肌肉和骨骼系统。
二、常用中医养生气功方法1. 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医养生气功中最常见的练习方法之一。
它通过缓慢、流畅的动作和呼吸配合来调整身体和呼吸的节奏,从而增强体内的气血流动。
2. 八段锦: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气功,通过一系列简单而流畅的动作来调节气的运行,同时强调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3. 刘海洋健身气功:刘海洋健身气功是一种结合了中医经络学和现代运动科学的练习方法。
它通过姿势、呼吸和意念的调整,促进气的流动,改善身体机能。
4. 易筋经:易筋经是一种以舒展筋骨、增强身体柔韧度为目的的气功练习方法。
它通过特定的姿势和呼吸方式来调节气的运行,同时强调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5. 四气调息法:四气调息法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意念的练习方法。
它包括吸、呼、吞、吐等动作,通过调整气的流动来调节身心状态。
三、中医养生气功的益处中医养生气功的练习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益处,例如:1. 提高免疫力:气功练习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知识:气功

中医知识:气功气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
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
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
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
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导引、行气、服气、炼丹、修道、坐禅等等。
在古书记载中很少有"气功"二字,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刘贵珍在《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写到:“气”这个字,在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
一般认为"气功"二字从此被确定和传播开来。
国外有些资料将气功译为"深呼吸锻炼法",显然是未认识到气功的真谛,实际上气功锻炼包括呼吸、体势、意念三类手段,每一类手段又有多种锻炼方法,深呼吸只是众多呼吸锻炼方法中的一种。
可见,将气功的定义解释为"深呼吸锻炼方法",是过于片面了。
中医气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人体内部的经络系统是"气"的通道。
而"气"的流畅与否,可以通过心理;生理;形态反应进行自身调节。
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有效地影响人体生理功能这是一个早就被证明了的事实。
心理生理学、病理免疫学的研究也证实了人类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改变自身的生理、病理的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的定义如果从中医学角度定义气功:气功是通过调神的自我锻炼,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的锻炼方法。
果从现代行为医学的角度看,气功锻炼是对一种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良性行为进行学习训练,最终以条件反射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
如果从气功作用的心理生理学过程看的话,可将气功定义为:主要是通过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识进入到自我催眠状态,通过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调整心身平衡,达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锻炼方法。
气功科学原理范文

气功科学原理范文气功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技术,它通过调整呼吸、恢复和平衡体内能量,达到改善身体健康和静心修身的效果。
尽管气功受到了一些争议,科学研究已经开始证实了气功的一些效果。
本文将介绍气功的科学原理,以及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
首先,气功的核心原理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的概念。
在中国哲学中,气被认为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并通过气流的运动来影响人体健康。
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和姿势,来引导和平衡体内的气流,从而调节身体的功能和能量。
这种调节包括内部器官的功能、体液的循环和免疫系统的活动等。
其次,气功的练习主要通过调整呼吸来实现。
深而平稳的呼吸被认为可以增加氧气摄入,提高肺活量,并增强新陈代谢。
此外,调整呼吸还可以刺激自主神经系统,使其进入放松状态,从而降低压力和焦虑水平。
第三,气功练习还可以通过调整姿势来实现身体的放松和平衡。
姿势调整包括身体的伸展、轻柔的动作和静态保持。
这些练习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改善静态平衡,并减少关节和肌肉的疼痛。
除了上述原理,科学研究也证实了气功的一些效果。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气功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在这项研究中,参与者进行了8周的气功锻炼,并发现其心脏功能得到了改善,包括改善心脏的泵血能力和降低心率。
另外一项研究也发现,气功对血压有调节作用,可以降低高血压和改善血管功能。
此外,气功还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研究表明,气功练习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增加抗体产生和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这些改善有助于防止疾病和促进康复。
此外,气功还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虽然具体的机制还不明确,但一些研究发现,气功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并提高心理健康的感受。
这可能与气功练习的放松效果和对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关气功的研究结果是积极的,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些效果是基于信念效应或偏见产生的,而不是真正的科学根据。
此外,由于气功的定义存在一些模糊性,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也有待进一步的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气功原理阎立海山东淄博内容提要:“气”是中医科学的理论基础,古人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可能对它做出详尽的表述,现代科学在“实体唯物主义”和“独立空间主义”的桎梏下,也不可能对它进行深入研究。
直到现在,人们对气的认识仍然十分混杂、模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这一现实严重束缚着中医科学的发展。
通过对中医气功的长期内证体察,深入揭示气和经络的实质,促进中医科学大踏步前进,这是我们中华儿女们的责任。
关键词:气经络混化能场态物质模模糊糊中医气功宇宙整体理论认为:我们宇宙是物质的,物质包括实体物质、能场物质和信息物质三个不同的层次。
按照物质组成三大要素质量、能量、信息的隐、显区分:凡质量、能量、信息均呈显在状态的为实体物质:凡能量、信息呈显在状态,质量呈隐伏状态的为能场物质:凡信息呈显在状态,能量、质量都呈隐伏状态的为信息物质。
(请参考百度文库“运用宇宙整体理论实现宇宙超大统一”)同时宇宙整体理论认为:空间是物质时空结构的占位表现,有物质存在,就一定有空间表现;有空间表现,就一定存在不同的物质,我们宇宙中,不存在任何实体物质和能场物质都没有的绝对真空。
(请参考百度文库“宇宙整体理论”)运用宇宙整体理论,对与中医气功有关的一系列问题阐述如下:一、什么是现代科学之气:实体物质可以呈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不同存在形式,其中呈气态存在的为现代科学之气,包括:空气、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气、一氧化碳气、水蒸气、呼吸之气、湿气、消化系统产生之气、肠道排出之气等,这一类气的统一特征为:1、质量、能量、信息均呈显在状态,属于具有质量表现的实体物质。
2、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可将它们压缩为液态或固态存在。
二、什么是中医科学之气:能场物质包括基础能场态物质和混化能场态物质两大类,基础能场态物质包括:1、负能场态物质,其典型存在为一个个负电荷的电子。
2、中性能场态物质,其典型存在为不带负电荷也不带正电荷的光子。
3、正能场态物质,其典型存在为一个个质子所带的正电荷。
基础能场态物质的能量表现形式都是单一的,它们与实体物质通过各种混化反应,生成了各种化学分子组成的从小至大一系列不同层次物质整体的实体组成部分。
除基础能场态物质外,呈场态存在的混化能场态物质之气为中医科学之气,包括:卫气、营气、外气、内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阴气、阳气、人体能场、体内能场、体周能场、大自然能场之气等等,中医科学之气的统一特征为:1、质量呈隐伏状态,能量、信息呈显在状态,属于具有能量表现呈场性存在的能场态物质。
2、它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因其具备一定的能量表现,利用人体生命探测仪、生物能量测试仪等现代科学仪器可以对它们进行检测。
三、什么是中医气功:凡是以祛病强身、开发智慧为目的,通过主动运用意识,练中医科学之气的功法均称为中医气功。
四、中医科学之气在哪里:各种不同物质分子组成的从分子至天体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物质整体,在三维空间中它们都是双重结构的,即在由不同实体物质和基础能场物质组成的核心组成部分或称实体组成部分周围,都存在一个由混化能场态物质组成的周围组成部分或称能场组成部分。
每一个生物大分子、每一个生物细胞、每一个人体组织、每一个人体脏腑的周围组成部分,都是由混化能场态物质组成,它们共同组成人的体内能场。
每一个空气分子、每一个组成地球的实体物质分子、每一个人体、每一棵花草树木、每一套房屋建筑、每一片山河湖海、每一个天体星系的周围组成部分也都是由相应的混化能场态物质组成,他们共同组成大自然能场。
五、中医科学之气是怎样形成的:混化能场态物质主要由正、负能场态物质通过不同渠道混、化而形成,主要渠道如下:1、万事万物信息态物质中,包含正、负能场态物质的信息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在宇宙本底大整体中继续组合成为混化能场态物质的信息组成部分,当其时空结构形成的聚力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息聚成能”凝聚、脱胎进入三维空间,成为场性存在的混化能场态物质。
2、当信息态存在的正、负能场态物质时空结构形成的聚力达到一定水平,它们可以息聚成能,成为场性存在的正能场态物质和负能场态物质进入三维空间。
在三维空间内,当二者相邻距离达到一定范围,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完全形成场性存在的混化能场态物质。
3、许多化学反应中,存在正、负电荷的转移或重新分配,在正负电荷反应过程中,都会同时产生大量表现为声、光、电、热、磁各种能量的场性存在的混化能场态物质。
4、许多物质整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自身时空结构形成的整体聚力下降,造成其实体组成部分形散成能、由具质量表现的实体物质消散为具能量表现的混化能场态物质。
如果自身时空结构形成的整体聚力上升,可以造成其信息组成部分息聚成能、由质量、能量都呈隐伏状态的信息物质凝聚为具能量表现的混化能场态物质。
5、人体自然进行的开合出入运动或练功过程进行的开合出入运动中,体外大自然能场中与人体时空结构不相符合的一部分能场物质,在经过人体的体周能场时,体周能场中的混化能场态物质会与其发生诱导反应,使其与人体混化能场态物质时空结构完全相同,然后进入人体成为人体的组成部分。
六、中医科学之气的存在特性:1、物质性: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
混化能场态物质之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大脑高度入静、意识高度集中的气功状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它是一种模模糊糊的存在,它属于其时空结构形成的聚散二力持衡,能量、信息呈显在状态,质量呈隐伏状态的一种混化能场态物质。
当对它施加一定的凝聚力,它可以“能聚成形”凝聚为具质量表现的实体物质。
2、空间占位性:空间是物质时空结构的占位表现,三维空间由实体物质和能场物质共同占位并组成,其中由不同基础实体物质和基础能场物质相互混化生成了不同物质整体的实体组成部分,分子和分子以上不同层次物质整体实体组成部分周围的能场组成部分,全部由与其整体相应的混化能场态物质组成。
在三维空间中,混化能场态物质的空间占位比例远远大于全部实体物质和基础能场物质空间占位之和。
3、能量表现形式多样性:基础能场态物质的能量表现都是单一的,例如:正、负电荷只表现电能,光子只表现光能,磁子只表现磁能,只有它们与其它物质混化时,才有可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混化能场态物质是正负电荷混化的产物,它可以同时表现声、光、电、磁、热等多种形式的能量,但是,与基础能场态物质相比,它们表现的能量强度和运动速度都非常微弱。
4、与其它物质的相容关系:4-1、混化能场态物质占位并组成分子和分子以上不同层次物质整体的周围空间,它们受物质整体聚力的吸聚,属于整体的组成部分,与其核心组成部分的实体态物质和基础能场态物质呈“包容”关系。
4-2、任何一级物质整体都是由其次级整体组合而成,整体“包容”次级整体,整体的周围组成部分同样“包容”组成次级整体的全部实体态物质、基础能场态物质和混化能场态物质。
4-3、如果不同物质整体实体组成部分呈“并容”存在,当它们之间的空间范围较小时,组成它们周围组成部分的混化能场态物质之间互相拥挤呈“挤容”关系,实体组成部分之间的间距愈小,它们相挤程度愈高。
5、运动方式:我们宇宙是物质的,物质在不断的运动着,其中混化能场态物质的运动方式包括:5-1、组成物质整体能场组成部分的混化能场态物质受其整体聚力的吸聚,包容在实体组成部分周围。
如果相邻物质整体的能场组成部分之间呈现挤容关系,相挤的结果会使它们发生运动,周围哪个方位相对场势虚弱,它们就挤向哪里,但不管它们相挤运动多远、运动途径多么曲折,只要中间不被断开,它们始终都属于其所属物质整体的能场组成部分。
5-2、物质整体由一系列次级整体共同组成,当次级整体能场组成部分互相拥挤运动至物质整体表面时,运动可以使它们离开物质整体向外发散,同时它们又受物质整体的整体聚力的吸聚,不允许它们向外发散,于是它们包容在整体实体组成部分周围并形成整体的能场组成部分。
5-3、如果整体内部存在向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那种规律性一涨一缩的运动,它们对相挤向外运动的混化能场态物质会产生诱导作用,使它们按着一定的路径前进——停止——前进这样不断反复的向前运动。
当被诱导着按一定路径向前运动的混化能场态物质至体表时,同样被诱导着在体表某些特殊部位发生一出一入、一开一合的运动。
5-4、物质整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时空结构形成的整体聚力会经常发生变化,当整体聚力下降一定数值时,其能场组成部分的混化能场态物质开始进行“能散成息”的混化运动,发散为质量、能量都呈隐伏状态的信息物质并从三维空间消失。
当整体聚力上升一定数值时,其能场组成部分的混化能场态物质开始进行“能聚成形”的混化运动,凝聚为质量呈显在状态的实体物质并进入整体的实体组成部分。
(请参考百度文库“场性物质理论”)七、经络的实质:五脏六腑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组织器官,在三维空间,它们都是双重结构的,在胸腔和腹腔狭小空间内,五脏六腑的能场组成部分互相拥挤的结果,必然向其周围相对势弱的部位运动。
它们相挤要运动这是自然的,但是它们向哪里运动、怎样输佈、经过哪些部位、到达体表什么地方、在体表怎样运动等问题则主要依赖于血液循环系统的分布和其规律性运动的诱导。
血管密集区域往往都是混化能场态物质之气的运动途径,血管每胀缩一次,诱导它们前进一步,这样一路曲曲折折,向前运动至体表某些部位,同样在血液循环系统诱导下,在这些部位进行着一开一合、一出一入的运动。
体内那些较小的组织,包括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等微观组织,它们的能场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互相拥挤运动,运动至周围那些较大组织能场组成部分相挤的运动途径时,便汇入其中。
五脏六腑能场组成部分相挤运动形成的路径为十二正经,较小组织形成的运动路径按其整体的不同层次,分别称为不同层次的络脉,体表那些特殊部位称为穴位,它们共同组成密布周身、内连脏腑实体、外接体表卫气的人体经络体系。
(请参考百度文库“对经络实质的深入探讨”)十二正经无论相挤运动多远,只要中途不被切断,它仍然属于所属脏腑整体的能场组成部分,在不同穴位或不同皮部进行的各种中医治疗方法,实际上也是在对相应的脏腑实体部分进行治疗。
八、中医气功祛病强身、开发智慧的机理分析:以庞明老师编创的智能气功第一步功“捧气贯顶法”为例予以说明:捧气贯顶法按功法口令词共148 个动作,还有包括掌心含、凸在内的微动作34个共182个动作,其中意念与大自然能场相合属于外开的动作87个,意念与体内能场相合属于内合和体内导引的动作95 个。
开合出入、升降导引这些动作都是在加强体内经络之气的运动,促使经络通畅,经络通畅了,自然可以祛病强身。
中医气功不但可以祛病强身,而且可以开发智慧,例如一步功正常练功时间为15分钟,随每一个动作的转换,意念相应的不同意识景象也需要同步转换,这样,15分钟内不同意识景象要转换1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