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医-III-解密气功

合集下载

气功的原理与方法

气功的原理与方法

气功的原理与方法以气功的原理与方法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气功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

气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是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理身体和提升身体的能量。

气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整体内的气流,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和提升身体能量的目的。

气功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气的存在:气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气功理论的基础。

气包括人体内外的各种能量和物质,如氧气、营养物质、精神力量等。

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理体内的气,使之流动顺畅,从而增加身体的能量和健康。

2. 气的循环:气功认为,身体内的气是在经络系统中流动的,类似于水流在河道中流动一样。

经络系统是一种特殊的通道,通过这些通道,气能够在身体内流动,传递养分和能量。

气功通过特定的运动和呼吸方法来调整经络系统,使气能够畅通无阻地流动,从而调理身体和提升身体的能量。

3. 气的调和:气功认为,人体内的气是由阴阳两种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组成的。

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也是人体内部各种功能和结构的基础。

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使阴阳平衡,调和体内的气,达到身体健康和增加能量的目的。

气功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调节:气功强调正确的呼吸方法对调理身体和提升能量的重要性。

气功推崇腹式呼吸,即深吸气时腹部鼓起,吐气时腹部收缩。

通过深呼吸和缓慢呼吸来调整呼吸节奏,可以帮助身体放松、增加氧气供应和能量。

2. 姿势调整:气功运动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伸展和放松。

常见的气功姿势包括站立、坐姿、躺姿等,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姿态,可以调整体内的气流,增加能量和健康。

3. 动作练习:气功运动包括一系列的动作和动作组合,如起势、运动、收势等。

这些动作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整体内的气流,达到调理身体和提升能量的目的。

常见的气功动作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呼吸和运动要求。

4. 内观冥想:气功强调内观冥想对提升能量和调理身体的作用。

中医养生气功调理身心健康的心法

中医养生气功调理身心健康的心法

中医养生气功调理身心健康的心法气功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在调理身心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心法。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促进身心健康。

本文将从气功的基本原理、具体练习方式和调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功的基本原理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理身心的养生方法。

它基于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气血必须流动畅通,才能保持健康。

而气功练习的关键就在于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节气血的流动。

气功练习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调节:气功强调“以息代运”,通过调整呼吸来提高气血的流动。

一般来说,气功练习中的呼吸方式包括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逆运呼吸等。

这些呼吸方式可以帮助调整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促进身心的放松和平衡。

2. 身体运动:气功练习中的身体运动往往是柔和的,缓慢而有序。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人体调整气血的流动,消除身体的疲劳和病痛,增强免疫力。

同时,身体运动还可以促进经络的畅通和气血的循环,提高身体的整体能量。

3. 心理调节:气功练习注重心理的舒缓和调整。

练习者在练功过程中,需要保持专注和平静的心态,心念贯通全身,以达到身心的统一。

这种心理调节可以帮助人体排除疲劳和负面情绪,增加正能量,提高抵抗力。

二、气功的具体练习方式气功的练习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个人的需求和身体状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功练习方式:1.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以舒缓、柔和的身体运动为主的气功形式。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调整呼吸,促进气血的循环。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细致,需要全身心地参与,帮助人体达到身心统一的状态。

2. 八段锦:八段锦是一套古老的气功养生功法,通过柔和的身体运动和呼吸调节,达到调理身心健康的效果。

八段锦包括了舒展脊柱、扩胸活肩、转腰佐韵、曲膝益肠等多个动作,涵盖了全身各个部位的运动,可以练习全身的肌肉和经络。

3. 静坐养生:静坐养生是一种通过坐姿调整呼吸和冥想的气功练习方式。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气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和调和身心,来调整人体的气机,达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气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我们将从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气功的相关知识。

一、功理气功的功理是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和经络学说为基础,认为人体的气血循环和脏器功能都与经络有关。

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以有效促进经络的畅通,让气血得以调和流通,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1. 阴阳五行理论气功中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指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脏的相互关系。

阴阳平衡是指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内外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必须达到的和谐状态。

而五行是指人体的五脏五腑与自然界的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以调节五脏的功能,从而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2. 经络学说二、功法气功的练习方法主要包括静功和动功两种。

1. 静功静功是指气功的静态练习方式,主要包括静坐、静行、静卧等方式。

通过静功的练习,可以使人体内部的气机得以调和,从而起到调节脏腑功能、强身健体的作用。

2. 动功三、诀窍气功的练习有一些要注意的诀窍,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诀窍。

1. 呼吸诀窍气功的呼吸诀窍可以概括为深呼吸、细熟呼吸和长呼吸三个方面。

深呼吸是指通过鼻子深吸气,使得气息进入到气海,然后慢慢地由口吐气。

细熟呼吸是指通过鼻孔吸气,使得气息细腻、柔和,然后由口息气。

长呼吸是指呼吸的过程要尽量细、慢、长,这样可以增加气血的循环,达到调和身心的作用。

2. 意念诀窍气功的练习需要有一个专注的意念,通过意念的调动可以使得气机得以调和,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在练习时,注意要集中精神,排除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练功当中。

3. 姿势诀窍气功的姿势诀窍是指练功时要保持适当的身体姿势,尽量放松自己,使得气血得以畅通。

同时要保持舒缓、稳定的呼吸节奏,避免过度用力或者过度放松。

气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健身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和调和身心,可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保健养生的目的。

中医养生气功

中医养生气功

中医养生气功气功是中医传统养生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呼吸、调节心态、运动身体,以达到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气功的基本原理、常用气功方法以及其益处。

一、中医养生气功的基本原理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人体与宇宙视为一个整体。

中医养生气功以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为核心思想,通过练习气功来增强生命能量气的流动,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中医养生气功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依赖于气的流动。

气的运行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而气功练习可以调整气的流动,增强体内的生命能量。

2. 调整呼吸:中医养生气功注重调整呼吸方式,通过深呼吸、缓慢呼吸等方法来增加氧气的摄入量,并保持气血的畅通。

3. 调节心态:中医认为情绪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气功可以通过调节心态、舒缓情绪来达到身心平衡。

4. 运动身体:气功练习中的动作和姿势可以促进气的运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锻炼肌肉和骨骼系统。

二、常用中医养生气功方法1. 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医养生气功中最常见的练习方法之一。

它通过缓慢、流畅的动作和呼吸配合来调整身体和呼吸的节奏,从而增强体内的气血流动。

2. 八段锦: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气功,通过一系列简单而流畅的动作来调节气的运行,同时强调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3. 刘海洋健身气功:刘海洋健身气功是一种结合了中医经络学和现代运动科学的练习方法。

它通过姿势、呼吸和意念的调整,促进气的流动,改善身体机能。

4. 易筋经:易筋经是一种以舒展筋骨、增强身体柔韧度为目的的气功练习方法。

它通过特定的姿势和呼吸方式来调节气的运行,同时强调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5. 四气调息法:四气调息法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意念的练习方法。

它包括吸、呼、吞、吐等动作,通过调整气的流动来调节身心状态。

三、中医养生气功的益处中医养生气功的练习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益处,例如:1. 提高免疫力:气功练习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知识:气功

中医知识:气功

中医知识:气功气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

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

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

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

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导引、行气、服气、炼丹、修道、坐禅等等。

在古书记载中很少有"气功"二字,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刘贵珍在《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写到:“气”这个字,在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

一般认为"气功"二字从此被确定和传播开来。

国外有些资料将气功译为"深呼吸锻炼法",显然是未认识到气功的真谛,实际上气功锻炼包括呼吸、体势、意念三类手段,每一类手段又有多种锻炼方法,深呼吸只是众多呼吸锻炼方法中的一种。

可见,将气功的定义解释为"深呼吸锻炼方法",是过于片面了。

中医气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人体内部的经络系统是"气"的通道。

而"气"的流畅与否,可以通过心理;生理;形态反应进行自身调节。

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有效地影响人体生理功能这是一个早就被证明了的事实。

心理生理学、病理免疫学的研究也证实了人类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改变自身的生理、病理的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的定义如果从中医学角度定义气功:气功是通过调神的自我锻炼,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的锻炼方法。

果从现代行为医学的角度看,气功锻炼是对一种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良性行为进行学习训练,最终以条件反射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

如果从气功作用的心理生理学过程看的话,可将气功定义为:主要是通过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识进入到自我催眠状态,通过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调整心身平衡,达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锻炼方法。

解密气功隔空打物!

解密气功隔空打物!

解密气功隔空打物!隔空内功真假是靠深厚内力,还是手掌能释放生物电?又或者是特异功能?——2006年7月,互联网上出现了一段视频。

影像的内容是一位84岁老人,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练成了传说的绝技——隔空打物,一经出掌就能让相隔数米的砖头自行倒地,让装满水的水盆来回移动。

影像一经传播,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

有人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绝技武功,也有人说这是特异功能,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十年练就隔空打物绝技2006年8月16日清晨,在武汉市秀美的东湖岸边,记者找到了被当地人传得沸沸扬扬的神奇老人邱服义。

据介绍,84年前,邱服义出生在湖北省荆州市一个有名的中医世家。

从3岁起,他就随父亲学习我国传统中医技术。

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不少武林高手。

也许是因为在武功方面有特别天分,邱服义经过十多年的苦练,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就练成了让世人瞠目结舌的绝技——隔空打物。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邱服义不仅仅是隔空打物,他还能隔空吸物。

现场表演,砖头应声而倒在记者面前,邱服义稍作准备,现场表演了隔空推砖,只见伴随着他“哈”的一声,砖头马上就应声而倒,这是怎么回事呢?不仅能隔空推砖,邱服义还能隔空推动装满水的水盆。

按照物理学的原理,要想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要施加给它一个外力,否则的话,这个物体会继续保持它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是邱服义表演的时候,与他推的那个物体根本没有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接触,没有给它一个外力,这个物体又是怎么能够动起来的呢?“这叫内气外放,外气内收,要它冲哪就冲哪。

”邱服义解释说。

练功人所说的内气,就是我们熟悉的丹田气。

武术中果真有靠内力隔空打物的功夫吗?原本在体内的气,真的能通过手掌释放出来吗?武术中究竟有没有隔空打物这样的绝技呢?中国武术研究院研究员康戈武说:“武术中确实有一种功夫,对着蜡烛推掌、出拳就能把蜡烛打灭。

”上个世纪70年代,享誉世界的武术奇才李小龙就曾用过隔空打物的练功方法。

之后,大量事实表明,李小龙的隔空打物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隔空,他是借助出拳时产生的风力,熄灭燃烧的蜡烛。

中医调理身体养生密码解密

中医调理身体养生密码解密

中医调理身体养生密码解密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和养生方法,而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被认为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医注重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其中包含着许多养生密码。

本文将解密中医调理身体的养生密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养生原理,以及如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第一节:养生基础——阴阳平衡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是阴阳平衡。

阴阳代表着事物的两个相反而统一的方面。

在人体内部,阴阳也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

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转和健康。

而阴阳失衡则容易导致身体各种问题。

阴阳失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环境、饮食、情绪等。

例如,长期处于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会导致阴阳失衡,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调理身体的第一步就是要保持阴阳平衡。

第二节:中医调理养生密码一——食疗养生中医强调食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因此食疗成为了中医调理身体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选择不同性质的食物来调理身体是很重要的。

例如,夏季阴阳易失衡,容易出现体内阳气过盛的情况。

这时,中医建议多吃一些寒凉性的食物,如绿豆、西瓜、黄瓜等,以减少体内的阳气。

而冬季阴气较重,中医则主张多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姜、蒜、辣椒等,以保持身体的阳气。

此外,中医还注重食物的药用价值。

许多食物被视为药膳,具有特定的功效。

比如黄豆具有养血益气的作用,桂圆可以养血安神,生姜可以温中散寒等。

通过食物的搭配和烹饪方式,可以调理身体的不同方面,达到养生的目的。

第三节:中医调理养生密码二——气功养生气功是中医调理身体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调整呼吸方式,舒缓身体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可以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身体的效果。

中医气功分为静态气功和动态气功两种。

静态气功如瑜伽、太极拳等,通过调整姿势和呼吸,让身体逐渐进入平静状态,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动态气功如散步、慢跑等,通过锻炼身体的运动系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气功与中医的关系

气功与中医的关系

气功与中医的关系人体生命科学就是研究人体生命与动整体规律的科学,在我国目前把气功、中医、特异功能都视为这一课题的范畴。

中医与气功都以中国古代文化的性命之学为依据,中医从人体生理病理表象入手,揭示神气形较为浅显的一般规律,以此为疗疾、诊断疾病和保健的指导,而气功则重于神气形三者内在联系进而据此建立一整套方法,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激发强化人的潜能,增强人用精神驭驾形体的能力。

I、整体生命观是两者的共同理论基础。

整体生命观包括:1、天体自然是一整估;2、人身是一整体(形神整体,形气以五脏经络为中心的整体);3、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实物、能量、信息的交换);局部中反映整体。

II、气化论是两者的理论精髓“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

”(《内经》)III、气功实践是中医理论的源原IV、气功是中医临床的基础和精华一、气功是中医临床的基础中医的一般理论中都不能离开气的作用,对此又不能进行望文生义的解释,只有通过练气功才能真正体会它的裨,而气的作用又体现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

(一)生理方面:△身体中化气与气化贯彻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这一点在上个问题中已有叙述,但要声明的是,气是脏腑经络活动的根本,是抵御外邪的屏障。

“所谓生气之源者,……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要,呼吸之门……一名守之神。

”《难经》:“吸气心肺,呼气肝肾。

”△气还决定着人体的生长、盛衰,气足则发育旺盛,生命力强,否则身体虚弱乃至死亡。

《灵枢》云:“人生十赠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旺盛,故好趋;三十岁血气盛满,故好步;五十岁肝气始衰,月经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愁;七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言善误;九十岁肾气衰,四肢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二)病理方面:中医认为疾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气血乖乱。

《灵枢》云:“百病之始生,必起居于风寒暑湿燥火,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处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玉液还丹第六
– 咽法炼形:以舌搅上腭两颊之间,先咽了恶浊之津,次退舌尖以 满玉池,津生不漱而咽。 – 春用离卦;夏用艮卦;秋用坎卦;冬用震卦;春夏秋冬,不拘时 候,但于肘后飞金晶入脑之后,节次行此法。
• 金液还丹第七
– 金晶玉液行功见验,自坎卦为始,后起一升入顶,乃以舌抵定牙 关,下闭玉池,以待上腭之津,下而方咽,咽毕复起,至艮卦为 期。
地仙功法
• 肘后飞金晶第五
– 子时,静室中披衣握固,正坐盘膝,蹲下腹肚,须臾升身前出胸 ,而微偃头子后,后闭夹脊双关,肘后微扇一二,伸腰,自尾闾 穴如火相似,自腰而起,拥在夹脊,慎勿开关,即时甚热气壮, 渐次开夹脊关而放气过关,仍仰面,脑后紧偃,以闭上关,慎勿 开之,即觉热极气壮,渐次开关入顶,以补泥丸髓海,须身耐寒 暑,方为长生之基。
如何“形与神俱”:Hg化学反应的比喻
肺金 归妹卦:龙虎交媾
= Pb/Ag Hg齐
Hg = 比喻:元气/元精 颐卦:烧炼丹药 S 脾土 HgS
中国两大气功派系
• 道家气功:
– 基于易经理论,与中医关系密切 – 以修仙和长生为目的 – 理论以炼丹为比喻
• 佛家气功
– 源于瑜伽理论 – 以觉悟和超脱生死为目的
五脏神---形象化冥想
极限训练
• 握固:
– 一种手势 – 长时间不睡眠训练
• 辟谷
– 节食 – 3-14天断食 – 2-7星期断食
房中术与乐空双运
道家:活子时 • 四十岁以下不修房中术
佛家:明光显现的时刻 • 死亡 • 窒息 • 入睡和醒来的瞬间 • 性高潮 • 短暂的意识丧失 • 醉酒 • 呵欠 • 喷嚏 • 一念灭一念未起之间
禅定的意义
通过呼吸的控制,逐渐降低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感受和自身 理智意识的活动,唤醒对身体最基本的感受方式,引导意 识以信心和天真方式观察内部世界,从而获得意识与潜意 识的反应和交流。 潜意识的浮现景象---法性光明: • 界清净光:各种固定景象,不定景像和远处景象等 • 明点空光:如石投入水中产生波动环 • 金刚链光:如串珠般景象,初抖动不定,后可稳定 • 本觉智光:人格化形象(如五方佛像)
交媾龙虎第三(睡眠)
聚散水火第二(导引) 烧炼丹药第四(禅定)
佛教功法之宝瓶气法
• 引息: • 满息:引息入体达肺部最下端 • 均息:气满后,扭动身体,使气均满 于两肺 • 闭息:会阴上提,下气上提,上气下 压,闭住头部七窍及前后二阴,全身 如密闭宝瓶,故称为宝瓶气 • 消息:观想气入中脉和由全身毛孔散 出体处 • 射息:闭气至忍无可忍之时,由两鼻 孔呼气,先轻微和缓,随后略粗重, 最终一射而出 • 收息:
周天功法
• 心肾周天---龙虎交媾 • 小周天:地仙周天行气法
– 问题解答:什么是打通任督二脉?
• 大周天:导引行气法 • 丹道周天:道家气功的玄学说法和练法
总结
• 气功是一种从养生、感觉训练到意识训练 的一种系统的自我控制方法 • 不同文化赋予了不同功法的外延特色,但 万法归宗
Thank you!
谢谢!
幽籣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草与茂,无人而芳。 幽幽栖谷,馨配君王。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时人暗蔽,贤者埋藏。以日以年,逍遥四方。 奕奕荠麦,贸贸雪霜。君子之道,闇然日彰。
Name
子(sprout) 丑(stretch) 寅(transform) 卯(morning) 辰(growing) 巳(done) 午(turning) 未(ease) 申(shine) 酉(agitation) 戌(evening) 亥(seed)
Constitutively active inner organ
人仙功法
• 交媾龙虎第三
– 当离卦肾气到心,神识内定,鼻息少入迟出,绵绵若 存,而津满口,如吐咽下,自然肾气与心气相合,太 极生液;及坎卦心液到肾,接着肾水,自然心液与肾 气相合,太极生气。名曰交媾龙虎,名曰采药。
• 烧炼丹药第四
– 时到乾卦,神识内守,鼻息绵绵,以肚腹微胁,脐肾 觉热大甚,微放轻勒,腹脐未热,紧勒。渐热即守常 ,任意放志,以满乾坤,乃曰勒阳关而炼丹药。。
地仙功法---周天行气法
太极拳---玉液还丹行功
藏密大圆满功法之拙火定
• 先透过修宝瓶气、金刚诵 引发拙火 • 拙火燃起后,先观想它遍 满脐轮,渐渐上升至全身, • 继观其火如电光灼照,从 毛孔中外放,涤净自身中脉、 气、明点的不净垢障 • 复收回于脐下。 • 进而以宝瓶气鼓动拙火, 令其循中脉上升,熔化顶轮 白菩提,从顶、喉、心依次 降下至于脐轮,从而生 ‘四 喜’
道家气功的经典著作• 《钟来自传道集》– 内丹修炼的玄学理 论和实践
• 《灵宝毕法》
– 内丹的具体方法
八卦八节图
冬至 立冬 立春
秋分
春分
立秋 夏至
立夏
人仙功法
• 匹配阴阳第一
– 当其气旺之时,日用卯卦,而于气也,多入少出,强 留在腹,气积而生五脏之液,还元愈多。
• 聚散水火第二
– 当艮卦气微,当知养气之端,乾卦气散,当知聚气之 理。故古人朝屯暮蒙。 – 朝屯者,是以日出艮卦之时,当披衣静坐,以养其气 ,绝念忘情,微作导引,手脚递互伸缩三五下,使四 体之气齐生,内保元气上升,以朝于心府,或咽津一 二口,搓摩头面三二十次,呵出终夜壅聚恶浊之气, 久而色泽充美,肌肤光润,名曰散火。 – 暮蒙者,于日人乾卦之时,以聚元气,当入室静坐, 咽气搐外肾,名曰聚火。
解密气功
---具有文化特色的自我控制法
气功和中医
• “气功”一词,起于晋代许逊《灵剑子》 一书中的“道气功成”。 • 观点一:气功是中医的一部分
• 观点二:原始中医理论源于气功体验 • 总结:中医和气功关系密切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问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 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 ,人將失之耶。 • 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 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 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 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 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 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人仙功法---24时养生法
Hours
11:00pm1:00am 1:00-3:00am 3:00 -5:00am 5:00 -7:00am 7:00 -9:00am 9:00 -11:00am 11:00am 1:00pm 1:00 -3:00pm 3:00 -5:00pm 5:00 -7:00pm 7:00 -9:00pm 9:00pm 11:00pm
Galbladder Liver Lung Large intestine Stomach Spleen/pancreas Heart Small intestine Bladder Kidney Brain/neural systerm Nerve-spinal cord
功法
交媾龙虎第三(睡眠)
匹配阴阳第一(闭息) 聚散水火第二(导引)
• 内观第九
– 如存想,如禅定,当正坐盘膝,散发披衣,握固存神,冥心闭目 ,坐中闻声莫听,见境莫认。
• 超脱第十
– 调神:内观认阳神,身躯如在空中,乘驾上升,以至一门,如此 上下不厌其数 – 出神:(阳神)自下而上,以至顶中,闭目便跳,如寐如寤,身 外有身,形若婴儿。须是再入本躯,往来出入纯熟,一任遨游。 – “阴神”和“阳神”:止事静坐,欲求超脱,出而为鬼仙,人不 见形,乃释子之生化、道流之尸解也。
活子时和金刚诵
• 活子时,肾气动而未交肝气之前
– 如性欲发生时
• 嗡、阿、吽
– 白色om(嗡)字,为意金刚,住于头顶 – 红色a(阿)字,为语金刚,住于咽喉 – 兰色hum(吽)字,为身金刚,住于脐间
天仙功法
• 朝元第八
– 凡春三月肝气旺,坎卦依法起火炼肾气,震卦入室定息内观,青 色自见 – (分季节练脏气)以至黄气成光,默观万道,周匝围身。 – 凡定息之法,不在强留紧闭,但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从有入无 ,使之自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