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几种结构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短篇小说是一种紧凑而具有叙事性的文学形式,通常包含一个主题、一个情节和一组角色。
尽管篇幅较短,但它能够通过独特的方式传达作者的意图。
1. 主题选择:选择一个有趣、有深度的主题。
主题可以是关于人性、爱情、友情、家庭关系、社会问题等等。
主题需要有足够的基础来支撑一个故事。
2. 故事结构:短篇小说通常包含一个引子、冲突、高潮和结尾。
引子用来介绍故事的背景和角色,冲突是故事发展的推动力,高潮是最令人兴奋的时刻,结尾则是故事的收束和反思。
3. 角色发展:角色是故事的核心。
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动机,并经历一些变化。
在短篇小说中,角色通常比较简单,但仍然需要有一些深度和可信度。
4. 对话和场景:通过对话和场景来展示故事和角色的发展。
对话应该是有趣、真实和富有戏剧性的。
场景应该是生动、具体和有力的,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5. 短小精悍:短篇小说的篇幅通常较短,因此要尽量紧凑和精简。
移除一些不必要的细节,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6. 符号和象征:使用符号和象征来加强故事的意义和深度。
符号可以是具体的象征物,如物品、动作或场景,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爱、孤独或幸福。
7. 描述和感觉:通过描述来创造故事的氛围和场景。
使用感官的细节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反应。
8. 结尾:短篇小说的结尾应该是有力的、让人印象深刻的。
可以通过一个意外、一个转折或一个反思来增加故事的震撼力。
9. 修订和编辑:写完初稿后,进行修订和编辑。
检查故事的逻辑、连贯性、语法和拼写错误。
短篇小说是一种独特且灵活的文学形式,可以通过简短的篇幅传达作者的意图。
通过选择有趣的主题、精心构建故事、塑造丰满的角色和生动的场景,短篇小说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难以忘记的印象。
解析短篇小说

解析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是一种以简洁、紧凑的方式叙述故事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包含一个主题或情节,并通过精心构造的人物、环境和情节来传达作者的意图。
本文将对短篇小说进行解析,探讨其特点、结构和常见技巧。
一、短篇小说的特点1. 简短而紧凑:短篇小说通常在1000到5000字之间,相对于长篇小说来说长度较短,因此需要更紧凑的情节和人物描写。
2. 突出主题:短篇小说常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或通过一个令人震撼的情节来传达作者的观点或感受。
3. 精华于细节:由于篇幅限制,短篇小说更注重细节的运用,通过独到的描写和形象的语言来凸显情节。
4. 快速开篇:短篇小说通常采用快速开篇的方式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往往直接进入故事的核心情节。
二、短篇小说的结构1. 引子:引子部分常用于给读者提供背景信息,引发读者兴趣。
2. 发展:发展部分是整个故事的主体,通过展开情节和人物关系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3. 高潮:在高潮部分,故事达到紧张、悬疑或情感上的高潮,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兴奋。
4. 结局:结局是短篇小说的收尾部分,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解决故事的发展,给读者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
三、短篇小说的常见技巧1. 情节布局:短篇小说需要有紧凑的情节结构,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完整的故事曲线。
2. 人物描写:短篇小说要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写人物,使其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独特的叙事视角:通过选用不同的叙事视角,可以使故事更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如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等。
4. 意象运用:适当使用意象可以增强短篇小说的表现力,通过形象化的描写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5. 对话技巧:短篇小说常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因此需要注意对话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结论短篇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通过对短篇小说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种文学作品。
在写作短篇小说时,我们应该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情节的丰富性,以及精确而生动的语言运用,以吸引读者并传达我们的意图。
小小说结构的六种形式

小小说结构的六种形式一、场面式。
写主要人物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景中的活动。
这种形式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刻画人物;脉络清楚,结构完整。
请看房树民的《泥活》:泥活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地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
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旋一旋,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脊,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去: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反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
这会儿,冯老汉双眼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创作,摇了摇了头。
片刻之后,似有所悟,他重新拈起案上的竹刀,挑起一丁点紫泥,朝着武松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
至此,冯老汉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到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
孙子冯大刚好赶集回来。
这个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洲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熟驴肉。
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额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您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怎么个快法?“冯兰瑞问。
“我把‘芮庄泥人冯的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冯大一眼瞧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蹲下,一会直起,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了:“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大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带去呗!”冯老汉答应了:“摆在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水:“今个儿,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在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价往高里提!”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
现代短篇小说的结构与技巧

现代短篇小说的结构与技巧现代短篇小说是一种在短篇幅内通过简洁精炼的叙事手法和巧妙构思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的文学形式。
它具有紧凑的结构和独特的叙事技巧,使读者在有限的篇幅内得到丰富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探讨现代短篇小说的结构与技巧,并阐述其魅力所在。
一、简明扼要的开篇现代短篇小说通常以简明扼要的开篇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通过生动的描写或引人入胜的情节开端,作者引导读者迅速进入故事情境。
短篇小说的篇幅较短,因此开篇必须简洁明了,一场戏剧性冲突或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往往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阅读下去的欲望。
二、紧凑的结构构建现代短篇小说在结构上通常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叙事结构,以保持故事的紧凑性和张力。
在线性结构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展示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用简练的篇幅勾勒出完整的故事脉络。
而在非线性结构中,作者常常通过闪回、插叙等手法来展示多个时间节点的情节,以增强故事的复杂性和深度。
三、巧妙运用点睛之笔现代短篇小说的魅力常常来自于作者运用巧妙的点睛之笔,通过一句话、一幅画面或其他形式的意象来点明故事的主题或情感。
这种点睛之笔常常被放置在故事的结尾部分,给予读者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在短暂的阅读体验中获得思考的余地。
这种技巧的巧妙使用,常常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四、突出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由于篇幅有限,现代短篇小说常常通过精准的人物描写和心理刻画,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内心独白等方式,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使读者对其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描写,短篇小说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传递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五、语言简练精炼现代短篇小说在语言的使用上更加注重简练精炼,追求准确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
作者通过选用精确的词语和精心构造的句子,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以简练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这种简练精炼的语言风格可以提高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洞察力,使阅读过程更加流畅舒适。
结论:现代短篇小说以其紧凑的结构、精妙的叙事技巧和优雅的语言风格,在有限的篇幅内呈现丰富的故事和人物形象。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结构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结构作者:吴定祥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01期摘要:短篇小说是海明威的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他的中长篇相比,这些短篇在叙事手法上更加灵活多样,也更能代表海明威在叙事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叙事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主要有三种:简洁明了的单线结构、充满张力的环式线性结构和错综交织的复线性结构。
在不同的作品中,海明威在三种叙事结构间腾挪自如,从而使他的小说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关键词:海明威;短篇小说;叙事结构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形式分类称作线型,又称为故事型,标明了情节发展的轨迹,显示情节的组织关系。
这种线型一般分为三种:单线、环线和复线。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主要是单线和环线两种结构,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硬汉小说。
在这一类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模式基本相同:主人公有个愿望,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障碍,经过千辛万苦的拼搏后,最后并没有成功,但是主人公的精神却是永远处于一种成功的位置。
而在海明威的非硬汉小说中,叙事模式则完全不同,基本都是悲剧性的,充满着淡淡的悲哀,主人公更多的则是迷惘和伤感。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两种主题,但是每部小说采用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式却不尽相同。
一、简洁明了的单线性结构单线,顾名思义,是指只有单一线索的情节类型,与复线不同的是,它具有主线这一层次,减少或者去掉了其他层次,多以一个单一连贯的故事为主,辅之以相关的次要事件。
在这种结构中,事件的因果关系往往是基本的叙述动力,用以推动叙事的发展;叙事则围绕单一的线性时间铺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但是在故事情节方面追求环环相扣,在故事结局方面则力求完美圆满。
这种因果式单一线性结构的叙事功能是:“叙述进程与现实生活的实际流程保持着某种契合和同步性,使读者陷入对事件外部流程的关注而不知不觉地成为叙事操纵的捕猎物”。
海明威脍炙人口的长篇《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在叙事结构上都采用了这种线性结构。
短篇小说的基本结构(小说创作)

短篇小说的基本结构短篇小说的基本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开头部分(人物的希望)、中间部分(人物的努力)、结尾部分(最终结果)。
理论上,这三个部分是统一的,短篇小说应该尽可能地完整。
——开头部分:应该有一个最初事件使主人公面临某个问题,这个问题使主人公产生了希望或者需求(目标)。
——中间部分:主人公努力实现他或她的希望。
这其间事情会变得越来越混乱(出现危机)直到抵达高潮,当然同时也就达到了转折点。
——结尾部分:有所显现。
(詹姆斯·乔伊斯语,意为对人物或情境真谛的领悟。
)主人公打动人心,总算完成了任务,圆满收场,问题解决。
在《欲求》这个例子中,你会看到开头部分,主人公坐在图书馆的台阶上,然后看到了她的前夫。
她想回忆他们婚姻中的幸福部分,尝试以这种方式搭话。
这就是人物的希望。
中间部分是她和她前夫的对话,以及她前夫对于这段婚姻之所以终结的结论——因为她没有邀请过伯特伦一家来吃饭。
这里有一个丈夫回忆他们早餐的小高潮。
这使她提起橱柜后面的那个小洞,随即引出了与邻居家的对比:“我们当时很穷。
”然后他们就说出了彼此分歧的原因:彼此的不同欲求。
丈夫想要一艘帆船。
这个小危机引出了最终的高潮,这就是丈夫对妻子说——“你总是无欲无求”。
故事的结尾是:她重新坐回图书馆的台阶上,而她的丈夫已经走远。
这次短暂会面带来的结果是——对于叙述者也对于读者——她接受了生活本来的样子,然后很高兴地看到在孩子们出生之前种下的梧桐树现在已经枝繁叶茂。
这就是全部的三个部分。
正如厄普代克对短篇小说的要求,故事以寥寥数语引人入胜,在中间部分得到深入展开,然后在结尾部分完美收场。
读者在心中与叙述者达成了温暖的共识。
短篇小说常见的结构形态

短篇小说常见的结构形态短篇小说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局部反映整体的语言艺术,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虽然不一定要重大的社会题材,但必须反映重大的社会意义。
同时,它在结构安排上,也应见出匠心,一丝不苟。
安排短篇小说的结构,总的说来,头绪不能过繁,过程不能拉得太长,人物不能过多,铺述不宜过详,表达不宜和盘托出,高潮不能一个接一个。
它应该凝练集中,以少显多。
否则,极易写成压缩的中篇。
短篇小说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下面几种:(一)情节结构情节结构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结构线,小说的展开完全依据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事件的发生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的因果链,承上起下,环环相扣,关系紧密。
巧妙的作者,往往将情节搓拧、颠倒,使读者产生陌生感、惊奇感,但小说仍建筑在一个相当完整的故事结构上。
情节结构的展开一般有开头、发展、高潮与结尾,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依据情节展开的线索,又可分为单线结构、双线结构、三线结构。
单线结构往往是一人一事一线贯穿到底,情节单纯,其间间或有转折、曲折、升降等,但无论怎样地变化、反复,情节线索总是单一的。
双线结构的特点是情节交叉或平行,前者如鲁迅的《药》,后者如《麦客》。
《麦客》写父子俩一同去打短工,到了不同的人家,父亲在艰难的境遇中失掉自尊,偷手表被发现,内疚而归;儿子则被新生活搅起爱情、自由的渴望,最后就范于传统道德。
作者把两个本来可以各自独立的故事交互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两个空间,两组人物、两组不同的人际关系和不同的情感追求,构成双重现实内容。
这种结构,减弱了作者有头有尾讲述一个故事的封闭性,使小说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具有现代人的时空感。
短篇小说还有三条或三条以上情节线索的。
有时候,作者将三条以上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大故事里套小故事,如好看的小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有时,则将几条情节线交织平行推进,形成一种网状结构,如王安忆的《小院琐记》。
一般说来,三条情节线索以上的结构,初学者不易把握。
情节结构是短篇小说最基本的一种结构方式,它的优点是行动、吸引人,符合一般人的审美习惯,但又有它的局限性:①以事件为结构中心,作者的注意力停留在故事情节本身的生动有趣上,处理不好,容易削弱人物的刻画。
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与创作方法

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与创作方法短篇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以简洁、紧凑的篇幅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它具有多种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下面将从叙事结构、节奏控制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叙事结构短篇小说叙事结构通常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但相比长篇小说,它更加精炼,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在短篇小说中,作者通常采用“抓住关键”、“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一个具体事件或细节,折射出更深层次的主题和意义。
同时,短篇小说叙事更加强调节奏感,追求紧凑的结构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
二、节奏控制短篇小说的节奏控制对于保持故事的紧凑与流畅非常重要。
作者需要合理安排情节发展的速度与节奏,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连续的阅读欲望。
通过情节延展与节奏把控,短篇小说才能真正实现故事的“短而有力”。
另外,作者还可以运用突然转折等手法来增强故事的张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人物塑造尽管短篇小说篇幅有限,但人物塑造依然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作者需要合理设置人物形象,通过描写语言,将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细节展现在读者面前。
由于篇幅有限,短篇小说对人物语言的选择和刻画更有要求,一些简短而生动的对话,可以帮助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此外,通过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成长,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四、意境营造短篇小说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篇幅里创造出浓墨重彩的意境。
作者通过对环境描写、氛围渲染以及意象的运用,使读者沉浸于故事中,感受到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意境的塑造也需要结合情节,通过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来推动和诠释作品的主题。
五、语言运用在短篇小说中,语言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需要选择准确、生动的语言词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同时,对于短篇小说来说,语言的冗长和啰嗦会削弱作品的效果,因此,精简、简洁的叙述方式更为合适。
作者可以通过使用修辞手法、寓意等多种手段,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篇小说的几种机构模型
短篇小说的结构模型繁多,这里主要摘录外国当代作家Jack Hodgins所著的A Passion for Narrative: A Guide to Writing Fiction (《讲述的激情:小说写作指南》)中“结构”章节里所提到的几种颇为有效的模型。
其中并没有传统的顺叙和倒叙,一来大部分人对它们已经十分熟悉,二来这两种叙述方式(对短篇而言)效果一般,有些过时了,所以这五种都是比较特殊的结构。
模型一:关键场景所需要的背景信息讲述——关键场景——高潮(或转折点)——收尾
解释:和顺序较像,只是前面主要是信息堆砌。
属于偏传统的模型。
模型二:关键场景前的一幕——前事回放——关键场景完成——高潮(或转折点)——收尾
解释:就是从故事的中间部分开始讲述。
这里有一篇十分典型的文章,就是夜犬的《赌鬼》:故事从老冯最后一赌的第一局开篇,然后交代前事,再顺序发展到开端的场景并加以完成,推向高潮,转折,收尾。
可以说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这样设计的优势是,开篇就引起悬念,紧张的气氛可以从开头就瞬间形成。
例子:《赌鬼》文/深蓝的夜犬
模型三:一系列事件,前一件触发后一件事情,每件事都出现新的信息,逐步推向终极场景,最终高潮
解释:也很常见的逐步推进,属于大部分小说采用的模型,浅显易懂。
需要注意的是,每件事最好相互关联并形成因果关系,而且需要有新的信息(否则那件事作用不够),这是容易忽略的地方。
模型四:直线代表“现在”的时间轴,一边推进,一边插叙多件往事(不一定按照时间顺序)
解释:举个例子:一个人走入曾经的住宅缅怀,然后他每拿起一样关键物品,镜头就回到过去相对应的物品事件,然后一件一件累计串联起来,直到最后一个感悟或者行动。
要注意一点:“现在”的时间轴是一路推进着的,切忌沉醉在过去的碎片描绘中,停止不前。
模型五:螺旋式,一路在关键时刻周围迂回,慢慢缩小,直到真相展露
解释:其实这种既可以是侦探类,也可以是任何不愿意在一开始暴露核心信息的小说(比如《麦琪的礼物》。
这样一来的话,我的《建民药厂》似乎也算)。
都是最后一刻交代真相(核心信息),前面都故意绕开。
像一层层剥开一样。
关于这种模式,我还需要再找找资料。
例子:《麦琪的礼物》,那个,我的《建民药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