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与工业布局
第十单元工业生产第26讲工业区位因素教案(含解析)

第26讲工业区位因素2017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2017级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工业区位因素[水平1-4]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工业区位因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知识体系构建][主干知识整合]一、工业区位因素1。
主要区位因素2.工业区位选择与工业布局(1)工业区位选择: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2)主导因素与工业布局[易误辨析]1。
家具制造业一定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吗?说明理由.提示家具制造业若建在原料丰富的地方,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
交通和科技的发展(1)区位因素变化: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和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2)案例: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时间主导因素区位布局19世纪煤炭资源靠近大煤田20世纪初铁矿资源靠近大铁矿市场靠近沿海消费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1)环境敏感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业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字母污染类型区位选择A污染空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上风向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B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远离居民区和农田C固体废弃物污染3。
政策因素(1)原因:优惠政策有利于投资办厂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变化。
(2)表现错误!4。
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易误辨析] 2.原料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变化不大?提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原料利用率提高,单位产值所需原料数量减少,所以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例1】(2018·全国文综Ⅰ)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3.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课件(45张PPT).ppt

3.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工业的定义
工业是指采集原 料,并把它们加 工成产品的工作 和过程。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投 原料、能源、土地 入 零部件、劳动力、 资金、水、技术
产 出 工厂
产品 废水、废气、废渣
分类标准 生产对象 产品性质 形成时间
工业的分类
类型 采掘工业 加工工业
活动
3. 议一议,墨西哥政府为什么要在北部边境地区布局出口加工区? • 利用本国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吸引美国的企业前来投资
设厂,从而获取工业利润。
活动
分析影响甜菜制糖、有色金属冶炼、飞机组装三个部门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 甜菜制糖:原料指向性 • 有色金属冶炼:动力指向性 • 飞机组装:技术指向性
营模式的变革,企业可以在多个国家提供订单生产、及时送货和综合服务。
集聚因素在工业布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集聚的作用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 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 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环境质量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状况对厂址选择和
工业类型:技术指向型工业 工业特点:生产过程对技术的要求高 工业举例:集成电路电子厂、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厂 区位选择(选址):接近高等教育和技术发达的地区
活动
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地区,并不像我们平常见到的 地图所表示的那样,仅仅是一条线,而是由一连串 城镇和工业区组成的地带。1965 年墨西哥政府制 定了《边界地区工业化议程》,在北部边境设立出 口加工区。鼓励企业从美国免税进口原材料和零部 件,在墨西哥境内进行组装和加工,再将制成品出 口到美国。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蒂华纳、墨西加 利、华雷斯、马塔莫罗斯等城市都建有出口加工区, 这些城市与美国南部边境地区的圣迭戈、加利西哥、 埃尔帕索、布朗斯维尔等城市相邻。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产业区位选择PPT

01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 经济 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 的 联系 。 2.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基本状况。 (2)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土地 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3)社会经济因素: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 供给 、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 (4)科学技术因素: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 素质 、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 (5)新因素:环境质量、 信息化水平 、产业集聚。
1.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A、B、C三地选择___A___地建大型飞机场比较合适,理 由是_地__势__平__坦__开__阔__,__远__离__市__中__心__高__层__建__筑__物__,__靠__近__高__速__公__路__,__交__通__发__达_____。 2.D、E、F三地选择___D___地建高科技工业区合适,理由是_接__近__科__学__文__化__城__和__公__园__,_ __环__境__洁__净__优__美____。
判断
PANDUAN
1 世界主要工业区均分布在发达国家。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区位的选择更加简单化。 3 工业基地向大型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02
探究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 探究导引
一般来说,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1.读下面两幅图,思考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造厂等
动力指 向型
能源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答案] (1) D
(2) B
(3) C
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影响 决策者在选择工厂区位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从经济效益上看,工厂应当选 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不同的工业部门, 其生产过程、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构成也就不一样。影响工 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具体影响如下表所示。
角度一:结合某类工业生产的发展状况的分析,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判断及 影响。
角度二:结合某地工业布局的分析,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角度三:联系我国工业发展的实际,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考题印证] (2021·全国乙卷)2014 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
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区域认知:结合典型工业地域,联系当地地理特征,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综合思维: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依据某一区域的区位特点,提出该区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01 夯实 必备知识 02 提升 关键能力 03 培育 学科素养
01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
具体类型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自然 条件
自然 资源
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_地__形__、地形起伏较大、自然灾害
气候、__水__文___、植被等的基本 频发的区域,不宜布局大
状况
型工业企业
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当
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土地 包括_矿__产__资__源___、土地资源、水 供给状况和_地__价__,对于占 资源、生物资源等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1.能够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
(综合思维)2.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进行分析,查找有关资料,对某区域工业生产进行评价。
(地理实践力)3.能够结合区域特征分析某工业区兴衰的原因。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4.结合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条件: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基本状况。
(2)自然资源: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
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高低,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3)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
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4)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
高科技产业应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
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3.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1)环境质量: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状况对厂址选择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
各个地区和城市都提出了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对污染企业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
(2)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导致传统区位因素(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的作用逐渐减弱,新的区位因素(科技、知识、创新等)的作用得以凸显。
信息化水平高的地方,引导企业布局和集聚。
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
(3)集聚因素: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竞争力。
工业布局知识点总结

工业布局知识点总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布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合理的工业布局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业布局的概念、原则、方法、影响因素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
一、工业布局概念工业布局是指建设、改造或扩建工业企业时,在空间上的位置选择和分布布局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工业企业的一个战略性决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工业布局通常包括生产设施的位置、规模、形式、布局方式等方面。
二、工业布局原则1. 临近原则:工业企业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建厂,保证原材料、劳动力、市场等资源的便捷获取。
2. 集聚原则:相互支持的产业应该相互集聚,形成集约化的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集聚效益。
3. 分散原则:产业的分散布局可以避免环境污染、交通压力等问题,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规模经济原则:生产规模较大的产业应该选择在经济集中的地区,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
5. 灵活原则: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产业布局,保持灵活应变能力,适应市场快速变化。
三、工业布局方法1. 区位分析法:根据市场调查和交通、资源等情况的分析,选定适合的区位进行产业布局。
2. 产业链分析法:根据产业链的关联性,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链的集群发展。
3. 空间规划法:结合城市、区域的规划,进行综合的产业布局规划,实现资源、环境和市场的协调发展。
4. 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交通、资源、环境、人才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产业布局的综合评价,选择最优的位置进行布局。
四、工业布局影响因素1. 交通条件:交通便利的地区,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理想的工业布局位置。
2. 资源条件:资源丰富的地区,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理想的工业布局位置。
3. 市场条件:距离市场需求较近的地区,能够降低市场开发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理想的工业布局位置。
4. 环境因素:治理好环境问题的地区,能够降低环境风险,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是理想的工业布局位置。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举例:炼铝厂、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 布局:接近能源供应地为导向 主导区位:能源
• (轧钢厂)
主导因素(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电子装配厂
原材料运费15%,
服
劳动力35%,
装
动力10%,
加
产品运费15%,
工
其他25%。
厂
特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举例:服装厂、电子装配厂 布局:接近劳动力充足且低廉处为 导向 主导区位:劳动力成本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虑.1越图.南示该布木企局材业加来把工源家环于具节芬加的兰工主,厂要而选因加择素工在是环越廉节南价选,的择主劳在动越力南。,A市正场确则主要销往中国,故主要考 要是因为越南( ) A.劳动力廉价 B.加工水平高 C.市场需求大 D.原料充足 2.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时考虑的最 主要因素是( ) A该.企信业息在网城络市B布.局环体境验舒馆适主度要是城市人口密集,且交通便利,方便货物运送 和人们来体验,故C正确;信息网络与体验馆布局在城市没有多大影响;城市的 C环.境交质通量通并达不度好,环D境.舒与适生度产不地好距;城离市距生产地距离较远。
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传统 制造业面临日本、西欧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 的激烈竞争,逐渐呈现衰落趋势,钢铁、汽车、 化学、机械等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东北 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 境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 税收等原因,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 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因而又被称为“锈带”。 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 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则迅速崛起。
在( C )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交通运输、 劳动力、投资环境、经济政策等 生产技术因素:生产设备与工艺、人员素质、科技开 发水平等 市场因素:市场需求等 环境生态因素:环境生态状况等 信息和知识因素:科研能力、信息通达性等
2、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
化工厂
指出下列工业部门所属的主要区位 类型及优势发展地区?
A.核工业 B.纺织工业 C.印刷厂 D. 炼铝厂
技术指向性工业 科教发达地区
廉价劳力指向性工业 劳力充足地区
市场指向性工业
市场需求大地区
动力指向性工业
动力充足的地区
一、工业区位因素:运输、土地、集聚
1、影响工业布局因素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3、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原因
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发
传统工业区日益沉 重的环境压力
达 国 家
劳动密集 型产业
发 工资水平较低
展 中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国 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家
4、发达国家维持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美国硅谷——信息技术产品 日本——数码电子产品
法国——高档化妆品 瑞士——名牌手表
德国——高级轿车
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炼油厂
水泥厂
印染厂
酿造厂
污染空气 污染水源
造纸厂 电镀厂
发电厂
皮革厂
钢铁厂
固体废弃
工厂设置在居民区 最小风频的上风地
物污染
污水排放口 远离水源地 及河流上游
带或与常年盛行风 向垂直的郊外。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一)工业联系
土地 水源、能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适当集中,综合利用 (废弃物循环利 用,循环经济)
某些工厂排放的“三废”,可能是另外一 些工厂所需要的原料,把这些相关工厂组合 布局,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这样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护环境。
例如:有色冶金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 量的so2 ,危害很大,如回收利用,可建硫 酸厂;粉煤灰是火电厂排放的一种主要污染 物,如回收利用,可建粉煤灰建筑材料厂。
(注意反推河流流向) • (3)距市区远近
①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厂如食品厂、印刷厂等, 可以有组织地分布在城区;
②用地规模大、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厂如机 械厂、棉纺厂可以布置在城区边缘或近郊区
③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如钢铁厂、火 电厂等,应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 (4)设置防护带 (绿化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从“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
可持续发展原则出发,需要健全环境法规。这些法规的主要作用是 。
• 【解析】该题要求读图并回答出重污染工业从发达国家 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到农村的地理转移方向,并通过 分析在同等污染物排放量前提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的城市以及发展中国家农村的污染控制费用区别,导出 制定环境保护法规的作用的正确结论。
①高昂的污染控制费用 ②环境质量要求高低不同 ③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
【例】读上面三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趋向,
图c表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
(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
(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是
①④⑤⑥⑦接 近原料、燃料 地(在大型煤 矿、铁矿附近)
②③⑧在沿海 港口附近,充 分利用水运, 利于原料、燃 料的运进和产 品的输出。
• 日本工业集中在沿海的原因是什么?
• 工业集聚的好处 ①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运费和能耗②
利于集中处理废弃物③加强生产协作和信息交流, 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④扩大总体生产能 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社会经济因素
• 强调 • 1、原料
原料主要影响加工业,因此原料对工业 社会影响大,对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几乎 无影响。 2、劳动力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的影响越来越弱。
• (苏北四市09年三模)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 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图11),完成题。 图11dabc影响程度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工厂由原料地转移到市场地
型临海型(市场地)
• 11、(2003年上海地理卷)(二)读“世界部分著名钢铁厂 (钢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回答:
• (1)目前,世界钢铁工业按布局格局可分A、B两大类型。 根据图上信息,将图中①—⑧著名钢铁厂(钢铁工业中心) (3).图上我国著名钢铁厂(钢铁工业中心)中,布局格局 与③相同的是 11(填图上数字代号),它的名称是上海宝山 钢铁企业 ,其生产与布局体现了近几十年来的世界钢铁工业 企业的联合化和 大型化,生产布局重心转向 沿海区的特点。
(1)大气污染 如水泥厂、化工厂、钢铁厂等 ①应布局在城镇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
②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季风地区,则要布局在同当地主导风向垂直 的郊外。
B A
A B
B A
注意反推风向
• (2)水源 污染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等 ①自来水厂宜布局在城镇水源或河流的下游;
②对水有污染的工厂特别是的污水排放口应远 离水源地,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劳动力数量
廉价劳动力数量减少
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区位转移
中国 东部沿海
中西部转移
国际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原因 原先地随着经济发展,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价格
上涨,廉价劳动力优势丧失;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丰富 且廉价,为降低成本,劳动力导向型由东部转移到中西 部。
原料、燃料下降,市场增强 例 钢铁工业 煤铁复合体
• 【答案】
• (1)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 (2)由城市转向农村
• (3)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乡村的单位产 量污染控制费用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为 了减少生产成本,将重污染工业大量转移到环境污染控 制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乡村
• (4)使人们有法可依,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环境,造福 子孙后代
• 7.图中a、b、c、d曲线表示的因素是 • A.a——原料 B.b——土地 C.c——劳动力
D.d——技术 • 8 到工业文明阶段, • 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 • 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 • 为土地的 • A.数量 • B.质量 • C.类型 • D.区位
图11
环境因素
在城市用地中,工业布局应注意在以下方面的问 题:
• 工业地域包括两种情况: ⑴成因分类
一是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二是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而大庆、沈阳的石化工业属于---• (3)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导向型,上
海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导向型。
• 总结: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 具体的工业地区进行分析。
工业区位的变化
区位因素变化
导致
区位转移
环境 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转移 环境质量要求低的地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
城市
乡村
主导区位因素的确定
• 根据投入要素的比重:比重最大者为主导区位 因素
例
为降低 成本, 工厂应 选择在 主导因 素丰富 而廉价 的地区。
工业的分类 五种导向型工业类型--------按主导区位因素划分 • 思考: • (1)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2 )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导向型,
工业布局,除了充分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外, 在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还最好设置一条一定宽度 的卫生防护带。
卫生防护带可以是植被、湖泊、一定宽度的 河流等。
绿化带功能: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 声、吸毒放氧、美化环境。也可为居民提供一个 休闲场所。
• (5)适当分散、减轻污染
工业布局,从经济技术角度考虑,往往要 求集中,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则往往要求分 散。因此工业布局既要在具体地点相对集中, 又要在较大范围内适当分散,以避免或减轻重 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