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第十册电子课文(选)
[聋校语文第十册教案]语文十册教案
![[聋校语文第十册教案]语文十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27548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3.png)
[聋校语文第十册教案]语文十册教案第一篇语文十册教案:语文第十册的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共编有35课。
其中看图学文2课,精读18课,略读15课。
全册保留了原教材11篇课文,新选和从其他册调整了24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适合教学的课文,其中《大瀑布的葬礼》《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桃花心木》《“诺曼底”号遇难记》《乌塔》《军神》《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及古诗词等是新选入的课文。
本册注意了语文训练的整合性,重新精选了训练重点,共编排了“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按一定的顺序写”三个读写训练项目,分别放在第二、第五和第七组中。
全册将课文编为8组,每组一般4—5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编写了“导读”。
在每篇精读课文后编写了“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编写了“阅读提示”。
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积累·运用”。
每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
导读。
2。
课例。
包括预习或阅读提示、课文以及思考·练习。
3。
读写例话。
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重点训练项目的概括和归纳小结。
4。
积累·运用。
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例话之后。
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四项。
第四、六组各安排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由导读到积累·运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本册教材要求会写会认的生字为210个,分别安排在看图学文和精读课文中。
每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在课后田字格和书后生字表中标明。
要求会认的二类字为70个(只要求认读),安排在部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或看图学文后,用横条标明。
课文中的生字,包括二类字和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
生字用圆括号,多音字用方括号标明。
本册中,“导读”“思考·练习”“读写例话”“积累·运用”中的生难字均不注音,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目的是希望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义务教育S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组.pptx

2019-7-24
谢谢欣赏
12
四、小结,深化情感。
一、 1.是什么力量让王承书隐姓埋名三十年,默默的工作?
课件出示:
A我是中国人,我热爱自己的祖国。
B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C我是中华人民的女儿,我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
2.课前我们收集了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和爱国名言,你能选用一个
)
4.听完王承书奶奶的故事,我很自然想起了
(
)
5.看完王承书奶奶的简介,我很自然想起了
(
)
【设计意图】借助王承书爱国的精神,工作的态度,
在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形象和品质后,让学生在这样一个
情景2019-7里-24 跟主人公对话,具有谢谢时欣赏效性。学生就有话可说,14
【说板书设计】
一、
24 隐姓埋名三十年
成语或一句爱国名言来说说王承书奶奶在你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件出示:
A这是一个(
) 的王承书。
B这是一个(
) 的王承书。
C这是一个 (
)的王承书。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王承书奶奶的故事,让学生借
助这个故事的情景,运用自己收集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或描写工作态度的成语,从而达成培养学生积累、运用
2019-7-24
义务教育S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组
2019-7-24
说课者:xx
谢谢欣赏
1
2019-7-24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四、说板书设计。
谢谢欣赏
2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S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组二十 四课《隐姓埋名三十年》第二课时。 (二)教材地位及作用: 1.训练重点 2.文章中心 3.写作方法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册课件

凤凰又往下说:“这种窝不算好。要想住得安稳一些, 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麻雀听了, 高兴地想:“和我想的一个样!”麻雀转身飞走了。
只有小燕子还在那里认认真真地听。凤凰对小燕子说: “搭这样的窝要不怕苦,不怕累。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 里。这样的窝住着才舒服呢。”小燕子听完,唱起动听的 歌,向凤凰表示感谢。
凤凰接下去说:“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 ……”刚说到这里,乌鸦想:“原来就是垒树枝啊,我也 学会了。”乌鸦得意地飞走了。
凤凰又往下说:“这种窝不算好。要想住得安稳一些, 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麻雀听了, 高兴地想:“和我想的一个样!”麻雀转身飞走了。
只有小燕子还在那里认认真真地听。凤凰对小燕子说: “搭这样的窝要不怕苦,不怕累。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 泥拌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 里。这样的窝住着才舒服呢。”小燕子听完,唱起动听的 歌,向凤凰表示感谢。
12
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都到他那儿去学本领。
凤凰说:“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 成。”话刚开个头,猫头鹰想:“凤凰只是长得漂亮,不 见得有什么真本领。有什么好学的!”猫头鹰飞走了。
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 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 杈,挺简单,我会了。”老鹰拍拍翅膀,也飞走了。
12
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都到他那儿去学本领。
凤凰说:“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 成。”话刚开个头,猫头鹰想:“凤凰只是长得漂亮,不 见得有什么真本领。有什么好学的!”猫头鹰飞走了。
20 我爱故乡的杨梅

1、板书课题
二、 出示课后预习题,师生共读课文,读完后指名回 答预习题。 三、划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师板书新词。 tān lán 贪 婪 zhì shuǐ 汁 水 shǔn xī 吮 吸 tián 甜 xì nì 细 腻 jīn jīn 津 津 rǎn shànɡ 染 上
1、拼读音节,学习手势。 2、讲解字形。 “婪” “吮” “腻” “染”重点指出容易写错 的笔画。 3、讲解词义。
时 间 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 设计意图 分 配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学习应基于学生的经 验之上,让学生交流对 杨梅的了解,既是对学 同学们,你们吃过杨梅吗?喜不喜欢吃呢? 生已有经验的唤醒与 提取,为了解本文写杨 2、关于杨梅,你都了解些什么? 梅与众不同埋下伏笔,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鲁彦先生写的一篇有关于杨 并随即提出疑问,则意 在引发学生的好奇之 心,激起学生的阅读心 梅的文章。板题、读题。 向。
生:讲了杨梅的味道。杨梅由生到熟,味道由酸变甜, 导,让学生 杨梅的味道是甜中带酸。 学习感受作 者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体会到作者
让学生说说熟透的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是什么样 喜爱杨梅的 子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了解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感情。
教学目标 3、能把联系紧密的自然段合并为意义段,说出合并后的主要意思。
4、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第四自然段。 5、能仿照课文写一种水果。 1、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
2、能把联系紧密的自然段合并为意义段,说出合并后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写一种水果。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第十册全册教案(苏教版)(K12教育文档)

小学语文第十册全册教案(苏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学语文第十册全册教案(苏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小学语文第十册全册教案(苏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小学语文第十册全册教案(苏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全册教材总目标】一、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0、培养自己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浯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三、识字写字准确认读303/287个生字。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206/181个生字。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类汉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特点。
四、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听写的故事。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10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教案(版本有改变选择使用)101页

10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教案(版本有改变选择使用)101页三维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明白得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预备:1、教师:录音机录音带图片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教师问:①明白这首歌曲的名字吗?②关于龙,你都明白些什么③谁明白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二、过渡:中国人什么缘故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查找答案吧!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资料学生观赏歌曲,交流课前通过读书、上网、看电视等多种方式收集到的有龙的的图文资料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检查认读。
三、课文要紧写了什么?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明白得不明白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要紧写了什么?四、讨论交流、细读感悟、合作探究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课件出示在不同时期文物古迹中龙的图案,引导学生观看体会其模样的不同,深入明白得它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人们想像出来的传奇中的动物。
(2)明白得图腾的意思,讨论远古时期的人们什么缘故把龙当作崇拜的图腾?(3)①明白得“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成语的意思。
②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你还明白哪些带“龙”字的成语?1、学生以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爱好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明白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
读完后自己出题目检测阅读成效。
2、小组内汇报交流:先把自己感爱好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从中读明白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明白的?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
语文十册1-3单元教材介绍

1 桂林山水 美
一. 美在结构分明。
3 2
1 桂林山水 美
二. 美在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引用
宋 朝 王 正 功
1 桂林山水 美
二. 美在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引用 ※对比
1 桂林山水 美
二. 美在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引用 ※对比 ※排比 奇
感觉
视觉 形状
静
漓江的水真… 清
桂林的山真… 秀
老师要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 指导。
一 新学期教研活动主题及解读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习得读写规律
1依据文体特点、文本特点,可以挖掘出教材中哪些读写规律?
2依据学段特点、根据学情,确定读写规律学到什么程度?
3设计怎样的阅读过程,让学生扎实有效地学到这些规律?
一 新学期教研活动主题及解读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习得读写规律
单元检测
文章类别及考查重点
写景(涉及到古诗) + 写人 1 理解写作顺序。 2提取信息。积累诗人、诗句。 3品味对人物的描写。 两篇说明文
五
七
1 说明文写作顺序。 2 说明方法及作用。 3 句子的表达效果。 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一)阅读(3个教学重点)
1.以教材为例,学习不同类别文章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规律。
2. 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出练字要求,讲究练字效果。 体会两种因果句式表 词语搭配 倾听,提取信息 同音、近音 达效果并学习运用。 多音字组词
辨析字形, 规范书写
方格 运用关联词语连接
句子
横格 修改病句
书写态度
字居格中, 上下左右间距相等; 在语境中选 在语境中 大小一致; 字义 区分运用近义词 标点占格,于左下格书写。
聋校语文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文

1、我们的学校1、这是我们的学校。
走进学校门,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大花坛后面,是整洁明亮的教学楼。
穿过教学楼,是一片宽阔的操场。
最后面是一排宿舍楼,宿舍楼旁边是食堂。
2、学校里种了许多树木花草,像个美丽的花园。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的很愉快。
2、拔河1、操场上,六(1)班和六(2)班的同学正在举行拔河比赛。
2、哨子声响了,双方比赛的同学都蹬住脚跟,抓紧绳子,用力向后拉。
3、同学们站在旁边,高兴地挥动着双手,大声喊着:“加油!加油!”3、这是我应该做的1、有一次,李小鸥被石块半倒了。
2、王小芳看见了,马上跑过去,把李小鸥扶起来。
李小鸥对王小芳说:“谢谢你!”王小芳说:“不用谢!”3、老师在班级里表扬王小芳,同学们热烈鼓掌。
王小芳:“这是我应该做的。
”4、我选我1、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前几天,他转到别的学校上学了。
2、今天开班会,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
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3、大家都愣住了。
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
他爱劳动,爱集体。
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4、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5、蒋小芸洗手帕1、蒋小芸的手帕脏了。
2、她端来了一盆水,先把手帕放在水里浸湿,再在手帕上擦肥皂,用力搓手帕,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最后将手帕拧干。
3、洗完手帕,蒋小芸把手帕晾在竹竿上,用夹子夹住。
6、我自己做1、上课了,秦老师叫大家做六道数学题。
韩小宁做好了五道题,还有一道题没做出来。
2、放学了,韩小宁还在做数学题。
郑敏花看见了,说:“韩小宁,我做好了,你抄我的吧。
”韩小宁说:“不,我自己做。
”韩小宁认真地看了题目,想了又想,就做出来了。
7、好朋友1、严良和陆英俊是同桌同学。
他们互相帮助,进步很快。
2、有一天,陆英俊生病了,不能来上课。
放学后,严良到陆英俊家去,帮助他补习功课。
3、有一次,严良上课玩东西,陆英俊看见了,马上叫他不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