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合集下载

湖北省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内容及要求

湖北省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内容及要求

湖北省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内容及要求一、各类别地质勘查编写的主要内容(一)基础地质调查。

1.区域地质调查。

2.区域地球物理调查。

3.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4.区域遥感地质调查。

5.区域海洋地质调查。

6.区域矿产地质调查。

7.其它(含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等)。

(二)矿产资源勘查。

1.矿产资源勘查的资金和工作量投入情况。

2.新增查明的矿产资源储量。

3.矿产资源勘查重大成果。

(三)她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1.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含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勘查、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地下水监测点情况等)。

2.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含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估、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重要经济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区划、国家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等)。

3.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含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缓变性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监测点情况等)。

4.其它(包括地热资源、湿地资源调查评价等)。

(四)她质科学研究与技术方法创新。

1.地质勘查方法及手段研究。

2.区域重点成矿区带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研究。

3.典型矿床解剖及找矿模型研究与实践。

4.区域重大疑难地质问题研究与解决。

5.其它。

(五)她质资料社会化服务。

1.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2.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3.开展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

(六)其它。

二、各类别地质勘查编写的详细要求严格按照编写要求,如实反映地质勘查成果情况。

通报文字材料应与网络填报数据保持一致。

(一)基础地质调查。

说明本单位本年度承担的基础地质调查项目总个数,投入资金总额度。

分项目说明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如有更改,请说明项目原始名称),项目性质(国家计划项目、省地勘基金项目、省财政预算项目等),项目工作周期,是续作还是新立项目。

本项目前期(本通报期以前)累计投入的资金量,并说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地勘单位自筹、企业等各类资金的投入额度;累计完成的图幅和面积及取得的成果。

地质勘察报告的规范编写

地质勘察报告的规范编写

地质勘察报告的规范编写作为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地质勘察报告对于项目实施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个规范编写的地质勘察报告,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地质情况,也能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报告的规范编写要点,旨在帮助编写人员提高报告质量。

一、前言地质勘察报告的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报告的编写目的和依据,说明编写报告的任务和要求,同时也可以简要介绍勘察区域的地理、气候和人文情况等。

二、勘察区域的概况这一部分主要对勘察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地貌特征和区域地质概况进行描述,包括地形、水系、土壤类型、地质构造等信息。

同时,还可以补充介绍该区域的地质灾害情况及历史地质活动特点等。

三、勘察方法和过程这一部分详细描述地质勘察的方法和过程,包括野外勘探、室内实验和资料分析等。

需要列出使用的仪器设备、样品采集方法、实验方法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地质勘察结果地质勘察结果是报告的重要内容,需要准确、全面地描述所获得的地质信息。

这包括岩性描述、地层划分、断裂构造、岩溶地貌特征等。

在描述中要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海拔,同时可以结合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五、地质灾害评价针对勘察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详细评价和分析。

这包括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范围、危险性等内容,同时还应提出相应的防灾措施和建议,以保障工程的安全可行性。

六、地质勘察意见根据勘察结果和地质灾害评价,提出相应的地质勘察意见。

这一部分是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后续工程建设提出建议和指导,有助于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七、参考文献在报告的最后,列出勘察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献资料。

这些参考文献应包括地质研究论文、地质图、规范标准等。

需要注明文献的作者、题目、出版年份和出版社等信息,以便读者查证使用。

八、附录根据需要,可以在报告的附录中添加一些补充信息,比如勘察过程中的照片、图表、统计数据等。

这些附录内容对于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勘察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地质勘察工程师规范要求中的勘探报告编写指南

地质勘察工程师规范要求中的勘探报告编写指南

地质勘察工程师规范要求中的勘探报告编写指南地质勘察工程师在进行勘察项目时,编写一份准确、清晰、规范的勘探报告是至关重要的。

勘探报告不仅是对工程实施的指导,也是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工程师在编写勘探报告时应遵循的规范要求,并提供一些编写指南供参考。

一、报告格式规范1. 封面勘探报告的封面应包括项目名称、报告名称、编写单位、编写日期等基本信息。

封面要美观大方,字体要清晰易读,同时需注意版权声明。

2. 目录在勘探报告的开始部分应包含有关章节、子章节及其页码的目录,以便读者能够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3. 引言引言部分简明扼要地介绍勘察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并说明此勘察报告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引言的重点在于概括性的说明。

4. 勘探目的和任务在这一部分,详细列出勘探项目的目的和任务,并说明相关技术要求和依据。

需明确每个任务的具体内容、时间要求和预期成果。

5. 勘探手段和方法详细描述使用的勘探方法和仪器设备,并进行技术原理的解释。

同时,应说明各项测试参数的选择依据和测试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 勘探成果分析和解释根据实际勘探结果,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图表,对勘探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解释时需结合实际情况和勘探目的,切勿武断,应客观、准确地描述。

7. 风险评估与建议根据勘探结果的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建议和措施应基于勘探目的和任务,具体针对性强。

8. 结论总结勘探报告的核心内容,明确勘探结果以及对工程实施的指导意见。

结论应简明扼要、准确明确,对读者来说具有指导作用。

9. 参考文献列举本报告编写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包括书籍、期刊、研究报告、标准等。

需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出版社等详细信息。

二、报告编写指南1. 确保准确性勘探报告是工程实施的依据,因此要确保勘探数据的准确性。

在编写报告时,要仔细核对各项数据和结果,对可能存在的误差或偏差进行分析和说明。

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地质调查成果报告编制要求一.编写报告的基本准则1.固体矿产勘查分为四个阶段:预勘查、普查、详查和勘查。

在每个勘探阶段结束时,应编制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探报告。

目前,在详细调查完成后,一些项目将不再进一步勘探,地质勘探工作将因中途取消项目而停止。

地质勘探报告应根据获得的数据编写。

2.地质调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调查工作中获得的全部数据和结果。

本次编制依据如下: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通则》、《相关矿产地质勘查规程》等相关规程的技术要求;收集了第一手数据,数据准确,并进行了全面研究。

3.地质勘探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

地质勘探报告应包括地质勘探和可行性评价。

可行性评估分为三个阶段:总体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

如果评价程度粗略,勘探单位应直接编制报告;如果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勘探报告中应引用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地质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原始数据准确,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可靠。

我们应该努力使它图形化和基于数据。

5.各勘探阶段的地质勘探工作应按照相关地质勘探规范(或勘探合同中的约定)的要求进行,所获得的勘探数据应作为编制相应阶段勘探报告的依据。

1二。

报告要求1.报告编制前,由勘探投资方或勘探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范和勘探设计要求,组织对勘探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原始数据质量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

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在报告撰写前解决。

未经现场验收,不得编制报告。

2.地质调查报告编制前,报告编制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产特点、勘察工区实际情况和勘察投资者的具体要求(矿山建设设计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的意见),补充、根据本要求的模板和《固体矿产勘查/闭坑报告编制规范》进行核选,拟定一份实用的报告编制大纲,并提交给调查投资者审批。

经批准的报告大纲的使用如有重大变化,应提交勘探投资者审批。

3.报告编制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批准的报告编制大纲组织编制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报告编制的及时完成。

省级地质勘查成果通报编制内容与编制要求.pptx

省级地质勘查成果通报编制内容与编制要求.pptx

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方法创新
附表1-1: XX省(区、市)XXXX年度地质 科学研究与技术方法创新完成情况表
2019-10-7
感谢你的欣赏
4
需要填写的表格
矿产资源勘查
附表2 :XX省(区、市)XXXX年度矿产资源勘查 资金和主要工作量完成情况表
附表3 :XX省(区、市)XXXX年度主要矿种新增 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和新增矿产地情况表
四、遥感地质调查 (一)航空遥感地质解译 (二)卫星遥感地质解译 五、区域海洋地质调查
2019-10-7
感谢你的欣赏
12
填表说明(基础地质-附表1)
六、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填写时包含下列内容: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 1:5万矿产远景调查 其他矿产远景调查
包括1:5万地质填 图、物探、化探等
感谢你的欣赏
先按工作类 别分,再按 比例尺分列
10
填表说明(基础地质-附表1)
基础地质调查类别 三、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一)水系沉积物测量 (二)土壤测量 (三)岩屑测量 (四)重砂测量
2019-10-7
感谢你的欣赏
11
填表说明(基础地质-附表1)
基础地质调查类别
不含矿产调查、区域地质调查 项目内的遥感地质解译工作
24
填表说明
(附表5:重要矿产勘查重大成果汇总表)
新增矿产资源/储量
规模
矿种
计量 单位
合计
333及以上
334
备注
注:矿种和计量单位与附表3中所列矿种及计量单位
相一致
2019-10-7
感谢你的欣赏
25
填表说明
(附表6: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完成情况表)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编写地质勘查报告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下简称“地质报告”), 是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 是地质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

为使年青同事们尽快熟悉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 现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介绍和简要的讨论。

这些常见问题, 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地质论文的编写中。

因此,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 同样适用于地质论文的编写。

一、编写要求地质报告的章节设置及章节内容, 要严格按照《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闲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编写。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①章节内容、附图、附表齐全;②行文规范、表述清楚;③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合理、数据正确;④资料完整、立论有据。

编写中问题较多的章节为: 摘要、关键词、目的任务、以往地质工作评述、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各章的章首语。

(一)摘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 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简明、准确地论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文摘编写规则, GB/T6447-1986)。

地质报告都要编写摘要。

1.编写要求地质报告一般采用报道性摘要, 以“摘录要点”的形式, 反映地质报告的目的任务、勘查方法、工作结果。

编写的主要方法是:将各章的主要内容浓缩为“章首语”, 在“章首语”的基础上编写摘要。

在摘要中, 地质报告的每一章, 都有一段话与之对应。

摘要具有独立性、全息性、简明性、客观性。

(1)独立性摘要中要有重要的数据和结论, 形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可以独立使用。

读者不需阅读地质报告正文, 也能完全理解摘要所表达的内容。

常见问题为:使用缩略语、略称、非专业代号, 使读者难于理解摘要所表达的内容。

(2)全息性摘要要全面覆盖地质报告, 拥有与地质报告等量的主要信息。

即不阅读全文, 就能获得必要的、完整的信息。

常见问题是:①对地质报告进行评论, 把摘要写成书评, 缺少摘要所应提供的信息;②过多地叙述目的与任务, 把摘要编写为地质报告的引言, 仅反映了地质报告的部分;③由于字数所限, 省略了不该省略的重要内容。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附件2《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一、封面1、报告名称未完成勘查工作的项目,报告名称:探矿权名称(不含勘查阶段)+勘查报告。

例如:证号为T37129“山东省栖霞市西陡崖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报告名称为:山东省栖霞市西陡崖地区金矿勘查报告。

已完成勘查工作的项目,报告名称:探矿权名称+勘查阶段+报告。

勘查阶段分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2、提交单位为探矿权人,编写单位为勘查单位。

二、正文编写提纲第1章概述1.1探矿权设立及变化情况叙述首次取得探矿权日期,历次变更、延续、保留登记情况,变更勘查单位、合作勘查等备案情况。

1.2以往地质勘查工作说明探矿权设立前地质勘查工作情况。

叙述历次工作时间、出资人、勘查单位、投入工作量及质量评述、投入资金、成果和评审情况及本次搜集利用的工作量和发生的费用。

第2章勘查工作情况详细叙述自探矿权首次设立以来的勘查工作情况。

该章是确定是否完成法定最低勘查投入(累计)的主要依据。

2.1勘查设计(方案)情况说明设计工作量、费用预算、预期成果及完成工作时间。

2.2勘查实施情况详细叙述勘查日期、勘查进度、完成实物工作量、勘查资金投入。

详细叙述自探矿权首次设立以来累计投入的地形测绘、地质测量(地质填图)、物探(具体方法)、化探、探槽、浅井、机械岩芯钻探、坑探(平硐、平巷、沿脉、穿脉)等实际勘查工作量。

按照山东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山东省地质勘查费用定额标准》进行简单决算。

《山东省地质勘查费用定额标准》中没有的项目,按照相关行业规定进行核算,并在文字中加以说明。

第3章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简要说明勘查类型、勘查手段、方法的选择、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的确定及依据。

简要说明使用的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层)的控制程度,以及所采用的工程间距的合理性。

按照矿产勘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规定要求,对各种工作质量进行简单评述,简要说明其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勘查工作和评价矿床的要求。

地质勘查报告的写作规范

地质勘查报告的写作规范

地质勘查报告的写作规范一、引言地质勘查报告是地质勘查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其编写规范对于保证勘查报告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围绕地质勘查报告的写作规范展开详细论述,分为六个小节逐一介绍。

二、报告目录的规范编写报告目录是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起到引导读者快速了解报告内容的作用。

在编写目录时,应将各章节的标题层次明确,确保有逻辑性。

同时,需要按照章、节、条的顺序列出目录,并在内容后方注明相应的页码,以方便读者查找信息。

三、引言部分的撰写要点引言部分是地质勘查报告的开篇,旨在介绍报告的主要背景、目的和意义,突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在撰写引言时,应明确论述地质勘查的背景和目标,介绍地质条件、研究范围和方法,并简述其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

四、地质勘查方法与技术的描述地质勘查的方法与技术是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描述地质勘查方法与技术时,应详细介绍采取的勘查手段、设备和过程,并说明其原理和适用范围。

同时,需要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进行清晰的描述,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重复。

五、地质勘查成果的呈现与展示地质勘查成果是地质勘查报告的重要内容,包括地质剖面图、地质柱状图、地层划分图等。

在呈现地质勘查成果时,应确保图表表达清晰、准确,同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另外,需要注明勘查区域和尺度,并引用已有的地质图、地质资料和地质分析结果作为支撑。

六、分析与结论的得出在分析与结论部分,应对勘查结果进行客观、准确地分析和总结,明确地表达地质勘查的成果和发现。

在分析时,可以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现有数据和信息进行比对、验证,得出可靠的结论。

此外,还可以对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七、参考文献的引用在地质勘查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应选择权威的、可信的文献作为参考,引用时应注明作者、标题、出版社和出版年份等信息。

在报告末尾列出参考文献表,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并统一采用一定的引用格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一、报告编写的基本准则1.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

现在有些项目完成详查后即进行开发而不再进行勘探,还有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2.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

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3.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

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

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

5.各勘查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进行,取得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作为编写相应阶段勘查报告的依据。

二、报告编写要求1.报告编写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在报告编写前解决。

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2.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要求模版及《固体矿产勘查/闭坑报告编写规范》为基础进行增减、取舍,拟定切合实际的报告编写提纲,送勘查投资人批准。

批准后的报告提纲在使用中如须作重大变动,应将变动后的提纲送勘查投资人审核同意。

3.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根据批准的报告编写提纲组织编写工作,应制定出工作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报告编写按时完成。

报告编写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需研究的各类问题,应及时组织讨论,统一认识,将结果准确客观地反映在报告中,但属于学术上的不同观点不需在报告中论述。

4.地质勘查报告应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

矿权人为保守商业秘密或适应政府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需要,可酌情将正文内容合理分册编写,每册单独装订。

5.地质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矿区××矿(指矿种名称)××(勘查阶段名称)报告。

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6.勘查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资料,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立卷归档。

地质勘查报告按照政府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规定,经初审后送交评审认定,并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按照评审中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对报告的修改。

评审认定后复制的报告,按照政府有关地质资料汇交的规定进行汇交。

7.地质勘查报告经评审认定后,应将评审认定文件作为附件附于报告中。

三、普查报告编写模版本模版适用于普查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或超过普查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模版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

普查报告按如下模版进行编写:封面:页面设置:上下边距2.5cm,左右边距2.5cm1(题目上面空三行,四号字体、单倍行距)2吉林XX矿普查报告3(宋体,二号,粗体居中)4实施/承担单位: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队5二Ο一四年十二月6(单位及日期:仿宋体,三号,粗体,居中)7(日期下面空两行,四号字体、单倍行距)8扉页:9(题目上面空两行,四号字体、单倍行距)10吉林XX矿普查报告11(仿宋体,二号,粗体居中)12(隔一行)132012年7月—2014年12月14(仿宋体,四号,居中)15(“编写单位”前空格控制到标尺4)16编写单位: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队17项目负责人:张三18技术负责人:19编写人:张三、李四、王小五20报告审查人:21单位负责人:22总工程师:1提交单位:吉林XX有限责任公司2完成时间:2013年12月3(仿宋体,四号)4目录5第一章绪论61.1 普查目的任务71.2 普查工作区位置、交通81.3 普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91.4 以往工作评述101.5 本次工作情况11第二章区域地质12第三章矿区(床)地质13第四章矿体(层)地质144.1 矿体(层)特征154.2 矿石质量164.3 矿石类型和品级174.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18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194.6 矿区(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20第五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215.1 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225.2 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15.3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2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6.1 水文地质46.2 工程地质56.3 环境地质6第七章普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77.1 普查方法及工程布置87.2 普查工程质量评述97.3 地形测量、地质普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107.4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117.5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127.6 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13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148.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158.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168.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178.4 矿体(层)圈定的原则188.5 资源/储量的分类198.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208.7 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218.8 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228.9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1第九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2第十章结论3照片图版及说明4(章:黑体加粗,四号,节:宋体,四号)5附图目录6(三号宋体加粗,居中)7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区域地质图1:50002 2 遥感解译图1:5000……………………12 12 矿段纵投影资源量推算图1:5000(标题栏小四宋体加粗,居中,表中内容小四宋体,居中) 8附表目录9(三号宋体加粗,居中)10序号表号表名1 附表1 矿床单工程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2 附表2 矿床矿层块段平均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12 附表12 矿床资源量汇总表(标题栏小四宋体加粗,居中,表中内容小四宋体,居中)11附件目录12(三号宋体加粗,居中)13序号附件名1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报告2 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标题栏小四宋体加粗,居中,表中内容小四宋体,居中) 1第一章绪论1(宋体,小三号,加粗居中)21.1 普查目的任务3(宋体,四号,加粗居中)4简述普查目的和对普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5(正文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篇幅较大可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61.2 普查工作区位置、交通7说明普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普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8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或9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10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采用两种坐标系)1112(表格要求:标题为小四号宋体加粗、居中,表格内容为小四号宋13体,表头加粗,表格第一条及最后一条横线为1.5倍加粗,两端竖线去掉。

14表格跨页要另外加“续表1-1,然后重新添加表头后再接表格内容)15(图:附图较大,应单独放置一页,清晰、规范,图与文字中间不16空行)171.3 普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18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19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

根据有代表20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1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

2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3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4农业、牧业、人口等。

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5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6表3-1 角砾凝灰岩岩石化学成分及特征参数一览表78备注:所有元素含量为10-6。

(备注比表格内容小一号字体)(下一页开头)续表3-191.4 以往工作评述10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普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等11各项工作,按时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12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普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

131.5 本次工作情况14明工作的起迄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15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16/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前景。

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储量表,并列出1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不必列出本表)。

2单独一章中内容不得有空行或空白,表格、图与内容中间无空白或3空行,表格跨页必须续表,较大的图单独放置一页。

4第二章区域地质(新章须用“插入”中的“分节符”选“下一页”,即另起新页)以1:50000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50000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1:200000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的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内对矿田(床)成因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的特征及分布。

第三章矿区(床)地质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特征。

第四章矿体(层)地质4.1 矿体(层)特征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等。

分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的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长度、宽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层对矿体连接的影响。

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

4.2 矿石质量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矿物的含量、有用矿物的粒度、晶粒形态、嵌布方式、结晶世代、矿物生成顺序和共生关系;说明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等。

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详细论述。

4.3 矿石类型和品级阐述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分布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