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2010.3.25)

合集下载

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标准

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标准

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前言嘿,咱们都知道啊,煤炭在能源领域那可是相当重要的角色。

但是呢,传统煤炭生产和使用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像空气污染啦,废渣处理啦之类的。

所以呢,为了让煤炭生产既能满足咱们的能源需求,又能对环境友好,就有了这个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标准。

这个标准啊,就像是一把尺子,用来衡量煤炭生产到底有多“清洁”,这样就能督促煤炭企业改进生产方式,让咱们的天空更蓝,环境更美啦。

适用范围这个评价标准适用的范围可广了呢。

首先,对于那些传统的大型煤炭开采企业来说,这标准就是他们生产过程中的行动指南。

比如说山西的那些大煤矿,在采煤、洗煤、运煤等各个环节,都得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看自己是不是达到了清洁生产的要求。

其次呢,对于一些小型的煤矿或者是新兴的煤炭加工企业,这标准也同样适用。

就好比你开了一个小煤厂,虽然规模不大,但只要涉及煤炭生产相关的工序,就得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

而且啊,在煤炭进出口贸易中,这个标准也能派上用场。

如果咱们国家出口煤炭,国外的客户也可能会根据这个标准来判断咱们煤炭的质量是不是符合他们对清洁生产的要求呢。

术语定义1. 煤炭清洁生产说白了呢,就是在煤炭从开采到加工,再到最后成为可以使用的能源产品这个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比如说,在开采的时候少产生一些废渣,在加工过程中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这就是煤炭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

2. 洗选煤这就是把开采出来的原煤经过一些特殊的工序处理,去掉其中的杂质,像矸石啊,硫分高的部分啊等等,让煤炭的质量更好,燃烧起来更清洁。

你可以想象成给煤炭洗个澡,把脏东西都洗掉。

正文1. 化学成分相关标准条款及解释- 硫分含量- 在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标准里,硫分含量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

硫在煤炭燃烧的时候会变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这可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呢。

所以啊,标准规定了不同用途的煤炭其硫分含量的上限。

比如说,用于发电的动力煤,硫分含量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下。

【生产管理】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doc 30页)

【生产管理】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doc 30页)

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doc 30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清洁生产标准--燃煤电厂(征求意见稿)Cleaner productionstandard-Coal-fired powerplants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定义4 要求5 数据采集6 标准的实施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清洁生产,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并为燃煤电厂和企业自备燃煤电站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 制订本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可用于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3~5 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类。

考虑到燃煤电厂的特点,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明慈、杜静、倪爽英、马跃涛、徐铁兵、李艳华、万宝春、赵文英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自2003 年ⅹ月ⅹ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清洁生产标准燃煤电厂(征求意见稿)HJ/T xx-2002Cleaner productionstandard-Coal-fired powerplant1 范围本标准按照清洁生产的原理,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出发,针对燃煤电厂生产过程的原材料选用、资源利用、污染物产生、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最终处置提出标准。

火电厂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火电厂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外排污染物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浓度控制标准
三级
二级
3.二氧化硫控制
4.氮氧化物减排
5.节水
公共浴室、食堂、卫生间、招待所等
全厂达到国电发(2000)196号《国家电力公司一流火力发电考核标准(试行)》先进水平要求;
设备完好,无跑冒滴漏
达到环评报告书批复和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总量控制要求;

符合
4.环境管理制度
按照ISO14000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
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全有效
环境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基本齐全
三级
二级
2.NOX产生指标
额定蒸发量≤1000t/h的煤粉炉
液态排渣≤1000mg/m3,固态排渣≤650mg/m3
符合
符合
3.烟尘产生指标
≤100mg/m3
≤150mg/m3
≤200mg/m3
三级
三级
四、综合利用指标
1.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率
≥95%
≥90%
≥80%
三级
三级
2.重复利用率
采用循环冷却系统
≥98%
m3/(s.GW)
≤0.16
m3/(s.GW)
≤0.20
m3/(s.GW)
单机容量<300MW
≤0.15
m3/(s.GW)
≤0.25
m3/(s.GW)
≤0.30
m3/(s.GW)
9.燃煤电厂全厂水量计量仪表安装率
一级用水量(全厂各种水源)仪表配备率、合格率、检测率和计量率
100%
不符合
不符合
二级用水(各车间及厂区生产用水计量)仪表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附件七: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 (1)1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2)2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3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12)4 煤炭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21)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21)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22)4.3 缺项考核调整权重值的计算 (22)4.4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23)4.5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24)5 指标解释 (24)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煤炭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煤炭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煤炭行业3万吨/年以上的井工矿井、露天矿和15万吨/年以上的选煤厂和中心选煤厂。

2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本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创建评价模式;通过对比企业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和评分,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火电厂 清洁生产标准

火电厂 清洁生产标准

火电厂清洁生产标准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火电厂的清洁生产标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一个重要的能源生产行业,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清洁生产标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火电厂在选址和规划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选择远离居民区和
生态保护区的地点建厂,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环保法规进行施工,确保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其次,火电厂在运营过程中应该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
排放。

例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脱硝装置和除尘设备,有效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量。

此外,火电厂还应该加强对煤灰的处理和利用,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另外,火电厂还应该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在用水过程中,要采用循环冷
却系统,减少对地下水和江河湖泊的取水量,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

同时,要加强对废水的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除此之外,火电厂还应该加强对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通过分类收集、资源
化利用和安全填埋等方式,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总的来说,火电厂要实现清洁生产,需要从选址规划、建设施工、生产运营到
废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执行环保标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火电厂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清洁生产标准

一、清洁生产标准
HJ/T 186-2006
2006-7-3
2006-10-1
清洁生产标准 电解铝业
HJ/T 187-2006
2006-7-3
2006-10-1
清洁生产标准 氮肥制造业
HJ/T 188-2006
2006-7-3
2006-10-1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
HJ/T 189-2006
2006-7-3
2006-10-1
制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18-2012
2012-10-17
2013-1-1
铬渣干法解毒处理处置工程技术规范
HJ 2017-2012
2012-3-19
2012-6-1
环境工程 名词术语
HJ 2016-2012
2012-3-19
2012-6-1
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HJ 2015-2012
2012-3-19
HJ/T 319-2006
2006-11-22
2007-2-1
三、环境保护工程技术规范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HJ 2050-2015
2016-03-01
饮料制造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48-2015
2016-01-01
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47—2015
2016-01-01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49-2015
2015-12-01
石油炼制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45-2014
2015-03-01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海水法

电厂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电厂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电厂清洁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厂的生产经营活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厂的生产经营活动。

电厂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本制度。

第三条电厂应当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清洁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并不断进行改进。

第四条电厂应当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保护责任意识。

第五条电厂应当建立健全环保宣传教育制度,开展各类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第六条电厂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及报告制度,切实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及时上报监测结果,做好相关档案记录,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第七条电厂应当建立健全环保奖惩制度,对环境污染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罚,对环保工作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八条电厂应当建立健全生产设备检修维护制度,确保设备运行良好,减少设备损耗和维修次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第九条电厂应当建立健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更新制度,积极采用安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第十条电厂应当建立健全资源综合利用制度,推广清洁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章生产经营管理第十一条电厂应当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新项目、新建、改扩建工程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第十二条电厂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强化环保工作责任体系,明确环保工作的岗位责任,切实履行环保义务。

第十三条电厂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工艺改进制度,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产生污染物,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第十四条电厂应当建立健全废水处理和排放管理制度,规范废水排放标准,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

第十五条电厂应当建立健全废气治理和排放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大气污染。

第十六条电厂应当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分类收集、储存、处理、处置固体废物,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

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

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
燃煤电厂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但同时也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

为了减
少燃煤电厂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制定了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

本文将从燃煤电厂清洁生产的背景、标准内容和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燃煤电厂清洁生产的背景是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燃煤电厂排放的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是保障环境质量、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举措。

其次,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主要包括对燃煤电厂排放标准、污染物减排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内容的规定。

其中,排放标准是保障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污染物减排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则是实现清洁生产的关键手段。

燃煤电厂应当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控制排放浓度和总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大气环
境质量,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二是促进燃煤电厂技术更新和装备升级,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三是提高燃煤电厂的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资源浪费;四是促进燃煤电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总之,燃煤电厂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环境、改善大气质量、促
进燃煤电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地燃煤电厂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储灰场
湿储灰场
清洁生产标准
8.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控制
灰渣处置
达到设计要求设备完好,无跑冒滴漏
达标
达标
事故照明电源
液氯储存和使用
酸碱储存和使用
仪器仪表和照明
二、资源利用指标
1.全厂汽水损失率
300MW机组
<锅炉额定蒸发量的1.5%
1.14%
0.27%
2.节约用油,不投油助燃的锅炉最低稳定负荷达额定工况时
达标
达标
锅炉定期排污扩容器
锅炉安全阀排气管和点火排气管装设消声器
达标
达标
7.二次扬尘污染控制
卸煤系统和储煤场
达到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
达到设计要求;
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达标
达标
输煤、上煤系统
制粉系统和脱硫剂制备系统
干法、湿法除灰渣系统
储灰系统
除渣系统的池、泵、电机和管道等
水力除灰渣系统
循环冷却水(缺水地区)
化学车间酸碱废水
煤场排水和输煤系统冲洗水
含金属离子废水
锅炉化学清洗水
冲渣水
湿灰场
采用地表水源的直流或混流供水系统
锅炉定期排污水
6.噪声控制
全厂引风机、送风机、磨煤机、汽轮机、排料机、汽动给水泵、发电机及励磁机等产噪设备
达到设计要求并采取有效声源控制措施
外排烟气达到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的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
外排污染物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浓度控制标准
达标
达标
3.二氧化硫控制
4.氮氧化物减排
5.节水
公共浴室、食堂、卫生间、招待所等
全厂达到国电发〔2000〕196号《国家电力公司一流火力发电厂考核标准(试行)》先进水平要求;
设备完好,无跑冒滴漏


服务方
设计、施工、维修单位和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环境友好型服务


负责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
粉煤灰渣、脱硫石膏和废渣液综合利用处理处置全过程符合环境要求,不产生二次污染


3.清洁生产审核
按照燃煤电厂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的要求进行了审核


4.环境管理制度
按照ISO14000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
≤1.0m3/(s·GW)
0.976m3/(s·GW)
0.776m3/(s·GW)
9.燃煤电厂全厂水量计量仪表安装率
一级用水计量(全厂各种水源)仪表配备率、检测率和计量率
100%
100%
100%
二级用水计量(各车间及厂区生产用水计量)仪表
配备率、合格率、检测率
≥98%
≥96%
≥95%
100%
100%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2008年实际值
2009年实际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1.烟囱高度
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达到设计要求
210米
210米
2.烟气除尘
燃用低硫优质煤、采用循环流化床(CFB)、增压流化床配联合循环机组(PFBC-CC)新工艺和低NOX燃烧技术、外排烟气配套安装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脱硫、除尘设施
3.热电厂灰渣综合利用率
100%
12.8%
16.1%
五、环境管理要求
1.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加强源头控制、全过程管理,有原材料质检制度和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对能耗水耗有考核,对产品合格率有考核


2.相关方环境管理
原材料供应商
提供符合要求的清洁原材料,装卸过程符合操作规程


协作方
电力调度、输变电系统、热力公司符合相关环境管理要求
计量率
≥90%
100%
100%
三级用水计量(含设备和设施用水、生活用水计量)一般应配置计量仪表,计量率
≥95%
≥93%
≥90%
95%
96%
三、污染物生产指标(末端处理前)
1.SO2产生指标
≤200mg/m3
≤300mg/m3
≤400mg/m3
1223mg/m3
968mg/m3
2.NOX产生指标
额定蒸发量≤1000t/h的煤粉炉
燃用烟煤锅炉
≤40%
≤45%
≤50%
55%
55%
3.供电煤耗考核值
≤90%
≤95%
≤100%
101.9%
101.5%
4.凝汽机组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
300MW
国产引进型
≤336
≤340
346.48
345.18
8.凝汽式电厂全厂发电水耗
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循环供水系统
单机容量≥300MW
≤0.6m3/(s·GW)
≤0.8m3/(s·GW)
达到环评报告书批复和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总量控制要求;
全厂达到〔2001〕476号《国家电力公司火电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和DL/T783-2001《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要求;
设备完好,无跑冒滴漏
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设计要求;
设备基本完好,无跑冒滴漏
达标
达标
凝结水
工业水和生活水补给量
固态排渣≤650 mg/m3
552mg/m3
506mg/m3
3.烟尘产生指标
≤100 mg/m3
≤150 mg/m3
≤200 mg/m3
296mg/m3
99.8mg/m3
四、综合利用指标
1.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率
≥95%
≥90%
≥80%
90%
93%
2.重复利用率
采用循环冷却系统
≥98%
≥96%
≥95%
96.86%
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全有效
环境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基本齐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