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卷上出现的阅读理解题的几种类型
陕西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细之节理解题专题整理

中考英语专题整理之阅读理解细节题一、考情分析阅读理解是中考的必考题型,因为它能全面快速地反映出学生的英语水平。
阅读理解题型有很多种,但命题角度来看,通常可以分为四种: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猜测词义题和主旨大意题。
细节题又叫细节认定题,该题型要求考生对文章中的特定细节或具体事实进行判断认定。
一般来说,此类题目多属直接解答性问题,是高考阅读的四个题型中难度最小的一种。
它的得分率相对较高,所占的比重较大,是我们做好阅读理解夺取高分的基础,应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一定要把应得到的分数牢牢抓在手中。
细节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1)针对文章的某一细节对具体内容提问2)针对文章的某一细节进行简单的计算。
3)针对文章的某一细节进行识图。
4)针对文章的某一细节进行排序。
5)针对文章的某一细节进行正、误判断。
从以上的提问方式我们可以看出,细节题针对文章某一细节进行提问,一般情况下答案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
这就要求考生在解题时,在初步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够根据问题迅速地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做出正确答案。
细节题做题“顺口溜”读题干、找关键、回文章、寻定位、同意替换即答案。
细节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中的细节与具体事实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询问事实、原因、结果和目的等,属于浅层次的理解题,难度较低。
同学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发现文章中的细节信息,然后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原则,把握作者的思路,按全文——段落——词语的步骤来解题。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最基本的要求是“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
对这种“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能力的考查,主要采用的方式就是细节判断。
细节题就是指那些针对文章细节描写或与文章情节发展相关的事实所设置的问题。
这类题主要测试考生获取信息及对文章所提供信息的理解能力。
阅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
对这种“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能力的考查,主要采用的方式就是细节判断。
英语中考阅读理解题4大题型命题原则及解题技巧 2019~2011中考长沙卷阅读选择题及答案

中考阅读理解题(选择性)解题步骤Step1: 选读句子--了解文章大意及各段落主题文章大意:首段首句,首段尾句,尾段首句,尾段尾句。
(如果首句之后有But;要看but之后的内容;如果首句之后有because;要看because之后的内容)段落大意:每段第一、二句及末尾句例:(长沙2008 A篇)Many Chinese students think American students enjoy more freedom than them at school. But American schools also have their rules. If the students break the rules, they will get punishment, too.On the first day of a new term, 128 students of Morton High School were sent home for wearing the wrong clothes. There are altogether 1 200 students in the school. Usually only 20 students break the school dress rule every day. So the headmaster Theresa Mayerik said it was the worst new term she had ever seen.At Morton High School, students’ favorite clothing such as baggy(宽大的)trousers, low-necked shirts and tank tops(紧身短背心)are not allowed in classrooms. Some students think they have the right to choose what to wear, but the headmaster doesn’t think so. “I’d be supportive if half the school was sent home, because 99% will get the message that our school are for education.”“Freedom”does not mean “free of restrictions(约束)”. That isto say there is no total freedom in the world, no matter in the US or in China.Step2:根据问题找细节(详见文中的细节理解题部分)Step3:让这些”题感”帮你速选/检查答案(仅供参考)1正确选项一般教温和,太极端的选项一般不选2常识错则大概率为错3包含其他选项内容的选项可预判为对4 本质优先于现象阅读理解题4大题型命题原则及解题技巧一细节理解题细节题难度虽然不大,但是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
初中语文中考阅读理解题常考题型和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阅读理解题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1、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
2、文本意识:坚信一切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
3、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
4、题目意识:注意答在问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和答题要点和要求,注意按分值答题。
☆做阅读题的流程:1、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2、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3、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并作答4、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考点一:把握文章容,概括文章所写事件常考题型: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写了关于谁的几件事/一件事。
或者“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容”答题技巧:文段中事例的概括:①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
可用这样的模式:“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考点二:品味题目常考题型:①为什么以此为题?②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③试分析题目的作用。
④给文章加(换)题目。
答题技巧:文章的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
它的作用主要有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文章的线索、揭示文章的中心、点明写作对象等作用。
答题技巧:(1)先看题目本义:词语含义概括容(点明写作容如主要事件人物等)(2)再思考深层含义:中心(主旨):与中心的关系(揭示了,点明了)人物:与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情感;是作者感情触发点)结构:线索、悬念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分析其效果:运用比喻、化用诗词、引用歌词、一语双关等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等(议论文的题目一般点明论点或论题;说明文常点明说明对象或特征)可以从— A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中心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中考小说阅读考点分类及答题方法

中考小说阅读技巧一、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三、小说中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与作用⑴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⑵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⑶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用来拓展或丰富主要情节、中心事件;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⑷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⑸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四、小说的人物形象1、人物描写的方法: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⑵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2、人物描写手法的作用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3、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1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表现了人物的________性格特征或_______思想品质;2 考点及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2、概述故事内容特别注意情节双线发展的内容概括3、局部内容的理解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类题的答题步骤: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五、小说的环境描写: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的特点手法作用等;1、自然环境描写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感情,表现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暗示社会环境,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2、社会环境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作用:渲染气氛、为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在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1.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3、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六、小说的情节细节结构1、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2、情节安排评价①一波三折式: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开头结尾: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③开头倒叙式:起到制造悬念④结尾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引发读者的展开丰富的想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收尾;3、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4、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 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5、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情节的概括:事件的完整叙述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6、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小说常用的开头1、设疑法悬念法: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①引起读者的兴趣、思考,加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2、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伏笔——叙述的一种手法;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4、悬念——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小说常用的结局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④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它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命题者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1.说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1、重视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2、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2、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常见问题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答题规范 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省略号处为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1、把握好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在情节线索上的区别;中国古典小说讲究故事的有头有尾,力求故事的浑然一体,滴水不漏,而现代小说往往故意打破这个情节框框,作者追求的不是“块状”的故事框架,而是一种流动的状态,情节无所谓首无所谓尾,人物不一定要有结局.这种结构方式,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比传统的更大;中考在考查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大致有以下三个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面对这种试题,我们该如何下手呢1.事件的完整叙述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2.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常见问题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前后照应;三、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答题规范 X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上和内容上分析;突出了……,表现了……七、小说的表达技巧A、人称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妙处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B、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C、结构方式:开头:烘托铺垫、设置悬念、引出下方、埋下伏笔;中间:承上启下、制造波澜、曲折有致;结尾:前后照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叙后议论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等;在中考试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题型主要有三种: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解题思路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虚实结合、动静相生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答题规范总体来说: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八、理解标题的含义;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3、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4、以主要人物为题;5、以特定环境为题;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①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②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九、品语言常见问题①分析文章语言运用上的特点;②举例分析文中人物的语言有哪些特色;解题思路要明确语言特色包括:词语的表现力,句式特点,语言风格,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句式特点: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语言风格:含蓄与直接、淡雅与华丽、庄重与幽默、典雅与通俗、柔美与朴实等;个性化指语言:符合人的身份,鲜明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口语化;答题规范明手法――阐运用表达了什么内容――析效果;十、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出现问题:①.缺要素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原因分析: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十一、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启示——领悟的道理;结合人物、主题答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评价——对人、事的看法;十二、关于写法的问题;1、题材与主题的关系:题材——表现主题的材料:人物、环境、事件丰富人物性格,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十三、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在做题的过程中可借助“代入法”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检验一下这种理解与上下文的意思有无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十四、对主旨的把握小说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只有主旨把握正确了,人物、环境才有章可循;概括中心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要把重点集中在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上,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上和通过在对人命运的考察中领悟到的哲理上等等;还要多注意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主旨的卷面表达也要注意其规范性,一般的模式为:通过____事表达一种_____现象思想、品格;在中考阅读测试中,常见的题型有: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3结合全文的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或看法;4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的主旨、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5评析小说的社会意义;解题思路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①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③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备战2023中考英语题型分类梳理——题型三任务型阅读(河北)

own personal flying car. We could fly at 480 km
suit help people do after an
per hour, avoiding traffic lights and busy roads.
illness or an accident?
However, if the cars become popular, there will be
people to lift heavy objects and walk a long way.
一
二
三
四
题型三
返回栏目导航
任务型阅读— 真题试做
It might help people walk again after an illness or
an accident. However, one disadvantage at the
题型三
任务型阅读
题型三
任务型阅读
栏目导航
1
数据纵览
考情分析
2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3
数据共享
技巧点拨
题型三
返回栏目导航
任务型阅读— 考情分析
1
数据纵览
考情分析
2013—2022年河北中考命题分析
河北中考任务型阅读旨在使试题贴近教学实际,提高试题的实效性和针
考点综述
对性,从而进一步落实课标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促进教育形式改革。考查形式多样,近几年倾向完成句子、回答问题、
找主题句、英译汉等
预测2023年河北中考任务型阅读体裁为说明文,考查形式如下:根据短
2023预测
文内容设完成句子、回答问题、找主题句、英译汉、判断等题型。命
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浅谈

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浅谈导读: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一、内容概括题型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二、结构分析题型六、语言品析题型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七、材料链接题型四、词句理解题型八、开放拓展题型说明文阅读主要试题类型示例及答题技巧归纳一、内容概括题型【题型分类】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题型示例】例1: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第16题第②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人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死亡。
例2: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A卷(海淀卷)《话说海淀》10. 选文第(1)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对明清直至建国前夕海淀水乡美景、园林发展和文化遗迹进行介绍的是第______段到第_______段。
(4分)——“海淀”地名的由来和历史变迁例3:《植物也有“喜怒哀乐”》(《中考复习指导》P68)4、科学家认为植物有同情心的两个例子是什么?请概括叙述。
•第1个例子:小虾遇难,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变化。
•第2个例子:见到掐断植物的“罪犯”,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大的波动。
【方法技巧】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二、结构分析题型【题型分类】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4、判断说明的顺序 (较少出现《指导》 P70—2 )【题型示例】例1:《漫话对联》(《指导》P66)• 2、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出来。
•介绍了对联的定义、种类、起源和发展、写法、意义与影响。
例2 区0611期中测评《说屏》19、仔细阅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出2—4段的说明内容——文章各段依次介绍了屏“巧”的总特点、屏的功能、屏的分类、屏的放置【方法技巧】1、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

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根据新课标及目前中考的实际情况,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很多,综观各地中考试卷中阅读理解的题型,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类型:概括类、鉴赏类、深层含义类。
下面我就语文中考中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一一加以解析。
一、概括类☆具体题型: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3.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4.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答题技巧: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
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抓段落中心句。
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
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
3、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此类题经常出现在说明文中,答案往往不止一点,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进行提取加工。
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段中的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几点特征。
另外,在找到一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几段的相同位置句,答案往往就隐含在那里,看分值答题,注意不要遗漏。
4、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把题干代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处附近。
可以直接用文中相关句子作答,也可以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鉴赏类☆具体题型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请说说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中考如何做理解句子含义的阅读题[1]
![中考如何做理解句子含义的阅读题[1]](https://img.taocdn.com/s3/m/644451efba0d4a7302763ac6.png)
理解,是阅读文章的第一步,理解句子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理解句子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中的必考题型。
如何准确理解句子,正确解答这类试题呢?下面分别从试题题型和解答方法两方面作以下探析。
理解句子类题型一、理解句子含义。
所谓理解句子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意思。
问题的主要形式有:上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揣摩文中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二、理解句子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看法或情感,作者是通过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来表达基本意思和情感的。
问题的主要形式有: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句子,想想这些语言表现人物怎样的感情?三、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类句子多是文章的论点、观点、议论句、抒情句、主旨句等,多以主观题出现。
问题的主要形式有:请联系你的生命体验,谈谈你对画线语句的理解。
联系全文,你如何理解画线句,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指出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这类句子多是在文章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比如过渡衔接、前后照应、揭示主旨、升华主题等。
问题的主要形式有:文中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请从第x段摘抄与第y段中画线部分照应的文字。
五、指出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考纲》要求初中生识别: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引用、对比等八种修辞方法。
考生对这八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和形式掌握不好,是无法解答这种题的。
问题的主要形式有:请指出语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根据理解句子题目所考查方面多少的不同,可分为单一题型和综合题型两大种,在解答时要具体区分,分别对待。
理解句子解答法瞻前顾后,审读语境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
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阅读理解题的几种类型
说明:本文适合八年级及九年级期末复习
阅读理解型问题在近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阅读理解型问题除了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演绎推理能力,即逻辑推理能力外,还经常考查学生的观察、猜想、不完全归纳、类比、联想等合情推理能力,考查学生的直觉思维.因此,这类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对阅读材料的阅读理解,然后进行合情推理,就其本质进行归纳加工、猜想、类比和联想,作出合情判断和推理.下面以2005年中考试题为例,谈谈有关合情推理方面的阅读理解型问题.
一、 定义新运算型
定义新运算型阅读理解题,通常是先定义一个运算法则,你只要根据所提供的运算法则,代入相应的数据求出结果即可。
例1: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网等都需要密码.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原理是:如对于多项式44y x -,因式分解的结果是))()((22y x y x y x ++-,若取x =9,y =9时,则各个因式的值是:(x -y )=0,(x +y )=18,(x 2+y 2)=162,于是就可以把“018162”作为一个六位数的密码.对于多项式234xy x -,取x =10,y =10时,用上述方法产生的密码是: ▲ (写出一个即可).
分析:阅读本题我们可以发现,“因式分解”法产生密码就是将用来产生密码的多项式先因式分解,然后将未知数的值代入即可。
由于因式分解后各因式的书写顺序并不唯一,因此所得到的密码也不唯一。
234xy x -因式分解的结果可以是)2)(2(y x y x x -+、x y x y x )2)(2(-+、)2()2(y x x y x -+等等,所以将x =10, y =10代入的结果也就多样了,1090110、1011090、1109010等等,共6种。
例2:(2005年盐城市)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b a b a *=,如23239*==,则132
*=( ) A .
18 B . 8 C . 16 D . 32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发现132*表示21的3次方。
因此答案选A 。
二、 探索规律型
探索数列规律型的阅读理解题,通常是给出或让你算出前几项数列,然后要你推出一般的规律性。
探索规律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数列变化的情况来猜想,也可以根据图形的变化来作相应的猜想,得出一般的规律性后,在代入前几项数据进行检验。
探索图形变化时不变的规律型阅读理解题,通常题目会提供一道题目的解题过程,然后变化图形让我们探究有什么成立的结论,我们可以由已知条件中所提供的解题方法作类似联想,找出解题的途径。
例3:(2005年安徽)下图中, 图(1)是一个扇形AOB,将其作如下划分:
第一次划分: 如图(2)所示,以OA 的一半OA 1为半径画弧,再作∠AOB 的平分线, 得到扇形的总数为6个, 分别为: 扇形AOB 、扇形AOC 、扇形COB 、扇形A 1OB 1、扇形A 1OC 1、扇形C 1OB 1; 第二次划分: 如图(3)所示, 在扇形C 1OB 1中, 按上述划分方式继续划分, 可以得到扇形的总数为11个; 第三次划分: 如图(4)所示;
……
依次划分下去.
图(1)
图(2)第一次划分 图(3)第二次划分 图(4)第三次划分 (1) 根据题意, 完成下表: 划分次数 扇形总个数 1
6 2
11 3
4
…
… n
(2) 根据上表, 请你判断按上述划分方式, 能否得到扇形的总数为2005个? 为什么?
分析:(1)经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第三次划分得到16个扇形,我们还可以发现,每次划分都比上次划分多了5个扇形。
我们可以推算出第四次划分共得到扇形21个,第n 次划分得到扇形(5n +1)个。
(2)若扇形总数为2005,那么就有5n +1=2005,算出的n 值不是整数,因此不能划分出2005个扇形。
例4: (2005年黑龙江)已知矩形ABCD 和点P ,当点P 在图1中的位置时,则有结论:S △PBC =S △PAC +S △PCD 理由:过点P 作EF 垂直BC ,分别交AD 、BC 于E 、F 两点.
图l
∵ S △PBC +S △PAD =12BC ·PF+12AD ·PE=12BC (PF+PE )=12BC ·EF=12
S 矩形ABCD 又∵ S △PAC +S △PCD +S △PAD =12
S 矩形ABCD ∴ S △PBC +S △PAD = S △PAC +S △PCD +S △PAD .
∴ S △PB C =S △PA C +S △P CD .
请你参考上述信息,当点P 分别在图2、图3中的位置时,S △PB C 、S △PAC 、S PCD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对上述两种情况的猜想,并选择其中一种情况的猜想给予证明.
图2 图3
分析:这道中考题属于探究变化图形中的不变的规律型阅读理解题。
通过题目对当点P 在矩形内部的解析,我们不难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证明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PAD 的面积后都等于矩形面积的一半,进而推出结论成立。
因此解决当点P 在矩形外部的时候,我们仍从考虑S △PAD 与S △PB C 、S △PAC 、S PCD 的关系方面着手。
解:猜想结果:图2结论S △PBC =S △PAC +S △PCD ; 图3结论S △PBC =S △PAC -S △PCD
证明:如图2,过点P 作EF 垂直AD ,分别交AD 、BC 于E 、F 两点.
∵ S △PBC =12BC·PF=12BC·PE+12BC·EF =12AD·PE+12BC·EF=S △PAD +12
S 矩形ABCD S △PAC +S △PCD =S △PAD +S △ADC =S △PAD +12
S 矩形ABCD ∴ S △PBC =S △PAC +S △P CD
如图3:∵S △PAD -S △PBC =12
S 矩形ABCD 又∵S △PAD +S △PCD -S △PAC =12
S 矩形ABCD ∴S △PBC =S △PAC -S △PCD
三.应用新知识型
应用新知识型阅读理解题通常先在题目中介绍一种新知识,然后要你根据所学的新知识解题。
解题时必须深刻理解题目所提供的新知识所表达的含义,并能熟练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例5:(2005年日照市)某校数学课外活动探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研究了完全平方公式结合实数的性质发现以下规律:对于任意正数a 、b ,都有a+b ≥ab 2成立。
某同学在做一个面积为3600cm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风筝时,运用上述规律,求得用来做对角线的木条至少需要准备xcm ,则x 的值是( )
A .2120
B .2120
C .120
D .60
分析:设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x 、y ,由于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因此该四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xy 2
1,从而得到7200=xy .根据公式“a+b ≥ab 2”可知x+y ≥21202=xy .所以本题答案为B 。
例6:(2004年台州)火车票上的车次号有两个意义,一是数字越小表示车速越快,1~98次为特快列车,101~198次为直快列车,301~389次为普快列车,401~598次为普客列车;二是单数与双数表示不同的行驶方向,其中单数表示从北京开出,双数表示开往北京.根据以上规定,杭州开往北京....的某一直快..列车的车次号可能是( )
(A )20 (B )119 (C )220 (D )319
分析:阅读题目可以得知直快列车的车次号应该在101~198,在上面四个选项中,只有B 答案符合要求。
四:操作型阅读理解题
操作型阅读理解题通常先提供图形变化的方法步骤。
解题的时候,你只要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操作步骤一步步解题即可。
例7:(2005年泉州)如图,在一个横截面为Rt △ABC 的物体中,∠ACB=90°,∠CAB=30°,BC=1
米。
工人师傅把此物体搬到墙边,先将AB 边放在地面(直线l )上,再按顺时针方向绕点B 翻转到△111C B A 的位置(1BC 在l 上),最后沿1BC 的方向平移到△222C B A 的位置,其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C 的长度(此时22C A 恰好靠在墙边)。
(1)请直接写出AB 、AC 的长;
(2)画出在搬动此物的整个过程A 点所经过的路径,并求出该路径的长度(精确到0.1米)。
分析:由于∠ACB=90°,∠CAB=30°,BC=1米。
易得AB =2米,AC =3米,当按顺时针方向绕点B 翻转到△111C B A 的位置(1BC 在l 上)时,点A 的运动轨迹是以B 为圆心、2米为半径、1200的扇形圆弧。
当沿1BC 的方向平移到△222C B A 的位置,其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C 的长度(此时22C A 恰好靠在墙边)时,其△111C B A 上每个点平移的距离都是AC 的长3米。
所以该路径的长度的约为5.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