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语言质朴自然
三国演义的语言质朴自然,贴近生 活,易于理解和接受,使得作品具 有广泛的受众基础。
05
三国演义的影响与价值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提供了历史小说的创作范本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其情节设置、人物塑造、战争 描写等方面对后来的历史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丰富了汉语语言的表达
三国演义中丰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如成语、谚语、排比等,对汉 语语言的表达和修辞手法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曹操
1 2
人物特点
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主要事迹
官渡之战击败袁绍,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制,重 视人才。
3
性格分析
生性多疑,但又善于用人,政治手腕高明。
孙权
人物特点
01
聪明睿智,果敢决断。
主要事迹
02
继承父兄基业,赤壁之战与刘备联手击败曹操。建立东吴王朝。
性格分析
03
有胆有识,善于权谋,但对待部下有时过于严厉和猜忌。
提供了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故事所展现的智慧和谋略,为现代社会解决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有益的 启示。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三英战吕布
总结词
刘备、关羽、张飞与吕布的战斗
详细描述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斗场面,描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联手与吕布激战,最终击败了吕布。
官渡之战
总结词
曹操与袁绍之间的著名战役
详细描述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曹操军与袁绍军在官渡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激战,最终曹操采 用奇袭战术击败了袁绍。
识和理解历史。
丰富了民间文化
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和影 响,丰富了民间文化的内涵和表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先是孙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 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自立,定国号 “魏”。刘备亦继汉统,建立蜀汉。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 孤军深入,为陆逊所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其后,孙权建立吴 国。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独撑危局。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 的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 告终,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他死后,姜维继其职,先后九伐中原, 同样无功而返。后主刘禅昏职聩,朝政腐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五虎 上将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 形象。 (2)它长于描述战争。 (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 严密精巧。 (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
LOREM IPSUM DOLOR
《三国演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 “七分实,三分虚”
类型化人物形象的塑造。
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 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性格突出而鲜明的的艺术典 型,
诸葛亮的主要情节
1、火烧博望坡 2、荆
州公子三求计
3、火烧新野
4、舌
战群儒
5、智激周

6、草船借剑
7、借东风
8、三
气周瑜9、卧龙吊丧Fra bibliotek10、
痛哭庞统
11、智取汉中
12、
巧布八阵图
13、安居平五路 14、
七擒孟获
15、六出祁山 (骂死王朗、
挥泪斩马谡、空城计、阵
辱仲达、诸葛妆神、火烧
上方谷 )
如奸诈雄豪的曹操、忠义勇武的关羽、仁爱宽厚的 刘备、谋略超人的诸葛亮、浑身是胆的赵云、心地狭窄的 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老奸巨滑的司马懿……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地位
1 2 3
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基于历史事件和人 物创作而成,为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提供了珍贵的 历史资料。
揭示了历史的某些真相
尽管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但它揭示了三国时期 的一些历史真相,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那个 时期的历史。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
三国演义所描绘的人物、事件和战争,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研究当时社 会思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展现了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于现代企业管理、 团队建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三顾茅庐
要点一
总结词
求贤若渴的明主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三顾茅庐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而三次亲自登门拜访的 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重视人才的明智之 举,也展现了诸葛亮隐居高士的风采。
Part
04
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人物塑造与性格刻画
人物塑造
三国演义通过对主要人物的生动刻画 ,展现了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轨迹,如刘备的仁德、关羽的义气和 诸葛亮的智谋。
Part
03
故事梗概与章节分析
黄巾起义
总结词
农民起义的开端
详细描述
黄巾起义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事件之一,标志着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开始。由于东汉末 年的政治腐败和天灾频发,导致了农民生活困苦,黄巾军领袖张角利用太平道的势力发
动了大规模的起义。
桃园结义
总结词
忠诚与义气的象征
详细描述
桃园结义是刘备、关羽和张飞的结义 故事,他们在桃园之中发誓要共同赴 国难、报效国家。这个故事成为了忠 诚和义气的象征,对后世的结义文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五丈原之战
这一场景展现了诸葛亮的英勇和 智慧,他能够在病重的情况下, 依然坚持战斗,最终取得胜利。 这也表现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执着 ,他为了蜀汉的兴亡,不惜付出 自己的生命。
THANKS
感谢观看
主要事件
故事主要围绕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展开, 包括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和西晋统一 等历史事件。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曹操
孙权
一代枭雄,善于谋略,能屈能伸。他 有着强烈的统一欲望,对待文武百官 恩威并施,展现出极高的政治和军事 才能。
继承父兄基业,凭借江东豪杰的支持 ,割据江东,最终建立吴国。他善于 纳谏,知人善任,具有雄心壮志。
忠诚、勇猛、智慧价值观探讨
01
忠诚是立身之本
忠诚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和尊重。在三国演
义中,忠诚不仅是一种道德标准,更是一种立身之本。只有忠诚于国家
、民族和信仰,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02
勇猛是立国之基
勇猛是一种力量和勇气,是国家、民族和信仰的捍卫者。在三国演义中
,勇猛不仅是一种战斗精神,更是一种立国之基。只有勇猛无敌的军队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 录
• 三国演义背景与作者简介 • 故事梗概与人物形象分析 • 文学艺术特色与鉴赏 • 历史真实性与虚构元素探讨 • 主题思想与价值观解读 • 经典情节与场景回顾
01
三国演义背景与作者简介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鼎足而立的 政治格局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系 列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深入人心的 人物形象,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英
经典情节与场景赏析

三国演义(精华完整版)ppt课件

三国演义(精华完整版)ppt课件
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和富有节奏感的叙述,展现 了卓越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魅力。
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评价
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
作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三 国演义》对后世历史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丰富了文学题材和人物形象
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为后世文学 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佛家思想在三国演义中体现
因果报应
佛家思想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报应,《三国演义》中也有不少因果报应的情节。如曹操 因多疑而误杀吕伯奢一家,最终也遭受了相应的报应。
慈悲为怀
佛家思想强调慈悲为怀,这在《三国演义》中也有体现。如刘备在战争中多次表现出对敌 人的仁慈和宽恕。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家思想认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三国演义》中也有类似情节,如周仓原本 是黄巾军将领,但他在关羽的感化下最终归顺蜀汉,成为一代名将。
罗贯中简介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 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创作背景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 期,对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刻的思 考,他通过《三国演义》表达了
自己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文学成就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小 说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 学史上的第一部章回小说,对后
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3
PART 02
主要人物形象塑造与性格 特点
REPORTING
曹操:奸雄形象及性格特点
奸诈狡猾
曹操善于运用权谋,诡计 多端,常为了达到目的而 不择手段。
雄心壮志
他渴望统一天下,表现出 强烈的政治野心和军事才 能。
多疑猜忌
曹操性格多疑,对他人缺 乏信任,常因猜忌而误事 。
刘备:仁君形象及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本)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本)

详细描述
罗贯中,生于约1330年,卒于约1400年,是元末明 初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和戏曲家。他出生在一个书 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 和文学才华。在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罗贯中目 睹了社会的种种弊端和战乱,这对他的人生观和文学 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三国演义》这部小 说,以历史为背景,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种种 矛盾。
草船借箭
通过描述诸葛亮利用智谋取得胜利 的故事,展现了三国时期谋略的重 要性和智慧的力量。
语言特色
文言文与白话文结合
三国演义采用了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的语 言风格,使得作品既有古雅之风,又易于理 解,符合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
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作品中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通过比喻、拟 人等修辞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情
节更加生动有趣。
06
CATALOGUE
三国演义的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塑造了经典人物形象
丰富了汉语表达
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成 为后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常客。
《三国演义》中丰富的成语、典故和 修辞手法,对汉语表达产生了深远影 响。
开创历史演义小说流派
《三国演义》之后出现了大量以历史 为背景的演义小说,如《水浒传》、 《西游记》等。
详细描述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联军采用了火攻、水战等多种 战术,成功击败了曹操大军。这显示了孙权、刘备联军的 英勇善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总结词
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为中国历史的 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此役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定军山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一次重要战役。 通过此役,曹操成功击败袁绍,奠定了他在北方的霸主 地位,为日后的魏国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2024)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2024)

2024/1/30
19
05
思想内涵、价值观念探讨
2024/1/30
20
忠孝观念在三国演义中体现
忠诚至上
三国演义中,忠诚是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之一。 众多武将文臣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付出 生命的代价,展现了高度的忠诚精神。
孝道为先
孝道是三国演义中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徐庶 进曹营——一言不发等典故,体现了孝道在三国 时期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23
06
艺术特色、文学成就评价
2024/1/30
24
精彩纷呈的情节安排和悬念设置
巧妙安排的情节结构
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结构,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 胜。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著名战役的描写,既展现了战 争的残酷,又体现了智谋的重要性。
2024/1/30
悬念丛生的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中充满了悬念和未知,使得读者始终保持着紧 张和期待。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关羽过五关斩六 将等经典故事,都充满了悬念和惊喜。
民间故事、传说和谚语解读
2024/1/30
16
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等民间故事
桃园三结义
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中结拜为兄弟,共同立誓要为 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一故事体现了忠诚、义气和团 结的精神。
草船借箭
周瑜为了对付曹操,利用草船借箭的计策,成功地从曹 操那里获得了大量箭矢。这个故事展示了周瑜的智谋和 胆略。

2024/1/30
5
三国演义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文学地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
2024/1/30
对后世的影响
《三国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对后世的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它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观念被广泛传播和接受,成为中华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课件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课件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反 映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事件和社会状况,为历史研究提 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揭示历史规律
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政治、军事、 文化等方面的描写,可以探究历 史的演变规律,加深对历史的理 解和认识。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强调忠诚与信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强调了 忠诚、信义等传统美德,对现代社会人际关 系和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作品主题与特色
作品主题
以三国时期的战争与政治斗争为背景,通过描绘 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形象,展 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揭示了社会的现实与人 性的弱点。
战争场面宏大
作品中的战争场面描写得非常宏大,具有很高的 历史价值。
人物形象鲜明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影响与评价
以勇猛著称,是中国历史上著 名的将领之一。
曹操
身份背景
魏国的奠基人,东汉末年的权臣。
主要事迹
官渡之战击败袁绍,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
性格特点
机智果断,权谋过人,但又多疑猜忌。
影响与评价
被誉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也有“一 代奸雄”之称。
孙权
身份背景
吴国的奠基人,继承父兄基业。
性格特点
机智果敢,善于用人。
文白相间
整部小说的语言风格独特,采用了文白相间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既能够展现出历史背景和人物身份,又能 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修辞手法丰富
作者在描绘场景、刻画人物和表达情感时,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夸张和借代等,使得语言更 加生动形象。
06
三国演义的影响与价值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8、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演义· 第二十一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三国演义· 第三十九回》
——《三国演义· 第四十九回》
9、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回》 10、既生瑜,何生亮! 11、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12、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全景式的战争描写。
描写战争时,重点写双方的智谋 较量、力量对比、战略战术的运用。
赤壁之战--反间计、连环计、 苦肉计。
《三国演义》的局限

对历史演义小说中天命论、宿命论及因果报应等迷 信思想的盛行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名言佳句◆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 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三国演义· 第一回》 2、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 第一回》 3、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 安可续? ——《三国演义· 第十五回》 4、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 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 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 世之 ——《三国演义· 第二十一回》 5、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 吐天地之志者也。 ——《三国演义· 第二十一回》
武圣——关云长
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 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 涂脂,使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 马,蜀汉五虎上将之首。温酒斩 华雄,诛文丑斩颜良,千里走单 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 赴宴”,“水淹七军”生擒庞德, 三国中罕逢敌手,义释华容道更 是千古佳话,可惜被昔日的吕下 阿蒙暗算,败走麦城。曾与刘备、 张飞“桃园三结义”,后因兵败 关羽暂居曹操手下,因阵前杀颜 良解白马之围有功,由曹操上表 封为汉寿亭侯;刘备称汉中王时, 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总领 荆州;关羽死后,由后主刘禅追 谥曰“壮缪侯”,死后受民间推 崇,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 被尊称为“关公”“武圣”,与 “文圣” 孔子齐名;还被称做 “关夫子”。
关羽
关羽的主要情节

1、桃园三结义、

2、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3、屯土山关公曰三事

4、斩颜良 诛文丑、封金挂印

5、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相会

6、三顾茅庐

7、华容道义释曹操
8、义释黄忠

9、单刀赴会
10、水淹七军

11、刮骨疗毒
12、大意失荆州

13、败走麦城
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出于对兄长刘备的结拜誓言,以及保 兄嫂不被侵犯和与张辽的情谊,同意暂时归降 操。关羽得到了刘备在袁绍处 ,立即向曹操 辞,但曹操避而不见,最后,关羽只能不辞而 。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因此,一路之 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 个曹操所辖关(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 、黄河渡口 ),立斩孔秀、孟坦 韩福、卞喜、 植、秦琪 等六员大将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演义》
《三国演义》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 义》,是罗贯中依据《三 国志》《后汉书》相关史 料,在广泛吸取话本、杂 剧、民间传说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时代生活经验, 加工再创作而成的长篇章 回小说。 《三国演义》开中国长 篇小说先河,标志着历史 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
枪神——赵子龙
赵云:常使一把雪白梨花枪,腰系青釭剑, 另外箭法也好,横江射帆比起吕布辕门射 戟毫不逊色。蜀汉五虎上将之一。赵云开
始跟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
坂百万军中六进六出,斩杀曹营名将五十 余员,杀得曹军闻风丧胆,保护刘禅和甘 夫人安全脱险。刘备入西川,赵云随诸葛
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
五虎 上将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
形象。
(2)它长于描述战争。 (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 严密精巧。 (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
LOREM IPSUM DOLOR
《三国演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
“七分实,三分虚”
类型化人物形象的塑造。
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 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性格突出而鲜明的的艺术典 型, 如奸诈雄豪的曹操、忠义勇武的关羽、仁爱宽厚的 刘备、谋略超人的诸葛亮、浑身是胆的赵云、心地狭窄的 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老奸巨滑的司马懿……
——《三国演义· 第五十五
——《三国演义· 第五十七回》
——《三国演义· 第六十五回
——《三国演义· 第七十回》
13、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三国演义· 第七十六回》
1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 所以倾颓也。 .——《三国演义· 第九十一回》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早年丧父, 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 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 任。后来,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 弟妹便移居隆中,隐居乡间耕种, 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 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 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读书不拘泥 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 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 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 ,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 ,以天下为己任。
一百二十回的《三国演义》
讲述从东汉灵帝中
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
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 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 书写了汉末到晋 初这一历史时期魏、蜀、吴三个 封建统治集团在政治、军事、外 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
故事梗概 :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 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戚 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 立献帝刘协。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 路豪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所杀。随后,袁绍军与 另外17镇诸侯割据混战,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北方的曹操“挟天子 以令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 ;刘备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出山辅佐,才制定了正确有 效的战略方针,即以“帝室之胄”、 “光复汉室”为旗号,以“联吴抗曹”为 基本方针。最后,经过“赤壁之战”,迫使曹操北还,得以占据益州与荆州部 分。逐步发展壮大;江东孙氏自孙坚开始,就以江东六郡81郡为根据地站稳了 脚跟,直至孙权,实力日益增强。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先是孙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 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自立,定国号 “魏”。刘备亦继汉统,建立蜀汉。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 孤军深入,为陆逊所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其后,孙权建立吴 国。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独撑危局。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 的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 告终,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他死后,姜维继其职,先后九伐中原, 同样无功而返。后主刘禅昏职聩,朝政腐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曹魏政权在曹丕死后,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最终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先 灭蜀汉。后亡东吴,三分天下至此重归统一。
益州做出了贡献。刘备死后,赵云跟随诸 葛亮北伐,子龙单骑退追兵。为蜀汉立下 赫赫战功。在演义中,赵云英武潇洒,武
力超群,数次成为孤胆英雄,被刘备赞为
“一身都是胆”,赵子龙一生无败绩,文 武双全,三国最完美的武将当之无愧
古之恶来——典韦
典韦:被誉为“古 之恶来”的曹营第 一猛将,双铁戟重 八十斤天下无双, 勇武异常,相貌魁 梧,膂力过人。后 张绣背叛曹操,典 韦为保护曹操而独 挡叛军,击杀多人, 但最终因寡不敌众 而战死,死后半晌 无人敢近身。
他写词曲,杂剧,“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但“与人寡合”,是中国第一位用全力创作小 说之人。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凭 此开拓并确立中国古代白话长篇章回小说的新体 制。
一、《三国演义》的形成
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
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张飞
张飞,刘备义弟,蜀国五 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 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 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 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 。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 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 ,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 备入川以后拜为本骑将军,封 西乡侯。公元二二一年为替二 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 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 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 有五十五岁。
无敌温侯——吕奉先
吕布:手中画杆方天戟, 座下嘶风赤兔马,“人中 吕布、马中赤兔”的名气 倒不是吹出来。三英战吕 布,张飞连斗五十余回, 关羽上前又合战三十回居 然战不倒他。兖州攻防战, 于许褚、典韦、夏侯渊、 夏侯惇、李典、乐进六将 夹攻中能全身而退,吕布 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 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 之中。辕门射戟更展现其 超一流的箭术,可惜为人 反复无常,见利忘义,有 勇无谋,被称为“三姓家 奴”
温酒斩华雄
曹操、袁绍等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吕布部将 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杀得联军损兵折将。担 任弓箭手的关羽请求上阵,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 上阵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 就请砍 下我的脑袋。”曹操听了,十分欣赏,令人斟上一杯热酒为关 羽壮行。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关 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不一会,关羽已跃马归来,提华雄 头颅掷于地上,曹操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而酒还是热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