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比较和运算1

合集下载

角的比较与运算1 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角的比较与运算1 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1.会比较角的大小,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重点)2.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能够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相关计算问题,会用量角器画角的平分线;(难点)3.经历比较角的大小、用量角器画角平分线、用折纸法确定角平分线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重点)一、情境导入有一天聪聪和明明各带了一把折扇(状态如下).下面是他们的一段对话:聪聪:“我的折扇张开大一些,所以我的折扇的角也大一些”.明明:“我的折扇长一些,所以我的折扇的角也大一些”.同学们有办法帮他们进行判断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角的比较如图,射线OC,OD分别在∠AOB的内部,外部,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A.∠AOB<∠AOD B.∠BOC<∠AOBC.∠COD<∠AOD D.∠AOB<∠AOC解析:A.∠AOB与∠AOD的边OA重合,OB在∠AOD内,所以∠AOB<∠AOD,A正确;同理B、C正确;D.∠AOB和∠AOC的边AO重合,OC在∠AOB内,所以∠AOB>∠AOC.D错误,故选D.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比较大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比较大小的方法.探究点二:角度的有关计算【类型一】利用角平分线进行角度的计算如图,∠AOB=120°,OD平分∠BOC,OE平分∠AOC.(1)求∠EOD的度数;(2)若∠BOC=90°,求∠AOE的度数.解析:(1)根据OD 平分∠BOC ,OE 平分∠AOC 可知∠DOE =∠DOC +∠EOC =12(∠BOC +∠AOC )=12∠AOB ,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2)先根据∠BOC =90°求出∠AOC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解:(1)∵∠AOB =120°,OD 平分∠BOC ,OE 平分∠AOC ,∴∠EOD =∠DOC +∠EOC =12(∠BOC +∠AOC )=12∠AOB =12×120°=60°; (2)∵∠AOB =120°,∠BOC =90°,∴∠AOC =120°-90°=30°,∵OE 平分∠AOC ,∴∠AOE =12∠AOC =12×30°=15°. 方法总结:能够根据图形正确找到角之间的和差关系,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 利用三角板叠合进行角度的计算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折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 ,则∠AOC +∠DOB =( )A .120°B .180°C .150°D .135°解析:由图可得∠AOC +∠DOB =∠AOB +∠COD =90°+90°=180°.故选B.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示,发现几个角之间的关系.【类型三】 折叠问题中角的计算如图,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C 点落在C ′,D 点落在D ′处.若∠EFC =119°,则∠BFC ′为( )A .58°B .45°C .60°D .42°解析:∵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C 点落在C ′,D 点落在D ′处,∠EFC =119°,∴∠EFC ′=∠EFC =119°,∠EFB =180°-∠EFC =61°,∴∠BFC ′=∠EFC ′-∠EFB =119°-61°=58°,故选A.方法总结:掌握折叠的性质,要善于发现题中的隐含条件:折叠前后两图形是完全重合的,其角不变.探究点三:角度的换算计算:(1)153°29′42″+26°40′32″;(2)110°36′-90°37′28″;(3)62°24′17″×4;(4)102°43′21″÷3.解析:(1)相同单位相加,超过60向上一位进1即可;(2)先借1°化为分和秒,然后同一单位分别相减即可得解;(3)每一个单位分别乘以4,分、秒超出60的部分向上一个单位进1即可;(4)从度开始计算,余数乘以60继续除以3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1)153°29′42″+26°40′32″=179°69′74″=180°10′14″;(2)110°36′-90°37′28″=109°95′60″-90°37′28″=19°58′32″;(3)62°24′17″×4=248°96′68″=249°37′8″;(4)102°43′21″÷3=102°42′81″÷3=34°14′27″.方法总结:角度的运算规律为:(1)加减法时将同一单位进行加减,加法够60进1,减法不够减要借1当60;(2)乘法时将数与度、分、秒分别相乘,然后从小到大逢60进1;(3)除法时用度先除,把余数化为分,再加上原来的分,用这个数除以除数,把余数化成秒,再加上原来的秒,再用这个数除以除数,如果除不尽,就按题意要求,进行四舍五入.三、板书设计1.角的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2.角的计算(1)角平分线;(2)角的折叠.3.角度的换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角的大小的比较、角的和差关系,角的平分线.可利用类比线段的学习方法引出角的大小的比较的两种方法:度量法、叠合法.对于本节教学要把握以下几点:1.首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对旧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复习,使学生能对角的知识有一个更深的记忆.2.在角的形象比较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3.重叠法是一个难点,但此法比较适用于实际中的比较.对于角度的计算要设计各个类型的教学.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背景资料)约公元820年,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通过下面几节课的学习讨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出示课本P86问题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二、探索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设问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师生讨论分析:(1)设未知数:前年这个学校购买计算机x台;(2)找相等关系: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3)列方程:x+2x+4x=140.设问2:怎样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学生观察、思考:根据分配律,可以把含x的项合并,即x+2x+4x=(1+2+4)x=7x老师板演解方程过程:略.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可以在上述过程中标上箭头和框图.设问3:在以上解方程的过程中“合并”起了什么作用?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合并”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a”的形式.三、拓广探索,比较分析学生思考回答:若设去年购买计算机x台,得方程+x+2x=140.若设今年购买计算机x台,得方程++x=140.课本P87例2.问题:①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②用x表示其中任意一个数,那么与x相邻的两个数怎样表示?③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四、综合应用,巩固提高1.课本P88练习第1,2题.2.一个黑白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其中有若干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黑、白皮块的数目之比为3:5,问黑色皮块有多少?(学生思考、讨论出多种解法,师生共同讲评.)3.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成-1,2,-4,8,-16,32,……,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960.求这三个数.五、课时小结1.你今天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2.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何共同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分别是:合并和系数化为1;总量=各部分量的和.。

[++初中数学]第1课时+角的比较与运算+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初中数学]第1课时+角的比较与运算+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O'和顶点O重合,边O'B'和边OB也重合,边O'A'和边OA落在重合
边 的 同 侧 . 此 时 , 边 O'A' 落 在 ∠AOB 的
, 所 以 ∠AOB
∠A'O'B'.
(3) 思 考 : 在 方 法 二 中 ,O'A' 落 在 哪 里 , 可 得 出 ∠AOB=∠A'O'B'?∠AOB<∠A'O'B'?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2.如图,OB是 ∠AOC 的平分线,OC是 ∠AOD 的平分 线,∠AOD= 60° ,∠BOD= 45°.
3.如图,其中最大的角是 ∠AOD ,∠DOC,∠DOB,∠DOA的 大小关系是 ∠DOA>∠DOB>∠DOC ,∠AOC是 ∠AOB 与
1.类比线段的长短比较,我们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利用叠合法,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边叠合在一起,另 一边落在另一边的同旁.
2.将一副直角三角板,能做出多个角(小于180°的角)?
15°,30°,45°,60°,75°,90°,105°,120°,135°, 150°,165°.
1.如图,用同样大小的三角板比较∠A和∠B的大小,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B)
∠BOC 的和,或 ∠AOD 与 ∠COD 的差.
角的大小比较 阅读课本本课时“探究”之前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已知∠AOB和∠A'O'B',请你比较它们的大小.
(1)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AOB=
∠A'O'B'=
°,所以∠AOB

角的比较与运算1

角的比较与运算1

凤州初级中学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集体备课电子教案(第十五周)七年级数学备课组 主备人 范超科 成员 王东田 陈斌 范超科 王伟琼 崔刚 李琴课题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1)【学习目标】:1、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能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2、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画角平分线。

【教学重点】:角的大小比较和角平分线的概念; 【重点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是难点。

【课前导读】1、回顾线段大小的比较,,怎样比较图中线段AB 、BC 、CA 的长短?2、写出用量角器度量一个角的大小的方法,并量出下面的角的大小。

【探究新知】 1、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比较与线段的长短比较向类似,也有两种方法: (1)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2)叠合法:把两个角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

教师演示:B ABACABB ′AOBB ′AOB (B ′)(1)(2)(3)(1)∠AOB <∠AOB ′;(2)∠AOB=∠AOB ′;(3)∠AOB >∠AOB ′。

2、认识角的和差思考: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图中共有3个角:∠AOB 、∠AOC 、∠BOC 。

它们的关系是:∠AOC=∠AOB+∠BOC ; ∠BOC=∠AOC -∠AOB ; ∠AOB=∠AOC -∠BOC 3、用三角板拼角一副三角板的各个角分别是多少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尝试画出这些角。

探究:借助三角尺画出15o ,75o 的角。

你还能画出哪些角?有什么规律吗?还能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是:凡是 15o 的倍数的角都能画出。

4、角平分线动手做一做: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角并剪下,将这个角对折,使其两边重合.想想看,折痕与角两边所成的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如图(1)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_相等_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角的比较与运算》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角的比较与运算》
答案
将余数的度数乘以60化成分. 360°÷7=51°+3°÷7=51°+180′÷7 =51°+25′+5′÷7=51°25′+300″÷7=51°25′43″
随堂演练
1.按图填空: (1)∠AOB+∠BOC=∠AOC; (2)∠AOC+∠COD=∠AOD; (3)∠BOD-∠COD=∠BOC; (4)∠AOD-∠BOD =∠AOB.
答案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 的两个角的射线,叫这个角的平分线.
角的三等分线
α α α
角的四等分线
α α α α
知识点2 角的运算
例1 如图,O是直线 AB上一点,∠AOC=53°17′, 求∠BOC 的度数.
分析:∠AOB是 平角, ∠BOC=∠AOB-∠AOC .
解:由题意可知,∠AOB是平角, ∠AOB=∠AOC+∠BOC,
课堂小结
比较 度量法;叠合法. 角 运算 度与度、分与分、秒与秒分别相加、减.分秒 相加时逢60要进位,相减时借1作60.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探究 利用一副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度 数的角?这些角有什么规律?
都是15的倍数.
问题 如图,如果∠AOB=∠BOC,那么 ∠AOC=2∠AOB=2 ∠BOC ,∠AOB= ∠BOC= 1 ∠AOC .
2
我们把射线OB叫做∠AOC的角平分线.
提问
你能类比线段中点的定义,你能给角平分线下定 义吗?
可以类比比较线段大小的方法.
a° F
∠ABC >∠DEF
b 叠合法.
步骤 1 使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 2 两个角的另一边落在重合一边的同侧;

角的比较和运算 课件(共20张PPT) 华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比较和运算   课件(共20张PPT)  华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
已知角. 难点:角的平分线的应用.
线段 定义 类比

定义
表示 表示
大小 运算
大小 运算
叠合法 度量法 和、差、倍、分 叠合法 度量法 和、差、倍、分
合作探究
1 角的大小
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你认为该如何比较两个角 的大小?
结论:角的大小比较:度量法、叠合法

C
C
C

法 O'
D
O'
结B

D
D C
O'
第三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3.6 角
2 角的比较和运算
华师版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
1. 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丰富对角 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会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
2. 借助三角板拼出不同度数的角,认识角的平分线及角 的等分线,会画角的平分线.
重点:比较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平分线,做一个角等于
B C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
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
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O
A
几何语言
因为 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 所以∠AOC=∠BOC = 1 ∠AOB
2 或∠AOB =2∠BOC=2∠AOC
试一试
D
类比:仿照角平分线的结论,你能写出
C
B
角的三等分线的结论吗?
O
A
因为射线 OB、OC 是 ∠AOD 的三等分线,
所以 ∠AOD = 3∠AOB = 3∠BOC = 3∠COD,
∠AOB =∠BOC =∠COD = ∠AOD.
例1 如图,已知点 O 为直线 AB 上一点,OM,ON 分别 是∠AOC,∠BOC 的平分线,求∠MON 的度数. [解析] 首先应确定∠MON 的转化 问题:∠MON=∠MOC+∠CON, 再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易得到 ∠MOC+∠CON= 1 2∠AOB.

角的比较与运算

角的比较与运算

2、证明中的书写:
OC 为 AOB 的角平分线
1 1 2 AOB 2 (或 AOB 21 22 )
3 练习(1)射线 OC 在 AOB 的内部,下列四个式子中,不能 判断 OC 是 AOB 平分线的是( ) A AOB 2AOC B AOC BOC C AOC BOC AOB
1 D AOC AOB 2
D C B O A
如图
∠AOB=∠BOC=∠COD,
则OB 是
AOC 的平分线, 1 BOC = 2 ∠AOC, 1 BOC = 2 ∠BOD 1 AOD ∠BOC = 3 BOD = 2 ` 3 AOD
此时OB、OC叫∠ AOD的三等分线
A E
AD是 BAD
BAC的平分线 = CAD
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OE平分∠AOC,OF平分 ∠COB,求∠EOF的大小? C 解:∵ OE平分 ∠ AOC,OF平分 ∠COB ∴∠EOC=1/2∠AOC, F ∠COF=1/2∠COB(角平分线的意义)
E
A
O
∵∠AOB=∠AOC+∠COB=180° B (平角的意义)
∴∠EOF=∠EOC+∠COF
A D
B
C
E
F
2、叠合法比较
A
D
B
DE边在∠ABC的外部,则
C
E
F
∠ABC<∠DEF
2、叠合法比较
A D
B
DE与AB边重合,则
C
E
F
∠ABC=∠DEF
2、叠合法比较
A D
B
C
E
F
DE边在∠ABC的内部,则
∠ABC>∠DEF

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1)

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1)

90
D
180 OB
0
C 180
OE
0 F
∠ABC=60°
∠DEF=30°
∴∠ABC>∠DEF.
回到开始的问题,张靓和王帅同学的对话中说的折扇的大小和长短 能判断角的大小吗?
结论: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已知两个角∠1和∠2(∠1>∠2),把它们的顶点和一边重合.
B
1 O
A
C
O
B
解: ∠AOB=∠AOC+∠BOC= 34°34′+21°51′=56°25′.
5.如图,如图,∠AOC和∠BOD都是直角.若∠DOC=28°,
说出∠AOB的度数.
D
C
A
B O
解:因为∠AOC和∠BOD都是直角,∠DOC=28°,
所以∠BOC=∠BOD-∠DOC=90°-28°=62°,
所以∠AOB=∠AOC+∠BOC=90°+62°=152°.
(4)∠AOD__<____∠AOC +∠BOD;
O
D
(5)如果∠AOB=∠COD,那么∠AOC__=____∠BOD.
2.根据右图,求解下列问题. (1)比较∠AOB,∠AOC,∠AOD,∠AOE的大 小,并指出其中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2)写出∠AOB、∠AOC、 ∠BOC之间的等量关 系.
C
F
B
AE
D
CF
F C
C (F)
B(E)
A(D) B (E)
A(D) B (E)
A(D)
∠ABC>∠DEF
∠ABC<∠DEF
∠ABC=∠DEF
说明:两角的顶点必须重合;一边必须重合,另一边落在重合的 一边的同侧.

6.3.2 第1课时 角的比较与运算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6.3.2   第1课时   角的比较与运算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探究新知
探究: 如图,借助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15°和75°的角, 你还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
105°、120°、135°、150°、 165 °180°
பைடு நூலகம்
75°
15°
例2 如图,O 是直线 AB 上一点,∠AOC=53°17′, 求∠BOC 的度数.
解:∵∠AOB 是平角, ∠AOB= ∠AOC+∠BOC.
大小?
A
B
C
D
1.度量法 3.尺规作图
2.叠合法
A B
F
E D C 怎样比较∠ABC和∠DEF的大小?
探究新知
一 角的比较与计算
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你认为该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1. 度量法
注意事项:“两重合”
(1)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2)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 叠合法
注意事项:“两重一同” (1)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 (2)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重合的边的同一侧
∴∠BOC=∠AOB-∠AOC =180°-53°17′ =179°60′-53°17′ =126°43′.
C
A
O
B
可如何以计向算18?0º借 1º,化为60′.
课堂练习
(1) 如图①,若∠AOC=35°,∠BOC=40°,则
∠AOB= 75 °.
A C
A C
O
B
图①
O
B
图②
(2) 如图②,若∠AOB= 60°,∠BOC=40°,则 ∠AOC= 20 °.
想一想:你能用图形和几何语言说明两个角的大小关系吗?( 两个角 分别记作∠AOB,∠A'O'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