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内蒙古医学院

合集下载

高频超声诊断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高频超声诊断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医学影像·高频超声诊断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田庆丰(乌兰察布集宁区乌兰察布医专附院 超声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0 引言在婴幼儿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 of the hip,DDH)属于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不明确,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羊水过少、白种人、母体雌激素过多以及臀位产等[1]。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均存在差异,进而均可能导致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生。

现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婴儿行高频超声诊断的结果作研究。

1 基本数据与方法1.1 基本数据。

在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疑似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婴儿中选取58例,其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在1-6个月,平均(3.02±1.03)个月。

纳入标准:经临床初步筛查存在臀纹不对称、肢体无力以及下肢活动受限等情况的婴儿。

本组研究内容均经伦理委员审核,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使用Philips iU22 彩色超声诊断仪对婴儿进行诊断,使用线阵探头对婴儿进行扫描,其频率设置为3-9MHz。

当婴儿处于睡眠、安静状态时进行检查,让其保持侧卧位,将髋关节调整为轻微屈曲、内旋后进行测定。

使用Graf法对股骨大转子处髋关节冠状动脉进行切面诊断。

以平直的髂骨影像图为基线,将骨性髋臼窝和髋臼窝内髂骨下缘的切线作为固定线,将骨缘转折点和关节盂唇中点相连接,将其作为软骨顶线。

对其固定线和基线的夹角进行测量,将其称为骨顶角,其主要表现为骨性髋臼发育情况。

软骨顶角与测量基线的夹角也称为骨顶角,其主要表现为软骨性髋臼发育情况。

使用超声仪器对髋关节测量,明确其股骨头外沿到内沿的距离,称为股骨头直径。

全部患儿均有同一个医者进行诊断,对所有患者均测量3次,得到平均值。

1.3 判定指标。

判定58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婴儿行高频超声诊断的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使用s)形式表示,两组单独数据比较行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使用(%)率形式表示,两组单独数据比较行卡方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重感 [ 使其 主 动 配合 手 术 , 大 程 度 增 加 了术 后 ¨, 最
功能 恢复 的可 能性 , 手 术 顺 利 进 行 和 术 后 康复 创 为 造 了 良好 条件 。调 查 中发 现 , 组 患 者 的 满 意度 及 两 术后 并发 症 的发 生率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示 了舒 提
【 中图 分 类 号 ]R 7 . 【 4 3 6 文献 标 识 码 ] B 【 文 编 号 ]lO 一9 12 0 )70 8 —2 论 O 4o 5 ( 0 8 0 —8 70
00 5 ) 1 0 1
我 院住院 部 自 2 0 0 6年 1月 ~2 0 0 8年 3月共 为 2 7例 发育性 髋关节 脱 位患 者实 施 了 3 2髋 关 节脱 位 切开 复位 矫形术 加 石膏外 固定 术 , 手术 效果 均满 意 。 髋关节 脱位 矫形 手 术 较 为复 杂 , 行 切开 复位 矫 形 除
各项 护理 操作 打 下 基 础 。对 年 龄 稍大 的 患者 , 以宣
教为 主 , 简单 介 绍手 术及 成 功的预 后 效果 , 加患者 增
骨头 圆韧 带 , 肢 牵引外 展 并 内旋 , 下 将股骨 头 推入髋 臼内并 以一枚 直径 为 2 0mm 克 氏针 将 已复 位 的股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内蒙古 医学杂志 InrMog l dJ2 0 年 第 4 n e n oi Me 0 8 a 0卷 第 7期
88 7
3 讨

操作, 使护 士角 色 由单纯 执行 医嘱 操作 , 渐转 向教 逐 育 、 防 、 施 治疗 为 一 体 的 扮演 者 , 升 了 护 士 的 预 实 提 业 务 素质 和护 理 水平 。 [ 考 文 献] 参

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

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
… … 一 … 。
3 术 后护理 。 … … 3 1 一般护 理 .
医疗 环境和 医务 人 员 有恐 惧 感 , 医疗操 作 是 造 成 患
儿恐惧 的主要 原 因 之 一[ 同 时, 们 认 为 家长 的 引。 我 心理状 态x J 童也 有 着重要 的影响 , CL 因此 , 护理 人员
确 保手 术疗效 , 高患者 满意度 的有 力保 障 。 提
[ 关键 词 ]Pmbr n髋 臼 成形术 ; e et o 围手术期 ; 理 护
[ 中图分类号 】 4 3 6 R 2 . [ R 7 ., 7 6 8 文献标识码 ] B [ 论文编号 ]10 —9 1 2 1 )70 7—3 0 40 5 (0 0 o —8 20
发 育 性 髋 关 节 脱 位 ( vl metl io ai Dee p na D s ct n o l o o Hi, D 是 较为常 见 的 先天性 畸形 。在 我 国六 f p D H)
应 帮助 患儿及家 长熟悉 医院环 境。增 加与 患儿接触 的机会 , 与患儿游 戏 、 朋 友 , 得 患 儿 的信 任与 合 交 取 作; 与家 属亲切交 谈 、 心 解 释 ; 于术 前 各 项护 理 耐 对 操 作, 护理 人员应轻 柔 、 熟练 , 减轻 患儿痛 苦 , 消除患 儿 恐惧 心理、 配合 治疗 。 2 2 术前康复 指导 .
术前 指导 患 儿进 行 足踝 关 节 背 伸 、 跖屈 锻炼 和 股 四头肌 收缩锻炼 。护 士将 手放 在 同侧 髌骨上缘 两
大城 市 对 新 生 儿 调 查 结 果 中 显 示 平 均 发 病 率 为 39 , .‰ 女多 于男 , 约为 6 1 。我 院 2 0 年 2月 ~ :… 01 20 0 5年 1 月 采 用 P mbr n髋 臼 成 形 术 治 疗 2 e et o D H, D 并经全 面 的围手 术 期护 理 , 得 了 良好 效 果 , 取 现将护理 体会 报道 如下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一、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e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过去称为先天性 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又有人称之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congenital displasia of the hip),主要是髋臼、股骨近端和关节囊等均存在发育缺陷而 致关节不稳,直至发展为髋关节脱位。发病率0.1%~0.4%不等,不同的种族、地区发病 情况差别很大。女多于男,约为6∶1。左侧比右侧多,双侧者也不少见。
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半脱位
髋关节脱位
发育 Dysplasia Low dislocation
High dislocation
Crowe分类
TypeⅠ
<50% subluxation
Type Ⅱ
50%~75% subluxation
Type Ⅲ
髋关节屈曲外展试验
(1)双下肢不等长,左大腿内侧皱褶增加,左臀部呈现凹陷状 (2)屈膝、屈髋外展试验左侧阳性,右侧正常
Allis征:左侧膝关节低于健侧(右)
除此以外还需检查以下几项: ①跛行步态:单侧脱位时跛行,双侧脱位表现为“鸭步”,臀部明显突出; ②Nelaton线: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称为Nelaton线,正常时此线通过大转子顶点,脱 位时大转子在此线之上; ③Trendelenburg试验:嘱患儿单腿站立,另一腿尽量屈髋屈膝,使足离地。正常时对侧骨 盆上升,脱位后股骨头不能托住髋臼,臀中肌无力,使对侧骨盆下降,从背后观察尤为 清楚,称为Trendelenburg征阳性,是髋关节不稳的体征。
骨盆截骨术治疗
(1)Salter骨盆截骨术;(2)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非手术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非手术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通过本 组2 例 临床观察 , 想使 本手术 成功率 高 , 5 要 需应 严格掌握 以下几点 :1 () 准备需完善充分 , 术前 检查全 面 , 积极
治疗原有疾病 , 经综合评估能够耐受本手术 。 ) 中采用后外 f术 2 侧切 口, 创伤小 , 易于显露 , 中动作宜轻柔 , 术 注意保护好坐骨
膝 关 节 僵 硬 , 行 下 肢 挤 压 器 挤 压 及 C M机 锻 炼 。 则 P 3 疗 效 观 察
龄 而采 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 对于3 岁以下 的患儿 , 常规 的治疗
是 闭合复位 、 支具或石 膏裤外 固定 。 9 8年以来我们对 9 自19 8
时 间长 , 故对 于老年股骨 颈骨折 的以上患者 , 使用 双动人工 股骨头置换是其理想选择 。
子肝素钙及 术后用丹参 、叶 嗪 、 J芎 低分子右旋糖酐共同降低血
液黏稠度 , 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作用_ 中药血府逐瘀汤 、 引 。 桃红 四物汤具有活血祛瘀 , 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 险 同时早期锻 。 炼, 也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恢复关节功能。 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 双动人工股骨 头置换 , 能早 日使患
第1卷第1期 4 l
Vo .4 No. 1 11 1





20 0 8年 1 月 1
De e e . 0 8 c mb r2 0
Cud n o r a o a i o a C i e e iig J un l fTrdt n l h n s Me iie a d h r c i d cn n P ama y
患者术后 1 周并 发脑梗死 ,转神经 内科 治疗痊愈 ;例患者术 1
后1 年并发脑血 栓形成随后 出现肺部感染 ,心功能 衰竭而死 亡 ;例1 1 年半后 出现髋部疼痛 , 摄片示关节 间隙狭窄 , 考虑髋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成人期人工关节置换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成人期人工关节置换
用。
①C o 分 型 : 由 C o e 1 1 7 rwe 是 rw 等… 于 9 9年提 出 的分型, 根据 股骨头 从真 臼移位的程度分 为 四型 。I 型 为少于 5 %的不全脱位 , O Ⅱ型 为 5 %~7 %的不 0 4
全脱 位, Ⅲ型 为 7 %~9 %的 不全 脱 位, 5 9 Ⅳ型 为完 全脱位 。此为经 典 分 型, 这种 分 型并没 有指 出髋 但 臼的解 剖 异 常。② Hat ikds 型 : 据 股 骨 头 ro l ii分 fa 根 和真假髋 臼之 间 的关 系, r fa i s 【 将 D H Hat ikd 等 2 ol i J D 分为 3 。 I型 ( 臼发 育不 良) 股骨 头 大部 分 仍 型 髋 : 包含在真 臼内, 多存 在髋 臼变浅 及髋 臼t缘 的骨 但 质缺损 ;I ( l型 低位髋关 节脱位 ) 股骨头在髂 骨翼上 : 与一假 臼构成关 节 , 臼与真 臼存在有一重叠 区 , 假 髋 臼前后 壁存在骨 质缺 损且 髋 臼浅, 口小 ; 开 Ⅲ型 ( 高 位髋关 节脱位 ) 股,‘ 向 上、 : 目头 向后 明显移位 , 并在髂 骨翼上 与一明显 、 独立 的假 臼构成关 节. 臼四壁均 髋 存在骨质缺 损。此 分类方 法在临 床运用 中较 C o rwe 分型实用 。③P re 分 型 : al en r en r K r P re 根据 股 骨 头 和髋 臼的对 应关 系结 合 X线 片将 D H 分 为 四度 : D I度( 轻度髋 臼发育 不 良)股骨 头覆盖虽 不完全 , : 但
2 内蒙古 自治区医院 ,内蒙古 呼 和浩特 .
0 01 ) 1 0 7
[ 关键词 】发育性髋 关节发 育不 良; 关节置换 节脱位 关
[ 中图 分 类号 】R 3 . [ 献标 识 码 】A [ 文 编号 ]10 —9 1 21 )20 0 .3 7 42 文 论 0 40 5 (0 0 0 —2 60

超声在早期诊断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应用

超声在早期诊断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应用

DOI:10.16096/ki.nmgyxzz.2021.53.04.020超声在早期诊断婴幼儿发育性骯关节发育不良的应用邓琦,栗平△,窦蕊(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功能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摘要]发育性髓关节发育不K(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新生儿骨骼肌肉系统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

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可能导致髓关节功能受限及病理改变。

超声检查无论在成像特性还是操作技术方面在婴幼儿DDH的早期诊断方面均更具优势。

下文对目前国际和国内主要应用的DDH超声诊断技术的特点做进一步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发育性髓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早期诊断[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4-0951(2021)04-0450-02发育性髓关节发育不良是新生儿骨骼肌肉系统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高达15%的足月婴儿存在髓关节不稳或髓关节发育不成熟⑴。

其病理改变包括从单纯髓臼扁平化发育不良、股骨头半脱位到股骨头完全脱位。

如果不进行治疗,DDH可导致早期髓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者甚至在开始行走后出现跛行并伴有严重的髓关节功能性受限。

DDH早期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早期治疗很大程度上依赖早期诊断。

超声检查无论在成像特性还是操作技术方面在婴幼儿DDH的早期诊断方面均更具优势。

1发育性體关节发育不良早期诊断的意义对发育性髓关节发育不良越早进行治疗和干预越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和预后。

在出生第1个月甚至刚出生几天,治疗效果最为理想⑵。

当髓关节脱位发生在出生时,继发于股骨头脱位的解剖改变尚未稳定;但在孩子出生后的第2~3个月后,这些改变可能会在延迟治疗中得到巩固。

在后一种情况下,股骨头在髓臼腔内的复位问题更大,不能通过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另外,髓臼的任何微小残余变化(可能是在后期治疗中)都可能在成年后导致髓关节骨关节炎⑶。

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的必要条件,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和减少青年人髓关节炎发生的基本前提[L6]。

人工臼顶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人工臼顶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种有效 的手术 方法 . 予 推广。 应
[ 关键 词 ] 关 节脱 位 ; 髋 儿童
[ 中图 分 类 号 ]R 2 .5 [ 献 标 识码 ]B [ 文 编 号 ]1O 一9 12 o ) 2O 3 3 3 3 4 文 论 0 4O 5 ( O9 O .2 oO
目前 , 内外 尚缺乏 一 种 有效 的方 法 可以 解 决 国
试行复位 , 以了解 股 骨 头 的压 力 和股 骨 颈 前倾 角 的 度数 , 合 术 前的 x—ry照 片, 定股 骨 近端 所 需 结 a 决 截骨 的长度和旋 转 角度 。 股骨 上端 短缩旋 转截骨 。按 照拟定截骨 长 度及 旋转角度 截骨 , 4孔小钢 板螺丝 钉 固定 。 以
髋 臼成形 翻转 的骨 片之 上 , 将 其 嵌入 髋 臼上方 的 并
D H病 儿童髋 关 节 部位 存 在 的 广泛 病 理 变 化 的所 D 有问题 。对 此 , 者 设计 了人 工 金属 臼顶并 采 用这 作 种方法 治疗 1 例 2 髋 , 果满意 。 7 9 效
1 临床 资料
1 1 资 料 与 方 法 .
切 口与显 露 。常 规 采 用 S t mi h—P tr n氏 切 ees o
口, 广泛松 解关节 囊周 围挛 缩的软组 织 , 沿髋 臼水平
斜 行切开 关节囊 , 除 臼 内容物 , 断髋 臼横 韧带 , 清 切
术后 随访 1 例 , 7 随访 3 O年 , ~1 平均 7年。
2 结 果
1 3 评 定 标 准 .
病例对 象 选 择 。 选 择 D H 之 股 骨 头 大 , 臼 D 髋 小而浅 , 臼指 数 大 ( O ~4 。者 1 髋 3 O) 7例 2 9髋 ; 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要仔细检查肢体的长短和Ortolani 试验,若为阳性即可确诊,并常规 拍摄X线片,也可配合B超检查,诊断 并不难,到儿童已能步行,则诊断更易。 7. 鉴别诊断: 7.1 先天性髋内翻。 7.2 病理性髋脱位。 7.3 麻痹性或痉挛性髋脱位:前者多为婴儿 麻痹后遗症,后者多为早产儿或生后窒 息者及有脑病史者。 7.4 多发性关节挛缩症合并髋关节脱位。
2.病理: 主要改变是脱位后的继发性变化, 如髋臼浅,前倾角大等,是符合“头臼 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先决条件”的Harris 定律。随着年龄增长,病理改变日益加 重,此点位动物实验所证实,它间接的 证明本病不是先天性的。 髋臼:髋臼前、上、后缘发育不良,平坦, 变浅,其中脂肪组织、圆韧带充塞其中。 最终脱位的股骨头压迫髂骨翼出现凹陷, 假臼形成。
8. 治疗: 8.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理论是Harris定 律,既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基本条 件。特别年龄小,发育速度快,且在一 定的时间内恢复至正常状态。关节运动 更能刺激髋关节发育,其中股骨头髋臼 发育更快。基于这一原理,为取得理想 复位,复位后维持髋关节的稳定性至关 重要。实现髋关节复位必须具备以下条 件:
脱位的分度标志着脱位的高低, 对手术前牵引方法的选择,治疗后 合并症的发生以及预后均有直接关 系。 畸形型:均为双侧髋关节脱位,双膝 关节处于伸直位僵硬,不能屈曲, 双足手呈极度外旋位,为先天性关 节挛缩症。有合并并指、缺指、拇 内收畸形。该型治疗困难,疗效不 佳,均需手术治疗。
4.临床检查: 倘若每个新生儿生后均能做常 规检查,在3~7天内明确诊断而进行 治疗,其疗效最理想。1岁内明确诊 断,可成功治疗,日后X线检查可 完全正常,说明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8.2.2 过头牵引复位法: 是通过持续牵引,髋关节逐渐外展, 而自然复位的方法,其优点是不需要全 麻下复位,可避免手法复位对股骨头的 创伤而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缺点 需较长时间的住院牵引。适应6个月以下、 脱位Ⅲ度或有较重的内收肌挛缩、应用 Pavlik 支具失败者,但也考虑用于1岁以 上的患儿。四个步骤:水平牵引、垂直 牵引、过头牵引、外展牵引而复位。
5.6 Sharp 角:
该角对Y字形软骨闭合后检测 髋臼发育不良有意义,它不是诊断 髋脱位一项指标,而是随访判定髋 臼发育情况的指标。即两侧泪点的 连线和泪点与髋臼外缘连线所形成 的夹角。测量正常值约男为 32°~44.5°,女为 34.5 °~47.5 °。
5.7 臼头指数(acefabular head index,AHI):
髋关节半脱位:该型股骨头及髋臼发 育差,股骨头向外轻度移位,未完 全脱出髋臼,髋臼指数增大。它即 不是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的结果, 也不是髋关节脱位的过度阶段,而 是一个独立的类型,可以长期存在 下去。关节造影观察手术中发现, 在髋臼的外方形成一个膜样隔膜而 限制起完全复位。
髋关节脱位:是指髋关节全脱位,为最常 见的一型,股骨头已完全脱出髋臼,向 外上、后方移位,盂唇嵌于髋臼于股骨 头之间。该型根据股骨头脱位的高低分 为三度。 Ⅰ度:股骨头向外方移位,位于髋臼同一 水平。 Ⅱ度: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相当于髋 臼外上缘部分。 Ⅲ度:股骨头位于髂骨翼部位。
1.病因: 发病原因迄今不十分清楚。本病女 男比例为4.75:1,可能与内分泌因素有 关。约20%病儿有家族史,说明有一定 的遗传因素。发病与胎位有关,经临床 统计臀位产发病率最高。其他还有生活 习惯的环境因素,如寒带习惯行下肢捆 绑襁褓婴儿的地区发病明显增高。另外, 原发病髋臼发育不良及关节韧带松弛症 是髋关节脱位发病的原因。
5.4 CE角:
也叫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 即股骨头中心点与H线的垂线,髋臼外 缘与股骨头中心点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其意义时检测髋臼与股骨头相对的位置, 对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有价值。正常 为20°以下。 5.5 Shenton 线: 正常闭孔上缘弧形线与股骨颈内侧 弧形线相连在一个抛物线上,称为Shenton线,脱位时此线消失。
4.1.4 Barlow 试验(弹出试验): 是诊断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不稳 定的可靠方法。
4.1.5 Ortolani 征 (外展试验): 此法可靠,是新生儿的普查的重要 方法。患儿平卧,屈膝、屈髋各90°, 检查者面对小儿臀部,双手握住双膝 同时外展、外旋,正常膝外侧面可触 及床面,当外展一定程度受限,而膝 外侧而不能触及床面,称为外展试验 阳性。当外展一定程度突然弹跳,则 外展可达90°,称为Ortolani 征阳性。
3.分型: 髋关节脱位可分为两大型。 髋臼发育不良 单纯型 髋关节半脱位 髋关节脱位 畸形型
{
髋关节发育不良:又称为髋关节不稳 定,早期常无症状,生后有很高的 比例呈现髋关节不稳定,X线常以 髋臼指数增大为特征,有的随生长 发育而逐渐稳定,有的采用适当的 髋关节展位而随使自愈,但是也有 少数病例持续存在着髋臼发育不良 的改变,年长后出现症状,尚需进 行手术治疗。
4.2 较大儿童检查: 4.2.1 跛行步态:跛行常是小儿就诊的唯一 主诉。一侧脱位时跛行,双侧脱位表现 为“鸭步”,臀部明显后突。 4.2.2 套叠试验(打气筒症):小儿平卧, 屈髋、屈膝各90°,一手握住膝关节, 另一手抵住骨盆两侧髂前上棘,将膝关 节向下压可感到股骨头向后脱出,膝关 节向上提可感到股骨头进入髋臼。
5.3 Perkin 象限:
当股骨头骨骺核骨出现后可利 用Perkin象限,即两侧髋臼中心连 一直线称为H线,再从髋臼外缘向H 线做一垂线(P),将髋关节划分为 四个象限,正常股骨头骨骺位于内 下象限内。若在外下象限为半脱位, 在外上象限为全脱位。
5.4 髋臼指数:
从髋臼外缘向髋臼中心连线与H 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称为髋臼指 数,其正常值为 20°~ 25 °,当小 儿步行后此角逐年减小,直到12岁 时基本恒定于15 °左右。髋脱位则 明显增大,甚至在 30°以上。
是检查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情 况,即股骨头的内缘到髋臼外缘的 距离(A),比股骨头最大的横径(B) 。 AHI=A/B×100 其正常范围为84~85。
5.8 前倾角的测量: 前倾角增大是髋关节脱位重要 病理改变,了解其大小为股骨旋转 截骨术提供依据。目前认为只要影 响患肢足内翻,就应该实行矫形。
4.2.3 Nelaton 线: 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 连线正常通过大转子顶点称为Nelaton 线。脱位时大转子在此线之上。 4.2.4 Trendelenburg 试验(臀中肌试 验): 嘱小儿单腿站立,另一腿尽量 屈髋、 屈膝,使足离地。正常站立时对侧骨 盆上升;脱位后股骨头不能抵住髋臼, 臀中肌无力,使对侧骨盆下降,从背 后观察尤为清楚。是髋关节不稳定的 体征。
5.2 骨盆平片测量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图所示两侧髋臼Y形软骨连成为 Hilg-eneriner 线,简称为H线,股骨 上端距H线之距离为上方间隙。股 骨上端鸟嘴距坐骨支外缘为内侧间 隙,正常均值上方间隙为9.5mm, 内侧间隙为4.3mm。若上方间隙小 于8.5mm,内侧间隙大于5.1mm应 怀疑髋关节脱位。若上方间隙小于 7.5mm,内侧间隙大于6.1mm可诊 断为髋关节脱位,此法简易可靠。
股骨头:股骨头骨骺出现迟缓,发育较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股骨头失去球形而变得 不规则。 股骨颈:变短变粗,前倾角加大。 盂唇:在胚胎发育至7~8周时,间质细胞分 化形成关节囊和盂缘,当受到任何刺激 均可使正常间质停止吸收出现盂唇。盂 唇在盂缘上方常与关节囊、圆韧带连成 一片,有时呈内翻,内卷状影响股骨头 复位。
⑴ 传统的蛙式位是最理想的姿势,但它不利于股 骨头的血液供应。 ⑵ 根据不同的年龄选用固定支具、夹板,要求稳 定、舒适、方便、便于尿便管理,最好使髋关 节保持适当的活动。 ⑶ 选择髋关节发育的最适宜的年龄,年龄越小 越好,一般以3岁以下为宜。 ⑷ 头臼比例(AHI)相称,不相称易失败。 ⑸ 复位维持一定时间,使其关节去掉固定后不 易脱位。通常需3月~6月。年龄越小固定时间 越短。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附院骨科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是1992年北美小儿 矫形外科学会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 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 节发育不良(DDH)。随着研究的不断 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该病除了先天 因素之外,后天性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是可以预防的。
8.2.3 手法复位和各种夹板、石膏固定: 对于不能自然复位者可以通过手法复 位来实现,复位后年龄在1岁以上者由于 年龄比较大,复位易活动且力量较大, 夹板与支具不稳而发生脱位,需用石膏 固定2~3个月后再改用支具或夹板固定。 若实现手法复位,应防止股骨头缺血性 坏死的发生一般采用复位前牵引,克服 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是肌肉松弛, 减轻复位后头臼间的压力。此点十分重 要。
4.1 新生儿期检查法: 4.1.1 外观与皮纹:髋脱位时大腿、小 腿与对侧不相称,臀部宽,腹股沟 褶纹不对称,患侧短或消失。臀部 褶纹亦不相同,患侧升高或多一条, 整个下肢缩短,且轻度外旋位。
4.1.2 股动脉搏动减弱: 腹股沟韧带与动脉交叉点以下一横指 可扪到股动脉,股骨头衬托股动脉,搏 动强而有力。股骨头脱位后股动脉衬托 消失,搏动减弱,检查需两侧对比观察。 4.1.3 Allis征: 新生儿平卧、屈膝85°~90 °,两足 平放床上,两踝并拢可见两膝高低不等。 对于单侧髋关节脱位有益。
5. X线检查: X检查在儿童不仅明确是否有 脱位,还可以确定脱位高低,以及 髋臼和股骨头发育情况。但是新生 儿期股骨头骨骺尚未骨化,诊断困 难。目前多采用B超检查以弥补X线 检查的不足。
5.1 Von-Rosen (外展内旋位)摄片法: 婴儿仰卧位,双下肢外展45°, 尽力内旋位摄片。正常时骨干轴线 的向上延长线,经髋臼外缘相交于 腰5与骶1的平面以下。但脱位时此 线经髂前上棘相交于腰5骶1平面以 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