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领导理论

合集下载

管理学基础知识之领导

管理学基础知识之领导

3.过程: 发送者→编码→媒体传递→接受→ 译码→作出反应→反馈→发送者
4.类别: • 按功能:工具式和感情式; • 按方法: 书面和口头; • 按方向:上行、下行、平行与外行; • 按组织系统: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 按是否有反馈行为:单向与双向。
二、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规 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集群连锁
密语连锁
随机连锁
单线连锁
(3)对非正式沟通的管理 – 充分利用非正式沟通; – 加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 正确对待不利于正式组织的信息 ( 真实的和不真实的)
三、沟通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 2.完整性原则 3.及时性原则 4.非正式沟通策略性应用原则
四、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一)有效沟通的障碍:
• 个人的努力及其程度:取决于 奖励价值、个人察觉 出来的努力和受到奖励的概率
• 个人达到的绩效:取决于 努力程度、个人能力大小 及对任务的了解、理解程度的深浅
• 个人所应得的奖励:应当 以实际达到的工作绩效为 标准,剔除主观评估因素
• 个人对奖励满意与否及程度:取决于 受激励者对所 获报酬公平性的感觉
与控制体制、人事制度); • 领导方式:
领导作风倾向(4种管理方式)
领导行为偏好(管理方格图) ; • 竞争策略(策略多、运用活、调整快)。
6、权变的原则
• 居安思危; • 未雨绸缪; • 信息先行; • 勇于变革; • 选好改革策略; • 万变不离其宗。
第二章 激励
第一节 激励的内涵 一、激励定义
追随者特征:下属的成熟程度
环境:领导职位、任务性质、上下级关系
2、权变理论:
经营管理无定式,一定要因 地、因时、因人而宜。 3、权变的依据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基础练习题-第二章领导行为-第一节领导理论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基础练习题-第二章领导行为-第一节领导理论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基础练习题-第二章领导行为-第一节领导理论[单选题]1.关于领导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指导式领导是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B.支持(江南博哥)型领导是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C.参与式领导是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D.成就取向式领导是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豪斯提出了四种领导行为:指导式领导、支持型领导、参与式领导和成就取向式领导。

其中,成就取向式领导是设定挑战性目标,鼓励下属展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单选题]5.路径一目标理论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是指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

A.成就取向式领导B.指导式领导C.支持型领导D.参与式领导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路径一目标理论的内容。

豪斯确定的四种领导行为中,指导式领导是让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

[单选题]6.在权变理论中,情景性因素不包括()。

A.领导与下属关系B.工作结构C.职权D.工作取向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权变理论的情景性因素。

费德勒认为情景性的因素包括三个维度: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工作结构、职权。

工作取向属于权变理论中领导效能的一种表现。

[单选题]7.下列特征属于交易型领导者的是()。

A.个性化关怀B.激励C.魅力D.放任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交易型领导者的特征。

交易型领导者的特征有:奖励、差错管理(积极型)、差错管理(消极型)、放任。

选项ABC属于变革型领导者的特征。

[单选题]8.关于豪斯提出的领导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指导式领导是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B.支持型领导是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C.参与式领导是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D.成就取向式领导是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豪斯提出了四种领导行为,分别是指导式领导、支持型领导、参与式领导和成就取向式领导。

2.2第二章 领导理论第三节 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2.2第二章  领导理论第三节    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Behavior Theory of
Leadership )
20世纪40年代——70年代早期 20世纪40年代——70年代早期
(三)领导权变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Contingency or Situational
Theory) Theory)
20世纪60年代早期——9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早期——90年代
第二章 领导理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二)第二阶段:领导行为理论 (二)第二阶段:领导行为理论(Behavior 领导行为理论( Theory of Leadership )
20世纪40年代——70年代早期 20世纪40年代——70年代早期
1.有关领导行为的早期研究 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p54
第二章 领导理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Biblioteka 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p54
第二章 领导理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这项研究工作具有重要 的意义, 的意义,他们发现了领导行为的两个最基本的考 察维度, 察维度,他们所提出的四种领导风格也为以后的 许多类似研究奠定了基础, 许多类似研究奠定了基础,后来许多领导理论如 利克特(Likert)的领导系统模式理论、 利克特(Likert)的领导系统模式理论、布莱克 (Blake)和默顿(Mouton)的管理方格理论 和默顿(Mouton)的管理方格理论、 (Blake)和默顿(Mouton)的管理方格理论、坦南鲍 (Tannenbaum)等的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PM领 等的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姆(Tannenbaum)等的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PM领 导模型等,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导模型等,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下面 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影响比较大的管理方格理论。 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影响比较大的管理方格理论。

大一管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大一管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大一管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管理学是现代社会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组织管理、领导理论、决策分析等诸多领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和应用管理原理的基础知识。

在大一学习管理学课程时,我们需要掌握各章知识点,下面将对大一管理学各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的定义、管理活动的特点以及管理的基本原理。

在学习本章时,我们需要了解管理的概念和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同时还需要掌握管理的四个基本原理,即目标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功能及其环境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管理的四个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管理环境对管理活动的影响,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第三章:组织的构成与类型本章主要介绍了组织的构成要素和组织的类型分类。

在学习本章时,我们需要掌握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组织的目标、工作任务和人员等。

同时,我们还需了解不同类型的组织,如功能型组织、事业型组织和矩阵型组织等。

第四章:领导理论与风格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领导的基本概念和领导的类型。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不同的领导理论,如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情境理论等。

同时,掌握各种领导风格对组织的影响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模型本章主要介绍了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决策的过程。

同时,我们还需了解不同的决策模型,包括理性决策模型、行政决策模型和政治决策模型等。

第六章:组织设计与结构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组织结构的类型。

此外,了解组织设计的原则、目标以及一些常用的组织结构形式也是必要的。

第七章:职权与权力本章主要介绍了职权和权力的概念,以及权力的来源和权力的运用。

在学习本章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权力,如职权、专业权力和社会权力等。

第八章:激励理论与实践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激励的类型。

同时,了解激励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激励实践的方法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第九章:沟通与沟通技巧本章主要介绍了沟通的基本概念和沟通的类型。

2020年《行政领导与行政决策》华南理工随堂练习

2020年《行政领导与行政决策》华南理工随堂练习

2020年《行政领导与行政决策》华南理工随堂练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社会需要是领导科学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力。

领导科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

第二节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现代领导活动。

研究和研究领导科学,应把应用性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章领导概论第一节领导的产生与发展领导是领导科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范畴。

原始社会的领导活动是以部落形式存在的。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主要领导方式是家长式专制领导。

斯隆是“现代组织之父”。

西蒙提出决策工作专门化。

决策与执行的分离是现代领导科学产生的现实基础。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专家式的领导应运而生。

领导是根源于人类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的需要,是一种影响力,指的是领导的自然属性。

领导主要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或有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内部,指的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在我国,服务是领导的本质。

第二节领导的本质、特征要素为人民服务是一切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领导体制是领导系统中以领导权限划分为基础形成的组织机构设置和制度安排。

3.领导活动的标尺是组织目标。

4.“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强调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5.领导者履行领导职责,施行领导的基本条件是权力。

6.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是组织法定权,人格影响权不是。

7.工人、农民、军人属于被领导者,乡长不属于。

8.省长、市长、县长属于领导者,科研人员不属于。

第二章领导概论·第三节领导的职能和作用1.领导的基本职责是实现领导职能。

2.出主意和用干部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

3.领导是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协调有序的保证。

第二章领导概论·第四节领导的基本原则1.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

2.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领导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领导理论概要·第一节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精华概要1.韩非子认为以法吏治是确保吏治清正的根本。

领导科学资料复习资料

领导科学资料复习资料

领导科学资料复习资料一、填空题课后习题答案1.美国最著名的领导学家柯维认为,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

2.领导者经常使用的领导方式一种是命令,另外一种就是(授权)。

3.领导权变理论包括了(菲德勒模型,路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4.按照领导产生的方式,可以将领导分为(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

5.按照组织的形成方式,可以将组织类型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6.领导职位不会因为某一领导者的离职而(消失),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加入而(增加)。

7.权威是一种以(职位性权力)为基础或以个人拥有的(特殊资源)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影响力。

8.人格权威与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密切相关。

9.珐仁和卡耶人为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角色除了指导者和组织者外,还充当了(促进者)、(评估者)、(预测者)和(最终帮助者)的角色。

10.(领导力)是实现领导效能的核心。

11.(实事求是)原则是科学决策的首要原则。

12.决策的科学性与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成正比。

13.头脑风暴法,也称(专家会议决策法)。

14.勒温提出三种领导方式:(专制型的领导方式,民主型的,放任性的)。

15.参与型的领导者相信(追随者)参与做决定的(合法性),尽管他们可能保留做出最后决定的权力。

16.把参与性与指导性领导方式对立的原因是把(做决定)和(执行决定)作为一件同样的事的趋势混淆起来了。

17.魅力型领导者有四种个人特征,即(自信)、支配欲、(对他人施加影响的需要)和确信自己的信仰在道义上的正当性。

18.情境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通过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然后根据环境的需要采取最适合的领导行为的领导方式。

19.情景型领到方式可以分为四种:(命令型)、教练型、(参与型)、委派型。

20.交易型领导方式人为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讨价还价)的关系。

21.变革型领导方式是一种领导向员工灌输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并激励员工的领导方式。

2021年中级经济师-人力-知识考点-08、第2章领导理论第1节-3

2021年中级经济师-人力-知识考点-08、第2章领导理论第1节-3

【知识点5】路径—目标理论★★★(一)领导的激励作用该理论由罗伯特·豪斯提出。

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的激励作用在于两个方面:(1)使绩效的实现与员工需要的满足相结合。

(2)为实现有效的工作绩效提供必需的辅导、指导、支持和奖励。

(二)四种领导行为四种领导行为内容适合的下属指导式领导使员工明确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外控型下属支持型领导建立舒适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要求结构化工作的下属参与式领导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意见内控型下属成就取向式领导设定挑战性目标、鼓励下属展现自己的最佳水平能力强、经验多的下属【真题·2011案例】路径—目标理论的提出者是()。

A.罗伯特•豪斯B.伯恩斯C.麦克格雷斯D.布莱克【答案】A【解析】路径—目标理论的提出者是罗伯特•豪斯。

【真题·13/20单选】根据路径-目标理论,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意见的领导方式称为()。

A.指导式领导B.支持型领导C.参与式领导D.成就双向式领导【答案】C【解析】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意见的领导方式称为参与式领导【真题·2018多选】罗伯特·豪斯在路径-目标理论中确定的领导行为包括()。

A.支持型领导B.参与式领导C.成就取向式领导D.指导式领导E.权变型领导【答案】ABCD【解析】路径目标理论提出的四种领导行为:指导式、支持型、参与式、成就取向式。

(三)两个权变因素有两个权变因素作为领导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中间变量:(1)下属控制范围之外的环境因素,如工作结构、正式的权力系统、工作团队等。

(2)下属的个人特征,如能力、经验、内外控等。

【真题·2011案例】在路径—目标理论中,领导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中间变量有()。

A.下属的经验B.领导的成就C.下属的能力D.领导者的个性1【答案】AC【解析】路径—目标理论给出了两个权变因素作为领导的领导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中间变量:(1)下属控制范围之外的环境因素。

领导理论研究综述-毕业论文

领导理论研究综述-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论文题目: 领导理论研究综述学院名称:管理学院论文提交时间: XXXXXXX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的时代;是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

当今,和平与发展早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才是企业关键的竞争优势来源,随着无形资本的重要性逐渐升高,如何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生产力,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就是领导的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影响着员工绩效,形成组织氛围,潜移默化构成组织文化,那么什么样的领导理论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员工积极性,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呢?从而提高员工绩效呢?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在中国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研究领导理论更具实际意义,也是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和实际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对领导理论的研究有斯托格迪尔[Stogdill],鲍莫尔为代表的特质理论,E.Fleishman(1948)为首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领导行为的四分图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美国管理学家利克特(Rensis Likert)及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有关研究人员提出的“工作中心”与“员中心”理论,里斯(Chris Argyris)的不成熟—成熟连续流理论,三隅二不二的PM模型,及中国的相关领导行为理论PM研究, 费德勒模式,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佛鲁姆(V.H.Vroum)和耶顿(P.W.Yeton)又提出了领导-参与模式等为代表的领导权变理论。

本研究综述上述领导理论,希望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能够提升中国管理者的领导行为。

关键词:领导理论,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目录前言 (4)第一章领导理论的发展历程 (4)第二章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 (4)第一节领导特质理论 (4)第二节领导行为理论 (6)第三节领导权变理论 (11)第四节领导风格理论 (16)第三章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17)第四章对各领导理论的评价 (18)参考文献 (19)领导理论研究综述管理学院08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马爱文前言领导理论是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领导理论
(二)领导的行为(风格)理论
这个阶段主要是从上个世纪 40年代到60年代开始。 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的组织程度 和文化水平日益提高,企业管理思想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人的因素、被领导者的因素成了领导理论研究中不可忽视 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领导问题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 从主要是研究领导者的素质、特性,转而为主要研究领导 行为本身。
第二章领导理论
1、斯托蒂尔(R.M. Stogdill)归纳的领导特质
( 1) 身体特性。如身高、体重、外貌等。 ( 2) 社会背景特性。如社会经济地位、学历等。 (3)智力特性:判断力、果断性、知识广博精深、口才 流利等。 (4) 个性。如自信、机灵、见解独到、正直、情绪平
衡稳定、不随波逐流、作风民主等。 (5) 与工作有关的特性。高成就需要、愿承担责任、 工作主动、重
第二章领导理论
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高 9 1.9
9.9
8

员7
工6
度的
关5
5.5
心4

3
低2
1.1
11 2

34 5 67
对生产的关心程度
第二章领导理论
9.1
89

高9
8
7
6 關 心5 員 工4
3
2
低1
1
2
3
4 第二5章领导理6论
7
8
9

關心生產

1.1 贫乏型管理。对员工和任务都不关心; 9.1 任务型管理。只关心任务,不关心员工; 5.5 中庸型管理。适当平衡关心任务和关心
视任务的完成等。 (6) 社交性特性:善交际、广交游、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合作精神
等。
第二章领导理论
2、成为领导者的主要因素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领导者,有些因素是重 要的: 第一、“先天性”要素:体力、智力、性格; 第二、“修炼性”要素:意志力、品德、后天的学习、 积累、修炼; 第三、“经验性”要素(艺术性要素): 领导技巧、 手段、智慧。 领导者的特质来自于自身的性格、气质、修炼和积累。
第二章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流派
领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特质论(天才论)阶段 探讨领导者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
行为论(价值论)阶段 主要研究领导者的哪些行为会有助于进行 有效的领导;
权变论(条件论)阶段 研究领导者所处情境对领导效能的影响
第二章领导理论
领导的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 者、环境)
• 60年代初,人们逐渐地认识到,要找到一个适合 于任何组织、任何性质工作和任务、任何对象的 固定的领导性格特质、领导类型和领导行为方式, 都是不现实的,明白了组织管理应根据组织所处 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随机应变。普遍认为领导过程 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环境因素的方程式,即 领导的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领导的效率与领导者所处的具体情境和环境有关, 不能用固定的模式进行管理。
领导理论
•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西方组织行为学 家、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领导问题进 行了大量研究 。
第二章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发展阶段
• 本世纪以来,西方领导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 首先是领导者特质研究阶段,其研究之重点在于认定领导
者的素质或特性,从而了解究竟何种人才适合充任领导者, 如Birs早期研究发现用于区别领导人和非领导人的79种特 质等; • 其次为领导者行为研究阶段,其研究旨趣在于描述领导者 行为或领导方式,即了解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做些什么以 及如何做好,如k.Lewin的领导作风理论,R.Blake与 Morton的“管理方格图”等; • 再次是领导的权变理论研究阶段,其研究目的在于探究领 导方式与团体组织效能之关系。权变理论在其出现后即以 它特有的魅力而使以往的领导理论黯然失色。
谅关
高关怀
怀

低结构
低关怀
高结构 高关怀
高结构 低关怀

创立结构
密执安的单维连续统一体模型
员工 导向
领导风格
第二章领导理论

工作 导向
5、管理方格理论
美国学者布莱克和莫顿(Black & Mouton)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两 个坐标轴上分成9个等级,可以形成81种不 同的领导类型。
该理论是为了评价和训练领导者使用, 先找出差距,后力改进。
第二章领导理论
3 五种激励特征
对工作稳定的需求 对金钱奖励的需求 对指挥别人权力的需求 对自我实现的需求 对事业成就的需求等
第二章领导理论
前瞻性 集体意识
信任
笃实精神 领导者 参与意识
创造性
求知精神
多样性
4 领导者必备的八种素质
第二章领导理论
5、对特质理论的评价
忽视了下属的需要; 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没有对因果关系进行区分; 忽视了情境因素。
第二章领导理论
3、俄亥俄的双维结构模型

低结构
谅关
高关怀
怀

低结构
低关怀
高结构 高关怀
高结构 低关怀

创立结构

第二章领导理论
双高假设
关怀体谅
创立结构
成功的领导
第二章领导理论
关心人与抓组织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 并不相互排斥;
可以组合成4种方式; 结论:最佳领导方式是既抓组织又关心 人的领导行为。
第二章领导理论
1、勒温(K. Lewin)的作风类型理论 (1)专制作风,权力定位于领导者 个人。 (2)民主作风,权力定位于群体。 (3)放任作风,权力定位于职工个人。
第二章领导理论
勒温的领导风格类型特征
第二章领导理论
2、里克特(R. Likert)的领导系统模式
(1)专制集权式领导作风。 (2)仁慈集权式领导作风。 (3)协商民主式作风。 (4)参与民主式领导作风。
员工,维持中等水平; 1.9 乡村俱乐部型管理。重视人际关系和个
第二章领导理论
4、密执安大学的领导行为研究
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风格。 着重采用严密监控、运用合法职权及强制权, 很抓工作进度并重视对下级的绩效考核。 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风格。 重视的是责任下放和关心员工的福利、需要、 进步和个人成长。
第二章领导理论
两所大学研究的不同点:
俄亥俄的双维结构模型

低结构
第二章领导理论
(一)领导的特质理论
时间从上世纪开始到30年代,这一阶 段的领导理论研究,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 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心理学家们从个 人的个性心理持征出发,试图通过观察、 调查等方法找出领导人同被领导人在心理 特征方面的区别。其主要目的是企图制定 出一种有效领导者的标准,以此作为选拔 领导人和预测其领导有效性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