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浅谈中国周边形势及国家稳定
形势与政策论文_-中国周边安全.(5篇范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_-中国周边安全.(5篇范文)第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_-中国周边安全.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中国是个疆域辽阔、陆海兼备的濒海大国。
处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人口众多,幅员辽阔。
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的同时,还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海洋国土,有便利的海上通道和海洋资源。
并且中国有众多的邻国,在陆地与中国接壤的有十四个,隔海相望的有九个国家,拥有漫长的陆地边界和海岸线。
因此与周边国家的解除与摩擦也是不可避免的,能够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十分重要。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五大基本特征:朝鲜半岛局势陷于僵局,海上问题矛盾激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军备竞赛,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与之前比较,本年度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
展望过去,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两大议程值得关注:第一,中美竞争加剧,美国仍将通过其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规制中国的崛起;第二,周边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大选年,其内部政治变化可能引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作为世界性的大国,世界也需要中国的安全来保持世界的安全。
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
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
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然而近些年来中国周边安全却是一个巨大的话题。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
浅谈中国国内周边形势及感想

浅谈中国国内周边形势及感想我想,对于关注中国发展和未来的人,他们对当前中国的国内形势及中国周边形势会有一定的了解,而中国如今面对国内外一系列问题和考验更值得我们青年一代去关注、思考、以及改变。
首先,来说一下国内形势。
1978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在30多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仅就经济而言,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科技,军事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然而,在改革过程中,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却滞后了,由此引发很多问题。
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带而造成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
贪污腐败,社会不公,社会保障,极大贫富差距,社会阶层板结,权力金钱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食品安全,社会道德滑坡等问题,导致人民不满,社会矛盾多发,如乌坎事件。
还有,西藏和新疆的分裂分子及恐怖分子,都造成西北及西南的不稳定。
互联网的发展,让更多的中国网民有了表达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如微博,它们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引发很多问题,如谣言,水军,不负责任的言论,各种思想和主义的泛滥,各种事件此起彼伏。
还有至关重要的台湾问题。
虽然中国发展形势大好,但是这些问题严重,也不容乐观。
再来看中国周边,形势可谓严峻。
纵观世界各国,中国是与别国有领土主权争议最多的国家,陆地主要是和印度在藏南地区的领土争端,在海上,从北到南,和朝鲜、韩国有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划分争议,在东海和日本有钓鱼岛争端,在南海和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有岛屿争端。
美国曾经深陷伊拉克战争十年,而近些年来,美国实施战略东移,在亚太地区动作频繁,大量军事装备齐聚亚太,意图牵制中国的发展,实施对中国的围堵。
而又时不时在背后支持与中国有海上争端的国家给中国制造麻烦,如钓鱼岛问题的升级,黄岩岛对峙,中日关系紧张等,其意图是阻止或者减缓中国的崛起。
美国在世界有很多盟友,而中国周边小国也借美国势力与中国平衡;而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盟友屈指可数。
此外,西方对中国的戒备,贸易摩擦,都困扰着中国。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今由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世界上处于相对孤立的位置;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后起工业化国家,我们的国家根本利益在于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全面复兴这个基本战略目标就决定了我们的国家利益与西方大国意欲主宰世界的战略图谋存在着根本对立。
如同一块巨大的奶油蛋糕,周边国家都想从我国丰富的资源分一杯羹。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认清迫切形势,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为敌对分子的虚假宣传所蛊惑,也不盲从于专家与学者的片面之词,要做到有自己的主见,真正的了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以下我从矛盾与战略两个角度,三大方面来探讨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问题。
一,我国周别安全环境特点(一)我国疆域辽阔,陆地和海洋邻国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
大部分的亚洲习惯性分界,都与中国相邻,所以中国与亚洲所有地区的形势的变动都息息相关。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的国家,地缘矛盾最多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都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二)边界漫长,海域辽阔,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多。
我国曾与印度,苏联,越南存在边界领土之争。
目前仍存在如下问题:中印边界划分问题,与朝韩的关于黄海和东海大陆架划分问题,中日间大陆架划分与钓鱼岛归属问题。
(三)地处大国利益交汇区,安全环境受大国影响因素复杂。
1.与美国。
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并有很大改善。
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
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
2.与俄国。
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我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国。
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冷战结束后,中俄结束了意识形态的争论,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国家安全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国家安全浅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国家安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头沉睡的狮子,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也时好时坏,中国的周边环境的复杂是世界罕见的中国陆地面积达到了960万平方公里,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
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
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
土地,从人类诞生到现在,为了生存,战争时不时的发生,随着历史推移,人们厌倦了彼此之间的斗争,从而希望和平,到现代,国与国之间很少发生战争,但是彼此之间的摩擦是必不可少的,就说我国在历史上很少对其他的国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都坚持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在与邻国之间的摩擦尽量都以和平谈判的形式解决。
1.首先说一下中美关系:美国是世界的霸主,靠着两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一跃而起。
虽然它和我国不相邻,但对我国的安全存在很大的威胁,其在整个亚洲与些许国家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就比如手日本,在中日钓鱼岛矛盾争端激烈的时候,日本强行登陆钓鱼岛,美国的航空母舰就在边上,中国本着你不争我不争的态度,先把这件事放一放,等到我们国家真正有那个实力的时候,那钓鱼岛就是我们国家的,再说钓鱼岛本来就是中国的,历史的许多资料都表明了,如果当时我们的先人们不知道会对今天造成这样的局面,我想也许他们会留下足够的证据说明的,但就像现在中国不对钓鱼岛问题作出有效的措施一样,不知道将来会对后人有何影响。
有了美国的保护,日本才会作出了那么多的有损我国领土主权,有损中国经济利益的事情,像这样国家还有韩国。
此外,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等保持着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
特别是,日美同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针对中国的。
美国的战略是维持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并试图排除任何一个大国对美国领导地位可能发起的挑战。
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第一篇: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摘要】当前我国的周边形势仍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但是局部周边安全形势趋于严峻。
总体而言,合作与竞争,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进程中。
【关键字】周边局势稳定挑战严峻国家安全意识一、中国的地理位置㈠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位于北半球。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北纬4°附近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的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
绝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在热带。
这样的纬度位置既适于人类生活,又使温带、亚热带的各种动植物在我国都能繁殖生长,给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远古时代起,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
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上,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这样的海陆位置,再加上西高东低的地势,就使我国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雨量丰沣,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有利;同时,广阔的海洋也为我国发展海上交通,加强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以及发展各种海洋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㈡我国的面积及邻国我国的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占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在世界各国中,领土面积之大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跨纬度近50度,当北方的黑龙江省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南方的海南岛已经是春耕时节了,而南海诸岛更是一片盛夏景象。
我国东西相距52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东西两端的时差在4小时以上。
当松花江上将近中午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阳光初照的早晨。
浅谈中国周边局势及对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中国周边局势及对大学生的启示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周边形势及对大学生的启示摘要:一个国家的周边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中华和平崛起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科技以及军事实力迅速提升,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
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宗教、恐怖势力蔓延,这些都促使国家更加的重视周边安全局势。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要关注国家局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国家国防需求。
关键词:周边国际形势政策大学生我国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濒海大国。
我国疆域海域辽阔,边界线漫长,周边安全环境极其复杂,使得中国成为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
当前我国的周边形式仍是以和平和发展为主流,但局部周边安全局势趋于严峻。
在合作与竞争,机遇与挑战共存的世界大格局下,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为我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一个良好的战略环境。
一、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特点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邻国共14个,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海上邻国有六个: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
邻国众多,就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周边环境安全局势复杂。
二、当前中国周边局势分析中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
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
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
当代大学生浅谈中国周边形势及国家稳定

当代大学生浅谈中国周边形势及国家稳定【摘要】当前我国的周边形势仍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但是局部周边安全形势趋于严峻。
总体而言,合作与竞争,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进程中。
【正文】一、中国所处位置中国,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大国,身处险要之地。
位于亚洲东部,西邻中亚,东濒太平洋,南面东南亚、印度半岛,北临俄罗斯。
坐拥国土960多万平方公里,西依亚洲腹地,东望太平洋,傲立于世界。
二、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基本特征1、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
2、新型核力量崛起我国周边,既对我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
3、美国强行切入中亚使我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对华东西海陆威胁已成现实。
4、固有的安全疾患隐性发展,亚太国家与美国联盟复苏,我国安全“东急西重”现象突出。
三、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分析1、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美国虽然和我国并不接壤,其本土也与我国相隔万里,然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未来的走向面临的最强烈挑战依然来自美国。
2、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日本的“鹰派”外交部长前原诚司又公然捏造中日外长早已就“东海问题”会谈达成一致,并公然指责中国“中国稀土出口停滞”问题。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甚至表示钓鱼岛属于美国对日防卫义务的《美日安保条约》第5条的适用对象。
总结近期东亚形势,中国在东亚地区遭受美、日、韩三方面的压力。
形势不容乐观。
3、印度对我国安全的严重威胁,度一直把中国视作对手而非朋友。
而其二十一世纪的战略目标恰恰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
而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
而印度与巴基斯坦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上的竞赛愈演愈烈,也威胁了我国的西部形势。
4、朝核危机对我国安全的直接影响5、南海诸国对我南沙群岛的现实侵占,东盟多国与我国发生领土、领海争端。
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5篇)

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5篇)第一篇: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我国的发展,与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密不可分。
中国目前的周边安全形势十分复杂。
以下,是我的分析:北方的威胁莫过于俄罗斯,但是由于90年代苏联解体以及现在的北约东扩,已经让俄罗斯意识到能与之为伍的国家已经为数不多了。
而作为同是5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则更是重中之中,当今的俄罗斯若与中国交恶,那他们将万劫不复。
因此北方的威胁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了,使中国可以抽出兵力镇压东南。
西南的威胁莫过于印度,这个被国人称之为阿三的国家,他们有着仅次于中国人口基数,并且也有着称霸南亚即而成为世界大国的野心。
他们与中国有边界纷争,也有因败于过中国而耿耿于怀的复仇之心。
因此造成这个国家与中国短期内不太可能成为真正的好邻居,但是因为中国内地与之有着青藏高原的阻隔,并且还有巴基斯坦这个中国的忠实盟友夹在其中,因此印度与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地面战争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韩国及东南亚各国:首先说韩国,因朝鲜战争,中韩之间还是有一定的恩怨的,但是中韩的一些有共识文化传统以及同对日本的愤慨又造就了中韩之间并非有很大的矛盾,再说还有朝鲜夹在当中。
即使有美国的蛊惑,韩国应该也不会公然与中国作对。
而那些东南亚的小国,我国时常以老大哥的身份多慰问慰问也就应该可以摆平了。
东海的威胁,也可以说日本的威胁:客观的说日本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国家,一个加起来不过中国的一个省大的岛国,有着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规模,并且他们依靠他们的经济和民族的忧患意识,把他们的国家和为数不多的军队都发展的非常先进。
在他们的骨子里,始终都有走出岛屿,踏上大陆的意识!但他们也不是无懈可击,比如:与周边国家的不和,而自身的区域狭小没有战略纵深,没有核武器,因此他们还离不开美国这座靠山。
海上第一岛链的元凶台湾的威胁: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大陆,才能屹立在世界强国的舞台。
冲出第一岛链的封锁是重中之重,而台湾则是第一岛琏封锁的咽喉,解决台湾问题是国家的生存大计,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旦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要稳、准、狠!幕后的黑手:美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自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不使自己的军工力量因没有挑战而萎靡荒废,因此不断的寻找战争的理由和借口,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使南联盟、伊拉克等国家成了美国的武器试验场,为美国的武器出口及石油等资源的来源做出了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浅谈中国周边形势及国家稳定
【摘要】当前我国的周边形势仍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但是局部周边安全形
势趋于严峻。
总体而言,合作与竞争,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进程中。
【关键字】周边局势稳定挑战严峻国家安全意识
【正文】
一、中国所处位置
中国,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大国,身处险要之地。
位于亚洲东部,西邻中亚,东濒太平洋,南面东南亚、印度半岛,北临俄罗斯。
坐拥国土960多万平方公里,西依亚洲腹地,东望太平洋,傲立于世界。
二、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基本特征
1、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
2、新型核力量崛起我国周边,既对我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
3、美国强行切入中亚使我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对华东西海陆威胁已成现实。
4、固有的安全疾患隐性发展,亚太国家与美国联盟复苏,我国安全“东急西重”现象突出。
三、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1、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美国虽然和我国并不接壤,其本土也与我国
相隔万里,然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未来的走向面临的最强烈挑战依然来自美国。
2、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日本的“鹰派”外交部长前原诚司又公然捏造中
日外长早已就“东海问题”会谈达成一致,并公然指责中国“中国稀土出口停滞”问题。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甚至表示钓鱼岛属于美国对日防卫义务的《美日安保条约》第5条的适用对象。
总结近期东亚形势,中国在东亚地区遭受美、日、韩三方面的压力。
形势不容乐观。
3、印度对我国安全的严重威胁,度一直把中国视作对手而非朋友。
而其二十一
世纪的战略目标恰恰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
而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
而印度与巴基斯坦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上的竞赛愈演愈烈,也威胁了我国的西部形势。
4、朝核危机对我国安全的直接影响
5、南海诸国对我南沙群岛的现实侵占,东盟多国与我国发生领土、领海争端。
而我国在南沙群岛的实际占领区并不多。
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近年来非法在我国领海采集油气的做法也是严重损害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和经济利
益。
近期越南又在东盟峰会上向外界表示越南计划重新向外国军舰开放金兰湾。
而无论是那个国家使用这个港口都必将对南海局势产生影响。
虽然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复杂,但总体而言向好的方向发展,趋于和缓: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大国之间相对平稳,我国周边的热点地区冲突总体上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我国和周边所有邻国之间实现了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地区集团化、区域化合作势头不断上升,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
四、大学生应如何维护国家稳定
作为大学生加强自身、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国家防范能力,提高自己对国家安全意识,在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条件下隐蔽斗争的新形式和新特点,自觉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第一,面临环境多变的国际安全形势,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时候要坚决加以抵制,继续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努力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不渝地在党的领导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利用好在校宝贵的学习时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第二,针对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存在着种种模糊的认识这一情况,我们应该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同时努力寻求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第三,加强自己对《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守法意识。
同时要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每个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国家安全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任何建设都无法很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成为空想。
第四,加强自己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行政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爱国主义观念。
要让大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切身利益。
结合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树立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公民所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
第五,是抓好保密教育,强化防范意识。
保密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
针对目前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这一现状学校要积极开展保密教育,增强大学生敌情观念和保密意识,使每个大学生在对外交往中能自觉遵守各项保密制度和规定,自觉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最后,在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同时,大学生还应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引导自己的思想发展方向。
【总结】
作为当代的有识青年,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破坏。
同时我们还应认真学习有关法律,尤其是《国家安全法》,遵守其相关规定,在扩大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和人生观,牢记历史,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思想、道德修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1].杨兰《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嬗变与周边外交新思维》青年科学2009年第七
期
[2]. 夏春晖《和谐世界语境下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探析》长白学刊2010年第
三期总第141 期CHANGBAIJOURNAL No.3 2008
[3]. 吴广义《中国周边的安全与机遇》国际政治与经济2009年第二期
[4]. 罗会钧《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美国因素及其对策》文史博览(理论)
2009年第八期Culture And HistoryVision (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