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交换机NAT配置介绍及实例

思科交换机NAT配置介绍及实例

思科交换机(Cisco Switch)是企业级网络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与

传统的路由器不同,交换机主要用于在局域网(LAN)内部提供数据包的

转发和过滤功能。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使用交换机进行网

络地址转换(NAT)来实现特定的网络部署需求。本文将介绍思科交换机

的NAT配置方法,并提供实例说明。

1.NAT概述

网络地址转换(NAT)是一种在不同网络之间转换IP地址的技术。它

主要用于解决IPv4地址空间的短缺问题,并允许多个主机通过一个公网

IP地址来访问互联网。NAT实现了将内部网络地址与外部IP地址之间进

行映射,使得内部主机可以通过共享公网IP地址来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2.NAT配置方法

在思科交换机上配置NAT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步骤1:创建访问控制列表(ACL)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用于定义需要进行NAT转换

的数据包。我们可以根据源地址、目标地址、端口等条件来配置ACL,以

确定哪些数据包需要进行NAT转换。

例如,下面是一条配置ACL的命令示例:

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

该命令表示允许192.168.1.0/24网段的内部主机进行NAT转换。

步骤2:创建NAT池

NAT池用于定义可以被映射到的公网IP地址范围。我们可以通过配

置交换机的外部接口和NAT池来设置NAT转换的目标IP地址。

例如,下面是一条配置NAT池的命令示例:

ip nat pool NAT_POOL 203.0.113.1 203.0.113.10 netmask

255.255.255.0

该命令表示创建一个名为NAT_POOL的NAT池,其中可用的IP地址范

围为203.0.113.1至203.0.113.10。

步骤3:创建NAT规则

NAT规则用于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映射到NAT池的公网IP地址。我们可以通过配置NAT类型(静态/动态)、内部地址、外部地址等参数

来创建NAT规则。

例如,下面是一条配置静态NAT规则的命令示例: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10 203.0.113.1

该命令表示将内部主机192.168.1.10映射到NAT池的公网IP地址203.0.113.1

步骤4:将NAT规则应用于接口

最后,我们需要将配置的NAT规则应用于交换机的接口,以启用NAT

转换功能。

例如,下面是一条将NAT规则应用于接口的命令示例: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ip nat inside

该命令表示将GigabitEthernet0/0接口设置为内部接口,可以应用NAT规则。

3.NAT配置实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思科交换机NAT配置实例: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访问控制列表(ACL)来定义需要进行NAT转换的数据包:

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

然后,创建NAT池来定义可用的公网IP地址范围:

ip nat pool NAT_POOL 203.0.113.1 203.0.113.10 netmask

255.255.255.0

接下来,我们可以创建NAT规则来实现地址映射: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10 203.0.113.1

最后,将NAT规则应用于交换机的接口: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ip nat inside

通过以上配置,内部主机192.168.1.10将被映射到公网IP地址203.0.113.1,从而可以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总结:

本文介绍了思科交换机的NAT配置方法,包括创建访问控制列表、配置NAT池、创建NAT规则和应用于接口。通过NAT转换,思科交换机可以

实现内部主机与外部网络的通信,有效解决了IPv4地址空间短缺的问题。但需要注意,NAT配置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确保网络安全和高效运行。

思科NAT详解

思科NAT详解 6.16 网络地址转换(NAT) NAT也称为IP地址伪装,可以用来将在一个网络(内部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转换成在另一个网络(外部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NAT技术主要用于隐藏内部网络的IP地址(使用RFC 1918私有地址)。这种伪装技术可以用来隐藏真实的网络身份,因此可以视为一种安全技术。 NAT设备会执行以下两个进程。 1.用一个映射的地址取代一个真实的地址,这个映射地址是在目的网络中可路由的地址。 2.为返回流量执行反向地址转换。 防火墙状态化监控会通过维护一个转换表来跟踪所有穿越安全设备的连接,同时通过这个列表,设备可以查找到数据包先前出站请求时的源地址,以此来验证入站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并将它转发过去。 6.16.1 NAT控制(NAT Control) 防火墙始终是最应支持NAT的设备,因为它要最大程度地保障网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在最新版本的安全设备上,它可以实现NAT控制功能。 当外部通信需要用到地址转换规则的时候,NAT控制功能会接管防火墙,并且确保地址转换行为与7.0之前的版本是一致的。 NAT控制特性按照如下方式工作。 如果禁用NAT控制功能,防火墙在没有配置NAT规则的情况下会转发所有从较高安全级别接口(如内部接口)去往较低安全级别接口(如外部接口)的流量。当流量从较低安全级别接口去往较高安全级别接口时,防火墙只会放行那些能够与访问列表匹配的流量。在这种模式下,不需要配置NAT规则。 如果启用NAT控制功能,设备会使用NAT(这种情况下必须配置NAT)来匹配需求。当NAT 控制功能启用时,从较高安全级别接口(如内部接口)去往较低安全级别接口(如外部接口)的数据包也必须匹配某条NAT规则,否则这个数据包就会被丢弃(把nat命令与global或static命令结合使用)。从较低安全级别接口去往较高安全级别接口的流量也需要进行NAT 转换,而访问列表中有匹配项的流量可以通过防火墙并得到转发。 设备在默认情况下的配置为no nat-control(即NAT控制禁用模式)。在7.0及后续版本中,这个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若打算启用NAT控制功能,要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nat-control,如下所示。 1.hostname(config)# nat-control

思科3560交换机配置实例

c3560-24ps#show config Using 3355 out of 524288 bytes ! version 12.2 no service pad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uptime service timestamps log uptime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hostname c3560-24ps ! enable secret 5 $1$xFDZ$iwXs9kp3Vu5S3BFkqLW3O0 enable password 7 104F0D140C19 ! no aaa new-model system mtu routing 1500 ip subnet-zero ip routing ! ! ! ! no file verify auto spanning-tree mode pvst spanning-tree extend system-id ! vlan internal allocation policy ascending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switchport mode access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2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port mode access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3 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switchport mode access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4 switchport access vlan 4 switchport mode access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5

CISCO交换机路由器配置手册

CISCO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手册 王国栋编著

……………… 目录……………… 交换机 1、cisco 2950 交换机 2、cisco 1950 交换机 3、VLAN 间的通信 路由器 一、路由器配置 1、路由器基本配置 2、路由器的密码恢复 3、恢复出厂设置 4、备份IOS 5、恢复IOS 6、备份路由器配置 7、静态路由的配置 8、RIP路由协义配置 9、IGRP路由协议配置 10、EIGRP路由协议配置 11、ospf路由协议基本配置 12、点到点链路上的ospf 13、广播链路上的ospf 14、基于区域的ospf简单口今及MD5认证 15、多区域的OSPF 16、OSPF末节区域和完全末节区域 17、OSPF命令汇总 二、ACL NAT DHCP 1、标准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Iists ) (list 列表) 2、扩展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Iists ) (list 列表) 3、命名ACL 4、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翻译 (1)、静态NAT配置 (2)、动态NAT (3)、PAT(端口地址转换)配置 5、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三、远程接入、VPN

1、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2、路由器serial端口的基本配置 3、PPP (1)、PPP的PAP认证 (2)、PPP的CHAP认证 4、帖中继 (1)、帧中继基本配置 (2)、点对多点帧中继 (3)、|点对点帧中继上的RIP协议 5、DDN(Digital Data Network 数字数据网)和数字链路 6、ISDN 7、ADSL 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8、VPN 虚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思科交换机NAT配置介绍及实例

思科交换机NAT配置介绍及实例 CISCONAT 配置 一、NAT简介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功能,就是指在一个网络内部,根据需要可以随意自定义的IP地址,而不需要经过申请。在网络内部,各计算机间通过内部的IP地址进行通讯。而当内部的计算机要与外部internet网络进行通讯时,具有NAT功能的设备(比如:路由器)负责将其内部的IP地址转换为合法的IP地址(即经过申请的IP地址)进行通信。 二、NAT的应用环境: 情况1:一个企业不想让外部网络用户知道自己的网络内部结构,可以通过NAT将内部网络与外部Internet隔离开,则外部用户根本不知道通过NAT设置的内部IP地址。 情况2:一个企业申请的合法Internet IP地址很少,而内部网络用户很多。可以通过NAT功能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公用一个合法IP与外部Internet进行通信。 三、设置NAT所需路由器的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 设置NAT功能的路由器至少要有一个内部端口(Inside),—个外部端口(Outside)。内部端口连接的网络用户使用的是内部IP地址。内部端口可以为任意一个路由器端口。外部端口连接的是外部的网络,如Internet。外部端口可以为路由器上的任意端口。 设置NAT功能的路由器的IOS应支持NAT功能(本文事例所用路

由器为C isco2501,其IOS为11.2版本以上支持NAT功能)。 四、关于NAT的几个概念: 内部本地地址(Inside local address ):分配给内部网络中的计算机的内部IP地址。 内部合法地址(Inside global address):对外进入IP通信时,代表一个或多个内部本地地址的合法IP地址。需要申请才可取得的IP地址。 五、NAT的设置方法: NAT设置可以分为静态地址转换、动态地址转换、复用动态地址转换。 1、静态地址转换适用的环境 静态地址转换将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合法地址进行一对一的转换,且需要指定和哪个合法地址进行转换。如果内部网络有E-mail服务器或FTP服务器等可以为外部用户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器的IP地址必须采用静态地址转换,以便外部用户可以使用这些服务。 静态地址转换基本配置步骤: (1)、在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合法地址之间建立静态地址转换。在全局设置状态下输入: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内部本地地址内部合法地址 (2)、指定连接网络的内部端口在端口设置状态下输入:

CISCO NAT配置命令

CISCO NAT 配置命令 21.1.在路由器上启用基本的NAT功能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5 permit 192.168.0.0 0.0.255.255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5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overload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2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Ethernet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5 255.255.255.252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end Router# 注释例子中的配置实现了对地址段192.168.0.0/16访问外部网络重写为172.16.1.5的功能,基本的地址翻译功能 21.2. 动态分配外部地址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5 permit 192.168.0.0 0.0.255.255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NATPOOL 172.16.1.100 172.16.1.150 netmask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5 pool NATPOOL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Router(config-if)#exit

思科交换机NAT配置介绍及实例

思科交换机NAT配置介绍及实例 思科交换机(Cisco Switch)是企业级网络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与 传统的路由器不同,交换机主要用于在局域网(LAN)内部提供数据包的 转发和过滤功能。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使用交换机进行网 络地址转换(NAT)来实现特定的网络部署需求。本文将介绍思科交换机 的NAT配置方法,并提供实例说明。 1.NAT概述 网络地址转换(NAT)是一种在不同网络之间转换IP地址的技术。它 主要用于解决IPv4地址空间的短缺问题,并允许多个主机通过一个公网 IP地址来访问互联网。NAT实现了将内部网络地址与外部IP地址之间进 行映射,使得内部主机可以通过共享公网IP地址来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2.NAT配置方法 在思科交换机上配置NAT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步骤1:创建访问控制列表(ACL)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用于定义需要进行NAT转换 的数据包。我们可以根据源地址、目标地址、端口等条件来配置ACL,以 确定哪些数据包需要进行NAT转换。 例如,下面是一条配置ACL的命令示例: 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 该命令表示允许192.168.1.0/24网段的内部主机进行NAT转换。 步骤2:创建NAT池

NAT池用于定义可以被映射到的公网IP地址范围。我们可以通过配 置交换机的外部接口和NAT池来设置NAT转换的目标IP地址。 例如,下面是一条配置NAT池的命令示例: ip nat pool NAT_POOL 203.0.113.1 203.0.113.10 netmask 255.255.255.0 该命令表示创建一个名为NAT_POOL的NAT池,其中可用的IP地址范 围为203.0.113.1至203.0.113.10。 步骤3:创建NAT规则 NAT规则用于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映射到NAT池的公网IP地址。我们可以通过配置NAT类型(静态/动态)、内部地址、外部地址等参数 来创建NAT规则。 例如,下面是一条配置静态NAT规则的命令示例: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10 203.0.113.1 该命令表示将内部主机192.168.1.10映射到NAT池的公网IP地址203.0.113.1 步骤4:将NAT规则应用于接口 最后,我们需要将配置的NAT规则应用于交换机的接口,以启用NAT 转换功能。 例如,下面是一条将NAT规则应用于接口的命令示例: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ip nat inside

思科交换机配置教程详解.doc

思科交换机配置教程详解 思科交换机配置教程详解的方法 1、基本概念介绍 IOS: 互联网操作系统,也是交换机和路由器中用的操作系统VLAN: 虚拟lan VTP: VLAN TRUNK PROTOCOL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ACL:访问控制列表 三层交换机:具有三层路由转发能力的交换机 2、密码、登陆等基本配置 本节介绍的内容为cisco路由器或者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在目前版本的cisco交换机或路由器上的这些命令是通用的。本教程用的是cisco的模拟器做的介绍,一些具体的端口显示或许与你们实际的设备不符,但这并不影响基本配置命令的执行。 3、cisco设备端口配置详解 4、vlan的规划及配置

在本节中我们讲解vlan的规划及具体的配置命令。在此例中我们用的是vtp(VLAN Trunking Protocol)server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我们需要配置核心交换机的vtp模式为server,各接入交换机的vtp模式为cilent,那么配置完成后接入交换机会通过trunk 口自动从核心交换机学习到所有的vlan配置信息。在接入交换机中只需要添加相应的端口即可,这样易于管理与部署。具体的配置命令我们通过两小节来演示: 4.1 核心交换机的相关配置 4.2 接入交换机的相关配置 5、配置交换机的路由功能 说明:只有在三层交换机上才有路由功能,其他的二层接入交换机要想在不同的vlan之间传送数据需要通过trunk口到核心交换机上进行完路由交换后才可以。 6、配置交换机的DHCP功能 7、常用排错命令 看了思科交换机配置教程详解还看了: 1.思科交换机的基本配置详解 2.思科交换机配置命令教程

思科路由器NAT配置详解

一、NAT简介: 1.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2.最早出现在思科11.2 IOS中,定义在RFC1631和RFC3022中。 3.NAT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缓解IPv4地址空间的不足。 4.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每个数据包到达路由器后都要进行包头的转换 操作,所以增加了延迟;DNS区域传送,BOOTP/DHCP等协议不可穿越NAT路由器; 5.改动了源IP,失去了跟踪到端IP流量的能力,所以使责任不明确了。 6.但是利还是要大于弊的,不然也不会学习它了!最新的CCNA640-802 学习指南中依然有专门的一章来讲解NAT,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NAT术语:比较难理解,所以这里用最明了的语言总结如下 1.内部本地地址(inside local address ):局域网内部主机的地址,通常 是RFC1918地址空间中的地址,称为私有地址。(待转换的地址) 2.内部全局地址(inside global address):内部本地地址被NAT路由器转 换后的地址,通常是一个可路由的公网地址。 3.外部全局地址(outside global address):是与内部主机通信的目标主机 的地址,通常是一个可路由的公网地址。 4.外部本地地址(outside local address):是目标主机可路由的公网地址被 转换之后的地址,通常是RFC1918地址空间中的地址。 三、NAT配置详解: 1.静态NAT:将一个私有地址和一个公网地址一对一映射的配置方法,这 种方式不能节省IP,通常只为需要向外网提供服务的内网服务器配置。 如图所示:PC1地址:192.168.0.2/24 PC2地址:192.168.0.3/24 R1 E0/0地址:192.168.0.1/24 R1 S0/0地址:202.106.0.1/24 R2 S0/0地址:202.106.0.2/24 R2 E0/0地址:202.106.1.1/24

cisco3560思科交换机常用配置教程与实例

1.1路由器的几个操作模式 Router>//用户模式 Router>enable//用户模式敲入enable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特权模式敲入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配置模式敲入interface+接口类型+接口编号,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如:interface serial 0 或是interface serial 0/1 ,interface fast1/1,接口 编号是多少具体要看是哪个型号的设备) Router (config)#interface range fa 0/2 – 5//利用range可以一次操作多个端口 Router(config-if)#exit //从接口模式退出到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exit//从配置模式退出到特权模式 注意:任何时候按Ctrl-z或是end都会退出到特权模式 1.2命名主机名 Router(config)#hostname 主机名//路由默认主机名为Router,交换机为switch 如: Router(config)#hostname Wisdom//设置主机名是Wisdom Wisdom(config)# 1.3给路由器设置时间 Wisdom(config)#clock set 23:46:50 sep 4 2006 Wisdom#show clock//用show clock 命令查看时间 1.8.利用TELNET来管理网络 首先通CONSOLE口控制R1,控制R1后通过TELNET到R2,R3,对R2,R3进行管理. 在R1上实验: R1#telnet 12.1.1.2//从R1 TELNET到R2 R2> 按x 切换回R1 R1#telnet 13.1.1.3//从R1 TELNET到R3 R3> 按x 切换回R1 R1#show sessions//在R1上查看打开了多少个TELNET的会话 Conn Host Address Byte Idle Conn Name 1 12.1.1. 2 12.1.1.2 0 0 12.1.1.2 * 2 13.1.1.3 13.1.1.3 0 0 13.1.1.3 R1#resume 2//重新连接到R3 R3> 按x 切换回R1 R1#

思科交换机基本配置(非常详细)

cisco交换机基本配置 1.Cisco IOS简介 Cisco Catalyst系列交换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是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互联网际操作系统)或COS (Catalyst Operating System),其中以IOS使用最为广泛,该操作系统和路由器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都基于相同的内核和shell。 IOS的优点在于命令体系比较易用。利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命令,可实现对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Cisco IOS操作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支持通过命令行(Command-Line Interface,简称CLI)或Web界面,来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 (2)支持通过交换机的控制端口(Console)或Telnet会话来登录连接访问交换机。 (3)提供有用户模式(user level)和特权模式(privileged level)两种命令执行级别,并提供有全局配置、接口配置、子接口配置和vlan数据库配置等多种级别的配置模式,以允许用户对交换机的资源进行配置。 (4)在用户模式,仅能运行少数的命令,允许查看当前配置信息,但不能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特权模式允许运行提供的所有命令。 (5)IOS命令不区分大小写。 (6)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支持命令简写。比如enable通常可简约表达为en。 (7)可随时使用?来获得命令行帮助,支持命令行编辑功能,并可将执行过的命令保存下来,供进行历史命令查询。 1.搭建交换机配置环境 在对交换机进行配置之前,首先应登录连接到交换机,这可通过交换机的控制端口(Console)连接或通过Telnet登录来实现。 (1)通过Console口连接交换机 对于首次配置交换机,必须采用该方式。对交换机设置管理IP地址后,就可采用Telnet登录方式来配置交换机。 对于可管理的交换机一般都提供有一个名为Console的控制台端口(或称配置口),该端口采用RJ-45接口,是一个符合EIA/TIA-232异步串行规范的配置口,通过该控制端口,可实现对交换机的本地配置。 交换机一般都随机配送了一根控制线,它的一端是RJ-45水晶头,用于连接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另一端提供了DB-9(针)和DB-25(针)串行接口插头,用于连接PC机的COM1或COM2串行接口。Cisco的控制线两端均是RJ-45水晶头接口,但配送有RJ-45到DB-9和RJ-45到DB-25的转接头。 通过该控制线将交换机与PC机相连,并在PC上运行超级终端仿真程序,即可实现将PC机仿真成交换机的一个终端,从而实现对交换机的访问和配置。 Windows系统一般都默认安装了超级终端程序,对于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该程序位于【开始】菜单下【程序】中【附件】的【通讯】群组下面,若没有,可利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来安装。单击【通讯】群组下面的【超级终端】,即可启动超级终端。 首次启动超级终端时,会要求输入所在地区的电话区号,输入后将显示下图所示的连接创建对话框,在【名称】输入框中输入该连接的名称,并选择所使用的示意图标,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9-2 超级终端连接创建对话框

思科CISCO NAT详解

网络地址转换NAT 企业内网采用私有IP ,不能直接访问互连网。 原因:ISP的路由器没有私有IP地址的路由。 解决办法:→NAT 1、当R把数据发向Internet时,将私有IP改写为公有IP,相当于数据是从R发出。被ISP的R路由到目标。 2、当数据返回时,发给R。R再依据NA T转换表,将目标改写为原来私有IP送回内网。 NAT的分类及应用: 一.动态NAT 1. 动态一对一:不节省IP地址,国内不常用no-pat 只改写源IP 2. 动态多对一:共享上网,常用(通过源端口区分不同用户1024-65535)pat 这种方式被称做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同时改写源IP和源端口。

NAT的要点: 私IP →公IP 路由 NAT转换表区分 IP 区分(一对一) IP + 端口(多对一) NAT的基础配置:配置路由 1. .默认路由(必须) R(config )# ip route 0.0.0.0 0.0.0.0 100.1.1.6 2. 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可选) 当内网有三层交换机,存在非直连网段时,需要配置静态路由或RIP\OSPF,来学习内网路由。NAT配置 (一).设置NAT 接口。 R(config )# int f0/0 # ip add 172.16.1.251 255.255.255.0 # ip nat inside # no shut R(config )# int f0/1 # ip add 100.1.1.1 255.255.255.248 # ip nat outside # no shut (二).配置动态转换,实现共享上网。 1 .定义内部源地址(私有IP)。 R(config )# acc 10 permit 172.16.1.0 0.0.0.255 acc 10 permit 172.16.2.0 0.0.0.255 acc 10 permit 172.16.3.0 0.0.0.255 acc 10 permit 172.16.4.0 0.0.0.255 2. 定义地址池(公有IP ). R(config )# ip nat pool rich 100.1.1.5 100.1.1.5 netmask 255.255.255.248 名字

思科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及命令

思科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及命令 思科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及命令 交换机的命名一般是WS开头这个是固定的,再下一个字母有两种一个是C一个是X,C代表固化交换机或者机箱,X代表的是模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思科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及命令,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层交换机是不是经常让你机器不好使,看看下面的三层交换机配置文章,一切问题都能解决。本文详细介绍实例讲解:全面的三层交换机配置比较全面的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带命令解释哟! 三层交换机配置: Enable //进入私有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模式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对密码进行加密 hostname Catalyst 3550-12T1 //给三层交换机定义名称 enable password 123456. //enable密码 Enable secret 654321 //enable的加密密码(应该是乱码而不是654321这样) Ip subnet-zero //允许使用全0子网(默认都是打开的) Ip name-server 172.16.8.1 172.16.8.2 //三层交换机名字Catalyst 3550-12T1对应的IP地址是172.16.8.1 Service dhcp //提供DHCP服务 ip routing //启用三层交换机上的路由模块 Exit 三层交换机配置: Vtp mode server //定义VTP工作模式为sever模式 Vtp domain centervtp //定义VTP域的名称为centervtp Vlan 2 name vlan2 //定义vlan并给vlan取名(如果不取名的话,vlan2的名字应该是vlan002) Vlan 3 name vlan3

思科路由器配置命令详解及实例

思科路由器配置命令详解及实例 思科路由器配置命令详解及实例 一、路由器基本配置 1.1 登录路由器 为了配置和管理思科路由器,您需要登录到路由器的控制台或通过远程登录方式。使用以下命令登录路由器,并进行必要的身份验证: ``` Router> enable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路由器名称] Router(config)enable secret [密码] Router(config)line console 0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密码] Router(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Router(config-line)exit Router(config)line vty 0 4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密码] Router(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 1.2 配置接口 接下来,您需要配置路由器的接口,以便与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使用以下命令配置接口: ``` Router(config)interface [接口类型] [接口编号]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IP地址] [子网掩码]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f)exit ``` 二、路由配置 2.1 静态路由

cisco交换机配置实例教程.doc

cisco交换机配置实例教程 cisco交换机配置实例教程 1、在交换机上启动QOS Switch(config)#mls qos //在交换机上启动QOS 2、分别定义PC1(10.10.1.1)和PC2(10.10.2.1)访问控制列表Switch(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0.10.1.0 0.0.0.255 //控制pc1上行流量Switch(config)#access-list 100 permit any 10.10.1.0 0.0.0.255 //控制pc1下行流量Switch(config)#access-list 11 permit 10.10.2.0 0.0.0.255 //控制pc2上行流量Switch(config)#access-list 111 permit any 10.10.2.0 0.0.0.255 //控制pc2下行流量 class-map mach-all {name} match access-group 110 policy-map class 二、详细配置过程 注:每个接口每个方向只支持一个策略;一个策略可以用于多个接口。因此所有PC的下载速率的限制都应该定义在同一个策略

(在本例子当中 为policy-map user-down),而PC不同速率的区分是在Class-map 分别定义。 1、在交换机上启动QOS Switch(config)#mls qos //在交换机上启动QOS 2、分别定义PC1(10.10.1.1)和PC2(10.10.2.1)访问控制列表 Switch(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0.10.1.0 0.0.0.255 //控制pc1上行流量 Switch(config)#access-list 100 permit any 10.10.1.0 0.0.0.255 //控制pc1下行流量 Switch(config)#access-list 11 permit 10.10.2.0 0.0.0.255 //控制pc2上行流量 Switch(config)#access-list 111 permit any 10.10.2.0 0.0.0.255 //控制pc2下行流量 3、定义类,并和上面定义的访问控制列表绑定 Switch(config)# class-map user1-up //定义PC1上行的类,并绑定访问列表10

思科ASA系列防火墙NAT解析

思科ASA系列防火墙NAT解析 网络地址转换(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防火墙都运行NAT,主要原因是:公网地址不够使用;隐藏内部IP 地址,增加安全性;允许外网主机访问DMZ。 动态NAT和PAT 在图1中,内部主机访问外网和DMZ时,都需要转换源地址,配置方法如下: FW(config)# nat (inside) 1 10.0.1.0 255.255.255.0 指定需要转换的源地址。其NAT ID为1。用于匹配global命令中的NAT ID。 FW(config)# global (outside) 1 61.136.150.10-61.136.150.20 指定用于替代源地址的地址池。其NAT ID为“1”,表明内口NAT ID为1的地址将被替换为地址池中的地址。该方式即为动态NAT。 FW(config)# global (dmz) 1 10.0.2.20 指定用于替代源地址的唯一地址。其NAT ID为“1”,表明内口NAT ID为1的地址都将被替换为同一地址(10.0.2.20)。该方式即为动态PAT。 收到来自内网的IP包后,防火墙首先根据路由表确定应将包发往哪个接口,然后执行地址转换。 静态NAT 在图1中,为使外部用户可访问DMZ中的服务器,除适当应用ACL外,还需将服务器的IP地址(10.0.2.1)映射(静态转换)为公网地址(如61.136.151.1),静态转换命令如下: FW (config)# static (dmz,outside) 61.136.151.1 10.0.2.1 netmask 255.255.255.255 本例中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5,表示只转换一个IP地址。若参数形如“10.0.2.0 61.136.151.0 netmask 255.255.255.0”,则表示要完成一个子网到另一个子网的静态转换。 静态PAT

cisco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简单环境配置实例

cisco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简单环境配置实例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网络规模不断膨胀,对于从事网络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已显得十分重要。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cisco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简单环境配置实例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cisco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简单环境配置实例: 一、网络拓扑图: 二、配置命令: 1、路由器的配置: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ip address 10.66.88.222 255.255.255.0 ip nat outside duplex auto speed auto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duplex auto speed auto interface Vlan1 no ip address shutdown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overload ip classless 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22 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1.222 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0.0 0.0.255.255 三、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hostname L3-SW

ip dhcp pool vlan2pool network 192.168.3.0 255.255.255.0 default-router 192.168.3.1 dns-server 202.101.172.35 ip dhcp pool vlan1pool network 192.168.2.0 255.255.255.0 default-router 192.168.2.1 dns-server 202.101.172.35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no switchport ip address 192.168.1.222 255.255.255.0 duplex auto speed auto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 switchport mode trunk interface FastEthernet0/5 switchport mode trunk interface Vlan1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interface Vlan2 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ip classless 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1 四、二层交换机的配置: 1、switch0的配置: hostname sw0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switchport mode trunk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 switchport mode access

思科防火墙的NAT配置说明书

不支持故障切换 global (outside) 1 global (outside) 1 global (outside) 1 定义内部网络地址将要翻译成的全局地址或地址范围 nat (inside) 0 access-list 101 使得符合访问列表为101地址不通过翻译,对外部网络是可见的nat (inside) 1 0 0 内部网络地址翻译成外部地址 nat (dmz) 1 0 0 DMZ区网络地址翻译成外部地址 static (inside,outside) netmask 0 0 static (inside,outside) netmask 0 0 static (inside,outside) netmask 0 0 设定固定主机与外网固定IP之间的一对一静态转换 static (dmz,outside) netmask 0 0 设定DMZ区固定主机与外网固定IP之间的一对一静态转换 static (inside,dmz) netmask 0 0 设定内网固定主机与DMZ IP之间的一对一静态转换 static (dmz,outside) netmask 0 0 设定DMZ区固定主机与外网固定IP之间的一对一静态转换 access-group 120 in interface outside access-group 120 in interface inside

access-group 120 in interface dmz 将访问列表应用于端口 conduit permit tcp host any conduit permit tcp host any conduit permit tcp host any conduit permit tcp host any 设置管道:允许任何地址对全局地址进行TCP协议的访问conduit permit icmp any 设置管道:允许任何地址对 rip outside passive version 2 rip inside passive version 2 route outside 设定默认路由到电信端 route inside 1 route inside 1 route inside 1 route inside 1 route inside 1 route inside 1 route inside 1 route inside 1 route inside 1 route inside 1

干货!思科交换机配置命令大全,附配置案例

干货!思科交换机配置命令大全,附配置案例 一、思科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 1 switch> enable switch# 2 switch> 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 3 switch> 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hostname aptch-2950 aptech2950(conf)# 4 switch> 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hostname aptch2950 aptech2950(conf)# enable password cisco 5

switch> 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hostname aptch2950 aptech2950(conf)# enable secret ciscolab 6 1、创建多个VLAN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vlan data (进入vlan配置模式) Switch(vlan)#vlan 10 name IT (划分vlan10,名称为IT) Switch(vlan)#vlan 20 name HR (划分vlan20,名称为HR) Switch(vlan)#vlan 30 name FIN (划分vlan30,名称为FIN) Switch(vlan)#vlan 40 name LOG (划分vlan40,名称为LOG) Switch(vlan)#exit 7 switch> 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hostname aptch2950 aptech2950(conf)# interface vlan 1 aptech2950(conf-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交换机端口 ip 和子网掩码 aptech2950(conf-if)#no shut 是配置处于运行中 aptech2950(conf-if)#exit aptech2950(conf)#ip default-gateway 192.168.254 设置网关地址 8 17 switch> 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hostname aptch2950 aptech2950(conf)# interface fastehernet 0/17 aptech2950(conf-if)#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